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思考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丽[1](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李春泉[2](2020)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指示”的重要举措,其对大学生防治心理疾病,完善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发展等有重要功能,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职责。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近年来,情绪调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学界大量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形成较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结合研究的成果却比较少。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衍生出的不良情绪以及出现的情绪化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敲响了高校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警钟,突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作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探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途径,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途径进行探讨。文章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主要讲述课题来源与研究价值,梳理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情绪调节的研究成果,提出核心概念指向并解释其具体内涵,同时介绍了本课题运用的研究方法,说明了本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此绪论部分的阐述为后面的研究分析埋下了伏笔。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和积极心理学理论,政策依据则梳理了21世纪初以来国家颁布关于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件。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的具体过程。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得出研究结论、分析差异原因四步骤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首先,制定研究方案,明确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做好调查研究前的准备。其次,实施研究过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的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课程前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变化。再次,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对问卷测量结果的分析、课程结束后访谈结果的分析以及结合将近三个月的课程跟踪观察得出研究结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有积极影响,分别体现在归因层面,其能够提升大学生认知水平。表达层面,其能够促进大学生学会适当表达。方式层面,其能够促进大学生调节情绪行为。最后,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后,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一些方面没有像预设那样前后产生积极的变化,因此从情绪本身、教育本身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分析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为何在在课程前后产生差异。第三部分是对完善课程途径的探讨。主要从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师能力和学生努力四方面出发,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功能。首先,完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奠定基础。其次,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课程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再次,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推动课程有效实施。最后,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以调节自身行为。由此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最后是结语,归纳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研究指明方向。

肖蓉[3](2020)在《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意义与目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人们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评价,而对于精神生活质量,却缺乏客观的衡量和评价方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备受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工具,目前少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拟编制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量化评价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和特点,深入考察其相关因素,为探索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依据。二、方法:1.通过对开放式调查的质性研究获取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形成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条目池。以专家评价法评价其内容效度并对条目进行删减和修改,形成量表的预测版。2.对1573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试,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确定量表结构,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并制定量表的结果解释标准。3.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MLM)、简式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9条目(PHQ-9)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等对来自全国11省849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表现特点,与生活质量、心理、行为等身心健康变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初步探索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三、结果:1.质性研究显示:精神生活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极为重要,可表现为学习求知、精神追求、课外实践、人际和谐与休闲娱乐的五维结构,并可细分为13个亚维度。积极良好的精神生活是健康的重要组成。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QOSLS-CS)及其测量学性能:(1)QOSLS-CS共有32题,包括2个领域,10个因子。其中精神追求、精神信仰、精神成长、精神乐观、人生态度属于内隐性精神生活领域;学习进取、阅读求知、休闲实践、亲密关系、人际关系属于外显性精神生活领域。(2)结构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10个因子可解释总量表变异的72.7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一阶与二阶模型拟合良好。χ2/df<3,RMSEA值<0.05,GFI、NFI、RFI、CFI值均大小0.9。各项参数值均达到统计学要求。10个因子间的相关在0.399~0.713之间,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84~0.829,量表的内部结构效度良好。(3)效标效度:量表总分、内隐及外显性精神生活与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感及幸福感的相关在0.600~0.797之间,呈高度相关;量表总分与抑郁的相关为-0.356。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4)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分别为0.950、0.907。10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37~0.854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0.832之间。285名被试在间隔2周后的测得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07~0.841之间,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理想水平。(5)采用心理测量学中的标准参照分数进行QOSLS-CS的结果解释,将原始分进行百分制转换,得分<50分为很低水平,50~59.99分之间为较低水平,60~69.99分之间为中等水平,70~79.99分为较高水平,≥80分为很高水平。五级划分标准合理,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特点: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得分为(66.22±13.67),各维度中亲密关系得分最高(74.88± 18.28),休闲实践维度得分最低(59.33±18.60)。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很低者占10.9%,较低者占19.1%,中等者占29.4%,较高者占25.5%,很高者占15.1%。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1)除年级以外,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存在多方面的人口社会学差异,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是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者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大学生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更好(P<0.01)。(2)“有无人生座右铭”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面最为广泛。此外“有无理想信念”、“家庭经济状况”、“地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为广泛。人口社会学因素可解释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方差变异的9.8%。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理、行为因素的关系。(1)与健康及积极心理因素的关系。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WHO生活质量、生命意义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650、0.433、0.622。(2)与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①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总分与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05。无抑郁者的精神生活质量总分(69.93±12.76)及其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有抑郁者(61.13±13.23),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抑郁筛查阳性率越高(72%VS 59.4%VS 42.2%VS 29.3%VS 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4.273,P<0.001)。②有自伤自杀意念者的精神生活质量(61.62±14.13)显着低于无自伤自杀意念者(68.46±12.86)。精神生活质量越低者的自伤自杀意念筛查阳性率越高(56.3%VS 43.7%VS 30.6%VS 25.0%VS 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927,P<0.001)。(3)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关系。①运动频率越高者,在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的表现越好(P<0.001);中、大运动量者在精神生活质量表现上均优于小运动量者(P<0.001)。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更多为中、大运动量者(χ2=155.276,P<0.001)。②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少的大学生(0-3小时)的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更高。网络使用时间很多者(8小时及以上)的精神生活质量较其它人更低(P<0.001)。(4)心理行为因素较人口社会学因素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表现的影响更大,其解释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的方差变异高达53.7%。四、结论:1.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良好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元素。2.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和应用价值。3.中国大学生总体精神生活质量呈负偏态分布,40.6%的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大学生在亲密关系、人生态度、精神追求上的满足度较高,在学习进取与休闲实践活动上的满足度较低。4.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受到多种人口社会学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女生、本科生、文科生和/或医科生、城市生源、独生子女、汉族、有理想信念、有人生座右铭、有敬仰或崇拜对象、恋爱一次及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更好,父、母亲文化水平更高的的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更高。人口社会学因素总体上对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低。5.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高精神生活质量的大学生的总体生活质量更高,在生理、心理、社会领域上的表现上更好;他们有更高的生命意义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更少的抑郁情绪,更低的抑郁障碍阳性率;更少的自伤自杀意念;更多的体育运动行为;更少的网络使用。健康相关的心理与行为变量对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的影响。

张瑞宁[4](2020)在《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一流人才培养是国家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新的历史使命,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的人才培养要素,还必须重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心理资本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核心心理要素,拥有高水平心理资本才能拥有未来最无法替代和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本研究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兰州大学162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3.0和AMOS22.0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进而得出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希望维度得分最高,韧性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状况良好。2.大学生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心理资本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3.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及各维度的均分都在中值以上,其中学习态度维度得分最高,环境因素维度得分最低,大学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4.大学生学习适应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和家庭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和家庭经济均呈显着正相关。5.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呈显着正相关,心理资本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在未来人才培养中,学校应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深度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培养与激发,提高学生面对学业发展等困难时的应对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奠定基础。同时高校还应引导和发挥家庭在子女心理资本培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转变教养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为子女心理资本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

陈玲玉[5](2019)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于自我存在的认知、生命目标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体验,包含认知、动机和情感三个维度。近年来,大学生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逃课、行为散漫、生活无目标、追捧“丧文化”的现象亦十分常见。这些事实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出了问题。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可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理工类高校在生源、课程设置、学校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对于当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改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根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然后运用访谈对问卷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本研究采用梁进龙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意志自由、求意义的意志与生命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不高,追求生命目标时的动机不足。2、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的水平都高于男大学生。3、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专业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文科类、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相比于理科类、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追求生命目标上拥有更高的动机,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这一维度上的水平最低。4、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在意志自由维度,大二年级的得分显着高于大四年级,大三年级显着高于大四年级。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社团参与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参加社团和参加并担任主要职务的大学生得分都显着高于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结合访谈内容,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外部因素,并据此对理工类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包括: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郑阳[6](2019)在《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及2019年1月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中分别强调指出,要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国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同时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与危机干预机制,把社会心理服务当做治理国家的一项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日前,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正式出炉,从该报告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生活、学习和工作节奏加快,大学生正处在生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发生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同时也是人格发展整合完善的关键期,其身心成长压力大大增加,常常感到自身处于内心紧张、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活动的质量决定思想水平的高低,心理问题可以发展成为思想问题。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意义深远。心理危机干预目的就是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团体采取准确而有效的措施,避免当事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帮助当事人恢复心理较为平衡的状态,学习有效应对心理危机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在增进心理健康的同时建立统一稳定的健康人格。人格的形成过程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心”开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同时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使之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期。目前,学界对心理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分析、干预机制建立和应对方式探究等几个方面。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主要是由危机干预者对当事人采取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干预方法,通过当事人自身觉察调节达到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方法很少。正念是一种通过将注意力专注于当下并不加评判地对待此时此刻所展开的各种体验的觉知而产生的意识状态,。正念的思想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佛教思想,西方心理学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把正念运用到癌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治疗的临床实验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学者们验证了正念对改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个体自杀意念和调节个体情绪等方面均有显着的效果,并认为正念训练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开展。因此,正念训练作为一种心理危机干预新的方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研究旨在探索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的影响效果,制定切实有效的正念团体辅导方案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处理,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西安市4所高校共计60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正念五因素量表(分为观察、描述、有觉知的行动、不判断和不行动五个维度)和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量表(分为自杀意念、生理症状、情绪症状、认知症状、行为症状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36名同质心理危机被试。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人。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正念训练,每周一次,时长为90-120分钟。对对照组成员进行常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在完成八周训练后,分别用正念五因素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量表对两组成员进行施测,通过Excle2007、SPSS23.0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如下结论:1.人口统计学分析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危机程度可知:正念水平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城镇生源地的学生正念水平显着高于农村生源地正念水平;心理危机程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大二年级心理危机程度最高,其次是大一、大四、大三;文科专业的心理危机程度显着高于理科专业。2.大学生心理危机五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心理危机的五维度上,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的大学生存在显着差异。男性自杀意念、情绪症状均值显着高于女性,女性生理症状均值则显着高于男性。大二年级情绪症状和行为症状均值均显着高于其他年级;大三年级情绪症状和行为症状均值均低于其他年级。文科生的情绪症状均值显着高于理科学生。而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心理危机各维度都不存在显着差异。3.大学生心理危机五维度及总分与正念水平五维度及总分状况做相关及回归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正念水平越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越低;正念各维度对心理危机各维度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念水平对心理危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症状和认知症状两个维度。正念训练通过提高个体准确描述个人反应和专注于当下的能力,促使个体对思维和感觉采取不评判的态度,以此来调控自身情绪的平和稳定,提高自身认知能力的合理发展。4.正念干预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数据分析及被试成员的自身主观感受均表明:正念干预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有显着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程度,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工作对象的同源性和理论方法的互补性,加大推动二者的融合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二者融合性可以从转变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多元化和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投入力度几个方面来实现。6.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可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着手:大学生个人应充分认识自身、学会放松自己、集中注意力和积极调控自身情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念的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高校应该主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危机教育,并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心理危机干预和正念训练的机会。

詹伟峰[7](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苏嘉睿[8](2021)在《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始于生命又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始终围绕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而展开,是一种既关注生命认知,又关注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的发展性教育。习近平健康观蕴含了生命共同体、预防干预、全面健康等深刻理念,凸显了以生命健康为中心的价值观,为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对改进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构“生命至上”的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全新视角。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加之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偏弱、生命价值取向缺失、心理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给加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应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从前置预防入手,发掘习近平健康观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的生存需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满足学生的精神享用;要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将生命健康理念贯穿生命教育全过程;同时,整合政府、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最终推动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的体系化,促进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全面发展。

褚昕宇[9](2021)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文件和政策的问世也推动着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服务保障,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计划,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只有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的健康目标。从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发布和国内外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不难看出,国内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运动不足成为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锻炼习惯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获取青少年锻炼习惯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回归、层次聚类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建构理论相结合,揭示了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中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及特征,提出了干预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为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整体情况有待改善,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趋于多元。青少年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但由于久坐、屏幕依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多数青少年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其中女生差于男生;青少年体育课内外身体活动量不够;青少年有一定的参与锻炼的意识和认知,但在锻炼主动性和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为了探究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揭示出包含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四个方面的32条目的影响因素,通过专家赋权的AHP模型建构,为揭示青少年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提供测量工具。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层次聚类的方法验证了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各因素(25条目)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学校因素高于其他影响因素,鉴于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对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3)运用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问卷和SRHI量表进一步分析模型中各条目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程度,显示个人因素中的享受乐趣、舒缓压力,实现目标的满意感,体育活动主动性有助于青少年产生并保持体育锻炼习惯;家庭因素中,父母体育知识和运动习惯、家庭体育锻炼氛围和父母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因素中,学业压力、体育老师指导水平、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同伴们参与体育锻炼,对影响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亦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社会因素中,政府大型体育活动、城市运动设施易得性和政府推广是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较重要因素。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各模块的影响因素之间均有复杂性的联系。学校因素目前可能在对个人的在体育中感受的乐趣或个人满意感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负向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系数较高并且均是正向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和体育锻炼习惯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性明显优于女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分析显示,年龄越小,体育锻炼习惯受到家庭影响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受学校影响越明显,16-18岁阶段受学校因素影响达到峰值,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社会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4)揭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情景线索、激励和锻炼行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锻炼意识和情景线索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影响因素作用的关键。社会层面作用机制体现在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效应和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机制的特点表现为:体育锻炼习惯促进的早期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奖励作用的动态性和习惯养成的长期性。(5)根据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予以青少年锻炼习惯干预,应该进一步关注认知-意向-行动-保持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注重锻炼意识诱导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和促进社区、学校、家庭的体育锻炼促进网络体系建立的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干预策略。

邓晶艳[10](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5.研究评价
    (四)概念界定
        1.学校适应
        2.中职升高职
        3.团体心理辅导
    (五)相关理论阐释
        1.团体动力学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工具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测量法
        3.统计分析法
        4.访谈法
        5.实验法
        6.观察法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二)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1.方案设计思路
        2.方案设计内容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五、不足与展望
    1.不足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价值
        1.课题来源
        2.研究价值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综述
        2.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的阐述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情绪调节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观察法
        4.访谈法
    (五)研究重难点
    (六)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一)理论基础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发展功能
        3.积极心理学理论
    (二)政策依据
        1.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目标
        2.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政策要求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调查分析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课前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现状分析
        1.开课前大学生情绪归因现状分析
        2.开课前大学生情绪表达现状分析
        3.开课前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现状分析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课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状况分析
        1.情绪归因的对比结果分析
        2.情绪表达的对比结果分析
        3.情绪调节方式对比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有积极影响
        1.归因层面:提升大学生情绪认知水平
        2.表达层面:促进大学生学会适当表达
        3.方式层面:促进大学生调节情绪行为
    (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课后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状况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1.每个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有所区别
        2.心理健康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3.大学生心理成长与校园生活相关
三、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作用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设置为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奠定基础
        1.制定完善的课程目标
        2.选取丰富的课程内容
        3.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为课程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1.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创造优质的育人环境
    (三)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推动课程有效实施
        1.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科研能力
        2.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专业能力
        3.关注学生心理,加强教师合作
    (四)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心理知识以调节自身行为
        1.努力学习理论,提高认知水平
        2.关注情绪发展,调节自身行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客观认识和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目标
        (2)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3)大学生空心病与精神空虚现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迁下的普遍问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所导致的后果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认识与研究
        1.2.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
        1.2.3 国外对精神生活的认识及相关的测评工具
        1.2.4 生活质量的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设想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状况表现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预测版的编制
    3.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3.1.1 量表编制的原则
        3.1.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方法
    3.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初始条目池的建立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3 对初始条目池的内容效度评价
        3.3.1 研究目的
        3.3.2 研究对象
        3.3.3 研究方法
        3.3.4 研究结果
        3.3.5 讨论
第四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正式版的编制与评价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工具
        4.3.2 统计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项目分析
        4.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4 信度分析
        4.4.5 结构效度分析
        4.4.6 效标效度分析
        4.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结果解释
    4.5 讨论
第五章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及表现特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2.1 样本量的确定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方法
        5.4.1 调查方法
        5.4.2 统计方法
    5.5 结果
        5.5.1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的条目应答分析
        5.5.2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状况得分
        5.5.3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5.5.4 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
    5.6 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方法
        6.3.1 研究工具
        6.3.2 统计方法
    6.4 研究结果
        6.4.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6.4.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6.4.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关系
        6.4.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抑郁的关系
        6.4.5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自伤自杀意念的关系
        6.4.6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6.4.7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
        6.4.8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5 讨论
        6.5.1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6.5.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积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6.5.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消极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
        6.5.4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
全文总结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的相关资料
    附录1: Delphi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2: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附录3: 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量表(QOSLS-CS)及其使用说明
    附录4: QOSLS-CS的原始分数与百分制标准分转换对照表
    附录5: 调查所使用的部分量表
附录二: WHO生活质量测评工具
    附录1: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的修订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附录2: 修订的13条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13)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1.1.2 心理资本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
        2.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概念
        2.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及测量
        2.1.3 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研究
        2.1.4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策略
        2.1.5 国内外已有研究评价
    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文献综述
        2.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概念
        2.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维度
        2.2.3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现状
    2.3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积极心理学理论
        3.1.2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3.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1.4 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和工具
        3.2.2 样本基本情况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和差异分析
        4.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分析
        4.1.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2.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4.3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心理资本、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4.3.2 心理资本总分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4.3.3 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学习适应的OLS回归分析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5.1.1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分析
        5.1.2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5.2 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5.2.1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总体水平分析
        5.2.2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5.3 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分析
        5.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之间呈显着相关
        5.3.2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能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各维度发展不平衡
        6.1.2 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学习适应水平存在群体间差异
        6.1.3 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学习适应及各维度
    6.2 建议
        6.2.1 转变教育理念,将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6.2.2 调整教育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3 优化家庭教育功能,奠定子女心理资本培育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生命意义感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生命教育研究概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命
        (二)生命意义感
        (三)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维度分析
        (四)生命教育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国外生命哲学思想
        (二)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第三章 H大学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一、H大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一)H大学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
        (二)H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特点
        (三)结果讨论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问卷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四)结果讨论
        (五)研究结论
    三、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访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访谈内容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状况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水平不高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动机水平低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二)专业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年级差异的原因分析
        (四)参加社团情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部因素分析
        (二)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外部因素分析
第五章 思考和讨论
    一、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
        (一)要正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不高的现实
        (二)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差异状况
    二、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激发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主体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同理心
    三、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教育
        (二)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调控策略的教育
    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
        (一)转变高校教育理念
        (二)建设校园人文环境
        (三)营造和谐宿舍文化
    五、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一)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二)增设明确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程
        (三)发挥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生命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6)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实验法
        1.4.2 问卷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文献研究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内研究现状
        1.6.2 国外研究现状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正念
        2.1.1 定义
        2.1.2 正念训练
    2.2 心理危机
        2.2.1 定义
        2.2.2 分类
        2.2.3 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
        2.2.4 心理危机干预
    2.3 心理危机团体干预
        2.3.1 心理危机团体干预分类
        2.3.2 心理危机团体干预特点
        2.3.3 心理危机团体干预功能
    2.4 理论基础
        2.4.1 习近平青年观
        2.4.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4.3 教育学思想
        2.4.4 危机干预理论
        2.4.5 正念的心理机制
3 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讨论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
        3.2.2 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量表
    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危机程度的描述性统计
        3.4.2 大学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危机程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3.4.3 大学生心理危机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3.4.4 大学生的正念水平与心理危机程度的相关关系
        3.4.5 大学生的正念与心理危机程度的回归分析
        3.4.6 正念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3.5 分析与讨论
        3.5.1 大学生正念水平现状分析与讨论
        3.5.2 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的分析与讨论
        3.5.3 大学生正念水平现状与心理危机状况关系的分析讨论
4 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的实践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实验工具
    4.3 实验程序
    4.4 正念训练方案设计
    4.5 数据结果
        4.5.1 实验组、对照组各指标前后测描述统计结果
        4.5.2 实验组、对照组团体辅导前后差异性分析
    4.6 分析与讨论
    4.7 实验组团体辅导干预后的主观反馈
5 提高大学生正念水平以有效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
    5.1 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5.1.1 充分认识自身
        5.1.2 学会放松自己
        5.1.3 集中注意力
        5.1.4 积极调解情绪
    5.2 改善家庭教养功能
        5.2.1 家庭教育功能的完善
        5.2.2 正念养育方式的优点
    5.3 促进学校教育有效推进
        5.3.1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5.3.2 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
        5.3.3 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5.4 合理运用社会资源
        5.4.1 网络环境的优势
        5.4.2 全球化趋势进程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8)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主要创新点
2 生命教育的相关概述
    2.1 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2.1.1 生命的内涵
        2.1.2 生命的特征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2.1 生命教育的内涵
        2.2.2 生命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2.2.3 生命教育的特征
    2.3 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2.3.1 生命教育的目标
        2.3.2 生命教育的内容
    2.4 高校生命教育的地位与意义
3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3.1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
        3.1.2 中国传统生死哲学观
        3.1.3 西方近代生命哲学思想
    3.2 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借鉴
        3.2.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2.2 人的健康是全面性的健康
        3.2.3 预防干预是健康政策的中心要求
        3.2.4 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4 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生命教育的总体回顾
    4.2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以浙江省高校为例
        4.2.1 调查方式及样本概况
        4.2.2 调查结果分析
    4.3 高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命教育理念不强
        4.3.2 相关生命政策法规缺乏
        4.3.3 生命教育研究不够
        4.3.4 生命教育主体缺失
5 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提升高校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5.1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5.1.1 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
        5.1.2 着眼生命共同体的认知取向
        5.1.3 挖掘习近平健康观的思政功能
    5.2 构建新时代高校生命教育体系
        5.2.1 树立“身心健康、和谐共生”的生命教育目标
        5.2.2 建设“综合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系统
        5.2.3 拓展“多样化、实践化”的多种生命教育形式
        5.2.4 构筑“制度化、系统化”的生命教育学科研究
    5.3 整合“四位一体”的教育资源
        5.3.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5.3.2 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5.3.3 塑造书房式的家庭教育环境
        5.3.4 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9)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内外对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的关注日益增加
        1.2.2 运动不足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直接因素
        1.2.3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成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手段
        1.2.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6 研究技术路线、思路与创新点
        1.6.1 研究技术路线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习惯
        2.1.1 习惯的定义
        2.1.2 习惯的心理学机制
    2.2 体育锻炼习惯
        2.2.1 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及其特征
        2.2.2 体育锻炼习惯的产生-保持-打破
        2.2.3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2.4 体育锻炼习惯测量方法
        2.2.5 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研究
        2.2.6 体育锻炼习惯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2.2.7 体育锻炼习惯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体育锻炼行为相关理论模型
        3.1.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3.1.2 跨理论模型
        3.1.3 自我决定理论
        3.1.4 社会认知理论
    3.2 习惯的双系统理论
        3.2.1 双系统理论——目标与习惯
        3.2.2 双系统模型的建构
        3.2.3 双系统模型的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与访谈
    4.1 现状调查与访谈的意义
    4.2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问卷的发放
        4.2.1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
        4.2.2 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
        4.2.3 问卷发放情况
    4.3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和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4.3.1 健康情形和生活方式
        4.3.2 身体活动量
        4.3.3 学校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4.3.4 青少年健康意识
        4.3.5 体育锻炼习惯和影响因素初步调查
    4.4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访谈
        4.4.1 访谈对象简介
        4.4.2 访谈内容主题结构检验
        4.4.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与养成过程访谈结果
    4.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4.5.1 青少年对自己的健康现状较满意
        4.5.2 久坐和屏幕依赖的不良生活方式值得关注
        4.5.3 有一定的健康意识但锻炼知识有所欠缺
        4.5.4 男生体力活动情况优于女生
        4.5.5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社团有待进一步加强
        4.5.6 亟待环境改变促进锻炼习惯养成
    4.6 本章小结
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模型建构的意义
    5.2 研究工具和分析方法阐释
        5.2.1 影响因素模块划分
        5.2.2 影响因素条目与AHP赋权方法
        5.2.3 量表与问卷发放
        5.2.4 层次聚类分析
        5.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5.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3.1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与优化
        5.3.2 专家对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赋权
        5.3.3 赋权前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因素和SRHI回归分析
        5.3.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与自我报告习惯指数量表调查结果
    5.4 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数据结果讨论
    5.5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理论分析
        5.5.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5.5.2 聚类因子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5.5.3 个人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4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5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5.6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5.6 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探析
        5.6.1 不同性别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2 不同年龄段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6.3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个案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作用机制与干预策略
    6.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探讨
    6.2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影响因素机制阐释
        6.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的机制理论基础
        6.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作用特点探析
        6.2.3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个体层面作用机制
        6.2.4 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社会层面作用机制
    6.3 体育锻炼习惯干预策略
        6.3.1 认知-意向-行动-保持
        6.3.2 锻炼意识的诱导
        6.3.3 促进体育锻炼习惯持续的线索提示
        6.3.4 促进社区、学校与家庭体育网络体系的建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一 学生健康、体能活动及生活习惯问卷
    附录二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问卷(32 条目)
    附录三 锻炼习惯自我报告系数量表
    附录四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 AHP 专家问卷
    附录五 青少年锻炼习惯养成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对象名单及基本信息
    附录七 个案分析材料
10 致谢
11 博士就读期间研究经历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析
    第三节 逻辑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大数据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一、线性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一、普适教育
        二、个性化培育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一、认知培育
        二、实践养成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一、需求侧适应
        二、供给侧发力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守正创新原则
        三、趋利避害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据画像
        二、精准资助
        三、异常告警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D]. 李春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测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一流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适应的相关研究[D]. 张瑞宁. 兰州大学, 2020(01)
  • [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陈玲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正念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研究[D]. 郑阳.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7]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8]习近平健康观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D]. 苏嘉睿. 浙江大学, 2021(01)
  • [9]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 褚昕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10]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