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SA与TPSA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FPSA与TPSA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一、FPSA与TPSA比值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安谧[1](2021)在《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多参数磁共振(mp-MRI)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分级分期和预后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减少前列腺上皮细胞数目对tPSA浓度的不良影响。目前联PI-RADS V2.1、PSAD值、ADC值对多灶前列腺临床显着癌(MF-csPca)预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PSA值、PSAD值、PI-RADS V2.1评分等对MF-csPca的诊断效能、预测价值,和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的联合模型对MF-csPca中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多灶性csPca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 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因PSA升高疑诊Pca并进行mp-MRI检查的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和Gleason分级将入组病例分成两组:A组:包括MF-csPca组;B组:包括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非临床显着癌组(ciPca)。临床显着癌(csPca)是指Gleason评分≥7(3+4)分,或者体积≥0.5 cm3,或者有侵犯包膜外组织行为的Pca,ciPca是指Gleason评分<7(3+4)分,或者体积≤0.5 cm3,且无侵犯包膜外组织行为的Pca。采用SPSS 21.0和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有统计意义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再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间有差异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获得有影响预测因素,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预测因素与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根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创建联合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别计算各联合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并比较不同联合模型及其单独诊断MF-csPca的AUC值的差异(P<0.05)。[结 果]共202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MF-csPca组(86例);B组(116例):包括前列腺炎(31例)、BPH(77例)及ciPca(8例),前列腺炎均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PI-RADS 2 分 32 例(15.9%),PI-RADS 3 分 75 例(37.1%),PI-RADS 4 分 40 例(19.8%),PI-RADS 5 分 55 例(27.2%)。单因素分析显示:前列腺体积、tPSA值、fPSA值、f/tPSA值、PSAD值、ADC值和PI-RADS V2.1评分在A组与B组间存在差异,且均有统计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ADC值与PSAD值是MF-csPca的有影响预测指标。与Gleason分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RADS V2.1评分与Gleason分级有中度正相关性,rs=0.531,P<0.001;PSAD与Gleason分级有中度正相关性,rs=0.475,P<0.001;ADC 值与 Gleason 分级有中度负相关,rs=-0.499,P<0.001;ROC 曲线分析PI-RADS V2.1、ADC 值、PSAD 值诊断 MF-csPca AUC 值分别为 0.833、0.857、0.839。根据上述结果建立3种联合模型:联合模型1(PI-RADS V2.1评分+PSAD值)、联合模型2(ADC值+PSAD值)、联合模型3(PI-RADS V2.1评分+ADC值+PSAD 值),诊断 MF-csPca AUC 值分别为 0.876,0.887,0.896。[结 论]PI-RADS V2.1评分、PSAD值和ADC值均为MF-csPca的有影响预测因子,对MF-csPca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前列腺体积、fPSA值、f/tPSA值,略优于tPSA值,并与病理Gleason分级相关,以PI-RADS V2.1评分相关性最高。提示PI-RADS V2.1评分、PSAD值和ADC值不仅有助于MF-csPca诊断,并对术前评估Pca的侵袭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合模型对MF-csPca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以三者(PI-RADS V2.1评分+ADC值+PSAD值)联合诊断效能最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除应用mp-MRI进行PI-RADS V2.1评分外,还需结合PSAD值和ADC值,可一定程度提高对MF-csPca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减少过度的穿刺活检。

郑玮玮[2](2021)在《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多参数核磁共振成像(multiple 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PR-RADS评分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10ng/ml(传统灰区)与10~20(假定灰区)中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将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到我院就诊且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筛选其PSA4~20ng/ml且行多参数MRI的患者共147例,将其按照病理结果分成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组,收集其临床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年龄、BMI、PSAD、DRE、US、PI-RADS评分(根据PI-RADS评分分为1~2组与3~5组)等临床特征。根据PSA值将病人分为两个亚组,分别为4.0~10.0ng/ml和10.0~20.0ng/ml,计算各组中不同PI-RADS评分的穿刺活检阳性率,比较其诊断率差异。通过比较不同PSA范围内各检查方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来得出PI-RADS、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根据约登指数来确定不同亚组中的PI-RADS评分、PSA的最佳界值(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I-RADS评分是否是前列腺癌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47例患者,分别为48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和9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将穿刺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除了 PSAD(P=0.0331)小于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外,患者的年龄、BMI、前列腺体积、PSA 比值、DRE、US与MRI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比较不同PI-RADS评分下的穿刺阳性率,可发现在亚组PSA 4.0~10.0ng/ml,随着PI-RADS评分的升高,穿刺阳性率明显提升;而在亚组PSA 10.1~20.0ng/ml,发现在PI-RADS评分为5的时候穿刺阳性率大大增加,而3分,4分也较1~2分的穿刺阳性率明显增加;在区间PSA4.0~20.0ng/ml内,可以发现穿刺阳性率随着PI-RADS评分的增高,阳性率逐渐提升。有68例行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处于亚组PSA 4.0-10.0ng/ml,其 PI-RADS 评分的 AUC 值为 0.754、PSA 的 AUC 值为 0.523,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SA。处于亚组PSA 10.1-20.0ng/ml中的患者共有79例,其PI-RADS评分的AUC值为0.745,PSA的AUC值为0.603,其PI-RAD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仍大于PSA。在总区间内PSA4.0~20.0ng/ml,我们得出PI-RADS评分和PSA的AUC值分别为0.766、0.586,PI-RADS评分的面积仍大于PSA。在PSA 4.0~10.0ng/ml区间内,4分为PI-RADS评分最佳临界点,敏感性为58.82%,特异性为94.12%,约登指数为52.94%;在PSA 10.1~20.0ng/ml区间内,PI-RADS的最佳临界点同样为4分,其特异性为95.83%,敏感性为61.29%,约登指数为57.12%;在总区间4~20.0ng/ml内,其4分为其最佳临界点,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96%和62.50%,约登指数为58.46%;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在PSA4~20.0ng/ml区间内,PI-RADS评分的OR值均大于3.459(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得出PI-RADS评分是关于前列腺癌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SA4~10ng/ml(传统灰区)、PSA10~20ng/ml(假设灰区)两个区间内,PIRADS评分AUC曲线面积都大于PSA,PIRADS评分较PSA在传统灰区与假设灰区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IRADS评分在PSA4~20ng/ml区间内是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得出行多参数核磁在PSA4~20ng/ml区间内提高了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穿刺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傅文晴[3](2021)在《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型(p2PSA)、其衍生的肿瘤标记物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型百分比(%p2PSA)在前列腺癌筛查诊断及预测侵袭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探讨p2PSA及其衍生的检测指标,相比较于传统的筛查指标对前列腺癌筛查诊断、预测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90例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后,入院治疗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留取血清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cancer,fPSA)、血清p2PSA。利用公式计算出%fPSA(f/tPSA)及p2PSA衍生的检测指标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2PSA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检测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分析PSA<4ng/ml、4~10ng/ml、>10ng/ml时,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在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评分≤6分和>6分两组间各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绘制上述各个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本研究共90例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为PCa的为50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为40例。所有患者的研究中,前列腺恶性肿瘤组和前列腺增生组间PSA及其相关指标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3、0.86、0.80、0.90、0.88、0.95。tPSA<4ng/ml时未发现前列腺癌患者。tPSA在4~10ng/ml时,前列腺恶性肿瘤组15人和前列腺增生组19人,两组间前列腺体积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SA及其相关指标、f/tPSA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62、0.64、0.71、0.72、0.86、0.90。在总PSA>10ng/ml时,前列腺恶性肿瘤组35人和前列腺增生组7人,两组间总PSA和p2PSA及其相关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2PSA及其相关指标、tPSA在ROC曲线中诊断前列腺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PSA、总PSA、f/tPSA、p2PSA、%p2PSA、PHI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55、0.74、0.69、0.91、0.92、0.92。Gleason评分>6分的患者为33人,GS≤6分为17人,两组间总PSA、p2PSA及相关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Spearman分析,fPSA的显着性P值>0.05,其余5项指标P值均小于0.05。tPSA、f/tPSA、p2PSA、%p2PSA、PHI相关系数分别为0.394、-0.292、0.586、0.656、0.698。各项指标在预测格里森评分大于6分的前列腺癌患者的ROC曲线中,tPSA、f/tPSA、p2PSA及相关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UC分别为0.62、0.67、0.66、0.79、0.86、0.86。结论1、p2PSA、PHI、%p2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优于tPSA、fPSA、f/tPSA。2、tPSA在4~10ng/ml时,PHI、%p2PSA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f/tPSA。3、tPSA>10ng/ml时,PHI、p2PSA、%p2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tPSA。4、f/tPSA与Gleason评分无显着相关性,tPSA、fPSA与Gleason评分存在弱相关关系,p2PSA与Gleason评分为中等程度相关关系。%p2PSA、PHI与Geason评分为强相关关系。5、在预测Gleason>6分侵袭性前列腺癌中,PHI、p2PSA、%p2PSA的诊断预测效能优于tPSA。

钱晓伟[4](2021)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疾病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其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增生组50例,前列腺癌组4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肘静脉血,对其fPSA、tPS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前列腺癌组f PSA为(2.14±0.98)ng/mL,tPSA为(54.68±7.95)ng/mL,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的(0.75±0.36)、(9.35±4.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7、34.827,P<0.05)。以病理和穿刺活检结果为诊断标准,fPSA、tPSA联合诊断老年前列腺疾病的准确率为92.78%,敏感度为93.42%,特异度为96.38%,AUC值为0.946,均优于单独f PSA或t PS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f PSA、t PSA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指标检测,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对老年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从而准确鉴别老年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蒋凯峰[5](2020)在《前列腺健康指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干扰因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多因素对PSA及PHI的干扰以及PH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各项前列腺癌预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筛查PSA异常且通过穿刺或前列腺电切获取病理结果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最终确定的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以及恶性组(良性47例,恶性35例),比较年龄、前列腺体积大小、尿路感染、有无留置导尿管、是否合并膀胱结石、PI-RADS评分(第二版)、Gleason病理评分等,对前列腺癌诊断指标的各项干扰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良恶性两组TPSA、PHI、前列腺体积、导尿管、炎症、膀胱结石、PI-RADS评分比较,TPSA、PHI、前列腺体积、PI-RA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炎症、膀胱结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TPSA、PHI、前列腺体积、PI-RADS评分,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TPSA与PHI存在共线性,选取PHI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可知PHI、前列腺体积、PI-RADS评分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PI-RADS评分、前列腺体积为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度OR=1.021、2.487、1.044。3.有无导尿管与TPSA的Spearman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有导尿管的TPSA值更高);与PHI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膀胱结石与TPSA、PHI的Spearman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PI-RADS评分、病理评分与TPSA、PHI的Spearman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与PHI的r=0.427、TPSA的r=0.298,前列腺体积与PHI相关性大于TPSA;PI-RADS评分与PHI的r=0.666、TPSA的r=0.597,PI-RADS评分与PHI相关性大于TPSA;病理评分与PHI的r=0.572、TPSA的r=0.565,病理评分与PHI、TPSA相关性差异不大。PI-RADS评分、病理评分与TPSA、PHI的Spearman相关性为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4.TPSA、PHI对良恶性的预测能力AUC值分别为0.797、0.942,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A分界值为27.875,灵敏度68.6%,特异度97.9%,约登指数0.665。PHI分界值为65.34,灵敏度85.7%,特异度93.6%,约登指数0.773。PHI的AUC值、约登指数、灵敏度均高于TPSA。5.当PHI值大于50时,患前列腺癌的概率达到77.5%,PHI值大于60时,前列腺癌的概率达到88.2%。结论:1.有无导尿管以及前列腺体积大小均影响血清PSA和PHI值水平,其中前列腺体积是影响两者的独立因素,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受导尿管的干扰较PSA小。2.在PSA轻度升高且没有明确病理结果时,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较TPSA能更灵敏的预测前列腺癌,可由此来选择是否进行穿刺。

张凤卿[6](2020)在《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研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密度百分率%(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统计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和/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145例初诊为前列腺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清PSA、f PSA指标,经直肠超声报告,病理结果。计算前列腺体积、F/TPSA、PSAD、(F/T)/PSAD和%(F/T)/PV,以SPSS 23.0和Med Calc分析软件,对纳入分析的所有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参数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依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相关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参数与诊断前列腺癌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F/T)/PSAD指标,在PSA介于(4-20)ng/ml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F/TPSA指标;当PSA>20ng/ml时,其具有一定的诊断优势,但劣于PSAD指标。F/TPSA指标,在血清PSA介于(4-10)ng/ml,甚至(4-20)ng/ml时,诊断前列腺癌时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要明显优于PSAD指标。%(F/T)/PV仅仅在血清PSA>20ng/ml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不具有较大的优势。(F/T)/PSAD指标在PV<80ml时,与前列腺癌检出率检查具有相关性,呈负相关。其AUC值要大于PSA和PSAD,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PV<80ml时(F/T)/PSAD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PV>80ml时,(F/T)/PSAD不具有研究价值。%(F/T)/PV在不同PV区间,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均没有相关性。结论:1、(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该指标<1.01时,要警惕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2、当血清PSA<4ng/ml时,(F/T)/PSAD指标,不具有诊断价值,血清PSA处于(4-20)ng/ml时,(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但需以F/TPSA作为唯一的参考因素,去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检查。3、当PV<35、35-50、50-80ml,(F/T)/PSAD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呈负相关,尤其是PV介于35-50、50-80ml时,(F/T)/PSAD指标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价值明显。对于PV<80ml的患者,当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时,主要需参考PSAD指标,(F/T)/PSAD指标可以起到辅助性参考,其临床价值较小。4、仅当血清PSA>20ng/ml时,%(F/T)/PV与前列腺癌检出率间具有相关性,但其AUC值要明显低于PSA、PSAD和(F/T)/PSAD指标,没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俊肖[7](2020)在《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变量及磁共振等临床指标在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处于灰区(4-10ng/ml)时,其相关变量以及多参数磁共振检查与前列腺癌以及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 7)之间的联系。评估各临床指标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处于灰区时对前列腺癌以及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指导灰区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同时,建立多因素预测模型来预测灰区前列腺癌以及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评估预测模型对灰区前列腺癌以及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的增益,以减少或避免灰区患者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增加灰区患者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共1227例患者中穿刺前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处于灰区的患者共242例,均具备穿刺指征。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根据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前列腺癌组以及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组,对患者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血清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等相关数据以及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各指标对灰区前列腺癌以及灰区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同时利用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指标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等相关临床参数建立多因素预测模型预测灰区前列腺癌以及灰区中高危前列腺癌。结 果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处于灰区的患者中,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阳性组有63例,阳性率为26.0%(63/242),其中腺癌56例,占23.1%,黏液腺癌3例,间质肉瘤4例;穿刺结果阴性组179例,占74.0%。56例灰区前列腺癌患者中有28例属于低危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 6;28例属于临床中高危前列腺癌组Gleason评分≥7。两组患者中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血清游离前列前特异抗原、及二者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052、0.824、0.633、0.764)。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单因素分析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等作为独立风险因素,都能很好的预测灰区前列腺癌;在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面,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对灰区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多参数磁共振检查表现出最优的诊断价值(AUC=0.79)。在相同灵敏性前提下,多因素预测模型较多参数磁共振检查能减少了 5%的灰区患者的不必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同一特异性前提下,多因素预测模型较多参数磁共振检查能提高3%的灰区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检出率。结 论1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都对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是灰区前列腺癌以及灰区中高危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参考。较之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前列腺体积,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对灰区前列腺癌及灰区中高危前列腺癌有更高的诊断价值。2多因素预测模型在不影响诊断灰区前列腺癌及中高危前列腺癌的前提下能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且能提高灰区患者活检阳性率,可作为灰区前列腺癌及中高危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的补充参考。

孟真[8](2020)在《microRNA-182和前列腺健康指数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世界范围内第二高发的男性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的15%,也是男性癌症相关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近些年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不断提升,患者的远期预后仍然较差。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作为临床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检诊断和疗效监测指标,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的诊断发挥了一定价值,但其缺乏一定的癌症特异性,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炎症等良性疾病中经常出现假阳性结果,容易导致对PCa患者的过度诊断以及伴随的过度治疗。尤其对于血清PSA水平在4.0-10.0ng/ml之间(即所谓的“灰色区域”)的患者,造成了高比例不必要的创伤性活检。因此新的、更灵敏的无创肿瘤标记物急需被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 2(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isoform 2,p2PSA)是PSA的前体形式中肿瘤特异性最强的亚型,在PCa患者的血液中显着高表达。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是结合了总 PSA(total PSA,tPSA)、游离PSA(free PSA,fPSA)和p2PSA的一项综合指标,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诊断血清PSA水平在4.0-10.0 ng/ml之间,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阴性的PCa患者。研究表明PHI的对于灰区PCa患者的诊断价值优于tPSA等传统指标,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活检。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在19-23个核苷酸之间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在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MicroRNA被证实在生物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进展。MiR-182是miR-183家族的一员,也是公认的“肿瘤相关miRNA”。既往的研究已经表明miR-182-5p在PCa组织中较癌旁组织显着上调,可能成为PCa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本研究目的为检测miR-182和PHI在PSA灰区PCa患者及BPH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差异,分析二者对PCa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的价值,并与传统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诊断效能的优劣,以期为灰区PCa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信息。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PCa患者的血浆标本100例作为实验组,BPH的血浆标本标本5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患者血清PSA 水平在“灰区”(4.0-10.0ng/ml)之间,并经病理学穿刺确诊为PCa或BPH的患者。2、血浆miR-182相对表达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PCa 组和 BPH组患者血浆标本中miR-182的相对表达量(2-△Cp)。3、血清tPSA及fPSA水平检测:由我院检验科肿瘤自免实验室进行,使用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4、血浆p2PSA水平检测: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p2PSA 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PHI计算公式为(p2PSA/fPSA)×√tPSA。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和Graphpad Prism 7.0统计软件对miR-182和PHI进行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图形绘制。对于两组定量样本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矫正t检验。各指标的诊断效力由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估,用MedCalc软件比较各指标AUC的差异。本研究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iR-182在灰区PCa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0.084±0.031 vs 0.057±0.029,P<0.001),miR-182 诊断 PCa 患者的 AUC 为 0.728(95%CI:0.649-0.797),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84.0%和52.7%。2、PCa组患者PHI的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50.78±21.82 vs 35.37±15.12,P<0.001),PHI 诊断 PSA 灰区 PCa 患者的 AUC 为 0.741(95%CI:0.653-0.830),灵敏度为 73.0%,特异性为 68.0%。3、miR-182和PHI诊断灰区PCa的AUC高于tPSA等传统指标,与tPS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指标的灵敏度固定于85.0%时,miR-182和PHI的拥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参考二者分别可以使40(26.7%)、37(24.7%)例患者避免进行创伤性活检。miR-182和PHI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28 vs 0.741,P=0.821)。4、参考Gleason评分对PCa组患者进行分组,高分组(GS≥7)患者PHI、p2PSA的水平显着高于低分组(GS≤6)(P<0.05),这说明PHI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PCa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而miR-182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5、联合miR-182和PHI诊断灰区PCa的灵敏度为69.3%,特异性为80.0%,AUC可达到0.802(95%CI:0.729-0.862),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的AUC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1、miR-182在灰区PCa患者的血浆中的表达量显着升高,可做为诊断PSA灰区PCa患者的潜生物标志物2、PHI的值在灰区PCa患者中显着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PCa的恶性程度相关。3、与传统的tPSA等指标相比,miR-182和PH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力与特异性,作为PCa活检的参考指标有有望降低活检比例,改善PCa的过度诊断。4、miR-182联合PHI可以提高单一指标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更高的诊断效力,这为灰区PCa患者的无创性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嘉乐[9](2020)在《PSA<10ng/ml人群中首次前列腺穿刺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对PSA<10ng/ml且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的人群构建一种能够预测结果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风险的列线图。分析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v2)评分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能否提高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研究方法:收集PSA<10ng/ml且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的人群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筛选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建立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0C)曲线分析、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该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次回顾性研究包含有335名PSA<10 ng/ml且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其中共有78人(23.3%)诊断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该列线图是根据年龄、直肠指检结果、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fPSA)、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的多变量模型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为0.876,内部验证校准良好。决策曲线分析也证明了该列线图可以提高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论: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提高了PSA<10 ng/ml人群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时具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由于缺少外部验证,研究人数相对较少,且人口结构单一,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基于本次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仍可以为PSA<10ng/ml且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患者了解患病风险及泌尿科医生做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帮助。

阮谢妹[10](2020)在《99mTc-HYNIC-PSMA小分子抑制剂SPECT/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好发于前列腺上皮,病理类型包括腺癌、导管腺癌、鳞癌及腺鳞癌,其中腺癌占95%以上,我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自2008年PCa在泌尿系发病率逐年升高,增速超过5%,故早期精准诊断PCa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是临床早期筛查PCa的常用指标,但当PSA水平处于诊断灰度区(TPSA在4-10 ng/ml)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会降低,且前列腺增生及炎症等亦可致PSA升高,故仅凭PSA检测无法准确判断前列腺疾病。近年,多模态影像技术在PCa诊断及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直肠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形态结构及血流,性价比及可得性高,但当操作者经验不足时对较小的病灶易漏诊,从而使其诊断价值受限;增强CT可显示前列腺解剖结构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但MRI在显示软组织及前列腺结构分区时更具优势,仍然对较小PCa的病灶也存在漏诊;基于糖代谢的18F-FDGPET/CT可应用于PCa分期及综合评估,但部分病灶对FDG摄取低,假阴性率高。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由前列腺导管周围顶端的上皮细胞分泌,为大多数PCa细胞过表达的Ⅱ型跨膜蛋白,尤其在低分化、转移性和雄激素非依赖型PCa细胞表面,表达量可达正常组织的100-1000倍,在正常组织(肾脏、肠道等)的表达水平极低。PSMA与配体如特异性抗体、小分子拮抗剂等结合后,被细胞吞噬,此时PSMA会被保留在溶酶体或会被释放到细胞质中,基于此生物效应,PSMA作为PCa诊疗靶点极具特异性。研究证实在低水平PSA病例,68Ga-PSMA-HBED-CC PSMA小分子抑制剂探针,与标准18F-氟甲基胆碱PET/CT相比,前者诊断PCa精度更高,但受设备及正电子显像剂应用限制,不易普及。SPECT及99mTc标记显像剂可推广,已有研究显示99mTc-HYNIC-PSMA显像诊断PC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70-90%)及特异性(85%以上),病灶检出率与PSA水平呈正相关,但对PSA灰度区病例,诊断灵敏度低。有文献报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即PSA与前列腺体积比值)较PSA诊断价值更高,可提高PSA灰度区病例诊断的精准度,但尚未有PSMA显像与PSAD联合诊断的报道。本研究分别探讨了 99mTc-HYNIC-PSMA SPECT/CT显像和PSAD的诊断效能,及二者联合后的增益价值,以期在PCa精准诊疗中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诊断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省人民医院高度疑诊PCa,31例患者在PSMA SPECT/CT检查前均未接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或)去势治疗,检查后均行手术或定位穿刺确定病理类型,分为恶性组(22例)和良性组(9例)。均行血清PSA(TPSA、FPSA)测定,计算PSAD=TPSA/前列腺体积(V),4例因周围组织侵犯严重未能获取前列腺体积及PSAD值。所有患者均行PSMA SPECT/CT检查,静脉注射99mTc-HYNIC-PSMA(20±5 mCi),注射后2 h行全身平面+局部断层SPECT/CT显像,设备为GE Discovery NM/CT 670型SPECT/CT仪,采集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并标记感兴趣区。采用视觉分析图像,PSMA显像阳性灶判断标准:SPECT图像为放射性摄取高于正常组织,并排除生理性摄取或分布(涎腺、眼眶、肝脏、胆囊、脾脏、小肠、肾脏及膀胱),视为病灶;同机CT表现形态结构异常但相应部位未见放射性异常摄取,病灶视为PSMA显像阴性或考虑为其他来源的病灶。采用SPSS 21.0及Medcalc软件统计分析。连续非正态定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应用Spearman等级分析显像和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PSMA SPECT/CT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良、恶性组间血清PSA、F/TPSA及PSAD水平的差异性,当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得出显着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SMA SPECT/CT诊断前列腺癌与显着影响因素的关系,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1.静脉注射99mTc-HYNIC-PSMA 2 h后显像分布:涎腺、泪腺、肝脏、胆囊、脾脏、小肠、肾脏及膀胱呈生理性分布,放射性分布最高的为膀胱及肾;其次为涎腺、泪腺;再其次为肝、胆、脾、肠、心肺组织;随后为骨骼、肌肉;脑部的放射性分布最低。患者均无不良反应。2.PSMA SPECT/CT及病理的一致性分析。22例恶性显像阳性20例(假阴性2例);良性组9例,显像阴性8例(假阳性1例);显像与病理一致性为rs=0.78(P=0.00)。诊断灵敏度为 90.91%(20/22),特异度为 88.89%(8/9),准确度为90.32%(28/31),阳性预测值为95.24%(20/21)及阴性预测值为80.00%(8/10)。3.TPSA、FPSA、FPSA/TPSA和PSAD与PCa的相关性分析。22例恶性组,计算 PSAD 18 例:FPSA 7.27(1.85,122.75)、TPSA 52.55(14.99,1124.00)、F/TPSA0.12(0.09,0.16)、PSAD 1.23(0.55,25.59);9 例良性组:FPSA 1.72(0.90,2.29)、TPSA 11.13(6.21,18.85)、F/TPSA0.12(0.10,0.19)、PSAD 0.12(0.08,0.19);良、恶组对比:FPSA、TPSA 及PSAD(Z=2.70,P=0.01;Z=2.87,P=0.00:Z=3.91,P=0.00)有统计学意义;F/TPSA(Z=0.37;P=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27例FPSA、TPSA及PSAD,示PSAD:AUC=0.97,FPSA 和 TPSAAUC 均为 0.86,并且当 PSAD>0.36 时,诊断为 PCa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89。4.PSMA SPECT/CT 诊断 PCa 与 PSAD 关系。计算 PSAD 27(恶性 18,良性9)例。显像阳性时PSAD阈值为0.12(单位:ng/(ml·cm3)),阴性显像PSAD阈值为0.36。所有PSAD<0.10的病例,PSMA SPECT/CT未发现前列腺癌灶,同期MRI亦然;当以PSAD>0.10为临界值,PCa诊断灵敏度为94.44%(17/18),特异度为 85.71%(6/7),准确度为 92.00%(23/25),相关系数 r=0.80;当PSAD>0.15时,诊断灵敏度为94.18%(16/17),特异度为100%(4/4),准确度为95.24%(20/21),r=0.87;当PSAD>0.20时,诊断灵敏度为94.18%(16/17),特异度为 100%(2/2),准确度为 94.74%(18/19),r=0.79。结论(1)99mTc-HYNIC-PSMA在体内分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且以泌尿系统排泄为主要途径,次要途径为肝、肠,能够快速的被非靶组织清除,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显像剂。(2)PSMA SPECT/CT 诊断 PCa 与病理一致性为(rs=0.78,p=0.00),诊断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90.32%,阳性预测值为95.24%及阴性预测值为80.00%。(3)血清PSA及其衍生指标(F/TPSA和PSAD)与PCa密切相关,其中以PSAD诊断价值最高(AUC=0.97),并且当PSAD>0.36时,诊断为PCa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89。(4)PSMA SPECT/CT诊断PCa与PSAD呈正相关,PSAD≥0.15时相关性最大,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最高。

二、FPSA与TPSA比值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PSA与TPSA比值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图像分析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灶性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及mp-MRI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样本收集和处理
        2.1.5 检验原理
        2.1.6 p2PSA、tPSA、fPSA的检测过程
        2.1.7 经直肠穿刺活检方法
        2.1.8 统计学方法
        2.1.9 计算公式
    2.2 结果
        2.2.1 所有研究人群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2.2.2 各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
        2.2.3 不同tPSA值患者统计结果
        2.2.4 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患者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
    2.3 讨论
        2.3.1 PSA及 p2PSA的由来
        2.3.2 P2PSA及其衍生的诊断指标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
        2.3.3 P2PSA及衍生指标对预测活检病理侵袭性PCa的效能
        2.3.4 P2PSA及衍生指标在预测侵袭性PCa、主动监测、生化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第3章 结论与不足
    3.1 结论
    3.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新型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f PSA、t PSA含量比较
    2.2 不同方法对老年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5)前列腺健康指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干扰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方法,PHI的计算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1 良恶性组基础状态比较
    3.1.2 良恶性组不同因素比较
    3.1.3 良恶性分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1.4 多因素与TPSA和PHI相关性分析
    3.1.5 TPSA与健康指数对良恶性前列腺疾患事件发生的ROC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6)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收集与整理
    1.3 计算公式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总体的分布特点
    2.2 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2.3 当血清PSA指标处于不同阈值时,所有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2.4 在不同PV阈值下,对所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3 讨论
    3.1 PSA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3.2 当前PSA及相关参数在临床中的发展现状和分析
    3.3 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相关原因
    3.4 参数%(F/T)/PV和(F/T)/PSAD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患者中相关参数的意义及预测模型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变量及磁共振等临床指标在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处于灰区时前列腺癌的诊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microRNA-182和前列腺健康指数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croRNA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PSA<10ng/ml人群中首次前列腺穿刺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列腺癌相关标志物研究现况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99mTc-HYNIC-PSMA小分子抑制剂SPECT/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PSMA分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及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四、FPSA与TPSA比值应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SAD联合mp-MRI在多灶性临床显着前列腺癌中的研究[D]. 姜安谧.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多参数磁共振PI-RADS评分系统在PSA4~20ng/ml区间内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D]. 郑玮玮.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p2PSA及其衍生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D]. 傅文晴. 南昌大学, 2021(01)
  •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老年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钱晓伟. 系统医学, 2021(06)
  • [5]前列腺健康指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干扰因素[D]. 蒋凯峰. 延边大学, 2020(05)
  • [6]对比研究(F/T)/PSAD和%(F/T)/PV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D]. 张凤卿.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变量及磁共振等临床指标在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D]. 刘俊肖. 郑州大学, 2020(02)
  • [8]microRNA-182和前列腺健康指数对PSA灰区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D]. 孟真. 郑州大学, 2020(02)
  • [9]PSA<10ng/ml人群中首次前列腺穿刺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D]. 孙嘉乐. 苏州大学, 2020(02)
  • [10]99mTc-HYNIC-PSMA小分子抑制剂SPECT/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D]. 阮谢妹.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FPSA与TPSA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