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检测分析

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检测分析

一、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检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剑辉,高源,张蕊,綦峥[1](2021)在《黑龙江省2018年候车室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各地市交通客运候车室公共卫生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市的8个候车场所室内空气卫生和公共用品分别进行两轮卫生学监测和评价。结果 8个候车室的相关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合格率为79.04%,卫生管理档案情况、消毒情况均为87.50%。本次调查候车室物理因素、空气指标合格率均为77.78%,两轮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本次检测公共设施设备合格率分别为87.24%和87.23%,两轮检测指标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 P>0.05);从业人员总体患病率为50.00%和36.99%,两轮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85,P>0.05)。结论黑龙江省2018年各地市交通客运候车室场所总体卫生状况相对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水平。

陆之瑶[2](2021)在《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使得公共卫生危机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由于公共卫生危机传播速度快,处理难度大,危害社会经济和安定,需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有效善后。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地方政府是管理者,也是直接主体。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为保障区域内生活秩序,也为保护人民利益,政府必须能发挥较强的处置能力。牡丹江地处东北高寒地区,疏于对公共卫生安全法制和机制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特殊,毗邻俄罗斯边境,近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爆发了诸如甲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情,其形势直逼我国对俄边境更是将当地的公共卫生安全推到了悬崖边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完善牡丹江市政府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举措。本文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选择牡丹江市为研究对象,梳理牡丹江市在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就其所用到的应急处置措施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在处理这些公共卫生事件时牡丹江市曾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深究其原因,参考云南边界和北京新发地在遇到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制定的处理措施,借鉴其经验,帮助牡丹江市建立最优应急处置机制进而使其在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牡丹江市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公共卫生治理薄弱、应急储备力不足、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各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就牡丹江市当前在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改良其应急处置框架着手,建议将主动预防型作为第一治理理念,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出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调度指挥系统性优先化管理,同时争取尽快搭建好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有效互动以尽早实现多元治理。以此为基础制定囊括从能力到策略、从制度到监测期间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措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处置。

姜应民[3](2020)在《H市卫生监督执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卫生监督执法改革即将拉开序幕。H市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成立,隶属于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法在全市行使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能,主要承担H市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医疗市场、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监管等职责,推动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对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人于2016年进入H市卫生监督所工作,通过不断的工作经验的积累,对H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文将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职工作的特性,以H市卫生监督执法为研究目标,以H市卫生监督执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卫生监督执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讨论近年来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现状出发,探讨H市卫生监督执法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如:职能与权力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合理、执法人员积极性不高、执法效率较低等,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监督体系、卫生监督资源、考核激励机制、公众参与部门联动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追溯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影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因素进行研究,并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影响,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卫生监督执法改革案例的学习,应用特殊到普通、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对H市卫生监督执法的建设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高群,唐剑辉,齐越,綦峥[4](2020)在《黑龙江省2018年理发店卫生状况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各市县理发店卫生状况,为发现问题,提高黑龙江省理发业卫生水平,为相关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各市县的32家理发店空气质量、公共用品用具进行卫生学监测,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理发店有2家未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合格率为96.88%;空气卫生质量总合格率为18.46%,其中氨的合格率最低,为55.38%;公共用品用具理发剪刀、理发梳、毛巾的合格率分别为96.84%、 92.91%、8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96,P>0.05)。结论黑龙江省各市县理发店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卫生隐患,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卫生部门监管力度,宣传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开展卫生培训工作以保障公众健康。

刘晓秋,郑晶,刘芳,张媛媛,杨少威,唐剑辉[5](2019)在《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公共场所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健康危害因素。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2013/2014)要求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或实验室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9672—1996及GB16153—199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机场航站楼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总数、氨、臭氧、苯及苯系物浓度、风速、照度均符合规定要求,但温度、相对湿度、噪声、二氧化碳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达标现象。机场咖啡店空气二氧化碳、甲醛和细菌总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场所。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量,送风中PM10、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结论该市机场航站楼内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二氧化碳超标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指标不达标。

罗菲[6](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许峰[7](2018)在《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洗浴和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20142017年吉林省各地级市城区住宿、洗浴和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分析吉林省不同年份、不同等级及不同经济水平的住宿、洗浴和游泳场所的卫生状况变化趋势,为改善吉林省公共卫生场所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20142017年间,每年在吉林省9个地级市城区各随机抽取住宿、洗浴和游泳三类公共场所每种6家,共648家公共场所作为监测点,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住宿、洗浴场所卫生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其中,空气质量检测内容包括空气中细菌数、甲醛、CO、CO2和PM10水平;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内容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和致病菌(真菌总数)。游泳场所卫生监测项目包括:游泳池水的pH、浑浊度、尿素水平、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采用Excel 2013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甲醛、CO、CO2和PM10的合格率依次为72.2%、99.3%、90.7%、93.7%和99.5%。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总体合格率为95.5%,茶具细菌总数、茶具大肠菌数、毛巾细菌总数、毛巾大肠菌数、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床上用品细菌总数和床上用品大肠菌数合格率分别为94.3%、100.0%、98.1%、100.0%、79.6%、96.9%和99.7%。2.不同年份住宿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甲醛和PM10的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总数合格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甲醛合格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不同等级住宿场所空气中甲醛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星级及以上住宿场所甲醛在合格率(100.0%)高于3星级以下住宿场所甲醛合格率(98.5%);不同等级住宿场所中空气细菌总数、CO、CO2和PM10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均GDP<1万美元的城市空气细菌总数的合格率显着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的城市;人均GDP≥1万美元的城市空气中甲醛、CO和CO2的合格率明显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的城市(P<0.05)。3.不同年份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中茶具细菌总数和毛巾细菌总数的合格率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毛巾细菌总数合格率逐年呈上升的趋势(P<0.05)。不同等级住宿场所中茶具细菌总数、茶具大肠菌数、毛巾细菌总数、毛巾大肠菌数、床上用品细菌总数和床上用品大肠菌数、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水平城市住宿场所中茶具、毛巾和床上用品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洗浴场所空气中CO和CO2合格率依次为79.0%和66.1%。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为88.5%,茶具细菌总数、茶具大肠菌数、毛巾细菌总数、毛巾大肠菌数和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7%、100.0%、98.3%、100.0%和48.8%。5.不同年份洗浴场所空气中CO和CO2各年份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和CO2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不同等级洗浴场所空气中CO和C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设住宿房间的洗浴场所中的CO和CO2合格率均明显低于设有住宿房间的洗浴场所;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洗浴场所的CO合格率明显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洗浴场所CO2合格率明显低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P<0.05)。6.不同年份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中茶具细菌总数指标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茶具细菌总数合格率呈下降趋势;不同等级洗浴场所中茶具和毛巾细菌总数、大肠菌数以及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洗浴场所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明显低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茶具细菌总数、茶具大肠菌数、毛巾细菌总数及毛巾大肠菌数的合格率在不同经济水平城市的洗浴场所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7.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游泳场所游泳池水浑浊度、pH、尿素、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依次为99.7%、98.9%、97.4%、95.8%、87.0%和42.0%。8.不同年份游泳场所游泳池水pH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池水中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等级游泳场所游泳池水中浑浊度、pH、尿素、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游泳场所游泳池水pH和尿素的合格率明显低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游泳场所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合格率明显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结论:1.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指标合格率有上升趋势,甲醛合格率呈下降趋势。3星级及以上住宿场所甲醛在合格率高于3星级以下住宿场所甲醛合格率。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细菌总数和大肠菌数合格率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住宿场所空气中甲醛、CO和CO2合格率明显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2.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洗浴场所空气中CO和CO2合格率均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洗浴场所中公共用品细菌总数合格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洗浴场所拖鞋致病菌(真菌总数)合格率明显低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3.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游泳场所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合格率较低,一半以上游泳场所不合格;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游泳场所游泳池水pH和尿素合格率明显低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游泳场所游泳池中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合格率明显高于人均GDP<1万美元城市。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8](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阶段性划分和深入解读、评价,我们可以从宏观上对我国动物保护立法进程、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把握。但是,这些仅仅是理论上的论述与总结,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现已公布实施、现行有效的立法到底有哪些?每一部立法又有哪些具体条文涉及动物保护的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国相关着述或法律汇编中并未有所展示。为了弥补这个缺失,本课题组再一次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动物保护立法进行全面梳理,

王文如[9](2010)在《太原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太原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对我市住宿、沐浴和美容美发场所的消毒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其用品用具进行抽样检测。对调查和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综合评估我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为今后我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确定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住宿、沐浴、美容美发场所,其中住宿场所按“三星级以上(含三星)宾馆饭店、经济型商务酒店宾馆、普通旅店招待所、其他住宿场所”分类;三类场所常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毛巾、杯具、床上用品、盆类、拖鞋、理发工具、美容工具;公共场所消毒管理情况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专项调查表,调查结束后将各经营单位调查结果汇总,填写专项调查汇总表;对抽样检测结果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综合评估我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根据调查表对被查单位的专用消毒间、消毒设施、消毒制度、消毒记录、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进行调查;对三类场所的毛巾、杯具、床上用品、盆类、拖鞋、理发工具、美容工具进行抽样检测;计算用品用具抽检合格率、消毒管理情况调查合格率。结果:1、公共场所消毒管理情况调查方面,住宿场所的调查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1.84%,各类场所消毒管理情况调查项目中,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调查合格率均为最低。2、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抽样检测方面,住宿场所抽检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2.97%。3、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抽样检测方面,三星级以上(含三星)宾馆饭店、经济型商务酒店宾馆抽检合格率最高,普通旅店招待所抽检合格率高于其他住宿场所。4、在住宿场所各类用品用具抽样检测方面,床上用品和毛巾的抽检合格率高于杯具、盆类和拖鞋,床上用品、毛巾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93%和96.46%。5、在沐浴场所各类用品用具抽样检测方面,床上用品抽检合格率高于杯具和拖鞋,拖鞋抽检合格率最低,仅有73.68%。6、美容美发场所中美容工具抽检合格率高于理发工具,美容工具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高于理发工具。结论:1、住宿场所的消毒管理基本合格,能够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规范、标准严格要求。2、住宿场所的用品用具抽检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类场所,这与住宿场所加强公共用品用具的消毒管理工作有直接关系。3、住宿场所中三星级以上(含三星)宾馆饭店和经济型商务酒店宾馆比较重视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按照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普通旅店招待所和其他住宿场所应加强用品用具的消毒管理。4、公共场所经营者购买消毒产品时索证意识不强。

季力[10](2009)在《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职能落实状况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职能的落实是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的根本。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作为全国第一家独立分设的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其公共职能落实状况究竟如何,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原因及完善策略分别是什么,这是本研究尝试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30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调查,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纵向历史比较、地区间横向比较等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职能落实的现状、进展情况以及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北京市比较的情况。总的看来,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1项公共职能的平均开展比例为91.5%,开展程度为90.2%,完成度为82.3%。具体而言,案件查处、投诉举报处理、执法督察与执法稽查、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卫生监督信息管理、以及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六项职能的开展比例均达100.0%。而卫生行政许可和卫生监测评价的开展比例较低,分别为58.8%和71.0%。已开展项目的开展程度较高,都在85.0%以上。开展程度较高的职能依次是卫生行政许可、监督队伍培训和卫生监测与评价,开展程度分别为95.5%、95.3%和92.7%。相比而言,投诉举报处理的开展程度较低,为85.2%。完成度较好的职能分别是: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95.3%)、卫生法制宣传与教育(90.8%)、执法督察与执法稽查(90.0%)和案件查处(90,0%)。完成度较差的职能分别是:卫生行政许可(56.2%)、卫生监测与评价(65.8%)和卫生监督检查(75.5%)。与职能项目开始当年相比,2006年各项职能的开展程度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增加较多的职能包括:“执法督察与执法稽查”(30.0%)、“突发事件处置”(24.7%)、“卫生监督信息管理”(20.7%)、“重大活动的卫生监督”(11.1%)。“卫生法制宣传教育”、“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案件查处”等职能本身开展程度就很好,因而增长不多。与全国省级卫生监督机构横向比较发现,上海市卫生监督所11项职能总体开展比例达到9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7.7%;同样也高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70.0%,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开展比例77.9%。11项职能总体开展程度达到9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7%,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89.9%;略低于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的90.6%。通过对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10多个职能科室和管理科室负责人的深度访谈,了解了公共职能尚未开展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食品和化妆品卫生监督等部分职能已经平移至其他部门;(2)部分职能不明确,部门间交叉;(3)缺乏有效的专项经费保障;(4)现有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与体制改革脱节;(5)对部分职能的认识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建议,主要包括:(1)明确卫监职能、理顺机制体制;(2)加大经费投入、尤增专项投入;(3)加强卫生法律、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卫监实力;(5)转变执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6)理顺工作流程、加强事后评估;(7)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统计分析;(8)改变工作作风、提升卫监形象。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二、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检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检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2018年候车室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现场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2.2 候车室场所物理因素和室内空气指标检测情况
    2.3 候车室场所公用设备设施检测情况
    2.4 候车室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情况
3 讨论

(2)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
        (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三)应急管理支撑系统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应急管理的概念研究
        (二)应急管理的三大阶段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四)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五)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一)基本概念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三)特征
        (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特征
        二、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
        (一)应急管理
        (二)应急处置
        (三)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关系
    第二节 理论应用
        一、危机管理理论
        二、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牡丹江市新冠疫情应急处置与实际情况
    第一节 牡丹江基本情况及行动轨迹
    第二节 现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规范
        一、法规预案及条例
        二、应急处置机制
        三、现行制度规范评价
    第三节 牡丹江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应对情况
        一、先期处置——通告确认疫情
        二、第二阶段——阻击本土病毒,下沉社区
        三、第三阶段——阻击境外输入病毒,严守国门
        四、实际应急处置措施评价
第三章 牡丹江市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来自问卷和访谈的信息
        一、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一)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
        (三)信息透明度较低
        二、日常应急体系不健全影响应急处置能力
        (一)缺乏储备理念
        (二)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第二节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的治理短板
        一、区域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信息不对等
        三、未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作用
        (一)“孤岛”问题
        (二)口岸问题
        四、日常应急管理预防准备不足
        (一)法律法规精细化不足
        (二)缺乏储备理念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第三节 应急处置治理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一、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
        二、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
        三、各主体参与协作治理意识薄弱
        四、日常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不佳
        (一)公共卫生治理薄弱
        (二)应急储备力不足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
第四章 北京新发地及云南边境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北京及云南疫情应急处置
        一、北京新发地疫情应急处置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具体举措
        二、云南省边境线防疫处置举措
        (一)基本情况
        (二)具体举措
    第二节 经验及启示
第五章 完善牡丹江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建议
    第一节 提升疫情期间应急处置能力
        一、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二、职能系统性优先化,信息公开透明化
        三、建立多元治理有机体系
    第二节 加强日常应急管理建设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确立主动预防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理念
        二、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三、加快公共卫生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问题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二、实地访谈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问题
        (三)访谈内容
致谢

(3)H市卫生监督执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卫生监督
        2.1.2 参公管理
        2.1.3 卫生监督执法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
        2.2.3 双因素理论
3 H市卫生监督执法的现状分析
    3.1 H市卫生监督执法
        3.1.1 H市卫生监督执法的发展
        3.1.2 H市卫生监督执法的依据
        3.1.3 H市卫生监督执法的内容
    3.2 H市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
        3.2.1 职能与权力不对称
        3.2.2 资源配置不合理
        3.2.3 执法人员积极性不高
        3.2.4 执法效率较低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卫生监督体系不健全
        3.3.2 卫生监督执法资源短缺
        3.3.3 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3.3.4 缺乏公众参与部门联动
4 国内其他地区卫生监督执法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其他地区卫生监督执法的概况
        4.1.1 珠海:成立卫生健康局综合执法支队
        4.1.2 大连: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心
        4.1.3 深圳:人员分类管理
    4.2 经验借鉴
        4.2.1 明确机构性质
        4.2.2 整合监督资源
        4.2.3 细化考核标准
5 H市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对策分析
    5.1 健全卫生监督体系
        5.1.1 完善监督法律
        5.1.2 合理部门设置
        5.1.3 独立执法权限
    5.2 合理配置资源
        5.2.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5.2.2 加大执法监测装备投入
        5.2.3 争取卫生监督经费支持
    5.3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5.3.1 健全考核体系
        5.3.2 建立激励机制
        5.3.3 落实考核反馈
    5.4 加强公众参与部门联动
        5.4.1 利用融媒体加大宣传
        5.4.2 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监督
        5.4.3 强化部门联动协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黑龙江省2018年理发店卫生状况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3 评价依据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现场卫生监督检查情况
    2.2 理发店空气卫生总体情况
    2.3 理发店公共用品用具卫生检测情况
    2.4 各市县公共卫生监测情况对比
3 讨论

(5)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方法
        1.1.1 空气质量的卫生学检测
        1.1.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检测
    1.2 结果评价
2 结果
    2.1 机场航站楼内微小气候及物理因素监测结果
    2.2 机场航站楼空气污染物检测结果
    2.3 机场航站楼空气中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2.4 机场航站楼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6)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缘起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2. 前人研究述评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3.3 研究目的
        3.4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4.3 创新之处
    5. 文献资料
        5.1 文献来源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小结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2. 学校教育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5. 小结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4. 小结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3. 小结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3. 小结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7)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洗浴和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公共场所的概述
        1.1.1 公共场所的定义
        1.1.2 公共场所的种类
        1.1.3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
        1.1.4 公共场所卫生学特点
    1.2 公共场所卫生与人群健康
        1.2.1 住宿场所与人群健康
        1.2.2 洗浴场所与人群健康
        1.2.3 游泳场所与人群健康
    1.3 公共场所卫生的监测意义
        1.3.1 空气质量的监测意义
        1.3.2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监测意义
        1.3.3 水质卫生状况的监测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仪器
    2.2 监测点选择
    2.3 监测指标与方法
        2.3.1 住宿场所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2.3.2 洗浴场所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2.3.3 游泳场所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2.4 监测频率
    2.5 检测结果判定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场所卫生状况
        3.1.1 住宿场所空气质量状况
        3.1.2 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合格情况
    3.2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洗浴场所卫生状况
        3.2.1 洗浴场所空气质量状况
        3.2.2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合格情况
    3.3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
第4章 讨论
    4.1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场所卫生状况
        4.1.1 住宿场所空气质量状况结果分析
        4.1.2 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状况
    4.2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洗浴场所卫生状况
        4.2.1 洗浴场所空气质量状况结果分析
        4.2.2 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状况
    4.3 2014 ~2017年吉林省城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
    4.4 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太原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采样方法
    1.4 结果与评价的判断标准
    1.5 统计分析
结果
    2.1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情况调查结果
    2.2 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抽检结果
讨论
    3.1 消毒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3.2 用品用具抽检结果分析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简介
致谢

(10)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职能落实状况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内容
        (一)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职能落实现状分析
        (二)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职能落实状况与全国省级机构的比较分析
        (三) 职能落实中薄弱环节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
材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与收集方法
        (一) 现场调查
        (二) 深度访谈
        (三) 文献查阅
    二、 质量控制与分析方法
        (一) 质量控制
        (二) 分析方法
    三、 主要研究方法
        (一) 规范差距分析
        (二) 地区间横向比较
        (三) 历史纵向比较
        (四) 职能落实的评价指标
    四、 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一、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职能落实现状
        (一) 2006年各项职能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二) 各类别职能的开展程度的变化情况
    二、 上海市卫生监督所职能落实状况与全国省级机构的比较
        (一) 11项职能的开展情况比较
        (二) 31项类别职能的开展情况比较
    三、 职能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一) 在上海部分职能不属于卫生监督部门
        (二) 部分职能涉及多部门,划分不清,多头管理
        (三) 缺乏专项工作经费的保障
        (四) 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体制改革相脱节,卫生法规、技术标准滞后
        (五) 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身的原因
    四、 加强公共职能落实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卫监职能、理顺机制体制
        (二) 加大经费投入、尤增专项投入
        (三) 加强卫生法律、标准体系建设
        (四)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卫监实力
        (五) 转变执法理念、落实科学发展
        (六) 理顺工作流程、加强事后评估
        (七) 建立预警机制、加强统计分析
        (八) 改变工作作风、提升卫监形象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我国卫生监督公共职能落实现状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省级卫生监督机构公共职能一览表

四、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检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2018年候车室环境卫生状况监测分析[J]. 唐剑辉,高源,张蕊,綦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02)
  • [2]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陆之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H市卫生监督执法研究[D]. 姜应民.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黑龙江省2018年理发店卫生状况监测分析[J]. 高群,唐剑辉,齐越,綦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02)
  • [5]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分析[J]. 刘晓秋,郑晶,刘芳,张媛媛,杨少威,唐剑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4)
  • [6]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2014~2017年吉林省城区住宿、洗浴和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D]. 许峰. 吉林大学, 2018(01)
  • [8]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四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汇编[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9]太原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分析[D]. 王文如. 山西医科大学, 2010(11)
  • [10]上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职能落实状况评价研究[D]. 季力. 复旦大学, 2009(11)

标签:;  ;  ;  ;  

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检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