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一、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1](2015)在《家户主义的行为逻辑及其公共治理 ——基于皖北陈村农民行为的日常考察》文中提出本文以实证研究的个案分析方法为工具,采用徐勇教授的家户主义分析框架,以家户为视角,主要回答“在当代村庄日常生活中,中国农民同公共治理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及其对公共治理的影响。在村庄日常生活观察的基础上,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包括农民基于家户利益的行为动机、理性模式以及结构形态。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家户主义为基础,研究农民家户主义同村庄公共治理的关系,包括村庄公共治理的过程以及目标价值。通过此项研究,作者力图回应米格代尔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作者概括为“米格代尔命题”)和徐勇教授基于中国农村家户制传统研究所提出了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命题(作者概括为“徐勇命题”)。为此,作者选择了皖北的一个自然村——陈村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术态度上,作者遵循以普通农民为主体、以常态村庄为对象、以中国农村研究本土化为导向的原则来开展研究。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农民基于家户利益的行为动机与家户理性(第三章);二是研究农民家户利益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农民家户主义的行为逻辑(第四章);三是研究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同村庄公共治理过程的关系(第五章);四是研究农民家户主义行为逻辑同现代公共治理目标价值——公民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第六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日常生活中的农民行动遵循家户理性,其动机来源于对家户利益损益的衡量,并互构出家户主义的基本社会形态。(2)家户主义不仅存在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还渗透到公共治理领域——村庄公共治理实践具有家户主义逻辑的特征。家户主义逻辑同村庄公共治理之间存在冲突,在家户主义社会内部无法发育出现代公共治理所需要的公共性规则。(3)中国农民的基本政治形态是家户主义政治,同现代公共治理的目标价值——公民政治或民主政治——存在巨大的差异。家户主义政治是一种保护型、保守型以及规避型的政治形态,无法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对中国农村家户主义的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农村社会同欧美等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特质以及俄国、印度为代表东方集体主义特质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国农村社会基于家户制传统,发育出来的是家户主义特质。19世纪末期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不论是国家政权建设,还是市场化进程,都没有消灭中国这种特殊的家庭制度,相反却极大地促进了当代中国农村家户主义的兴起。中国农民依据家户主义逻辑来决定是否参与家户外的制度生活,并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参与。而未来中国农村发展道路也无法绕开家户主义,关键是如何在家户主义与公共性规则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利益均衡点。

惠景军[2](2013)在《当前村级财务收支及管理问题研究 ——以李村和王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的提出,以及现阶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村级财务状况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村级集体财务是新农村建设的财力保障,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优厚的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是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农村的长期稳定、繁荣与发展。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普遍出现财务困境,他们的收支及管理现状如何,成了本文的一个研究开端。本文以东部地区案例村庄李村和中部地区案例村庄王村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走访、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两个不同地区的农村在现阶段收入的来源与支出情况,他们是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研究发现他们在收支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收支不平衡、无预算、管理模式功能弱化、监管缺失、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等,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两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在收支及管理上的优化和完善方案。

刘菲[3](2013)在《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问题研究 ——以荆门市东宝区新生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涌进,不少城市现有的城区面积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开始向郊区扩城,于是很多郊区村开始不断被纳入城市的管辖范围内,那么,研究郊区村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是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场所,它融合了城市兼农村的特点。区位的特殊性使这里夹杂着城市与农村两种经济、社会形态和环境景观,并在经济、人口和土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郊村的人们在没有充分精神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便由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不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导致了原有的农村文化习俗和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两种意识的相撞,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虽然在现行的城市政策下,城郊村通过行政手段被纳入了城市管辖内,但是这种城乡结合部的村庄管理体制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城郊村也变成了各类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本文从治理理论和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角度,以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新生村为例做了一个简要分析。对郊区村这种特殊类型农村的村务管理进行实证研究。阐述了在村务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李剑歌[4](2010)在《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由传统农业村庄向现代农业生产社区的转型,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经阶段,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由于国情区别,甚至是国家区域发展不均衡、文化背景和生产条件差异等因素影响,试图以一种统一模式完成这一转变是不现实的。中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尊重各地干部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个地方在建设新农村问题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通过对汉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开展实证研究,力图从多个角度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和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进而对其他条件相似地区产生借鉴和示范意义。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二章节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第三章节对汉中农业农村发展简史、现状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成功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通过对全市新农村建设俯瞰,为样本点调研奠定基础;第四章节选择了两个新农村建设较为成功的乡村进行案例分析。一是通过生态资源深度开发,将扶贫重点村变为全县富裕村的西乡县樱桃沟;二是通过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变养猪专业户聚集村为养猪专业村,从而走上一条产业关联发展、延伸耦合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西乡县五丰村。最后,在第五章节将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经验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汉中市新农村建设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杨刻俭[5](2010)在《遭遇、比较、选择:中国乡村民主检视 ——以豫东杨村的表达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并在90年代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和推行。20多年来的乡村民主建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同时乡村选举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以一个普通村庄——豫东杨村为例,通过对杨村多年来的民主实践调查发现,在这样一个有着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协商合作传统的村庄里,以竞争选举为前提和基础的民主制度并没有带来村庄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有效治理。相反,它带来的却是村民人际关系的恶化,个人主义盛行,合作精神严重衰退,村中矛盾冲突加剧,村组织工作效能低下。经过两届村委会选举后,由于上级政权不再支持杨村进行村民选举,经受选举动荡影响的村民也不再希望村委会选举。杨村停止村委会选举10多年来,村民关系逐渐改善,集体主义精神得以发扬,合作能力增强,村组织工作效能也有所提高。杨村的民主实践表明,中国乡村民主建设面临着新的路径选择。在解释乡村民主所遇到的问题上,要认识到中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现实差异和历史文化语境,中国乡村社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乡村民主困境的出现应该说是西方民主和中国乡村社会现实冲突的结果。一方面,“礼失求诸野”,今天的乡村社会作为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它带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建立在乡村社会文化传统之上的社会秩序对外来的西方民主仍不适应,对其具有相当的抵抗力。其主要表现在:宗族关系的存在对竞争选举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礼俗与以现代法理为基础的民主存在着冲突;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存在对个人意志为基础的投票具有一定的影响;乡村传统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有着严重的冲突。另一方面,选举民主实践也对乡村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它造成了乡村社会集体主义精神的丧失;村民合作能力降低;乡村社会的分裂;乡村和谐关系的破坏;村庄周期性的社会动荡。而且,乡村民主在改善乡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方面能力有限。现代民主和乡村社会现实冲突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从民主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看,它是古希腊氏族血缘纽带解体、商业社会发展带来的个人主义兴起的结果。从民主近代复兴的社会条件看,无论是早期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还是日耳曼人,他们都是从事渔猎采集和畜牧业生产为主,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就具有产生个人主义的土壤,它使西方文化具有个人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又使这种个人主义传统进一步增强,近代工业社会的兴起,社会流动性增大,随着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而并在资产阶级专政建立而确立起来。现代民主是建立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传统之上,适应西方社会崇尚自由、竞争的社会文化传统的政治制度,这种竞争民主机制与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是相适应的。中国文明因生存环境的差异,走上了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先民较早地从渔猎采集转向农耕生活,血缘关系不仅没有充分解体,而且在土地上得以固化,产生于血缘关系上的伦理政治消弭了个人权利意识。农业生产本身就排斥竞争,严峻的生存条件、固化的社会生活使中国先民结成了亲密的团结互助关系。稳定的社会秩序不仅排斥了竞争,致使中华民族没有多元竞争的政治传统,而且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上形成权威,产生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本主义的政治价值体系。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竞争聚合式民主,它强调保护和张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理性看成是公平正义的标准,把个人理性深入到公共领域,并让公共理性服从个人理性,在公共领域只是实现了个人理性的简单聚合,却不能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造成社会的分裂和对立。正是对现代竞争聚合民主带来的过分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利益的反思,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了协商民主概念,试图约束过分的个人主义,加强公民相互间的尊重、理解、沟通、包容,重视政治互动中的价值偏好转换,以弥补竞争聚合民主存在的合法性危机,使个人成为理想的更具有公共精神、更宽容、更关心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公民。协商民主主张公民间加强相互尊重、理解、沟通、包容的政治理念与中国乡村社会强调集体主义和重视协商合作的文化传统有能够相通的一面。另外,它又体现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精神。我们可以在继承乡土社会的传统、照顾乡村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出发,把复兴于西方的协商民主嫁接到乡村社会中来,并根据我们的现实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本土化改造,从而创建适合乡村社会的民主模式。当然,强调乡村社会引入协商民主,并不是要取消选举民主,只是说协商民主可能更适合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因此,中国乡村民主建设模式必须适当调整,即由选举主导转向协商主导,发展协商主导下的乡村民主。与此同时,针对选举民主在中国乡村水土不服的情况,积极推进乡村公民社会建设,切实提高乡村公民自主、自治意识,夯实乡村民主的社会基础,逐步地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使乡村民主真正运转起来。

许远旺[6](2010)在《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 ——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为例,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进行考察与分析,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一场规划性变迁过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积极能动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与功能,起到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的重要作用。与传统内发和自然生长的社区不同,现代意义上的社区主要是一种计划性或规划性社区,体现了国家由外向内进行整合和理性建构的特点。在乡村社区分化及认同流失的条件下,政府在规划性变迁中的主动性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及合理性。不过,政府主导的规划性变迁方式在现实中也存在一定的限度。新一轮农村社区建设能否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式和机制。第一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缘起、背景、改革动因及实验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同城市社区建设一样,农村社区建设的兴起并不是实践中人们主观意愿或想象的产物,而是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及乡村基层治理的需要。长期以来,单位制不仅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方式,而且也是我国乡村社会组织及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特征。这种僵化和封闭的机械整合方式在新形势下日益丧失其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及合理性。第二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和实验过程进行描述,从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角度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动员过程、方式、体制安排及农村社区的试点类型与模式进行考察,并对转型期乡村治理的渐进改革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重点考察社区重建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一方面旨在从服务、管理、社区组织与邻里关系角度探讨和分析乡村社区化管理的动因与逻辑,另一方面也着眼于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基础进行具体考察。通过分析发现,近代以降,伴随“政权下乡”的同时,国家还采取了“服务下乡”这样一种更为隐蔽和柔性的渗透策略和方式。不过,国家在一步步加强对乡村渗透和控制的同时,却未能为乡村提供同城市一样充足的公共服务。这样一种二元制整合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导致城乡矛盾加剧,引起人们之间的冲突和不满。社区平台的创设为实现从城乡二元整合向一体化治理奠定了组织和制度基础。第四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方式和实施机制进行考察,发现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和政府推动仍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机制和方式。不过,在借助行政化的惯性运作机制和能量的同时,各级在具体推动该项工作过程中还引入了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志愿服务等理念和方式。因此透过社区重建这扇窗口也可进一步观察政府行为方式与运作机制的嬗变与转型。第五章从政府理性人和政策执行的视角,对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执行行为、方式、表现进行具体考察,并对基层选择性政策执行行为的后果和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政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动机、行动逻辑、作用功能及其有限性进行考察和分析,了解乡村社区组织与制度变迁的生发机制和变迁路径。从基层治理模式转换与变迁的历史来看,乡村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民众需求、自发创造以及基层干部、中央自上而下的组织、规划、引导与支持密不可分,是一种“支助型”制度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民众自下而上的需求压力与“倒逼”机制、地方领导的默认支持和回应机制以及中央自上而下的合法性确认和推动机制共同推进了制度变迁的进程。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政府主导下的规划性变迁过程,各级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的重要作用。不过,从根本上而言,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基于内在认同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国家在自上而下地建构社区的同时,应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自立、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自我整合和发展的能力,在规划性变迁中实现国家理性与农民理性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同时,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地方和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董岚[7](2007)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政府应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核心主体。这种核心主体地位是由政府的职能、公共产品的特性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市场经济、社会中间组织不完善以及实现社会公平之需要的现状决定的。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而言,当前,我国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政府能否履行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根本性的问题是供给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督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财政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财政法制的完备。财政法是财政制度的法律化,它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处于保障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供给的公平及效率的重要地位。资金筹集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首要环节。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集法制应秉承效率、公平及规范的理念,坚持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合理区分决策主体与筹资主体,充分考虑中国基本国情,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包括合理的筹资主体和可行的筹资方式机制。资金分配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公共财政的核心特征是公平,公平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资金的分配。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分配法制,应体现公平、效率及法治理念,并确定公平优先的原则,建立严格的约束管理机制,同一层级不同机构之间的资金分配协调机制,以及倾斜性转移支付机制,重点向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倾斜。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分配法制由资金预算管理法制、横向分配法制和纵向分配法制三个部分组成。资金使用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和分配的落脚点。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使用法制,应当树立“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农民需求,坚持资金使用的序列化、层次化,并遵循成本与效益原则。其制度结构包括: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机制、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和资金使用的流向设计等。资金监督应贯穿于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监督法制,应树立权力制约理念,实行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促进财政监督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特定化。应建立和完善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主体组成的监督主体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客体结构和法律责任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调整宜采用“四步骤”模式。第一步,宪法明确规定农民对公共产品享有的权利;第二步,以行政法规,或以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保障确立依据;第三步,在《预算法》、《税法》《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改过程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关内容,以完善既有法律法规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律保障。第四步,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机制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以实现对上述三个步骤的补充,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律调整机制的完整化。

尤光付[8](2006)在《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民主化、市场化,我国社会公共治理中为治理腐败、提高效能,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健全问题突出起来,党和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在此背景下,我国已有不少学者投入监督理论、制度、机制和实践的研究,并已有若干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发表,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无人对县政府行政监督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看,县政府行政监督体系是整个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县政府管理的地位及其功能上的政府治理的基础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本项研究可以在政治学、行政学的学术领域里弥补行政监督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进而拓展出县域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的层面;本项研究的成果,也能够对县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权力监督机制的科学配置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防范和纠正县政权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弊端,督促行政权力运行的公正、廉洁和高效,激励和保障社会各界的民主参与。 在县域,行政监督颇为复杂。首先,监督的内容和方式由监督主体的权能及其指向所决定,监督的性质、权能决定了监督内容的特质和监督方式的选择;与此同时,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也充分地体现出监督的性质和权责。其次,监督主体与客体基于制度而在监督什么与如何监督等方面的博弈有一定差异。再次,行政生态的变迁会在监督制度运作中促成一些新的监督行动者和造成一些新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会看到制度设计与现实践行间现出的差异及由此而引发的变革动力。基于上述预设,本文将县域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法院监督、检察院监督、纪律检查、行政监察、上级监督、干部监督、审计监督、公民监督、社团监督、舆论监督等分别归为三类模块,即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和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并由此入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经验分析方法,系统地阐释和探讨我国县政府行政监督的制度、机制和生存状态。 全文包括五章和结束语。 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明论题的缘起及其意义;界定县政府、行政监督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特质;对相关研究文献予以述评;确定经验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预设范式和写作框架。 第二章探讨古代县政监督。主要是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与借鉴性,选择较成熟的中国古代县政监督凸显出的机理及其启示予以总结概括,旨在历史的回眸中找出其经验教训,为以下各章的阐述做一个历史铺垫。本章简要概括出古代县政监督的机理主要有“灵活性与规范性并举”,“以卑察尊,以小制大”和“多元主体,三层监督”;提出古代县政监督的启示在于:监督功效发挥,权力制约是基础:多元监临态势,官僚政治成障碍;官吏薪俸不济,勤廉监督终难为。 第三章探讨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县治中对行政权的外部监督,主要有宪政基础和组织

彭政海,尤明立[9](2001)在《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 “要想富,先修路。”这已被农村发展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乡村公路作为国道、省道的延伸和补充,它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原因,乡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与国家级公路建设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山区县的乡村公路建设发展滞后,严重阻碍着山区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山区群众脱贫致

二、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家户主义的行为逻辑及其公共治理 ——基于皖北陈村农民行为的日常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以“家户”为分析视角的提出
    三、家户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六、相关技术处理
第二章 陈村概况及家户结构
    一、地理环境
    二、经济背景
    三、社会结构
    四、村庄家户结构及其演变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农民行为动机
    一、个人之间的日常交往
    二、想象的村庄共同体
    三、仪式化的家族
    四、市场化、消费与货币理性
    五、小结
第四章 农民家户利益的基本构成
    一、土地及其附属物
    二、象征性的身份
    三、神秘主义与风水
    四、货币收入
    五、隐藏的庇护关系
    六、小结
第五章 治理过程中的家户主义逻辑
    一、文明创建的遭遇
    二、集体行动的失败
    三、精英治理的背后
    四、村庄何以不美丽
    五、农民的自治逻辑
    六、小结
第六章 隐藏的农民家户主义政治形态
    一、家里要有个当官的
    二、真假“不知道”
    三、好政策与坏政策
    四、“民主化”的贪腐
    五、一个抗争事件
    六、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农民行动单位与家户主义特征
    二、家户主义同家庭主义、新家庭主义的辨别
    三、家户主义、公共性与中国农村发展道路
    四、“家户—国家”:一个中国农民政治研究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陈村所在地区的农谚、方言与歇后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2)当前村级财务收支及管理问题研究 ——以李村和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
        1.6.2 论文不足
第2章 李村、王村的财务收支状况分析
    2.1 基本理论与职能
        2.1.1 村级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2.1.2 村级财政的职能
    2.2 李村的收入与支出
        2.2.1 李村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2.2 李村近几年的财务收入状况及来源分析
        2.2.3 李村的财务支出情况分析
    2.3 村的收入与支出
        2.3.1 王村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3.2 王村近几年的财务收入状况及来源分析
        2.3.3 王村的财务支出情况分析
    2.4 李村与王村的收支情况比较分析
        2.4.1 李、王两村的财务收入及来源分析
        2.4.2 李、王两村的财务支出特点分析
第3章 李村、王村在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析
    3.1 “村帐乡(镇)代管”财务管理模式
    3.2 李村、王村在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收入方面
        3.2.2 支出方面
    3.3 两村在收支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内因—思想意识与素质方面的原因
        3.3.2 监管体系—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3.3.3 经济基础—税费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
        3.3.4 强制措施—法律、政策及制度的缺失,惩罚不力
        3.3.5 寻租行为—利益的驱使 #,38
第4章 我国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的完善和优化
    4.1 完善和优化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的必要性
        4.1.1 新时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4.1.2 密切党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
        4.1.3 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
    4.2 村级财务收支管理的完善和优化
        4.2.1 保证收入是基础
        4.2.2 完善现行的“村帐乡(镇)代管”模式
        4.2.3 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与素质
        4.2.4 规范操作流程与审计
        4.2.5 制定收支预算与计划
        4.2.6 加强监督检查
        4.2.7 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加大惩处力度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3)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问题研究 ——以荆门市东宝区新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内文献综述
        (二) 国外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一、 相关概念阐述
        (一) 城郊村
        (二) 农村及农村村务管理
        (三) 村务管理的主体
        (四) 村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 村务管理的历史沿革
    三、 城郊村村务管理与农村村务管理的区别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治理理论
        (二) 新农村建设理论
第三章 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现状——以荆门市东宝区新生村为例
    一、 新生村的简况
    二、 新生村的社会经济现状
        (一) 村民分化程度高
        (二) 村民大多选择在本地就业
        (三) 村服务设施良好
        (四) 村集体经济发达
        (五) 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
    三、 新生村的村务管理状况
        (一) 村民主选举方面
        (二)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
        (三) 村务决策方面
        (四) 民主监督方面
    四、 新生村的村务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 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 兴办公共事业,丰富了村民娱乐生活
        (三)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了村干部素质
        (四) 听取民意,促进了村庄和谐
    五、 新生村在村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 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二) 失地农民就业难解决
        (三) 法制观念淡薄
        (四) 社会治安问题严峻
        (五) 社会保障水平低
第四章 完善郊区村村务管理的对策
    一、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依法治村
        (一) 强化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二)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二、 改善居住环境,兴办公共事业
        (一) 建立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督队伍
        (二) 改善城郊村基础设施
        (三) 搞好治安工作
    三、 推进郊区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一) 培养村民市民意识,加快观念转变
        (二) 广开渠道,解决城郊村村民就业和生计问题
    四、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 加快城郊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二) 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发展社区养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村务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4)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毛泽东新村建设构想
        1.2.2 晏阳初定县实验
        1.2.3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1.2.4 卢作孚北碚试验
        1.2.5 陶行知晓庄实验
        1.2.6 费孝通的农村建设思想及实践
        1.2.7 中国当代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的成熟
        1.2.8 国外新农村建设理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2.1 新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2.1.1 部门理论
        2.1.2 输出基础理论
        2.1.3 区域发展的倒"U"字型假说
        2.1.4 增长极理论
        2.1.5 核心—外围理论
    2.2 国内新农村建设实践
        2.2.1 南海经验
        2.2.2 武义经验
        2.2.3 常平经验
        2.2.4 湘西经验
        2.2.5 恩施经验
        2.2.6 赣州经验
        2.2.7 九联模式
        2.2.8 仪陇经验
    2.3 国内新农村建设实践主要特点
    2.4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
        2.4.1 德国巴伐利亚新农村试验
        2.4.2 韩国新乡村运动
        2.4.3 日本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2.4.4 印度克拉拉邦人民科学运动
    2.5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主要特点
第三章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3.1 汉中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3.1.1 汉中农业简史
        3.1.2 汉中农业现状
    3.2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
        3.2.1 新农村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3.2.2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情况
        3.2.3 民生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3.2.4 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
        3.2.5 新农村建设保障措施
    3.3 汉中新农村建设经验
        3.3.1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核心
        3.3.2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管理民主为保障
        3.3.3 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基层党委工作方式
        3.3.4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3.3.5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3.3.6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投入机制
        3.3.7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3.3.8 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塑造新型农民
        3.3.9 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3.4 汉中新农村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
        3.4.1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贫困面大
        3.4.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3.4.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第四章 汉中市新农村建设成功案例的分析
    4.1 樱桃沟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与启示
        4.1.1 新农村建设前的景况
        4.1.2 新农村建设巨大成就
        4.1.3 新农村建设具体措施
        4.1.4 启示
        4.1.5 樱桃沟景区下一步发展建议
    4.2 五丰村新农村建设历程与启示
        4.2.1 五丰村新农村建设成就
        4.2.2 具体措施
        4.2.3 启示
第五章 推进汉中新农村建设政策建议
    5.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5.1.1 加大扶持政策力度
        5.1.2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1.3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1.4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1.5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
    5.2 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2.1 加强村庄建设规划
        5.2.2 狠抓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5.2.3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5.2.4 教育、卫生、文化、商贸流通资源向农村倾斜
        5.2.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3 加快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
        5.3.1 强化农民思想道德建设
        5.3.2 培养农村产业发展骨干力量
        5.3.3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养
    5.4 健全新农村建设保障机制
        5.4.1 加速城镇化进程
        5.4.2 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5.4.3 加大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5.4.4 调动社会资源建设新农村积极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遭遇、比较、选择:中国乡村民主检视 ——以豫东杨村的表达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具体内容与章节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操作步骤
    五、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困难
第一章 遭遇选举的村庄
    第一节 选举前的杨村
        一、杨村简介
        二、杨村的历史沿革与传统
        三、解放后的村内情况
    第二节 遭遇选举
        一、选举前的准备
        二、选举经过
        三、选举后的村庄内部关系
    第三节 告别选举
        一、乡干部对选举的态度
        二、村委会的运作
        三、村民对选举的厌倦
第二章 中国乡村民主问题分析
    第一节 乡村民主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宗族关系的影响
        二、乡村社会差序格局的存在
        三、传统礼俗与现代法理的冲突
        四、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冲突
    第二节 民主实践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一、竞争选举会导致村民集体主义精神缺失
        二、竞争选举对乡村社会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三、竞争选举对乡村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四、竞争选举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方面作用有限
第三章 文明的差异: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古希腊民主兴起原因探析
        一、受地缘—自然环境影响的生活方式培育了古希腊人的民主精神
        二、狭小的城邦为古希腊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地理上的可能
        三、发达的奴隶制为古希腊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经济基础
    第二节 西方近代民主复兴的原因考察
        一、古希腊、罗马个人主义传统源远流长
        二、日耳曼民族文化带有个人主义基因
        三、多元竞争的文化传统为民主制度运行提供了社会前提
        四、文艺复兴强化了西方社会个人自由意识
        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促成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中华文明没有发展出民主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先民较早地从渔猎采集转向农耕生活
        二、严酷的生存环境培养了中国先民的合作意识
        三、血缘关系下的伦理政治消弭了个人权利意识
        四、生产力条件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有限参与
        五、传统中国缺少多元竞争的政治文化
        六、中国政治文明有着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民本思想
第四章 路径选择:协商主导下的乡村民主
    第一节 协商民主在当代的兴起
        一、聚合民主的局限
        二、协商民主的兴起
    第二节 协商民主的引入
        一、协商民主在乡村运行的传统和现实基础
        二、协商民主引入乡村社会的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 ——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综述
        (一)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
        (二) 近代以降的"政权下乡"
        (三) 20世纪上半叶乡村社区建设实验
        (四) 20世纪下半叶乡村社会的重构与再组织
        (五) 乡村社区及共同体性质与特征的几种理论解释
    三、研究思路与本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相关概念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后税改时代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的变革
    一、转型与重建:农村社区建设的缘起与背景
    二、基层突破与政府推动:改革的动因与路径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与扩展
第二章 试点:转型期乡村治理的渐进改革模式
    一、试点的启动:动员与准备
    二、试点的运作:体制安排与模式选择
        (一) 集镇型
        (二) 建制村型
        (三) 自然村落型
        (四) 中心村型
    三、从"试点"到"全覆盖":渐进式改革的路径与逻辑
第三章 社区重建中的基层治理转型
    一、"服务下乡":构建城乡统一的服务圈
        (一) 传统时期村社的自我供给与乡绅治乡
        (二) 近代以降的"政权下乡"与"服务渗透"
        (三) 从"二元"到"一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管理下移":实现乡村管理的社区化
        (一) 乡村社区化管理的动因与逻辑
        (二) 乡村社区化管理的组织与制度
    三、组织重塑:推进社会的合作共治
        (一) 改革以来农村微观组织的发育与成长
        (二) 社区建设背景下乡村多中心治理格局
    四、空间再造:培育邻里社会资本
        (一) 城乡分离与乡村公共空间的衰弱
        (二) 空间的回归与社区的重建
第四章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方式与实施机制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方式
        (一) 干部包村
        (二) 部门包村
        (三) 结对帮扶
        (四) 社会捐助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机制
        (一) 以奖代补
        (二) 检查评比
        (三) 目标考核
第五章 乡村治理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
    一、"选择性政策执行"的行为及逻辑
        (一) 试点样本的选择性
        (二) 利益分配的部门化
        (三) 硬指标"驱逐"软指标
    二、"选择性政策执行"的影响与后果
        (一) 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
        (二) "一刀切"的乡村建设模式
        (三) 运动式的乡村建设
第六章 "支助型"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主动性:功能与限度
    一、"支助型"制度变迁:中国乡村变革的生发机制
        (一) 理解乡村变革的几种理论解释
        (二) "支助型"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机制
    二、农村社区重建中的政府主动性
        (一) 社区重建中的政府行动目标与逻辑
        (二) 社区重建中的政府作用与功能
    三、社区国家性建构的成效与限度
        (一) 社区国家性建构的成效
        (二) 社区国家性建构的有限性
讨论与结论 政府主导下的规划性变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 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预期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界定
    2.1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析
        2.1.1 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一般性分析
        2.1.2 我国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分析
    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制度
        2.2.1 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2.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制度框架
    2.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框架
        2.3.1 财政法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地位
        2.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野的财政法问题框架
第3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集法制的完善
    3.1 问题的提出
        3.1.1 制度外筹资盛行
        3.1.2 上下级政府筹资责任倒置
        3.1.3 缺乏稳定增长的财政供应机制
        3.1.4 农村土地的筹资能力未发掘
    3.2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原则
        3.2.1 宏观理念
        3.2.2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基本前提
    3.3 完善资金筹集法制的基本思路
        3.3.1 明确筹资主体的构成及筹资义务分担
        3.3.2 完善筹资方式体系
第4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分配法制的完善
    4.1 资金分配制度的具体构成
    4.2 资金分配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思路
        4.2.1 坚持公平优先的理念
        4.2.2 完善资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4.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预算法制的完善
        4.3.1 当前预算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4.3.2 日本预算管理法制的经验借鉴
        4.3.3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预算法制的基本思路
    4.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横向分配法制的完善
        4.4.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4.2 对几种横向分配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4.4.3 完善横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4.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纵向分配法制的完善
        4.5.1 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完善资金纵向分配法制的基本思路
第5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使用法制的完善
    5.1 资金使用问题的提出
        5.1.1 资金使用不民主
        5.1.2 资金使用不科学
        5.1.3 资金使用不规范
        5.1.4 资金使用低效率
    5.2 国外资金使用的经验借鉴
    5.3 资金使用法制的宏观理念与基本原则
        5.3.1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理念
        5.3.2 基本原则
    5.4 完善资金使用法制的基本思路
        5.4.1 完善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机制
        5.4.2 完善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
        5.4.3 设计资金使用流向的优先序列
第6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监督法制的完善
    6.1 概念的界定
    6.2 监督现状描述
        6.2.1 资金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6.2.2 监督主体不明
        6.2.3 责任追究不力
    6.3 国外财政监督的经验借鉴
    6.4 完善资金监督法制的基本思路
        6.4.1 树立权力制约的宏观理念
        6.4.2 资金监督的基本原则
        6.4.3 资金监督法制的具体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8)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三、文献综述、方法约定和框架设计
第二章 古代县政监督
    一、古代县政监督的机制
    二、古代县政监督的启示
第三章 分工配合性他律式监督
    一、县人大的权力监督
    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
    三、县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监督
第四章 管理控制性自律式监督
    一、县上级机关的监督
    二、县组织部门的监督
    三、县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
    四、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 社会维权性参与式监督
    一、县域公民监督
    二、县域社团组织监督
结语
    一、县政府行政监督体系由三个模块的监督所构架
    二、县政府行政监督运作机制尚存四个缺陷
    三、县政府行政监督完善的对策建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家户主义的行为逻辑及其公共治理 ——基于皖北陈村农民行为的日常考察[D]. 陈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0)
  • [2]当前村级财务收支及管理问题研究 ——以李村和王村为例[D]. 惠景军. 南昌大学, 2013(03)
  • [3]城市郊区农村村务管理问题研究 ——以荆门市东宝区新生村为例[D]. 刘菲.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6)
  • [4]汉中市新农村建设实证分析[D]. 李剑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1)
  • [5]遭遇、比较、选择:中国乡村民主检视 ——以豫东杨村的表达为基础[D]. 杨刻俭. 武汉大学, 2010(05)
  • [6]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 ——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 许远旺.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7]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法问题研究[D]. 董岚. 湖南大学, 2007(06)
  • [8]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D]. 尤光付.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9]乡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乡村公路建设调查与思考[J]. 彭政海,尤明立.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1(01)

标签:;  ;  ;  ;  ;  

农村公路谁来修——南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