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九十周年征文奖暨第六届科学研讨会举行

博物馆九十周年征文奖暨第六届科学研讨会举行

一、馆庆九十周年征文颁奖暨第六届科学讨论会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亓凤珍,张期鹏[1](2019)在《张炜文学年谱(下)》文中指出二〇〇五年,四十九岁。一月,散文《它们——万松浦的动物们》在《天涯》二〇〇五年第一期发表;随笔《品咂时光的声音——读日本散文小记》在《十月》二〇〇五年第一期发表;随笔《精神的背景——消费时代的写作和出版》在《上海文学》二〇〇五年第一期发表;随笔集《远逝的风景:读域外现代画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遥远的我:张炜散文集》被列入"金蔷薇散文名家新作文库"第三辑,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风姿绰约的年代》由昆

郭瀛霞[2](2019)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它不仅是大学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国内“校庆热潮”的掀起,对于校庆仪式的关注和校庆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学和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将大学校园看作是重要的仪式场域,将大学校庆看作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仪式组成,以厦门大学为个案,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的相关分析和理论探讨。宏观方面,回溯厦门大学近百年来的校史长河,校庆仪式经历了“发轫之始、薪火传承、焕然一新、被迫中止、继往开来”的斑驳记忆,零星碎片串联的点点滴滴勾勒出厦大校庆的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育人文化的独特魅力。微观方面,在厦门大学97周年校庆仪式的“田野”中,四大子仪式各具特点,熠熠闪光。校庆大会仪式的场地安排、领导致辞、捐赠仪式、颁奖仪式和国歌校歌合唱流露出了校庆仪式的神圣庄重和情感表达;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作为校庆中占比最大的仪式构成,通过非刻意流露、非语言交流和符号表征彰显了校庆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祭扫仪式无论从过程形式、体化实践,还是时间选择方面,都将厚重的感恩文化和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基于历史梳理和调查结果,校庆仪式作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承载者,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分别体现在物质文化内涵、行为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的物质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的行为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的制度文化内涵,以及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校庆和大学文化的关系体现为:校庆文化已经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与其他文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助推着大学文化更加血肉丰满、厚重有力。校庆仪式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由外至内,由浅入深;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细节,累积修葺成为一所大学不朽的精神以及深刻的文化。

李润霞,薛媛元[3](2018)在《2012年新诗纪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1.《2012年中国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内地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

邢小利,邢之美[4](2018)在《陈忠实年谱(下)》文中提出一九九三年,五十一岁。一月十一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一编室高贤均对《白鹿原》签署复审意见,其中说:"这是近几年不可多得的长篇小说佳作,远非那些耍花枪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应该作为我社重点作品推出。"一月十八日,何启治(一九九二年九月调任人民文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分管当代文学的出书工作)对《白鹿原》出书签署终审意见:这是一部显示作者走向成熟的现实主义巨着,作品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

杨洪承,曹然[5](2018)在《田仲济年谱(1970-2002)(下)》文中研究指明1985年七十八岁1月15日薛绥之去世,任治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 月25日为杨洪承撰写的《王统照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作《序言》,后收入《田仲济序跋集》。本月在《文学评论家》杂志1985年第1期创刊号上,发表评论《清除"左"的思想,迎接文艺黄金时

程桂婷,范桂真[6](2018)在《陈漱渝学术年谱》文中认为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〇至九岁。陈漱渝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五日(闰六月初二)出生于重庆歌乐山中央产院,祖籍湖南长沙。一九四三年长沙失守前随外祖母王蔼慈回长沙,途遇日本兵清乡,险些丧命。后随母王希孟流离至湖南凤凰县,投奔外祖父王时泽。一九四五年初,入凤凰沱江镇中心小学就读。一九四六年初,随外祖父一家迁回长沙,随后转入长沙北区北正街的三一小学。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十至十六岁。一九五一年初,入长沙解放中学(即雅礼

盛敏[7](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李润霞,薛媛元[9](2014)在《2011年新诗纪事》文中认为说明:1.《2011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署名,除一些作者的笔名后面用括号注出该作者的常用名外,不做任何改动。作品发表和出版时间,均以所刊载的报刊标明的出刊时间和所着书籍的版权页记录为准。

王鹏[10](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指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二、馆庆九十周年征文颁奖暨第六届科学讨论会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馆庆九十周年征文颁奖暨第六届科学讨论会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个人兴趣
        二、现实需求
        三、研究便利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史料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大学校庆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仪式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庆仪式
        二、大学文化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记忆中的厦门大学校庆仪式
    第一节 发轫之始——私立时期(1921-1937年)
        一、新旧交替、内忧外患
        二、私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感念先辈,扛起爱国的脊梁
    第二节 薪火传承——国立时期(1937-1949年)
        一、每况愈下、困难重重
        二、国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迎难而上,重振“自强”之风
    第三节 焕然一新——建国后17年(1949-1966年)
        一、百废待兴、踽踽而行
        二、建国后17年间的校庆仪式
        三、推陈出新,高扬科学的风帆
    第四节 被迫中止——“文革”时期(1966-1976年)
        一、十年动乱、文化浩劫
        二、“文革”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异地传承,延续文化的命脉
    第五节 继往开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
        一、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校庆仪式
        三、如日方升,探寻“至善”之境界
    第六节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文化意涵与特征分析
        一、管理文化:历任校长,高瞻远瞩
        二、学术文化:重视科学,面向世界
        三、育人文化:“四种精神”,大爱无疆
第三章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第一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设计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
        二、参与观察的实施
        三、访谈法的运用
        四、资料分析与整理
        五、研究者的身份考量
    第二节 场地、致辞、捐赠、颁奖及合唱:校庆大会仪式
        一、场地选择:仪式展演的神圣区域
        二、校长致辞:表述知识、权力与情感的语言
        三、捐赠仪式:爱校护校情谊的表达
        四、颁奖仪式:文化认同的树立和传播
        五、国歌校歌合唱:集体意识的唤醒与重塑
    第三节 课堂讲授、戏剧表演及体育运动: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
        一、课堂讲授:学术仪式的非刻意流露
        二、戏剧表演:文体仪式的非语言交流
        三、体育运动:纪念T恤与奖牌的符号表征
    第四节 过程形式、体化实践和时间选择:祭扫仪式
        一、祭扫仪式的过程形式
        二、祭扫仪式的体化实践
        三、祭扫仪式的时间选择
    第五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文化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情感功能
第四章 大学校庆仪式文化内涵的阐释
    第一节 校庆仪式文化的四个层面
        一、物质文化内涵: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
        二、行为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
        三、制度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
        四、精神文化内涵: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
    第二节 校庆仪式和大学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陈漱渝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 〇至九岁。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 十至十六岁。
一九五八年, 十七岁。
一九五九年, 十八岁。
一九六一年, 二十岁。
一九六二年, 二十一岁。
一九六三年, 二十二岁。
一九六五年, 二十四岁。
一九六六年, 二十五岁。
一九七三年, 三十二岁。
一九七五年, 三十四岁。
一九七六年, 三十五岁。
一九七七年, 三十六岁。
一九七八年, 三十七岁。
一九七九年, 三十八岁。
一九八〇年, 三十九岁。
一九八一年, 四十岁。
一九八二年, 四十一岁。
一九八三年, 四十二岁。
一九八四年, 四十三岁。
一九八五年, 四十四岁。
一九八六年, 四十五岁。
一九八七年, 四十六岁。
一九八八年, 四十七岁。
一九八九年, 四十八岁。
一九九〇年, 四十九岁。
一九九一年, 五十岁。
一九九二年, 五十一岁。
一九九三年, 五十二岁。
一九九四年, 五十三岁。
一九九五年, 五十四岁。
一九九六年, 五十五岁。
一九九七年, 五十六岁。
一九九八年, 五十七岁。
一九九九年, 五十八岁。
二〇〇〇年, 五十九岁。
二〇〇一年, 六十岁。
二〇〇二年, 六十一岁。
二〇〇三年, 六十二岁。
二〇〇四年, 六十三岁。
二〇〇五年, 六十四岁。
二〇〇六年, 六十五岁。
二〇〇七年, 六十六岁。
二〇〇八年, 六十七岁。
二〇〇九年, 六十八岁。
二〇一〇年, 六十九岁。
二〇一一年, 七十岁。
二〇一二年, 七十一岁
二〇一三年, 七十二岁。
二〇一四年, 七十三岁。
二〇一五年, 七十四岁。
二〇一六年, 七十五岁。
二〇一七年, 七十六岁。
二〇一八年, 七十七岁。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
    1.1.2 国外研究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2.1.1 丝绸之路
    2.1.2 茶马古道
    2.1.3 万里茶道
    2.1.4 海上丝绸之路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1.1 北传俄罗斯
    3.1.2 茶入西欧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5.1.2 启示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2 英国市场
    5.2.3 美国市场
    5.2.4 启示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6.2.1 政府
    6.2.2 社会组织
    6.2.3 企业
    6.2.4 个人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6.3.1 实物形象
    6.3.2 书籍报刊
    6.3.3 广播影视
    6.3.4 新媒体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7.1.1 纳入国家战略
    7.1.2 重构茶文化
    7.1.3 优化传播方式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7.3.3 细分国际市场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7.4.1 加强人际传播
    7.4.2 加强个人传播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7.5.2 案例分析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馆庆九十周年征文颁奖暨第六届科学讨论会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张炜文学年谱(下)[J]. 亓凤珍,张期鹏. 东吴学术, 2019(03)
  • [2]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D]. 郭瀛霞. 厦门大学, 2019(08)
  • [3]2012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1)
  • [4]陈忠实年谱(下)[J]. 邢小利,邢之美. 东吴学术, 2018(05)
  • [5]田仲济年谱(1970-2002)(下)[J]. 杨洪承,曹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陈漱渝学术年谱[J]. 程桂婷,范桂真. 东吴学术, 2018(03)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2011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10]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博物馆九十周年征文奖暨第六届科学研讨会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