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安全研究

中国汽车工业安全研究

一、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臣,张美芳,王星[1](2021)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当前世界各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拥有相比传统汽车更加复杂的系统结构,大数据、人工智能及通信等技术的应用也使智能网联汽车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软件化特征。车辆软件日益频繁的远程升级,给车辆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因而,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监督规范管理已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梳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前存在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行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程骁凡,杨凯雯,潘志洋,谭江龙[2](2021)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政策状况、市场状况、技术状况和充电基础设施状况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发现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企业盈利困难、研发投入结构失衡、监管机制不健全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胡建,林春景,郝维健,郑天雷[3](2022)在《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续驶里程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机构相继制定并发布了多项动力电池标准,但现有标准内容仍然不足以覆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实际复杂应用场景以及新技术等多方面使用需求。对此,本文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化组织机构及其发布、在研标准进展和主要内容,同时综合标准分类和实际应用场景等方面内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在制定原则、编制思路以及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设定等方面的差异性及主要考量因素。进一步,结合现有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现状以及技术发展趋势,重点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寿命及残余价值评估、全气候综合性能、绿色低碳循环要求、兼容互换要求以及现有标准体系对于新技术的适用性等六方面内容论述了现有标准体系的主要缺失项目和标准化新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标准制修订建议,为优化完善我国动力电池标准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若桐,李建林,吕喆,马速良[4](2021)在《退役动力电池应用潜力分析》文中提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退役动力电池的处理和应用提上日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大量动力电池退役所带来的电池回收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电池价值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有效降低电动汽车整车成本和电力系统储能工程造价。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环境及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应用成功案例,然后对退役动力电池的经济成本和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阐述,分析退役动力电池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最后评估其梯次储能利用的优势和应用经济性。研究表明,随着退役动力电池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退役电池在电网储能、通信基站等场景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确保供电可靠、稳定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安全性的目的,且相较于直接资源回收,将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的经济成本优势更加显着。最后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储能应用进程进行总结和展望,为退役电池产业化回收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徐小明[5](2021)在《徐小明 双碳战略下的锂电/LFP产业》文中提出6月12日,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的第三天。下午,安驰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徐小明带来主题演讲《我国双碳战略下的锂电/LFP产业》。他指出,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不管是储能还是电动汽车,都离不开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中,站到了C位上。"而磷酸铁锂电池是C位中的C位,因为2020年国家对PACK能量密度的追求告一段落,将安全性的要求提到新的高度,磷酸铁锂的技术因为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卓越的成本优势再次站到舞台中央。不过,2016年-2020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基本上没有增长。徐小明认为,在这五年间,至少有80%的做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企业已经被淘汰了。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有了急剧的下降,而能量密度得到了提升。而且,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从2020年到2021年,装机量都在不断地增长。最后,徐小明发布了安驰科技的两项创新电池技术:宽温LEP电池和水系LFP电池,前者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低温适应性差的痛点,后者针对电池材料生产中溶剂有毒性的痛点。以下是徐小明的演讲实录,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涂彦平整理,此处略有删节。

涂彦平[6](2021)在《固态电池到来前后的电池路线》文中认为半固态电池是否会成为未来10年的主流?嘉宾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固态电池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装车应用?在固态电池之前,半固态电池是否会成为主流?电动汽车市场磷酸铁锂和三元路线的竞争走势会如何演绎?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前景又会是怎样?在大通胀的背景下,2025年动力电池pack价格预测还会是500元/kWh吗?

阳如坤[7](2021)在《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蓝图》文中研究指明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的基础是高度自动化、标准化、模型化,并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分析评述了数字化工厂的技术路线、标准化内容、集成标准体系、工厂模型建立,以及设备集成、数据集成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蓝图。

楼丁兴[8](2021)在《基于实物期权的新能源汽车价值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小山[9](2021)在《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轮独立牵引/转向(4WID/S)全电汽车转向系统采用线控技术,利用CAN总线将方向盘转角控制信号传输至整车控制器,解决了传统转向系统的车辆转向特性需人为时刻调整,从而保证车辆转向的稳定性提升和降低驾驶人员的操作繁忙程度。转向执行部分主要包括四台独立转向电机、齿轮齿条,车辆的多模式转向工况需四台转向电机协调完成。本课题针对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性能和同步性能控制、改善转向电机的性能出发对变角传动比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分以下四部分:第一,调研近5至10年的文献和资料,了解高校及车企对线控转向全电汽车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主要包括变角传动比相关及车辆操纵稳定性、多电机协调控制方面车辆转向性能提升,简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考虑车辆的侧向和横摆两个自由度搭建动力学车辆模型,并与Carsim仿真软件对比在转向工况下横摆和侧向加速度响应曲线,证明其合理性,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线控转向车辆方向盘至车轮间的角传动比可人为设计,能够兼顾驾驶人员的驾驶习惯及车辆低速和高速转向的转向特性,但其理想的变角传动比曲线存在车速拐点处不可导,导致其对转向电机角速度有冲击,降低转向电机的性能。基于此采用改进T函数拟合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车速拐点处能够平滑过渡,从而改善转向电机性能。第三,实现车辆的多种转向模式,需要四台独立的转向电机协调工作,实现驾驶人员的转向意图,在第一部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多电机控制,选用相邻交叉耦合多电机结构。首先,搭建四台电机速度仿真模型,分析得在受扰动时存在同步误差大,其次,同步补偿器的数量随着电机数量的增加而成倍增加,设计一种改进多电机结构,引入转速均值,实现受扰电机输出转速变化同时反馈至其他电机,每台电机输出转速与转速均值做差实时反馈负载扰动,且对其相邻电机输出转速做差对该电机进行同步补偿,从而减小电机间的同步误差。其次,搭建四台电机的位置仿真模型,在实际车辆转向工况下验证电机位置跟踪性能,保证可准确达到实现车辆的转向角要求。第四,在现有的4WID/S全电汽车实验平台上,加装车轮角度传感器实时获取转向角,采用型号TMS320F28335的DSP芯片做中央处理器,整车控制信号和车辆状态信息通过CAN总线的形式传输,对所改进转向多电机同步控制结构及变角传动比优化对转向电机性能影响进行验证。

李笑[10](2021)在《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截至2019年6月,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178辆,同时平均车龄上升至5年,汽车维修企业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了其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开始将绿色高质量转型放进了企业发展规划之中。虽然,绿色高质量转型理念备受推崇,但如何帮助汽车维修企业科学地对自身的绿色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帮助其找到改进的方向,仍缺乏相关研究和规范的实施方法。为此,本文以汽车维修企业为对象,开展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应用论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度评价指标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方法及其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分析了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现状和绿色化需求,设计了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以及分三个阶段预计九年完成实施的总体规划。其中,第一个三年的目标是,规划并形成企业绿色化的发展基础;第二个三年的目标是,控制损耗、杜绝浪费,避免环境污染;第三个三年的目标是,继续提高绿色化指标和承担汽车维修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据每个三年目标,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基本绿色化要求,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实现第一个三年目标和任务为对象,开展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其次,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化发展目标及其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研究并构建了第一阶段的绿色度实施框架,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一个目标层,六个方面的绿色化准则层,包括运营管理、能源利用、材料利用、经济成本、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以及面向上述六个准则层的20个指标层。通过收集大量的标准要求和企业数据,研究设计了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第三,研究了面向企业绿色度目标的多层次、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汽车维修企业为例,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对该企业近年来的绿色度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应用企业在运营管理、材料利用、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绿色化改造成果,明显提升了应用企业的整体绿色度水平。实施企业绿色度改进后,节省了企业相关支出,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声誉。第四,在第一阶段绿色度改进过程中,发现了企业实现绿色度关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关键指标间的正相关和负相关作用。例如,为提升指标“单位产值耗电量”,故采取了措施降低了总耗电量后,使得再生能源使用量对总耗电量的占比上升,即提高了指标“再生能源利用率”;又由于为了提升维修质量,严格管控交车前质检工作,使得内部返修的频次增加,同时又增加了危险废弃物管理要求,因此,使得维修工时增加,导致单台次维修成本上,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交车后返修率。分析了指标之间的潜在相关联系,发现“内部返修率”,“再生能源利用率”,“员工安全”,“单位产值耗电量”以及“绿色维修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等指标属于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关键指标。当然,在能源利用以及经济指标方面的绿色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已将其作为2020年或近三年的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将重视企业绿色度关键指标及其关联指标的共同发展,并已将其纳入第二阶段绿色度评价体系设计和实施。

二、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研究
    1.1 联合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
    1.2 日本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
    1.3 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
    1.4 欧洲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
2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要求
    2.1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政策要求
    2.2 地方智能网联汽车政策要求
3 智能网联汽车管理面临的挑战
    3.1 产品测试标准尚未出台
    3.2 安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3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加剧
    3.4 智能网联汽车事故责任无法判定
4 应对措施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状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萌芽期(2001~2008年):
        2、推广期(2009~2014年):
        3、高速发展期(2015年至今):
    (二)市场状况。
    (三)技术状况。
    (四)充电基础设施状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盈利出现困难。
    (二)研发投入结构失衡。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四、对策建议
    (一)积极创新提升盈利能力。
    (二)调整研发投入结构。
    (三)完善监管机制。
    (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
    1.1 国内动力电池标准现状
        1.1.1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1.2 团体标准
    1.2 国外动力电池标准现状
        1.2.1 国际法规
        1.2.2 国际标准
        1.2.3 区域标准
        1.2.4 其他国外标准
    1.3 国内外动力电池标准对比分析
        1.3.1 标准分类
        1.3.2 实际应用场景
2 动力电池标准需求分析与建议
    2.1 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
    2.2 寿命及残余价值
    2.3 全气候综合性能
    2.4 绿色低碳循环
    2.5 兼容互换
    2.6 标准适用性研究
3 结论

(4)退役动力电池应用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退役动力电池现状概述
2 退役动力电池的应用分析
3 退役动力电池经济性分析
    3.1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成本分析
    3.2 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再生成本分析
    3.3 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利用效益分析
4 结论

(7)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蓝图(论文提纲范文)

动力电池发展进入制造强盛的新时代
    1.动力电池产业概述
    2.动力电池发展进入新时代的特点
    3.新时代的要求
    4.动力电池制造面临的挑战
动力电池数字化工厂蓝图
    1.数字化工厂的技术路线
    2.动力电池数字化工厂标准化的内容
    3.数字化工厂集成的架构
    4.动力电池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5.动力电池数字化工厂蓝图

(9)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汽车转向系的发展概述
    1.3 多电机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1.4 变角传动比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机构设计及建模
    2.1 转向机构设计
    2.2 转向电机选型
        2.2.1 转向执行电机选型
    2.3 4WID/S全电汽车转向数学模型
        2.3.1 二自由度转向模型
        2.3.2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模型
    2.4 转向模型及二自由度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线控转向系统变角传动比
    3.1 理想变角传动比设计
    3.2 定、变传动比仿真分析
        3.2.1 定、变角传动比仿真验证
        3.2.2 理想变角传动比曲线对转向电机性能影响分析
    3.3 理想变角传动比优化
    3.4 理想改进曲线对转向电机性能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
    4.1 4WID/S全电汽车特殊转向模式
    4.2 转向执行多电机协调控制
        4.2.1 传统相邻交叉耦合结构
        4.2.2 改进相邻交叉耦合结构
    4.3 基于阿克曼转向模型的多电机位置协调同步控制
    4.4 仿真分析
        4.4.1 相邻交叉耦合结构仿真分析
        4.4.2 改进相邻交叉耦合控制仿真分析
        4.4.3 基于阿克曼转向模型的多电机位置协调同步控制
    4.5 本章小结
5 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实验验证
    5.1 4WID/S全电汽车软硬件及上位机设计
        5.1.1 硬件设计
        5.1.2 软件设计
        5.1.3 上位机设计
    5.2 实验验证
        5.2.1 转向多电机同步控制实验
        5.2.2 转向多电机位置协调同步控制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分析
        1.2.1 绿色度评价指标及其构建方法的相关研究
        1.2.2 汽车维修企业相关管理技术的相关研究
        1.2.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关不足的综述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主要章节及其关联性
第二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总体设计
    2.1 汽车维修企业实施绿色度的基本条件分析
        2.1.1 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2.1.2 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分析
        2.1.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建设的需求分析
    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目标设计
        2.2.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基本概念
        2.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需求分析
        2.2.3 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设计
    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框架设计
        2.3.1 设计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基本设计原则
        2.3.2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维度设计原则
        2.3.3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分期实施原则
    2.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的长期实施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结构及指标设计
    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体系结构设计
    3.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3.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2.2 构建六维度绿色度评价体系
        3.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
    3.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筛选及确立
    3.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1 企业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2 企业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3 企业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4 企业经济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5 企业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4.6 企业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建设与评价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及工作流程
        4.1.1 权重设计方法的评述
        4.1.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的权重设计案例
        4.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绿色度评价工作流程
    4.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2.3 层次分析法的编程
        4.2.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4.2.5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分析
    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4.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计算
        4.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编程
        4.3.3 典型案例的应用测试及其有效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5.1 应用企业的需求分析与实施基础
    5.2 应用企业绿色度实施效果的统计分析
        5.2.1 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2.2 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2.3 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2.4 经济指标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2.5 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2.6 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5.3 实施绿色度后的总体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5.3.1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关键指标分析
        5.3.2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5.3.3 实施效果的综合评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各指标定义
附录B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研究[J]. 王小臣,张美芳,王星. 汽车工程师, 2021(11)
  •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程骁凡,杨凯雯,潘志洋,谭江龙.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22)
  • [3]动力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J]. 胡建,林春景,郝维健,郑天雷.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2(01)
  • [4]退役动力电池应用潜力分析[J]. 刘若桐,李建林,吕喆,马速良. 电气技术, 2021
  • [5]徐小明 双碳战略下的锂电/LFP产业[J]. 徐小明.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21(08)
  • [6]固态电池到来前后的电池路线[J]. 涂彦平.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21(08)
  • [7]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蓝图[J]. 阳如坤. 汽车工艺师, 2021(08)
  • [8]基于实物期权的新能源汽车价值评估[D]. 楼丁兴. 浙江大学, 2021
  • [9]4WID/S全电汽车线控转向多电机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王小山.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李笑. 东华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国汽车工业安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