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周边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城市居民周边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一、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罗楠[1](2021)在《武汉市黄陂区环城游憩带游客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经济收入、休憩时间的增加,居民对休闲游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城市周边旅游逐渐成为了居民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近年来第三产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城市周边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型城市的环城游憩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拥有1300多万的常住人口。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文璀璨,山水形胜,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案例地,以环城游憩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环城游憩、游客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将圈层理论、顾客满意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融合,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游客的游憩需求及偏好、游客满意度分析,以期能为武汉市黄陂区的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武汉市环城游憩的未来道路探寻发展方向。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法进行了理论构建,然后通过实地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问卷调研与数据收集,并对研究区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景区周边环境、景区服务和景区餐饮服务与游客满意度相关性较强。进一步发展武汉市黄陂区环城游憩,对完善武汉市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武汉市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旅游收入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王亮[2](2019)在《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等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城市的过度开发导致城市中越来越缺少高质量的游憩空间,破碎的绿地斑块也无法形成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游憩需求。绿道作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将城市中散布的绿地串联,整合城市现有游憩空间,提高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本文以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核心部分在于对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的构建研究,通过分析城镇型绿道与游憩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游憩的角度分析城镇型绿道的构建,进一步研究影响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接着,本文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自然基底的评价和游径资源的评价入手,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的选线评价因子,以此作为城镇型绿道构建的依据。最后,论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的规划和设计为例,依次对梁山县中心城区的公共游憩空间、自然基底和游径资源进行评价,选择评分值较高的游憩资源。根据梁山县上位规划整体定位和土地类型,得到梁山县绿道规划红线,并以梁山县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为例,探索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

魏超[3](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夏辉[4](2018)在《环城游憩带形成条件及发展阶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聚焦于探索环城游憩带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会经历哪些阶段、不同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什么等问题。在全面梳理已有的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及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环城游憩带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条件,并以增长极理论等为指导,提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及其划分的依据。以前述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分析为指导,分析了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条件,对武汉市环城游憩带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判别;最后,针对武汉市在环城游憩带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在以往环城游憩带概念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指出环城游憩带是由政府、民间的资金注入,分布在主城区周围的市郊区域,主要为本市市民提供长期或短期文娱、商务休闲、观光、康体、疗养功能的各类型的土地资源及其附带的相关设施的集合。同时将环城游憩地划分为娱乐、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乡村休闲四种类型。(2)以增长极、点轴渐进扩散、空间结构演化、生命周期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所需的条件,将环城游憩带划分为初期、发展、巩固和成熟四阶段。(3)从武汉市居民游憩需求、武汉市郊游憩资源禀赋、武汉市旅游发展政策、武汉市际交通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条件。同时,根据市郊游憩资源的分布组合状态,判定巩固阶段为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当前所处的阶段。(4)预测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内娱乐游憩地和乡村休闲游憩地未来将得到发展,游憩带将以木兰风景游憩区、黄陂乡村游憩区、汉西综合游憩区、新洲风景文化游憩区和江夏风景文化游憩区的格局分布,并且五个游憩区在未来将进一步发展融合;“区”字形环城游憩交通将会形成。同时,就武汉环城游憩带发展中的问题,给出针对性建议。

夏榕[5](2018)在《基于市民游憩需求的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设计 ——以朝来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自1958年建设以来,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其定位由原本的“绿化隔离组团”,发展为“城市公园环”。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需要也在持续增长,游憩休闲的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因此,市民对游憩活动的需求必然也在逐渐转变。论文研究了北京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发展历程,在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朝来公园为例,研究在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由郊野公园环向城市公园环提升的过程中,将当下市民游憩需求落实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途径。通过对设计地块周边公园进行游憩活动满意度调查,以及现场实际调研工作,总结了公园潜在使用者的游憩需求,并制定相应策略,在设计中对其予以回应。

张炜[6](2017)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规划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内涵和功能特点,可以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供给服务,调节和支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三大类型,包括水资源供给、农业生产、水文调节、水质净化、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噪音降低、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观赏游憩、美学价值、科学教育和遗产文化13项生态系统服务。本文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常用评估方法。包括功能价值法,当量因子法和模型评估法三种类型,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和指标依据。适应性管理可以解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的适应性管理过程包括效能目标的制定,规划管理的实施,监测评估的进行,以及结果反馈与调整四个主要步骤。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为政策制定提供量化依据,为认证评估提供效能标准,以及为项目建设提供收益分析。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标准依据方面,本文论述了相关的管理指标和不同政策的实施策略。在为认证评估提供效能标准方面,本文探讨了项目建设的标准认证和政策管理的研究评估两种类型的效能标准。在为项目建设提供收益分析方面,本文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和特点优势。之后,本文以武汉市域范围内的绿色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以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为研究基础,综合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计算了 1987~2015年间,武汉市中心建成区,都市发展区和城市远郊区三个不同研究区域的水资源供给、农业生产、水文调节、水质净化、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噪音降低、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观赏游憩10项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收益和货币价值。结果表明,2015年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总计货币价值为1142.97亿元。其中城市远郊区,都市发展区,中心建成区所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价值分别占58.39%,30.95%和10.66%。从供需平衡来看,除水资源供给可以达到供需平衡以外,农业生产、碳元素固定、空气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相对于城市总体需求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从时间变化来看,在1987~2015年中,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调节和支持服务价值下降了13.37%,文化服务价值上升了 25.84%。最后,本文针对武汉市不同的空间尺度的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提升策略。其中区域层面包括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建设,促进不同地区优势互补,建立区域生态廊道网络;市域层面包括生态底线的划定和保护,城市水系的连通和修复,以及城市森林的营造和提升;都市发展区层面包括强化城市绿楔空间格局,引导城市布局合理发展,以及营造环城观赏游憩空间;城市建成区层面则包括优化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空间,使用绿色基础设施管理雨洪,以及新增绿色基础设施补充绿化等措施。

吴雷[7](2016)在《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镇化以来,在中国城乡空间格局中,位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其乡村问题最为严峻与尖锐。大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区,其中的城郊乡村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城乡环境,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大西安都市区为空间背景,以未来城乡结构转型为时间背景,将大西安城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从城郊整体到城郊乡村个体,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在主要职能、产业经济、社会人口、乡村景观的转型发展。具体的研究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梳理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大西安城郊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预测大西安未来的城乡空间格局趋势与城乡结构转型;提出城乡格局演变中出现的四种乡村;指出城郊乡村将作为大西安都市区中“最后的乡村”,应采取“多样化主动适应”的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第二,通过多种手段的乡村调研,把握大西安城郊乡村的整体现状;归类提出大西安城郊乡村面对城乡环境改变,自我调整发展方向,改变乡村子系统所产生缓慢演进型与剧烈演进型两类适应性自发展模式,其中剧烈演进型由分为: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镇功能承担型、乡村旅游接待型三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经验与瓶颈。第三,着眼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为了适应都市区的城乡环境改变,指出城郊乡村也必须实现转型;鉴于大西安城郊乡村众多,难以针对每个乡村制定转型策略,因此提出类型化的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以确定不同乡村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先进案例的经验,发掘乡村自身价值,拓展适应性自发展,耦合都市区需求,本研究提出生态保育型、地区服务型、休闲游憩型与现代农业型的四种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并运用多因素的综合区划体系,借助GIS技术,将大西安城郊地区区划出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范围。第四,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角,理解乡村景观;按照大西安城郊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提出:平原型、台塬型、丘陵型与山地型的四类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类型;指出在今后乡村转型与乡村发展模式实施中,这些类型的城郊乡村景观将会出现差异化的演变,因此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城郊乡村典型景观进行联系,确定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即乡村景观规划的不同对象;针对四类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提出其各自特征,再采用景观指数与景观感知比对的方法,发现历经快速城镇化之后,这些乡村景观所出现的典型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动力与存在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对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原理、技术进行探索,架构起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提出规划调查与乡村景观数据库建构的方法;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的主体和权责,以及成立乡村景观委员会、“以奖代罚”、发展乡村景观教育三项保障措施。第六,针对乡村景观规划内容体系所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规划、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乡村景观营建规划三个层次的规划,提出各自景观规划的方法与要点,并借助实例进行方法的验证。本研究形成了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以分别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综合发展策略的确定与物质空间环境的落实,实现城郊乡村面对城乡关系转型时的综合发展,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体系,为今后都市区城郊乡村发展策略、乡村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也为大西安与其他类似都市区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李江敏,谭丽娟,李薇[8](2015)在《国内外环城游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旅游休闲需求增长、长短假期与带薪休假的灵活应用,人们的旅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中国旅游业正处在从观光发展模式向休闲发展模式过渡的阶段,环城游憩发展迅猛。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环城游憩的相关概念、空间结构研究、行为特征研究及发展意义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得出环城游憩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秦俊丽,林岚[9](2014)在《居民游憩行为国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对居民游憩行为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居民游憩行为的文献进行分类和分析讨论,分别从游憩动机、游憩决策、游憩时空流动行为、游憩满意度、游憩行为影响等5个方面对居民游憩行为进行了评述,并在评述的基础上就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等提出了相关研究启示。

王智勇[10](2013)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成为21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情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密集区成长迅速。城市密集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推动城市密集区的快速成长。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20多个地区类似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政策,实际上佐证了城镇化主战场转向城市密集区的趋势明显。面对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和蔓延的大潮,尤其是城市密集区人口和空间的快速膨胀,生态空间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密集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生态服务质量的好坏已面临严峻挑战。论文从实证案例分析入手,系统探讨了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与问题,总结其生态空间保护与控制的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了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并探讨了其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在研究并提出了生态空间状况的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的测度并分析其生态空间状况,由此判断区域生态空间的合理格局。论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系统的探讨了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构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及结构框架,并对其加以解析;通过多元的分析视角,从整体上提出未来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基础上,揭示其空间发展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分析其生态保护与控制的经验得失,并总结出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保护的启示。第二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比较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在土地、人口、空间、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以明确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相对优势、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实证主体,研究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概况及空间发展态势,揭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由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第三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以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建立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并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作为案例,在测度其生态空间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其生态空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合理的生态空间格局。第四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围绕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博弈对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分别从政府调控力、经济驱动力、社会生长力来解析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对生态用地分类已有研究和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的构成,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共通性的生态空间元素,构建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第六部分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分别从优化区域生态空间结构、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的保护策略。

二、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市黄陂区环城游憩带游客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休闲时间的增加为城市周边游提供条件
        1.1.2 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城市周边游提供机遇
        1.1.3 武汉市环城游憩的持续建设为城市周边游提供新空间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环城游憩带
    2.2 游客满意度
    2.3 研究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圈层结构理论
        3.1.2 顾客满意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环城游憩带
        3.2.2 游客满意度
    3.3 研究理论框架
    3.4 数据收集
4 研究区分析
    4.1 总体概况
        4.1.1 地理区位概况
        4.1.2 交通区位概况
        4.1.3 人口概况
        4.1.4 文化概况
    4.2 研究区SWOT分析
        4.2.1 优势(STRENGTHS)
        4.2.2 劣势:(WEAKNESSES)
        4.2.3 机遇(OPPORTUNITIES)
        4.2.4 挑战(THREATS)
5 分析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信度检验
    5.3 效度检验
    5.4 线性回归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加大对景区周边环境的重视力度
        6.2.2 不断提高景区的餐饮水平
        6.2.3 进一步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6.3 研究局限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1.1.2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梁济运河的复航
        1.1.3 梁山县城市发展背景下居民对游憩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归纳总结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4.5 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绿道的概念
        2.1.2 绿道的分级和分类
        2.1.3 城镇型绿道的概念
        2.1.4 游憩的概念
        2.1.5 城镇型绿道的游憩功能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都市主义
        2.2.3 环境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2.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研究
    3.1 城镇型绿道与游憩的关系
        3.1.1 游憩功能是城镇型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
        3.1.2 游憩活动与城镇型绿道相互影响
        3.1.3 城镇型绿道是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
        3.1.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特征
    3.2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3.2.1 游憩需求
        3.2.2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2.3 城市自然基底
        3.2.4 可达性
    3.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3.2 尊重现状串联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3.3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
        3.3.4 可达性原则
        3.3.5 多样化原则
    3.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4.1 现有的绿道构建方法
        3.4.2 本文选择的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5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策略
        3.5.1 重视绿道人性化设计 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5.2 多重游憩功能复合设计
        3.5.3 开放性游憩空间,绿道边界与城市空间的自然衔接
        3.5.4 依托不同的城市现状,多样性游径设计
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
    4.1 评价流程
        4.1.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评价
        4.1.2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4.1.3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
    4.2 评价方法
        4.2.1 适宜性分析法
        4.2.2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4.3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3.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类别
        4.3.2 文物古迹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3.3 绿地与广场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4 城市自然基底的适宜性评价
        4.4.1 城市自然基底的分类
        4.4.2 城市自然基底的评价
    4.5 城市游径资源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5.1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
        4.5.2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权重
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
    5.1 休斯顿河湾绿道(Houston Bayou Greenway)系统规划
        5.1.1 项目简介
        5.1.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1.3 休斯顿河湾绿道的游憩功能
        5.1.4 借鉴与思考
    5.2 米尔河滨河绿道(Mill River Greenway)
        5.2.1 项目简介
        5.2.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2.3 米尔河滨河绿道的游憩功能
        5.2.4 借鉴与思考
    5.3 新加坡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
        5.3.1 项目简介
        5.3.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3.3 新加坡南部山脊的游憩功能
        5.3.4 借鉴与思考
    5.4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福道)
        5.4.1 项目简介
        5.4.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4.3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的游憩功能
        5.4.4 借鉴与思考
    5.5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
        5.5.1 项目简介
        5.5.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5.3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的游憩功能
        5.5.4 借鉴与思考
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规划
    6.1 梁山县现状
        6.1.1 梁山县概况
        6.1.2 区位条件
        6.1.3 梁山县历史沿革
        6.1.4 城市资源
    6.2 上位规划
        6.2.1 梁山县中心城区定位和发展方向
        6.2.2 绿地景观结构
    6.3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6.3.1 绿地与广场
        6.3.2 文物古迹
        6.3.3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6.3.4 游径资源评价
        6.3.5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
    6.4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
        6.4.1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
        6.4.2 绿道水系规划
        6.4.3 绿道中绿地空间类型规划
        6.4.4 绿道游径系统规划
        6.4.5 绿道驿站规划
        6.4.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分类
7 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设计
    7.1 前期分析
        7.1.1 红线范围
        7.1.2 用地分析
        7.1.3 交通分析
        7.1.4 分析汇总
    7.2 规划设计
        7.2.1 设计目标
        7.2.2 设计策略
    7.3 景观设计
        7.3.1 景观结构
        7.3.2 景观分区
    7.4 专项设计
        7.4.1 游径专项
        7.4.2 游憩活动专项
        7.4.3 游憩驿站专项
        7.4.4 水利专项
        7.4.5 植物专项
        7.4.6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附件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环城游憩带形成条件及发展阶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特色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环城游憩带的概念及理论分析
    3.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界定
        3.1.1 环城游憩带的内涵
        3.1.2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外延
    3.2 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条件
        3.2.1 需求条件: 市民旺盛的游憩需求
        3.2.2 资源条件: 市郊丰富的游憩资源及其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
        3.2.3 政策条件: 完善的旅游利好政策
        3.2.4 交通条件: 发达的市际交通网络
        3.2.5 各方面条件的共同作用
    3.3 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及其判别依据
        3.3.1 环城游憩带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基础
        3.3.2 环城游憩带发展阶段划分的判别依据
        3.3.3 环城游憩带发展阶段的划分
4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形成条件的分析
    4.1 武汉居民游憩需求旺盛
    4.2 市郊游憩资源丰富齐全
    4.3 环城游憩政策释放红利
    4.4 市际交通网络较为便利
5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发展阶段的判别
    5.1 武汉市环城游憩资源的空间结构
        5.1.1 游憩资源组合状态良好
        5.1.2 游憩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5.1.3 交通连接状况有待提升
        5.1.4 环城游憩资源空间结构小结
    5.2 武汉市郊旅游发展水平
    5.3 武汉市人口规模及居民消费水平
    5.4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阶段: 巩固阶段
6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发展的趋势及优化
    6.1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趋势
    6.2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存在的问题
        6.2.1市郊高等级公路覆盖程度低
        6.2.2 环城游憩资源质量有待提升
        6.2.3 环城游憩带发展政策缺位
    6.3 武汉市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优化
        6.3.1 完善环城游憩交通网络体系
        6.3.2 提升环城游憩带游憩资源质量
        6.3.3 健全环城游憩带发展政策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贡献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致谢

(5)基于市民游憩需求的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设计 ——以朝来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背景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郊野公园与城市公园
        2.1.2 游憩活动、游憩功能与游憩空间
    2.2 城市游憩相关研究
        2.2.1 城市游憩功能研究
        2.2.2 城市游憩行为研究
        2.2.3 城市游憩空间研究
3. 市民游憩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价——以朝来森林公园为例
    3.1 调研对象
    3.2 调研方案
        3.2.1 调研内容
        3.2.2 调研时间
        3.2.3 调查问卷设计
    3.3 数据收集与信效度检验
        3.3.1 信度检验
        3.3.2 效度检验
    3.4 游憩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分析
        3.4.1 年龄分布
        3.4.2 性别分布
        3.4.3 居住地情况分布
        3.4.4 文化程度分布
        3.4.5 职业类型分布
    3.5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公园游憩现状综合评价
        3.5.1 具体游憩活动偏好程度与满意程度平均分
        3.5.2 游憩活动偏好程度与满意程度评价
    3.6 小结
4. 相关案例研究
    4.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4.1.1 公园概况
        4.1.2 结构布局
        4.1.3 游憩活动类型
        4.1.4 借鉴意义
    4.2 深圳东湖公园
        4.2.1 公园概况
        4.2.2 游憩活动类型
        4.2.3 借鉴意义
    4.3 秦皇岛森林公园
        4.3.1 公园概况
        4.3.2 设计方法与措施
        4.3.3 借鉴意义
    4.4 纽约中央公园
        4.4.1 公园概况
        4.4.2 游憩活动类型
        4.4.3 借鉴意义
    4.5 明该绿色公园
        4.5.1 公园概况
        4.5.2 地域性设计
        4.5.3 生态设计
        4.5.4 公园与当地市场的结合
        4.5.5 借鉴意义
    4.6 伦敦里士满皇家公园
        4.6.1 公园概况
        4.6.2 主要游憩活动类型
        4.6.3 借鉴意义
5. 朝来公园设计说明
    5.1 项目背景
        5.1.1 场地区位
        5.1.2 场地现状
    5.2 设计策略与依据
        5.2.1 上位规划衔接
        5.2.2 市民游憩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5.2.3 设计定位
        5.2.4 设计策略
    5.3 总体设计
        5.3.1 总体规划结构
        5.3.2 分区设计
    5.4 专项设计
        5.4.1 竖向设计
        5.4.2 生态体系设计
        5.4.3 交通体系设计
        5.4.4 游憩服务体系设计
        5.4.5 公园设施设计
        5.4.6 用地平衡统计
设计图纸目录
附件
图表目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游憩活动满意程度平均分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所获成果目录
致谢

(6)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规划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1.1.2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1.1.3 传统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
        1.1.4 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的发展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尺度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尺度
    1.3 研究内容
        1.3.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体系
        1.3.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
        1.3.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规划设计应用
        1.3.4 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
    1.4 研究意义
        1.4.1 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效能衡量提供理论基础
        1.4.2 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效能评估提供定量标准
        1.4.3 为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供量化依据
        1.4.4 为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案例借鉴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实践
        1.5.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与应用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实地调研
        1.6.3 案例研究
        1.6.4 模拟分析
    1.7 研究框架
2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和特点
    2.1 绿色基础设施的分类方法
        2.1.1 基于使用功能的分类方法
        2.1.2 基于组成结构的分类方法
        2.1.3 基于空间尺度的分类方法
    2.2 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2.1 绿色基础设施的正向与负向生态系统服务
        2.2.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2.3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2.3 绿色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
        2.3.1 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可替代性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复合性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效能持续性
        2.3.4 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性
    2.4 本章小结
3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3.1.1 功能价值法
        3.1.2 当量因子法
        3.1.3 模型评估法
    3.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
        3.2.1 供给服务
        3.2.2 调节和支持服务
        3.2.3 文化服务
    3.3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影响因素
        3.3.1 数据获取的可靠性
        3.3.2 收益量化的准确性
        3.3.3 评价指标的系统性
        3.3.4 价值衡量的准确性
        3.3.5 评估方法的可比性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适应性管理
    4.1 适应性管理的发展历史
        4.1.1 相关规划管理方法的发展
        4.1.2 适应性管理模型的提出
    4.2 适应性管理的特点
        4.2.1 针对不确定性进行管理
        4.2.2 依据效能水平进行管理
        4.2.3 基于发展过程进行管理
    4.3 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管理过程
        4.3.1 效能目标的制定
        4.3.2 规划管理的实施
        4.3.3 监测评估的进行
        4.3.4 结果反馈与调整
    4.4 绿色基础设施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4.4.1 多方协作的开展
        4.4.2 设计实验的实施
        4.4.3 场地效能的监测
    4.5 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管理的制约因素
        4.5.1 应用尺度的制约
        4.5.2 管理部门的协调
        4.5.3 成本风险的限制
    4.6 本章小结
5 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应用策略
    5.1 为政策制定提供量化依据
        5.1.1 量化指标的选取
        5.1.2 相关政策的应用
        5.1.3 案例研究:绿色空间指数政策
    5.2 为认证评估提供效能标准
        5.2.1 项目建设的标准认证
        5.2.2 案例研究:SITES认证标准
        5.2.3 政策管理的研究评估
        5.2.4 案例研究:新加坡指数
    5.3 为项目建设提供收益分析
        5.3.1 绿色基础设施成本收益的影响因素
        5.3.2 绿色基础设施成本收益的特点优势
    5.4 本章小结
6 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实证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城市概况
        6.2.1 地理条件
        6.2.2 气候环境
        6.2.3 行政区划
        6.2.4 人口分布
        6.2.5 空间结构
        6.2.6 生态格局
    6.3 研究范围
        6.3.1 中心建成区
        6.3.2 都市发展区
        6.3.3 城市远郊区
    6.4 数据来源
        6.4.1 卫星遥感影像信息
        6.4.2 政府机构信息公报
        6.4.3 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6.5 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
        6.5.1 辐射定标
        6.5.2 大气校正
    6.6 绿色基础设施的分类
        6.6.1 遥感影像的分类处理
        6.6.2 地表高程模型的建立
    6.7 绿色基础设施的植被特征指数
        6.7.1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6.7.2 植物叶面积指数
    6.8 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
        6.8.1 水资源供给
        6.8.2 农业生产
        6.8.3 水文调节
        6.8.4 水质净化
        6.8.5 固碳释氧
        6.8.6 空气净化
        6.8.7 噪音降低
        6.8.8 气候调节
        6.8.9 生物多样性保护
        6.8.10 观赏游憩
    6.9 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总量分析
        6.9.1 绿色基础设施的总货币价值
        6.9.2 绿色基础设施货币价值当量
    6.10 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例
        6.10.1 供给服务
        6.10.2 调节和支持服务
        6.10.3 文化服务
        6.10.4 分析小结
    6.11 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变化
        6.11.1 不同区域的统计分析
        6.11.2 生态系统服务总量的空间变化
        6.11.3 单位面积服务供给能力的空间变化
    6.12 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的时间变化
        6.12.1 1987年与2001年的量化评估
        6.12.2 时间变化分析
    6.13 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优化策略
        6.13.1 区域层面
        6.13.2 市域层面
        6.13.3 都市发展区层面
        6.13.4 城市建成区层面
    6.1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1.1 理论研究方面
        7.1.2 实证研究方面
    7.2 论文创新点
        7.2.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方法
        7.2.2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应用策略
        7.2.3 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评估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1 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全面性尚有待提升
        7.3.2 部分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
        7.3.3 部分绿色基础设施负向生态系统服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7.4 研究展望
        7.4.1 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协作研究
        7.4.2 开展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应用实践
        7.4.3 完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效能评估和监测体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机理、影响因子与结构转型
    2.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2.1.1 工业革命兴起到19世纪末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1.2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1.3 二战以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2.2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2.2.1 大西安城乡发展格局现状
        2.2.2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2.2.3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2.3 影响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子
        2.3.1 地形地质限制
        2.3.2 自然生态保育
        2.3.3 历史文化保护
    2.4 大西安城乡结构转型
        2.4.1 大西安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
        2.4.2 大西安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
        2.4.3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的四类乡村
        2.4.4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四类乡村的发展战略
    2.5 本章小结
3.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演变与启示
    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整体现状研究
        3.1.1 城郊乡村调研与分析方法
        3.1.2 城郊乡村整体现状
    3.2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
        3.2.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内涵与体系
        3.2.2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3.2.3 剧烈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3.3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
        3.3.1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2 剧烈演进型之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3 剧烈演进型之城镇功能承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3.4 剧烈演进型之乡村旅游接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3.4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启示
        3.4.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经验
        3.4.2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瓶颈
    3.5 本章小结
4.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区划
    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基础
        4.1.1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内涵
        4.1.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内涵
        4.1.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提出的现实需求
    4.2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
        4.2.1 英国伦敦
        4.2.2 法国巴黎
        4.2.3 日本东京
        4.2.4 四川成都
        4.2.5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总结
    4.3 大西安城乡供需分析与乡村转型动力
        4.3.1 大西安都市区对城郊乡村的需求
        4.3.2 大西安城郊乡村的价值
        4.3.3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动力
    4.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4.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4.4.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方法
        4.4.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种类型
    4.5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空间区划
        4.5.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原则
        4.5.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方法
        4.5.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评定体系
        4.5.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类空间区划
        4.5.5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与实际乡村发展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5.乡村发展模式引导下的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5.1.1 乡村景观的内涵
        5.1.2 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的划分
        5.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的含义
        5.1.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5.1.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的不同类型
    5.2 大西安城郊的典型乡村景观
        5.2.1 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研究的方法
        5.2.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
        5.2.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
        5.2.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
        5.2.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
    5.3 快速城镇化前后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1 乡村景观典型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5.3.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3.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5.4 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与存在问题
        5.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
        5.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的问题
        5.4.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问题的根源
    5.5 本章小结
6.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原理与编制体系
    6.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与原理
        6.1.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6.1.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
        6.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原理
        6.1.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技术
    6.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内容体系
        6.2.1 涉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规划内容研究
        6.2.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层次、范围与对象
        6.2.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
    6.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6.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目的
        6.3.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遵循的原则
    6.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与数据库构建
        6.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
        6.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数据库构建
    6.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
        6.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各环节的主体与权责
        6.5.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6.6 本章小结
7.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控制性与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7.1 实证案例-蓝田县黄沟村
        7.1.1 黄沟村概况
        7.1.2 黄沟村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7.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的方法
        7.2.1 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现状分析
        7.2.2 城郊乡村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与预测
        7.2.3 城郊乡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7.2.4 城郊乡村景观总体感知分析
        7.2.5 城郊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规划
    7.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方法
        7.3.1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内涵
        7.3.2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控制体系
    7.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7.4.1 城郊乡村人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2 城郊乡村经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3 城郊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7.4.4 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案例研究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8)国内外环城游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城游憩相关概念界定
二、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研究
    (一)环城游憩空间形态研究
    (二)环城游憩地类型研究
三、环城游憩行为研究
    (一)环城游憩行为特征研究
    (二)环城游憩市场开发研究
四、环城游憩发展意义研究
五、环城游憩研究展望

(9)居民游憩行为国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进展
    1.1 居民游憩动机
    1.2 居民游憩决策
    1.3 居民游憩时空流动行为
        1.3.1 游憩行为活动的时间研究
        1.3.2 游憩行为活动的空间研究
    1.4 居民游憩满意度
    1.5 居民游憩行为影响
2 研究评述
3 结论与展望

(10)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 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及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1.4 城市密集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与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1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空间的态势与问题
    2.2 国内外城市密集区生态控制的经验借鉴
    2.3 对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态势及其生态影响
    3.1 国内成型期与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比较
    3.2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概况
    3.3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空间发展的态势
    3.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生态效应
4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测度及评价
    4.1 生态空间的概念
    4.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方法
    4.3 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状况测度分析
5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的动力机制
    5.1 相关理论
    5.2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解释框架
    5.3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的作用机理
    5.4 快速增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变化动力模型及特征
6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及结构框架
    6.1 已有生态空间分类体系的探讨
    6.2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要素
    6.3 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结构框架
7 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保护策略研究
    7.1 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框架
    7.2 完善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7.3 创新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7.4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有待深化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四、都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市黄陂区环城游憩带游客满意度研究[D]. 罗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D]. 王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环城游憩带形成条件及发展阶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夏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基于市民游憩需求的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公园设计 ——以朝来公园设计为例[D]. 夏榕.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规划设计应用研究[D]. 张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8]国内外环城游憩研究进展[J]. 李江敏,谭丽娟,李薇.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5(06)
  • [9]居民游憩行为国内研究进展[J]. 秦俊丽,林岚.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4(02)
  • [10]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以武鄂黄黄城市密集区为例[D]. 王智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城市居民周边游憩行为初探——以武汉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