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测量数据缺失量求解算法研究

雷达测量数据缺失量求解算法研究

一、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柴华[1](2015)在《基于可达集的大气层外导弹防御系统不确定性交战分析》文中认为在导弹防御进程中,交战分析是指针对来袭的导弹目标,指挥控制系统统筹规划,将有限的作战资源合理地配置于防御战线,给出最优拦截方案的过程。交战分析得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防御方能否有效杀伤来袭目标。本文以大气层外导弹防御问题为背景,开展指挥控制系统交战分析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探索了未来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作战流程与作战任务。弹道导弹防御技术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正在经历从有到精的转变。针对现有的导弹防御武器装备,实现作战思路、组织机制等软实力方面的拔高是当前防御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论文结合美军相关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未来指挥控制系统体系化、网络化、协同化的发展趋势。构建了大气层外导弹防御体系,梳理了协同作战条件下指挥控制系统的典型作战流程与作战任务,为未来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制与部署指明了方向。建立了基于相对运动理论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体系。利用相对运动理论求解弹道误差传播问题。将期望轨迹视为主目标,将偏差轨迹视为从目标,则轨迹误差的传播规律可由从目标相对于主目标的运动特性描述。由一般形式的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出发,论文推导了四类不同的简化模型,适用于不同需求下的弹道误差传播分析。在二体与J2引力场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传播方法适用于初始误差较小且传播时间较短的情形,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传播方法还可适用于初始误差较大或传播时间较长的情形。四种方法构成了基于相对运动理论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体系,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大气层外导弹目标轨迹误差精度链分析方法。导弹防御进程中不确定性的处理是交战分析的难点之一。论文提出了以轨迹误差精度链分析为核心的不确定性处理策略。利用误差椭球刻画目标的飞行状态,以误差椭球随时间传播形成的误差管道刻画目标的飞行轨迹。在预警卫星测量数据支持下,给出了基于指数加权递归最小二乘的关机点状态估计方法。在预警雷达测量数据支持下,给出了基于解析状态转移矩阵的目标状态滤波方法。利用J2引力场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给出了大气层外导弹目标轨迹误差预估策略。针对无探测、单部雷达探测、多部雷达协同探测三种情形,设计仿真算例,考察了目标轨迹误差精度链的传播特性,为防御作战中不确定性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建立了大气层外拦截弹可达集模型。拦截弹系统作战能力的难于描述是交战分析的难点之二。论文引入可达集思想,建立了大气层外拦截弹可达集模型。构造了便于可达集建模的基准坐标系统,提出了拦截弹轨迹隐式方程。给出了可达集的严格定义,探索了可达集的扭曲机理,提出了可达集的降维分析与存储策略。将可达集外边界的确定抽象为球面凸包求解问题,给出了可达集包络的计算方法。结合目标的飞行轨迹,给出了基于可达集的拦截弧段分析算法与发射诸元确定算法。仿真算例表明,论文建立的可达集模型为快速准确地实施拦截交战分析创造了条件。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拦截交战分析方法。综合运用误差精度链与可达集模型两大数学工具,论文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拦截交战分析方法。对于拦截能力评价问题,提出了以脱靶量为着眼点的求解策略。利用无迹变换将不确定性由目标状态映射至脱靶量,脱靶量的统计特性即反映了标称轨迹的性能。结合拦截弹的制导控制修偏能力,可以给出拦截杀伤概率的计算公式。对于拦截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求解策略。构建了拦截方案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将最优拦截方案的选取抽象为有限方案排序问题。引入了属性指标规范化方法与指标权重求解策略,给出了方案总体效能的计算公式。仿真算例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不确定性条件下评价拦截阵地的拦截能力与寻找效能最优的拦截方案提供有力支持。研制了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在弹道导弹防御仿真平台的支持下,论文设计并研制了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该软件与仿真平台提供的其它模型节点以及管理方节点集成起来,形成了大气层外导弹防御分布式仿真系统。介绍了分布式仿真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实现机制,阐述了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的开发思路、功能模块、仿真流程与数据接口,给出了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的应用实例。针对大气层外导弹防御系统构成复杂、难于描述、不确定性突出的问题,论文开展了细致充分的工作,形成了误差精度链分析方法与可达集模型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拦截交战分析方法。论文所做的工作可为改进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模式、提升防御系统作战效能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韩涛,朱耀麟,卢健[2](2012)在《空间再入飞行体多传感观测融合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间飞行器再入飞行的可靠观测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弹道导弹是一种典型的空间再入飞行器,其沿着预定弹道飞行,速度快,且可发生机动。对于弹道导弹的运动可以用较为简单和基本的运动模型的交互来近似,也可以用地面雷达和光学传感器来观测。将近似运动模型和观测值代入专门针对非线性估计问题的无味卡尔曼滤波(UKF)框架中,再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可以实现弹道导弹的航迹估计。文中首先描述了弹道导弹的运动模型,继而给出了不同传感器的量测方程和运动体的基本运动模型,然后阐述了交互多模型(IMM)、UKF及多传感数据融合算法,最后在仿真系统中实现航迹并得出结论。

张明,田宇[3](2012)在《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脱靶量可以通过安装在靶标上的无线电多普勒脱靶量测量设备进行测量,也能够通过对雷达测量得到的目标和导弹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一定方法计算直接求出脱靶量。通过以靶场雷达测量得到的导弹和靶标的位置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脱靶量的求解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外推算法可有效的提高脱靶量测量的精度,并基本满足实际应用中的精度及置信度的要求。

裴喆,史震[4](2010)在《一种估计舰空导弹脱靶量的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研究了利用舰空导弹引信多普勒频率估计脱靶量的方法。首先,将脱靶量估计表示为多普勒频率第一层低频小波系数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问题,并统计验证了拟合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了多普勒频率野值的识别准则,并给出了野值去除的具体步骤,经仿真验证该方法满足导弹试验要求。

王延[5](2006)在《近距空空导弹中末制导交接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第四代近距格斗导弹具备大离轴角发射(甚至越肩发射)以及发射后不管自动捕获目标等技术能力,这对制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种单一的制导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这些作战要求,必须采用复合制导的制导方式。复合制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末导引规律研究和交接班方法研究两个方面。 复合制导中由中制导向末制导过渡的过程称为中末制导交接班。中末制导交接班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基本工作:中末段导引头交班和中末段弹道交班。中末段导引头交班是在允许的误差条件下,把导弹平稳、快速地导向某空域并使导引头自动截获目标;中末段弹道交班是保证中制导段与末制导段弹道的平滑过渡。 本论文研究了近距格斗导弹复合制导的中末制导交接班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中末制导导引头交接班(即发射后截获问题)和弹道的平滑过渡两个方面。目的:解决成像制导系统发射后截获技术,末制导截获概率计算,中末制导弹道交接功方法设计,编制数字仿真系统,完成方法的性能评估及仿真验证。主要工作如下: 介绍近距空空导弹复合制导系统工作原理,中、末制导律的选择,中末制导交接班的概念和任务。解决中末制导交接班的导引头交班航路规划问题,主要是根据中制导方法确定预测拦截点、交接班时刻、导引头初始预偏角和导弹最佳飞行航向等。确定影响截获概率的因素、目标典型的机动方式、截获概率的计算模型。设计中末制导交接班过程的自适应弹道交接算法,讨论算法的参数选择及航向误差,并对算法提出改进。根据以上设计,结合导引头模型、复合控制系统模型、弹体运动学模型、目标机动模型,给出上述设计的仿真结果。包括截获概率的计算和比较分析,以及中末制导交接班弹道仿真结果。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朱元昌[6](2004)在《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建模与仿真技术引入防空武器系统研究,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为防空武器系统的试验、评估、训练和使用提供了主要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是指通过对各种型号高炮武器系统的分析,根据它们在功能上具有相同性、主要装备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以其主要功能而不是以具体型号为仿真研究对象的系统。该系统将防空武器系统的主要功能分布在由微机组成的实时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节点上,通过分布式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而将主要装备功能的仿真分配在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节点的主从式计算机结构中,构成一个功能模块可以根据不同装备模型改变、人机交互界面相对稳定的仿真试验系统。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从构建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的需求出发,论述了建立通用实时分布式仿真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可适应“分离式”、“两位一体”等多种火控系统模式的仿真系统结构,并对仿真系统内部的仿真运行控制和仿真实验等建立了信息模型。建立了以解析方式表达的典型目标运动航迹模型和网络仿真环境下的射击评估模型,并对仿真平台的可信性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对分布式仿真基础架构涉及的基于TCP/IP协议和Socket编程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HLA/RTI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系统设计。针对基于HLA/RTI开发仿真应用,采用对象模板技术,在RTI基础上设计了HLAFacility,提高了仿真应用的开发效率。 三、分析了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的机理,阐明了影响其实时性的因素。针对基于瞄准镜视景的单柄跟踪激光测距系统的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瞄准镜视景仿真模型,并完成了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小口径高炮系统直接瞄准时的模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的通用跟踪训练与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虚拟火炮以及射击命中模型。对影响图形图像实时生成与显示的主要问题,即仿真对象的建模、操作系统多任务并发处理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四、以通用雷达装备大系统为研究领域,从领域工程和应用领域工程两个方面,首次提出并构建了通用雷达装备模拟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PLSE思想和方法,开发出可系统地、策略地重用的雷达装备模拟训练领域公共资源,构建了面向通用雷达装备模拟训练领域的模拟训练系统开发平台,并建立了基于平台的应用工程模型。 五、提出了一种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的设计思想,并以一种集电视跟踪系统、激光测距系统和电磁波发射接收系统为一体的典型火控雷达为对象,采用多机并行处理技术,解决了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时的同步问题。 关键词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足瞬.:图形图像生成;多模式

卢川[7](2004)在《多频连续波雷达事后脱靶量测量研究与软件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多频连续波雷达以其结构简单、测距精度高、便于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等优点,在靶场测量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多频连续波测量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脱靶量测量的方法。对连续波测量雷达检测到导弹与靶机的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假定目标在遭遇的时间段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那么在两目标轨迹上两个距离最小点的附近提取适量的数据点进行空间直线拟合,通过空间几何方法可以得到导弹相对靶机运动的脱靶矢量及其有关的遭遇参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脱靶量测量精度受测角精度、目标距离、数据率的影响较大,受测距精度、加速度影响较小的结论。 提出了一种对目标具有加速度时计算脱靶量的方法,在目前雷达给定了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加速度对脱靶量测量的影响不大,同样可以用原来算法的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提高测角精度才能减小脱靶量测量误差。 采用了OpenGL语言在计算机进行三维可视化编程。完成了目标在计算机中的三维航迹再现。

王冠军[8](2004)在《中远程空空导弹复合制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中远程空空导弹的复合制导问题。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用于中远程空空导弹复合制导的两种中制导律,即用于中程导弹的最优预测比例导引中制导律和用于远程导弹的奇异摄动中制导律,它们均有很好的中制导性能,能够满足中末制导的交班要求;接着研究了两种末制导律,即用于被动雷达末制导的变结构制导律和用于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最优末制导律,均适用于复合制导末制导段;然后分析了中末制导的交班误差源,讨论了用于复合制导的交接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提出的中制导律和末制导律,结合提出的交接规律,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中末制导段弹道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文中提到的中末制导律能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袁俊[9](2003)在《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文中认为在靶场试验中,脱靶量对鉴定导弹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靶场雷达测量得到的导弹和靶标的位置数据为基础,重点研究脱靶量的求解算法。 本文首先以自适应输入模型和“当前”统计Jerk模型为目标模型,采用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雷达测量数据进行滤波;然后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多模型自适应滤波算法,在该算法中常速度模型、常加速度模型和自适应输入模型并行工作,目标状态估计是这三种模型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实际情况中,当导弹与靶标遭遇时,雷达不能分辨;本文将利用雷达对导弹和靶标的前一段测量数据进行轨迹外推,并根据外推的结果估计出遭遇点的脱靶量。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脱靶量测量方法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应用中所需的精度要求。

二、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达集的大气层外导弹防御系统不确定性交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 弹道/轨道误差传播分析
        1.2.2 助推段目标状态估计
        1.2.3 自由段目标状态估计
        1.2.4 飞行器系统可达集建模
        1.2.5 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指挥控制系统作战流程与任务分析
    2.1 引言
    2.2 指挥控制系统概述
    2.3 指挥控制系统作战流程
    2.4 指挥控制系统任务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相对运动理论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
    3.1 引言
    3.2 通用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
    3.3 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
    3.4 二体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
        3.4.1 二体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
        3.4.2 仿真算例与分析
    3.5 二体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
        3.5.1 二体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张量
        3.5.2 仿真算例与分析
    3.6 J_2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矩阵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
        3.6.1 J_2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
        3.6.2 仿真算例与分析
    3.7 J_2假设下基于状态转移张量的弹道误差传播方法
        3.7.1 J_2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张量
        3.7.2 仿真算例与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大气层外导弹目标轨迹误差精度链分析
    4.1 引言
    4.2 红外预警数据处理
        4.2.1 预警卫星观测模型
        4.2.2 目标助推段运动模型
        4.2.3 基于指数加权递归最小二乘的目标状态估计方法
        4.2.4 仿真算例与分析
    4.3 雷达观测数据处理
        4.3.1 雷达观测模型
        4.3.2 目标自由段运动模型
        4.3.3 基于解析状态转移矩阵的目标状态滤波方法
        4.3.4 仿真算例与分析
    4.4 基于J2STT方法的轨迹误差精度链分析
        4.4.1 基于J2STT方法的轨迹误差预估策略
        4.4.2 仿真算例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大气层外拦截弹可达集建模
    5.1 引言
    5.2 坐标系改进
    5.3 可达集建模
        5.3.1 拦截弹轨迹隐式方程
        5.3.2 拦截弹轨迹扭曲机理
        5.3.3 拦截弹轨迹簇降维分析
    5.4 可达集数学描述
        5.4.1 球面凸包问题建模
        5.4.2 可达集包络计算方法
    5.5 拦截能力评价方法
        5.5.1 拦截弧段分析
        5.5.2 发射诸元求解
        5.5.3 仿真算例与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指挥控制系统交战分析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不确定性拦截能力评价
        6.2.1 问题建模
        6.2.2 脱靶量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6.2.3 基于无迹变换的拦截能力评价方法
        6.2.4 仿真算例与分析
    6.3 不确定性拦截任务规划
        6.3.1 问题建模
        6.3.2 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6.3.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拦截任务规划方法
        6.3.4 仿真算例与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应用
    7.1 引言
    7.2 大气层外导弹防御分布式仿真系统
        7.2.1 系统结构与功能
        7.2.2 系统实现机制
        7.2.3 系统运行流程
    7.3 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设计
        7.3.1 研制需求
        7.3.2 功能模块
        7.3.3 仿真流程与数据接口
    7.4 指挥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二体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
附录B 二体假设下相对运动的二阶状态转移张量
附录C J2假设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

(3)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轨迹外推后求脱靶量方法
3 外推算法验证[3-4]
4 结束语

(4)一种估计舰空导弹脱靶量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脱靶量数学模型
2 多普勒频率数据仅含随机误差时的脱靶量估计
3 多普勒频率数据有野值时的脱靶量估计
    3.1 野值识别
    3.2 野值去除
        3.2.1 野值去除顺序
        3.2.2 野值替换方法
    3.3 算法仿真
4 结束语

(5)近距空空导弹中末制导交接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近距空空导弹复合制导总体方案
    2.1 复合制导总体方案
        2.1.1 复合制导系统工作原理
        2.1.2 惯性制导方式
        2.1.3 红外成像制导特点及过程
    2.2 中、末制导律的选择
        2.2.1 中制导与末制导的不同
        2.2.2 中制导律选择
        2.2.3 末制导律选择
    2.3 中末制导交接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末制导交接班的导引头交接班
    3.1 中末制导导引头交接班策略
        3.1.1 导弹—目标平面拦截模型
        3.1.2 预测拦截点的选择及交接班点的计算
        3.1.3 导弹航向的选择
        3.1.4 目标机动对截获的影响
    3.2 导引头交接班
        3.2.1 准许截获条件
        3.2.2 导引头初始状态及工作方式设定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空导弹中制导系统截获概率
    4.1 导弹中制导系统误差
    4.2 目标的典型机动方式
        4.2.1 目标的典型机动方式的数学描述
        4.2.2 目标机动逃逸区
    4.3 导弹中制导系统截获概率计算模型的建立
        4.3.1 目标截获的判据
        4.3.2 目标截获事件
        4.3.3 截获概率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末制导交接班的弹道交接班
    5.1 弹道过渡条件及交接的渐入和渐出
    5.2 自适应交接规律
        5.2.1 一种自适应交接规律的表示
        5.2.2 考虑弹体时滞参数时自适应交接律参数分析
        5.2.3 交接段航向误差对交接段参数的影响
    5.3 自适应交接方法的改进
        5.3.1 自适应交接算法的表达方式
        5.3.2 采用正弦函数作为过渡算子的自适应交班制导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导交接班建模与仿真结果
    6.1 导弹仿真模型的建立
        6.1.1 航向平面内导弹—目标运动方程
        6.1.2 纵向平面内导弹—目标运动方程
    6.2 无数据链修正指令时目标运动轨迹预测模型
        6.2.1 导弹载机—目标运动模型
        6.2.2 目标位置测量模型
        6.2.3 目标运动轨迹预测模型—α-β-γ滤波算法
    6.3 有数据链指令修正的中制导
    6.4 截获条件判定模型
    6.5 截获概率计算结果及分析
        6.5.1 截获概率计算结果
        6.5.2 截获概率数据分析
    6.6 全弹道仿真结果及分析
        6.6.1 仿真结果
        6.6.2 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西北工业大学业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概述
        1.1.1 目的与意义
        1.1.2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军用仿真技术的发展
        1.2.1.1 单武器平台仿真
        1.2.1.2 多武器平台仿真
        1.2.1.3 训练仿真
        1.2.1.4 军用仿真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1.2.1.5 军用仿真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1.2.2 防空武器系统的仿真研究方法
        1.2.2.1 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
        1.2.2.2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1.2.2.3 基于试验床的方法
        1.2.2.4 军事演习的方法
        1.2.3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
        1.2.3.1 DIS的定义、组成和技术特点
        1.2.3.2 DIS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1.2.3.3 聚合级仿真协议(ALSP)
        1.2.3.4 高层体系结构HLA发展与组成
    1.3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中主要相关技术
    1.4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2 通用实时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分析与设计
    2.1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2 系统设计思想与原则
        2.2.1 设计思想
        2.2.2 设计原则
    2.3 系统分析
        2.3.1 系统组成及功能
        2.3.2 系统工作方式分析
        2.3.3 交互信息及其特征分析
        2.3.4 技术特点与难点
    2.4 目标运动模型设计
    2.5 网络环境下的目标命中评估模型设计
    2.6 仿真平台的可信性检验
        2.6.1 形象逼真性检验
        2.6.2 内在逼真性检验
    2.7 本章小结
3 分布交互式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一种基于SOCKET编程的分布式网络构建与实现方法
        3.1.1 网络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思想
        3.1.2 分布式系统的网络同步管理
        3.1.2.1 主控节点
        3.1.2.2 功能节点
        3.1.3 分布式系统的进程规划与协调
        3.1.4 分布式系统各节点与网络软件接口界面设计
        3.1.5 网络性能测试
        3.1.5.1 网络传输
        3.1.5.2 功能节点处理时间
        3.1.5.3 实际测试方法及结果
    3.2 基于HLA/OMT/RTI的分布交互建模与设计
        3.2.1 基于HLA的仿真开发概述
        3.2.1.1 联邦开发过程
        3.2.1.2 联邦成员开发过程
        3.2.2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SOM/FOM建模
        3.2.3 基于HLA/RTI的高炮武器系统仿真平台通讯模块设计
        3.2.3.1 联邦成员的分层式体系结构
        3.2.3.2 HLAFacility基本原理与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微机的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
    4.1 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
    4.2 基于瞄准镜视景的单柄跟踪激光测距仿真系统研究
        4.2.1 视景仿真与OpenGL
        4.2.2 仿真模型
        4.2.2.1 飞机仿真模型
        4.2.2.3 战地背景模型
        4.2.3 单柄杆控制
    4.3 虚拟式小高炮跟踪训练与评估系统设计
        4.3.1 设计方案与特点
        4.3.2 实现方法
        4.3.2.1 光学跟踪信号源
        4.3.2.2 虚拟火炮
        4.3.2.3 射击与命中仿真
        4.3.2.4 训练质量评估
    4.4 基于微机和OPENGL的图形图象实时生成与显示关系研究
        4.4.1 建模问题
        4.4.1.1 几何模型与运算量
        4.4.1.2 形象模型与运算量
        4.4.2 多任务并发处理问题
        4.4.3 图形加速卡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PLSE的通用雷达装备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研究
    5.1 基于PLSE开发策略
        5.1.1 PLSE的基本概念
        5.1.2 基于PLSE的平台概念
    5.2 通用雷达装备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体系结构
        5.2.1 领域特征模型
        5.2.2 领域体系结构框架分析与设计
        5.2.3 行为模型
        5.2.4 专用组件
        5.2.5 框架中的消息模型
    5.3 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5.3.1 核心资源
        5.3.2 辅助工具
        5.3.3 基础设施
    5.4 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
    5.5 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应用工程模型)
    5.6 XX雷达装备全任务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
    5.7 本章小结
6 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及时空同步问题研究
    6.1 系统功能要求与组成
        6.1.1 系统功能要求
        6.1.2 多模式跟踪系统模拟器的基本组成
    6.2 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6.3 多模式跟踪系统主要功能的仿真实现
        6.3.1 主仿真机功能与实现
        6.3.1.1 系统状态监控逻辑及运行管理
        6.3.1.2 系统信息交互
        6.3.2 终端显示与控制系统模拟
        6.3.3 天控系统模拟
        6.3.3.1 天线模型
        6.3.3.2 天线驱动与CTVSS摄象机视景的同步
        6.3.3.3 “点头”搜索模拟
        6.3.4 电视跟踪系统模拟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7)多频连续波雷达事后脱靶量测量研究与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多频连续波精测雷达的工作原理及总体结构
    1.3 雷达测量角度和距离基本原理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和关键点
    1.5 论文内容的安排
第二章 脱靶量测量研究与仿真
    2.1 概述
    2.2 脱靶量测量方法的提出
    2.3 误差分析
    2.4 仿真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目标机动对脱靶量测量影响
    3.1 目标有加速度脱靶量测量
    3.2 仿真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三维航迹可视化程序设计
    4.1 OpenGL简介
    4.2 航迹绘制的软件编程实现
    4.3 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撰写的论文
参考文献

(8)中远程空空导弹复合制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超视距拦射导弹是现代空战的主要武器
    1.2 复合制导研究
        1.2.1 中制导律的研究
        1.2.2 末制导律研究
        1.2.3 中末制导交班研究
        1.2.4 复合制导系统方案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中远程空空导弹中制导律
    2.1 中制导体制的选取
    2.2 中制导律的选取
    2.3 最优预测比例导引中制导律
        2.3.1 最优预测比例导引中制导律推导
        2.3.2 最优预测比例导引修正中制导律
    2.4 奇异摄动中制导律
        2.4.1 对象的数学描述
        2.4.2 最小能量慢变控制器设计
        2.4.3 快变控制器的设计
        2.4.4 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分析
第三章 空空导弹末制导律
    3.1 引言
    3.2 变结构制导律
        3.2.1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3.2.2 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3.2.3 平面拦截问题的描述
        3.2.4 基于零化视线角速度的变结构制导律
    3.3 最优末制导规律
        3.3.1 纵向平面的数学模型建立
        3.3.2 用极大值原理求最优控制U(t)
        3.3.3 LQG最优制导律的工程实现
第四章 中末制导交班分析
    4.1 引言
    4.2 影响中末交班的误差源
        4.2.1 导弹惯导误差
        4.2.2 制导站雷达误差
        4.2.3 雷达导引头交班误差分析
    4.3 弹道交班研究
        4.3.1 比例导引规律
        4.3.2 导弹交接律研究
    附录 4.1 Kalman滤波预测误差协方差的稳态值
第五章 中远程空空导弹复合制导建模与仿真
    5.1 导弹仿真模型的建立
    5.2 目标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中制导段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末制导段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全弹道仿真结果及分析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2 卡尔曼滤波与目标运动模型
    2.1 卡尔曼滤波算法
    2.2 推广卡尔曼滤波
    2.3 目标运动模型
        2.3.1 匀速直线运动
        2.3.2 匀加速直线运动
        2.3.3 水平圆周运动
3 机动目标模型
    3.1 连续时间系统的连续描述与离散描述的关系
    3.2 常速度模型
    3.3 常加速度模型
    3.4 相关噪声模型--Singer模型
    3.5 “当前”统计模型
    3.6 自适应输入统计模型
    3.7 Jerk模型
    3.8 “当前”统计Jerk模型
    3.9 总结
4 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
    4.1 参考坐标系的选取
    4.2 直角坐标系下观测噪声的协方差
    4.3 转换坐标卡尔曼滤波算法
        4.3.1 真实位置已知时,转换测量值误差的均值与方差
        4.3.2 测量值已知时,转换测量值误差的均值与方差
5 自适应滤波算法与仿真
    5.1 基于自适应输入模型的单模自适应滤波算法
        5.1.1 自适应滤波算法
        5.1.2 向量及参数取值
        5.1.3 滤波性能分析
        5.1.4 初始值的确定及初始协方差矩阵的计算
    5.2 基于“当前”统计Jerk模型的单模自适应滤波算法
        5.2.1 自适应滤波算法
        5.2.2 向量及参数取值
        5.2.3 滤波性能分析
        5.2.4 初始值的确定及初始协方差矩阵的计算
    5.3 交互式多模型自适应滤波算法
    5.4 机动频率的选取对精度的影响
    5.5 计算机仿真
        5.5.1 目标作匀速运动
        5.5.2 目标作变速运动
        5.5.3 目标作水平圆周运动
    5.6 结论
6 脱靶量计算
    6.1 脱靶量测量方法
    6.2 相对位置计算中的问题
    6.3 对雷达测量数据的滤波方法
    6.4 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
        6.4.1 对相对运动轨迹外推后求脱靶量
        6.4.2 对两条轨迹单独外推后求脱靶量
    6.5 结论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达集的大气层外导弹防御系统不确定性交战分析[D]. 柴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2]空间再入飞行体多传感观测融合仿真研究[J]. 韩涛,朱耀麟,卢健. 物联网技术, 2012(10)
  • [3]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方法研究[J]. 张明,田宇. 战术导弹技术, 2012(05)
  • [4]一种估计舰空导弹脱靶量的方法[J]. 裴喆,史震.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03)
  • [5]近距空空导弹中末制导交接班策略研究[D]. 王延. 西北工业大学, 2006(07)
  • [6]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 朱元昌.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7]多频连续波雷达事后脱靶量测量研究与软件实现[D]. 卢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3)
  • [8]中远程空空导弹复合制导研究[D]. 王冠军. 西北工业大学, 2004(03)
  • [9]由雷达测量数据求解脱靶量算法研究[D]. 袁俊.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1)

标签:;  ;  ;  ;  

雷达测量数据缺失量求解算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