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

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

一、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1](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提出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郑国强[2](2021)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力市场扭曲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市场中的关键要素,劳动力是连接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纽带,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依附于劳动力本身,资本、土地和数据等要素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激活和运转,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必然对整个要素市场的配置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把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反应灵活作为今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意味着深化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探究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对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出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从中归纳出不同阶段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变化特征,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历史逻辑;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并基于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制度性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现实因素。其次,基于城市、企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有序概率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生产率效应、创新效应以及创业效应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再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居民阶层认同和幸福感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的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同时对论文中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梳理:(1)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和劳动力工资理论。(2)西方经济学各流派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论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整理,本文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产生的市场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引致性因素进行了总结。(2)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有关劳动力市场扭曲“生产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就业创业效应”的文献。(3)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主要包括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对社会阶层影响的文献。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探究了相关政策要点以及劳动力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的时序变迁。其次,采用生产函数法和市场化指数法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区域特征和变化趋势。最后,从政府经济赶超行为与增长目标管理、官员晋升激励、户籍制度以及工会双重职能定位等视角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形成的特殊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宏观省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首先,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生产率效应。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其次,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创新效应。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从个体层面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五章是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以居民阶层认同的变化衡量社会阶层变迁,以居民幸福感间接衡量社会福利水平,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进行了考察。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阶层认同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对策建议。

寿菊萍[3](2020)在《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关于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应研究,存在仅仅考察某一项指标或碎片式计量分析的问题,影响了学界对现阶段工资集体协商到底是“取得了成效”、还是“效果不佳”抑或“流于形式”的判断和争论。本文研究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首先将工资集体协商放在包含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企业总体中进行考察,比较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中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其次,对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进行结构性分析。然后,在实证得出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以综合判断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果。在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企业所有制差异的比较中,本文分别从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角度和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展开讨论。从工资集体协商的总体工资效应角度,本文提出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可能出现工资负效应”的命题。这一命题既与西方国家的实证结果构成反差,也与我们通常的直觉形成反差。文章通过对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特性的考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协商模型。在实证上,比较分析了在政府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前后的工资效应及其显着性变化,以增强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由此,本文创新地提出,这种工资负效应是我国独特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安排导致的协商工资向上粘性所致。这可视为对劳动工资理论打上一个可供参考的补丁。从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本文着重比较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在实证上,对直接用OLS估计可能存在因自选择问题引起的偏差,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来处理样本平衡性问题,以减小选择性偏差。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总的说来并不显着。对于一线员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对低分位员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非一线员工中,工资集体协商的负工资效应更显着地体现在高收入分位的员工上。将员工按年龄、学历、是否具有技术等级证书、农村还是非农户口、本地还是外地户籍分组回归,得出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对非农业户口员工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低学历水平员工则有正向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并不必然意味着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就“效果不佳”或“流于形式”。本文还从工资集体协商对工资社保福利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对企业用工的影响以及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三个维度,在计量改进中更客观地判断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在分析方法上,对以往若干相关实证研究方法作了一定程度的改进,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和稳健性。本文的综合研究表明,尽管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并不显着,但考虑到员工的社保福利、员工的离职概率、员工满意度等因素,以及考虑到这是劳资双方集体走向制度化对话和协商的第一步,工资集体协商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总体上有积极的效果。且工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会促使员工形成良性的工资增长预期,进一步促进企业和员工双方稳态关系的构建。从而,提高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扩大其覆盖面,有助于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此外,良好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提质增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集体劳动关系主体,诱发相关主体开展集体协商的内在需求。促成集体协商主体的劳资双方合作博弈或博弈均衡合作,提升集体协商的质量和绩效。二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和谐发展。针对民营企业“相对弱资本与绝对弱劳动”的阶段性特点,要进行“产权双维护”(对劳动力产权和物质资本产权都要进行维护),同时采取得力措施降低高昂的融资成本以及沉重的税收和社保缴费,让企业轻装上阵、专心经营民营企业发展。调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能够给员工利益空间就越大。三是优化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升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同城待遇”。

何佳欢[4](2020)在《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困境与保障制度研究 ——以“996”工作制为视角》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经济市场的供求规律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核心,而社会法的公平观则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则。社会法的公平观,将处于私法平等中的劳动者的人身属性予以抽离。基于劳动基准制度的规定,改变了劳动力市场单一的以供求情况决定劳动用工的情况。但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996”工作制的普遍出现,违背了当代劳动法的普遍原则。社会法的公平原则被私法的形式平等所取代,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也被破坏。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与社会法的公平观发生冲突,使得劳动力市场完全商品化,这既不符合现代劳动法的发展趋势,也损害了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古典经济学派的“市场资源应当由市场来进行充分调配,政府不应干涉”的“守夜人”理论已经被多次金融危机证明是错误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纠正市场资源错配的功能。而“996”工作制在我国大行其道,表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也出现了错配,因此,加强政府监管,赋予政府主动对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情况予以打击,从宏观层面上对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进行纠正,是解决“996”工作制困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路径。充分认识休息权的内涵与价值,是剖析“996”工作制的前提。为探寻其产生的原因,思考提出改良对策的基础。本文的第一部分即从休息权概念的界定出发,并对休息权从属性以及价值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力求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休息权的概念,促进休息权从权利宣示到落实,从应然到实然的过程。明确了休息权的概念与价值,以此为出发点,就可以对“996”工作制进行解析。通过明确该工作制是如何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来探究相关法律规定是否存在漏洞与缺陷。故而,本文第二部分即以“996”工作制为切入点,思考劳动者默然接受“996”工作制超长工作时间背后的原因。分析“996”工作制利用基准工资制度的漏洞来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模式。以及离职劳动者怠于行使劳动仲裁权利背后的原因。从而分析我国当前劳动基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工时基准制度中准备期间与待命期间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值班中工作时间的合理认定,工资基准中工资的范围认定较为狭窄以及最低工资标准过低的问题。劳动关系协调制度中集体协商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以及劳动仲裁制度中先裁后审的模式僵化,并且未能发挥仲裁与诉讼各自程序上的优势等问题。发达国家的劳动者经过数百年的协商与抗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且有力的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护制度。例如,其强有力的工会可以通过采取组织劳动者罢工,积极参与政治性活动等方式来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通过立法将休息休假上升到劳动者基本生存权利的高度,使得休息权成为不仅是用人单位不得侵犯的权利,也是劳动者不可放弃的义务;以及对于严重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的雇主,不仅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还要对其进行刑法上的惩戒等。但是,法律的引进不是简单的照抄,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制度和法律实践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转化。故而,本文第三部分即是通过对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劳动法律制度的研究,总结出其中的优点,并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化后予以借鉴。在通过之前的对于劳动者休息权的概念与价值的明晰与探究,对“996”工作制产生的背景、原因的剖析,对发达国家劳动保护制度先进经验的提炼与总结,本文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当前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从立法的角度建议对工作时间的含义进行明确,对其范围进行界定。对于最低工资制度则应当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标准制定。在集体协商制度中应引入社会协商制度来辅助集体协商的推进。从公权力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立独立于地方行政机关的,垂直领导体系的劳动行政监察制度。以及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讨论如何从程序法上给予维权劳动者以适当的倾斜。以上建议希望在减轻劳动者工作负担,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方面能有所裨益。

于东阳[5](2020)在《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以年均9.4%的水平高速增长。工资制度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等级工资制,逐渐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工资制度转变。本文从经济史学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厘清工资相关概念及工资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史进行专题研究。论文以三次工资改革为主线,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为横切面,分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两大部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的变化过程,试图探究各个历史阶段工资制度和工资水平的现状与特点,探讨中国工资制度和水平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为今后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的借鉴。第一阶段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791991年)。19791991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相对完整的一个历史阶段,传统的计划性经济体制慢慢向市场经济转轨,资源的配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计划逐步转向市场,所有制结构也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市场的多元化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和发展,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化。1985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结构工资制度,要求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同他们的工作职务和承担的责任结合起来。同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国有企业的相分离。国有企业开始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分级管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实际需要,可以自己决定本单位的工资发放形式、工资制度和工资的分配方法,开始把市场机制向企业的分配领域逐步引入,从而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在非国有部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影响着工资制度的形成,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初现端倪。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922001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1993年开始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职工进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国有企业高管进行了年薪制的初步尝试,工资管理也从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转变。同时,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相分离,二者分别实行不同的工资制度。行政机关实行职务级别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专业技术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津贴奖金制等。第三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20022016年)。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个人收入分配理念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强调公平转变。国有企业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劳动结果,国企高管年薪制也进一步确立和完善;2006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改革。行政机关基本工资构成由现行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项调整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取消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完善津贴补贴制度;建立工资水平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根据事业单位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19782016年中国工资水平总体上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则由1978年的615元上涨到2016年的67569元,增长109.87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平均工资年均增长7.41%,呈现出低速大波动、高速小波动和中速小波动的阶段性特征。1978年199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4.29%,增速较低,但波动幅度较大;1998-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2.96%,增速较高,同时波动幅度较小;2010年-2016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8.15%,增速放缓,波动幅度也较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注重收入分配调节,工资增长不再大起大落,而且近年来实际平均工资增速与GDP增速趋于同步。工资水平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也逐渐拉开,并引发了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进入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理念下,国家采取“提低、控高、扩中”等各类措施,不断缩小工资收入差距。农民工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他们的工资更接近市场化的工资水平,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的出现,农民工工资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工资制度改革遵循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步骤与逻辑,具有明显的渐进式和“双轨”特征;个人收入分配理念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效率与公平并重;国有企业工资增长原则从“两低于”转变为“两同步”;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完善;工资制度由注重资历向注重能力再向注重结果转变,激励作用明显加强。今后,我们要建立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的工资决定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并建立长效工资增长机制。

张景涵[6](2020)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规范类型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诸如立法决策或者司法裁判等法律的决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在立法期限或司法裁量时间成本的压力下所作出的,但上述决定并非脱离理性判断以及衡量,法律理性主义或者法律经验主义至多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理论理性或实践理性的认识标准,但对于像法律实践这一类实践的话语如何以“实践”的方式来达到理性的结果,却并没有提供更有说服力、更有实践可能性的标准或规则。尤其是对于具体的部门法实践来说,通过怎样“实践”的方式来达到立法决策希冀理性的结果,需要认真的思索。也即,通过何种方式来检视具体部门法的实践效果,没有更有说服力和实践可能的标准或规则。本文讨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标准,但不能因此回避对部门法实施效果的检讨。作为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评估,了解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找出法规实施以及法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该法的立、改、废提供依据。当前,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各个方面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实在法律规范与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之间难免有乖悖之处,如何使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适应变动着的实际生活并得到合理有效的实施,必须做深入研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也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模式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即个体自治、团体自治和国家强制三大调整模式并存。故本文选取意思自治、集体协商以及国家干预三大调整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进行研究。认识法律并不意味抠法律字眼,而是把握法律的意义和效果。反推之,讨论《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劳动合同法》。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特别”合同法,劳资之间“协商一致”的意思自治贯穿全文。另一方面,矫正资强劳弱的《劳动合同法》部门法属性决定了国家公权力的干预特征。此外,在劳资私人自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真空部分,需第三方机制的介入进行协调,以此形成完整的劳动关系协调规范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本文选取从意思自治、国家干预和集体协商三大规范调整模式的角度切入。如果将《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与实证整体拟制为一个自然人,那么前述三大规范调整模式便是该自然人的骨骼,而它们所涵摄下的《劳动合同法》具体制度便是遍布骨骼周围的血肉,即通过意思自治、国家干预以及集体协商三大规范调整模式将整部《劳动合同法》的制度框架脉络串起来。在第一章中,本文开门见山地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观察角度的类型化进行了阐释,分别选取意思自治、国家干预以及集体协商三大调整规范模式的角度进行检视。原因在于就《劳动合同法》规范实施主体而言,三者存在主体的区别:意思自治强调劳动关系双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意思表达、协商一致;国家干预强调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而集体协商的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第二章讨论《劳动合同法》意思自治规范下具体制度的实施效果。检讨了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和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分别检讨了劳动合同期限问题和劳动合同的解除问题。第三章讨论了《劳动合同法》国家干预规范下具体制度的实施效果,检讨了劳动合同书面形式、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制度、违约金、补偿金和赔偿金制度以及劳务派遣制度。上述国家干预下的制度中,批判较多的是相关制度对用人单位用工灵活性的影响:书面形式、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二倍工资的绑定、“三金制度”和劳务派遣制度限缩了用人单位的用工灵活性,增大了用工成本;在实际的操作中,用人单位对此的意见也较大。甚至认为相关规定需要进行调整。但对制度的理解仅仅着眼于约束当事人的行为而放弃了制度的功能和目的,就一定会引发对制度的教条主义视角和理解。《劳动合同法》中现有的对国家干预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但倾斜保护的理解不能陷入教条主义的困境。第四章讨论了《劳动合同法》集体协商调整模式的实施效果,特别是作为集体协商结果的集体合同的实施样态。对于这些具体制度的实施效果,文章分别从立法宗旨的落实、学界的不同讨论以及实证的样态三个层面进行检视。第五章关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分别从实施效果的价值分析、功能检视和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三个层次进行讨论。实施效果的价值分析主要强调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矫正正义的两大价值取向;功能检视包括了《劳动合同法》内部规范的互动以及管制与自治的平衡;而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则是分别对应本文第二、三章意思自治和国家干预的规范,通过提出对其涵摄下具体制度修改、完善的意见来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进行回应。

邵程林[7](2020)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过去数年中“技工荒”一直成为困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瓶颈,尤其是高水平技术工人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能支撑和人才保证,尤其是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技能形成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在其构建过程中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技能形成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在我国国内尚未得到系统的理解与深化。而在国外有关发达国家(例如英美等),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发达,产业工人的技能形成及开发体系较为完善,这也为我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构建与升级提供了参考借鉴。因此,本文主要参考借鉴了贝雷迪(Bereday,G.Z.)的经典比较教育研究模型,并结合奥斯特罗姆(Ostrom,E.)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方法论基础,构建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在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分析与剖面分析两条研究线索,选取美、英、德三国作为主要对比研究对象开展跨国别研究,最后对样本国家在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本土国情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通过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框架,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与研究范式,以期为我国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开发及终身学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范小仲[8](2019)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要素市场化滞后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根源,力图从中找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为当前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参考。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以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付出的代价高昂,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要素市场领域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和要素计划配置体制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起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1979-1991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践探索。尽管还存在“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造成冲击,要素市场开始初步发育。然而,相比于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加剧市场秩序紊乱和宏观调控困难,现实矛盾使要素市场化改革由探索进入推进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01年),“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被打破,确立了要素的商品属性和要素市场的基础地位,在产品价格市场化并轨的背景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并不断推进。但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战略性和社会性负担,需要在要素数量和价格上予以支持,要素价格“双轨制”由此形成,引发经济中产生诸多摩擦和冲突,解决摩擦客观上为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要素市场的掣肘,要素市场分割和要素价格扭曲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多重结构性失衡,要素价格扭曲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根源。通过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和启示:第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第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第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第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市场发育等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要素市场化改革已具有“可改革性”。从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来看,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注重与其他相关改革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

崔咪咪[9](2019)在《中国工会是否存在工资溢价效应 ——基于民营企业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会的职能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有的人认为企业建立工会之后,可以通过集体谈判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拉大与其他企业的工资差距,产生工资溢价;但也有人认为中国工会仅仅是一种福利性组织,当大规模的群体冲突或劳资矛盾发生时,中国工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集体失语”。本文旨在通过对民营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分析,研究我国工会是否存在工资溢价效应,进而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性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工会影响劳动者工资收入的两个理论基础,即工资集体协商理论与最低工资理论。工资集体协商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事宜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书面合同;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相应工作之后,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付给劳动者的,足以满足正常生活需要的报酬。接下来,阐述了工会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机制,即议价能力提升带来的工资水平提高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带来的工资水平提高,其中后者主要从消除资方垄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心理攀比与要素替代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次,本文采用OLS回归得出:我国工会存在工资溢价效应,且工会的工资溢价效应在第二产业的企业、小微型企业与中部地区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显着;采用分位数回归得出: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之后,最大的受益者为低收入水平的劳动者,对高收入水平的劳动者影响并不显着;OLS回归方法可能存在样本的“自选择”问题,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解决样本的“自选择”问题,结果显示匹配之后工会组织仍然存在工资溢价效应;并通过对“活跃工会”的研究,进行结论的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即我国政府应当重视工会组织的建设,发挥其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推行行业性集体协商,加强工会组织微观层面谈判能力;建章立制,提高工会领导的工作压力。

葛宣冲[10](2019)在《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随之进入快车道。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天然场域,应当且必须成为我国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标杆和榜样,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如何实现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三大问题进行谋篇布局。其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理论与经验入手,理清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的逻辑关联,对改革开放前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爬犁,剖析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试图整体把握当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与基本方式,以期澄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认识的歧义和误区,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寻求智慧资源和思想启迪。全文共分为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在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相关概念界定的前提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与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的理论,并简要概括了两种社会制度下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经验,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第二章为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界定民主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两对范畴的逻辑关系。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经济民主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企业民主制度作为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在理论维度上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践维度上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本章的研究完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第三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在廓清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全景式地深入研究。这一研究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逻辑起点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第四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认识误区、政策偏差、经验匮乏三个维度,剖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历史局限,初步找到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病根”,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五章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本章依据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基本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颇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思考。

二、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维度
        二、法律维度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一、基尼系数
        二、要素价格理论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一、权力配置原则
        二、权力配置结构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市场扭曲的内涵
        1.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定义
        1.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表现形式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2.1.1 马克思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思想
        2.1.2 马克思的劳动力流动配置理论
        2.1.3 马克思的劳动力工资理论
    2.2 西方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理论
        2.2.1 新古典学派的均衡价格工资理论与职业竞争理论
        2.2.2 新制度学派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2.2.3 新凯恩斯学派的效率工资理论与“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2.2.4 新剑桥学派的社会经济因素理论
        2.2.5 激进经济学派的劳动力市场扭曲理论
    2.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成因
        2.3.2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2.3.3 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2.3.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和形成机理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历史演进
        3.1.1 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发育阶段(1978-1991 年)
        3.1.2 劳动力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1992-2002 年)
        3.1.3 劳动力市场的相对成熟阶段(2003-2012 年)
        3.1.4 劳动力市场的深化改革阶段(2013 年至今)
    3.2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3.2.1 生产函数法
        3.2.2 市场化指数法
    3.3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与实证分析
        3.3.1 形成机理分析
        3.3.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3.3.3 实证分析
        3.3.4 本节小结
第4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经济效应
    4.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理论机制分析
        4.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1.5 本节小结
    4.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企业创新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理论机制分析
        4.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2.5 本节小结
    4.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创业
        4.3.1 问题的提出
        4.3.2 理论机制分析
        4.3.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3.5 本节小结
第5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社会效应
    5.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阶层认同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理论机制分析
        5.1.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1.4 实证结果分析
        5.1.5 本节小结
    5.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幸福感
        5.2.1 问题的提出
        5.2.2 理论分析
        5.2.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本节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及局限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存在的局限
2 工资集体协商的演进及研究综述
    2.1 西方经济学视野中的工资集体谈判
        2.1.1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的发展阶段
        2.1.2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模型回顾
        2.1.3 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实证研究
    2.2 我国集体协商及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
        2.2.1 我国集体协商的发展阶段
        2.2.2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演进历程
        2.2.3 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
    2.3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研究进展
        2.3.1 我国学者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
        2.3.2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类型的划分
        2.3.3 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效应实证
3 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模型分析
    3.1 对工资集体协商政府主导的理解
    3.2 政府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模型
        3.2.1 最后要价仲裁基本模型
        3.2.2 最后要价仲裁模型的适用性考察
        3.2.3 最后要价仲裁基本模型的拓展
    3.3 工资集体协商的双边垄断考察
        3.3.1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之前的工资定价
        3.3.2 在需求增长过程中实行工资集体协商
4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企业所有制差异
    4.1 数据、模型及变量
        4.1.1 样本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4.1.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4.1.3 变量说明
    4.2 总体工资效应及其企业所有制差异
        4.2.1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OLS估计
        4.2.2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PSM估计
    4.3 政府强力普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
    4.4 工资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5 民营企业工资效应的进一步考察
    5.1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描述性统计
        5.1.1 民营企业基本信息及员工个体特征
        5.1.2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状况
        5.1.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的影响
    5.2 双重差分法对工资效应的进一步佐证
        5.2.1 双重差分的构造
        5.2.2 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
    5.3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结构分析
        5.3.1 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工资影响的分位估计
        5.3.2 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效应的异质性
6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非工资效应
    6.1 模型构建
        6.1.1 生产效应模型
        6.1.2 员工离职倾向、社保福利效应模型
    6.2 非工资效应实证分析
        6.2.1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生产效应
        6.2.2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
        6.2.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保福利效应
    6.3 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效果的若干讨论
        6.3.1 工资集体协商的建制率问题
        6.3.2 工资集体协商的生产效应问题
        6.3.3 员工离职率和离职倾向问题
        6.3.4 工资集体协商对社保福利的影响问题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增强劳资双方的主体性和协商能力
        7.2.2 以“产权双维护”推动劳资合作博弈
        7.2.3 制度和能力“双管齐下”
        7.2.4 营造尊重规则、恪守诚信、合作共赢的外部环境
        7.2.5 构筑协商“双底线”,加快政府转型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困境与保障制度研究 ——以“996”工作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第二章 休息权的制度考察
    一、休息权的概念
        (一)广义的休息权
        (二)狭义的休息权
    二、宪法上的休息权
        (一)休息权是基本权利
        (二)休息权兼顾社会权和自由权属性
    三、休息权的价值
        (一)内在价值
        (二)外在价值
第三章 劳动者休息权制度的反思
    一、“996”工作制的法律与经济评价
        (一)“996”工作制对法定休息权的侵犯
        (二)“996”工作制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导致劳动力市场配置功能紊乱
    二、“996”工作制折射的休息权立法问题
        (一)工时基准的问题
        (二)工资基准的问题
        (三)集体协商制度的问题
        (四)劳动仲裁制度的立法问题
第四章 休息权法律保障的比较法考察及启示
    一、发达国家的休息权法律保障
        (一)美国劳动者休息权制度研究
        (二)法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研究
        (三)德国劳动者休息权的主要内容
    二、发达国家休息权法律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休息权制度的启示
        (二)法国带薪年休假权对我国的启示
        (三)德国劳动者休息权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的思考
    一、立法保护
        (一)明确工作时间的含义和范围
        (二)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
        (三)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
    二、行政监察手段
        (一)废除处理劳动争议职能
        (二)建立系统的劳动保障监察法律体系
        (三)建立垂直的劳动监察模式
    三、司法措施
        (一)举证责任
        (二)“或裁或审”模式的考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工资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节 工资相关概念
        一、工资
        二、劳动报酬
        三、薪酬
        四、收入
    第二节 工资决定理论回顾和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
        一、维持生存工资理论
        二、均衡工资理论
        三、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四、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五、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六、效率工资理论
        七、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
    第三节 研究成果综述
        一、工资制度研究
        二、工资水平研究
        三、工资决定机制研究
第二章 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79-1991年)
    第一节 改革的历史起点:等级工资制度
        一、等级工资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二、等级工资制度的内容
        三、等级工资制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市场经济转轨初期的工资制度改革历程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背景
        二、1979-1984年工资制度改革的探索
        三、工资制度改革的正式实施
        四、非国有部门的工资制度
    第三节 1979~1991年工资制度改革的评价
        一、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尚处萌芽阶段
        二、调动了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激励效果初步显现
        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
第三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1992-2001年)
    第一节 工资管理从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一、实行弹性劳动工资计划
        二、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宏观指导体系
    第二节 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一、国有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高管年薪制的初步尝试
        三、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
    第三节 1993年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一、1993年行政机关工资制度改革
        二、1993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第四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初现端倪
        二、岗位技能工资制改革评价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第四章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改革(2002-2016年)
    第一节 完善政府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一、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二、加强对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调控高收入企业工资分配
        三、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节 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高管年薪制的确立和完善
    第三节 2006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三、高等学校年薪制探索
    第四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资制度改革评价
        一、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的初步形成
        二、岗位绩效工资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作用突显
        三、公务员工资制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距离市场化更进一步
第五章 工资水平的演变(1979-2016年)
    第一节 工资水平的增长
        一、工资总额和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
        二、工资水平与经济增长
        三、工资性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增长
    第二节 工资水平的结构变化
        一、不同经济类型的工资水平变化
        二、不同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
        三、不同地区工资水平的变化
        四、工资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在缩小的走势
    第三节 农民工工资增长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成绩
        一、工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渐进式和“双轨”特征
        二、工资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三、工资增长要处理好企业效益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工资制度改革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五、工资制度由注重资历向注重能力再向注重结果转变,激励作用明显加强
        六、人口红利日渐式微,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第二节 历史启示:中国工资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一、建立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的工资决定机制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三、建立长效工资增长机制
        四、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规范类型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研究状况的学术梳理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框架及创新点
    五、一些问题的说明
    六、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一章 《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观察角度类型化阐释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类型化的考察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类型化的提出及价值
        二、《劳动合同法》规范的类型化表达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意思自治调整规范模式
        一、《劳动合同法》意思自治的逻辑
        二、《劳动合同法》中意思自治的判断标准
        三、《劳动合同法》中意思自治的制度表达
    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国家干预调整规范模式
        一、《劳动合同法》国家干预的背景
        二、《劳动合同法》中国家干预的判断标准
        三、《劳动合同法》国家干预的制度表达
    第四节 《劳动合同法》集体协商调整规范模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意思自治规范下《劳动合同法》具体制度实施效果研究
    第一节 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劳动合同法》中的期限制度立法宗旨与制度内涵
        二、学界对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讨论
        三、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实证样态
        四、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宗旨与制度内涵
        二、学界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讨论
        三、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实证样态
        四、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国家干预规范下《劳动合同法》具体制度的实施效果
    第一节 劳动合同书面形式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立法宗旨与内涵
        二、学界对劳动合同书面形式制度的讨论
        三、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实证样态
        四、劳动合同书面形式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宗旨与内涵
        二、学界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讨论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证样态
    第三节 二倍工资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二倍工资制度的立法宗旨与制度内涵
        二、其余相关的规定
        三、学界对二倍工资制度的讨论
        四、二倍工资制度的实证样态
        五、工资制度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第四节 劳务派遣制度实施效果的检视
        一、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宗旨与制度内涵
        二、学界对劳务派遣制度的讨论
        三、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证样态
        四、劳务派遣制度的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集体协商规范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检讨
    第一节 集体协商制度概述
        一、集体协商制度的逻辑原点考究
        二、博弈论视野下的集体谈判模式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集体协商的内涵表现
        一、集体协商的法价值
        二、法条文本中的集体协商
        三、集体协商中的集体合同
    第三节 理性对待讨论集体协商制度
        一、集体协商制度的检讨
        二、现有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集体协商制度的路径反思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一、立法宗旨的意义分析
        二、立法宗旨的内涵厘定
    第二节 《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中的功能检视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的功能检视之一:内部规范的互动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的功能检视之二:管制与自治的平衡
    第三节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完善意见
        一、《劳动合同法》中意思自治部分的修改意见
        二、《劳动合同法》中国家干预部分的修改意见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政策理论背景
        1.2.2 社会发展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图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工人的定义
        2.1.2 技能的定义
        2.1.3 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体系的定义
    2.2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产业工人的相关文献综述
        2.2.2 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体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2.2.3 文献述评
    2.3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理论基础
        2.3.1 新职业主义理论
        2.3.2 工作场所学习理论
        2.3.3 现代员工培训理论
        2.3.4 人力资本理论
        2.3.5 现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国际比较研究的方案及设计
    3.1 国际比较研究的缘由及思路
    3.2 国际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贝雷迪的比较教育思想
        3.2.2 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3.2.3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3.3 国际比较研究“单元”及“路径”的选择
        3.3.1 比较分析“单元”的选择
        3.3.2 比较分析“路径”的选择
    3.4 国际比较分析框架与模型的构建
        3.4.1 比较分析框架的构建
        3.4.2 比较分析模型的构建
    3.5 研究样本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4.1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4.2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4.2.1 技能投资制度
        4.2.2 技能供给制度
        4.2.3 技能认证制度
        4.2.4 技能使用制度
        4.2.5 社会合作制度
    4.3 英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4.3.1 自主性与自由性相结合
        4.3.2 高度的市场适应性
        4.3.3 注重灵活性与公平性
第五章 美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5.1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5.2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5.2.1 技能投资制度
        5.2.2 技能供给制度
        5.2.3 技能认证制度
        5.2.4 技能使用制度
        5.2.5 社会合作制度
    5.3 美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5.3.1 普职教育的深度融合性
        5.3.2 技能培养的高度开放性
        5.3.3 市场需求的紧密相关性
第六章 德国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6.1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历史背景
    6.2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核心要素
        6.2.1 技能投资制度
        6.2.2 技能供给制度
        6.2.3 技能认证制度
        6.2.4 技能使用制度
        6.2.5 社会合作制度
    6.3 德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主要特点
        6.3.1 以企业运作模式为核心
        6.3.2 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
        6.3.3 以职业实践技能为本位
第七章 三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比较分析
    7.1 比较分析的简要结果
    7.2 核心要素的比较分析
        7.2.1 技能投资制度比较研究
        7.2.2 技能供给制度比较研究
        7.2.3 技能认证制度比较研究
        7.2.4 技能使用制度比较研究
        7.2.5 社会合作制度比较研究
    7.3 比较分析的若干启示
        7.3.1 基本制度建构的必要性
        7.3.2 相关者利益协调的重要性
        7.3.3 教育培训作用的基础性
第八章 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建构
    8.1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制度框架
        8.1.1 建立责任分担的技能投资制度
        8.1.2 建立标准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技能供给制度
        8.1.3 建立科学公正的技能评价和资格认证制度
        8.1.4 建立公平可信的技能使用制度
        8.1.5 建立多方参与的社会合作制度
    8.2 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路径选择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相关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工会是否存在工资溢价效应 ——基于民营企业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工资溢价相关文献
        1.2.2 工会能否带来工资溢价的相关文献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会的概念界定
        2.1.2 工资溢价的概念界定
    2.2 工会工资溢价的理论基础
        2.2.1 工资集体协商理论
        2.2.2 最低工资理论
    2.3 工会工资溢价的影响机制
        2.3.1 议价能力提升带来的工资溢价
        2.3.2 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带来的工资溢价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分析
    3.1 数据处理、变量选择及典型化事实
        3.1.1 数据处理
        3.1.2 变量选择
        3.1.3 典型化事实
    3.2 模型设定
    3.3 回归结果与具体分析
        3.3.1 OLS回归与分析
        3.3.2 分位数回归与分析
    3.4 内生性处理
    3.5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重视企业工会建设
        4.2.2 推行行业集体协商
        4.2.3 提高工会领导工作压力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民主
        1.1.2 企业民主
        1.1.3 企业民主制度
        1.1.4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
    1.2 企业民主制度相关理论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
        1.2.3 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经验
        1.3.1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1.3.2 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第二章 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2.1 民主制度
        2.1.1 民主制度的内涵
        2.1.2 民主制度的外延
    2.2 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
        2.2.1 经济民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2.2.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基础
        2.2.3 国有企业具备经济民主制度的基本条件
    2.3 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2.3.1 企业民主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
        2.3.2 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2.3.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3.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3.1.1 国有企业的基本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
        3.1.2 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制度是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
        3.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对国有企业民主制度的体现
    3.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3.2.1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3.2.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3.2.3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3.3.1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3.3.2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3.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认识误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4.1.1 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4.1.2 按劳分配原则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实现了
    4.2 政策偏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化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4.2.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调整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4.2.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4.3 经验匮乏: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摸索中进行
        4.3.1 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相容与相悖现象
        4.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双重效应
        4.3.3 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
    5.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5.1.1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制度
        5.1.2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5.1.3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5.1.4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
        5.1.5 探索企业共享机制
    5.2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
        5.2.1 确立职工主体地位
        5.2.2 参与管理决策
        5.2.3 实现利益共享
    5.3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式
        5.3.1 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5.3.2 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5.3.3 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关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的形成机理及效应研究[D]. 郑国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3]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资效应研究[D]. 寿菊萍. 浙江大学, 2020(01)
  • [4]劳动者休息权的实现困境与保障制度研究 ——以“996”工作制为视角[D]. 何佳欢.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中国工资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6)[D]. 于东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规范类型化的视角[D]. 张景涵. 西南政法大学, 2020
  • [7]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D]. 邵程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D]. 范小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中国工会是否存在工资溢价效应 ——基于民营企业数据的分析[D]. 崔咪咪. 湘潭大学, 2019(02)
  • [10]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 葛宣冲. 山西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企业工资制度创新模式探讨——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