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部看新疆,沧桑

走进西部看新疆,沧桑

一、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论文文献综述)

张姝雅[1](2021)在《1980年代以来的兵团诗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翠霞[2](2013)在《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莲池会”,俗称“老妈妈会”广泛存在于大理白族地区,是由中老年妇女自发形成的以地域崇拜及其祭祀活动为核心的女性村社组织。“莲池会”自唐南诏时期在大理地区兴起,至今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村落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理,几乎每个白族村落都有“莲池会”,而村落里的每个家户都至少有一位“莲池会”成员。本文是家乡民俗学的研究,作为一个探讨女性“角色实践”的民俗志个案,选择笔者的家乡大理龙龛村为田野调查点,以村落女性及女性组织“莲池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的模式,通过对田野调查资料的运用试图对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展开讨论:(1)作为个体家户成员,村落妇女如何在家庭及社区礼俗的规制和引导下以其角色实践习得各种祭祀知识并逐渐成长为一个“莲池会”成员;(2)作为“莲池会”成员,村落妇女如何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行动者和实践者构建着家庭礼仪和村落礼俗生活。第一个问题主要关注社会文化结构之于个人的作用:“莲池会”妇女的祭祀知识在村落社会被赋予了“礼”的意义,是每一个女人成长历程中必须习得和遵守的“规矩”和“礼路”。其中,女性长辈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具有“礼”之意味的家庭和社区祭祀知识的传授过程及子辈们对这些家庭“规矩”和社区“礼路”的习得过程是同时完成的,这个过程的通达是“莲池会”在村落社会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与第一个问题强调社会文化结构之于个人的作用不同,第二个问题主要关注个人在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能动性;一方面关注村落妇女如何凭借和使用具有“礼”之意义的祭祀知识以寻求她/她们在不同角色阶段上在家庭“私领域”与村落“公领域”中的权力和价值;另一方面关注村落妇女如何凭借其作为家庭及村落“莲池会”成员的双重角色实践在家庭、村落甚至地域社会的构建中起作用。具体的研究分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以村落妇女的日常生活实践为中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交错展示本土概念中的“地方”及女人们的生活世界。通过对村落妇女口头神话传说、口述中“早些年”的个体生活史及当下村落生活的日常实践的描述呈现了一个女人们日夜生活其中并凭借日常实践时刻构建着的多维动态“空间”中的“地方”。“莲池会”作为植根于“地方”乡土生活之上的村社性别组织,对它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地域及村落文化的探讨。第二章首先呈现“莲池会”存在的地域文化背景,大理多元的地域文化是“莲池会”存在的文化土壤,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莲池会”的由来问题;其次,在村落“闲”风,尤其是村落人观的描述分析中,对村社组织的公共性以及村落妇女“入会”这一实践行为进行阐释,并探求妇女“走会”这一行为实践所导致的妇女个人的身心差异及其连带的家庭和社区角色转变;最后,在“莲池会”妇女的日常实践中对“莲池会”的组织结构、日常运作及口承经文等进行本体性的分析。第三章“女性角色交替与‘莲池会’代际知识传承”首先展示“入会”前的村落女性如何从自己出生开始,并在自己“小花童”、“女囡子”、“小媳妇”等的角色实践中习得并操演被视为“规矩礼路”的祭祀知识,考察村落女性作为“俗民”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被俗所化”的“社会化”历程;其次,考察在此“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即作为家庭成员的祖母或母亲及作为村社组织“莲池会”成员的女性长辈,她们双重身份的角色实践在村落女性“社会化”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村落女性逐渐习得并掌握具有“礼”之意义的祭祀知识的过程也是“莲池会”代际知识实现传承的过程。第四章“‘莲池会’妇女家庭祭祀及其角色实践”旨在展示以“烧锅底”分家为截点的“掌家婆”和“老婆娘”的角色转换及其日常生活,进而描述具有双重身份的她如何为家户及家庭成员进行生命祭祀和节日祭祀等家庭礼仪活动,并在家庭祭祀及其角色实践中实现她“当家为人”的家庭经营。第五章“‘莲池会’妇女村落祭祀及其女性群体实践”描述了随着分家而“卸任”的“老妈妈”家庭角色及其日常生活的转变。家庭内部角色的转变使得“老妈妈”的外部角色,即作为村社组织“莲池会”成员的公共角色得以凸显,她们凭借村社组织“莲池会”的公共性在村落祭祀中实践着村落的人生庆典礼俗和节庆传统,并以“莲池会”妇女群体的朝拜祭祀实践构建了“家户-社区-地方-社会”的“由内至外”的地域空间格局,从中一个跨越“家户”及“村落”社区的地域共同体得以形塑。

张雪艳[3](2010)在《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当代汉族作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现象。这种与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当代中国汉族作家的某种文化自觉和跨族群、跨文化的文学特征。针对学术界较少涉及这一论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从“边缘写作”和“文化认同”的角度,选择三个边缘地区,即“华夏边缘”之西北边疆新疆、西南边疆西藏和东北边疆大兴安岭,同时择取进入某一少数族裔文化深处的汉族作家,深入考察这些“地缘”作家的边缘性写作的发生背景与创作动机,解析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过程与文化身份建构,解剖写作的自身的文化意义,探索民族文化嫁接后的作品表象形态,表现丰富多样的独特民族品格、风貌,揭示走进少数民族文化核心的可能和困境,彰显“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格局。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不仅体现在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的认同上,还体现于作家对民族生存、民族命运和民族文化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作家们力图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新发现、认识和理解,表现出了认同、整理和再创造的文化愿景,从而获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观照,并力图通过文学和文化跨地域、跨族群的交流碰撞,重建民族传统文化之自我认同和民族集体性认同,以回应于全球一体化文化格局中的霸权话语,从而获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独立地位。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突破了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循环互证”的研究现状,不仅在理论上探索了当代汉族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认同,还从个案角度分析了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性特质,凸现了当代汉族作家的双重族群体验和双重文化视野。显然,关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别一视域。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从当代文学现象出发,提出和论证“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这一概念的来历及其合理性;阐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的性质定位;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以“边缘写作”和“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方式开创了地域文学、文化研究的新境界。第二章:首先,阐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是跨地域、跨族群、跨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学表意实践。其次,考察中国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全球化、寻根文化以及边疆文化等多重背景,说明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积极建构和参与。再次,研究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生的动机和方式。最后,阐明描写边地生活体验的文学意义,强调边缘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汇通行为、一种独特的异域文学体验,它也是历史的和审美的。第三章:研究当代汉族作家主体与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化认同的性质定义出发,探索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汉族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源自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他们往往是在普遍人性、生命、生存这些最有哲学意味,也是最普遍和普通的角度审视和建构边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与生活。其次,探讨写作主体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认同的惊奇与喜悦,也显示了认同难度与误区,并在认同过程中发现文化与主体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嬗变,领略了文化碰撞的艰难与升华。第四章:研究汉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民族文化立场。当代汉族作家在描写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时,首先要打通内心的屏蔽,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生活文化,并在与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转变角色进入书写的情境。汉族作家往往在不经意间将自身的异域文化体验和文化身份认同投影到作品中,《乌尔禾》和《冈底斯的诱惑》就是典型个案。其次,说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立场不仅仅表现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优势的极力张扬上,还表现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坚守。典型个案为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家对于渐逝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惋惜之情及其背后的少数民族文化立场。第五章:主要研究汉族作家的差异自觉意识和少数民族文学观。边缘写作以文化地理性的边缘空间为出发点,是一种对差异的寻找。差异使“自我”区别于“他者”,汉族作家在文化对照中寻找主流文化中缺乏的原始、神秘、刚性、开放的心灵、理想的人性等,同时也体验并诗意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独异的民族生活,民俗事象和宗教文化等。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不仅体现在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的认同上,还体现于作家对民族生存、民族命运和民族文化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第六章:主要从自然、生命、民俗、宗教等角度研究汉族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描述当代汉族作家笔下的民族文学世界。自然、生命、英雄是少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外在形态,而民俗宗教常常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在形态,汉族作家对这些领域的描写显示了一定的少数民族性。红柯对于自然、生命和英雄和原始之力的书写和颂扬展示了浓烈的新疆少数民族风情;马丽华、马原对民俗和宗教的理解和幻化为文展现了藏民族的风俗民情;红柯对于伊斯兰新疆伊斯兰文化和伊斯兰教的泛化理解表现为宗教观淡漠、生命意识强烈、人的神性等特点,这样的表述既体现了不愿为作家承认的被遮蔽的文化之间的隔膜,又体现了走进异族文化核心的艰难。第七章:研究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美学风格。在中国美学史上,审美的功利性、世俗性、诗性问题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而对于生命与个体的审美观却处在美学的边缘。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因其对于自由的张扬、生命意识的赞颂而体现出非功利、非理性的边缘之美。其主导审美类型是绝域大美和神性大美。结语:边缘写作行为是一种汇通边缘与中心的文学实践。边缘与中心的文学互动、互补、互识、互证使文学史出现了新特征,中国文学内部的有机整合建构了新的整体文学,从而更新了民族文化形态。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为主体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异质文化认同和国情互识提供了可贵的文化交流经验。当代汉族作家带有边缘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的范畴是话语性的,定位性的。在面对复杂的边疆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笔者尽量从文本角度加以比较、分析,并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努力克服对于少数民族意识、民族生活的隔膜。

蒙永胜[4](2004)在《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绿洲经济一向以人与自然斗争、绿洲与荒漠斗争的面貌示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诉求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给了我们重新探讨绿洲与经济、荒漠与经济关系的新视角、新契机。本研究通过探索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加深了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内容、方法和原则的认识,进而运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绿洲经济问题。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开发开放,而适宜的开发开放规模、内容和技术以及制度的选择和创新是新疆绿洲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整个论文分为引论,理论基础,绿洲经济和评价及结语等四大部分。第一编,引论,就是第一章导言。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编,理论。包括第二章、第三章,提出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传统经济学理念的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殊途同归。第三章根据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提出自然力自然不创造价值,但却参与价值形成、转移价值的观点。并基于此提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主要规律——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规律以及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的观点,提出三个生产部类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原理。进而研究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前提、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总体理论框架。第三编,绿洲经济。其历史、现状及展望,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阐述了绿洲经济的发展简史,实证研究了绿洲经济的开发开放特征。本章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绿洲经济波动较大;市场经济时期,绿洲经济发展平稳。两个阶段的相同点是:绿洲经济发展的开发开放特征明显,且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第五章具体分析了绿洲经济的诸可持续发展要素约束,提出绿洲经济发<WP=3>展的内在矛盾,认为新疆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开发开放;第四编,评价及结语,包括第六章以及结语。第六章利用系统模型,具体剖析了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和问题,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是当务之急,而科技教育投入和环境再生产投入具有深远意义。结语,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对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认为绿洲和荒漠在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论文的选题来看,本文认为,新的科学的发展观的确立,对于绿洲经济的发展是个大好契机。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体现绿洲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同时也要注重研究绿洲经济系统的主要矛盾。本文认为绿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加强科学教育的投入,同时制度创新也是应有之意,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市场完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其次,本文实证分析了绿洲经济开发开放的粗放增长特征,认为人口的净迁入对新疆经济在目前阶段是有益的,但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规模)过高,对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利;第三,本文根据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提出了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原理,并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四,本文通过研究人口、资源、环境诸可持续发展约束要素对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认为新疆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开发开放,而且开发、开放必然要有新的内涵,并给出了详细的政策建议; 第五,本文通过建立绿洲可持续发展模型,评价了绿洲经济近十多年(1991-2002)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第六,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于我们认识绿洲与经济、荒漠与经济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绿洲经济来说,除了强调其绿洲依赖性而外,荒漠对于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原野[5](2002)在《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文中指出新疆幅员辽阔 ,为我国的 1/6。它地处亚洲腹地 ,四周距海都超过2 5 0 0公里 ,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条件限制 ,新疆人很少有机会见到海 ,于是 ,当地人就把那些分散在新疆境内的大一点的水面称为“海子”。湖泊叫“海” ,水库也叫“海” ;大的是海 ,小小泡子也叫“海” ,追究其海史 ,新疆的确有过处处都有海的时期

二、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论文提纲范文)

(2)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家乡”、女人和“我”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路径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回到田野:“莲池会”女人们的生活世界
    第一节 大理:“莲池会”女人们生活的“地方”
        一、“文献名邦”: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
        二、“妙香古国”:传说记忆里的“地方”
        三、“东西南北”:日常生活中的“地方”
    第二节 龙龛:“莲池会”女人们的生活“现场”
        一、空间维度:边界区分中的“地方”
        二、时间维度:口述的生活和“历史”
        三、“讨生活,过日子”:庄里一日
第二章 女人之“会”:地域社会中的“莲池会”
    第一节 多元地域文化及“莲池会”的由来
        一、大理多元的地域文化
        二、“莲池会”的由来
    第二节 村落“闲”风及村社组织
        一、“闲人”与“闲事”
        二、“闲”与“不闲”:村社组织的公共性
        三、“闲”:村落人观
    第三节 “闲人走闲会”:村落妇女的“入会”历程
        一、由内至外:村落妇女的“入会”历程
        二、内外有别:“入会”前后的“身心”差异
    第四节 “女人的神坛,女人的会”:“莲池会”本体研究
        一、“莲池会”组织结构及日常运作
        二、“莲池会”口承经文
第三章 走向神坛的“女人们”:女性角色交替与“莲池会”代际知识传承
    第一节 “她”的降生:“做三桌”庆典
        一、生育偏好与“她”的出生
        二、“做三桌”:“社会化”的开端
    第二节 初识神坛:“女囡子”日常经历中的“莲池会”
        一、玩里习得:“阿奶带我玩”
        二、做里学会:“阿妈让我做”
    第三节 初涉神坛:“小媳妇”的初婚生活及其祭祀操演
        一、新妇到婆家
        二、“小媳妇”的祭祀:“学礼路,行规矩”
第四章 “她”的神坛:“莲池会”妇女家庭祭祀及其角色实践
    第一节 初掌神坛:“掌家婆”的日常生活及其祭祀实践
        一、“烧锅底”分家
        二、“掌家婆”的祭祀:“做给人看的礼路”
    第二节 老婆娘”的日常生活
        一、“当家为人”中的家庭经营
        二、“走会的日子”:新身份的家庭适应
    第三节 神坛操演:“老婆娘”的家庭祭祀及礼仪实践
        一、“卡在命里头”的神坛:生命祭祀中的礼仪实践
        二、“年节点儿上”的神坛:节日祭祀中的礼仪实践
第五章 “她们”的神坛:“莲池会”妇女村落祭祀及其女性群体实践
    第一节 “老妈妈”们的日常生活
        一、“老妈妈”家庭角色的调适
        二、村落“闲人”身份的确认
    第二节 “村里的”神坛:“莲池会”村落祭祀与社区礼俗的女性群体实践
        一、“请客办事”:庆典祭祀中的村落人生礼俗
        二、“上庙走会”:公共祭祀里的村落节庆传统
    第三节 “村外的”神坛:“莲池会”朝拜祭祀与地域空间的女性建构
        一、“做好事”:日常生活中的朝拜祭祀
        二、“赶会期”:会期里的朝拜祭祀
        三、“出境”:“莲池会”朝拜实践与地域空间的建构
结语
    一、女性: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者
    二、“日常生活”及其研究策略问题
    三、思考:女性民俗、女性民俗学、女性民族志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访谈人信息
附录二 大理洱海周围村落“莲池会”分布图
附录三 大理龙龛村“莲池会”部分经文选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象的发生与概念的界定
        1.1.1 现象的发生
        1.1.2 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1.2 研究对象、现状与意义
    1.3 研究视角
        1.3.1 边缘视角
        1.3.2 文化认同视角
    1.4 方法策略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策略
        1.4.2 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第2章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背景与发生方式
    2.1 跨地域、跨族群、跨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学表意实践
        2.1.1 跨地域行走
        2.1.2 跨族书写
        2.1.3 跨文化体验
        2.1.4 主体自觉的文化表征
        2.1.5 话语与建构的表意实践
    2.2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背景考察
        2.2.1 全球化影响
        2.2.2 寻根文化背景
        2.2.3 "华夏边缘"的文学生态与"边缘活力"
    2.3 动机与方式:远方的追寻
        2.3.1 困境中的突围:红柯之于新疆
        2.3.2 差异与激情追寻:马丽华、马原、范稳之于西藏
        2.3.3 特殊年代的自我放逐:王蒙之于新疆
    2.4 小结
第3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过程
    3.1 认同与文化认同
        3.1.1 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概念
        3.1.2 同一与差异:文化认同的两面
        3.1.3 霍尔的策略性定义:"认同的未完成"与"表意实践"建构
        3.1.4 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
    3.2 边缘写作与认同建构
        3.2.1 边缘写作者的文化认同过程
        3.2.2 寻求身份认同
    3.3 认同的难度、误区和反思
        3.3.1 认同难度释因
        3.3.2 认同误区:认同即把握与单向认同
        3.3.3 民族身份建构与认同超越
    3.4 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自觉
        3.4.1 文学、文化、精神汇通之桥梁
        3.4.2 人性优化
        3.4.3 国情互识与异质文化认同
第4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身份定位和少数民族文化立场
    4.1 异域体验与文化身份投影
        4.1.1 红柯与海力布
        4.1.2 马原之于陆高、姚亮
    4.2 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文化立场
        4.2.1 边地挽歌:《额尔古纳河右岸》
        4.2.2 作家身份与少数民族文化言说
        4.2.3 作家立场与读者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差异自觉意识与少数民族文学观
    5.1 差异追寻与体认差异
        5.1.1 作家的文化差异体认
        5.1.2 生命感悟的差异
        5.1.3 自然生态的差异
        5.1.4 英雄情结的差异
        5.1.5 宗教人生与民俗娱乐的差异
    5.2 认同建构
        5.2.1 小说的诗意化建构
        5.2.2 纪实散文的诗意化建构
    5.3 民族性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
        5.3.1 本土批评引发的民族性思考
        5.3.2 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
    5.4 小结
第6章 当代汉族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世界
    6.1 自然、生命和英雄的抒情赞歌
        6.1.1 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6.1.2 英雄颂歌
    6.2 伊斯兰教的泛化理解和建构
        6.2.1 文化的皈依
        6.2.2 尚武的伊斯兰文化与野性剽悍的小说精神
        6.2.3 神秘主义与神秘主义文学
        6.2.4 生命意志与诗意主题
第7章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美学风格
    7.1 边缘美学
        7.1.1 边缘之境与自由之美
        7.1.2 自然生命与生命之美
        7.1.3 主体自觉与审美个体性
    7.2 多元的美学风格
        7.2.1 绝域大美
        7.2.2 力之大美
        7.2.3 神性大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代表作品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编 引 论
    第一章 导 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述评
        1.2.1 绿洲经济的研究现状
        1.2.2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方法和资料
        1.4.1 方法
        1.4.2 资料
        1.5 论文的主要观点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有待改进之处
第二编 理 论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思想
        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2.1.1 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困境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2.1.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
        2.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般内容和精髓
        2.2.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般内容
        2.2.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髓——公平性
        2.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
        2.3.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
        2.3.2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传统经济学理念的革命
    第三章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3.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1.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前提和研究对象是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
        3.1.2 广义物质资料再生产
        3.1.3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3.2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2.1 可持续的产业结构
        3.2.2 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效率
        3.2.3 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
        3.2.4 可持续的社会再分配结构
        3.2.5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三编 绿洲经济
    第四章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
        4.1 新疆绿洲经济发展简史
        4.1.1 研究意义
        4.1.2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上):1949-1978
        4.1.3 绿洲经济发展简史(下):1979-2002
        4.2 绿洲经济发展的特征
        4.2.1 绿洲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4.2.2 绿洲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五章 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1 绿洲经济存在的问题
        5.1.1 绿洲经济开发开放的资源环境依赖性
        5.1.2 可持续发展诸要素的简要分析
        5.1.3 新疆经济的矛盾
        5.2 新疆可持续发展对策
        5.2.1 对策原则
        5.2.2 具体措施
第四编 评价以及结语
    第六章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1 建立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6.1.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6.1.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1.3 建立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6.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2.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采用的具体方法
        6.2.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6.3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6.3.1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6.3.2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政策建议
        6.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四、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以来的兵团诗歌发展研究[D]. 张姝雅. 石河子大学, 2021
  • [2]神坛女人:大理白族村落“莲池会”女性研究[D]. 张翠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3]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 张雪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4]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D]. 蒙永胜. 新疆大学, 2004(04)
  • [5]走进西部看新疆 沧海桑田话海洋[J]. 原野. 初中生辅导, 2002(01)

标签:;  ;  ;  ;  ;  

走进西部看新疆,沧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