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朔[1](2021)在《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我国每年有大量海外务工人员赴非,出国劳务人员属于心理脆弱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身处埃塞俄比亚的中资企业员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改善海外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策略建议。方法:本研究分别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的2020年6月27~28日和12月27~28日两个时间节点选取仍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共825名中资企业员工纳入本研究。通过各企业负责人向所在企业员工发放网络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标准心理健康量表GHQ-12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个人态度和行为、当地防控措施的主观感受、新冠肺炎知识了解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其中,心理健康状况以GHQ-12标准心理量表进行自评,以总分3分作为切分值,即GHQ-12总得分≥3分为筛查阳性,说明受试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疑似存在心理健康问题;GHQ-12总得分<3分为筛查阴性,说明受试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本研究基于问卷星收集数据,通过SPSS 22.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正态性,前后两次调查心理健康阳性率的比较、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1.共有825名员工完成调查。其中第1次调查了671人,有38.75%(260/671)的员工疑似有心理健康问题;第2次调查了 154人,有48.70%(75/154)的员工疑似有心理健康问题。员工调查时间段前2周内的焦虑、抑郁情绪最为突出。2.第1次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员工回国计划受到疫情影响[OR=3.293(95%CI:1.897~5.714)]、员工担心身处非洲而无法照顾国内家人[OR=2.329(95%CI:1.198~4.528)]、所在公司在疫情期间未采取过任何防控措施[OR=4.697(95%CI:1.080~20.435)]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而员工最近1个月内身体未出现任何症状[OR=0.305(95%CI:0.171~0.543)]、疫情期间正常上班[OR=0.517(95%CI:0.322~0.831)]、一天查看1次或隔几天查看1次埃塞确诊病例数变化[OR值分别为0.598(95%CI:0.387~0.923)、0.225(95%CI:0.095~0.533)]、感觉少数民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OR=0.419(95%CI:0.234~0.750)]、认为当地口罩供应少量或充足[OR值分别为0.484(95%CI:0.242~0.968)、0.375(95%CI:0.206~0.680)]、公司保证生活必需品供应[OR=0.609(95%(CI:0.371~1.000)]、公司进行过新冠肺炎知识宣传[OR=0.335(95%CI 0.183~0.614)]为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3.第2次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局势动乱[OR=13.46(95%CI:1.62~111.99)]、员工回国计划受到疫情影响[OR=24.41(95%CI:1.57~380.23)]、埃塞俄比亚累计工作年限在2年及以下[OR=14.88(95%CI:1.12~111.99)]、担忧收入减少[OR=38.61(95%CI:4.90~304.00)]、总是、经常和偶尔按照网上所述症状怀疑自己患上新冠肺炎[OR值分别为30.92(95%CI:1.19~806.09)、125.29(95%CI:5.65~2780.12)、31.80(95%CI:3.98~253.98)]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而认为非洲生活环境较为艰苦和一般[OR分别为0.03(95%CI:0.00~0.39)、0.02(95%CI:0.00~0.28)]、疫情期间正常上班[OR=0.02(95%CI:0.00~0.80)]和在家办公[OR=0.00(95%CI:0.00~0.44)]、公司分散就餐[OR=0.02(95%CI:0.00~0.28)]、公司提供心理健康支持[OR=0.10(95%CI:0.01~0.74)]和公司发放洗手液[OR=0.07(95%CI:0.00~0.92)]是员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4.中资企业员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知晓率很高,前后两次调查知晓率均超过90%,但知晓率的高低与心理健康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关联。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随着疫情加重,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严重。有社会局势动荡、主诉有身体症状、回国计划受到疫情影响、在埃塞工作年限在2年及以下、担忧家庭和收入、所在公司未采取充分防控措施、怀疑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和对疫情过度关注的员工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应采取多种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薛松[2](2021)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规划未来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核心内容。理解科学本质作为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应通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我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研究不多见,尤其是小学阶段,鲜有研究能够展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科学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专家问询法、调查研究法等,从理论上探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科学本质相关内容,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基于此,设计测评工具,调查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此同时,对影响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视野,以期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意义,对科学本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基于此进行研究设计,确立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主要内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美国、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以及中国等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PISA、TIMSS和NAEP)的测评框架,聚焦小学阶段科学本质相关内容,明确了科学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哪些内容的理解,科学本质内容如何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呈现,大型测评项目主要测评科学本质的哪些内容等,为本研究开展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建构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初步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对初步建构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达成专家共识,确立了基于大概念的理解模型。研究建构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包含4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1:科学可以解释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大概念2:科学知识的产生要基于证据,且需要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不断修正;大概念3: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其方法和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念4: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用科学于工程和技术能造福人类社会,但有时也会产生危害。每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若干内容指标,共计12个。第三章对我国小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开展测评。测评工具主要借鉴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测评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经典工具,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工具进行合理改编,运用项目反映理论中的Rasch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分析,检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开展测评,研究样本为上述地区9所小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计825名小学生,其中四年级410人(男生202人,女生208人),六年级415人(男生216人,女生199人),有效问卷为761份。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但与国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小学生的理解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六年级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高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同水平学校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依据小学生的回答归纳分析其对各个大概念具体指标的理解表现出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确立主要因素,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的影响,并从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也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四个因素中,学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伴效应通过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作用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对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给小学科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同时对研究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局限。

吴贻乐[3](2021)在《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学龄前期是儿童大脑发育、行为习惯、个性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敏感期,其心理行为模式和社会技能迅速发展且会影响后期发展。心理弹性发展良好是儿童发展适应成功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于处于逆境中的儿童至关重要。国内外针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相对缺乏,且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发展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村学龄前期儿童的健康问题仍需进一步关注。本项目根据安徽省地理分布特征,按照北部(淮河以北)、中部(江淮之间)、南部(长江以南)地理位置,以安徽省阜阳市、合肥市、马鞍山市部分农村地区学龄前期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心理弹性量表开展心理弹性横断面和纵向研究,探索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诸多个体内部及外部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的关联,以期为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干预及探索HPA轴在心理弹性发展中的作用和心理弹性评估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阜阳市、合肥市、马鞍山市农村地区26所幼儿园的学龄前期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调查儿童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父母和家庭相关情况、饮食及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虐待经历、心理行为状况和心理弹性状态。心理弹性使用中文版《Devereux学龄前期儿童心理韧性评估量表(第二版)》进行评估。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心理弹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变量之间的关联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第二部分: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横断面调查中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儿童建立随访队列,纵向随访自2020年10月开始,截止2020年12月收回有效随访问卷共1196份。随访调查仍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的《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纵向调查心理弹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随访期间心理弹性不同变化模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第三部分: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丰县1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学龄前期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弹性及一般社会人口学及其他基本情况的调查,并进行1个上学日清晨觉醒、觉醒后30分钟和夜晚入睡前3个时点的唾液样本采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唾液皮质醇含量测定。组间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组在3个时点唾液皮质醇浓度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36份,总体有效应答率为95.63%。其中男性1970人,女性1666;留守儿童1463名,非留守儿童2173名。心理弹性总分为38.9±8.0分,其中主动性、自我调节和依恋/关系维度得分分别为40.1±8.8分、44.1±9.0分和36.5±8.6分;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中等和偏低人数分别为62人(1.7%)、1294人(35.6%)和2280人(62.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大年龄、马鞍山地区样本、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每日户外活动4小时及以上、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亲社会行为与总体心理弹性呈显着正相关;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与总体心理弹性呈显着负相关。就心理弹性不同维度而言,马鞍山地区样本、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年龄35岁及以上、每日户外活动4小时及以上、家庭月收入10000元以上、亲社会行为与主动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留守经历、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与主动性维度呈显着负相关。更大年龄、马鞍山地区样本、更好饮食行为习惯、家庭月收入5000元10000元、亲社会行为与自我调节维度呈显着正相关;12月龄后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言语虐待、困难问题与自我调节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留守经历、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母亲高中及以上文化、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言语虐待、亲社会行为与依恋/关系维度呈显着正相关;阜阳地区样本、独生子女、母亲孕期情绪平静、612月龄添加辅食、更好饮食行为习惯、更多睡眠问题、家庭功能障碍、困难问题与心理弹性依恋/关系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第二部分:纵向研究纳入1196名学龄前期儿童,男性663人,女性533人。心理弹性总分由基线的40.1±8.1分上升至一年后随访时的41.5±8.6分(P<0.001)。其中主动性和自我调节维度随访时得分较基线有所提高(P<0.001);而依恋/关系维度得分在随访期间保持相对稳定(P=0.486)。随访期间心理弹性水平保持不变的儿童共有764人(63.9%),而36.1%的儿童心理弹性水平发生了改变。其中,基线心理弹性较高水平的23名儿童有87.0%在随访时转为中等或偏低水平,基线心理弹性中等水平的484名儿童分别有3.9%和33.9%转为较高和偏低水平,而基线心理弹性偏低水平的689名儿童中有33.2%转为中等和较高水平。随访期间心理弹性“典型”、“增高”、“下降”和“低水平”4种变化模式分别占比28.1%、19.1%、14.3%和38.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得分在随访期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得分上升幅度较大。多因素GEE分析显示,独生子女、母亲年龄35岁及以上、亲社会行为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的正向预测因素;相反,母亲孕期情绪平静、更多睡眠问题、父母管教态度偶尔不一致、采取训斥责骂教育方式、困难问题、带养人焦虑症状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的负向预测因素。对于不同心理弹性变化模式,独生子女、母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000元及以上、亲社会行为与“典型模式”呈显着正相关;相反,母亲孕期情绪平静、困难问题与“典型模式”呈显着负相关。剖宫产、612月龄添加辅食、带养人焦虑症状与“增长模式”呈显着负相关。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000元10000元、亲社会行为与“下降模式”呈显着负相关。第三部分:共50名儿童完成了清晨觉醒时、觉醒后30分钟和夜晚入睡前全部3个时点的唾液收集。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总体心理弹性高分组皮质醇水平具有觉醒反应迅速、且恢复速度更快的趋势,但总体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日间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收集时点而言,主动性维度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觉醒30分钟时唾液皮质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此外,总体心理弹性和不同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皮质醇觉醒反应(CAR)、日间皮质醇斜率(DCS)和日间皮质醇总分泌量(AUC)指标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调查包括的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中等及较高水平仅占37.3%,大部分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弹性状态是一种可变化的动态过程,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在随访中有所升高,但心理弹性不同方面的发展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诸多围产期和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个体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与心理弹性存在关联,从纵向发展角度,独生子女、父母较高文化程度、母亲更大年龄、较高家庭月收入、更多亲社会行为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因素;而剖宫产、母亲孕期情绪不佳、较晚添加辅食、更多睡眠问题、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训斥责骂教育方式、更多困难问题、带养人更多焦虑症状是学龄前期儿童总体心理弹性发展的不利因素。应充分考虑学龄前期儿童个体特点,采用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实施心理弹性干预,从而达到提高学龄前期儿童身心健康的目的。此外,本研究整体上未发现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之间的显着关联,个别指标或维度上的显着关联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李文倩[4](2020)在《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学习动力是一个由多种动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它能够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化学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更加多样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特别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但由于城乡在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使得教学资源与教育投入也必然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乡中学学生的化学学习。因此,了解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针对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开展了调查,利用SPSS25.0对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城乡学生在化学动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初中生在构成化学学习动力的各个要素中得分均高于乡镇的初中生,各因素对于城乡初中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具体如下:(1)城市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动力明显大于农村初中生;影响城乡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个性特征。城市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对于化学学习更有信心,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由于良性循环,他们也更乐于进行化学学习活动。(2)九年级男生化学学习动力大于女生,其中在间接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意志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城市中学不同性别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不明显,而农村中学不同性别初中生在间接需要、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和家庭环境差异显着。(3)学习监护人学历越高,学生学习动力越大,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差异影响作用也越大。(4)城乡初中生普遍将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因为努力程度不够,农村初中生将化学成绩不理想归因为可控制且稳定的因素可能性大于城市初中生。农村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上存在劣势。笔者以此为基础,从学校、家长、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学动力以及如何缩小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距的建议。

高婷婷[5](2020)在《高中生网络成瘾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某高中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成瘾是高中生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青少年尚处于认知系统的建构阶段,本身自制力较差,再加上互联网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性特点的引诱以及大量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网络成瘾问题。基于我国青少年网民的总体规模,青少年成为网络成瘾的潜在高危人群。网络成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们除了认识到网络成瘾的不良影响外,更要从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对近端因素入手采取防控措施,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目的: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网络成瘾与负性情绪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各微观系统对高中生网络成瘾影响的路径关系,验证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网络成瘾之间的模型关系;通过纵向追踪研究,验证横断面路径的因果关系,探讨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以及相关因素发展轨迹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从而为较为全面的制定高中生网络成瘾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长春市某高中1-3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完成第一次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半年一次的追踪研究,一共三次。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问卷录入,采用SPSS24.0软件、AMOS 23.0软件和Mplus 8.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描述性统计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计算仅网络成瘾、仅负性情绪和它们两者同时出现的检出率,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中介效应,基于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的方法对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建立潜类别增长模型,确定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轨迹,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网络成瘾及其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跨类概率相等性检验探讨不同轨迹发展趋势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结果:(1)高中生仅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0%,仅负性情绪检出率为27.0%,网络成瘾和负性情绪同时出现检出率为13.6%。与健康组相比,目前吸烟,周内睡眠剥夺时间平均每天超过1.5小时,周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周末平均每天上网超过240分钟,母子关系差和父子关系差的学生是网络成瘾和负性情绪同时出现的高危人群(P<0.05)。(2)抑郁(95%CI=[0.019,0.028])和焦虑(95%CI=[0.018,0.027])在父母婚姻冲突与网络成瘾间具有中介效应,同伴关系调节了抑郁(95%CI=[-0.003,-0.001])/焦虑(95%CI=[-0.002,-0.001])对父母婚姻冲突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3)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3%,性别在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和网络成瘾之间起显着地调节作用。(4)纵向追踪研究发现,抑郁在父母婚姻冲突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焦虑在父母婚姻冲突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同伴关系在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性别在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之间起到了调节效应。(5)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发展轨迹可以分为两类不同的潜在类别,分别命名为“危险组”(约占总体的71.5%)和“正常组”(约占总体的28.5%)。平均每天社交网站使用频率大于6次,社交网站(QQ/微信等)联系人数量为60150个,体育运动喜爱程度为一般和不喜欢以及近半年有被同伴孤立过经历的个体被划分到网络成瘾危险组的可能性更大,自我评价没有压力的高中生更不可能被划分到网络成瘾危险组。(6)正常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低于抑郁缓解组(P=0.020)和抑郁倾向组(P=0.001),正常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低于焦虑快速增长组(P=0.003)和缓慢增长组(P<0.001),正常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低于压力快速增长组(P<0.001)和缓慢增长组(P=0.001),压力快速增长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高于缓慢增长组(P=0.040),低父母婚姻冲突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低于中父母婚姻冲突组(P=0.002),父子关系较差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高于父子关系较好组(P<0.001),母子关系较差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高于母子关系较好组(P<0.001),同伴关系一般组网络成瘾概率显着低于同伴关系较好组(P=0.015)。结论:(1)高中生暴露的危险因素越多,仅网络成瘾、仅负性情绪以及两者同时出现的危险更高。(2)父母婚姻冲突、抑郁和焦虑可以影响网络成瘾,同伴关系可以缓解父母婚姻冲突对抑郁、焦虑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网络成瘾的危险。(3)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影响网络成瘾,同伴关系可以增强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保护作用,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降低网络成瘾。(4)父母婚姻冲突、抑郁、焦虑、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显着预测网络成瘾,这些预测变量与网络成瘾存在因果关系。(5)重点关注社交网站使用频率大于6次,社交网站(QQ/微信等)联系人数量为60150个,体育运动喜爱程度为一般和不喜欢的高中生,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与成瘾程度。(6)抑郁、焦虑、压力、父母婚姻冲突、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轨迹可以影响高中生网络成瘾。

范政[6](2020)在《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以X地公安民警为例》文中认为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警察在经历或遭遇创伤事件后,由于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而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这不仅会对警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为了探讨影响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为减少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本研究以福建省X地级市278名经历创伤事件的警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借助SPSS19.0以及Process2.0等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2、人口学因素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影响。年龄、警龄、婚姻状况均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显着影响。3、创伤事件强度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创伤事件强度越大,警察越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反,越不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4、社会支持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显着负向影响。社会支持状况越好,警察越不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反,越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5、神经质人格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显着正向影响。高神经质人格倾向的警察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低神经质人格倾向的警察不容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6、社会支持和神经质人格在创伤事件强度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创伤事件强度既能直接影响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能通过社会支持和神经质人格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影响。本文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着重从公安机关和警察自身两方面提出了预防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对策。

娄利书[7](2020)在《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所谓人际交往是指学生个体于社会生活中,双方之间能够顺畅进行意见沟通、信息情报的互动过程。同辈群体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之一,双方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寄宿学生备受社会关注,他们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未来农村发展的隐形劳动力,一直颇受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因人际交往问题所引致的校园冲突事件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和谐平安校园文化建设。因此急需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加以重视和关注。通过查阅、研读先前文献可知,对于中学生的研究,倾向于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侧重于探究其心理健康,且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居多,而对农村寄宿中学生这个特殊的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鲜见。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笔者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来对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追根溯源,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层层分析,由外到内,发现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表征表现为6方面:交往互动少,对他人漠然;情绪善变,矛盾凸显;过于关注他人语言和神态;与异性接触困难,规避异性来往;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等。且探究出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分别为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在这四大核心影响因素之下又分别包含各自的类属,发现关联式编码有12个。通过访谈资料得出的故事线可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影响因素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嵌入整个系统之中,其中,宏观系统所包含的社会因素既可通过家庭、学校因素间接对个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产生影响,也可直接对个体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处于中观系统当中,可直接影响个体人际交往行为,亦可基于自身因素导致个体人际交往困难;个体因素主要对应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层面,是影响农村寄宿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重要环节。最后,在构建出相应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王卿[8](2020)在《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1)通过对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的身体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和身体形态指标成绩的调查,深入探讨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体质指数水平现状,考察高年级留守儿童群体的身体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揭示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活动整体现状。(2)从个人和家庭两个层面对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厘清不同因素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探索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与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以期为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提出身体活动促进与提高体质健康的建议,乃至健康促进研究与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发放《身体活动调查问卷》、《儿童青少年家长支持量表》和《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量表》,抽取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南昌县、高新区、进贤县、安义县、经济开发区、青山湖区等7个地区共16所农村小学4-6年级学生,一共发放问卷2803份,有效问卷2537份,其中有1494名留守儿童,回收率90.5%。三、研究结论:(1)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非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差别不大,且留守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显着高于留守女童。(2)留守儿童的年级情况和学校所在地区情况是影响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低水平身体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多,其中南昌市安义区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最高。(3)男女抚养人支持的交互效应在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女性抚养人支持对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男性抚养人支持。(4)学校所在地区、居住情况会影响家长对留守儿童活动支持,学校所在地区、居住情况与女性抚养人支持的交互作用对南昌市留守女童的影响大于留守男童。(5)运动益处认知各维度会影响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运动障碍认知各维度除锻炼环境认知和体力消耗认知以外都对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有影响,留守儿童对运动益处认知越积极和对运动障碍认知越消极对留守儿童身体活动影响越大。(6)学校所在地区、年级分别与运动益处认知各维度产生的交互作用,对留守女童身体活动的影响大于留守男童。(7)运动益处在家长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运动障碍在家长支持对身体活动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运动障碍在家长抑制对身体活动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秦瑾若[9](2019)在《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高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关键。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学生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的不适应、难以将线上与线下内容相结合、学习交流缺乏等方面。所以,探索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干预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已经成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这一主题,探究了四个核心问题:(1)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测量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2)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这些因素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效应如何?(4)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系统干预措施如何设计?干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扎根理论、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通过文献梳理、学生访谈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基本组成。首先,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组成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交流、学习环境与身心健康六个部分。其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教师教学、学习支持、MOOC平台与课程内容质量六个方面。(2)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在确定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3)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六个影响因素均对学习适应性具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37。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397。教师教学分别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支持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59。学习支持既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又通过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611。MOOC平台对学习适应性有直接显着影响,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481。课程内容质量分别通过MOOC平台、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性产生间接效应,对学习适应性产生的总效应值为0.280。(4)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在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启发的基础上,根据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设计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包括三个主要层次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干预理念、干预策略和活动设计。首先,干预理念包括“内外兼顾,统筹全局”、“以人为本,民主和谐”、“互动交流,协作共赢”、“技术驱动,促进建构”四个方面。其次,干预策略包括教师层面、学生自身层面和课程资源层面三个部分。最后,活动设计方面,将干预理念与干预策略有机融入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协作学习以及线上深化学习中。(5)验证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实施效果,并进行修正。根据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混合式课程,本研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检验干预的有效性。通过三轮迭代实验,分析学生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表现,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干预模型效果验证发现:①过程性表现,线上方面,学生讨论次数逐渐增加,主动提问等讨论内容占比逐渐提高。线下方面,学生言语占比逐渐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有所提高,主动提问的次数逐渐增多,高投入行为的持续时间和占比逐渐增多,非投入行为占比逐渐减少。②结果性表现,在多轮的干预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单元知识掌握水平和反思水平在逐渐提高。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形成了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成果。(1)理论层面。探索界定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编制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量表,构建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适应性的理论体系;设计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拓宽了学习适应性的干预理论与方法。(2)实践层面。根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开展三轮教学实践,从学生过程性表现和结果性表现两方面对干预模型的效果进行验证。并根据每一轮的实施效果,对干预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祝娇杨[10](2019)在《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X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会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学校对于塑造青少年的人格和性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维持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能够让青少年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不仅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的渴望。但是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挑战着学校的治安问题,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为了给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学校、家庭、政府,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鉴于此,本研究从受欺凌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中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现状如何?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影响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中哪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等。本文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Olweus儿童欺凌/受欺凌问卷(中学版)编制了《初中校园欺凌行为调查问卷》,然后选取X市七所580名初中生采用该问卷实施调查。本文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选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初中校园中发生的欺凌现状,以及影响校园欺凌行为的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在我国大力实施校园欺凌治理的新背景下,X市初中生经常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13.8%,偶尔或从未遭受欺凌的发生率为86.2%;个人、家庭和学校三个层面都有相关因素对初中生遭受欺凌产生影响,且因素众多而复杂;“父母支持”、“同学关系”、“对法律文件的了解”等因素均是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就关于我国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治理提出以下建议: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帮助其建立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学校要强化防治策略的可操作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政府要加快校园欺凌的专项立法工作,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最后以上各主体要形成多元共治的联动机制,为学生塑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非洲和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发展现状
    1.2 我国在非劳务人员现状
    1.3 海外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研究
    1.4 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与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5 非洲及埃塞俄比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
    1.6 心理健康定义及标准
    1.7 心理健康评估及量表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资料及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
    2.3 问卷设计
    2.4 研究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框架
    2.5 开展预调查
    2.6 资料处理与分析
    2.7 技术路线图
    2.8 质量控制
3 研究结果
    3.1 第一次调查结果
    3.2 第二次调查结果
    3.3 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行为及措施
4 讨论
    4.1 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4.2 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4.3 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知识、行为及措施
    4.4 疫情常态化下的海外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对策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GHQ-12效度分析表
    附录2: 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第一次)
    附录3: 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第二次)
    附录4: Logistic回归变量赋值表
个人简历
致谢

(2)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本质
        三、科学本质
        四、理解
        五、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21世纪技能”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SeCo项目”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学习结果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二节 国际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新加坡科学课程大纲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韩国科学与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新西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七、中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三节 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中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PISA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TIMSS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美国NAEP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假设
        一、关于科学本质的大概念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内容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初步建构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专家调查
        一、调查的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与确定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确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现状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测评工具设计
        一、测评工具初步设计
        二、测评工具专家评审
        三、测评工具预测试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测评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三、调查数据统计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整体特征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表现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预设
        一、学校科学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同伴效应
        四、社会作用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研究工具设计与实施
        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三、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修订
        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实施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确立变量
        二、数据收集
        三、模型建构与分析
    第四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测评结论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科学本质为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强化其教学实践
        二、组建科学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
        三、融合隐性和显性等策略优化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
        四、以专题培训和教研等为介导提升科学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测评框架及题目专家咨询表
    附录二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三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四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心理弹性的基本概念
    2 儿童心理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现场与抽样方法
        1.2 样本量估算
        1.3 调查方式
        1.4 调查内容和评估工具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弹性现状
        3.2 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3 父母相关情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4 饮食喂养及生活方式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5 家庭相关情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6 虐待经历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3.7 心理行为状况对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的纵向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现场及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纵向研究学龄前期儿童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随访期间心理弹性变化
        2.3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GEE分析
        2.4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GEE分析
        2.5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随访期间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变化
        3.2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与唾液皮质醇的关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现场与对象
        1.2 问卷调查和样本收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学龄前期儿童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学龄前期儿童唾液皮质醇与心理弹性关联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优缺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横断面调查使用问卷

(4)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城乡初中生化学动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检验
    3.4 调查过程
    3.5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6 访谈记录与分析
第4章 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原因分析
    4.1 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的影响因素差异原因分析
    4.2 不同性别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原因分析
    4.3 不同家庭背景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差异原因分析
    4.4 不同归因方式城乡初中生原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5)高中生网络成瘾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某高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横断面实证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3 高中生网络成瘾与负性情绪的关联性研究
    3.4 高中生父母婚姻冲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路径关系
    3.5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路径关系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中生网络成瘾的路径关系和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纵向追踪实证研究
    4.1 前言
    4.2 被调查对象的基线人口学特征
    4.3 高中生网络成瘾的路径关系研究
    4.4 高中生网络成瘾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5 高中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发展轨迹及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高中生负性情绪和网络成瘾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5.2 负性情绪、家庭以及同伴因素对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
    5.3 高中生网络成瘾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5.4 负性情绪、家庭以及同伴因素发展轨迹影响网络成瘾
第6章 预防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建议
    6.1 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
    6.2 建立高中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计划
    6.3 构建积极的心理环境
    6.4 加强亲密关系满足心理需求
    6.5 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
    6.6 培养高中生应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能力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以X地公安民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2.1 文献分析法
        1.2.2.2 访谈法
        1.2.2.3 问卷调查法
    1.3 创新性
        1.3.1 多种影响因素综合研究
        1.3.2 探讨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1.1 人口学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2.1.2 生物学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2.1.3 心理学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2.1.4 社会学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2.1.5 创伤事件因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案设计
    4.1 变量的选取
    4.2 问卷的选取与编制
    4.3 问卷的预测
        4.3.1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3.2.1 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
        4.3.2.2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问卷
    4.4 正式施测
        4.4.1 问卷设计
        4.4.2 问卷发放与收回
5 研究结果
    5.1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5.2 人口学因素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5.2.1 不同性别差异的比较
        5.2.2 不同年龄差异的比较
        5.2.3 不同警龄差异的比较
        5.2.4 不同婚姻状况差异的比较
        5.2.5 不同学历差异的比较
        5.2.6 不同警种差异的比较
        5.2.7 不同职级差异的比较
    5.3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5.4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5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分析
        5.5.1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分析
        5.5.2 神经质人格的中介作用分析
6 讨论
    6.1 假设结果比较
    6.2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体情况讨论
    6.3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人口学因素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6.3.2 社会支持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6.3.3 神经质人格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6.3.4 创伤事件强度对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6.3.5 社会支持、神经质人格对创伤事件强度与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介作用
7 结论与对策
    7.1 本研究结论
    7.2 对策
        7.2.1 公安机关
        7.2.2 警察自身
参考文献
附录A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问卷
    一、 个人基本资料: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符合的选项上打“√”。
    二、 人员筛查表: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或在符合的答案上打√。
    三、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
    四、 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模式发生变化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凸出
        1.1.3 相关人际交往的指导缺失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寄宿中学生
        1.2.2 同辈群体
        1.2.3 人际交往困难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关于青少年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理论基础
        1.4.1 人际需求理论
        1.4.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4.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扎根理论
        2.1.2 案例分析法
        2.1.3 文献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
        2.3.1 预访谈
        2.3.2 正式访谈
    2.4 研究信效度
        2.4.1 信度检验
        2.4.2 研究效度
    2.5 研究伦理
    2.6 研究工具
        2.6.1 研究者本人
        2.6.2 数字录音笔和QSR Nvivo12.0(简称N12)
    2.7 DJ寄宿制学校背景介绍
第3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行为特征分析
    3.1 人际交往困难的农村寄宿中学生的行为表现
        3.1.1 交往互动少,对同学漠然
        3.1.2 情绪善变,矛盾凸显
        3.1.3 过于关注他人神态和言语
        3.1.4 与异性接触较少,规避异性来往
        3.1.5 无知心好友,渴望真心朋友
        3.1.6 交往过于追求自我,功利化
    3.2 小结
第4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影响因素
    4.1 家庭因素
        4.1.1 家庭教养文化
        4.1.2 家庭结构
        4.1.3 家庭氛围
        4.1.4 留守类型
    4.2 学生个体因素
        4.2.1 学生性格
        4.2.2 “学生圈”文化
        4.2.3 个体心理障碍
        4.2.4 个体认知障碍
    4.3 学校因素
        4.3.1 形式教育的局限
        4.3.2 学校环境的局限
    4.4 社会因素
        4.4.1 社交媒体
        4.4.2 社会文化
    4.5 小结
第5章 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的举措
    5.1 学生个体方面
        5.1.1 主动参与人际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2 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5.1.3 控制克服消极情绪,传递正能量情绪
    5.2 学校方面
        5.2.1 设置多种类型的人际交往课程,使其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5.2.2 采取多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耐心指导帮助解决困扰
        5.2.3 提供各类样式的人际交往平台,激发学生交往热情活力
    5.3 家庭方面
        5.3.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其感受家庭的关爱
        5.3.2 实行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培养正确的交往观
        5.3.3 关注而非全身心控制,给予适当的交往自由
    5.4 社会方面
        5.4.1 打击不良风气的传播,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5.4.2 限制中学生手机使用,加强网络道德宣传
第6章 结论、研究创新和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学位论文类
    (三) 期刊类
附录
    附录一 受访学生基本信息表
    附录二 受访教师基本信息表
    附录三 访谈提纲设计
    附录四 知情同意书
致谢

(8)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留守儿童
        2.1.2 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
        2.1.3 体质指数(BMI)
    2.2 国内外留守儿童相关研究
        2.2.1 国内留守儿童相关研究评述
        2.2.2 国外留守儿童相关研究评述
    2.3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现状
        2.3.1 身体活动的测量方法与手段
        2.3.2 国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2.3.3 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样本来源
        3.1.2 抽样方法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测量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一: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体质指数(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现状
        4.1.1 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儿童身体活动的性别差异
        4.1.2 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年级差异
        4.1.3 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与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4.2 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分析
        4.2.1 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年级情况
        4.2.2 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的近视情况
        4.2.3 南昌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居住情况
        4.2.4 南昌市留守儿童学校所在地区对身体活动的影响
    4.3 南昌市留守儿童体质指数(BMI)水平现状分析
        4.3.1 南昌市留守儿童体质指数(BMI)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4.3.2 不同年龄、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差异
    4.4 南昌市留守儿童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的现状分析
        4.4.1 南昌市留守儿童家长支持的描述性分析
        4.4.2 南昌市留守儿童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的描述性分析
        4.4.3 南昌市留守儿童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之间的相关分析
    4.5 家长支持和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4.5.1 家长支持对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4.5.2 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
5 研究二: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5.1 调查对象及方法
        5.1.1 调查对象
        5.1.2 问卷调查法
        5.1.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1.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研究假设
    5.3 问卷信息结果
        5.3.1 问卷信度分析结果(可靠性分析)
        5.3.2 问卷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
        5.4.1 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模型拟合
        5.4.2 儿童青少年家长支持量(ACTS-CN)模型拟合
        5.4.3 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量表(EBBS-CN)
    5.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6 南昌市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的模型检验
        5.6.1 运动益处在家长支持和身体活动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5.6.2 运动益处在家长抑制和身体活动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5.6.3 运动障碍在家长支持和身体活动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5.6.4 运动障碍在家长抑制和身体活动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6 讨论与分析
    6.1 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现状
    6.2 南昌市留守儿童家长支持与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的现状
    6.3 家长支持、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南昌市留守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局限
    8.2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诉求
        1.1.2 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质量的诉求
        1.1.3 现实问题:解决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诉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MOOC
        1.4.2 混合式学习
        1.4.3 学习适应性
        1.4.4 混合式学习适应性
第2章 研究现状
    2.1 混合式学习研究概况
    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
        2.2.1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概貌
        2.2.2 技术支持的学习适应性研究的核心主题
    2.3 总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分布式认知理论
        3.1.1 分布式认知理论概述
        3.1.2 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主要应用
        3.1.3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2 社会学习理论
        3.2.1 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3.2.2 社会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标
    4.2 研究问题的细化与聚焦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4.1 研究思路
        4.4.2 研究方法
    4.5 研究对象与研究环境
        4.5.1 研究对象
        4.5.2 研究环境
第5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组成变量的提出
    5.1 基于理论梳理的变量试拟
        5.1.1 学习适应性组成变量试拟
        5.1.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变量试拟
    5.2 基于访谈的变量试拟
        5.2.1 实施基础
        5.2.2 访谈具体设计
        5.2.3 资料具体分析
    5.3 理论梳理与访谈结论的总结
        5.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组成总结
        5.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组成总结
    5.4 专家咨询
        5.4.1 专家团队
        5.4.2 第一轮专家咨询——深度访谈
        5.4.3 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问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表编制与因素确定
    6.1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
        6.1.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1.2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1.3 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正式确定
    6.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6.2.1 主要测量题项的初始设计
        6.2.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试测与修订
        6.2.3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正式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1 调查研究设计
    7.2 大学生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基本情况分析
    7.3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7.3.1 影响因素模型假设
        7.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1 理论探索
        8.1.1 理论基础给予的启发
        8.1.2 相关研究给予的启发
        8.1.3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赋予的要求
    8.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设计
        8.2.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总体层次结构设计
        8.2.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分项设计
        8.2.3 学习适应性初始干预模型的形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验证
    9.1 基本情况
        9.1.1 参与者
        9.1.2 实施课程
        9.1.3 实施环境
    9.2 行动研究设计
        9.2.1 设计思路
        9.2.2 设计内容与具体时间安排
    9.3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应用
        9.3.1 干预策略的实施
        9.3.2 课程资源建设
        9.3.3 学习活动设计
    9.4 干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9.4.1 数据的收集
        9.4.2 数据的处理工具
        9.4.3 数据的具体分析
    9.5 行动研究实践
        9.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9.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9.5.3 第三轮行动研究
    9.6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验证的小结
        9.6.1 理论探索
        9.6.2 实践效果
    9.7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修正与完善
        9.7.1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进一步修正的建议
        9.7.2 学习适应性干预模型的形成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的结论与创新点
        10.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0.1.2 研究的创新点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容忽视的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
        1.1.2 我国校园欺凌治理出现了新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问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问题、假设与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关于“校园欺凌行为”概念的研究
    2.2 关于校园欺凌的现状研究
        2.2.1 国外校园欺凌现状研究
        2.2.2 国内校园欺凌现状研究
    2.3 关于校园欺凌的构成者研究
        2.3.1 欺凌者
        2.3.2 遭受欺凌者
        2.3.3 不无辜的旁观者
    2.4 关于校园欺凌行为形成的理论基础研究
        2.4.1 社会学习理论
        2.4.2 习性学理论
        2.4.3 挫折-攻击假说
    2.5 关于校园欺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5.1 个人特征
        2.5.2 家庭特征
        2.5.3 学校特征
    2.6 关于校园欺凌行为干预的研究
        2.6.1 国外的干预研究
        2.6.2 国内的干预研究
    2.7 小结与思考
第3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3.1 影响因素的筛选
        3.1.1 个人特征
        3.1.2 家庭特征
        3.1.3 学校特征
    3.2 影响因素的解析
        3.2.1 “个人特征”各因素的解析
        3.2.2 “家庭特征”各因素的解析
        3.2.3 “学校特征”各因素的解析
    3.3 问卷设计
        3.3.1 变量设定
        3.3.2 编制调查问卷
        3.3.3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3.3.4 预试问卷因素分析
        3.3.5 量表信度检验
    3.4 调查设计与调查实施
        3.4.1 调查设计
        3.4.2 制定调查方案
        3.4.3 实施调查和整理问卷
        3.4.4 问卷复检
第4章 初中生受欺凌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受欺凌的现状分析
        4.1.1 受欺凌发生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受欺凌者的基本特征
        4.1.3 实施欺凌者的基本特征
        4.1.4 最近一起欺凌事件中的欺凌人物
        4.1.5 受欺凌的时间和地点特征
        4.1.6 应对欺凌的方式
    4.2 相关变量的x~2检验
        4.2.1 个人特征与受校园欺凌程度
        4.2.2 家庭特征与受校园欺凌程度
        4.2.3 学校特征与受校园欺凌程度
        4.2.4 x~2 检验结果小结
    4.3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同伴关系”和“父母支持”对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突出
        5.1.2 “学校反欺凌行为”对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影响显着但不突出
        5.1.3 “对法律文件的了解”和“对犯罪行为的认知”对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影响显着
        5.1.4 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5.2 对策建议
        5.2.1 家长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帮助其建立高质量的“同伴关系”
        5.2.2 学校强化防治策略的可操作性,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5.2.3 政府加速校园欺凌专项立法,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5.2.4 各主体形成多元共治的联动机制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预试问卷)
附录2 初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四、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埃塞俄比亚中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安徽省农村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弹性状态的横断面及纵向研究[D]. 吴贻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城乡初中生化学学习动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文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5]高中生网络成瘾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某高中学生为例[D]. 高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1)
  • [6]警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 ——以X地公安民警为例[D]. 范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7]农村寄宿中学生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困难影响因素研究[D]. 娄利书. 南昌大学, 2020(01)
  • [8]南昌市农村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卿.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基于MOOC的大学生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秦瑾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初中生遭受校园欺凌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X市为例[D]. 祝娇杨. 南昌大学, 2019(02)

标签:;  ;  ;  ;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