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咏泽[1](2020)在《中国成人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作为一个曾经历轻度至中度碘缺乏的国家,中国政府于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全民食盐加碘的立法,涵盖了中国大陆地区所有31个省份。根据2010年的数据,食盐加碘的成功实施使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另外3个省份也接近了这一目标。在食盐加碘法规颁布的20年中,中国人群经历了连续5年(1996年至2001年)暴露于过量碘摄入,又经历了连续10年的(2002年至2011年)碘超足量摄入,然后经历了连续5年(2012年至2016年)的碘适量摄入。本研究第一部分内容旨在评估食盐加碘开展20年后,中国人群的碘营养状况和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以及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甲状腺激素水平不仅显着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影响尤为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成人血糖,血压和血脂有关。然而,前述研究大部分基于甲状腺功能水平异常或血脂异常人群,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的升高是否能够增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的风险尚存争议。此外,这些流行病学研究仅局限于小样本人群和亚人群,TSH水平与Met S及其相关组分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系统报道。因此本研究第二部分内容旨在评估正常参考范围内不同TSH水平与Met S及其组分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此外,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0.67%上升至2013年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糖尿病诊断标准下的10.9%。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指南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据估计,中国有1.139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4%。中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医疗改革,旨在包括糖尿病在内的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更容易获得临床医疗资源,从而改善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全民糖尿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管理项目。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重点已经从大型综合医院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简单的临床治疗到三级预防,从简单的血糖控制到同时控制体重,血糖,血压和血脂。本研究第三部分内容旨在通过2018年ADA糖尿病诊断方法,获得最新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并通过地域和亚人群评估其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受原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委托,本课题组牵头于2015年-2017年进行了全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31省)范围的甲状腺疾病、碘营养状况与糖尿病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Thyroid Disorders,Iodine Status and Diabetes:a 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TIDE项目)。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TIDE项目。方法:使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整个研究从城市和农村并行进行四个阶段的随机抽样。对于城市现场的选择:在第一阶段,根据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每个省选择了31个地级市并将其划分为10个发达城市,13个发展中城市和8个欠发达城市;在第二阶段,从每个地级市中随机选择一个行政区;在第三阶段,从该地区随机选择了两个居民社区;在最后阶段,将随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合格调查对象,并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参照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每个社区的年龄和性别组成以及城乡比例。在农村地区进行了与城市地区相似的平行随机抽样。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或以上;在选定的社区中居住至少5年;非孕妇。调查对象基本为汉族,如选择少数民族则至少招募1000名该民族调查对象。标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甲状腺疾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糖尿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当前吸烟状况,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和碘盐摄入量等。本研究收集了每个调查对象的空腹血液和尿样。对于自报非糖尿病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将血清样本用于测量2小时血糖水平。所有调查对象均由有资质的超声医师进行了甲状腺超声检查,这些超声医师在检查中使用统一的便携式超声仪器进行操作。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用于检测尿碘浓度(Urinary iodine concentration,UIC),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了血清TSH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 Ab)。当调查对象TSH超出参考范围时,测量其游离甲状腺素和游离三碘甲状腺素水平。当TSH低于0.27 mIU/L时,检测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根据本研究的复杂抽样设计,应用泰达级数线性化方法,使用SUDAAN软件来获得患病率和标准误差的估计值。本研究对估计数值进行加权,以反映中国的成年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城乡分布。加权系数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得出,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案是为了获得代表全国的估算值。结果:本研究共有80937名调查对象参与调查,排除性别,年龄,甲状腺功能检查信息,血脂信息或糖尿病相关指标缺失后,78470名调查对象纳入碘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研究,60257名调查对象纳入TSH与Met S相关研究,75880名调查对象纳入糖尿病与危险因素研究。学龄儿童的UIC中位数为199.75μg/L,甲状腺肿患病率为3.50%。成人人群的尿碘中位数为177.89μg/L,甲状腺肿大的患病率为1.17%。中国成年人的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率为0.78%,亚临床甲状腺亢进症为0.44%,Graves病患病率为0.53%,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1.0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12.93%,TPOAb抗体阳性率为10.19%,TgAb抗体阳性率为9.70%,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43%。碘过量只与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关联,而碘缺乏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都有关联。此外,碘摄入的升高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有关,但与甲状腺抗体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降低有关。与非Met S组相比,单纯低HDL血症患者的TSH显着升高(2.29mIU/L vs.2.21mIU/L,p<0.001),单纯血糖升高患者的TSH显着降低(2.16mIU/L vs.2.21mIU/L,p<0.001)。随着TSH水平的升高,其Met S患病风险与组分数量显着上升(p<0.05)。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当TSH水平为正常高值时,其血压升高(OR=1.10,95%CI,1.01-1.15,p<0.001),高Tg血症(OR=1.05,95%CI,1.00-1.11,p=0.039)和低HDL血症(OR=1.08,95%CI,1.03-1.14,p=0.002)的患病风险显着升高。根据2018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已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糖尿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升高而升高。贵州省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为6.2%,内蒙古自治区的患病率最高为19.9%。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12.8%,其次为维吾尔族(11.5%),壮族(11.4%),藏族(6.5%)和回族(6.3%)。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根据WHO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结论:长期的食盐加碘政策和及时的加碘剂量调整,成功地预防了中国人群碘缺乏病并提示了该政策的安全性。食盐加碘的益处要远大于它所带来的风险。对于甲状腺疾病,碘适宜摄入量的上限应提高至300μg/L。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的TSH水平升高与Met S的患病风险有关,其中主要是与血压升高、高Tg血症和低HDL血症的患病风险有显着关联。提示在正常甲状腺范围内的高TSH可作为一种新的代谢疾病危险标志物。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自2007年到2017年持续升高,糖尿病仍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持续不断的监测和有效控制,以减轻糖尿病的负担。

蒋云海,徐文荣[2](2019)在《论完善健康诊疗机制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意义——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为例》文中提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步重要战略。因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普遍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难,而且一些地方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常成为当地居民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但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目标,而且还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在云南省德钦县所开展的藏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探索出一条既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又能给予病患及时有效治疗、促进生产发展的精准健康扶贫脱贫方式,即:通过微信网络群建立乡、县、省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诊断治疗体系,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数据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定期随访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实现了"小病不出乡,中病不出县,大病才到省"的目的,为科学地开展健康扶贫脱贫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李春亭[3](2018)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步伐。抗战期间,云南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扩充,并逐渐覆盖到边远和民族地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加之医学院校和卫生人才内迁,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卫生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不同等级的卫生院有了固定的经费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到一定保障。防疫是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卫生则是其主要内容。通过构建省县两级卫生组织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宣传卫生知识,开展空袭救护医疗,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支持。国际组织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各界捐款捐药、民众积极参与,在战争时期形成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合力。妇幼卫生和学校卫生,取得了难能可贵的进步。卫生政策和法规在实施中,充满了问题和矛盾,经济发展水平低、经费短缺、卫生人才紧缺、政策协调性差、贪污腐化使很多想法无法落到实处,公共卫生建设成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当时,国家权力意图借助卫生,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效果并不理想。新式的报纸和期刊,在互动中传播了卫生观念。即使西医借助知识和权力,占据了卫生行政与医疗技术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却无法改变中医在医疗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社会上层和知识精英的医疗选择日趋多元,底层民众的健康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14年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公共卫生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绝不是让人满意的。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要坚持健康优先原则,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培养卫生人才,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优化健康教育,重视调查研究。要在健康扶贫中深化“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马得汶[4](2017)在《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西宁市两家三甲医院为田野调查点,对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生物医学作为科学发展的产物,将疾病治疗视为生理性病变的诊疗过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关注文化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各种不同的地方性文化中,患者对疾病治疗的感受和经历,通常都存在几个基本环节,其中包括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及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这些事项都是理解疾病与治疗的重要方面。生物医学及相关研究较少从患者医疗实践角度进行关注,而民族学、人类学对文化与疾病治疗的研究,却可以在此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推进相关学科整体发展。本论文研究是在生物医学忽视医疗与文化关系的背景下,立足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而实施的科学探索。生物医学提供当前医疗的主流思路和方法,患者自身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性、民族文化传承及宗教民俗与疾病治疗的关系,都很容易被掩蔽在受生物医学训练的、医生主导的诊疗环境中。突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揭示其文化传统在疾病治疗、健康维护中的参与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对疾病治疗与文化的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更加客观的认识。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视角,是研究的基本方法所在。论文使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等学科的理论视角,重点从医学人类学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地方性环境中,文化在医疗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在西宁市三甲医院展开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开放式、半结构式和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者与患者、医生的面对面沟通,在医疗过程环境中获取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基础。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参与观察方法,对患者和医生的治疗实践进行记录。研究中使用调查问卷,了解被调查群体的整体情况。对于一些多发性慢性疾病的研究,还使用了“患者主位评估”等方法。医患话语分析也是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患者的话语是其心理和地方性文化最生动的反映。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分析方法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在进入田野前,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学习阅读,为医院调查做准备。进入医疗机构后,首先是实地观察,熟悉调查环境。接着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访谈。调查前期,笔者对多民族患者、两家医院的医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从患者和医生的话语中扑捉他们关注的事项,了解患者、医生的文化和治疗行为。这样,患者和医生的医疗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关注的事项就会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如门诊环境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藏族患者的择医,回族、撒拉族患者的医疗实践与宗教文化的联系,医患双方在医疗场域对各自需求的强调等等。通过门诊与临床观察、医患话语了解到这些事项后,接下来的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结构式访谈在医患群体中对这些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从而更为高效和精准地收集案例资料。同时,在医生、患者群体中展开医患需求问卷调查,在藏族、回族、撒拉族患者中进行疾病治疗与民族文化调查。这些工作完成后,通过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后形成对地方性文化与疾病治疗的整体性认识。论文作为田野调查的成果,是一部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的医疗民族志。文化和疾病治疗及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是论文的基本观点,重视文化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的作用是论文的基本主张。论文各章节通过对患者自己对疾病的认知、择医、医院和医生提供的治疗、患者及家属寻求的其他治疗办法、治疗物(医学药品和非医学药品)的文化属性、医生与患者的关系、患者对疾痛的感受和叙事等事项的具体研究,将人们对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即能够使用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这一理论框架去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阐释这一问题。研究成果是在医疗和健康领域对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的新的审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针对患者需求、藏族患者择医、医患相互理解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医学人类学研究而言,论文的学术贡献及其启示意义在于:医疗过程中有医生主导的一面,也有患者能动的一面。研究强调患者主位视角的医疗实践,有助于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医疗和健康,为全社会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挖掘文化、重视文化、运用文化提供铺垫作用;对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研究,有助于医疗界和医生重视社会生活、心理因素对疾病诱发的作用,可以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治疗参考;从供求对接障碍审视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是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相关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医患关系一般性的认识。对藏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影响的分析是对医患关系研究领域的拓展,为认识民族地区医患关系的特殊性提供了启示。研究指出,文化调适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疾痛叙事部分,研究不但记录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表述,更注重医学人类学所一贯秉承的关怀和道德立意,为人类心灵提供文化滋养;研究突出患者主位视角,患者的治疗经历和疾病认知,就是从医疗角度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的生动反映,因而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研究和地方性医疗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推动了医学人类学视角的医患关系研究,对民生、政策调整都是一个详实的参考。论文第一章是对田野点的描述。内容包括医院社区的定义,两家医院的生态和运作,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理特点。第二章考察了疾病认知环节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是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的医疗过程的起始阶段。本章在简要回顾了西医、中医、民族医学疾病认知的基础上,指出患者主位疾病认知也是疾病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接着结合甲状腺疾病,从社会生活、心理因素探讨了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第三章关注择医环节中文化因素。本章考察了民族文化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很多藏族患者或其家属请活佛、阿克打卦,将活佛建议视为择医的重要依据。打卦择医的患者们在医院治疗期间的表现也会存在差异,这一部分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第四章、第五章探讨治疗环节中的文化因素。这两章分析了民族文化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第四章藏族文化对疾病治疗影响的研究因为是在藏族医疗文化氛围浓厚的Y藏医院做调查,所以分为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行为两部分。患者的行为又分为医生的治疗和患者在民族宗教文化中寻求治疗两个方面。藏药加持突出体现出了治疗物的文化属性。藏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第五章是从民族宗教文化视角对回族、撒拉族患者治疗实践的考察。回族、撒拉族患者普遍认为疾病和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患者采取的治疗方式是多元的,既有医学领域的寻医问药,也有民族文化领域的做都哇、吹都哇、举乜贴等,但是这些治疗实践都是行赛拜布,最终疾病能不能治愈,在患者看来都是真主的前定。回族、撒拉族患者强调举意的重要性,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因为病痛忘记真主,也不能将治愈归功于医生从而举伴真主。第六章是对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环节的探析。本章通过对多民族患者的访谈与观察,秉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人类学研究对“需求”关注,分析了患者和医生需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进而提出医患关系是医患双方基于供求形成的相互关系状态。这种双向供求关系在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经济层面、沟通层面、角色层面、道德层面、管理服务层面都可能出现对接障碍,从而影响到医患关系和谐。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文化的调适作用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第七章是从疾痛叙事中探寻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关怀的可能性。在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疾痛叙事语境下,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一是疾病是患者人生经历的一部分,通常都意味着一种苦痛,这是疾病的本质;二是身心是一个整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和健康十分重要,负面的思想以及强烈的贪欲追求也是制约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三是道德也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身心健康的一味药,医疗场域中因为患者及家属处于苦痛之中,所以道德认同是一种普遍共识。最后,论文从文化与疾病的密切关系、医患关系中文化的调适作用、传统医学理念的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经过研究提出:首先,多元医疗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对于多元医疗的理解,我们以往是从多种医疗方式并存的角度出发的。然而,从具体患者的疾病治疗经历这一视角中,同样也可以形成多元医疗。其次,民族宗教文化对患者心理和行动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例如藏族患者和回族、撒拉族患者对疾病的理解、择医、治疗等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次,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不能机械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论文对此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双向供求关系中存在的对接障碍是分析和理解医患关系的较新视角,文化对这种对接障碍起着重要的调适作用。总之,论文研究说明:文化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文化对疾病治疗和身心健康的作用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医学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疾病治疗不仅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论文研究正是从患者医疗实践中,揭示了一个与生物医学完全不同的医疗面貌,由此推动医疗和健康事业从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更好地转变。

吕瑶瑶[5](2016)在《典型生态地带硒元素生物有效性的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是分布于低硒带上典型的地方性骨关节疾病。但对于局部地区来说,土壤低硒并不一定是大骨节病重灾区,硒的生物有效态比例,尤其是水溶性硒在总硒中的占比更为关键。本文通过开展四川阿坝州、青海兴海大骨节病高发区与青海平安富硒健康区等生态景观典型地带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对大骨节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与大骨节病有关的有益有毒有害元素分布与成因来源、迁移转化及影响机制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硒的生物有效性、生物可及性对大骨节病等生态效应的控制。研究发现,大骨节病多发的四川阿坝典型地区具有高F低Se以及低水溶性总硒的特征,腐殖酸态硒Humic(Se)是大骨节病对照区土壤中贡献最大的土壤水溶性硒组分,其次是溶解性、流动性较佳的硒酸盐态硒Se(VI),并且有效P对腐殖酸态硒的进一步活化起了促进作用;而大骨节病区的土壤水溶性总硒由于亚硒酸盐态硒Se(IV)而受限明显,铁氧化物/氢氧化物与有机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亚硒酸盐态硒Se(IV)的生物活性;在大骨节病高发的四川阿坝地区与青海兴海地区农产品安全性较为良好,但其中硒的含量普遍偏低,病区的主要农作物(青稞、马铃薯等)对硒的富集效应受土壤p H值、交换性Ca、交换性Mg等的强烈制约;此外,四川阿坝大骨节病区的居民日均摄入I、Se的量相比健康生态的青海平安-乐都地区偏低,且大骨节病发病区的居民较对照区的居民Se摄入明显不足,且呈现低钙高锶的特征,大骨节病重病区的居民硒的暴露水平与蓄积水平与对照区相比也明显不足。化学蚀变指数CIA与ICV指数的计算证明了阿坝地区土壤低硒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对成土母质的继承。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受制因素也有较大差异:如寒冻雏形土(M1)表层土壤硒Se(VI)的淋滤或下渗作用是硒生物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制约因子。此外,山腰处的干润均腐土(J2)由于降水作用导致表层土壤中Ca(HCO3)2协同易溶的K、Na、Cl、S或Se等盐类不断下渗淋失,而在低洼山谷或沉积区则残留下Ca CO3、Mg CO3等在土壤胶体表面富集(钙积现象);湿润淋溶土(L4)典型的粘化层则是抑制Se(IV)活性的重要束缚因素;高原厌氧环境下的滞水潜育土(I2),有机质含量丰富且沼泽泥炭发育、排水不良,这样的酸性土壤水溶性总硒含量虽高,但高的腐殖质含量也同样可能致大骨节病,是大骨节病病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之一。研究成果将为调控和改善低硒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科学开发富硒地区农产品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张明鑫[6](2013)在《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地域分布规律及多尺度制图表达》文中研究表明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如种族、遗传、食盐摄入、肥胖、精神心理、生活习惯等,然而环境对血压的影响也非常关键,如海拔高度、气温等都对血压具有非常显着的影响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体相关指标和环境的关系,关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与人体血压间的关系近年来也有一些报道。目前有关血压与地理环境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各地测定的7-22岁四个年龄段人口收缩压参考值和舒张压参考值与区域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通过研究中国正常人血压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将会揭示出中国正常人血压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为制定中国正常人血压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首先通过对人体血压指标与区域地理因素的相关分析,来判断人体血压指标和区域地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利用相关系数来精确地反映各个地理因素与血压参考值之间的强弱程度。然后通过偏相关分析,单独研究人体血压参考值同某一项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由于地理因素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采用偏相关分析,通过控制单一地理因素与血压参考值的相关性,选用偏相关分析则能更好地反映地理要素与血压参考值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为了能得到更接近真实值的最优模型,论文将三种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主成分回归分析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根据预测值的趋势选择最逼近真实值的血压参考值的预测模型。最后将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正常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的十二个最优预测模型。在选取得最优模型的基础上,使用ArcGIS10.0软件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块的插值模块、采用分级统计制图法,根据各个省区的预测值分布值在区域范围内普染颜色,采用分层设色的制图方法以显示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全国范围内人口血压参考值分布的状况和差别。精确地绘制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收缩压及舒张压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专题图。通过所生成的专题图,能够清楚的显示各个省区人体血压参考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各个省区之间血压参考值的差异。在此基础之上,论文以宁夏省区为例完成了典型省区尺度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根据各个省区的人口血压预测值在区域范围内普染颜色,采用分层设色的制图方法以显示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人口血压参考值分布的状况和差别。精确地拟合并绘制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口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值的地理分布专题图。通过预测值生成的专题图,能够清楚的查的各个省区人体血压参考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各个市县之间血压参考值的区域整体差异。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创新:1、本论文在寻求适应中国不同地方人口正常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模型的同时,更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正常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的预测模型做了不同方法的尝试,根据实测值的趋势选择最逼近真实值的血压参考值的预测模型。主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主成分回归分析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对确定的十二项指标分别建立了回归模型;通过最优模型选择,最终确定我国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人口血压参考值和地理因素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2、为了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收缩压正常值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本论文选取中国全国范围内34个省会城市,和333个地级城市作为基础观测点,借助ArcGIS软件中的ArcMap模块在矢量化好的地图上准确定位这些点,并用分级统计制图法,根据各个省区的预测值分布值在区域范围内普染颜色,采用分层设色的制图方法以显示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全国范围内人口血压参考值分布的状况和差别。精确地拟合并绘制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值的地理分布趋势图。根据全国范围内人体血压参考值各个指标的整体分布情况,将各个省区人体收缩压参考值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同时在图上附加各省区名称注记。通过所生成的专题图,能够清楚的查的各个省区人体血压参考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各个省区之间血压参考值的差异。3、本论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内5个地级城市,2个县级市、一个市辖区和11个县,总共19个城市作为基础观测点,借助ArcGIS软件中的ArcMap模块在矢量化好的地图上准确定位这些点,采用分层设色的制图方法以显示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宁夏区域范围内人口血压参考值分布的状况和差别。精确地拟合并绘制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收缩压及舒张压正常值的地理分布趋势图。实现了宁夏省区尺度分市县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通过预测值生成的专题图,能够清楚的查的各个省区人体血压参考值的整体分布情况,及各个市县之间血压参考值的区域整体差异。根据宁夏区内人体血压参考值各个指标的整体分布情况,将各个市县人体收缩压参考值预测值和舒张压参考值预测值分别分为5个等级,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论文最终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我国7-22岁男女性人口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分布呈明显规律性;而且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性人口,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分布规律较接近,呈现相似的分布规律,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规律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在宁夏省区范围内,我国7-22岁男女性人口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分布呈明显的规律性;而且不同年龄段的男女性人口收缩压和舒张压参考值分布规律各有特点。但总体上呈现和全国区域制图上较一致的分布规律。

徐克均,李伟,许光荣,余江[7](2012)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实现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甘孜藏族自治州18县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行县级考核评估。结果全州管理指标平均得分86分,合格碘盐食用率93.48%,碘盐覆盖率96.47%,甲状腺肿大率2.56%,尿碘中位数174.5μg/L、尿碘值<50μg/L以下比率8.81%。结论甘孜藏族自治州88.89%(16/18)的县实现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郭亚杰[8](2012)在《阿坝地区大骨节病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骨节病Kashin-Bech disease(简称KBD)是一种以侵害人体关节软骨、骺板软骨为主,导致软骨坏死,最终骨端膨大、变形的骨关节病,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在我国,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东北至西藏(阿坝州)的一个狭长高寒地带。地域分布虽广,但受生态及环境特点控制,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季风湿润带和西北内陆干旱带之间的过渡带,大骨节病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学说认为本病是由于环境中某些元素缺少、过多或比例失调所致,近年来倾向于认为环境低硒是大骨节病的病因,另外还有有机物中毒学说、食物性真菌毒素中毒学说、环境因子及相关病毒学说等。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大骨节病的病因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水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骨节病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特别是地表水体和患病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论文依托四川省政府与国土资源部合作项目《四川省大骨节病区地下水调查与安全供水示范工程》子课题《四川阿坝州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12010913022),查明病区的水化学特征和元素组成,联系大骨节病人人发的元素分析,结合相关致病因子的毒理学检测,能初步分析大骨节病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机理,探讨体外遗传毒性试验在地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为毒理学方法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积累理论资料,为病区移民安置和打井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区水体pH呈现中性-弱碱性,以低矿化度的软水为主。井水矿化度在所有水源中最高,杜柯河矿化度在所有河流中最高,则曲河矿化度最低。水体中阴离子中HCO3-占优势,阳离子中Ca2+占主要地位,主要离子含量表现为阴离子HCO3->SO42->Cl-,阳离子Ca2+>Mg2+>K++Na+。水化学类型较为单一,绝大多数样品以HCO3-Ca和HCO3-CaMg型为主。2、水样微量元素中Fe、Co、Ni、Cd、Hg、Sr、Ba、Cu、Zn含量较高,As明显富集,Cs、Se含量较低。则曲河的Ni、Cd、Sr、Ba含量高,Cs、Se含量低最为明显。各流域除了Cl-含量没有差异,其余均有显着性差异;微量元素中,As、Ba、Cr、Ni等有显着性差异,Pb、Cu、Mn、Be等无统计学差异。3、阿坝州各县中,壤塘县的患病率最高;壤塘县中又以南木达、茸木达、尕多、中壤塘、上壤塘五个乡的患病率为高,其中南木达、茸木达、中壤塘、上壤塘等四个乡又均处于则曲河流域,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聚类分析来判断影响因子的强弱以及证明将数据按照流域分类的合理性,其结果如下:对患病率影响因素最大的因子是As、TDS、Cd、K、Cs、Ni等6个影响因子,分别以X1、X2、X3、X4、X5、X6来代替,从而可以写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2+0.132X1-0.001X2+1.700X3―0.075X4―0.773X5+0.042X6。通过多元回归系数的正负,可以判断As、Cd、Ni与患病率是正相关关系;TDS、K、Cs与患病率是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阿坝州的这四个流域地区水中As、Cd、Ni含量越高,大骨节病的患病率越高;TDS、K、Cs含量越高,大骨节病的患病率越低。患病率最高的则曲河流域As、Cd、Ni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三个流域;而TDS、K、Cs含量均低于其他三个流域。用这6个影响因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来判断它们对患病率影响的强弱,绝对值越大的,对患病率的影响性越强;反之则越小。由此可以得出结果:影响因子对大骨节病患病率影响强弱大小的顺序是As>TDS>K>Ni>Cs>Cd。聚类分析表明,通过冰柱图和树状图很清地晰显示水样品按照以上6个影响因子聚类分组后,将水样分为四大类,按照五条河四个流域的分组方法是一种合理的分类方法。4、通过ICP-AES法测定人发样品100例中的10中元素含量,从结果显示,阿坝州壤塘地区大骨节病患者的人发样品中As、Hg的含量明显比健康人群偏高,对大骨节病的发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Se的含量明显比健康人群偏低,对大骨节病的发生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作用。而其他七种元素(Ca、Cr、F、I、Mn、Pb、Sr)的含量健康人群与大骨节病患者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这些元素含量虽然不同,但对大骨节病的产生无影响。5、用彗星试验检测氯化亚汞(Hg+)、亚硒酸钠(Se4+)、矿化度(TDS)的致突变性和抗诱变性结果:(1)氯化亚汞(Hg+)在1g/ml以上浓度时能够诱导TK6细胞DNA的单链断裂,具有DNA损伤作用,氯化亚汞(Hg+)有一定的致突变性。(2)亚硒酸钠(Se4+)在1g/ml至10g/ml的剂量时能够抑制K2Cr2O7诱导TK6细胞DNA的单链断裂,具有减轻DNA损伤的作用,亚硒酸钠(Se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抗诱变性。(3)水源矿化度在160mg/L以下时能够诱导TK6细胞DNA的单链断裂,具有DNA损伤作用,低矿化度水有一定的致突变性。6、用体外微核试验检测氯化亚汞(Hg+)、亚硒酸钠(Se4+)、矿化度(TDS)的致突变性和抗诱变性结果:(1)氯化亚汞(Hg+)在在10g/ml左右剂量时有诱导TK6细胞微核率增加的作用,提示Hg+对染色体有明显损伤作用,氯化亚汞(Hg+)有一定的致突变性。(2)亚硒酸钠(Se4+)在1g/ml至10g/ml的剂量时有拮抗MMC诱导TK6细胞微核率增加的作用,提示Se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染色体有明显保护防止损伤的作用;但浓度过大可能产生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死亡。(3)水源矿化度在160mg/L以下时有诱导TK6细胞微核率增加的作用,对染色体有明显损伤作用。结合两种毒理学试验方法,高浓度Hg和低矿化度水对人的细胞有损伤作用,而Se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保护细胞防止损伤的作用;这些致病因素很可能参与大骨节病的病理损伤的分子机制,对导致软骨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发生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骨节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杜锦婷[9](2011)在《茂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骨节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方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主要侵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少年。大骨节病基本病变是关节软骨和骺板软骨的变形、坏死。轻者关节增粗、疼痛,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终身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在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当地的生产生活会受到很大负面影响,导致当地的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难提高。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是中国和国外研究人员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四种观点:(1)生物地球化学说;(2)真菌毒素说;(3)有机物中毒说;(4)低硒条件下某病毒病因说。目前,这些致病因素通过动物实验,都找到了相应的证据,但也存在着不足,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这些理论,这些都说明,大骨节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本文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上研究,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1)大骨节病重病区或患病程度高的村寨主要位于脊状、垄岗状高山草甸或沟谷源头。(2)在病区的山地,重病村落往往分布于高地,低地则多数病情较轻,甚至出现非病村,一般,海拔高气候寒冷的村寨比低海拔区患病程度明显偏高。(3)茂县病区,变质砂板岩出露区患病率高于砂岩、灰岩、花岗岩地区。(4)茂县病区多数村寨饮水以溪沟、河流等地表水为主,少部分村寨以泉、土井方式利用浅层地下水为饮水。(5)非病区沟水、井水的指标(矿化度、总硬度、碱度、K+、Na+、Ca2+、Mg2+、Cl-、SO42-、HCO3-)与病区相差不大,只稍高一点,均比岷江水高;而病区泉水的指标则远高于非病区泉水及岷江水,部分泉水Na+含量稍高。(6)非病区与病区天然水中特殊组分中腐植酸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研究区氟化物普遍在较低的水平,病区部分泉水氟化物含量较高。大骨节患病率与腐植酸、F含量进行相关性统计,显示患病率与腐植酸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F含量有很好的对数关系,且有非常显着的意义。

张红参[10](2011)在《推拿结合药物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骨节病(KBD)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对推拿结合药物治疗大骨节病进行探讨和研究。理论研究本研究从大骨节病的流行病学、中医学文献、现代医学文献对大骨节病进行分析,同时对中医“整体调理”思想理论基础-背部经络腧穴理论及“局部松动”思想理论基础-关节松动术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导师罗才贵教授的“整体调理”、“辨证论治”、“局部松动”学术思想出发,提出大骨节病的治疗原则应为“背腧关节、标本同治”,并结合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根据大骨节病病机和主要症状特点,去粗取精,筛选、整合、制定出推拿结合药物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临床方案,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在“背腧关节、标本同治”治疗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推拿结合药物治疗方案与西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试验入组150例,分为推拿结合药物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下同)及西药联合对照组(简称对照组,以下同)两组,每组75例;以SF-MPQ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及膝关节x线评分为观察指标,各组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随访观察停止治疗三个月、六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指标评价结果:(1) SF-MPQ评分:两组治疗三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停止治疗三个月后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均还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六个月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均还有止痛作用,但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2)膝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三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FAS、PPS分析比较:双膝关节屈曲角度、屈伸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伸展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近期均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但在膝关节屈曲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其伸展功能两组相当:停止治疗三个月后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六个月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远期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效果维持得更久。(3)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组间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止治疗三个月后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在停止治疗三个月后均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停止治疗六个月,两组组间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停止治疗六个月后两组均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治疗组仍然优于对照组。(4)x线指标评分:两组治疗三个月后、停止治疗六个月后与治疗前组内、组间FAS、PPS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x线改变效果不明显。2.总体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总体疗效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停止治疗三个月后,两组总体疗效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愈率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总体疗效、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停止治疗六个月后,两组总体疗效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愈率FAS、PPS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总体疗效、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共有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86,P=0.0266<0.05),提示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提出的“背腧关节、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对膝关节大骨节病的治疗作用的立论成立。2.在“背腧关节、标本同治“治疗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推拿结合药物治疗方案与西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均有较好临床疗效,但两种治疗方案比较,推拿结合药物治疗方案近期治愈率、安全性、远期疗效优于西药联合治疗方案。

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成人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中国成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及其与碘营养状态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量估计
        2.3 抽样方法
        2.4 研究对象
        2.5 调查内容与调查问卷
        2.6 体格检查
        2.6.1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2.6.2 腰围的测量
        2.6.3 血压和心率的测量
        2.7 甲状腺超声的检查
        2.8 生化检测
        2.8.1 甲状腺功能水平检测
        2.8.2 尿碘水平检测
        2.9 疾病定义
        2.10 质量控制
        2.10.1 调查员的培训与考核
        2.10.2 现场调查
        2.10.3 标本检测
        2.10.4 数据的质量控制
        2.11 变量定义
        2.12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中国人群碘营养状况
        3.3 中国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率及与碘营养状况关系
        3.4 中国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及与碘营养状况关系
        3.5 中国成人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及与碘营养状况关系
        3.6 中国成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及与碘营养状况关系
        3.7 不同碘营养状态下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3.8 人口统计学变量下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成人正常范围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份的相关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和抽样方法
        2.2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
        2.3 调查问卷
        2.4 生化检测与质量控制
        2.5 诊断标准
        2.5.1 代谢疾病诊断标准
        2.5.2 甲状腺功能正常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不同 TSH 水平的代谢疾病和相关成分比较
        3.3 TSH 与 Met S 患病率的关系
        3.4 TSH 与腹型肥胖患病率的关系
        3.5 TSH 与血压升高患病率的关系
        3.6 TSH 与高 Tg 血症患病率的关系
        3.7 TSH 与低 HDL 血症患病率的关系
        3.8 TSH 与血糖升高患病率的关系
        3.9 MetS 组分与 TSH 水平的关系
        3.10 MetS 组分与 TSH 水平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使用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和抽样方法
        2.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3 调查问卷
        2.4 诊断标准
        2.4.1 糖尿病诊断标准
        2.4.2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定义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3.2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3.3 不同亚组糖尿病患病率
        3.4 不同地区糖尿病患病率
        3.5 中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
        3.6 中国成人糖尿病与糖尿病前期危险因素分析
        3.7 中国人群四次全国范围糖尿病患病率调查比较
    4 讨论
        4.1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4.2 老龄化与糖尿病患病的特定年龄差异
        4.3 超重和肥胖
        4.4 遗传背景和地域差异
        4.5 城乡差距
        4.6 本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论完善健康诊疗机制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意义——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地方性疾病的社会影响
三、建立和完善省、县、乡三级联动的诊疗机制
四、结论

(3)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与现实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国外医疗史研究概况
        (二) 国内医疗史研究概况
        (三)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研究概况
    三、概念与论域界定
        (一) 公共卫生
        (二) 研究的时空断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资料概况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因势而动: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因应
    第一节 近代公共卫生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自知者“明”:中国人眼里的“不卫生”状况
        二、旁观者“清”:西方人记述的“不卫生”形象
        三、医疗与救国的想象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抗战前云南卫生概观
        一、“积弱”的边疆云南
        二、“瘴气”的区域影响
        三、疫病的传统应对
    第三节 近代云南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
        一、清末民初云南医疗卫生的革新
        二、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发展
        三、民初至抗战前云南公共卫生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规模粗具: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公共卫生组织体系的形成
        一、卫生行政体系的变革
        二、公共卫生人才的培训
        三、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地方公共卫生的运作
        一、经费保障
        二、业务开展
    第三节 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一、卫生法规的制定
        二、卫生法规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救死扶伤:疫病防控与空袭救护
    第一节 疫病防控
        一、疫病的流行:抗战时期云南传染病的流布
        二、官方的措施:构建防疫体系
        三、民间的应对:以1942年呈贡县霍乱防治为例
    第二节 空袭救护与毒气防御
        一、空袭救护
        二、毒气防御
    第三节 战时卫生资源的整合
        一、由外而内:国家卫生的在场
        二、人道主义:国际力量的援助
        三、无问西东:社会资源的整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新月异: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
    第一节 清洁:公共空间的卫生治理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
        二、基层环境卫生的改善
    第二节 保健:妇婴卫生
        一、新法接生
        二、儿童保健
    第三节 教养:学校卫生
        一、卫生教育
        二、环境卫生
        三、预防传染
        四、健康检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阐释转化:卫生知识、医疗行为与卫生治理
    第一节 卫生知识的大众化
        一、卫生的动员
        二、卫生知识的灌输
        三、卫生知识的互动
        四、卫生的消费——以报刊医药卫生广告为中心
    第二节 日常疾病及其医疗
        一、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疾病与医疗
        二、边区的疾病与医疗
        三、中西医之争下的医疗选择
    第三节 边疆卫生治理模式的探索:以边疆开发方案为中心
        一、扑灭“瘴疠”
        二、改良环境卫生
        三、发展医疗卫生设施
        四、发展社会生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顾展望: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效与启发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面临的困难
        一、经济发展滞后
        二、局势动荡
        三、工作经费匮乏
        四、贪污腐化严重
        五、卫生观念滞后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成绩
        一、为抗战提供医疗卫生支持
        二、加快了云南公共卫生建设
        三、奠定战后云南医疗卫生发展的基础
        四、促进云南边疆开发建设
    第三节 抗战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的局限
        一、政策协调性差
        二、制度难以落实
        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充分
        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
    第四节 边疆民族地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启示
        一、坚持健康优先原则
        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三、注重政策衔接
        四、培养卫生人才
        五、优化健康教育
        六、深化研究与评估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医院社区的生态和运作
    第一节 医院社区的定义:文化交织的多元社区
        一、进入田野点
        二、地方传统与多元文化
        三、医院社区中多元文化与观念的交汇
    第二节 X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X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X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X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三节 Y藏医院的生态与运作
        一、Y藏医院的院内布局
        二、Y藏医院的周边环境
        三、Y藏医院的特点与运作
    第四节 医院社区中医患群体的认知与心态
        一、患者及家属的心态
        二、医护人员的心态
        三、地方宗教文化对医患群体认知和心态的影响
第二章 文化与疾病认知:甲状腺疾病的多民族患者考察
    第一节 文化与疾病认知
        一、文化与西医的疾病认知
        二、文化与中医的疾病认知
        三、文化与民族医学的疾病认知
        四、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第二节 患者主位视角:甲状腺疾病的门诊研究
        一、甲状腺疾病
        二、患者访谈
        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主位视角疾病认知
    第三节 社会生活、心理因素与患者主位视角的疾病认知
        一、患者自我评估
        二、疾病完全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三、疾病部分由社会生活、心理因素诱发的事例
第三章 藏族患者择医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第一节 宗教信仰因素对藏族患者择医的影响
        一、择医
        二、择医的本质是决策
        三、宗教信仰与藏族患者的择医
    第二节 医生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一、医生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二、患者对打卦择医的看法
    第三节 藏族患者打卦择医的差异表现
        一、患者的内心矛盾
        二、患者决策最终依从打卦结果
        三、患者决策最终服从医生建议
第四章 治疗中的民族宗教文化与医患实践:藏族的事例
    第一节 Y藏医院医生的做法
        一、医生们的“早课”
        二、藏医特色治疗方法与民族文化
        三、晚上熏香查房
    第二节 患者及家属的做法
        一、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治疗时的做法
        二、患者及家属在家乡的做法
        三、急重症患者的“多点同步治疗”
    第三节 藏药制作与宗教信仰
        一、制药的文化程序:药物加持
        二、加持者的境界与药效
        三、藏药制作期间的性别与性禁忌
    第四节 藏族民族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一、藏医治疗方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二、文化对患者观念的作用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三、藏族医德文化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宗教文化视角下患者疾病治疗的认知与实践:回族、撒拉族的事例
    第一节 患者观点:疾病、健康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
        一、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与宗教文化相关联
        二、礼拜和大小净对疾病预防及健康益处很大
        三、举意和托靠非常重要
    第二节 赛拜布:患者实践的多元性
        一、寻医问药
        二、做都哇、吹都哇和举乜贴
        三、其他做法
    第三节 多元归于一元: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定然和拨派
        一、医生的作用
        二、认真行赛拜布
        三、疾病治愈与否都是真主的拨派和定然
第六章 医患关系的多民族患者访谈与观察
    第一节 患者的多元需求
        一、患者的根本需求
        二、患者的重要需求
        三、患者的衍生需求
    第二节 医生的多元需求
        一、医生的根本需求
        二、医生的重要需求
        三、医生的衍生需求
    第三节 医患供求关系中的对接障碍
        一、技术、心理和经济层面的对接障碍
        二、沟通和角色层面的对接障碍
        三、道德和管理服务层面的对接障碍
    第四节 医患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一、从认知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二、从诊疗情境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从医院管理制度看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第七章 多民族语境下的疾痛叙事
    第一节 疾痛与人生
        一、作为苦痛的疾病:回族M阿姨的故事
        二、曾经年轻的岁月:汉族M阿姨的病榻叙事
        三、疾病的本质是苦难
    第二节 七分精神三分病
        一、心病难医:叛逆期的回族小姑娘
        二、身不由己:一位土族教师的疾病
        三、瘾好与疾病:要做“英雄”不要做“狗熊”
    第三节 道德也是一味药
        一、孝亲:渴望孝顺的回族夫妇
        二、齐家:一位打嗝的妻子
        三、重德:医疗场域中的道德认同
结语
    一、文化与疾病治疗关系的再思考
    二、医患关系中文化调适的学术及实践价值
    三、健康、医疗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与时代贡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典型生态地带硒元素生物有效性的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表生环境中硒的来源与分布
        1.1.2 硒的生态效应
        1.1.3 富硒产业开发的意义及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主要研究成果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环境概况
    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 野外工作方法技术
        3.1.1 土壤垂向剖面与河漫滩沉积柱样品采集
        3.1.2 土壤样品采集
        3.1.3 农作物样品采集
        3.1.4 人体发、血、尿等生物样本采集
    3.2 室内样品分析方法
    3.3 数据质量评述
    3.4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典型硒生态地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4.1 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4.1.1 氟(F)
        4.1.2 碘(I)
        4.1.3 硒(Se)
    4.2 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4.3 土壤养分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4.4 土壤PH、TOC等土壤参数及其它元素生物有效性特征
        4.4.1 p H值与TOC
        4.4.2 土壤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4.4.3 土壤中硒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第五章 典型生态地带硒等生态效应评价
    5.1 农产品安全性评价
    5.2 农产品中硒的含量水平
    5.3 土壤中硒元素的生物可及性
第六章 典型硒生态地带人体暴露、蓄积水平研究
    6.1 元素膳食摄入量安全性评价
    6.2 人体硒的暴露与蓄积水平
第七章 成土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7.1 成土过程中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7.2 富硒区河漫滩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
        7.2.1 河漫滩沉积速率的估算
        7.2.2 河漫滩沉积柱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八章 典型区硒的生态效应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地域分布规律及多尺度制图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医学地理学研究意义
    1.2 我国人口高血压疾病对健康危害
    1.3 医学地理参考值研究进展
    1.4 正常人血压参考值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血压参考值和地理因素的选取
    2.1 中国地貌概述
    2.2 中国的气候类型简述
    2.3 地理因素指标的选取
    2.4 血压参考值的资料选取
    2.5 相同性别人口血压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2.6 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血压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2.7 研究血压指标内容的确定
第三章 基于SPSS的血压参考值分析
    3.1 SPSS软件介绍
    3.2 血压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3.3 血压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3.4 血压参考值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 血压参考值的曲线估计
    3.6 血压参考值的主成分回归分析
    3.7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正常人血压参考值最优模型选择
    4.1 儿章血压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4.2 少年血压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4.3 青少年血压压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4.4 青年血压参考值的最优模型选择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基于ArcGIS的我国人体血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1 尺度的概念
    5.2 ARCGIS软件简介
    5.3 专题地图的设计和应用
        5.3.1 专题地图的定义
        5.3.2 专题地图的应用
        5.3.3 专题要素的表示方法
    5.4 基于ARCGIS的全国尺度人体血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1 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简介
        5.4.2 儿童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3 儿童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4 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5 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6 男性青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7 男性青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8 女性青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9 女性青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10 男性青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11 男性青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12 女性青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4.13 女性青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基于ArcGIS的省区尺度人体血压参考值制图
    6.1 宁夏区地理环境概况
        6.1.1 宁夏地理位置
        6.1.2 宁夏区域概况
        6.1.3 宁夏气候条件
        6.1.4 宁夏区地理因素数据
    6.2 血压参考值的预测
    6.3 省区尺度人体血压参考值制图意义
    6.4 宁夏区人体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
        6.4.1 儿童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2 儿童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3 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4 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5 男性青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6 男性青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7 女性青少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8 女性青少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9 男性青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10 男性青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11 女性青年收缩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4.12 女性青年舒张压参考值制图表达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7.1.1 人体血压研究指标的确立
        7.1.2 人体血压指标和地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7.1.3 人体血压指标和地理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7.1.4 人体血压指标和地理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1.5 人体血压指标和地理因素的曲线回归分析
        7.1.6 人体血压指标和地理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回归概述
        7.1.7 人体血压指标最优预测模型的选择
        7.1.9 全国尺度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
        7.1.10 宁夏省区尺度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
    7.2 论文得出的初步结论
        7.2.1 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和地理因素相关性非常显着
        7.2.2 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在全国区域分布的规律非常明显
        7.2.3 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在全国区域分布差异性非常明显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1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对血压参考值预测模型的构建
        7.3.2 实现全国尺度分省区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
        7.3.3 实现了宁夏省区尺度分市县血压参考值的制图表达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7.4.1 进一步研究小尺度区域如城市人口血压参考值分布规律
        7.4.2 其他省区分市县进行专题图制图表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实现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1.2 评价标准及方法
        1.2.1 管理指标
        1.2.2 技术指标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管理指标
    2.2 盐碘
    2.3 尿碘
    2.4 甲状腺肿大率
    2.5 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3 讨论

(8)阿坝地区大骨节病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1.1.1 大骨节病特征及危害
        1.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大骨节病病因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相关毒理学试验介绍
        1.3.1 彗星试验
        1.3.2 体外微核试验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工作区范围及交通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系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地质概况
        2.3.1 岩石地层
        2.3.2 地质构造
        2.3.3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水化学组成与大骨节病的相关关系研究
    3.1 采样与分析方法
        3.1.1 采样方法
        3.1.2 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
    3.2 水化学特征与类型
    3.3 水化学组成与主要离子分析
        3.3.1 pH 值
        3.3.2 主要离子
        3.3.3 总硬度
        3.3.4 矿化度比较及空间分布规律
    3.4 水样主要微量元素分析
        3.4.1 亲铁元素:(Fe、Co 、Cr、Ni)
        3.4.2 亲铜元素:(Cu、Zn、As、Se)
        3.4.3 中等挥发亲石元素:(Li、Rb、Cs)
        3.4.4 难熔亲石元素:(Be、Sr、Ba)
        3.4.5 其他过渡金属元素:(Cd、Hg、Mn、Pb)
    3.5 水化学成份和微量元素与大骨节病的相关关系
        3.5.1 不同流域之间各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3.5.2 影响因子的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3.5.3 影响因子的聚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发中各元素与大骨节病的相关关系研究
    4.1 选择人发为研究目标的依据
    4.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测定方法
        4.2.3 ICP-AES 光谱介绍
    4.3 结果
        4.3.1 健康人群与大骨节病患者 10 种元素的含量比较
        4.3.2 累加 logistic 回归分析 10 种元素对大骨节病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彗星试验检测大骨节病相关因子的毒理学研究
    5.1 彗星试验研究现状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细胞系
        5.2.2 受试物
        5.2.3 主要试剂、细胞培养液及 THMG、THG 的配制
        5.2.4 主要仪器
        5.2.5 实验方法
        5.2.6 结果观察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氯化亚汞(Hg~+)的彗星试验结果
        5.3.2 亚硒酸钠(Se~(4+))的彗星试验结果
        5.3.3 不同矿化度水源样品的彗星试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体外微核试验检测大骨节病相关因子的毒理学研究
    6.1 体外微核试验研究现状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细胞系
        6.2.2 受试物
        6.2.3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6.2.4 主要仪器
        6.2.5 实验方法
        6.2.6 结果观察与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氯化亚汞(Hg~+)的体外微核试验结果
        6.3.2 亚硒酸钠(Se~(4+))的体外微核试验结果
        6.3.3 不同矿化度水源样品的体外微核试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茂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骨节病病因
        1.2.2 水文地球化学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四川茂县及大骨节病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社会经济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土壤植被
        2.3.1 土壤
        2.3.2 植物
    2.4 茂县大骨节病概况
第3章 茂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3.1 地层岩性
    3.2 地形地貌
    3.3 地质构造
    3.4 水文地质条件
        3.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3.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4.3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3.5 新构造运动
    3.6 地震
第4章 大骨节病与地质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1 大骨节病与地形地貌的相关性分析
    4.2 大骨节病与地层岩性的相关性分析
    4.3 大骨节病与地质构造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大骨节病水文地球化学分析
    5.1 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5.2 病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
    5.3 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3.1 病区主要饮水水源
        5.3.2 水化学特征
    5.4 大骨节病与饮水相关性分析
        5.4.1 常量组分
        5.4.2 特殊组分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推拿结合药物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1 大骨节病的流行病学文献研究概况
        1.1 流行历史
        1.2 流行特征
        1.2.1 病区范围
        1.2.2 时间分布
        1.2.3 人群发病特点
        1.3 结语
    2.大骨节病中医学文献研究概况
        2.1 中医学对大骨节病病名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大骨节病病因的认识
        2.2.1 外感病因
        2.2.2 内伤病因
        2.2.3 其它病因
        2.3 中医学对大骨节病病机的认识
        2.3.1 肾肝脾虚损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2.3.2 六淫外邪侵袭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2.3.3 瘀血痰浊是大骨节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2.4 中医学对大骨节病证候的认识
        2.5 中医藏药治疗大骨节病概况
        2.5.1 中医药治疗
        2.5.2 藏药治疗
        2.6 结语
    3.大骨节病现代医学文献研究概况
        3.1 现代医学对大骨节病病名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大骨节病病因的认识
        3.2.1 生物地球化学说
        3.2.2 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及其毒素中毒假说
        3.2.3 饮水中有机物中毒假说
        3.3 现代医学对大骨节病的治疗概况
        3.3.1 手术治疗
        3.3.2 药物治疗
        3.3.3 关节腔注射治疗
        3.4 结语
    4.对弹拨背部经络腧穴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大骨节病的探讨
        4.1 背部的经络循行及腧穴分布
        4.1.1 督脉的循行及腧穴分布
        4.1.2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及腧穴分布
        4.1.3 华佗夹脊穴的分布
        4.2 背部经络及夹脊穴的生理病理
        4.2.1 督脉的生理病理
        4.2.2 足太阳膀胱经的生理病理
        4.2.3 华佗夹脊穴的生理病理
        4.3 从背部经络及夹脊穴论治大骨节病的探讨-中医"整体调理"思想的运用
        4.3.1 肝肾亏虚对大骨节病发病机制的影响
        4.3.2 阳气不足对大骨节病发病机制的影响
        4.3.3 大骨节病的症状是肝肾亏虚、阳气不足的外在表现
        4.3.4 中医"整体调理"思想对大骨节病治疗的指导
        4.4 运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大骨节病膝关节疼痛及其功能障碍的探讨-"局部松动"思想的运用
        4.4.1 关节松动术的回顾
        4.4.2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概念
        4.4.3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方法
        4.4.4 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
        4.4.5 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4.4.6 "局部松动"学术思想对大骨节病膝关节疼痛及其功能障碍治疗的指导
        4.5 结语
    5.背腧关节、标本同治对大骨节病治疗的指导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排除标准
        2.2.3 受试者的纳入方式
        2.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2.5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及步骤
        2.2.6 中止试验的条件
    3.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设计
        3.2 技术路线图
        3.3 治疗方案
        3.3.1 治疗组
        3.3.2 对照组
        3.3.3 观察周期
        3.4 观察指标
        3.4.1 一般观察项目
        3.4.2 安全性观察
        3.4.3 疗效观察指标
        3.5 疗效评定
        3.5.1 总体疗效评定
        3.5.2 疼痛改善评定
        3.5.3 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评定
        3.5.4 膝关节x线结果改善评定
        3.5.5 藏族成人大骨节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评定
        3.5.6 安全性评价
        3.6 受试者权益保障
        3.7 质量控制与保证
        3.8 伦理学委员会审批
        3.9 数据管理及统计与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受试者入选情况分析及依从性比较
        4.1.1 受试者入选情况分析及剔除率、脱落率比较
        4.1.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4.1.3 两组患者随访率比较
        4.2 两组治疗前数据比较
        4.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4.2.2 两组治疗前指标比较
        4.3 两组治疗后数据比较
        4.3.1 两组治疗三个月后指标比较
        4.3.2 两组停止治疗三个月后指标比较
        4.3.3 两组停止治疗六个月后指标比较
        4.3.4 两组治疗前后x线结果比较
        4.3.5 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4.4 安全性分析
        4.5 结果
    5.讨论
        5.1 推拿结合药物治疗方案
        5.1.1 推拿结合药物方案形成的理论依据
        5.1.2 推拿结合药物方案的特点
        5.1.3 推拿结合药物方案的组成及治疗大骨节病的机理
        5.2 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组成及其治疗大骨节病的机理
        5.2.1 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
        5.2.2 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组成
        5.2.3 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大骨节病的机理
        5.3 关于如何评价大骨节病治疗方案疗效的问题
        5.4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思路
        5.4.1 本研究不足之处
        5.4.2 进一步研究思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文献综述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三: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件四:申明

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成人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 李咏泽.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2]论完善健康诊疗机制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意义——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为例[J]. 蒋云海,徐文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3]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公共卫生建设研究[D]. 李春亭. 云南大学, 2018(09)
  • [4]西北民族地区医疗过程中的疾病与文化 ——基于西宁市田野调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D]. 马得汶. 兰州大学, 2017(12)
  • [5]典型生态地带硒元素生物有效性的控制机理研究[D]. 吕瑶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6]我国人口血压参考值地域分布规律及多尺度制图表达[D]. 张明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7]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实现县级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J]. 徐克均,李伟,许光荣,余江.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07)
  • [8]阿坝地区大骨节病的生物地球化学影响机理研究[D]. 郭亚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2(11)
  • [9]茂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D]. 杜锦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10]推拿结合药物治疗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 张红参.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