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年限蔬菜温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

不同利用年限蔬菜温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

一、不同利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陈智坤[1](2021)在《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环境质量与退化成因研究》文中指出设施农业高度集约化的利用方式对土壤生产功能、污染物行为等影响突出,导致土壤发生退化。陕西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设施农业生产已成为陕西省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然而,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设施农业高种植强度及化肥农药的过量投入,带来了一系列土壤质量恶化问题,并逐步成为陕西省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为表征设施农业土壤退化特征,剖析其土壤退化的成因,评价其生态与健康风险,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本研究选取全省范围内165家设施农业基地开展研究,并且分区域对设施农业基地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明确陕南、关中和陕北地区设施农业土壤退化现状及特征,为下一步开展设施农业土壤轮作休耕和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当地或类似地区决策部门发展设施农业产业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设施农业土壤酸化和盐渍化特征明显,其土壤p H较大田下降0.53个单位,EC(547.11 u S cm-1)是大田(157.14 u S cm-1)的3倍之多。此外,设施农业的养分积累也较明显,其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Pav)和速效钾(Kav)含量较大田分别高出27%、49%、42%、3%、200%和54%。在设施农业系统中有大量的土壤养分盈余,氮(N)、磷(P)和钾(K)的平均养分平衡分别为1407.0、682.9和1169.1 kg ha-1season-1。土壤P/K比反映了土壤养分盈余状况,陕南和关中地区的P/K比(0.080、0.077)高于陕北地区(0.061)。不同地区间土壤p H和养分含量也有差异,陕北地区土壤的p H下降0.59个单位,明显高于关中地区(0.25)和陕南地区(0.34)的p H下降幅度。不同地区间土壤p H和养分的差异是受到施肥量和土壤类型的综合影响。整体上,陕西省设施农业种植体系中过量施肥会加速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和养分累积过程。土壤的养分失衡,酸化及次生盐渍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加重。综上,陕西省的设施农业种植正面临因不合理施肥带来的挑战,需要制定合理的养分管理策略以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2)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中7种重金属(Cd、Hg、As、Pb、Cr、Cu、Zn)的含量均高于大田土壤。陕南地区土壤Cd、Hg、Pb、Cr、Cu和Zn浓度高于当地背景值,关中地区Cd、Pb、Zn浓度显着高于背景值,陕北地区Pb和Zn浓度高于背景值。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表现为陕南地区最严重,其次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污染较轻。地质累积指数显示,Cd的累积程度较高,而其他重金属的累积程度较低。潜在个体生态风险指数显示Cd和Hg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产生的生态风险较高。从污染负荷指数判断,设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大田栽培土壤更为严重,陕南地区土壤污染程度较重,关中地区次之,陕北地区较轻。针对陕西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无论是在设施农业还是在大田生产系统中,最有效的途径是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工业来源和农业来源。相关部门应实施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进行适当的农业管理,以控制土壤中重金属的输入。(3)设施农业蔬菜样品中,叶菜类蔬菜较水果类和果菜类蔬菜更容易积累重金属,重金属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Zn>Cu>Cr>Pb>As>Cd。陕北地区的果蔬中重金属含量高于关中地区。水果类作物和果菜类蔬菜中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为Cu>Zn>Cd>Cr>As>Pb。叶菜类蔬菜为Cd>Zn>Cu>Cr>As>Pb。陕北地区蔬菜重金属迁移能力高于关中地区。果蔬可食用部位中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值依次为:As>Cu>Zn>Cd>Pb>Cr。陕北地区中As、Cu、Zn、Pb、Cr的潜在健康风险值均明显高于关中地区。(4)设施农业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由于养分不均衡造成的,且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根据设施农业土壤质量指数(0.6-0.8)为高产样点时所对应样点的土壤,得出设施农业土壤最小数据集适宜性阈值为:p H为6.0-7.1,全氮为0.8-1.28 g/kg,速效磷为73-184 mg/kg,铜为15.9-17.1 mg/kg,砷为6.8-7.3 mg/kg。因此,针对陕西省设施农业种植体系存在的土壤质量问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背景条件进行优化平衡施肥。陕北地区采用少量多次施肥原则并且适量增加钾肥的施入,关中和陕南地区应当降低粪肥的施用量,同时补充追肥的施用量和强度。同时开展适宜的轮作、间作和套作的种植模式,合理灌溉,做到施肥、灌溉与种植技术的合理结合,解决设施农业土壤退化问题,有效提高土壤质量,进而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妍[2](2020)在《呼和浩特市保护地苔藓植物对土壤性质及重金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地可人为控制棚室内的气候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其常年处于半封闭状态,气温高、湿度大、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化肥与农药施用量大,导致土壤养分失调、重金属累积。本研究选定呼和浩特市五个不同方位的保护地。通过调查采集棚室内广泛分布的苔藓植物,测定对比有无苔藓覆盖对棚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来探究保护地内苔藓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以及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吸附作用,探索利用苔藓植物进行保护地土壤的改良与修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土层的变化,碱解氮、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表层土壤中含量最高。全磷、全钾和pH值土层间数值相似。随着季节的变化碱解氮、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2019.4月含量最高,全磷、全钾和pH值三个季节数值保持相似。(2)保护地棚内土与棚外土对比,碱解氮、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在棚内含量最高,全磷、全钾和pH值在棚内与棚外含量无明显变化。丰缺度分析发现,除碱解氮和速效钾外,有机碳、全磷、全钾、速效磷均超过了其正常标准值,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3)藓丛内土、藓丛外土与藓丛下土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发现,有机碳、全钾和速效钾藓丛内土与藓丛外土含量高于藓丛下土含量,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和pH值是藓丛外土高于藓丛内土和藓丛下土。(4)随着土层的变化,Ca、Cr、Mn、Fe、Ni、Cu、Zn、As、Cd、Pb在表层土壤中含量最高,三个土层间无显着性差异。随着季节的变化,10种重金属在2018.8月(秋季)含量最高,(5)通过比较研究,上述10种重金属元素均超过了内蒙土壤元素背景值,Cr、Mn、Ni、Cu超过了呼和浩特市区重金属元素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生态污染指数评估分析,Ca、Cr、Mn、Fe、Ni、Cu、Zn、As、Cd、Pb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风险评估污染较严重的是Cd元素,其次是As和Cu。五个样地污染排序为:前不塔气>马铃薯中心>农科院>前白庙>大学城。(6)植物体与藓丛内土和藓丛下土重金属含量比较,Ca、Cr、Mn、Fe、Ni、Pb藓丛下土高于藓丛内土和植物体,Cu和Cd元素植物体高于藓丛内土和藓丛下土。Zn和As元素藓丛内土高于藓丛下土和植物体。对比藓丛下土与藓丛外土,10种重金属元素均为藓丛外土高于藓丛下土。(7)对比不同种类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发现,富集能力最强的是葫芦藓、黄牛毛藓和真藓,且都对Ca、Cu、Zn、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累积,苔藓植物可以对土壤中过量的养分和重金属加以吸收和吸附,特别是对有机碳、全磷、速效磷以及As、Cu、Zn、Cd有显着的富集作用,可用于改良和修复设施保护地土壤,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贾晓玥[3](2020)在《番茄连作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设施蔬菜施肥方式大部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设施番茄在最初种植时,品质和产量都很高;但是随着番茄种植年限的增加和氮磷钾在土壤中逐渐积累,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特别是种植十年以上的设施番茄病害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加重,表现出一系列缺素症的生理病症,例如叶片失绿细小,植株矮小,叶片卷曲,影响植株生长发育,这些症状与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关,长期施肥和番茄连作条件下,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如何变化,目前的研究尚未有统一的结论,均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施肥和番茄连作(8年)的不同施肥处理设施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设施土壤中钙、镁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的有效含量变化、养分平衡变化、以及番茄的生长状况和对中微量的吸收,从而分析不同养分积累条件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设施农业生产的养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八年定位施肥的土壤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pH从6.96下降到6.38,氮磷钾养分大量积累,有效氮、磷、钾含量范围为298.40 mg·kg-1-562.51 mg·kg-1、122.25mg·kg-1-381.20 mg·kg-1、305.65 mg·kg-1-852.33 mg·kg-1。2.连续8年定位施肥和番茄连作条件下,随着土壤中氮磷钾积累量的增加,土壤中水溶性钙镁含量是不施肥处理的2.05-4.21倍和2.41-3.14倍,交换性钙镁含量减少11.1%44.3%和10.9%37.2%;水溶性与交换性离子Ca2+/K+和Mg2+/K+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效钙镁与有效钾的离子比降低。3.多年定位施肥管理对耕层有效铁、锰、铜、锌的含量有显着影响,施肥处理条件下,各个元素有效态含量均有富余,且有效铁和铜的含量随施肥量增加略有上升,锰和锌有效态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并没有显着变化,而不施肥的对照处理,有效铁和铜含量处于缺乏边缘值附近,锰处于亏缺状态,锌暂时处于丰富状态。土壤养分的积累改变了土壤氮磷钾与中、微量元素钙、镁、铁、锰、铜、锌在土壤中原有的平衡问题,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积累量为562.51、381.20、852.33 mg·kg-1与积累量为298.40、122.25、305.65 mg·kg-1的相比,钙的有效养分比例上升了8.6%,镁、铁、锰、铜、锌的有效养分比例下降了31.2%、31.2%、44.5%、31.6%和34.4%,比例变化明显。4.明确了番茄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钙、镁、铁、锰、铜、锌所占的分配比例。所有处理钙、镁、锌元素的分配表现为地上部高于地下部,所有处理铁、锰、铜元素的分配表现为地下部高于地上部。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提高了地下部对钙、镁、铁、锰、铜、锌的积累,但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钙、镁、铁、铜的向上运输受到了抑制,而锰则是在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363.46、160.26、338.92 mg·kg-1的养分积累条件下受到抑制,锌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大于363.46、160.26、338.92 mg·kg-1时的养分积累条件下受到抑制。5.通过对连续施肥8年后番茄试验地不同养分积累下番茄的品质及产量研究发现,当土壤中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363.46、160.26、338.92 mg·kg-1时,番茄果实产量最高,土壤有效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298.40、122.25、305.65 mg·kg-1时,番茄果实的品质要更好一些,且此时产量和最高产量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单果重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所以为了更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选择施肥量N、P2O5、K2O为21.5、7.1、30.7kg·亩-1的施肥量。

杨亚红[4](2019)在《不同种植年限果蔬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子长县不同种植年限(5 a、8 a、11 a)、不同作物种类(葫芦、油桃、西红柿、葡萄)的设施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露地土壤作为对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以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子长县区不同年限、不同栽培作物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旨在预测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深入阐明不同年限及作物种类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从土壤理化性质角度为子长县区大棚可持续发展数据支持,同时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8 a棚龄的大棚而言,不论大棚种植何种作物,060 cm土层深度,土壤容重整体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则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通过不同种植作物间的对比分析可知,种植葫芦后,(1040 cm)土层土壤容重较露地土壤有显着的降低,种植油桃和西红柿(010 cm)土层容重有明显降低,种植葡萄后(1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升高显着;种植油桃与西红柿对(010 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显着提高;种植葫芦后,1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升高,而种植油桃仅对(010 cm)土层总孔隙度有显着提升效果;种植葫芦与西红柿对(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有降低趋势,种植油桃后(010 cm)土层毛管孔隙增大。(2)从种植年限(511 a)来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表层土壤(010 cm)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在种植前5 a增加,5 a后减少。从剖面层次来看,无论蔬菜大棚栽培了多少年,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均高于下层(1060 cm)土壤。(3)不论大棚种植何种作物,06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整体呈现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的趋势。种植8 a油桃,葫芦和葡萄后,蔬菜大棚(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最显着,而种植西红柿只能显着提高(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8 a油桃和葡萄后,蔬菜大棚(020 cm)土层土壤速效P含量升高最显着,而种植葫芦和番茄仅对(010 cm)土层有效P含量有显着提升效果。(4)大棚内土壤p H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p H值呈下降趋势,但是当p H值降低到一定程度会有所升高。p H值的下降,说明蔬菜大棚土壤出现酸化现象,通过研究发现蔬菜大棚土壤酸化与盐渍化共生,且种植西红柿8 a时间酸化与盐渍化现象最严重的,种植11 a需预防酸化与盐渍化的发生。(5)大棚在种植葫芦与葡萄8 a时,土壤p H值逐渐下降,这表明土壤出现酸化现象。而种植8 a油桃与西红柿后,土壤深层土壤(1060 cm)p H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6)葫芦与葡萄的种植均会导致不同剖面层次土壤全盐含量剧增,油桃的种植会导致(010 cm)土层全盐量的剧增,西红柿的种植各土壤剖面层次全盐含量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升高趋势不明显。

王子璐,王祖伟[5](2016)在《设施土壤退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设施土壤退化使得设施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重金属污染、养分比例失衡,及微生物系统改变等方面,综述了设施土壤退化特征与成因,并展望了设施土壤退化的研究发展趋势。

万欣,董元华,王辉,李建刚,宋丽芬[6](2013)在《山东海阳地区番茄大棚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文中认为对山东省海阳地区150个不同种植年限的番茄大棚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番茄大棚土壤Fe、Zn、Cu、Mn含量平均值为18 874、80.1、27.7、467.5 mg/kg,变异系数26.7%39.2%,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性。该地区番茄大棚土壤Cu和Zn元素含量在种植年限为110年间逐年增加,而在种植年限1117年间呈降低的趋势,番茄大棚土壤Cu和Zn元素含量随种植年限变化的规律与大棚土壤施肥量以及土壤pH的变化有关;随着蔬菜温室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Mn含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Fe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

唐海滨[7](2011)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大棚在种植几年后,土壤质量出现退化,蔬菜产量急剧下降,菜农不得不建造新大棚。为探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露天大田土壤为对照,采用测试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1~12年)和不同土层(0~10cm、10~20cm、20~40cm)蔬菜大棚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大棚土壤性质随种植年限发生变化。随着种植年限(1~12年)的延长,供试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盐、pH值、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呈抛物线型变化,并且由拟合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计算出土壤性质各指标含量达到最大或最小时的种植年限,最大时的种植年限多数集中在8~11年。土壤速效磷、速效钾、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年限间(1、4、8、12年)存在显着差异。2.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在垂直剖面上存在差异。供试土壤孔隙度、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全盐、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pH值和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和盐分存在明显的表积现象,表层土壤出现酸化现象。供试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pH值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土层间存在显着差异,而脲酶活性在不同土层间的差异不显着。3.与露天大田相比,蔬菜大棚土壤孔隙度、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全盐、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均明显提高,而土壤容重、pH值有下降趋势,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其增加幅度呈上升趋势。供试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放线菌>真菌。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供试19个蔬菜大棚土壤的肥力划分为三等:一等主要是轮作种植四年的蔬菜大棚;二等主要是连作多年的蔬菜大棚土壤;三等为当年新建的蔬菜大棚土壤。5.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蔬菜大棚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对脲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作用上,而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钾对脲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全氮、碱解氮的间接影响;土壤全氮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影响上,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间接影响上。

熊汉琴,徐凯明,张安[8](2011)在《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文中指出选取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测定了土壤pH值、微量元素(B、Mn、Zn、Fe、Cu)等主要元素。结果表明:大棚菜地土壤pH值小于露天菜地和一般农田土壤,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逐渐酸化。大棚菜地土壤B、Cu的有效性随种植时间延长有升高的趋势,而Zn、Fe的有效性随种植时间延长有降低的趋势。

于彩莲,李文霞,杨莹,李宏微[9](2010)在《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文中提出为探索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和群力两点的大棚土壤中重金属Cu、Zn、Cd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与限值比较、综合因子指数法和相关系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群力乡6a棚龄的大棚已受Zn污染外,其它大棚土壤尚未发生Cu、Zn污染,而7个大棚土壤均受到Cd污染;7个大棚土壤的综合污染情况均达到重污染的程度;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与棚龄、东北农业大学大棚重金属Zn和Cd、群力大棚重金属Cu和Zn、群力大棚重金属Zn和Cd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着水平。

伊田[10](2010)在《杨凌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评价》文中指出针对设施栽培建设需要及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杨凌区不同种植年限设施栽培土壤为研究对象,并选择菜地和农田作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以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变化为重点,对不同种植年限设施栽培土壤质量进行了比较,在综合分析土壤各种性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杨凌区不同种植年限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不同栽培年限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从土壤肥力指标、生物学指标和污染指标三方面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设施栽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有效态铜、锌和锰等养分含量在15年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5年后趋于平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降低。设施栽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电导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并显着高于普通菜地和农田。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与电导率均达到了显着相关。土壤pH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降低,而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土壤pH与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着相关,说明导致设施栽培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硝态氮和速效磷的累积。通过分层聚类分析筛选出pH、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锌为典型指标来表征设施栽培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变化。2.设施栽培土壤酶活性较农田和菜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其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而后略有下降。脲酶活性在3年达到最高,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5年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7年达到最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显着。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转化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升高。各土层土壤脲酶活性与速效氮均达到了显着相关;转化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pH及有效锌含量达到显着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及有效锌含量均呈显着相关;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各土层中与理化性质相关不显着。通径分析表明: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pH及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对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直接效应较大,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建议以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酶学指标。3.设施栽培土壤Cu、Zn、Ni、Cd、Cr及Fe含量随种植年限升高而增加。土壤Cu、Ni、Cd、Cr和Fe含量高于菜地和农田土壤,Zn含量低于菜地和农田土壤,Mn含量在各年限和各栽培模式下无显着性差异。表层土壤Cu、Zn、Cd和Cr含量高于下层土壤,Fe、Mn含量上下层间无显着差异,而Ni则无固定规律。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d污染比较严重,Ni污染次之,Cu、Cr、Zn的污染指数较小。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少数土壤不同土层的综合污染处于警戒水平,大多数处于轻污染水平。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各土层土壤Cu、Zn、Ni和Cr污染处于轻微生态危害范围,而Cd达到了中等或强生态风险。RI多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杨凌地区设施栽培土壤整体质量较好,生态风险较低。4.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酶活性显着相关:在不同深度土层,土壤Fe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及Zn含量与脲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最紧密,多酚氧化酶活性与Zn、Cd含量显着负相关,转化酶活性与Cu、Ni、Cd含量显着相关。多酚氧化酶和转化酶可作为评价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敏感性生物学指标。土壤速效钾、磷含量在各层土壤中与Cu、Ni及Cd含量相关性显着,表层(010 cm、1020 cm)土壤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较下层(2040 cm)的好,说明作物种植及耕作对设施栽培土壤Cu、Cd、Ni和Zn累积的贡献比较大。以土壤质量退化指数(SDI)评价土壤综合质量,结果表明土壤综合退化指数以第7年最高,且下层土壤的综合退化指数高于上层土壤。

二、不同利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利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环境质量与退化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设施农业土壤退化问题
        1.2.1 设施农业土壤酸化研究
        1.2.2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
        1.2.3 设施农业土壤养分累积与失衡
        1.2.4 设施农业土壤污染物的累积
        1.2.5 设施农业土壤微生态的破坏
    1.3 设施农业生产系统土壤质量评价
        1.3.1 土壤质量的定义及意义
        1.3.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2.1 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质量状况及养分失衡特征
        2.2.2 陕西设施农业生产系统生态风险状况及其成因
        2.2.3 陕西设施农业生产系统农产品健康风险状况
        2.2.4 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退化状况综合评估
        2.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设施农业土壤肥力状况及养分失衡特征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调查区域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样品测定分析
        3.1.4 数理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设施农业系统的养分投入量
        3.2.2 设施农业土壤酸化及次生盐渍化特征
        3.2.3 设施农业土壤的养分特征
        3.2.4 设施农业系统的养分平衡及累积速率
        3.2.5 设施农业土壤理化相关性
    3.3 讨论
        3.3.1 设施农业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成因
        3.3.2 设施农业土壤养分累积成因
    3.4 小结
第四章 设施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区域概况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数据处理与图形制作
        4.1.4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重金属累积状况
        4.2.2 基于单元素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4.2.3 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4.2.4 设施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其成因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设施农产品重金属特征及人体健康风险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区域概况
        5.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3 数据处理与图形制作
        5.1.4 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设施农业食品中重金属状况
        5.2.2 重金属转移特征
        5.2.3 设施农业作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5.2.4 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概括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设施农业土壤肥力评价
        6.2.2 设施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6.2.3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2.4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阈值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呼和浩特市保护地苔藓植物对土壤性质及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保护地内主要土壤环境问题
        1.2.1 土壤理化性质变劣
        1.2.2 保护地内重金属污染
        1.2.2.1 保护地内重金属污染来源
        1.2.2.2 保护地内重金属污染危害
    1.3 保护地内土壤修复研究
        1.3.1 土壤理化性质修复方法
        1.3.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1.4 苔藓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研究进展
        1.4.1 苔藓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2 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机制
        1.4.3 影响植物富集能力的因素
第二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标本采集与处理
        3.2.1 前期调查和实验样地选择
        3.2.2 标本采集
        3.2.2.1 苔藓植物采集
        3.2.2.2 土壤样品采集
    3.3 样品处理和测定方法
        3.3.1 苔藓植物标本鉴定
        3.3.2 植物和土壤样品处理
        3.3.3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3.3.4 苔藓植物体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3.3.5 苔藓对土壤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研究方法
    3.4 数据处理
        3.4.1 差异显着性分析
        3.4.2 相关性分析
        3.4.3 富集系数
        3.4.4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3.4.5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3.4.6 综合污染指数评估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内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内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5.1.1 保护地内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分析
        5.1.2 保护地内不同采集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分析
        5.1.3 五个样地保护地内土与保护地外土土壤养分含量对比
        5.1.4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内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理化性质优劣评价
        5.1.5 保护地中有无苔藓植物覆盖对表层土壤(0-5cm)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
        5.1.6 保护地中苔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评价
        5.1.7 小结与讨论
    5.2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5.2.1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
        5.2.2 不同季节的变化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
        5.2.3 五个样地与内蒙古土壤元素背景值以及其它相关资料间的比较研究
        5.2.4 五个样地内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及生态风险评估
        5.2.4.1 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5.2.4.2 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分析
        5.2.4.3 呼和浩特保护地重金属含量与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比
        5.2.5 小结与讨论
    5.3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内苔藓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
        5.3.1 不同采样季节苔藓植物中重金属含量比较
        5.3.2 苔藓植物、藓丛内土、藓丛下土、藓丛外土中重金属含量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5.3.2.1 苔藓植物体、藓丛内土及藓丛下土中重金属含量比较
        5.3.2.2 藓丛下土与藓丛外土中重金属含量比较
        5.3.2.3 苔藓植物、藓丛内土、藓丛下土、藓丛外土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5.3.3 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比较
        5.3.3.1 不同样地相同苔藓植物的富集系数比较
        5.3.3.2 相同样地不同苔藓植物的富集系数比较
        5.3.4 保护地内苔藓植物及藓丛内土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评价
        5.3.5 小结与讨论
    5.4 保护地内土壤养分与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相关性分析
        5.4.1 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4.2 苔藓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3)番茄连作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设施栽培土壤的特点与问题
        1.2.2 设施土壤氮磷钾积累现状
        1.2.3 设施土壤钙镁元素现状
        1.2.4 设施土壤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现状
        1.2.5 不同施肥措施对钙镁有效性的影响
        1.2.6 不同施肥措施对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1.3 不同施肥处理导致的元素变化对番茄产量以及品质的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样品采集及后期处理
        2.2.2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3.1.1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
        3.1.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态阳离子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3.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3.1.4 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施肥土壤有效养分比例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养分含量的影响
    3.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3.3.1 钙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3.2 镁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3.3 铁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3.4 锰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3.5 铜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3.6 锌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及分配
    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
        3.4.1 不同施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3.4.2 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种植年限果蔬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面临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现状
    1.2 设施栽培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设施栽培土壤物理性质
        1.2.2 设施栽培土壤化学性质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使用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4.2 不同作物种类对设施栽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5 研究方法
        1.5.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5.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设施栽培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1 结果与分析
        2.1.1 设施栽培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1.2 设施栽培对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影响
        2.1.3 设施栽培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2.1.4 设施栽培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2.2 小结
第三章 设施栽培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设施栽培对土壤pH的影响
        3.1.2 设施栽培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3.2 小结
第四章 设施栽培对土壤肥力大小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设施栽培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4.1.2 设施栽培对土壤速效P的影响
    4.2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设施栽培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 设施栽培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5.3 设施栽培对土壤肥力大小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第七章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设施土壤退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设施土壤退化现象
    1.1 土壤酸化
    1.2次生盐渍化
    1.3 重金属污染
    1.4 养分比例失衡
    1.5 微生物系统改变
2 展望
    2.1 加强土壤退化过程中导致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主要因子的研究
    2.2 加强土壤养分中多种元素的研究
    2.3 加强设施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和微生物系统破坏的研究

(6)山东海阳地区番茄大棚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调查与采集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棚土壤Fe、Cu、Mn、Zn含量的分布特征
    2.2 土壤Fe、Cu、Mn、Zn含量随大棚使用年限增长的变化特征
3 小结

(7)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蔬菜大棚土壤物理性质
        1.2.2 蔬菜大棚土壤化学性质
        1.2.3 蔬菜大棚土壤生物学性质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土样采集
        2.3.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蔬菜大棚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3.1.1 容重
        3.1.2 孔隙度
    3.2 蔬菜大棚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
        3.2.1 有机质含量
        3.2.2 全氮含量
        3.2.3 碱解氮含量
        3.2.4 全磷含量
        3.2.5 速效磷含量
        3.2.6 速效钾含量
        3.2.7 全盐量
        3.2.8 pH 值
    3.3 蔬菜大棚土壤的酶活性变化
        3.3.1 脲酶活性
        3.3.2 过氧化氢酶活性
    3.4 蔬菜大棚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变化
    3.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
        3.5.1 主成分综合模型中指标的选取
        3.5.2 综合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3.5.3 计算主成分和综合得分,并划分肥力等级
    3.6 蔬菜大棚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
    3.7 蔬菜大棚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3.7.1 土壤酶与肥力因子的相关分析
        3.7.2 土壤酶与肥力因子的通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杨凌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部分
    1.1 研究目的及选题依据
        1.1.1 目的和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及现状
        1.2.2 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
        1.2.3 设施栽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
        1.2.4 设施栽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1.2.5 土壤重金属污染
        1.2.6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3 本研究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设施栽培土壤养分累积和环境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1.2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设施栽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影响
        2.2.2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栽培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化
        2.2.3 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
        2.2.4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栽培土壤pH 变化
        2.2.5 土壤养分变化特征指标筛选
    2.3 结论
第三章 不同年限设施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理化性质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设施土壤酶活性随种植年限及土壤深度的变化
        3.2.2 土壤酶活性间的关系
        3.2.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3.2.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通径分析
    3.3 结论
第四章 不同年限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种植年限及土壤深度的变化
        4.2.2 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3 结论
第五章 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各指标之间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的采集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2.2 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5.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探索
        5.3.1 设施栽培土壤不同指标类型的SDI 值计算
        5.3.2 设施栽培土壤综合退化指数计算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不同利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设施农业土壤环境质量与退化成因研究[D]. 陈智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呼和浩特市保护地苔藓植物对土壤性质及重金属的影响研究[D]. 王妍.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番茄连作设施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贾晓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4]不同种植年限果蔬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D]. 杨亚红. 延安大学, 2019(09)
  • [5]设施土壤退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子璐,王祖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8)
  • [6]山东海阳地区番茄大棚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J]. 万欣,董元华,王辉,李建刚,宋丽芬. 土壤, 2013(04)
  • [7]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变化规律研究[D]. 唐海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8]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微量元素状况研究[J]. 熊汉琴,徐凯明,张安.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2)
  • [9]哈尔滨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 于彩莲,李文霞,杨莹,李宏微. 北方园艺, 2010(18)
  • [10]杨凌地区不同种植年限对设施栽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及评价[D]. 伊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不同利用年限蔬菜温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