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一、生脉注射液对缺血型心肌病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许静[1](2021)在《心梗致心衰潜在预警标志物发现及生脉注射液作用解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心梗是引起心衰常见因素之一,虽然心梗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患者仍是发生心衰的危险人群。心梗到心衰演变过程是一个动态、复杂、连锁的反应包括心肌细胞丢失、神经体液系统的激活及心脏重塑等,静态的观察心梗与心衰制约了对其疾病演变过程的解析。本研究关注于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心梗致心衰的疾病表型与分子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心梗到心衰演变过程进行解析,揭示不同时间、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阐释心梗致心衰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心衰一旦发生很难挽回,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等,虽然目前对于心衰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检测受限、对药物的不明反应、易受到非心源性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新型标志物的临床应用;除此之外,目前标志物主要关注于心衰诊断与预后,缺少提供早期预警信息的标志物,因此寻找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发挥早期预警作用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大意义。中药复方因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是其成分复杂、又作用于复杂生命体,增加了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与主要干预环节解析的难度。生脉注射液(SMI)来源于“生脉散”,其组方简单、疗效好,是急性、慢性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推荐用药。但是目前对于生脉注射液的研究多集中于临床观察,对于心力衰竭尤其是心梗致心衰的主要作用环节还鲜有报道,因此开展生脉注射液作用机制及主要作用环节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针对心梗到心衰动态演变过程病机不明、缺乏早期预警标志物、生脉注射液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干预环节不清的问题,本课题首先对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其次对心梗致心衰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进行筛选与验证,最后根据心梗致心衰动态分子特征谱对生脉注射液的主要干预环节进行研究并加以验证,期以服务临床寻找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阐明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为生脉注射液的临床精准应用提供研究策略。研究内容1.第一部分对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利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模型,对心梗后早期(心梗后1周)、中期(心梗后2、3周)及后期(心梗后4周)的血生化指标、心功能与病理改变进行分析;其次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心梗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大鼠左心室蛋白进行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富集分析,结合疾病表型与分子特征揭示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2.第二部分对心梗致心衰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进行分析及验证。首先对心梗后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候选标志物;其次利用ELISA法对心梗致心衰不同时间大鼠血清中候选标志物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最后在细胞水平对筛选出的标志物进行验证,基于Ang Ⅱ诱导H9c2细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候选标志物表达进行分析,并利用免疫荧光法对生脉注射液干预后潜在标志物的变化进行分析。3.第三部分对生脉注射液的主要干预环节进行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对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进行预测分析,并从动物水平与细胞水平确证生脉注射液的主要干预作用。动物层面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模型,从心功能与病理染色对生脉注射液进行药效学评价。利用ELISA法对生脉注射液干预后VCAN、COL1A1与P Ⅰ CP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细胞层面基于Ang Ⅱ诱导H9c2细胞模型,评估生脉注射液干预后对LDH、ROS及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法对ANP与CTGF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研究1.疾病表型变化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心功能最先发生异常。超声心动分析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心梗后第1周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显着下降,并且在第2周、第3及第4周持续下降,表明心肌收缩能力受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重比与心重比在第2周出现显着升高的现象,并且在第3周、第4周持续升高,表明在第2周发生心肌肥大现象并逐步加重;病理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在第3周与第4周出现心肌组织结构异常、并发生心肌纤维化损伤;血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BNP与NT-proBNP在第4周显着性升高,表明心室负荷超载。2.蛋白质组学结果(1)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到6127个蛋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第1周有838个差异表达蛋白,第2周有716个差异表达蛋白,第3周有416个差异表达蛋白,第4周有781个差异表达蛋白,在心梗后第2周、第3周及第4周上调蛋白逐渐增多,表明心梗到心衰演变过程中大量蛋白表达上调。(2)第1周到第4周差异表达蛋白参与钙离子转运、氧化应激以及心脏收缩、心率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在第2周差异表达蛋白还与炎症反应、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有关,第3周差异表达蛋白还与与肌原纤维产生相关功能,在第4周差异表达蛋白还与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第二部分心梗致心衰早期预警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1.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的筛选结果基于非监督模式分析共筛选出33个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与疾病分型相关,并且具有早期预警意义的蛋白;利用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筛选出候选标志物。2.动物水平验证结果利用ELISA法对大鼠血清中候选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OL1A1与VCAN表达水平分别在第2周、第3周显着升高(p<0.05),在第4周仍显着性的升高(p<0.05)。3.细胞水平验证结果(1)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0-3 μM至10-6 μM AngⅡ处理H9c2细胞24 h后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VCAN的表达水平在10-3 μM至10-4 μM Ang Ⅱ处理后显着升高(p<0.05),COL1A1在10-4 μM与10-5μM Ang Ⅱ处理后显着升高(p<0.05)。(2)利用生脉注射液进行干预,结果表明1 μL/4 mL到1μL/2 mL SMI干预后COL1A1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第三部分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研究1.SMI主要干预环节预测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生脉注射液化学成分190个、靶标1612个,构建“成分-靶标”网络,发现生脉注射液主要与钙离子通道调节、炎症反应、心肌收缩、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等生物学过程有关。通过与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与心梗后第1周、第2周及第3周显着相关,其中与心梗后第二周差异表达蛋白建立相互关系的靶标数量最多,对这些靶标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缓心肌纤维化损伤可能为生脉注射液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干预环节之一。2.SMI主要干预环节验证结果在动物水平,SMI能够改善心梗后导致的心功能降低的情况、降低心肌纤维化损伤及COL1A1、VCAN与P Ⅰ CP的表达水平;在细胞水平,生脉注射液能够减缓Ang Ⅱ处理后的细胞损伤程度,降低ROS过量积累的损伤及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并能够降低AngⅡ处理H9c2细胞引起的ANP与CTGF的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1、通过对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梗到心衰演变过程中,心功能逐渐下降,心肌肥大、心肌纤维化及心室机械应力逐步加重;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心梗致心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生成、炎症等生物学过程有关。2、实验证实VCAN与COL1A1的变化与心梗致心衰有关,可能为心力衰竭的发展、预后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3、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生脉注射液的靶标与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动态分子特征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脉注射液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干预环节可能与减轻心肌纤维化损伤有关;动物实验证实生脉注射液能够减缓心梗导致的心肌纤维化损伤,细胞实验证实生脉注射液具有降低Ang Ⅱ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基于心梗致心衰的动态分子特征谱解析已上市中成药在心梗到心衰演变过程中主要干预环节分析策略具有可行性。创新点1、心梗致心衰的演变过程包括心肌细胞丢失、神经体液系统的激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静态的观察心梗与心衰制约了对其疾病演变过程的解析。本研究关注于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心梗致心衰的疾病表型与分子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心梗致心衰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更准确地筛选心梗致心衰早期预警标志物;2、对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提出COL1A1与VCAN可能为心梗致心衰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3、本研究以生脉注射液为范例,采用“动态分子特征谱-主要干预环节-实验验证”的分析策略,对生脉注射液的主要干预环节进行预测分析并加以验证。本研究将为其他已上市中成药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的精准应用提供研究策略。

张晓囡[2](2020)在《益气养阴法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证据与效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价益气养阴法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养阴方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潜在机制,从自噬-凋亡角度探讨益气养阴方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效应机制。方法1、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患者,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频数、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特征和证候特点。2、检索知网、万方、CBM、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纳入生脉散类方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生脉散类方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疗效。3、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生脉散类方核心药物红参和麦冬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药物靶标-疾病靶标”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采用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探究红参-麦冬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潜在机制。4、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 R-30a agomir组、益气养阴低剂量组、益气养阴高剂量组,药物干预2周后,运用心脏超声评价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清CK、LDH、c Tn T、NT-pro BNP、s ST2、GDF-15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自噬小体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p62、Bax、Bcl-2、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RT-q PCR检测mi R-30a、Beclin 1m RNA表达情况。结果1、共纳入104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患者,核心症状为心悸(96.15%)、乏力(76.92%)、面色淡白(74.04%)、气短(45.19%);舌脉以舌淡(61.54%)、舌淡胖(36.54%)、苔白(44.23%)、苔少(41.35%)、脉弦(27.88%)、脉弱(25.00%)为主;常见中医症状可聚为6类,辨证为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气阴两虚证、心血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胆郁痰扰证。2、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23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43例、治疗组1188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心律失常[RR=0.40,95%CI(0.31,0.51),P<0.01]、ST-T段异常[RR=0.46,95%CI(0.37,0.58),P<0.01]、QRS低电压[RR=0.44,95%CI(0.27,0.69),P<0.01]、QT间期延长[RR=0.43,95%CI(0.26,0.70),P<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减小LVEDD[MD=-0.79,95%CI(-0.93,-0.65),P<0.01]、LVESD[MD=-0.58,95%CI(-0.82,-0.35),P<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在降低CK([SMD=-0.79,95%CI(-1.05,-0.53),P<0.01]、[SMD=-0.62,95%CI(-0.98,-0.26),P<0.01])、CK-MB([SMD=-1.81,95%CI(-3.38,-0.24),P<0.05]、[SMD=-2.04,95%CI(-2.48,-1.61),P<0.01])、LDH([SMD=-2.80,95%CI(-4.77,-0.84),P<0.01]、[SMD=-0.48,95%CI(-0.84,-0.13),P<0.01])、α-HBDH([SMD=-1.05,95%CI(-1.42,-0.68),P<0.01]、[SMD=-1.23,95%CI(-1.57,-0.89),P<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LVEF([SMD=0.26,95%CI(-0.09,0.61),P>0.05]、[SMD=-0.48,95%CI(-1.94,0.98),P>0.05])和AST[MD=-2.13,95%CI(-5.18,0.91),P>0.05]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在治疗BNP[MD=19.71,95%CI(2.56,36.87),P<0.01]、c Tn T[MD=8.0,95%CI(6.95,9.05),P<0.01]方面劣于对照组。GRADE分级显示为中、低级别或极低级别证据。3、共收集红参8个化合物成分、156个靶点基因,麦冬17个成分、929个靶点,162个心肌损伤靶点基因;通过“药物靶标-疾病靶标”的网络挖掘出146个核心靶点蛋白基因,GO功能富集发现红参-麦冬可以调控RNA转录、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及蛋白代谢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红参-麦冬通过病毒致癌通路、核糖体通路、肿瘤转录调控通路、细胞循环通路、MAPK信号通路、Notch通路、PI3K-Akt通路、细胞凋亡及癌症micro RNAs等通路干预心肌损伤。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MI、LVMI显着增加(P<0.01),LVEDD、LVESD增加(P<0.01)、LVEF、LVFS降低(P<0.01),CK、LDH、c Tn T、NT-pro BNP、s ST2、GDF-15水平升高(P<0.01),心肌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P<0.01),自噬体数量增多、心肌细胞凋亡,LC3-Ⅱ/LC3-Ⅰ、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1),p62、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mi R-30a表达水平降低(P<0.01),Beclin 1 m 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 R-30a agomir组、益气养阴方组HMI、LVMI降低(P<0.01 or P<0.05),LVEF、LVFS升高(P<0.01 or P<0.05)、LVEDD、LVESD减小(P<0.01 or P<0.05),CK、LDH、c Tn T、NT-pro BNP、s ST2、GDF-15水平下降(P<0.01 or P<0.05),心肌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P<0.01 or P<0.05),自噬体数量减少,细胞凋亡减轻,LC3-Ⅱ/LC3-Ⅰ、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1 or P<0.05),p62、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1 or P<0.05),心肌mi R-30a表达水平增加(P<0.01),Beclin 1 m 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1、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以心悸、乏力、面色淡白、气短为核心症状,证候分型以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气阴两虚证、心血亏虚证、脾虚湿困证、胆郁痰扰证为主。2、益气养阴法代表方剂——生脉散类方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疗效肯定,可以降低CK、CK-MB、LDH、α-HBDH水平,改善心律失常、ST-T段异常、QRS低电压、QT间期延长,减小LVEDD、LVESD。3、生脉散类方核心药物——红参-麦冬,具有多种成分、通过多靶点、调控多通路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4、红参-麦冬现代制剂——参麦注射液可减轻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心肌过度自噬和细胞凋亡相关。

董利沙[3](2019)在《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心肌肌浆网Ca2+浓度及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肌浆网钙泵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1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肌浆网Ca2+浓度及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1)采用Wistar大鼠自主饮用0.7 g/L的呋喃唑酮水溶液制备扩张型心肌病模型;10周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以确定大鼠模型是否成功。(2)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纤益心方高、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不进行药物干预;模型组管饲与治疗组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抗纤益心方高、低剂量组分别管饲抗纤益心方3.6 g/kg·d,0.9 g/kg·d;卡托普利组管饲卡托普利10.125 mg/kg·d,每日1次,连续8周。(3)药物干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估心功能,进行大鼠心肌组织取材与保存,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形态,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肌浆网Ca2+浓度。2抗纤益心方对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肌浆网钙泵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1)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纤益心方高、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五组。(2)待细胞状态稳定24 h后进行8 h饥饿处理,饥饿结束后,其中正常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干预,余各组均加入100μM的去甲肾上腺素以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加入0.5 mg/ml的抗纤益心方混悬液,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加入0.25 mg/ml的抗纤益心方混悬液,卡托普利组加入2×10-5mol/L的卡托普利混悬液进行干预,继续培养24 h。(3)24 h后收集H9c2心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与RT-PCR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结果:1实验大鼠大体状况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1月余后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一系列表现虚弱的症状,主要为精神不振、活动量减少,喜蜷卧、扎堆,毛发粗糙、色泽暗黄,饮食及饮水量相对减少,体重逐渐减轻,个别大鼠出现肢体抽搐、痉挛等症状。2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肌浆网Ca2+浓度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肌浆网Ca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益心方高、低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其中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病理学形态改变:模型组心肌纤维结构松弛,排列极其紊乱,肌纤维断裂、溶解明显,染色质不均匀;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心肌纤维结构较清晰,排列整齐,无断裂、溶解等表现,细胞核大小、形态基本一致;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心肌纤维结构稍微模糊,肌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核、染色质尚不均匀;4各组心肌肌浆网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肌浆网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益心方高、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心肌肌浆网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益心方可能通过提高DCM大鼠心肌肌浆网Ca2+浓度,上调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蛋白与m RNA表达水平而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卢洁[4](2019)在《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HF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n=5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Ⅱ号方,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应用SPS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NT-proBNP、HRV、中医证候积分、MLHF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3.两组治疗前后HRV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F/HF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18%,对照组总有效率6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7.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Ⅱ号方能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CHF患者的心功能及HRV,缓解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2.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CHF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可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HRV,进而发挥抗心衰作用有关。

王凯欢[5](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27%,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对经济、社会的负担日益增大,并且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是指以补益功效为主要功能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多具有益气固脱、扶正祛邪、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包括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因其功效确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而这方面临床试验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其疗效明显。但目前尚缺乏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优劣。作为循证医学的手段,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同时量化比较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对某一结局指标中涉及的干预措施疗效进行排序,充分利用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甄别其中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应信息,之后进行风险偏倚评价。结局指标关注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 1.4.3软件、Stata13.0软件进行分析,相应结果以比值比、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示,并通过曲线下面积结果预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排序。另外,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综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干预措施。同时采用Stata 13.0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网状森林图、贡献图等。研究结果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3个研究,953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侧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方面情况较为显着;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改善患者脑钠肽含量情况最佳。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40个研究,2970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每分心输出量、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降低心率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心输出量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3.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8个研究,10228例患者,涉及七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尤其体现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呼吸衰竭、优化肺动脉高压方面。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优于其他方案。4.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3个研究,6639例患者,涉及八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更具优势。另外,黄芪注射剂及参芪扶正注射剂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方面疗效较好。5.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244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研究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较大优势。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②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较其他方案更具优势;③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优于其他方案;④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⑤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中涉及的不良反应内容较少,尚不能针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出确切结论。总体而言,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李峥[6](2018)在《真武汤对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中药复方真武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影响,从多个层次探讨其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60只和C57BL/6J正常小鼠15只,均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饲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4个月龄C57BL/6J正常小鼠15只作为正常组,4个月龄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6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剂量组及真武汤中剂量组,每组各15只。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按人和小鼠之间等效剂量换算方法,计算出小鼠灌胃剂量分别是:中药组予真武汤灌胃,真武汤中剂量组用药量为18.2g/kg/d(生药);真武汤高剂量组用药量为36.4g/kg/d(生药);卡托普利组予卡托普利灌胃,卡托普利用药量为10mg/kg/d。每日2次灌胃,每次0.3ml,连续给药1个月。实验一采用切片扫描及光镜下观察心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HpaII酶切和RT-PCR鉴定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TnTR141W转基因的表达水平;小动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包括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BNP水平。实验二采用masson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小鼠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含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ol1a1、Col3a1 mRNA及蛋白表达。实验三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肌动蛋白α1(Acta1)、心肌钙离子转运ATP酶(Atp2a2)、脑钠肽(Nppb)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切片扫描及光镜下观察心脏病理改变:模型组cTnTR141W转基因小鼠的心脏与正常组小鼠心脏相比较,明显增大,左心室明显扩张,室壁变薄;真武汤给药后小鼠的心脏变小,左心室腔较模型组减小,室壁相对厚度变大;光镜下左心室心肌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心肌与正常组小鼠心肌相比排列紊乱,真武汤给药后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2、透射电镜:观察5个月龄小鼠心脏显示,正常组小鼠的心肌纤维排列规整,结构清晰,线粒体丰富,闰盘整齐而平滑;而模型组小鼠的心肌纤维变细,溶解,甚至消失,Z带消失,线粒体肿胀,空泡化,闰盘卷曲,部分溶解;卡托普利组线粒体绝大多数较为完整,个别出现嵴断裂,且电子密度不均一,肌丝束断裂、溶解、消失,闰盘边缘较为清晰,但存在局部断裂现象,且仍有模糊不清的边界;真武汤给药组线粒体大部分较为完整,但个别线粒体出现局部空化,嵴断裂现象,肌丝束局部出现断裂、溶解,闰盘边界较为清晰,但局部有模糊现象,心肌纤维的排列较模型组规整。以上结果显示真武汤干预后,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超微结构的破坏有所减轻。3、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鉴定:经HpaII酶切和RT-PCR鉴定,正常组经酶切后未检测到转基因cTnTR141W,模型组转基因cTnTR141W是内源性cTnT的1.13倍。4、心脏彩超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心室壁变薄,心腔增大,室壁运动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减小,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真武汤给药后,左室舒张末内径无论是高剂量组还是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5、ELISA检测血清中BNP水平:各组小鼠血清中BNP水平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NP水平显着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心功能降低,说明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存在心功能减低,卡托普利组、真武汤中高剂量组BNP水平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中高剂量组BNP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与阳性药物(卡托普利)组比较,真武汤中高剂量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真武汤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脏功能,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具有非劣性。6、小鼠心肌组织masson染色:通过光镜Masson染色可见正常组小鼠心肌排列整齐,胶原纤维含量较少;模型组转基因小鼠心肌排列比较紊乱,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卡托普利组与真武汤组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胶原较少,间质的纤维化减轻。7、各组心肌组织Col1a1、Col3a1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与卡托普利组比较,真武汤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较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真武汤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mRNA表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真武汤高剂量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其中真武汤高剂量组降低最显着;与卡托普利组比较,真武汤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 mRNA表达较低,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真武汤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 mRNA表达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真武汤高剂量组相比较,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 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卡托普利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有所减低,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真武汤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的表达相当,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真武汤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1a1蛋白表达均有所下降(P<0.01),但以卡托普利组下降最为明显,真武汤高剂量组次之,真武汤中剂量组下降最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但以模型组升高最为显着,真武汤高中剂量组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Col3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各用药组组间比较,卡托普利组下调Col3a1蛋白表达作用最佳(P<0.01),真武汤高中剂量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8、各组心肌组织Acta1、Atp2a2与Nppb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Acta1 mRNA表达均有显着差异(P<0.01,vs卡托普利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小鼠心肌组织Acta1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vs真武汤中剂量组P<0.05);卡托普利组、真武汤高、中剂量组组间比较小鼠心肌组织Acta1 mRNA表达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小鼠心肌Atp2a2 mRNA表达未见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Atp2a2 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1,vs真武汤中剂量组P<0.05),各用药组间间比较发现卡托普利组与真武汤高剂量组提高小鼠心肌Atp2a2 mRNA表达效果最佳(卡托普利组vs真武汤高剂量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Nppb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用药组心肌组织Nppb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Nppb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以真武汤高剂量组下降最显着;与卡托普利组和真武汤中剂量组相比较真武汤高剂量组Nppb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卡托普利组与真武汤中剂量组组间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肌组织Acta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各用药组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心肌组织Act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各用药组组间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卡托普利组Atp2a2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心肌组织Atp2a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vs真武汤中剂量P<0.05,P<0.01);各用药组组间比较发现卡托普利组上调Atp2a2蛋白表达效果最佳(P<0.01),真武汤高剂量组上调Atp2a2蛋白表达效果优于真武汤中剂量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Nppb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心肌组织Nppb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卡托普利组相比真武汤高、中剂量组心肌组织Nppb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真武汤中、高剂量组之间比较未见显着差异(P>0.05)。结论:1、真武汤能够改善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脏功能,包括EF和FS值,降低血清中BNP的表达。2、真武汤能够改善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脏结构及超微结构,下调cTnTR141W的表达。3、真武汤通过下调心肌组织中Col1a1与Col3a1 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4、真武汤通过下调心肌组织中肥大标志物Acta1、Nppb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Atp2a2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过程,改善心室重构,起到防治DCM的作用。

王爱成[7](2014)在《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30例的临床研究,探索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以期对其做出客观化评价,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客观理论依据。方法:1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衰疗效积分(Lee氏心衰计分法)、NT-pro-BNP、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进行疗效对比。2完成临床研究观察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在心衰疗效积分(Lee氏心衰计分法)、NT-pro-BNP、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在改善心衰疗效积分(Lee氏心衰计分法)、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方案均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提示早期加用参麦注射液较单纯使用基础西医治疗效果更佳。

张坚[8](2014)在《超滤与抗氧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生脉注射液是以生脉散(含红参、麦冬、五味子)为源,经现代工艺制成的一种中药静脉注射剂,广泛应用于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等症状。本文以现行生脉注射液质量标准为基,从初步纯化、超滤、抗氧化三个方向进行研究,完善并优化各个工艺参数,为今后生产工艺的控制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在纯化工艺方面,在原有生脉注射液纯化工艺的基础上,考察了红参、麦冬、五味子经水提或醇提之后,应用正交设计筛选了不同浓缩倍量和在不同醇沉浓度、PH值条件下对各类提取液中间体中除杂率、有效成分的变化,从而完善了生脉注射液在纯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生脉注射淮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在超滤工艺方面,以生脉注射液中四种有效成分透过率为指标,考察了不同材质、孔径、温度、压力、PH值、浓度等指标对生脉注射液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超滤中重要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优选超滤工艺参数,即按原工艺配制,使用聚醚砜膜10K,压力12Psi、温度45℃、PH6.0,使用0.5倍量纯化水进行洗滤,生脉注射液中四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五味子醇甲的回收率分别为:90.79%、85.39%、27.64%、88.22%。同时,针对超滤工艺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b1回收率低的特点,进行了问题探讨。以人参皂苷单体Rb1水溶液进行超滤,发现生脉中人参皂苷Rb1难于透过超滤膜,是因为人参皂苷Rb1与其他化合物形成了水溶性囊泡,而非其自身特性引起。为生产工艺改进和提高生脉注射液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抗氧工艺中,通过初均速法来预测在加入各种抗氧剂、鳌合剂、惰性气体等对生脉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出各种条件下不同有效成分的有效期t0.9,同时,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生脉注射液中四种有效成分中人参皂苷Re更易被氧化,在贮存过程中易损失。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惰性气体N2时,生脉注射液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好,其有效期t0.9为5.03 年。

阮新民,陈晓伟[9](2008)在《中医药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近10年来,中医药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有了比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冠心病外科治疗、心肌保护、体外循环、肺动脉高压治疗等方面。

孙茜,吕雅宁[10](2007)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二、生脉注射液对缺血型心肌病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脉注射液对缺血型心肌病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心梗致心衰潜在预警标志物发现及生脉注射液作用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衰标志物研究进展
        1 心肌细胞损伤与应激
        1.1 心肌损伤
        1.1.1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cTn)
        1.1.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1.1.3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1,MLCK-Ⅰ)
        1.2 心肌压力
        1.2.1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BNPs)
        1.2.2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
        1.2.3 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 1,NRG-1)
        2 神经激素类
        2.1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
        2.2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3 炎症与心室重塑
        3.1 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Gal-3)
        3.2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GDF-15)
        3.3 ST2 (Interleukin-1 receptor-like 1, ST2)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
        3.5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
        4 小结
    综述二 生脉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生脉注射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1 心肌梗死
        1.2 心力衰竭
        1.3 心肌病
        1.4 冠心病及其他
        2 生脉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1 调节能量代谢
        2.2 减缓氧化应激损伤
        2.3 抗炎作用
        2.4 保护心肌细胞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研究
    第一章 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疾病表型变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2.2 取材及样本的处理与保存
        2.3 ELISA法检测cTnT、BNP与NT-proBNP的表达水平
        2.4 LDH与CK-MB检测
        2.5 超声心动法检测心功能
        2.6 HE染色与Masson染色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心肌酶与cTnT表达水平的变化
        3.2 BNP与NT-proBNP表达水平的变化
        3.3 心功能变化
        3.4 HE与Masson染色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心脏蛋白质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心肌组织蛋白样本的收集与制备
        2.2 蛋白质组学分析
        2.3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分子变化
        3.2 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GO及通路富集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心梗致心衰潜在早期预警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
    第一章 心梗致心衰潜在预警标志物的发现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非监督模式分析
        2.2 早期预警标志物筛选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非监督模式分析结果
        3.2 早期预警标志物筛选结果
    第二章 心梗致心衰潜在预警标志物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ELISA法检测候选标志物表达水平
        2.2 H9c2细胞复苏、培养与冻存
        2.3 实验分组与处理
        2.4 免疫荧光法检测BNP、ANP、VCAN与COL1A1表达水平
        2.5 生脉注射液对COL1A1表达水平的影响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血清候选标志物验证结果
        3.2 细胞水平BNP与ANP表达水平变化
        3.3 细胞水平VCAN与COL1A1表达水平变化
        3.4 生脉注射液干预后对COL1A1表达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生脉注射液在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主要干预环节研究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预测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成分-靶标”网络构建
        2.2 生脉注射液高关联性靶标谱分析
        2.3 功能与通路富集分析
        2.4 生脉注射液干预环节预测结果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成分-靶标”网络的构建
        3.2 生脉注射液调控机制初步探究
        3.3 主要干预环节分析结果
    第二章 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体内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与分组
        2.2 取材及样本的处理与保存
        2.3 心功能评价
        2.4 HE染色与Masson染色
        2.5 ELISA法检测PⅠCP、COL1A1、VCAN表达水平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生脉注射液能够改善心梗致心衰演变过程中心功能下降
        3.2 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心梗导致的心肌纤维化损伤
        3.3 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PⅠCP、VCAN与COL1A1的表达
    第三章 生脉注射液主要干预环节体外验证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处理
        2.2 化学荧光法检测ROS含量
        2.3 微板法检测LDH浓度
        2.4 微板法检测胞内Ca~(2+)浓度
        2.5 免疫荧光法检测ANP与CTGF表达水平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生脉注射液能够减缓细胞损伤
        3.2 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ROS的积累
        3.3 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胞内Ca~(2+)浓度
        3.4 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ANP、CTGF的表达水平
        4 讨论
        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益气养阴法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证据与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第二部分 益气养阴法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益气养阴方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第四部分 益气养阴方调控自噬-凋亡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靶向自噬-凋亡治疗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指标检测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HE染色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3.2 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左心室心肌肌浆网形态
        3.3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肌浆网Ca2+浓度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部分 抗纤益心方对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肌浆网钙泵SERCA2a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指标检测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抗纤益心方对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SERCA2a蛋白表达的影响
        3.2 抗纤益心方对H9c2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SERCA2a mRNA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总结
    1 讨论
        1.1 呋喃唑酮制备模型依据
        1.2 卡托普利选用依据
        1.3 抗纤益心方组方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
        1.4 NE制备模型依据
        1.5 肌浆网钙泵SERCA2a对于心肌的重要性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4)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的研究概述
        1 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1.1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1.3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1.3.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3.2 β受体阻滞剂
        1.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2 慢性心力衰竭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2.1 心率变异性对慢性心力衰竭意义
        2.2 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2.3 心率变异性与心力衰竭药物干预
        2.3.1 ACEI与 HRV
        2.3.2 β受体阻滞剂与HRV
        2.3.3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HRV
        2.3.4 其他
        3 小结
    综述二中医诊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述
        1 病名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诊疗
        3.1 辨证论治
        3.2 单味中药
        3.2.1 人参
        3.2.2 黄芪
        3.2.3 附子
        3.2.4 丹参
        3.2.5 茯苓
        3.3 经方验方
        3.3.1 真武汤
        3.3.2 苓桂术甘汤
        3.3.3 五苓散
        3.3.4 防己黄芪汤
        3.3.5 养心通脉方
        3.4 中成药
        3.5 中医特色疗法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心功能分级标准
        1.2.3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取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1.3.4 处理
        1.4 研究方法
        1.4.1 随机分组
        1.4.2 对照组
        1.4.3 治疗组
        1.5 观察指标
        1.5.1 一般资料
        1.5.2 安全性观察指标
        1.5.3 临床症状及体征
        1.5.4 心率变异性(HRV)
        1.5.5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1.6 疗效评定指标
        1.6.1 中医证候积分标准
        1.6.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1.6.3 心功能疗效标准
        1.6.4 生活质量标准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功能分级比较
        2.1.2 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比较
        2.2 疗效分析
        2.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2.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比较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2.5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比较
        2.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LHFQ评分比较
        2.3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组方背景
        3.2 组方分析
        3.2.1 养心通脉Ⅱ号方处方组成
        3.2.2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功能主治
        3.2.3 气阴两虚型CHF的病因病机
        3.2.4 养心通脉Ⅱ号方的方解
        3.3 药理学研究
        3.4 本研究结果分析
        3.4.1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NT-proBNP的影响
        3.4.2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HRV的影响
        3.4.3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的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3.4.4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心功能的影响
        3.4.5 养心通脉Ⅱ号方对MLHFQ的影响
        3.5 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1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概述
        2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综述二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真武汤对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真武汤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功能和心脏结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真武汤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Col1a1、Col3a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真武汤对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Acta1、Atp2a2、Npp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科技查新报告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病例选择标准
        (一) 西医诊断标准
        (二)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三) 评分标准
        (四) 试验病例标准
        (五) 病例剔除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分组及治疗方法
        (二) 观察项目及指标
        (三) 疗效判定判定标准
        (四) 安全性评价
        (五) 统计学方法
    三、 临床资料
    四、 研究结果
        (一) 扩张型心肌病气阴两虚证心衰疗效及积分比较
        (二) 血浆 NT-pro-BNP 检测结果比较
        (三) 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
        (四) 6 分钟步行试验比较
        (五) 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比较
        (六) 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比较
        (七) 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病名的阐述
    二、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 现代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
        (一) 病因的认识
        (二) 治疗的认识
    四、 证候及治法分析
        (一) 证候分析
        (二) 治法分析
    五、 参麦注射液方药探讨分析
        (一) 方药组成
        (二) 文献记载
        (三) 组方配伍分析
        (四) 现代药理研究
    六、 疗效分析
        (一) 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疗效及积分
        (二) 显着降低血浆 NT-pro-BNP 的水平
        (三) 显着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
        (四) 显着提高 6 分钟步行距离
        (五) 改善生活质量
        (六) 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
        (七) 安全性监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8)超滤与抗氧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生脉注射液研究概况
    第二节 新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应用研究
        1 纯化处理工艺在生脉注射液的应用研究概况
        2 超滤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3 抗氧技术在生脉注射液的应用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超滤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超滤前生脉注射液中间体的纯化处理
        第一节 五味子提取液的纯化处理
        1 材料与方法
        2 五味子提取液的制备
        3 五味子提取液的纯化处理及工艺参数优选
        4 正交试验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红参的纯化处理
        1 材料与方法
        2 红参提取液的制备
        3 红参提取液的纯化处理及工艺参数优选
        4 正交试验
        5 讨论与小结
        第三节 麦冬的提取液的初步纯分
        1 材料与方法
        2 麦冬提取液的制备
        3 麦冬提取液的纯化处理及工艺参数优选
        4 正交试验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超滤前混合液预处理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超滤未经处理药液的制备
        3 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超滤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超滤试验
        4 正交试验
        5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超滤对人参皂苷单体Rb_1影响的探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影响因素的探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抗氧技术在生脉注射液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二章 不同抗氧措施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 PH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抗氧剂对生脉注射有效成分液稳定性的影响
        1 维生素C对于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2 抗氧剂对于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影响
        3 螯合剂对于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抗氧剂配伍使用对生脉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1 EDTA-2NA和亚硫酸氢钠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2 EDTA-2NA和维生素C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不同冲氮方式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1 一次冲氮气对生脉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2 二次冲氮气对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节 总结
第三部分 优化工艺产品稳定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3 小结
全文总结与创新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B]
[C]
[D]
[F]
[G]
[H]
[J]
[L]
[M]
[N]
[Q]
[R]
[S]
[T]
[W]
[X]
[Y]
[Z]

四、生脉注射液对缺血型心肌病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心梗致心衰潜在预警标志物发现及生脉注射液作用解析研究[D]. 许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益气养阴法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证据与效应机制研究[D]. 张晓囡.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3]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影响[D]. 董利沙.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养心通脉Ⅱ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卢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王凯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真武汤对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7]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研究[D]. 王爱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超滤与抗氧技术在生脉注射液中的应用研究[D]. 张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中医药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研究进展[A]. 阮新民,陈晓伟. 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 2008
  • [10]《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J]. 孙茜,吕雅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7(06)

标签:;  ;  ;  ;  ;  

生脉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