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2000年全球225强国际承包商(论文文献综述)
常腾原[1](2020)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承包商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中国建造2035”战略推进,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将面临新一轮的增长和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承包商最重要的议题。现有的政治风险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管理、国际联营体等传统的国际商务领域,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研究较少。在实践中,中国承包商的政治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少有效的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应对体系。本文旨在识别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事件、行动者和传导要素,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深入揭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在综合考虑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中国因素”,以及实用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运用木桶理论和脆弱性理论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在识别政治风险的管理对策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前期决策模型,并开发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社会在整个风险社会网络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内部脆弱性因素(与国际承包商和项目相关的变量)在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脆弱性因素既是企业遭受微观政治风险的主要起因,也决定着其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下的政治风险后果。在内外因素和木桶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国际机构发布的宏观数据和来自项目和承包商的微观数据,可以定量地度量国际工程的外部威胁性水平、内部脆弱性水平和政治风险的水平;木桶理论强调系统发生风险的下限,即项目的政治风险水平是由表现最差的外部威胁性指标和内部脆弱性指标所决定的。评价结果更利于风险预警,反应出系统面临的外部威胁和自身的薄弱环节。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和选择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国际承包商降低政治风险水平,更好地应对政治风险。本文综合采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传导理论、脆弱性理论和木桶理论来分析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并建立针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方法,是对现有国际工程管理和政治风险理论知识的扩充;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方法建立了国际承包商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国承包商在海外运营时对政治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谢新甜[2](2020)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工程承包市场巨大,为工程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机遇,同时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通过大企业集团“走出去”来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但是随着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转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力更加激烈。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根据各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整体表现,建立三维蛛网模型,研究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其次,根据国内外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自身能力两个方面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研究竞争力与企业自身能力之间的关系,从竞争结果和承包商经营能力两个角度建立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双AHP链接模型评价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最后以国际工程承包水平领先的西班牙ACS集团为标杆,运用双AHP链接模型对比分析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利用模型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建竞争力强,但距离国际顶尖的工程承包商仍有差距,在融资能力、项目管理的先进性、应对风险的反应速度等方面仍需加强。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给出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建议。本文对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国际承包商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竞争力情况,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从而使承包商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通过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整体竞争水平得到提升。
张堂云[3](2019)在《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TO《政府采购协议》(简称GPA)是WTO管辖的一项诸边贸易协议,由各缔约方自愿签署,旨在促进政府采购自由化和国际化。加入GPA是为了履行中国对WTO的承诺,自2007年年底向WTO提交加入GPA申请书以来,中国已提交了6份出价清单。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更是向世界宣告要“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GPA进程”。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用于保护国内经济。加入GPA将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政府采购市场提供入场券的同时,也意味着会面临政府采购信息泄密、政府采购市场被瓜分和政府采购功能削弱等安全威胁。伴随着加入GPA进程的加快,确保政府采购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国内外现有政府采购安全研究略显单一,缺乏系统性,围绕加入GPA对现有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亟待展开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总体安全观”为指导,在深入阐释政府采购安全内涵以及政府采购安全维度、设计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测度指标体系、剖析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尝试基于系统视角构建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保障机制。遵循“理论阐释——实证检验——对策探索”的基本思路,利用“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运行”的自行调研数据、全国层面、省层面及产业层面的宏观统计数据、WTO官方网站数据、OECD国民账户数据、中企联和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数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以及中国政府采购网站发布的资料等,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比较法、调研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和联立方程模型等方法,对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界定了政府采购安全的内涵,阐释了政府采购安全构成及内在逻辑。在缕析安全和政府采购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把政府采购安全界定为“在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政府采购主体在实施政府采购行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抵抗外来冲击,以确保政府采购功能目标能够不受侵害,并得以最大程度实现的客观状态”。政府采购安全的本质是对政府采购相关主体利益的维护,相关利益的多维诉求属性决定了政府采购安全必须是一个涵盖多维目标的体系结构,在综合归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把政府采购安全细分为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政策功能安全,并对这种细分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对中国政府采购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试图全面考察中国政府采购的客观状态。在制度层面,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采管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全链条采购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在市场层面,采购总规模持续增长,货物、服务和工程三类项目的采购总量呈上升的趋势,采购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建立了以招投标为主,包含竞争性谈判、询价等多元化的采购方式;在实践中,构建了反腐倡廉、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第三,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对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程度进行了刻画,还分析了冲击形成的原因。政府采购安全评价在加入GPA前和加入GPA后是不一样的,加入GPA前是对政府采购面临安全冲击的预测性评价,而加入GPA后是对政府采购安全度的监测。在加入GPA前,政府采购制度安全主要通过国内政府采购制度与GPA规制在核心条款上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进行刻画;政府采购市场安全从名义开放程度、“本土偏好”程度和国际竞争力三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进行衡量;政府采购功能安全主要是通过GPA规制的政策空间与中国出价清单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排除来刻画。据此对加入GPA前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进行预测性评价发现,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在价值目标、基本原则、适应范围、采购方式和救济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政府采购名义开放程度高、“本土偏好”程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与GPA缔约方相差甚远。造成上述安全冲击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与GPA存在差距、市场开放机会不均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空间受限、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中国的国货意识淡薄等。针对加入GPA后政府采购安全度的监测,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国外供应商投诉率”等在内的13个三级指标,并根据专家评定基于AHP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第四,探索性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利用微观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梳理、归纳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功能安全影响因素,以及三种安全内在的逻辑关系,创新性构建了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模型。囿于数据的限制,本研究利用自行调研的微观数据,构建多元回归和联立方程模型,对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因素、机制及政府采购安全各维度的交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明晰的政府采购主体责任、健全的供应商约束机制和规范的政府采购流程,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制度安全度。(2)企业国际竞争力、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系、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掌握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情况的详细程度,对政府采购市场安全具有正向影响。(3)政府采购功能目标、实施细则、政策功能的责任部门设置及政策功能绩效评价体系,均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产生明显正向影响。(4)政府采购市场安全与制度安全、制度安全与功能安全、市场安全和政策功能安全均存在双向联动关系,除了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负向影响外,其他均为正向影响。(5)三种安全的交互影响关系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东、中、西三个区域制度安全与政策功能安全存在双向正影响,但中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市场安全对政策功能安全有正向影响,均不显着;西部地区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正向影响,而东、中部地区政策功能安全对市场安全存在负向影响。(5)针对是否列入GPA出价清单而言,列入GPA出价清单对制度安全、市场安全和功能安全三者调节效应大于未列入GPA出价清单的地区。最后,构建集制度、市场和功能三位一体的政府采购安全保障体系。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针对加入GPA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结合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结论,在借鉴GPA缔约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政府采购安全总目标,建议:在制度层面,需要树立“物有所值”的政府采购制度目标理念,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流程,争取参与国际采购规制制定的话语权;在市场层面,需要调整出价策略,谨慎国有企业出价范围,积极参与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竞争,积累国际采购经验,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在政策功能层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调整政策功能,完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恢复政府采购技术创新政策功能。除此之外,政府采购安全保障还离不开国际化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
王春城[4](2019)在《CR大桥工程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当今国际工程营销环境下,CR大桥工程局作为国有企业,如何选择市场营销战略,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CR大桥工程局的首要课题。本文在研究了市场营销理论和国际工程营销相关理论的前提下,依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行业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CR大桥工程局企业数据,运用理论分析法、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STP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际工程营销环境分析,并对中国国际承包商2008-2017年国际工程各区域市场经营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划分成熟型、成长型和起步型三类区域型市场,提出中国国际承包商应重点开拓亚洲/澳洲、非洲区域国际工程市场,重点关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领域。通过对CR大桥工程局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营销战略方向,并对东南亚区域市场进行STP分析,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得出CR大桥工程局在东南亚区域应重点开发马来西亚市场,做好以桥梁品牌定位的市场营销。根据聚类分析划分的三类区域市场提出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和联合战略三种战略选择和一种营销组合。最后,本文得出CR大桥工程局应凭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在亚洲和非洲区域市场的国际工程营销,加强在交通运输和房屋建筑业务领域的承包能力,打造桥梁品牌定位。本文的研究为CR大桥工程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战略决策提供指引,也为其它同类型企业开拓国际工程市场提供借鉴。
郭小菱[5](2019)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集中度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迅速、市场格局多变,亟待探察复杂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结构变化和竞争态势。在此情况下,企业如何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以维持竞争优势,实现承包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强度的可持续发展,这成为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所面临的新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主要研究领域,采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市场集中度及竞争强度的影响展开研究。本文以国际工程承包业市场集中度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发展概况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1)借鉴企业生态学理论,基于国际工程承包业生态位重叠度指标定义了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度指数这一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得到国际工程承包业市场集中度指数时间序列和市场集中度指数强度图谱。(2)建立了针对具体业务领域的业务市场竞争强度指标,得到了 50家持续在榜企业各业务领域的竞争强度指标时间序列。(3)对上述得到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历年业务市场集中度和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强度未来六年的数值进行了预测,并依据预测数据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工程承包商之间均有一定程度的业务市场集中问题,且各年度业务市场集中度指数随年份的变化呈现波动循环往复变化的趋势;国际工程承包业在不同业务领域的竞争强度处于跌宕变化状态,不同业务市场的竞争强度差异比较明显,总体上看,竞争强度由高到低的大致顺序是:交通运输、石化/工业、房屋建筑、水利、电力、制造业、排水/废弃物、有害废物处理、电信业。通过本项研究,分析国际承包市场结构演进机理及其发展趋势,建立生态位重叠度度量市场集中度的评价方法,结果发现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的集中度变化趋势和特点及不同业务领域竞争强度变化及差异,厘清了国际承包市场结构的演进脉络,从一定程度上裨益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开拓市场,更好的应对挑战,也为我国承包商加快转型升级,把握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情况及竞争发展态势提供参考。
林彦沁[6](2018)在《基于咨询与承包产业关系演变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作为建筑业以及国际工程市场关键的两个产业部门,其产业关联复杂、动态且不容易被完全认知。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工程市场掀起了一阵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的整合浪潮,工程承包商与咨询设计企业相互之间正向竞合关系转变。国际承包商已清楚认识到工程咨询业务的高附加值和先导作用,因而积极整合咨询设计来带动扩大工程承包业务的规模。同时,业主也愈加倾向于将项目整体发包给能提供综合一体化建设服务的国际承包商。处于竞争劣势的我国中小型承包商要想突破发展瓶颈,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开始整合资源,延伸完善企业产业价值链。这些业务整合的市场行为为研究国际工程承包与咨询的产业互动关系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素材,同时也为我国国工程际承包商提升市场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国际工程产业链整合的趋势下,为加深对当前国际工程市场承包模式发展趋势的理解,明确设计咨询业务对承包业务的带动程度,本文选择从产业链角度解析国际工程承包与设计咨询两大业务基于国际工程产业链进行整合的驱动机制;然后借助适用于关系研究的脱钩理论及其基本思想建立两大产业的产业关系模型,探讨其在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关系演变;最后基于所得出的关系演变规律在国际工程市场行业、区域、企业层面,结合产业链整合理论为我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市场中理性地选择承包商或咨询设计企业进行战略联盟或适当的并购活动,从而完善自身产业价值链系统,突破发展瓶颈提供切实合理的实践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论文基于2000-2016年ENR公布的国际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年度营业额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了国际工程咨询切实对工程承包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结合Tapio弹性脱钩模型研究不同类别下国际工程承包与咨询的产业关系演变,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两大产业发展关系变化的规律,即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可依赖工程咨询业务的开展取得更好的营业额业绩,咨询业务对承包业务的规模有着协同促进作用。最后,建议我国国际承包商可通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多元化发展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围绕核心产业进行多业务、多领域、多区域拓展,采用股权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全球化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价值链,向全球业主提供综合全面的综合一体化建设服务。
蔡君吉[7](2017)在《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区域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经济在快速的发展,信息的传递与共享越来越及时,国际承包商之间的发展与竞争也越来越迅猛越来越激烈,国际承包商想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工程市场中立有一足之地,就必须对各个国家的强劲对手做到充分了解,给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工程新闻纪录”ENR225强发布全球承包商的公司排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据此对我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布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自身的不足与发展中的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今后的市场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4-2013年入围ENR225强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分布概况及地区市场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入围ENR225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地区市场分布状况,将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地区市场区域划分为四大区域,使中国国际承包商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此同时,明确了今后地区市场的发展方向。根据2004-2013年国际承包商及入围ENR225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的进入市场区域分类,对各部分进行SWOT分析,总结出中国国际承包商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使中国国际承包商明确的认识到哪些地域市场及行业更具有发展空间,及自身的改进。中国自进入国际承包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亚非地区为主、恢复中东市场、开拓欧美、拓展拉美新领域的市场发展格局。针对中国国际承包商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中东地区的开发战略、经营原则、开发设想;拉美市场继续发展资源开发寻求型投资、做好投资前期市场调查、平衡投资利益和责任、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欧美市场提供金融政策扶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推进人才本土化、适应“美式工程担保”、采取合理扩张策略;亚非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FTA的建设并提高其利用率、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引导投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选择投资规模扩展投资领域、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进军非洲市场、加大非洲研究密切与当地的关系的一系列发展对策。
孙莹莹[8](2013)在《基于DB视角的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DB(Design-Build)设计-建造总承包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总承包能力与国外大型承包商还存在较大差距,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承包商的咨询设计业务能力明显滞后于施工承包能力。因此,中国DB承包商在国际市场如何加强设计咨询业务水平,提升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这对于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市场的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论文对国际工程承包和咨询设计市场历年营业额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全球、行业、地区、国别的角度分析了咨询设计市场和承包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其次,论文运用GM(1,1)模型预测了国际工程市场未来5年的发展规模,结合DB总承包模式在国际工程市场的发展前景,论证了我国国际承包商大力发展咨询设计业务来增强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必要性;然后,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得出了影响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最后,论文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针对性的提出了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建设对策。论文对中国国际承包商评价和提升其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郭颖[9](2013)在《中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2002-2011年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愈演愈烈,认清国际市场形势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期刊历年来关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最大225家承包商的统计情况,分析国际承包商及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总结出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自身的不足,对于发展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20022011年入围ENR225强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分布概况及地区市场分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入围ENR225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地区市场分布状况,将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和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全球地区市场区域划分为成熟型区域、成长型区域、起步型区域,使中国国际承包商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此同时,明确了今后地区市场的发展方向。考虑20022011年的时间权重,对入围ENR225百强的25家中国国际承包商进行综合性排名,在营业规模和行业市场等方面,将中国国际承包商与占据发达地区的国际承包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前三甲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中国国际承包商与占据发达地区国际承包商之间存在的差距,针对中国国际承包商在工程承包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借鉴国内外承包商的丰富经验,基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引入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形成技术共享、资源集成的局面,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从科学合理的进行地域市场开发、利用技巧打破贸易壁垒、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对国际承包商的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有利于国际承包商今后发展的建议,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及稳定企业的品牌效应来提升承包商的竞争能力给出发展对策。
金锐[10](2010)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建筑市场:特点与趋势——200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业绩评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许多大型建筑项目的招投标程序提前进行,且工期较长,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各地区的工程承包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不明显。从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公布的200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业绩中可以看出
二、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2000年全球225强国际承包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2000年全球225强国际承包商(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2 国际工程的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的界定 |
2.1 国际工程的含义和特点 |
2.1.1 国际工程与国际工程市场 |
2.1.2 国际工程的特点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的定义 |
2.2.2 工程项目风险 |
2.2.3 国际工程风险 |
2.2.4 风险管理方法 |
2.3 风险传导理论 |
2.4 脆弱性理论 |
2.4.1 脆弱性的概念 |
2.4.2 国际工程的脆弱性 |
2.5 木桶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政治风险现状 |
3.1 企业的基本情况 |
3.1.1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
3.1.2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
3.1.3 近五年业务涉及行业 |
3.1.4 近五年业务区域分布 |
3.1.5 未来五年海外业务规划 |
3.1.6 近五年项目的承发包方式 |
3.1.7 企业走向海外动因 |
3.2 关注的政治风险及因素 |
3.2.1 关注的风险类型 |
3.2.2 关注的政治风险类型 |
3.2.3 关注的汇兑限制风险因素 |
3.2.4 关注的汇对华关系风险因素 |
3.2.5 关注的政府违约风险因素 |
3.2.6 关注的政府征收/国有化风险因素 |
3.2.7 关注的战争暴乱风险因素 |
3.2.8 关注的行政监管风险因素 |
3.3 企业的政治风险管理实践 |
3.3.1 近五年经历过的风险事件 |
3.3.2 近五年经历过的政治风险事件 |
3.3.3 认为未经历政治风险的原因 |
3.3.4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
3.3.5 意向采用的风险管控工具 |
3.3.6 过去五年采用的风险防范措施 |
3.3.7 过去五年风险评估的外部合作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分析 |
4.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与分类 |
4.1.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识别 |
4.1.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分类 |
4.2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行动者分析 |
4.2.1 数据搜集 |
4.2.2 社会网络分析 |
4.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传导路径 |
4.3.1 风险传导要素 |
4.3.2 解释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度量 |
5.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外部威胁性度量模型 |
5.1.1 变量的识别 |
5.1.2 问卷调查与指标评价 |
5.1.3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1.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1.5 外部威胁性变量的内涵 |
5.1.6 国别风险评价 |
5.2 基于大数据的外部威胁指数动态调整 |
5.2.1 模型的构建 |
5.2.2 网络爬虫 |
5.2.3 文本挖掘 |
5.2.4 案例演示 |
5.3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内部脆弱性度量模型 |
5.3.1 变量的识别 |
5.3.2 数据的初步分析 |
5.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4 内部脆弱性变量的内涵 |
5.3.5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脆弱性评价 |
5.4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模型 |
5.4.1 模型的建立 |
5.4.2 模型的验证 |
5.4.3 模型的特点 |
5.4.4 模型的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对策分析 |
6.1 对策的识别与评价 |
6.1.1 对策的识别 |
6.1.2 重要性分析 |
6.2 对策的内涵与作用 |
6.2.1 因子分析 |
6.2.2 对策的内涵 |
6.2.3 对策的作用 |
6.2.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3 前期策略选择研究 |
6.3.1 理论模型 |
6.3.2 贝叶斯网络 |
6.3.3 结果和讨论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 |
7.1 需求分析 |
7.1.1 功能需求 |
7.1.2 具体功能 |
7.1.3 性能需求 |
7.1.4 系统管理 |
7.2 系统设计 |
7.2.1 系统结构 |
7.2.2 数据体系设计 |
7.2.3 数据的逻辑结构 |
7.3 系统实现 |
7.3.1 系统主界面 |
7.3.2 国别管理界面 |
7.3.3 项目管理界面 |
7.3.4 案例管理界面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世界各国的CRI及排名 |
附录二 中国承包商海外经营的风险及管控现状调研 |
附录三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案例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2)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际竞争力影响要素及评估指标 |
1.3.2 提升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
2.1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1 国际工程承包相关概念 |
2.1.2 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 |
2.2 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 |
2.2.1 各国承包商市场表现 |
2.2.2 区域市场规模 |
2.2.3 行业结构 |
2.3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趋势 |
2.3.1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特点 |
2.3.2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 |
2.4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竞争力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挑战分析 |
2.4.4 机会分析 |
2.4.5 SWOT分析矩阵 |
2.5 我国国际承包企业竞争力评价蛛网模型 |
2.5.1 对象选取 |
2.5.2 指标选取及评价标准 |
2.5.3 对比分析 |
3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科技环境 |
3.1.4 社会人文环境 |
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管理能力 |
3.2.1 运营能力 |
3.2.2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3.2.3 风险管理能力 |
3.2.4 技术创新能力 |
3.2.5 财务管理能力 |
3.2.6 市场开拓能力 |
3.3 国际承包竞争力与承包商能力的关系 |
3.3.1 企业能力概念 |
3.3.2 企业能力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3.3.3 国际承包企业竞争力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
4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力双AHP链接评价模型构建 |
4.1 双AHP链接模型的适应性 |
4.2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基于经营结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2 基于企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 双AHP链接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案例选取的依据 |
5.1.1 选取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
5.1.2 对标企业选择标准 |
5.1.3 选取对标企业 |
5.2 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构建双AHP链接模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计算 |
5.2.2 中国交建的国际竞争力测算 |
5.3 能力体系要素层竞争力组份的贡献度分析 |
5.4 提高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力的建议 |
5.4.1 完善企业外向型发展扶持政策 |
5.4.2 企业积极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
5.4.3 提高企业集成化管理能力 |
5.4.4 注重综合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
5.4.5 健全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保障制度 |
5.4.6 雇佣本土人员,增强国际公关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格式说明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安全 |
二、GPA框架 |
三、政府采购 |
四、政府采购安全 |
第二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理论依据 |
一、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理论 |
二、国际贸易中国家利益理论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四、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五、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 |
一、政府采购安全构成的理论阐释 |
二、政府采购安全的实现路径 |
三、政府采购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政府采购安全的作用机理与假说 |
一、政府采购制度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二、政府采购市场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三、政府采购功能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假说 |
四、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的内在机理及假说 |
第二章 中国政府采购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与发展 |
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演变历程 |
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运行流程 |
三、采管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
四、全链条的政府采购监管体制 |
第二节 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发展现状 |
一、政府采购市场规模 |
二、政府采购市场结构 |
三、政府采购的主要模式 |
四、政府采购的常用方式 |
五、中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程度 |
第三节 中国政府采购功能现状及实践效果 |
一、政府采购资源配置功能效应 |
二、购买社会公平的政策功能效果 |
三、维护国家安全政策功能实践 |
第三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安全冲击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制度安全冲击 |
一、政府采购目标价值的冲击 |
二、政府采购基本原则的冲击 |
三、政府采购适应范围的冲击 |
四、政府采购方式的冲击 |
五、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冲击 |
第二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市场安全冲击 |
一、政府采购名义开放程度 |
二、政府采购的“本土偏好”程度 |
三、中国与GPA缔约方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三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的政策功能安全冲击 |
一、GPA规制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界定 |
二、中国出价清单中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安排 |
三、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冲击维度与程度 |
四、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安全冲击的典型案例 |
第四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面临安全冲击的原因 |
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 |
二、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机会不均等 |
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发挥空间有限 |
四、政府采购专业人才匮乏 |
五、政府采购国货意识谈薄 |
第四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开展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特征分析 |
二、问卷的统计性描述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四节 GPA框架下政府采购安全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一、基准模型设定 |
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三、是否列入GPA清单的调节效应 |
四、联立方程实证检验 |
五、实证研究结论 |
第五章 GPA缔约方维护政府采购安全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GPA缔约方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 |
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
三、公开透明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二节 GPA缔约方维护政府采购市场安全的举措 |
一、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出价策略 |
二、以“国家安全”为由歧视其他国家产品 |
三、设置国际贸易隐形壁垒 |
四、GPA缔约方国政府采购市场实际开放程度 |
第三节 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践 |
一、GPA缔约方中央采购实体的作用分析 |
二、GPA缔约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三、GPA缔约方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具体措施 |
第四节 GPA缔约方确保政府采购安全的经验借鉴 |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与制度体系 |
二、增强政府采购市场国际风险防范能力 |
三、注重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与GPA规制的契合 |
第六章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目标定位 |
一、政府采购安全总目标 |
二、政府采购安全具体目标 |
第二节 构建开放式现代化的政府采购制度 |
一、树立“物有所值”的政府采购制度目标理念 |
二、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 |
三、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制度 |
四、主动参与国际政府采购规制的制定 |
第三节 增强政府采购市场风险防范能力 |
一、合理调整GPA出价清单策略 |
二、积极开拓国际政府采购市场 |
三、提升本土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
四、培育政府采购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
第四节 GPA框架下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现策略 |
一、以问题为导向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进行顶层设计 |
二、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实施细则 |
三、设置“国货标准”等隐形贸易壁垒 |
四、恢复实施技术创新政策功能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
致谢 |
(4)CR大桥工程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企业国际工程营销相关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 国际工程营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工程营销环境分析 |
3.1 国际承包商市场营销分析 |
3.1.1 入围225/250强国际承包商市场营销概况 |
3.1.2 入围225/250强国际承包商各区域性市场营销情况 |
3.2 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营销分析 |
3.2.1 入围225/250强中国国际承包商营销概况 |
3.2.2 入围225/250强中国国际承包商各区域性市场营销情况 |
3.3 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营销聚类分析 |
3.3.1 建立聚类分析模型 |
3.3.2 入围225/250强中国国际承包商区域性市场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R大桥工程局国际工程营销分析 |
4.1 CR大桥工程局资源分析 |
4.1.1 施工能力资源 |
4.1.2 设备资源 |
4.1.3 人力资源 |
4.1.4 声誉资源 |
4.1.5 组织资源 |
4.2 基于国际工程营销环境下的SWOT分析 |
4.2.1 CR大桥工程局机遇分析 |
4.2.2 CR大桥工程局威胁分析 |
4.2.3 CR大桥工程局优势分析 |
4.2.4 CR大桥工程局劣势分析 |
4.2.5 CR大桥工程局SWOT矩阵分析 |
4.3 CR大桥工程局在东南亚市场STP分析 |
4.3.1 CR大桥工程局东南亚市场细分 |
4.3.2 东南亚区域目标市场选择 |
4.3.3 CR大桥工程局在马来西亚市场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R大桥工程局市场营销战略选择和策略建议 |
5.1 战略选择 |
5.1.1 差异化营销战略 |
5.1.2 集中化营销战略 |
5.1.3 联合战略 |
5.2 营销策略 |
5.2.1 营销组合—能力 |
5.2.2 营销组合—报价 |
5.2.3 营销组合—关系 |
5.2.4 营销组合—品牌 |
5.2.5 保障单元—制度 |
5.2.6 保障单元—文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5)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集中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际工程承包业的研究现状 |
1.2.2 企业生态位重叠度的研究现状 |
1.2.3 企业市场集中度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国际工程承包相关理论 |
2.1.1 国际工程承包含义及特点 |
2.1.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趋势 |
2.2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集中度相关理论 |
2.2.1 生态位重叠的涵义 |
2.2.2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 |
2.2.3 竞争强度的涵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概况 |
3.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概况 |
3.1.1 总体发展概况 |
3.1.2 新上榜企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概况 |
3.2.1 我国总体发展概况 |
3.2.2 我国新上榜企业发展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市场集中度指数分析 |
4.1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度指数计算及集中度分析 |
4.1.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市场集中度模型建立 |
4.1.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4.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市场集中度指数分析 |
4.2.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地区市场集中度分析 |
4.2.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业务市场集中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强度分析 |
5.1 国际工程承包具体业务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
5.1.1 已有市场竞争强度计量模型 |
5.1.2 国际工程承包商业务市场竞争强度模型建立 |
5.1.3 国际工程承包具体业务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
5.2 我国际工程承包具体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
5.2.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具体地区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
5.2.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具体业务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集中度及竞争强度预测 |
6.1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度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
6.1.1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度时间序列模型建立 |
6.1.2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集中度指数预测结果分析 |
6.2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竞争强度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
6.2.1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竞争强度时间序列模型建立 |
6.2.2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市场竞争强度预测结果分析 |
6.3 对策与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基于咨询与承包产业关系演变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产业链理论 |
2.1.1 产业链相关概念厘定 |
2.1.2 产业链整合的动因 |
2.2 国际工程承包产业链 |
2.2.1 国际工程承包与工程咨询概念厘定 |
2.2.2 国际工程承包产业链概念厘定 |
2.2.3 国际工程承包产业链驱动机制 |
2.2.4 国际工程承包产业链整合模式 |
2.3 脱钩理论 |
2.3.1 脱钩理论的内涵 |
2.3.2 脱钩理论的应用 |
2.3.3 脱钩模型与判定标准 |
2.3.4 脱钩理论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工程咨询产业关系模型构建 |
3.1 数据选取 |
3.2 因果关系检验 |
3.2.1 单位根检验 |
3.2.2 协整检验 |
3.2.3 Granger因果检验 |
3.3 产业关系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工程咨询产业关系演变分析 |
4.1 基于整体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演变分析 |
4.1.1 整体市场发展现状 |
4.1.2 基于整体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分析 |
4.2 基于区域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演变分析 |
4.2.1 各区域市场发展现状 |
4.2.2 基于区域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分析 |
4.3 基于行业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演变分析 |
4.3.1 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
4.3.2 基于行业市场层面的产业关系分析 |
4.4 基于企业层面的产业关系演变分析 |
4.4.1 各国企业发展现状 |
4.4.2 基于企业层面的产业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产业关系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策略分析 |
5.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现状 |
5.1.1 发展阶段回顾 |
5.1.2 承包商类型分析 |
5.1.3 国际业务开展情况分析 |
5.2 基于产业关系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模式分析 |
5.2.1 国际顶级承包商发展模式借鉴 |
5.2.2 纵向一体化整合模式 |
5.2.3 横向多元化整合模式 |
5.2.4 各类型企业发展模式选择 |
5.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的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措施 |
5.3.2 人才保障措施 |
5.3.3 资金财务保障措施 |
5.3.4 风险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区域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理论依据 |
1.5.1 聚类分析 |
1.5.2 SWOT分析 |
1.5.3 定量分析 |
1.6 国际承包商发展现状 |
1.6.1 工程规模大型化项目总承包盛行 |
1.6.2 承包模式趋于多样性 |
1.6.3 带资承包日渐普遍化 |
1.6.4 国际承包商之间的兼并与重组愈演愈烈 |
1.6.5 产业分工体系日渐深化 |
1.6.6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化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际承包商行业区域发展态势与聚类分析 |
2.1 国际承包商效益分析 |
2.2 国际承包商业务领域分析 |
2.3 国际承包商市场分布分析 |
2.4 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聚类分析 |
2.4.1 指标选取 |
2.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2.4.3 聚类分析 |
2.5 结语 |
第三章 中国国际承包商行业区域发展现状与聚类分析 |
3.1 中国国际承包商规模分析 |
3.2 中国承包商效益分析 |
3.2.1 平稳增长时期(2004-2007年) |
3.2.2 快速发展时期(2008-2013年) |
3.3 国际承包商市场区域分布分析 |
3.4 中国国际承包商业务领域分析 |
3.5 中国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聚类分析 |
3.6 我国入围ENR225强承包商发展分析 |
3.6.1 上榜225强的中国内地企业发展现状 |
3.6.2 中国内地企业在行业10强榜单中的表现 |
3.6.3 中国内地企业在地区市场10强榜单中的表现 |
3.7 国际承包商发展态势下的我国承包商发展趋势 |
3.8 结语 |
第四章 我国国际承包商市场情况SWOT分析 |
4.1 亚非市场SWOT分析 |
4.1.1 中国建筑企业亚非市场优势分析 |
4.1.2 中国建筑企业亚非市场劣势分析 |
4.1.3 中国建筑企业亚非市场机会分析 |
4.1.4 中国建筑企业亚非市场威胁分析 |
4.2 中东市场SWOT分析 |
4.2.1 中国建筑企业中东市场优势分析 |
4.2.2 中国建筑企业中东市场劣势分析 |
4.2.3 中国建筑企业中东市场机会分析 |
4.2.4 中国建筑企业中东市场威胁分析 |
4.3 欧美市场SWOT分析 |
4.3.1 中国建筑企业欧美市场优势分析 |
4.3.2 中国建筑企业欧美市场劣势分析 |
4.3.3 中国建筑企业欧美市场机会分析 |
4.3.4 中国建筑企业欧美市场威胁分析 |
4.4 拉美市场SWOT分析 |
4.4.1 中国建筑企业拉美市场优势分析 |
4.4.2 中国建筑企业拉美市场劣势分析 |
4.4.3 中国建筑企业拉美市场机会分析 |
4.4.4 中国建筑企业拉美市场威胁分析 |
4.5 结语 |
第五章 我国国际承包商国际市场发展对策 |
5.1 亚非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对策 |
5.1.1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
5.1.2 加强FTA的建设并提高其利用率 |
5.1.3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
5.1.4 引导投资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
5.1.5 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
5.1.6 选择投资规模扩展投资领域 |
5.1.7 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进军非洲市场 |
5.2 中东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对策 |
5.2.1 中东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战略 |
5.2.2 中东工程承包市场的经营原则 |
5.2.3 开发中东市场设想 |
5.3 欧美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对策 |
5.3.1 提供金融政策扶持 |
5.3.2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
5.3.3 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
5.3.4 推进人才本土化 |
5.3.5 适应“美式工程担保” |
5.3.6 采取合理扩张策略 |
5.4 拉美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对策 |
5.4.1 继续发展资源开发寻求型投资 |
5.4.2 做好投资前期市场调查 |
5.4.3 平衡投资利益和责任 |
5.4.4 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基于DB视角的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国际工程承包与咨询设计市场概述 |
2.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概况分析 |
2.1.1 国际工程承包商国际市场分析 |
2.1.2 国际工程承包商行业市场分析 |
2.1.3 国际工程承包商地区市场分析 |
2.2 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市场概况分析 |
2.2.1 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国际市场分析 |
2.2.2 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行业市场分析 |
2.2.3 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地区市场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国际工程承包与咨询设计市场关联性及因果性分析 |
3.1 灰色关联性分析原理及方法简介 |
3.1.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1.2 原理和方法简介 |
3.2 基于全球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
3.2.1 数据的选取 |
3.2.2 全球市场关联性分析 |
3.3 基于地区和行业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
3.3.1 基于地区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
3.3.2 基于行业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
3.4 基于国别市场的关联性分析 |
3.4.1 六国国际咨询设计与承包关联性分析 |
3.4.2 六国在各地区的国际设计和承包关联性分析 |
3.5 国际咨询设计与承包营业额的因果关系检验 |
3.5.1 单位根检验 |
3.5.2 协整检验 |
3.5.3 Granger 因果检验 |
3.5.4 结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趋势及总承包模式分析 |
4.1 灰色数列 GM(1,1)模型原理及步骤 |
4.2 国际工程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4.2.1 全球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4.2.2 地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4.2.3 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4.3 国际工程总承包及其主要模式 |
4.3.1 国际工程总承包及总承包能力的界定 |
4.3.2 国际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模式 |
4.4 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的发展状态分析 |
4.4.1 中国承包商在国际承包市场发展状态分析 |
4.4.2 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咨询设计市场发展状态分析 |
4.4.3 主要国家国际工程承包和咨询设计营业额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及建设对策 |
5.1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分析研究 |
5.1.1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构成分析 |
5.1.2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构成的调研情况 |
5.1.3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构成的调研结果分析 |
5.1.4 影响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因素分析 |
5.2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1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 |
5.3.1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3.2 基于熵权法的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结果 |
5.3.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结果 |
5.3.4 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4 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建设对策 |
5.4.1 政府管理政策建议 |
5.4.2 企业内部管理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9)中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2002-2011年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研究综述 |
2.1 国际工程承包业的发展进程 |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
2.1.2 20 世纪 70 年代中东地区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
2.1.3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2~2011 年入围 ENR225 强的国际承包商市场分析 |
3.1 入围 ENR225 强的国际承包商的市场概况 |
3.2 入围 ENR225 强的国际承包商市场各地区市场分布概况 |
3.3 建立入围 ENR225 强的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聚类模型 |
3.3.1 方法选取 |
3.3.2 研究范围 |
3.3.3 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聚类分析 |
3.4 入围 ENR225 强的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的分布聚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02~2011 年入围 ENR225 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分析 |
4.1 入围 ENR225 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概况 |
4.2 入围 ENR225 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概况 |
4.3 建立入围 ENR225 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聚类模型 |
4.4 入围 ENR225 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各地区市场分布的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02~2011年入围ENR225百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排名和营业额规模分析 |
5.1 入围 ENR225 百强中国国际承包商的排名概况 |
5.2 入围 ENR225 百强中国国际承包商的综合排名分析 |
5.3 入围 ENR225 百强中国国际承包商营业额规模分析 |
5.4 中国国际承包商前三强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国际承包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6.1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 |
6.1.1 国际承包商的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高 |
6.1.2 国际承包商对国内市场的依靠加强 |
6.1.3 各国对承包市场的保护日益加强 |
6.1.4 承包项目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 |
6.1.5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竞争激烈 |
6.2 中国国际承包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布所面临的问题 |
6.2.1 入围 ENR225 百强的中国国际承包商难以进入发达地区市场 |
6.2.2 中国国际承包商地区市场分布结构不合理 |
6.2.3 各国之间贸易壁垒,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 |
6.2.4 中国国际承包商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
6.2.5 国家金融对私有企业支持力度不足,使其融资成本高 |
6.3 我国国际承包商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布的发展对策 |
6.3.1 引进核心技术,缩进与占据发达地区国际承包商的显着差异 |
6.3.2 开拓新市场,巩固现有市场 |
6.3.3 通过各种方法打破市场贸易壁垒 |
6.3.4 培养综合性、全面型人才 |
6.3.5 增强对私有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带资承包能力 |
6.3.6 应当注重与工程所在国家的文化相融合 |
6.3.7 塑造承包商的良好形象,提升竞争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建筑市场:特点与趋势——200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业绩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主体:美国承包商数量锐减, 发展中国家承包商迅速成长 |
(一) 承包商国别构成 |
(二) 承包商业绩 |
(三) 行业领军企业业绩 |
(四) 中国企业业绩 |
二、行业市场:传统行业普遍低迷, 基础设施建设凸现亮点 |
(一) 交通运输 |
(二) 石油化工和工业 |
(三) 房屋建筑业 |
(四) 电力 |
(五) 供水 |
三、地区市场:欧美市场萎缩, 发展中国家相对稳定 |
四、国际建筑市场发展展望:互利共赢前提下的恢复性增长 |
(一)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增长 |
(二) 公共投资缩减, 私人投资存在商机 |
(三) 规避风险 |
四、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2000年全球225强国际承包商(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的机理、度量与对策研究[D]. 常腾原. 东南大学, 2020(01)
- [2]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谢新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GPA框架下中国政府采购安全问题研究[D]. 张堂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CR大桥工程局国际工程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王春城. 天津大学, 2019(06)
- [5]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集中度实证研究[D]. 郭小菱.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6]基于咨询与承包产业关系演变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发展策略研究[D]. 林彦沁. 重庆大学, 2018(04)
- [7]中国国际承包商市场区域分析与对策研究[D]. 蔡君吉.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8)
- [8]基于DB视角的中国承包商国际工程总承包能力研究[D]. 孙莹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9]中国国际承包商的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2002-2011年入围ENR225强的国际承包商为例[D]. 郭颖. 长安大学, 2013(06)
- [10]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建筑市场:特点与趋势——2009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业绩评述[J]. 金锐. 国际经济合作,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