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

一、Character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pyroclastic rock of Budate Group, Hailar Basin(论文文献综述)

麻成斗[1](2020)在《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文中指出海拉尔盆地地处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境内,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红旗凹陷为海拉尔盆地内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盆内中部偏北地区,是一典型断陷盆地。截至目前,红旗凹陷的研究、勘探程度均很低,但具有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景。红旗凹陷经历过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过程,成盆阶段构造活动频繁,形成多个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并受复杂断裂体系分割作用的影响,地层对比难,断陷期地层及断裂体系识别难;被后期构造活动复杂化,原型盆地在后期建造和改造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型盆地恢复难;红旗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构造线由NE向EW偏转的构造转折部位,呈NEE向展布,与海拉尔盆地其它凹陷展布方向存在差异,凹陷形成机理不清。因地质条件复杂,本区尚未开展过红旗凹陷的平面与剖面发育史分析及原型盆地恢复,缺乏对盆地建造与改造过程中凹陷迁移和形成机制的分析,直接影响了对各套地层的分布与残留规律的认识,而评价工作往往用残留格局代替原型格局,常导致误区产生。因此,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对后期进一步勘探部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构造地层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指导,搭建等时构造地层格架,建立构造地质模式;应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方法,确定了区域性构造不整合界面,再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重新制作合成记录,并结合构造界面进行分层,最终完成全区统层,以达到地震解释更加精准、完善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红旗凹陷是一个以伸展构造背景为主,其间受三次构造反转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断陷-凹陷组合,并长期受西部控陷断裂——红西断裂的影响。平面上,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展布特征。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展布,控陷断裂主要呈右阶斜列式组合特征,并表现为凹陷内嵌套有南北两个次级洼陷,且洼陷之间被一隆起相隔,该隆起部位正好为红西断层转换斜坡的位置。剖面上,红旗凹陷表现为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自西向东分为西部陡断带,中部洼陷区和南部斜坡带。凹陷内构造样式也很发育,主要有凹陷建造期伸展构造样式,改造期挤压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以及建造与改造相叠加的反转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正断层相关褶皱、阶梯状构造、“Y字型”组合、“V字型”组合、正牵引构造以及堑垒构造;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滑脱褶皱,传播褶皱及冲起构造;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花状构造;反转构造样式主要为正反转构造。红旗凹陷自侏罗纪以来经历了多期建造和改造作用的叠加,为弄清红旗凹陷建造和改造过程以及凹陷的迁移规律,论文对全区进行了定量的剥蚀厚度恢复和原型盆地恢复,这是对红旗凹陷进行盆地分析和油气评价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这亦是本区首次开展原型盆地恢复研究工作。论文在建立了红旗凹陷建造模式和改造模式的基础上,对铜钵庙组、南一段、伊敏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再现了上述四个时期的原型盆地,其中南屯组一段和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的原型盆地,具有“三凹夹两隆”的特殊构造格局,发育南、中、北次级凹陷。后逐步演化为现今的“两凹夹一隆”的主体格局。明确了凹陷迁移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红旗凹陷的发育史进行分析,红旗凹陷的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是a.初始拉张(断陷孕育)阶段(T5-T4),b.断陷发育阶段(T4-T23),c.断坳过渡阶段(T23-T04),d.坳陷阶段(T04-现今)。并形成了三个区域不整合界面:T5、T23、T04。红旗凹陷构造复杂,形成机制不清,本论文首次在该区开展了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成功解决了复杂断陷原型盆地的恢复和形成机制问题,并且取得一些新认识与新发现。论文通过对红旗凹陷断层和褶皱形态的几何学关联性的系统分析,在演化史剖面恢复的基础上,确定红旗凹陷二维和三维构造物理模拟边界条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拟结果揭示了红旗凹陷构造动力学机制:红旗凹陷的控陷断裂由两条斜列的小断裂贯穿而成,每条小断裂都控制了一个次级凹陷,随着伸展量的增大,在结合部位两条小断裂贯通形成一条较大的控陷断裂,两个次级凹陷也最终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红旗凹陷。在红旗凹陷两条小断裂的结合部位,发育非常明显的中继断坡(转换斜坡),其上发育复杂的小断层、裂缝(裂隙)及局部圈闭,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利圈闭的发育区,研究区目前唯一的一口工业油流井——红7井就在此带,该中继断坡是勘探有利区块。

李娟,卫平生,石兰亭,陈广坡,彭威,孙松领,张斌,谢明贤,洪亮[2](2020)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文中提出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育风化段、内幕段两套储集层,内幕段存在优质储集层发育带,达到Ⅰ类储集层门限;②次生孔隙为碳酸盐矿物、长石、凝灰质等溶蚀形成;③成岩流体包括大气淡水、深部岩浆热液、有机酸以及含烃流体;④储集层成岩改造分为初始固结成岩、早期表生风化淋滤、中期构造破裂-胶结-溶蚀并存、晚期有机酸-岩浆热液叠加溶蚀等4个阶段,其中第2与第4阶段分别为基岩风化壳与内幕溶孔-溶洞型储集层的主要成因阶段。图12表1参31

周冰[3](2015)在《火山碎屑岩的CO2矿物圈闭潜力研究:天然类似物与实验室实验约束》文中提出本文对CO2地质埋存的天然类似物——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含片钠铝石火山碎屑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选用未遭受CO2影响的凝灰岩储层和泥岩盖层岩石样品,在法国GET实验室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目的为了查明凝灰岩和泥岩在不同流体条件和CO2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对研究区含片钠铝石样品,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RD、电子探针、流体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查明了CO2注入火山碎屑岩样品后的自生矿物种类、含量、产状特征、成岩共生序列、固碳矿物的碳来源和片钠铝石的产状、成分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含片钠铝石样品岩石类型为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片钠铝石含量在515%之间,碳同位素范围在-4.1-2.2‰PDB,主要产状为交代长石等原生矿物,碳酸盐矿物是最主要的自生矿物,同时也是固碳矿物,碳来源均为幔源岩浆来源CO2。对比国内外CO2地质埋存的“天然类似物”发现,火山碎屑岩中的片钠铝石和总碳酸盐矿物含量均高于普通砂岩的固碳矿物含量,研究区平均固碳量为102.7kg/m3,平均高于砂岩固碳量。表明火山碎屑岩具有较大的矿物捕获CO2的潜力。对研究区火山碎屑岩样品上覆泥岩层的研究表明,小于10m的泥岩夹层未能有效阻隔CO2的渗漏,有效泥岩盖层应为大于10m的厚层泥岩。对凝灰岩和泥岩的系列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岩石的溶蚀溶解速率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溶液pH值从3升高至9,溶蚀溶解速率下降。在有CO2参与的高温实验中,溶蚀速率最高。CO2地质埋存初期富碳酸地层流体对火山碎屑岩储层和泥岩盖层均有较强的溶蚀溶解作用,随着地质时间推移,地层流体氢离子消耗殆尽,溶液pH值逐渐升高,溶蚀溶解程度减弱,流体环境利于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沉淀,能够达到矿物固碳目的。

张景廉,雷明,卫平生,曹正林,阎存凤[4](2010)在《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文中研究说明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勘探近来倍受关注,但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的成因、布达特群原油的来源及成因仍不清楚。从地幔热液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省、盆地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分布的研究表明,作为特殊储集层的非典型沉积岩是地幔富碱、碱土金属流体的Na、K、Mg交代作用的产物;而作为太平洋型块体的中蒙块体有着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制约了油气田的分布。因此,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可能为深部无机成因,根据这一思路,布达特群潜山带可望找到更多大型油气田。

李军辉[5](2010)在《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近年来油气勘探揭示,呼和湖凹陷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是海-塔盆地油气资源接替的新战场,目前呼和湖凹陷油气勘探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呼和湖凹陷油气勘探实践,在对盆地构造格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结构和沉积体系分布及其演化进行系统研究,建立沉积砂体的分布和预测模式,同时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勘探成果及所揭示的油气藏分布规律,建立油气成藏模式,预测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对呼和湖凹陷下一步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以及层序地层学应用于油气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层序地层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全凹陷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岩心以及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依据层序界面特征,将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总结了该区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以及湖盆不同部位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确定研究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沉积等5种沉积体系,并对典型砂体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同时综合运用砂体、重矿物、古地貌以及地震前积反射特征等方面资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凹陷物源体系进行精细研究。系统研究了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规律,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式,直观地再现沉积演变过程。系统分析了呼和湖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确定呼和湖凹陷经历了三期构造演化,由下而上分别为:早期伸展断陷期、中期裂后热沉降断-坳期和晚期坳陷期。纵向上主要发育了两套断裂系统,下部断裂系统展布方向主要是北东东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上部断裂系统展布方向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多期次构造运动控制着多种构造样式共存,这两套断裂系统的断裂性质及组合形态的不同,反映了其形成时应力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别。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同沉积断裂具有多种组合样式,包括平行断阶状、帚状、叉状、断层调节带等断裂体系,造就湖盆内复杂多变的构造古地貌及断裂坡折体系,严格控制着凹陷内砂体分散体系的沉积和堆积模式。揭示了同沉积断裂对沉积体系分布和砂体分散样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同沉积断裂坡折带控制的砂体与油气藏富集的关系。结合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分析,将研究区分出断控陡坡带、缓坡断阶带、洼槽带3种典型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分不同构造单元建了相应的层序构成样式和沉积体系域构成模式;这种特殊的层序构成样式也决定了不同的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对呼和湖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与聚集特征、圈闭特征和成藏过程有关的各个方面,分析了油气分布规律及富集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预测了西北缓坡带、南部洼槽带和东南陡坡带3个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确定了3个具体的勘探目标。

白钢[6](2010)在《苏德尔特潜山油藏开发地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贝尔断陷位于海拉尔盆地中南部,夹持于嵯岗隆起与巴彦山隆起之间。苏德尔特构造带位于贝尔凹陷中部的包尔陶勒盖和敖脑海生油洼槽之间,呈北东向展布。由于该区油藏发现时间较晚、资料有限,对基岩潜山油藏的地质认识如油水分布、潜山类型、油藏类型、储层孔-洞-缝的形成机理和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等问题还不完全清楚,或研究程度较浅,因此,本次研究充分利用现有地震、测井、钻井及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苏德尔特潜山油藏内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油藏内21条典型断裂的垂向封闭性及侧向封闭性进行了评价;对油藏内裂缝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油藏内裂缝平面及剖面分布进行了预测,并利用现有的开发井资料进行了验证;确定了油藏油水界面位置;对油藏油层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油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李红英[7](2010)在《贝中次凹南屯组油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地震学、地质学和测井学等理论,以落实油藏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油水关系为主线,搞清该区块南屯组油藏地层层序特征、油水分布关系、油藏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等情况为目的。通过大量基础工作,以现有的三维地震、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为基础,以复杂断陷盆地油气藏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4项关键技术,即断陷盆地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沉积微相识别技术;储层评价及反演预测技术,取得了六项成果认识:(1)南屯组一段暗色泥岩为贝中次凹的主要烃源岩,属于中等-好生油岩,这套优质烃源岩是形成贝中次凹满洼含油的物质基础。(2)贝中次凹为受东西两侧控陷断层控制的双断型凹陷,不同的构造单元对油气具有不同控制作用,形成不同类型油藏,早期形成并且继承性发育的西部断阶带及中部低凸起带是油气有利的聚集区带。(3)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对南屯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南一段低位体系域扇(辫状河)三角洲的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广泛分布,是主力的含油层系,水进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湖相范围分布较广的泥岩,即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层。(4)南一段低位体系域砂体单层厚度较大,层数较多,受多物源控制砂体错叠连片,广泛分布,为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南屯组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其岩性普遍含凝灰质,易于溶蚀,次生溶蚀孔隙比较发育,同时凝灰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的粘土矿物和硅化物结晶体,形成包壳可保护原生孔隙。(6)贝中次凹南屯组油藏垂向上具有2套成藏组合;油藏平面上具有分带性的特点。本论文系统总结了富油小凹陷的油气分布规律,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其他类似地区的勘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于洪斌[8](2010)在《海拉尔盆地贝中地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中地区位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部,是海尔盆地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块之一,是海拉尔盆地实现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之一,在海拉尔盆地的未来开发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贝中次凹地区对象,开展精细构造及构造发育史研究,认清了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开展储层反演,进行储层预测,并依据沉积相研究结果认识储层类型、岩石物性及空间展布特征,为勘探部署和储量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认识油气藏的类型、油气水关系和油气藏分布规律。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有效厚度标准图版和解释标准,为老井复查及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优选钻探靶区,总结勘探成果,对全区进行储量研究和油藏整体评价。在充分消化和吸收研究区岩心、钻井、测井、试油、油气水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贝中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流体特征、油气水分布以及油藏类型等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进展,对贝中次凹地区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李椿[9](2009)在《贝尔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等理论,结合区域地质概况及构造演化过程,对贝尔凹陷地层层序、沉积特征、生储盖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南屯组为主要生油层段,其次为布达特群,主要生油区为贝西洼槽。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及布达特群为含油气层。大一段、南一段和伊敏组为主要盖层。其成藏主控因素有(1)源岩控制着油藏的分布。本区主要的生油区为贝西洼槽,围绕它形成四个含油气区块。(2)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控制着油藏的形成。(3)浊积扇、扇三角洲、冲积扇是油气成藏的有利环境。它们多处于深洼中或其边缘,砂体直接与烃源岩接触,有利油气运移和富集,是主要的储油气相带。(4)有效圈闭的形成发育控制成藏。贝尔凹陷发育构造、地层、岩性、复合等多种圈闭,且多早于主要成油期形成。(5)断层的形成和发育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贝尔凹陷内断层比较发育,分析认为,断层的封闭与否、走向,断距大小及其与储盖层厚度的关系是该区断层控制圈闭形成与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含油气系统划分:结合分割槽理论及油源对比结果,并按照如下划分原则:(1)以聚油单元为核心,运移通道为主线,以供源区为边界进行含油气系统划分。(2)在断层十分发育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烃源岩分布于下伏层系,油气主要富集于其上不同层系,很难在纵向上将其截然分开。一般,可笼统地将某一运聚单元作为一个系统。该区含油气系统划分结果:贝尔凹陷以贝西洼槽为油源区,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呼和诺仁和贝西斜坡为油气聚集区为一含油气系统。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含油气子系统:苏德尔特、霍多莫尔、呼和诺仁和贝西斜坡含油气子系统。

李玲玲[10](2009)在《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下白垩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区块是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研究层位是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在成岩作用研究领域,前人对火山碎屑—沉积岩的成岩作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偏光镜下普通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实验、电子探针分析、铸体薄片观察、孔隙度分析测试等研究方法,研究本区储层的岩石类型及展布、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及共生组合、成岩相、成岩阶段、孔隙类型、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等特征,进而预测有利的孔隙发育带,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二、Character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pyroclastic rock of Budate Group, Hailar Bas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pyroclastic rock of Budate Group, Hailar Basin(论文提纲范文)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拉尔盆地研究现状
        1.2.2 红旗凹陷研究现状
        1.2.3 复杂断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情况
        2.1.1 海拉尔盆地
        2.1.2 红旗凹陷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岩浆岩与构造环境
    2.4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及地震解释
    3.1 构造和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3.1.1 红旗凹陷的不整合种类
        3.1.2 构造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1.3 沉积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
    3.2 构造解释
        3.2.1 层位、断裂解释
        3.2.2 速度分析及成图精度分析
    3.3 红旗凹陷构造特征分析
        3.3.1 红旗凹陷区域地质特征
        3.3.2 断裂特征
        3.3.3 断层类型及主要断层特征描述
        3.3.4 构造样式分析
        3.3.5 圈闭特征
第4章 红旗凹陷原型盆地恢复
    4.1 剥蚀量恢复
        4.1.1 单井剥蚀量计算
        4.1.2 以地震地层趋势法恢复剥蚀量
        4.1.3 红旗凹陷剥蚀特征分析
    4.2 原型盆地特征分析
        4.2.1 红旗凹陷各期控陷断裂的特征
        4.2.2 残留盆地分析
        4.2.3 原型盆地分析
第5章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1 红旗凹陷断裂活动分析
        5.1.1 红旗凹陷断层发育特征
        5.1.2 断层期次分析
        5.1.3 红旗凹陷控陷断裂的发育特征
    5.2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分析
        5.2.1 平衡剖面的制作
        5.2.2 红旗凹陷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5.2.3 红旗凹陷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
第6章 红旗凹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6.1 建造及构改造样式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6.1.1 45°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2 低角度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3 犁式断层控制作用下的构造物理模拟
        6.1.4 实验小结
    6.2 红旗凹陷建造过程三维构造物理模拟
        6.2.1 预实验
        6.2.2 标准实验
    6.3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分析
        6.3.1 红旗凹陷形成机制分析
        6.3.2 红旗凹陷变形序列分析
    6.4 红旗凹陷三维模拟实验成果在油气勘探部署上的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储集层特征
    2.1 岩石特征
    2.2 储集空间
    2.3 储集层物性
3 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
    3.1 浅部流体类型与作用
    3.2 深部流体类型与作用
        3.2.1 岩浆热液
        3.2.2 含烃流体
        3.2.3 有机酸
        3.2.4 流体来源
        3.2.5 流体通道
4 储集层成岩作用
    4.1 初始固结成岩阶段
    4.2 早期表生风化淋滤阶段
    4.3 中期构造破裂-胶结-溶蚀并存阶段
    4.4 晚期有机酸-岩浆热液叠加溶蚀阶段
5 结论

(3)火山碎屑岩的CO2矿物圈闭潜力研究:天然类似物与实验室实验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论文依托项目
    2.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CO_2地质埋存“天然类似物”研究现状
        3.2 凝灰岩实验研究现状
        3.3 泥岩实验研究现状
    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5.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1章 地质背景
    1.1 地理位置
    1.2 大地构造背景
    1.3 地层
        1.3.1 基底(Pz)
        1.3.2 侏罗系(J)
        1.3.3 白垩系(K)
        1.3.4 新近系(N)
        1.3.5 第四系(Q)
    1.4 生储盖组合
第2章 岩石学特征
    2.1 样品采集
    2.2 岩石类型
        2.2.1 火山碎屑组分
        2.2.2 陆源碎屑组分
        2.2.3 岩石类型
    2.3 自生矿物
        2.3.1 方解石
        2.3.2 片钠铝石
        2.3.3 铁白云石
        2.3.4 菱铁矿
        2.3.5 石英胶结物
        2.3.6 粘土矿物
    2.4 主要组分和矿物的地球化学成分
        2.4.1 石英晶屑
        2.4.2 长石晶屑
        2.4.3 片钠铝石
        2.4.4 铁白云石
        2.4.5 菱铁矿
        2.4.6 基质(以高岭石为主)
    2.5 油气充注期次
    2.6 成岩共生序列
    小结
第3章 火山碎屑岩对 CO2的矿物圈闭潜力及盖层的封闭能力
    3.1 片钠铝石产状与成分
        3.1.1 产状
        3.1.2 成分
    3.2 片钠铝石的形成机制
        3.2.1 环境条件
        3.2.2 物质来源
    3.3 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
        3.3.1 片钠铝石碳氧同位素
        3.3.2 方解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碳氧同位素
    3.4 碳酸盐矿物含量比较
    3.5 矿物捕获 CO_2量
    3.6 泥岩盖层封闭能力
    小结
第4章 凝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实验
    4.1 样品选择和处理
    4.2 实验设计
        4.2.1 实验系列 4.1
        4.2.2 实验系列 4.2
    4.3 实验设备
    4.4 实验流程
        4.4.1 实验系列 4.1
        4.4.2 实验系列 4.2
    4.5 分析测试方法
    4.6 岩石样品实验结果
        4.6.1 实验前
        4.6.2 实验后
    4.7 溶液样品实验结果
        4.7.1 实验系列 4.1
        4.7.2 实验系列 4.2
    4.8 实验过程模拟
    4.9 实验结果计算
    小结
    附图表
第5章 泥岩水岩相互作用实验
    5.1 样品选择和处理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系列 5.1
        5.2.2 实验系列 5.2
        5.2.3 实验系列 5.3
        5.2.4 实验系列 5.4
        5.2.5 实验系列 5.5
    5.3 实验设备
    5.4 实验流程
        5.4.1 实验系列 5.1 和 5.2
        5.4.2 实验系列 5.3 和 5.4
        5.4.3 实验系列 5.5
    5.5 分析测试方法
    5.6 岩石样品实验结果
        5.6.1 实验前
        5.6.2 实验后
    5.7 溶液样品实验结果
        5.7.1 实验系列 5.1
        5.7.2 实验系列 5.2
        5.7.3 实验系列 5.3 和 5.4
        5.7.4 实验系列 5.5
    5.8 实验过程模拟
    5.9 实验结果计算
    小结
    附图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致谢

(4)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盆地地质概况
2 海拉尔盆地油气特征
    2.1 油气储集层
        (1) 碎屑岩
        (2) 火山碎屑岩
        (3) 基岩
        (4) 生储盖组合
    2.2 油气藏特征
        (1) 呼和诺仁油藏
        (2) 苏德尔特油藏
        (3) 巴彦塔拉油田
3 塔木察格盆地的油气特征
4 盆地的热液流体活动
    4.1 盆地的非典型沉积岩中的成岩矿物
        (1) 片钠铝石的发现
        (2) 矿物的热液蚀变
        (3) 微量元素异常
    4.2 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5 同位素地球化学省对油气田分布的制约
6 中地壳低速层对油气田分布的制约
    6.1 中地壳低速层是油气发生器
    6.2 无机油气的勘探准则
7 讨论
    (1) 加强对基岩油藏的研究与勘探
    (2) 应用全新的地球物理勘探理论及技术探索地层的含油气性
    (3) 重视潜山油气藏的勘探
8 结论

(5)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层序地层学发展简史、历程及现状
        0.2.2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0.2.3 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0.2.4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区域构造位置
        1.1.2 盆地构造演化
    1.2 地层特征
    1.3 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1.3.1 烃源岩
        1.3.2 储层特征
        1.3.3 盖层
        1.3.4 圈闭类型
        1.3.5 生储盖组合关系
    1.4 呼和湖凹陷在盆地中位置及隶属关系
第2章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1 凹陷结构特征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原则
        2.2.2 各构造单元特征
    2.3 断裂特征及构造样式
        2.3.1 断裂系统划分
        2.3.2 断裂类型
        2.3.3 构造样式研究
    2.4 断裂产状和规模特征
    2.5 断层活动特征
        2.5.1 构造变形
        2.5.2 断裂活动性差异
    2.6 构造演化特征
        2.6.1 剖面演化特征
        2.6.2 平面演化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层序构成样式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及特征
        3.1.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1.2 层序界面的特征
        3.1.3 层序内体系域构成
        3.1.4 层序划分方案
    3.2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3.2.1 单井层序地层学分析
        3.2.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3.2.3 层序格架内地层分布
    3.3 层序构成样式控制因素探讨
        3.3.1 构造因素
        3.3.2 古气候因素
        3.3.3 物源因素
    3.4 层序构成样式分析
        3.4.1 断控陡坡型层序构成样式
        3.4.2 缓坡断阶型层序构成样式
        3.4.3 洼漕带型层序构成样式
        3.4.4 层序构成样式与油气成藏模式
第4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标志
        4.1.2 沉积构造标志
        4.1.3 粒度标志
        4.1.4 古生物标志
        4.1.5 电性标志
        4.1.6 地震相标志
    4.2 主要沉积体系类型
        4.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4.2.2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4.2.3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2.4 湖底扇沉积体系
        4.2.5 湖泊沉积体系
        4.2.6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湖底扇相的区别
    4.3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
        4.3.1 沉积背景
        4.3.2 物源分析
    4.4 单井沉积相及剖面相分析
        4.4.1 单井相分析
        4.4.2 剖面相分析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沉积体系的演化
        4.5.1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
        4.5.2 沉积体系域的沉积相构成和分布特征
        4.5.3 沉积演化模式
    4.6 断裂坡折带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4.6.1 构造坡折带的概念
        4.6.2 构造坡折带的划分
        4.6.3 构造坡折带组合样式与砂体分散体系
        4.6.4 断裂坡折带控制的砂体与油气藏富集的关系
第5章 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5.1 层序地层格架中烃源岩特征研究
        5.1.1 不同层序地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1.2 层序格架中的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
        5.1.3 层序格架中不同体系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2 层序地层格架中储层特征研究
        5.2.1 不同层序储层物性特征
        5.2.2 储层孔隙度纵向分布特征
    5.3 层序地层格架中盖层分布特征研究
    5.4 生储盖组合特征
        5.4.1 上生下储型
        5.4.2 自生自储型
        5.4.3 下生上储型
    5.5 圈闭类型与分布
        5.5.1 构造圈闭
        5.5.2 岩性圈闭
        5.5.3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5.6 油气运移与聚集
        5.6.1 输导体系
        5.6.2 运移方式
    5.7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5.7.1 生排烃史法确定油藏成藏期
        5.7.2 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判定油气藏形成时期
第6章 勘探成果分析及有利勘探方向
    6.1 勘探成果分析
        6.1.1 已钻井所揭示的油气藏分布规律
        6.1.2 已钻井失利分析
    6.2 油气成藏模式
        6.2.1 陡坡带成藏模式
        6.2.2 缓坡带成藏模式
        6.2.3 洼槽带成藏模式
    6.3 有利区带评价及目标优选
        6.3.1 有利区带评价
        6.3.2 目标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6)苏德尔特潜山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一、目前的认识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
    四、主要研究工作
第一章 断层及封闭性评价
    1.1 断裂类型及其特征
    1.2 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
    1.3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
第二章 储层成岩作用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 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2.3 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
第三章 储层裂缝及其分布预测
    3.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3.2 裂缝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3.3 裂缝预测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油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1 油水界面及其分布特征
    4.2 油层识别及分布特征
    4.3 隔层及其分隔形式
    4.4 油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 油藏类型
    5.2 不同类型油藏分布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7)贝中次凹南屯组油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特征
    1.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1.3 生、储、盖组合
第二章 构造特征
    2.1 构造发育史
    2.2 断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三章 区域层序地层格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3.3 层序地层单元及特征
第四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研究
    4.1 沉积相研究方法
    4.2 单井沉积微相模式
    4.3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4.3.1 南一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3.2 南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南屯组储层特征
    5.1 储层预测技术
    5.2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5.3 储层物性特征
    5.4 储层岩矿特征
    5.5 储层微观特征
    5.6 孔隙结构特征
    5.7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
第六章 南屯组油藏特征
    6.1 油气成藏组合
        6.1.1 生储盖条件分析
        6.1.2 南屯组生储盖组合
    6.2 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6.3 南屯组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6.3.1 油水分布特征
        6.3.2 油藏类型
        6.3.3 贝中次凹南屯组成藏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海拉尔盆地贝中地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工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贝中地区发育特征
3 贝中次凹构造特征与演化
    3.1 构造演化
    3.2 构造特征
    3.3 构造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4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预测技术
    4.2 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4.3 储层物性特征
    4.4 储层岩矿特征
    4.5 储层微观特征
5 油水层识别技术研究
    5.1 油水层识别技术
    5.2 储层参数评价
    5.3 储量参数评价
6 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
    6.1 油气成藏组合
    6.2 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贝尔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1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特征
    1.1 地层发育特征
    1.2 研究区沉积特征
    1.3 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1.3.1 区域构造特征
        1.3.2 区域构造演化
第2章 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
    2.1 层序地层特征
        2.1.1 层序界面的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2.1.2 区域性不整合与一、二级层序
        2.1.3 三级层序的界面和结构特征
        2.1.4 层序厚度和沉降中心分布
    2.2 沉积相特征
        2.2.1 沉积相类型及识别标志
        2.2.2 沉积相特征
    2.3 剖面相分析
    2.4 各层序形成期沉积体系配置
        2.4.1 SQt(铜钵庙)层序形成期沉积体系配置
        2.4.2 SQn1和SQn2沉积期的沉积体系配置
        2.4.3 SQd1至SQd2层序沉积体系配置和演化
第3章 油气成藏条件
    3.1 生油岩条件
        3.1.1 生油岩形成的地质背景
        3.1.2 生油岩发育特征
        3.1.3 生油岩有机母质丰度(TOC)发育特征
        3.1.4 有机质类型
        3.1.5 有机质成熟度
    3.2 储集条件
        3.2.1 储层岩石类型
        3.2.2 储层孔渗性
        3.2.3 储集空间类型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宏观发育特征
        3.3.2 盖层微观发育特征
第4章 含油气系统划分
    4.1 含油气系统概述
        4.1.1 含油气系统的内涵
        4.1.2 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期次
    4.2 含油气系统划分及评价
    4.3 苏德尔特含油气系统
        4.3.1 储层厚度平面分布
        4.3.2 孔隙度平面分布
        4.3.3 布达特群裂缝
        4.3.4 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性能
        4.3.5 储层综合评价
        4.3.6 油藏特征
    4.4 呼和诺仁含油气系统
        4.4.1 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
        4.4.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4.4.3 储层综合评价
        4.4.4 油藏特征
    4.5 霍多莫尔含油气系统
        4.5.1 储层物性
        4.5.2 油藏特征
    4.6 贝西斜坡含油气子系统
        4.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6.2 物性分析
        4.6.3 成藏模式
        4.6.4 有利圈闭评价及优选
    4.7 贝尔凹陷成藏主控因素
        4.7.1 源岩的形成和发育控制着成藏
        4.7.2 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控制成藏
        4.7.3 浊积扇、扇三角洲、冲积扇是油气成藏的有利环境
        4.7.4 有效圈闭的形成发育控制成藏
        4.7.5 断层的形成发育控制成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10)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下白垩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一、选题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五、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地质背景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地层特征
        一、布达特群和兴安岭群
        二、铜钵庙组
        三、南屯组
        四、大磨拐河组
        五、伊敏组和青元岗组
    第三节 构造演化特征
        一、构造演化
        二、构造格局
        三、断层特征
    第四节 油气地质特征
        一、烃源岩特征
        二、生储盖组合特征
        三、成藏条件及类型
第二章 岩石类型
    第一节 岩石类型划分
    第二节 研究区岩石类型
        一、研究区下白垩统岩石类型丰度
        二、主要岩石类型的岩性特征
    第三节 研究区岩石类型展布
        一、铜钵庙组岩石类型展布
        二、南屯组岩石类型展布
        三、大磨拐河组岩石类型展布
第三章 成岩作用
    第一节 成岩作用类型
        一、压实与压溶作用
        二、胶结作用
        三、熔结作用和熔蚀作用
        四、溶蚀溶解作用
        五、交代作用
        六、新生矿物形成
        七、重结晶作用
        八、脱玻化作用
    第二节 成岩共生序列及共生组合
        一、成岩作用的主序列
        二、成岩作用中的共生关系
    第三节 成岩相
    第四节 成岩阶段
        一、Choquette 和Schmidt 分类
        二、全国油气储层协调小组的分类
        三、塔木察格盆地成岩阶段划分
    第五节 研究区成岩作用的特殊性
第四章 储层孔隙特征研究
    第一节 储层孔隙类型和结构
        一、研究区孔隙类型
        二、孔隙类型与储层岩性的关系
    第二节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
        一、成岩作用类型与孔隙特征的关系
        二、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演化与孔隙形成的关系
        三、成岩作用过程与孔隙度的变化特征
    第三节 预测有利的孔隙发育带
        一、岩石类型与油气显示
        二、有利的成岩作用区带
        三、面孔率发育区带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四、Character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veins in pyroclastic rock of Budate Group, Hailar Basin(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D]. 麻成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J]. 李娟,卫平生,石兰亭,陈广坡,彭威,孙松领,张斌,谢明贤,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0(01)
  • [3]火山碎屑岩的CO2矿物圈闭潜力研究:天然类似物与实验室实验约束[D]. 周冰. 吉林大学, 2015(08)
  • [4]海拉尔和塔木察格盆地深部地壳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J]. 张景廉,雷明,卫平生,曹正林,阎存凤. 新疆石油地质, 2010(05)
  • [5]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李军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6]苏德尔特潜山油藏开发地质研究[D]. 白钢.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 [7]贝中次凹南屯组油藏分布规律研究[D]. 李红英.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 [8]海拉尔盆地贝中地区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于洪斌. 浙江大学, 2010(03)
  • [9]贝尔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D]. 李椿. 大庆石油学院, 2009(12)
  • [10]蒙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下白垩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的影响[D]. 李玲玲. 吉林大学, 2009(09)

标签:;  ;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