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人体生物节律”预防事故

应用“人体生物节律”预防事故

一、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做好事故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陈洋[1](2020)在《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文中指出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变的主题,然而各类事故却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若能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加以干预与控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作为矿工习得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途径,其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在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使得初始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发展成群体性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群体安全意识的下降,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一线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的制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提升组织安全,保障组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安全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和研读,结合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安全行为概念、行为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从众行为概念对矿工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在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并验证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二维结构,即规范顺从和信息认同。(2)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依据开发的量表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不安全羊群行为在工作年限、收入、年龄以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而在职位层级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负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而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以及工作要求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和群体不安全氛围通过感知损失显着负向作用于不安全羊群行为,而恢复水平和组织监管通过感知损失显着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3)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由于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感知损失)在内、外部因素与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键且直接因素,因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分析行为效用感知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内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在不同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水平的作用下,煤矿一线员工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一步,通过构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非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外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每种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4)考虑到行为效用感知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内、外部因素嵌入到行为效用感知中,通过建立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系统,分别对比了各个因素取最优和最劣值时,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趋势,并通过比较得出:在单因素中,对个人特质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最好;在内部因素(个人特质、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和外部因素(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和组织监管)分别取最优和最劣值时的对比中得出,对外部因素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最后,当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处于低水平,且恢复水平、工作素养和组织监管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中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水平最低,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最好。(5)基于实证研究、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研究所得结论,分别从行为驱动、演化规律以及干预效果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为遏制煤矿企业中的不安全羊群行为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图共计68幅,表共计103张,参考文献共计326篇。

张晓猛[2](2019)在《汽车车桥生产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车桥生产企业具备机加工、焊接、涂装、热处理等各种工艺,因而存在诸多职业安全健康(包括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风险。本文旨在对汽车车桥生产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分级,并制订相应的技术、管理、应急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并对有关理论进行研究,给出所要研究的汽车车桥生产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等相关概念的定义和范围。其次,通过介绍CQ机械厂生产概况,来分析并总结汽车车桥生产企业的特点包括工艺技术特点及风险特性等。根据汽车车桥生产企业的特点,划分出若干风险单元,采用SCL法、JHA法分别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进行辨识并建立风险点清单。第三,通过对各种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因为需要同时考虑安全生产风险与职业健康风险,故选择MES法进行汽车车桥生产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本文应用MES方法,按人身伤害、职业病症、财产损失三个方面,分别取频次E值和不同事故后果S值,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第四,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CQ机械厂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与分级管控清单,绘制CQ机械厂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四色图。第五,结合CQ机械厂实际,对车桥生产企业高风险点,如:热处理车间通风降温、电焊烟尘除尘、紫外线辐射防护、危化品管理及天然气管道安全等方面,设计并落实相应的工程技术对策。并在研究厂房通风和邻厂液氨罐泄漏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并依据结果,对车间自然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计算出邻厂液氨罐安全距离,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控制措施。第六,结合风险点清单和公司实际情况,对车桥生产企业各种风险制订分级管控措施(包括技术、管理、应急措施),并编制分级管控清单。本文对CQ机械厂进行了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分级,制订落实了相应的技术、管理、应急措施。为了评估其控制效果,对厂房内的职业危害因素与环境参数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CQ机械厂随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策措施的落实,厂房作业点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比之前,得到了明显改善。

赵萌[3](2019)在《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及决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园区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近几年物流园区数量的骤增,物流园区安全事故随之引发关注。安全事故往往危害大、损失重,安全应当是企业生产、运营首要保障的基础条件。因此物流园区的安全管理问题是园区运营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预警,消灭事故苗子对于物流园区的安全运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物流园区安全性的几大特征,阐述了我国目前物流园区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沙良物流园区(以下简称SL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 SL物流园区的安全管理机制,并为其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基于事故致因理论,从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入手分析了可能造成SL物流园区安全事故的致因,并结合物流园区特殊性建立了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依托该指标体系,分别建立遗传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GA-BP)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模型作为SL物流园区的安全评价预警模型,使用SL物流园区检查记录的客观真实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比较,最终均实现了较好的评价和预警。考虑到安全预警工作对可靠性和可推广性要求,本文提出基于Stacking的GA-BP-RF融合模型,相比于单一模型,融合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更高。在GA-BP-RF安全评价预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梯度余弦值相似度和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算法建立了敏感指标甄选模型和指标调整策略模型。敏感指标甄选模型通过比较指标方向与梯度方向夹角余弦相似度甄选对当前物流园区安全状态影响最大的指标,以提示安全管理人员对敏感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和优先调整。当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指标调整策略模型以GA-BP-RF为目标函数,利用Adam算法快速搜索临近的安全点对应的指标状态,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从安全预警到提出决策实现的可行性,并利用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实现预警与决策模型的可视化,将模型得出的结果更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安全管理人员,提升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共有图21幅,表17个,参考文献72篇。

侯刚[4](2019)在《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M居住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快速推进加剧了居住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居住建筑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建筑施工项目数量急剧增多,从业人员需求数量剧增,部分居住建筑施工企业单纯追求工程进度或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管理,造成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淡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个人安全意识及技能缺乏,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努力寻求提高居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高效方法,成为促进居住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结合国内外安全管理研究及项目安全管理实践,人与组织的不安全行为等因素成为影响居住建筑施工安全的主要原因。本文依据行为理论、安全理论,结合行为安全理论的内涵研究,为开展居住建筑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识别分析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专家打分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选取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影响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从个人行为因素、组织行为因素、环境及氛围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构建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最后,以实际居住建筑项目M为研究对象,以行为安全理论为基础,运用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集及指标权重,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M居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M居住项目安全管理状态。本文通过居住建筑施工行为安全理论研究及安全评价模型构建,为居住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为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杨竟一[5](2017)在《油气田高风险作业控制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与天然气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家在油气行业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与此相对的是油气田作业事故的频繁发生,油气田作业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严重的话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国油气田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降低油气田作业事故的发生率,进行油气田高风险作业的控制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某油田历史事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如下研究成果:(1)结合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生产经验,建立了作业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例研究,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油气田作业安全管理中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2)对海因里希法则进行了补充和拓展。指出管理层应该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事故隐患的给予更多的关注。提出可以采用不安全行为转化比与隐患转化比作为作业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3)验证了生物节律理论与油气田作业事故的关系,并指出体力临界期与情绪临界期相对于低潮期是更加危险的阶段,需要多加注意,对预防事故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4)进行了高风险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现场作业管理人员实行高风险作业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虽然目前国内的油气田企业对于高风险作业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零伤亡”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卢凤武[6](2017)在《安全行为科学视阈下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现代化给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带来的质的飞跃,为我国现阶段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给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任务重、时间长、风险高”成为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白加黑”“5+2”的工作状态导致部分公安民警的生物节律彻底紊乱,致使身体和心理达到极限,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也为各种执法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笔者通过对我国实务案例、现行立法以及域外经验的研究分析发现,生物节律理论的运用对于保障我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安全存在一定的价值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把安全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技术,即人体生物节律理论与应用,通过警务实战技战术的转换运用于警察执法活动过程,去深化分析警察个体执法行为发生、变化的规律,并以此指导和调控警察执法行为,从而使我国警察执法行为的安全性得以提升。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执法行为和执法行为安全性的概念、安全行为科学理论以及将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引入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主要对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的立法现状、理论现状及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反思;第四章主要对域外国家的相关研究及运用领域和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同时指出目前我国相关研究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介绍生物节律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第六章是主要介绍保障警察执法安全的辅助措施,以期与生物节律理论相结合,减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负伤和死亡率。

高杰[7](2016)在《基于心理学的煤矿人因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矿事故多发,除了开采条件差、机械设备较为落后等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本文在对大量煤矿事故进行统计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解算并分析了人因事故发生的层级原因,并就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对某矿进行一般的事故统计,对季度、月份、每天、每班的事故多发时间段进行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了工种、作业强度、年龄、工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对人因事故的影响。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矿管理中教育培训、激励、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检查等因素以及职工需要、安全素质、生活事件、身体状态、生物节律等客观个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结合常见的9种不安全心理,共总结出包含管理因素、客观个人因素、不安全心理因素的19种事故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解算出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表层、中层、深层原因,并对这些原因的层级关联进行了分析。以煤矿人因事故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为参考,结合心理学,以3E安全管理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把握职工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注意规律、建立与家庭相沟通的教育机制、完善精神激励与情感激励、破除事故多发的时间规律等多条教育培训对策;提出了建立完善职工生物节律信息查询系统、培养“鲶鱼型”的安全检查人员,实施“鲶鱼型”的安全检查策略、对于奖励政策要做到公平、受奖励员工的评选要民主、奖励要把握时效性、奖励要充分了解受奖员工的需要特点;对于惩罚政策要宽严一致、轻重适当、掌握火候、实施惩后安抚等强制管理对策。从根本上切断了深层因素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的连接,使煤矿安全管理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文育鹏[8](2013)在《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与控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机械设备稳定性的增强,为人们工作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是,人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由人的失误而诱发的事故已成为事故的主导因素。如何从控制人的角度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控制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事故预防的焦点,本文将分析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

袁永强[9](2013)在《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生物节律这门学科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该种理论认为,在生命的过程中,分子、细胞、机体、群体都有时间周期的情况,具体的周期从几秒、几天,到几月、几年不等,这种生物节律能够保证生物更好的适应外在的环境。化工生产具有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等特征,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将生物节律的相关理论应用在生产中能够预测人为不安全行为的临界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蒋熠[10](2012)在《汽车企业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汽车企业安全评价在企业安全管理、业务培训、资金投入、经济效益及政府的调控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针对目前汽车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实际及现阶段生产安全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与现代应用数学等理论,提出了汽车企业安全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课题,经过分析和研究以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及科学性。首先,论文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历史,并对现有的安全评价常用方法进行分析,找出针对汽车企业安全现状的最优评价方法,通过事故致因理论和“人-机-环-管理”安全分析模型,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探寻导致汽车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并建立了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安全分析模型,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以及可量化性等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建立了由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的构成的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常用的权重方法进行了解和分析之后,在分析了常用权重方法之后,选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因素的权重。为了更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评价结果,依据汽车企业安全评价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使评价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安全现状更科学、更准确,达到评价的最终目的。最后,论文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安全评价中,并进行了对该企业安全现状的评价及安全现状等级的确认,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尽可能的达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论文针对评价结果中发现的问题和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详细的改进建议及优化措施,验证了本论文提出的学术观点和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和探寻汽车企业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可推动安全评价在非矿类企业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改善企业生产安全状况,从而降低企业生产事故发生率和促进企业安全、经济、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做好事故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做好事故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2.2 不安全羊群行为概念的界定
    2.3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
    2.4 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的建立
    3.1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3.2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的界定
    3.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所需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4.1 量表开发的流程与原则
    4.2 初始题项的提取与修正
    4.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检验
    4.4 正式施测与样本情况
    4.5 正式量表的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5.1 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5.2 不安全羊群行为各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3 不安全羊群行为与其各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 行为效用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6.1 演化博弈理论
    6.2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评价
    6.3 员工群体内部演化博弈分析
    6.4 管理者与员工演化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研究
    7.1 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7.2 Netlogo平台仿真的原理与优势
    7.3 仿真系统的构建
    7.4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不安全羊群行为干预的对策建议
    8.1 基于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建议
    8.2 基于演化博弈的管理者的干预建议
    8.3 基于仿真研究的干预措施选择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汽车车桥生产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职业安全健康研究现状
        1.2.1 国外职业安全健康研究
        1.2.2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
    1.3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概念
    1.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相关概念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CQ公司概述及车桥生产企业特点
    2.1 CQ公司概况
    2.2 车桥生产企业特点
第3章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识别与评估
    3.1 风险单元及风险点确定
        3.1.1 确定风险单元
        3.1.2 确定风险点原则
    3.2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辨识
        3.2.1 风险辨识方法选择
        3.2.2 风险识别
    3.3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分析
        3.3.1 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3.3.2 MES法简介及应用改进
        3.3.3 风险评估与分级
        3.3.4 风险四色图及分析
第4章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管控技术对策
    4.1 危化品安全技术对策
        4.1.1 危化品库安全管理
        4.1.2 天然气代替危化品应用技术
    4.2 车间天然气管道安全技术措施
    4.3 热处理车间高温控制通风优化
        4.3.1 厂房自然通风模拟计算
        4.3.2 厂房自然通风系统优化
    4.4 车间除尘技术对策
        4.4.1 除尘方案选取
        4.4.2 捕捉罩计算
        4.4.3 计算除尘管网
        4.4.4 选择除尘风机
    4.5 防辐射技术对策
    4.6 邻厂液氨罐泄漏预防控制
        4.6.1 邻厂液氨罐泄漏模拟计算
        4.6.2 氨气泄漏安全距离计算
第5章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管理对策
    5.1 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级管控
        5.1.1 风险告知和预警
        5.1.2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
        5.1.3 风险分级管控
    5.2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
    5.3 基于人体生物节律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管理
    5.4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应急措施
        5.4.1 应急预案体系
        5.4.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5.4.3 预警及信息报告
        5.4.4 应急响应
        5.4.5 后期处置
        5.4.6 保障措施
        5.4.7 专项应急预案
        5.4.8 现场处置方案与应急处置卡
第6章 CQ公司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控制效果
    6.1 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效果分析
    6.2 职业健康风险控制效果分析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3)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及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物流园区安全管理与预警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SL物流园区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
    2.1 物流园区安全性特征与现状分析
        2.1.1 物流园区安全性的特征
        2.1.2 我国物流园区安全管理现状与普遍问题
    2.2 SL物流园区概况介绍和运营现状
    2.3 SL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机制
        2.3.1 SL物流园区安全管理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
        2.3.2 SL物流园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重点
    2.4 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4.1 存在的问题分析
        2.4.2 加强SL物流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2.5 本章小结
3 SL物流园区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3.1 SL物流园区安全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3.1.1 物的不安全状态原因分析
        3.1.2 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3.2 SL物流园区安全事故间接原因分析
    3.3 生物节律因素对安全事故的影响
        3.3.1 生物节律理论概述与计算方法
        3.3.2 生物节律在物流园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构建SL物流园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和预警指标选取
    4.4 本章小结
5 物流园区安全评价预警模型的构建
    5.1 安全评价方法和预警流程分析
        5.1.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安全评价预警实现流程分析
    5.2 预警警限区间设置
    5.3 预警评价模型
        5.3.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缺陷
        5.3.2 遗传算法简介和步骤
        5.3.3 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GA-BP)预警模型
        5.3.4 随机森林(RF)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模型的实现与应用
    6.1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与样本数据选取
    6.2 GA-BP模型和RF模型的训练
    6.3 模型预测结果的检验、对比分析
        6.3.1 BP、GA-BP、RF模型训练后效果检验与对比
        6.3.2 基于Stacking的GA-BP与RF模型融合与效果分析
    6.4 甄选调整指标与优化策略模型构建
        6.4.1 基于梯度方向的敏感指标甄选模型
        6.4.2 基于Adam算法的指标调整策略
    6.5 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及决策案例分析
    6.6 基于MATLAB的模型结果可视化
        6.6.1 模型可视化目标
        6.6.2 实现的流程分析
        6.6.3 基于MATLAB的安全预警与决策模型可视化设计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M居住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安全管理研究
        1.2.2 国内安全管理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行为科学理论
        2.1.1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2 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2.1.3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
        2.1.4 常见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2.2 安全管理理论
        2.2.1 安全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2.2 安全管理的原则
        2.2.3 经典安全管理理论
    2.3 行为安全理论
        2.3.1 行为安全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3.2 行为安全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安全管理理论的联系区别
        2.3.3 行为安全理论基本内容
        2.3.4 行为安全理论基本原理
        2.3.5 行为安全理论相关经典理论
    2.4 居住建筑施工概述
        2.4.1 居住建筑施工特点
        2.4.2 居住建筑施工事故类型
        2.4.3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3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居住建筑事故统计及原因分析
        3.1.1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3.1.2 居住建筑安全事故统计
        3.1.3 居住建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3.2 居住建筑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1 居住建筑施工个人行为因素
        3.2.2 居住建筑施工组织行为因素
        3.2.3 居住建筑施工环境及氛围影响因素
4 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4.1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1.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2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安全评价的含义
        4.2.2 安全评价的内容
        4.2.3 安全评价的一般方法
        4.2.4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确定
    4.3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原理
        4.3.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5 M居住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
    5.1 M居住建筑项目概况
    5.2 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综合评价
        5.2.1 构建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5.2.2 确定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指标集合
        5.2.3 构建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集
        5.2.4 基于AHP法确定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指标权重
        5.2.5 建立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模糊判断矩阵
        5.2.6 M居住建筑施工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5.3 M居住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居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5)油气田高风险作业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1.2.2 现有作业管理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油气田高风险作业概论
    2.1 引言
    2.2 高风险作业简介
        2.2.1 起重作业
        2.2.2 动火作业
        2.2.3 高处作业
        2.2.4 管线设备打开作业
        2.2.5 脚手架作业
        2.2.6 受限空间作业
        2.2.7 临时用电
        2.2.8 挖掘作业
    2.3 我国目前油气田作业安全管理的不足
    2.4 油气田主要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2.4.1 事故统计
        2.4.2 事故原因分析
        2.4.3 安全管理建议
    2.5 油气田作业主要伤害防治措施
        2.5.1 机械伤害致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2.5.2 物体打击伤害致因及防护措施
        2.5.3 高处坠落伤害致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风险作业控制管理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事故致因理论
        3.2.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3.2.2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3.2.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3.2.4 系统安全理论
    3.3 安全评价方法
        3.3.1 安全评价方法介绍
        3.3.2 安全评价过程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3.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4.2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5 海因里希法则
        3.5.1 海因里希法则简介
        3.5.2 海因里希法则的不足以及拓展
    3.6 生物节律理论
        3.6.1 人体三节律参数变化
        3.6.2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3.6.3 生物节律理论的计算方法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事故案例的高风险作业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作业安全水平分析
        4.2.1 油气田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2.2 评价指标体系量化
        4.2.3 单作业区安全评价
        4.2.4 多作业区安全评价
    4.3 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作业事故研究
        4.3.1 研究的难点
        4.3.2 某气矿的整体作业事故统计分析
        4.3.3 下属作业区事故拓展规律分析
    4.4 生物节律与油气田作业事故的关系研究
        4.4.1 油气田高风险作业活动中影响生物节律的因素
        4.4.2 基于生物节律理论的亡人事故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风险作业管理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5.3 系统实现
        5.3.1 系统登录
        5.3.2 作业信息管理
        5.3.3 作业事故信息管理
        5.3.4 用户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安全行为科学视阈下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安排
2 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概述
    2.1 问题的引出
        2.1.1 我国警察执法事故统计
        2.1.2 我国警察执法事故分析
    2.2 警察执法行为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2.2.1 警察执法行为的概念和内容
        2.2.2 警察执法行为的特征
    2.3 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的概念
    2.4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2.4.1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2.4.2 安全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2.4.3 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引入安全行为科学理论的必要性
3 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分析
    3.1 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现状
        3.1.1 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的理论现状
        3.1.2 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的立法现状
    3.2 我国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现状存在的缺陷
        3.2.1 警察个体化研究不够深入
        3.2.2 针对缓解警察疲劳进行的研究尚属空白
4 我国与域外国家生物节律理论研究对比分析
    4.1 我国关于生物节律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4.2 域外国家关于生物节律理论的研究与运用
        4.2.1 生物节律理论在交通领域的运用
        4.2.2 生物节律理论在高危行业中的运用
    4.3 我国与域外生物节律理论运用的比较
5 警察执法行为生物节律模式的构建
    5.1 警察个体执法行为生物节律的构建
        5.1.1 警察个体固有生物节律图的编制与分析
        5.1.2 警察个体常态化生物节律图的编制与分析
        5.1.3 非常态化警务实战技战术的分析与应用
    5.2 警察小组执法行为生物节律的构建
        5.2.1 执法小组的组建
        5.2.2 小组警务实战及战术的分析与运用
    5.3 运用生物节律理论的注意事项
6 提升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的辅助措施
    6.1 多部门合作提高民警职业保障水平
    6.2 实时发现和重点关注患病民警
    6.3 科学用警和调休
    6.4 着力加强警察职业防护能力
    6.5 做好民警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B 警察执法疲劳监测报告表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心理学的煤矿人因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水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分析
    2.1 煤矿安全管理
        2.1.1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
        2.1.2 煤矿安全管理性质
    2.2 安全心理学
        2.2.1 安全心理学研究任务
        2.2.2 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2.3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3 心理学与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2.3.1 事故前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2.3.2 事故后心理学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2.4 基于心理学的安全管理效应
3 煤矿人因事故统计
    3.1 煤矿人因事故
        3.1.1 事故特征
        3.1.2 煤矿人因事故
    3.2 典型矿井的一般性事故统计
        3.2.1 事故多发时间分析
        3.2.2 工种及作业强度分析
        3.2.3 年龄、工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分析
    3.3 人机工程学分析
        3.3.1 煤矿管理因素分析
        3.3.2 职工客观个人因素分析
        3.3.3 不安全心理状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心理学的人因事故影响因素ISM分析
    4.1 ISM简介
    4.2 事故影响因素ISM分析
        4.2.1 确定分析的可行性
        4.2.2 选择影响因素
        4.2.3 建立邻接矩阵
        4.2.4 计算可达矩阵
        4.2.5 划分层级关系
        4.2.6 建立煤矿人因事故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4.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4.3.1 对安全培训“疲软”现象的分析
        4.3.2 关键时间分析
        4.3.3 工作对生活事件的影响分析
        4.3.4 安全检查与“破窗效应”
        4.3.5 造成不良身体状态的原因分析
        4.3.6 责任分散效应
    4.4 本章小结
5 煤矿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5.1 3E安全管理对策
    5.2 教育培训对策
        5.2.1 教育培训从职工心理规律入手
        5.2.2 完善激励方法
        5.2.3 破除事故多发的时间规律
    5.3 强制管理对策
        5.3.1 生物节律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5.3.2 “鲶鱼效应”对安全检查的启示
        5.3.3 奖惩措施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结论
        6.1.2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物节律的相关理论
    1、情绪周期变化情况
    2、体力周期变化情况
    3、智力周期变化情况
二、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做好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
    2、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
    3、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方式
三、结语

(10)汽车企业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1.1.2 汽车行业生产概述
        1.1.3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企业安全评价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企业安全管理的演变
        1.2.2 国内外安全评价发展现状
        1.2.3 国内汽车行业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1.2.4 国内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框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1 安全评价的概述
    2.2 安全评价的方法
        2.2.1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2.2.2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2.2.3 综合安全评价方法
    2.3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2.3.1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2.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事故致因理论
        3.1.1 事故致因理论
        3.1.2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3.1.3 事故发生的隐患
    3.2 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安全事故
        3.2.1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特性
        3.2.2 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安全事故主要类型
    3.3 安全分析模型的建立
        3.3.1 安全分析方法
        3.3.2 安全分析模型
        3.3.3 汽车企业安全分析模型
    3.4 汽车企业生产车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1 安全评价一级指标体系的确定
        3.4.2 安全评价二级指标体系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AHP-FUZZY 的汽车企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4.1 安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方法选择
        4.1.1 权重确定方法的理论基础
        4.1.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4.2 基于 AHP 的汽车企业生产安全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4.2.2 创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4.2.3 计算单一标准下元素的相对权重
        4.2.4 各层元素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
        4.3.1 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4.3.2 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
    4.4 评价检查表的制定
        4.4.1 评价小项选取原则
        4.4.2 评价小项的确定
        4.4.3 评价小项等级划分依据
    4.5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5.1 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判数学模型
        4.5.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要素
        4.5.3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4.5.4 确定模糊合成算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5.2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安全综合评价
        5.2.1 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5.2.3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5.3 安全评价结果
    5.4 生产车间安全对策及优化措施
        5.4.1 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5.4.2 人员管理方面的改进
        5.4.3 生产设备的优化
        5.4.4 作业场所环境的改善
        5.4.5 安全管理的改进
        5.4.6 企业安全文化的改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附录B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附录C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指标定量划分标准
附录D 汽车企业安全评价专家评分表

四、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做好事故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汽车车桥生产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D]. 张晓猛.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3]SL物流园区安全预警及决策问题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4]基于行为安全理论的M居住建筑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研究[D]. 侯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油气田高风险作业控制管理研究[D]. 杨竟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6]安全行为科学视阈下警察执法行为安全性研究[D]. 卢凤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4)
  • [7]基于心理学的煤矿人因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 高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6(08)
  • [8]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与控制[J]. 文育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1)
  • [9]生物节律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袁永强. 化工管理, 2013(12)
  • [10]汽车企业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 蒋熠.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应用“人体生物节律”预防事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