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和系统仿真

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和系统仿真

一、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郑坤[1](2020)在《可见光通信系统基带传输与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见光通信技术可被用来同时进行通信和照明,有效解决了射频通信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青睐。传统可见光通信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信息,这限制了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高频谱效率。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因为其高频谱利用率,被引入到可见光通信中用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本文以可见光OFDM通信技术为基础,深入研究讨论了各类抗LED非线性的OFDM传输算法方案,包括基于子载波预留法的可见光OFDM系统以及基于Delta-Sigma调制的单比特可见光OFDM系统,并探索可见光OFDM技术与基于LED的室内定位系统结合的方案。首先,文章概述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系统框架、光电器件通信模型以及系统噪声等主要方面,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理论。然后文章介绍了常用的宽带通信技术即OFDM技术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详细描述可见光DCO-OFDM通信系统。而后针对基于LED的可见光宽带通信系统,文章简单讨论了非线性效应的来源和影响。其次考虑到LED非线性对可见光OFDM信号的影响,文章基于预留子载波法(TR)提出了一种适用于VLC的速率自适应低峰均比通信算法。本文以DCO-OFDM系统为主,根据IM/DD调制特性和可见光通信信道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TR自适应速率的低峰均比宽带通信算法。根据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我们不仅优化了子载波预留位置,而且推导了子载波SNR与预留子载波数的之间关系。据此我们进一步得出系统可达速率和预留子载波比率的关系。根据我们提出的基于VLC子载波预留方案,实验和仿真结果证明当预留足够多的子载波被用来将PAPR,那么OFDM信号峰值功率将会降低35%且在功率归一化下有着将近9d B的有效功率增益。随后,文章使用单比特Delta-Sigma调制器量化高数据速率OFDM信号,分析了该系统各方面理论性能以及优化了调制器结构,并仿真验证之。本文介绍了Delta-Sigma调制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包括调制器结构、频谱分析以及带内信噪比。接下来讨论了基于Delta-Sigma调制器的可见光OFDM系统和系统架构,并分析了不同调制阶数下系统稳定性,继而推导了带内信噪比、误差向量幅度以及误码率公式。此外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可行性和性能结果,发现随着过采样率的提高带内信噪比也随之提高(过采样率每翻倍,带内信噪比提高9d B)。接着,为提高噪声整形效率优化了Delta-Sigma调制器结构,文章考虑到多零点Delta-Sigma调制结构优势,将之与可见光OFDM技术结合,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架构,同样分析了系统稳定性问题和考虑额外的信号失真,随后的仿真结果发现该调制器结构在保证与原有一致的性能下拥有较少的带宽占用。最后,文章讨论了可见光通信系统体系的一项重要应用,即基于LED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本文概述了基于LED的室内定位模型,包括系统架构和定位算法。然后介绍讨论了以RSS参数为基础的几类常用可见光定位算法和基本原理。接下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CSI的室内VLC定位方案,该方案以可见光OFDM传输技术为参数测量方式,获得可见光CSI参数,并以CSI参数来进行室内定位研究,同时给出了基于可见光信号CSI的室内定位算法,最后仿真比较该算法与基于可见光RSS的室内定位算法的性能,可以发现基于可见光CSI的室内定位系统在房间边缘性能要优于基于RSS的系统,并且在噪声环境下拥有更佳的定位精度。

王栋[2](2020)在《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号的内在属性建立安全机制,为解决通信安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作为传统安全体系的补充,共同增强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技术和射频指纹识别技术是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无线信道的互易性、随机性和唯一性为密钥生成提供了共享随机源;射频指纹(RFF)是发射机的固有特征,可用于区分不同的无线设备。但是在实际系统中,无线信道和RFF通常叠加在一起,不利于密钥生成和RFF识别。所以,1)无线信道与RFF的分离问题,即RFF的估计问题,2)RFF的识别问题,3)高效无线信道密钥生成问题,是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面向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领域,研究了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RFF估计和识别方法以及新型的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密钥生成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均匀线阵(ULA)的OFDM系统中的发射机RFF估计算法在检测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待识别的发射机RFF与无线信道响应叠加在一起。无线信道响应会对RFF估计造成干扰,已有的RFF识别方法尚未考虑RFF与无线信道的分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适用于ULA的OFDM系统中的发射机RFF估计算法(ERFFE算法),将OFDM系统的子载波作为探针来获得发射机的带内频率响应,可以利用单个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获取发射机RFF。ERFFE算法的优势有:1)不依赖于信道互易性;2)不需要通过无线信道反馈信道状态信息(CSI);3)不需要多个符号协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ERFFE算法的RFF估计性能显着优于基于信道互易性的方法(CR-based);在相同条件下,相比CR-based方法,ERFFE算法的RFF估计精度提升大于一个数量级。2,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选择的发射机RFF估计算法针对接收机天线数量受限的情况,通过分析多径能量分布对RFF估计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能量选择的ERFFE算法(ES-ERFFE算法)。ES-ERFFE算法根据能量门限确定需要估计的路径数量,可以有效降低RFF估计所需要的天线数量,并且可以在接收机天线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比ERFFE算法更好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ES-ERFFE算法的RFF估计性能优于ERFFE算法;在文中的仿真场景下,ES-ERFFE算法可以节省1/3的天线数量。3,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分集的发射机RFF估计算法针对低信噪比情况下RFF识别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分集的ERFFE算法(TD-ERFFE算法)。在TD-ERFFE算法中,通过发送多组导频序列来获得相互独立的RFF估计,使用三种RFF联合识别方法来获得RFF识别的时间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区域,TD-ERFFE算法可以显着提高RFF识别成功率。例如,在文中的仿真场景下,当SNR≤13d B时,TD-ERFFE算法的RFF识别成功率可以获得约20%的提高。另外,将TD-ERFFE算法与ES-ERFFE算法相结合,TD-ES-ERFFE算法可以进一步改善RFF识别性能。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均匀矩形阵列(URA)的发射机RFF估计算法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接收机天线阵列通常被设计为二维阵列。为了更接近于实际系统,我们提出了一种3D-MIMO信道模型下的适用于URA的RFF估计算法,RD-ERFFE算法。在RD-ERFFE算法中,将URA按照行和列划分成若干个子阵列,通过对到达角(AOA)进行降维处理从每个子阵列得到独立的RFF估计,然后通过RFF联合识别获得识别成功率的子阵列增益。针对AOA降维造成的角度模糊问题,给出了两种角度模糊过滤方法,来降低对RFF识别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RFF联合识别和角度模糊过滤可以显着提高识别成功率,RD-ERFFE算法的RFF识别性能优于CR-based方法;在相同的天线数量下,URA中的RD-ERFFE算法比ULA中的ERFFE算法具有更好的RFF识别性能。5,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MIMO-OFDM系统的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方法在量化预处理阶段,针对频域冲激响应(CFR)中的信息冗余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相关时间的数据粗提取方法;为了提高CFR的一致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组均值有限反馈的数据细提取方法。在信道量化阶段,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密钥生成效率的直接量化方法及其辅助方法。最后,在长期演进增强(LTE-A)系统中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方法的有效性。

杨唐钢[3](2019)在《高原山区D2D中继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虑到D2D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覆盖率,因此可以将D2D技术应用到高原山区信号覆盖率较差的通信网络中;在高原山区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无法直接接入基站,此时将D2D中继技术引入蜂窝通信网中可以解决高原山区环境导致小区边缘覆盖率较差的问题。在小区的边缘由于受环境影响不能直接与基站进行通信时,可以考虑采用D2D中继通信的方式,最终使得用户和基站建立完整的通信链路,从而实现整个高原山区的网络覆盖,为居住在山区的居民提供通信保障,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高原山区的D2D中继通信。由于高原山区地势和环境复杂,无线信号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中传播时信号会产生衰减和时延,因此文中先对高原山区环境下的无线通信信道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信道仿真,对高原山区下的信道仿真分析,得到不同环境和移动速度对信号衰减的影响,从而掌握高原山区无线信道的通信状况。然后,进一步地在高原山区的信道场景下对D2D中继转发的两种模式,即AF和DF转发模式分别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分别得到了两种转发模式的理论误码率、实际误码率和中断概率,并分析了两种转发模式下导致中断概率和误码率的原因。对D2D中继通信和中继转发的原理和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文中对中继选择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结合了D2D在高原山区的通信信道和特殊的场景需求,提出了两种中继选择算法:基于信道预测的最大信噪比中继选择算法(MS)和基于能量效率的中继选择算法(CES)。MS算法先利用已有的MMSE算法对信道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的信道系数,再通过信道系数计算出信噪比,最后通过信噪比大小选出最优中继。CES算法结合了系统的能量效率,选出能量效率最高的中继链路进行传输,最后利用MATLAB软件,以系统的中断概率为指标对文中所提的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所提中继选择算法的可靠性。

高珍冉[4](2018)在《稻田水分感知与智慧灌溉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业用水的现状是水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生产方式落后导致多地区依旧采用传统地面漫灌方式进行农田灌溉,灌溉水利用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极高的提升空间。农田水分信息可靠感知、大范围实时获取与智慧化管理是实施现代精准农业的关键,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高产优质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稻田田间试验,获取土壤剖面水分等观测数据,分析并提出了稻田土壤剖面水分高效感知方法,结合软硬件工程研制了稻田土壤剖面水分、作物冠层水分、田间水位信息感知传感器,集成研发了稻田水分信息感知和汇聚节点,构建了稻田无线传感网无线信道损耗模型,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稻田智慧灌溉控制系统,研发了稻田灌溉无线控制终端和软件系统,集成与实现了稻田智慧灌溉原型系统。研究成果将为稻田水分感知与灌溉提供可靠的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和设备,突破低成本农业灌溉无线传感网的精确感知与智慧控制难题,为推动我国农业灌溉智慧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首先,分析了稻田土壤剖面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分类,并通过路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剖面水分传感的最敏感位置。发现土壤剖面水分感知敏感区集中在0-60 cm深度区域;稻田垂直剖面土壤水分深度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10-20 cm、30-40 cm、50-100 cm等三类;稻田垂直剖面土壤水分传感的最敏感位置位于20 cm、30 cm和50 cm处;基于敏感壤层土壤水分能反演出非敏感壤层处的土壤水分值,对土壤垂直剖面0-100 cm贮水量反演的决定系数R2为0.8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49,且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小于3%。为土壤剖面水分高效感知提供了新的方法。其次,基于高频电容原理、作物光谱监测原理、超声波测距原理研发了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水稻冠层水分光谱感知传感器和稻田田间水位传感器。传感器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与Diviner2000便携式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测量结果拟合R2均高于0.85,相对误差小于5%,对其他壤层的实测值与反演值拟合R2均高于0.8;本研究作物冠层水分传感器测得白板反射率与标准白板反射率的RE小于5%;作物冠层水分传感器测得RVI(815,900)值与水稻冠层含水率的相关系数R2为0.77,RMSE为0.32。田间水位传感器测试距离与实测距离相关系数为0.993,RMSE为1.05。实现了对20、30与50 cm深度壤层土壤水分的实时探测,对水稻冠层含水率的无损感知和田间水位的实时获取。接着,在研发稻田水分传感网感知节点和汇聚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点在不同传播距离上的路径损耗规律与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四种无线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在稻田环境下适用性,构建了稻田无线信道路径损耗模型。发现稻田环境下无线信道传播的衰减速度随生育时期进程逐渐加剧,传输范围随天线高度的变化单调递增;四种高度下自由空间模型和双射线模型的估测RE范围分别为6.48-15.49%和2.09-13.51%,不能直接用于稻田无线信道路径损耗的估测;三个生育时期单折线和改进的双折线对数距离模型估测RE分别为2.40-2.25%和1.89-1.31%,单折线和改进的双折线对数距离模型模对稻田无线信道建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改进的双折线对数距离模型估测RE值均小于2%,进一步提升了单折线对数距离模型的性能;信道模型性能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的双折线对数距离模型丢失数据包的速度最慢,且丢失数据包的个数均低于双射线模型和单折线对数距离模型。最后,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稻田智慧灌溉控制系统,研发了稻田灌溉无线控制终端,开发了稻田智慧灌控制系统,集成与实现了稻田智慧灌溉原型系统的搭建;系统性能仿真显示,系统输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误差小于2%,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响应速度快,达到稳定值用时为2 s,能够满足稻田智慧灌溉控制系统的控制需求;节点性能试验显示,本研究的感知节点能耗低,能够实现能量自给。可以满足农田智慧灌溉对水分信息感知感知、网络稳健传输及灌溉控制的需求,为智慧灌溉提供了新的技术与设备。

邹士娇[5](2018)在《室内短距离无线信道测试及其传播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下的产物层出不穷,如手机应用软件、蓝牙耳机、智能家居等,使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已然成为当下的热门技术。所以,以Zigbee技术、蓝牙技术、Wi-Fi技术等为代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凭借其容量大、低功耗以及可靠性高等特点,正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前景。短距离无线电波主要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信号传播,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障碍物的存在,往往会发生反射、折射以及散射等传播情况,使得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产生衰减及时延等情况。再者,信号传输距离过长、传播环境复杂多变,使得短距离无线信道呈现出随机、时变特性,充分展现出短距离无线信道的复杂多变特性。因此,为了能有效地研究信道中的链路损耗、多径时延以及信道衰落等情况,就需建立短距离无线传输信道模型。所以,准确信道模型的建立,对分析无线传播信道的信道参数、提高信道容量以及降低多径时延等,便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首先,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其相关性质进行了简要概述。分别给出多径信道中参数计算表达式、时域和频域下的测试建模的方法。然后,重点研究频域条件下距离无线信道参数特性。采用网格法测试了视距与非视距下无线信道参数,通过频域建模及对参数的研究结果,建立了可用于5.8GHz频段下的信道测试模型。其次,分析室内环境下路径损耗情况,建立了多径信道的路径损耗模型。在菲涅尔定律的基础上,推出了以收发间距作为变量的反射系数表达式,提出“2+x”多径传播路径损耗模型。经过与两径模型、自由空间模型以及TG3c发布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多径信道链路损耗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主要研究了 MIMOLA和CA的空间衰落相关性,导出其衰落相关近似算法,分析阵列间距、波达信号到达角、功率谱扩展对MIMO天线系统信道的影响。通过研究三种典型分布下不同天线数的Massive MIMO系统信道容量以及运算时间,说明近似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

王玲玲[6](2013)在《室内环境下短距离无线信道统计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通信就是发送者通过某种媒体以一定格式来传递信息到收信者以达致某个目的,从古代的飞鸽传书、烽火报警到近代的无线电、移动电话、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和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大程度上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率。调查数据显示人类活动的70%都是在室内进行的,加之各种低功耗、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以“物”为核心的物联网相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递数据信息的新型通信市场的大肆发展,使得对室内无线信道的了解成为一种必然。然而,相比室外模型,室内无线信道更容易受到室内摆放物品、人的活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目前针对室内无线信道的模型研究都是针对于墙壁、楼层、遮挡物等因素的距离损耗的慢衰落特性研究。所以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信道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室内环境下的针对于环境布局、摆放物等的小尺度衰落研究,因此,本文对室内无线信道特性的小尺度衰落研究则是有一定意义的。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工作内容包括两部分:首先对室内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室内条件下电波传播的几点特殊性:其一,室内环境下,发射信号周围都是墙壁,几乎“出门见挡”,不能近似为自由空间;其二,室内空间有限,接收信号的幅度对距离变化敏感,电波到来角不能近似为0度,角度可扩张至180度;其三,室内条件下,人体的静止或移动、人数的偶数或双数对接收信号有一定影响,不能忽略;其四,由于室内摆放物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其材质、形状、大小等等尽不相同,所以室内条件下接收端的散射波数量多。基于以上四点分析进行理论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第二,进行实际测试:搭建测试环境、测试进行、测试数据分析、补充测试,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实际模型,仿真模型与实测模型进行对比,得出室内距离衰减规律、各种条件下距离衰减拟合曲线及室内无线信道的统计分布规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更加符合室内应用环境的无线信道模型,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室内环境下,针对天线位置的一定距离内的信号路径损耗趋势与室外环境下距离损耗趋势大致相同;第二,室内环境下,关于距离的路径损耗更容易受到墙体、物品材质、摆设物形状及其尺寸的影响,致使路径损耗可能加重也可能减缓;第三,室内环境下,针对天线位置的深衰落区域可以预测,再加以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分析可以实现优化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以上研究成果可以被利用来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评估以及为室内短距离覆盖分布系统的布网等等提供重要依据。

马凯,庄奕琪,程雪梅[7](2004)在《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蓝牙设备所处的无线信道的特点,考虑到多径衰落、路径损耗及信道噪声等因素建立了蓝牙无线信道模型。用SystemView系统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情况的蓝牙仿真系统,包括基带、射频以及无线信道。通过系统仿真得到了蓝牙Picnet之间的同频道干扰特性。

李雅璞[8](2021)在《基于几何的随机动态无线信道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信道是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有效传播的媒介,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而信道模型是对这种媒介的具体表现,它通过数学统计的方式预测波的传播特性,以此表达复杂的电磁环境,无线信道的建模研究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推进,现有信道模型不足以满足当前多元化移动通信的要求,当下迫切需要多场景,多维度,多频段的信道模型以填充现有模型库的不足。本文针对新一代移动通信形势下对无线信道模型的迫切需求,立足于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几何随机建模方法,开展基于几何的随机动态信道模型研究,建立了2种信道模型,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对无线信道建模理论开展研究。分析不同种类的无线信道和各自对应的基本特性,研究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和 WINNER Ⅱ 标准信道模型,为无线信道建模提供理论依据。结合目前多场景通信环境,建立地面端-端几何随机信道模型和无人机空-地几何随机动态信道模型,重点展现了模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分析思路。(2)建立了基于均匀圆形阵列的端-端信道模型。针对地面端-端通信场景,提出三维移动-移动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衰减信道模型,模型配备了均匀圆形天线阵列,在所提出的模型基础上,计算得到信道空间-时间相关性表达式;分析毫米波段下不同参数对毫米波信道的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这些参数具体包含:天线单元的数量、天线在水平面的摆放角度、均匀圆形阵列的半径和时延;该模型的数值仿真研究结果将对未来5G MIMO毫米波信道的系统设计具有参考意义。这部分的主要研究成果已被EI检索的第六届国际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收录,并获得了佳论文奖。(3)建立了基于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模型。为模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动态,研究并分析适用于生成动态运动轨迹的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求解空-地信道传输函数,建立了三维无人机空-地几何随机动态信道模型,包含参考模型和统计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具体分析了高斯-马尔可夫过程可以在空-地信道中生成线性或随机运动速度和方向;不同的动态轨迹在时域的信道相关性。这部分主要研究成果已在SCI检索的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发表。

冯进[9](2021)在《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真空管道运输(Evacuated Tube Transport,ETT)是一种以磁悬浮轨道技术为基础,构建管道形式的真空运行环境,实现列车零空气阻力、无摩擦运行的交通运输形式。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ETT试验线项目研究,如国外Hyperloop项目和国内高速飞车项目。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作为高速飞车运行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列车运行控制、运行状态监测等系统业务,与其他列控子系统共同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营。建立一个能够准确描述ETT无线通信环境、测试验证通信技术方案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具有重要的前沿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依托真空管道高速飞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项目,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以及真空管道3D建模和无线信道仿真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针对该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半实物式仿真测试平台。该平台支持不同频段的灵活调节、商用终端设备接入上网、多种物理链路的仿真以及对列车运行控制等业务的模拟,支持对NR(New Radio)研究的软件升级,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本文的工作总结归纳如下:(1)研究了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并提出了真空管道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模型: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为蓝本,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对应LTE的核心网、接入网(基站)以及终端设备;同时考虑其无线仿真及业务需求,采用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的LTE通信平台以及空口无线信道建模的方案实现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模拟。(2)基于射线追踪法以及3D物理建模技术实现了ETT环境下的空口无线信道仿真:利用3D建模软件Win Prop中的室内、隧道场景建模功能,参考背景项目全尺寸试验线的真空管道CAD设计以及具体建筑材料等信息,并查阅材料的电特性参数,构建了真空管道3D模型;同时基于射线追踪算法以及主径模型研究了ETT环境下的信道衰落和漏缆辐射的传播特性。(3)基于开源软件无线电平台OAI(Open Air Interface)、SRSLTE(Software Radio System LTE)实现了仿真平台的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部署:该平台在多台通用计算机上实现了完整LTE网元功能,其中核心网功能由OAI EPC承担,并基于Docker平台以容器化的方式将网元模块部署于同一台服务器;基站和终端功能分别由OAIe NB和SRSUE承担,部署于不同服务器,并采用射频硬件实现收发模拟。(4)基于搭建的车地无线通信仿真平台,进行了包括终端入网、多设备连接、多基站支持等功能方面和吞吐量、传输时延、多普勒频移等性能方面的仿真测试。验证了该仿真平台能够满足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和关键技术仿真需求,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图71幅,表23个,参考文献87篇。

刘东林[10](2021)在《面向5G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 Generation,5G)的普及应用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爆炸式增长,无线通信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传输节点的庞大性、无线传播的开放性和广播性使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易受到非法方的攻击,所以研究第五代和后五代(Beyond 5G,B5G)移动通信中的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基于密码学的安全高度依赖于高破译复杂度,难以对复杂环境做出及时响应,而物理层安全具有响应迅速、高效可靠的优势。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面向5G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关键技术。论文首先对大规模MIMO中下行传输方案进行研究,梳理了经典的基于迫零准则预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研究基于卡尔曼信道预测的卡尔曼迭代预编码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卡尔曼迭代的预编码技术较传统的基于迫零准则的预编码技术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同时,基于卡尔曼信道预测的技术能改善存在信道反馈时延场景下的预编码传输性能。论文对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技术进行研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分别对基于信号包络特征和基于信号双谱变换的射频指纹识别算法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给出了两种方案的详细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号双谱变换的射频指纹识别算法较基于信号包络特征的射频指纹识别算法利用的信息维度更多,所以认证性能更优。论文对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技术进行研究,梳理了基于全部星座图位置相位旋转嵌入和加性嵌入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部分星座图位置嵌入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方案。并围绕16QAM矩形星座图映射和圆形星座图映射对两种方案进行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印嵌入功率系数情况下,由于基于加性嵌入水印的算法对载体信息的幅度和相位均产生了扰动,所以基于相位旋转嵌入水印的认证方案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在信息误码率相当的情况下,基于加性嵌入水印的方案较基于相位旋转的方案的认证性能表现出优势,但这是建立在水印发射功率较高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在原始水印比特和水印功率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基于圆形星座图部分位置嵌入水印的方案中,能嵌入的水印位置比基于矩形星座图部分位置的多,所以在接收端能恢复原始水印比特的概率更高,其物理层认证性能更优。论文对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技术进行研究,在基于前后帧信道频率响应时间相关性的物理层认证技术的背景下,理论分析和推导了曼哈顿距离度量和欧氏距离度量的检验统计量下的基于恒虚警准则的认证门限和基于贝叶斯准则的认证门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天线信道预测的物理层认证方案,并在TR38.901协议中的CDL-C信道环境下进行了数字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认证率和虚警率指标方面,所提方案在快时变信道环境中物理层认证性能更具优势。最后论文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果,并明确了后续研究方向。

二、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可见光通信系统基带传输与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可见光宽带通信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1.2.2 可见光定位技术的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可见光宽带通信的前景及未来应用
        1.3.2 基于可见光通信定位系统的应用
    1.4 论文内容安排及篇章结构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与定位系统概论
    2.1 引言
    2.2 可见光通信系统架构
        2.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框图
        2.2.2 室内可见光信道
        2.2.3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电器件
    2.3 可见光宽带通信系统原理
    2.4 可见光宽带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影响
        2.4.1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非线性源
        2.4.2 可见光OFDM系统的非线性失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LED非线性特性的低峰均比可见光宽带传输方法
    3.1 引言
    3.2 可见光多载波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分析
        3.2.1 传统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简述
        3.2.2 可见光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统计分析
    3.3 适应光多载波强度调制的子载波预留法
        3.3.1 传统子载波预留算法概述
        3.3.2 基于IM/DD的子载波预留算法
        3.3.3 预留子载波位置与数目的影响
        3.3.4 适用于可见光系统的新颖子载波预留位置
    3.4 基于LED非线性的可达速率最大化模型
        3.4.1 基于LED非线性的幅度回退技术
        3.4.2 系统有效信噪比与可达速率分析
        3.4.3 基于LED非线性的速率自适应可见光传输算法
    3.5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兼容LED的单比特量化可见光宽带通信
    4.1 引言
    4.2 Delta-Simga调制的基本原理
        4.2.1 Delta-Sigma调制的基本结构
        4.2.2 Delta-Sigma调制数学模型与性能指标
    4.3 基于LED非线性的单比特Delta-Sigma可见光OFDM系统
        4.3.1 单阶Delta-Sigma可见光OFDM系统原理
        4.3.2 高阶Delta-Simga调制结构扩展
        4.3.3 系统综合分析
        4.3.4 数值仿真与结果讨论
    4.4 Delta-Sigma调制可见光OFDM系统的多零点噪声整形结构改进
        4.4.1 多音Delta-Sigma调制基本原理
        4.4.2 基于多音调制器的可见光OFDM系统数学模型
        4.4.3 系统失真来源分析(ICI和ISI)
        4.4.4 数值仿真与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可见光OFDM通信的室内定位系统
    5.1 引言
    5.2 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概述
    5.3 常用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技术
        5.3.1 基于可见光RSS的三边测量定位算法
        5.3.2 基于可见光RSS的指纹识别定位法
        5.3.3 基于可见光RSS的近似定位法
    5.4 基于可见光OFDM通信的室内定位技术
        5.4.1 可见光CSI基本原理
        5.4.2 基于可见光CSI定位算法与流程
        5.4.3 仿真平台搭建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包括论文和成果清单)

(2)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发展
    1.3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
        1.3.1 无密钥的安全通信技术
        1.3.2 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技术
        1.3.3 射频指纹识别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1.4.1 本文研究的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问题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均匀线阵中的发射机射频指纹估计算法
    2.1 引言
    2.2 基于信道互易性的RFF估计方法
    2.3 基于ESPRIT的 RFF估计算法
        2.3.1 系统模型
        2.3.2 接收信号的分解形式
        2.3.3 协方差矩阵空间平滑
        2.3.4 信号子空间重构
    2.4 基于ESPRIT的 RFF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2.4.1 系统参数设置
        2.4.2 ERFFE算法的RFF估计性能和识别成功率
        2.4.3 ERFFE算法在不同的天线配置下的性能分析
        2.4.4 残留频偏对ERFFE算法估计性能的影响
        2.4.5 平滑滤波窗口对RFF估计性能的影响
        2.4.6 FIR滤波器阶数对ERFFE算法估计性能的影响
        2.4.7 AOA对 RFF估计性能的影响
        2.4.8 路径时延对RFF估计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能量选择和时间分集的发射机射频指纹估计算法
    3.1 引言
    3.2 基于能量选择的ERFFE算法
        3.2.1 路径能量分布与RFF估计
        3.2.2 基于能量选择的RFF估计
    3.3 基于能量选择的ERFFE算法的性能分析
        3.3.1 系统参数设置
        3.3.2 ES-ERFFE算法的RFF估计性能和识别成功率
        3.3.3 ES-ERFFE算法在不同天线配置下的性能分析
    3.4 基于时间分集的ERFFE算法
        3.4.1 时间分集
        3.4.2 RFF联合识别
    3.5 基于时间分集的ERFFE算法的性能分析
        3.5.1 系统参数设置
        3.5.2 TD-ERFFE 算法 vs.ERFFE 算法
        3.5.3 TD-ERFFE算法在不同时间分集尺度的性能分析
        3.5.4 TD-ES-ERFFE 算法 vs.ES-ERFFE 算法
        3.5.5 TD-ES-ERFFE算法在不同天线数量的性能比较
        3.5.6 TD-ES-ERFFE算法在不同时间分集尺度的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均匀矩形阵中的发射机射频指纹估计算法
    4.1 引言
    4.2 均匀矩形阵中的RFF估计算法
        4.2.1 系统模型
        4.2.2 信号分解
        4.2.3 子阵列划分
        4.2.4 AOA降维
        4.2.5 RFF估计与识别
        4.2.6 角度模糊过滤
    4.3 均匀矩形阵中的RFF估计方法的性能分析
        4.3.1 系统参数设置
        4.3.2 RD-ERFFE算法 vs.CR-based方法
        4.3.3 RD-ERFFE算法的三类联合识别方法性能分析
        4.3.4 RD-ERFFE算法中角度模糊过滤性能分析
        4.3.5 RD-ERFFE算法在不同天线数量的识别性能分析
        4.3.6 URA 中的 RD-ERFFE 算法 vs.ULA 中的 ERFFE 算法
        4.3.7 RD-ERFFE算法中AFF-C相关检测门限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IMO-OFDM系统中的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方法
    5.1 引言
    5.2 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方法
        5.2.1 系统模型
        5.2.2 数据提取
        5.2.3 直接量化和低位舍去
        5.2.4 信息调和与隐私放大
    5.3 MIMO-OFDM系统中无线信道密钥生成方法的性能分析
        5.3.1 系统参数设置
        5.3.2 未采用FDE时的量化性能分析
        5.3.3 采用FDE时的量化性能分析
        5.3.4 不同FDE门限的量化性能分析
        5.3.5 随机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高原山区D2D中继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
        1.2.1 D2D通信研究现状
        1.2.2 D2D中继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1.3.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2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D2D通信相关知识
    2.1 D2D相关技术研究
        2.1.1 D2D通信的背景
        2.1.2 D2D通信原理概述
    2.2 D2D中继通信及其在高原山区的应用
    2.3 D2D通信的其他应用场景
    2.4 D2D通信技术的优点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高原山区无线信道研究
    3.1 信道研究和分析
        3.1.1 无线通信信道
        3.1.2 无线信道衰落
    3.2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与仿真
        3.2.1 无线通信系统模型
        3.2.2 通信系统仿真和实现流程
    3.3 高原山区信道仿真结果和分析
        3.3.1 仿真模型及其统计特性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山区D2D中继转发建模与仿真
    4.1 D2D中继模型
    4.2 D2D中继转发策略
        4.2.1 AF转发策略
        4.2.2 DF转发策略
    4.3 AF/DF转发策略性能仿真对比
        4.3.1 仿真场景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原山区D2D中继选择研究
    5.1 系统模型
    5.2 一种基于信道预测的最大信噪比中继选择算法
        5.2.1 中继选择原理流程和流程
        5.2.2 系统性能分析
    5.3 一种基于能量效率的中继选择算法
        5.3.1 能量效率
        5.3.2 中继选择原理流程和流程
        5.3.3 系统性能分析
    5.4 仿真分析
        5.4.1 仿真参数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研究成果

(4)稻田水分感知与智慧灌溉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1 稻田水分感知与智慧灌溉的重要性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1.2 灌溉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 信息技术对水稻生产重要性
    2 稻田土壤剖面水分高效感知与定量反演研究进展
    3 农田水分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3.1 土壤水分传感器研究进展
        3.2 作物冠层水分传感器研究进展
        3.3 田间水位传感器研究进展
    4 稻田水分传感网稳健感知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4.1 稻田水分传感网组网设备研究进展
        4.2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影响与模型研究进展
    5 稻田灌溉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资料获取设备与项目
        2.2.1 土壤剖面水分测量
        2.2.2 光谱数据测量
        2.2.3 作物水分数据测量
        2.2.4 无线信道数据测量
        2.3 数据分析与方法
        2.3.1 土壤体积含水量
        2.3.2 土壤水分贮量
        2.3.3 无线信道路径损耗
        2.3.4 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田土壤剖面水分高效感知与定量反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设备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1 时空变异分析
        1.3.2 系统聚类分析
        1.3.3 敏感壤层分析
        1.3.4 模型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田土壤剖面水分时空变异分析
        2.2 土壤垂直剖面水分聚类分析
        2.3 土壤垂直剖面水分敏感壤层分析
        2.4 稻田土壤剖面水分定量反演模型构建
        2.5 土壤垂直剖面0-100 cm贮水量定量反演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田水分感知技术与传感设备研究
    1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1.1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设计
        1.1.1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感测原理
        1.1.2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结构设计
        1.1.3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
        1.1.4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软件结构设计
        1.2 试验与结果分析
        1.2.1 室内试验设计
        1.2.2 田间试验设计
        1.2.3 数据分析方法
        1.2.4 传感器精度试验结果
    2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2.1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传感器设计
        2.1.1 传感器感知原理
        2.1.2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感知传感器总体结构设计
        2.1.3 光谱传感器探头设计
        2.1.4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
        2.1.5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传感器软件结构设计
        2.2 性能试验与结果分析
        2.2.1 性能试验
        2.2.2 结果分析
    3 稻田田间水位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3.1 田间水位传感器感测原理
        3.2 田间水位传感器硬件设计
        3.3 田间水位传感器软件设计
        3.4 田间水位传感器性能试验与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的设计
        4.2 水稻冠层水分光谱传感器的设计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田水分传感网稳健传输技术与设备研究
    1 稻田水分传感网感知节点设计与实现
        1.1 感知节点硬件设计
        1.2 感知节点软件设计
    2 稻田水分传感网汇聚节点设计与实现
        2.1 汇聚节点硬件设计
        2.2 汇聚节点软件设计
    3 稻田传感网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影响与模型
        3.1 试验设计与测试项目
        3.1.1 试验设备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项目
        3.2 数据分析与方法
        3.2.1 路径损耗计算
        3.2.2 路径损耗模型
        3.2.3 评价指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稻田无线信道传播变化趋势分析
        3.3.2 路径损耗模型结果与分析
        3.4 信道模型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3.4.1 汇聚节点通信协议模型改进
        3.4.2 汇聚节点通信协议仿真模型设计
        3.4.3 仿真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田智慧灌溉控制技术与设备研究
    1 稻田智慧灌溉控制原理与控制器设计
        1.1 稻田智慧灌溉控制原理
        1.2 智慧灌溉控制器设计
        1.3 稻田智慧灌溉控制器功能实现
        1.3.1 稻田智慧灌溉模糊神经网络功能实现
        1.3.2 稻田智慧灌溉控制器参数功能实现
    2 稻田智慧灌溉无线控制终端设计
        2.1 稻田灌溉无线控制终端硬件设计
        2.2 稻田灌溉无线控制终端软件设计
        2.3 稻田灌溉无线控制终PCB设计与实物图
    3 稻田智慧灌溉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稻田智慧灌溉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3.2 稻田智慧灌溉系统田间应用
        3.2.1 智慧灌溉试验系统实施
        3.2.2 智慧灌溉试验系统首部设备选择
        3.2.3 智慧灌溉试验系统执行设备选择
        3.2.4 智慧灌溉试验系统集成与实现
        3.3 系统性能与功耗测试
        3.3.1 系统性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3.3.2 感知节点充电性能测试
        3.3.3 感知结点功耗测试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土壤剖面水分高效感知方法
        1.2 农田水分感知技术与设备
        1.3 稻田无线信道传播特性与影响
        1.4 智慧灌溉控制技术
    2 全文主要结论
    3 创新与特色
    4 今后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1 已发表的论文
    2 申请的发明专利
    3 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4 参加的研究课题
致谢

(5)室内短距离无线信道测试及其传播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常用短距离通信技术
    1.3 短距离无线信道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概述
    2.1 研究背景
    2.2 无线信道特性及传播方式
        2.2.1 无线信道特性
        2.2.2 室内无线信号传播方式
    2.3 多径信道参数
        2.3.1 链路损耗
        2.3.2 功率时延谱
    2.4 信道测试方法
        2.4.1 频域测试原理
        2.4.2 时域测试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短距离频域测试建模与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短距离无线信道频域测试
        3.2.1 测试系统
        3.2.2 测试环境
    3.3 测试系统参数设置
        3.3.1 参数设置
        3.3.2 VNA设置
        3.3.3 天线参数
    3.4 测试结果及分析
        3.4.1 平均路径损耗
        3.4.2 功率时延谱
        3.4.3 均方根时延扩展
        3.4.4 多径数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径信道的路径损耗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反射系数
    4.3 改进的路径损耗模型与平均链路损耗模型
        4.3.1 改进的路径损耗模型
        4.3.2 平均链路损耗模型
    4.4 数值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反射面的反射系数
        4.4.2 不同反射系数下路径损耗
        4.4.3 多频率下路径损耗
        4.4.4 多径信道路径损耗模型与实测数据比较
        4.4.5 多径信道路径损耗模型与TG3c测试数据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衰落相关信道近似算法及其Massive MIMO系统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信道系统模型与Massive MIMO
        5.2.1 统计信道模型
        5.2.2 Massive MIMO模型
    5.3 Massive MIMO阵元间衰落相关性及其近似算法
    5.4 Massive MIMO信道容量
    5.5 结果分析及讨论
        5.5.1 衰落相关性SFC与近似计算结果
        5.5.2 Massive MIMO信道容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室内环境下短距离无线信道统计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该领域研究水平的发展动态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必要性
    1.4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无线电波传播机制及无线信道建模理论
    2.1 无线电波的传播机制
        2.1.1 无线信道概述
        2.1.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2.2 大尺度衰落
    2.3 小尺度衰落
        2.3.1 多普勒效应
        2.3.2 多径效应
    2.4 室内环境无线传播机制及分析
        2.4.1 室内环境对电波传播影响
        2.4.2 室内无线信道建模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无线信道建模理论及其模型
    3.1 无线信道建模理论
        3.1.1 建模理论
        3.1.2 确定性建模方法
        3.1.3 统计模型建模方法
    3.2 常用无线信道模型列举
    3.3 常用测试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内环境无线信道的统计特性研究
    4.1 室内无线信道的数学推导及仿真
    4.2 室内无线信道测试数据采集
        4.2.1 测试仪器介绍
        4.2.2 测试环境搭建
        4.2.3 测试环境及测试方法
    4.3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蓝牙无线信道建模
3 蓝牙仿真系统的建立
4 蓝牙仿真系统的性能分析
5 总结

(8)基于几何的随机动态无线信道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面端-端信道模型
        1.2.2 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无线信道与建模理论研究
    2.1 无线信道概述
        2.1.1 无线信道分类
        2.1.2 信道特性
    2.2 无线信道模型
        2.2.1 确定性信道模型和随机信道模型
        2.2.2 高频段信道模型和低频段信道模型
    2.3 标准信道模型
        2.3.1 3GPP信道模型
        2.3.2 WINNER Ⅱ信道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均匀圆形阵列的端-端信道建模
    3.1 基于均匀圆形阵列的MIMO衰减信道模型
        3.1.1 MIMO系统模型
        3.1.2 端-端衰减信道模型
    3.2 端-端衰减信道空时相关性函数
    3.3 端-端信道空间-时间相关性数值分析
        3.3.1 端-端信道的时间相关性
        3.3.2 端-端信道的空间相关性
        3.3.3 端-端信道的空间-时间相关性
        3.3.4 端-端信道模型与已有测量数据的对比
    3.4 基于均匀圆形阵列的端-端信道模型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模型
    4.1 基于高斯-马尔可夫的空-地信道模型
        4.1.1 空-地信道的三维圆柱模型
        4.1.2 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
        4.1.3 空-地信道传输函数
    4.2 空-地信道的时间相关性函数
        4.2.1 参考模型
        4.2.2 统计仿真模型
    4.3 数值分析
        4.3.1 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
        4.3.2 不同轨迹的时间相关性
        4.3.3 与已有的球模型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
    4.4 基于高斯-马尔可夫移动模型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模型结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开源软件无线电仿真研究现状
        1.2.2 类ETT环境信道建模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仿真平台相关技术分析
    2.1 LTE协议及组网架构
    2.2 软件无线电基础理论
    2.3 开源无线电架构分析
        2.3.1 OAI源码架构
        2.3.2 SRSLTE架构
    2.4 本章小结
3 仿真平台系统方案设计
    3.1 高速飞车车地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3.1.1 车地通信系统架构
        3.1.2 关键技术设计方案
    3.2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设计需求分析
        3.2.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3.2.2 通信业务模拟需求
        3.2.3 关键技术仿真需求
    3.3 飞车车地通信仿真平台系统方案
        3.3.1 仿真平台系统方案
        3.3.2 仿真平台系统资源
    3.4 本章小结
4 ETT空口无线信道仿真
    4.1 预测模型理论分析
        4.1.1 SBR射线追踪
        4.1.2 主径预测模型
    4.2 低真空管道3D建模
        4.2.1 管道仿真模型
        4.2.2 仿真参数设置
    4.3 空口无线传播仿真
        4.3.1 衍射作用影响
        4.3.2 反射次数影响
        4.3.3 不同频率影响
        4.3.4 漏泄电缆辐射
    4.4 本章小结
5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实现
    5.1 仿真平台网络架构
        5.1.1 平台网络架构
        5.1.2 Docker容器化
    5.2 核心网自动化配置
    5.3 接入网侧功能部署
        5.3.1 基站侧功能部署
        5.3.2 终端侧功能部署
    5.4 450M多频段实现
    5.5 空口无线传输实现
        5.5.1 路径损耗模型
        5.5.2 时延扩展影响
        5.5.3 多谱勒频移模拟
    5.6 终端入网流程解析
    5.7 本章小结
6 车地通信仿真平台测试
    6.1 平台调测方法分析
        6.1.1 LOG日志系统
        6.1.2 T_tracer调试
        6.1.3 Scope图界面
        6.1.4 终端跟踪工具
        6.1.5 SRSGUI视图
    6.2 仿真平台测试环境
    6.3 仿真平台功能测试
        6.3.1 终端入网注册
        6.3.2 模块数据通信
        6.3.3 多个终端支持
    6.4 仿真平台性能测试
        6.4.1 多个频段支持
        6.4.2 信道带宽测试
        6.4.3 多谱勒频移测试
        6.4.4 传输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面向5G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1.2.1 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
        1.2.2 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
        1.2.3 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
        1.2.4 基于激励响应的物理层认证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1.4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面向5G的下行传输方案研究
    2.1 大规模MIMO中的信道模型概述
        2.1.1 确定性信道模型
        2.1.2 随机统计信道模型
    2.2 大规模MIMO中的信道建模研究
        2.2.1 面向5G的新型天线模型
        2.2.2 面向5G的无线信道模型
        2.2.3 面向5G的空时频信道特性
    2.3 大规模MIMO中的下行传输方案研究
        2.3.1 基于卡尔曼的信道预测技术
        2.3.2 基于迫零准则的预编码技术
        2.3.3 基于卡尔曼迭代的预编码技术
    2.4 大规模MIMO中的下行传输方案数字仿真与分析
        2.4.1 不同迭代次数下的卡尔曼迭代预编码技术性能仿真
        2.4.2 无时延场景下的预编码性能仿真分析
        2.4.3 存在时延场景下的预编码性能仿真分析
        2.4.4 基于信道预测的预编码性能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方案研究
    3.1 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3.1.1 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3.1.2 基于射频指纹的物理层认证系统流程
    3.2 基于信号包络特征的射频指纹认证技术研究
        3.2.1 系统模型
        3.2.2 理论分析
        3.2.3 数字仿真
    3.3 基于信号双谱变换的射频指纹认证技术研究
        3.3.1 系统模型
        3.3.2 理论分析
        3.3.3 数字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方案研究
    4.1 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4.1.1 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4.1.2 基于信号水印的物理层认证系统流程
    4.2 基于全部星座图位置抖动的信号水印认证技术研究
        4.2.1 系统模型
        4.2.2 理论分析
        4.2.3 数字仿真
    4.3 基于部分星座图位置抖动的信号水印认证技术研究
        4.3.1 系统模型
        4.3.2 理论分析
        4.3.3 数字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方案研究
    5.1 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5.1.1 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方案概述
        5.1.2 基于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系统流程
    5.2 基于多天线信道特性的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
        5.2.1 系统模型
        5.2.2 理论分析
        5.2.3 数字仿真
    5.3 基于信道预测的物理层认证技术研究
        5.3.1 系统模型
        5.3.2 理论分析
        5.3.3 数字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及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见光通信系统基带传输与定位技术研究[D]. 郑坤. 东南大学, 2020(01)
  • [2]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王栋. 东南大学, 2020(01)
  • [3]高原山区D2D中继通信技术研究[D]. 杨唐钢.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稻田水分感知与智慧灌溉关键技术研究[D]. 高珍冉.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5]室内短距离无线信道测试及其传播特性的研究[D]. 邹士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6]室内环境下短距离无线信道统计特性的研究[D]. 王玲玲. 大连工业大学, 2013(04)
  • [7]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及系统仿真[J]. 马凯,庄奕琪,程雪梅. 移动通信, 2004(S3)
  • [8]基于几何的随机动态无线信道建模研究[D]. 李雅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车地通信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 冯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10]面向5G的物理层安全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刘东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蓝牙无线信道建模和系统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