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穿透多层间隔目标能力的影响

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穿透多层间隔目标能力的影响

一、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谟涵[1](2021)在《落锤冲击作用下的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机理》文中提出在旧水泥路面改建工程中,为了保证加铺层的质量,通常需对旧水泥面板进行破碎。旧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技术可使处治后的旧路板块达到裂而不碎的效果,可有效防止加铺层反射裂缝,同时极大程度的保留旧路强度,该技术已在多省干线路面工程中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河南、安徽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技术规范,但作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其理论基础较弱,因此开展机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数值仿真在机理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现场微裂施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工艺,本文基于PFC5.0Suite和FLAC3D构建水泥路面的离散-连续力学模型,进行参数校正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度,通过分析水泥路面板承受落锤冲击过程中冲击加速度的变化、板体裂缝发展、整体开裂效果来研究落锤-路面的动态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微裂均质化的施工技术指标与施工工艺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基础支撑,研究发现:(1)随着落锤高度、落锤质量、板体模量、板体厚度的增大,冲击加速度曲线分别呈现出“同宽增高”、“增宽减高”、“减宽增高”、“减宽增高”的趋势。(2)板体裂缝与冲击加速度曲线的各阶段存在紧密的联系,其中第一二阶段为裂缝的主要产生阶段,板顶裂缝分布于锤刃部位,并以一定的扩散角由表层向板底传递,板底裂缝呈放射状由中心指向四周。(3)板体参数不变时,落锤高度主要控制板顶裂缝的发育;落锤质量主要控制板底裂缝的发育。落锤参数不变时,板体模量越大,板体开裂越严重;板体厚度越大,板顶裂缝与板底裂缝越分离。(4)方形落锤倾向造成板底破碎,圆形落锤倾向造成板顶破碎,同时开裂总数最多。方锤当长短边比大于3时,短边方向的开裂完全受限制。冲击能为定值时,落锤高度的增加难以弥补落锤质量的降低所造成的板底开裂减少。(5)先两侧后中心施工的方式可降低旧水泥路面产生侧向开裂的风险,整体稳定性最佳。(6)提出破碎程度指标,破碎程度=(破碎前板体模量-破碎后板体模量)/破碎前板体模量,通过对不同破碎程度下板体裂缝分布进行分析,界定了较理想的微裂范围。

钮岳[2](2020)在《侵彻荷载下巷道的动态响应及损伤评估》文中认为“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作为未来战争中打击深层地下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维护国家利益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钨杆弹侵彻半无限岩石靶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数值分析。对不同弹靶条件下的侵彻都进行了数值模拟和P-I分析,得到了较为清晰的损伤图像、岩石的变形阶段和一些物理量如压力、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历程。然后对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建立了各种工况下的P-I曲线图,并与损伤图进行对比,判断本次数值模拟基本正确。本文对超高速天基动能武器、防护结构的设计以及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JHC、Sterinberg本构模型以及ALE算法模拟了两类钨杆侵彻的问题。研究表明:对于超高速钨杆弹侵彻问题的研究,只考虑温度效应以及应变的Sterinberg本构模型更加适用,在高压区、高应变率条件下的超高速动能侵彻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2.设计了不同质量、长径比、速度的钨杆,利用ANSYS/LS-DYNA研究了钨杆在半无限空间的传播规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冲量演化值以及损伤图。根据损伤图破坏程度,判断与压力、冲量演化值绘制的P-I曲线造成破坏的结论几乎一致。3.充分了解了半无限空间内高速冲击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又对地下空间巷道在钨杆弹高速冲击作用下的撞击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设计了钨杆在不同条件下对巷道的侵彻。模拟结果表明:相同长径比条件下随着侵彻速度的增加,巷道顶部首先出现不连续的剥离与环状裂纹。当速度不断增大,底板开始出现破裂;对比巷道的压力和损伤分布可知,随着撞击能量的增加巷道产生损伤、侵彻腔体宽度也会随之增加。4.本文结构在侵彻荷载下为剪切破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将各个损伤等级对应的侵彻荷载数值点绘制在图像中,得到了无支护巷道构件的不同临界损伤等级P-I曲线图。根据P-I曲线图和每一种工况所对应的损伤图进行了巷道的损毁分析,得出本次数值模拟结果基本正确。图:[71]表:[10]参:[81]

张钰龙,郑宾,郭华玲,张超颖[3](2020)在《球形钨破片侵彻钢靶毁伤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球形钨破片侵彻钢靶毁伤效应,分别开展了质量8. 05 g(Φ9. 45 mm)钨球对7. 2 mm厚单层Q235钢靶以及3. 6+3. 6 mm双层叠加接触式Q235钢靶侵彻试验,获得了靶前和靶后速度,利用Zukas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弹道极限分别对应为522. 9 m/s和560. 7 m/s。表明同等厚度条件下接触式双层靶抗侵彻性能优于单层靶;采用量纲分析法对钨球侵彻Q235钢靶的入口孔径随靶前速度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学关系式。

宋英燕[4](2017)在《弹引系统侵彻混凝土的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爆轰物理、武器物理和工程物理中,弹体侵彻混凝土靶体的动态过程和结构响应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前沿课题。深入研究弹引系统的动态特性对引信对外界环境识别、有效打击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以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弹体侵彻运动机理与结构响应分析,以及弹体在侵彻过程中弹体引信之间的螺纹结构、弹引安装方式与弹体的着靶姿态对弹引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分析了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过程及加速度信号的形成机理与组成成分。建立了具有完整内部结构的弹引系统有限元模型,对弹引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弹引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振型;进行了一级轻气炮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中弹引系统内部传感器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频谱图中峰值频率与模态结果中拉压振型的固有频率吻合度高,充分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表明了弹体轴向拉压振型的固有频率对弹引系统的振动特性影响很大。介绍了实体螺纹与简化螺纹且具有完整内部结构的弹引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表明了数值模拟中将弹体-引信之间的螺纹结构进行简化处理不能准确的再现实际中弹引系统的侵彻过载,并证实了螺纹结构在侵彻环境中的吸振特性。基于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冲击过程中弹引螺纹结构的应力与应力传递关系。研究结果说明了结构体的加速度信号与螺纹应力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在应力起始时,应力在结构体内的不同位置处传递速度几乎相同。设计了压螺拧紧式的弹引安装结构,并与传统的体螺纹式的弹引安装结构进行加速度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比较,得出压螺拧紧安装方式侵彻结果的过载信号振动幅值小、信号响应快,表明压螺拧紧式的弹引安装方式优于体螺纹式。通过对不同着角弹引侵彻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与对比,表明随着弹体初始着角的增大,偏转方向上的过载曲线振动增大,侵彻方向上的过载曲线振动减小。通过对不同攻角的侵彻过程进行分析,表明攻角由2°增大为4°时,攻角的变化对弹引系统加速度信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张帅[5](2018)在《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板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军事领域中,防护措施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其中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板是有关冲击侵彻的聚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对ANSYS/LS-DYNA软件建立的弹丸斜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然后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弹丸的初始倾角和初始攻角对侵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初速度、靶板厚度、靶间距、初始倾角对带攻角弹丸侵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弹丸初始倾角在20°以内时,弹丸在侵彻过程中的偏转角度最大仅为1.23°,倾角在25°以上时,最大的偏转角度可达到6.2°。初始倾角在10°-30°范围内时,弹丸x轴方向(水平方向)的速度减小几乎呈现线性变化。(2)当初始攻角在1-5°范围内时,每增大1°,弹丸的偏转角度大约增加20%。当弹丸贯穿前2层靶板时,不同攻角下弹丸x轴方向的剩余速度最大差值仅为3m/s。初始攻角越大,弹丸x轴方向速度减小的越快,根据速度减小幅度的快慢,可将攻角侵彻分为1-3°和3-5°两个范围。(3)当弹丸以1°初始攻角进行侵彻时,弹丸的偏转角度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靶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弹丸x轴方向速度降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靶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4)当弹丸的初始倾角为20°时,分析不同攻角下的侵彻效果,结果表明:当倾角对带攻角弹丸的偏转起促进作用时,攻角越大,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在倾角对带攻角弹丸的偏转起抑制作用时,攻角越大,这种抑制作用越微弱。(5)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准确预测弹丸剩余速度与姿态角度的网络模型。根据实际侵彻的失效效应,以弹丸在侵彻过程中姿态角达到60°时为预测界限,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考虑了失效效应的弹丸侵彻预测模型。

陈飞[6](2017)在《基于物质点法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弹丸侵彻和装甲防护是军工领域的一个重点课题,可靠预测侵彻效果、提高侵彻能力始终是常规武器研究中的核心。处于低速或高速运动状态的舰船、坦克、汽车、飞机等物体的运动对弹丸的侵彻性能、毁伤效果、姿态等具有较大的影响。弹丸侵彻是个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材料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会产生超大变形、破碎、断裂等现象,给数值模拟带来了巨大挑战。物质点法是一种新的无网格法,兼具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二者的优点,在处理大变形、不连续性问题、材料破损以及断裂等问题时,能避免因有限元网格畸变而无法重新划分网格以及导致数值计算无法继续的矛盾。本文以物质点法为研究手段,针对靶板横向运动对不同头部形状弹丸侵彻效应问题,开展了基于物质点法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利用加权余量法推导出物质点法控制方程的弱形式,建立了侵彻问题的物质点法求解格式,给出了显式物质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用于研究弹丸侵彻过程的物质点法程序。运用程序分别对超高速碰撞以及弹丸贯穿静止薄、厚靶板等算例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和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物质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和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表明物质点法在模拟侵彻问题上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分析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中侵彻毁伤效应的影响规律,基于物质点法分别从弹丸垂直侵彻和斜侵彻两种情况对不同头部形状弹丸侵彻运动靶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弹丸垂直侵彻运动靶的模拟中,分别分析了靶速、攻角对平头弹、球形弹、卵形弹侵彻效应的影响;对比了三者在相同工况下的侵彻毁伤效应。在斜侵彻运动靶的模拟中,分析了弹速、弹靶的速度比、弹丸长径比、倾角等因素对弹丸剩余速度以及靶板毁伤面积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平头弹、球形弹、卵形弹的跳弹规律,得出跳弹临界角。结果表明:无攻角时,靶速越大,靶板毁伤效应越好,且卵形弹的毁伤效果最好,有攻角条件下,当攻角一定时,靶速越大,靶板毁伤效应越差,弹丸侵彻能力越好,攻角在左右,侵彻能力最好,攻角角度较大时,卵形弹的速度损失最大;弹靶的速度比越大,靶板的运动对弹丸侵彻作用影响越弱;弹丸长径比等于10时,弹丸侵彻能力最好;倾角越大,弹丸速度损失量越大,且卵形弹速度降幅最大;跳弹临界角随弹丸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卵形弹的跳弹临界角最小。本文的研究为打击运动目标以及弹丸头部形状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娟[7](2015)在《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理论与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局部冲突和恐怖袭击的频繁出现,对建筑结构形成巨大威胁,促使高速撞击动力学成为爆炸力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针对撞击问题中的有限直径金属厚靶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考虑金属厚靶侧面自由边界的影响,将其划分为中低速刚性弹侵彻问题和较高速长杆弹侵彻问题两个方面,获得理论侵深预测模型、完整的材料变形过程和一系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和靶体侧面自由边界的影响,得到两种本构关系靶材在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空腔壁径向应力,求出适用范围更广、精确度更高的中低速(500m/s1000m/s)卵形刚性弹在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时侵彻阻力、侵彻深度计算公式,得到不同撞击速度下拉压强度相等的各类靶材侵彻深度的区间。将卵形弹侵深公式扩展至锥形弹和球形弹,研究弹头形状对侵彻性能的影响。采用Simpson方法对所得公式求解,讨论侵彻深度与强度参数、弹体撞击速度以及靶体半径的关系,得到不同于半无限大靶体侵彻性能的结论。(2)建立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有限柱形空腔膨胀模型,考虑弹体在高速侵彻过程中会发生消蚀,对较高速(1000m/s2000m/s)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问题进行研究,得到考虑中间主应力的理想弹塑性材料靶体在弹体高速侵彻时产生的阻力和理论侵深计算模型,与弹道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并将所得计算模型扩展至线性硬化材料。对各种靶弹半径比下此类靶材在高速长杆弹侵彻下的侵深区间进行预测,客观充分的发挥了靶体材料的抗侵彻强度潜能。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进行求解,分析影响高速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终点效应的参数。(3)利用显式动力学程序ANSYS/LS-DYNA程序,针对材料特点选用不同本构模型建立卵形刚性钢弹侵彻有限直径铝合金厚靶和高速钨制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钢厚靶数值模型。计算刚性弹侵彻深度、速度、减加速度的完整时程曲线,揭示侵彻行为的变化规律;分析各种工况下靶体自由边界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程度,将忽略靶体侧面自由边界影响的条件精确至具体值;从弹体侵彻深度、目标的毁伤效果角度讨论弹体的初速度及长细比对侵彻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打击速度下侵蚀长杆弹侵彻问题进行计算,得到靶体压力、侵彻深度、弹头和弹尾速度、弹体长度,以及弹体质量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弹体开坑特点和产生消蚀现象的弹靶响应过程;研究长杆弹弹头形状对低速侵彻和高速侵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讨论过渡区变形非消蚀长杆弹的变形特点、时程变化和弹体在减速过程中的状态变化。(4)建立弹体入射倾角从0°70°的一系列斜侵彻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侵彻轨迹、侵彻深度、弹体速度、减加速度,以及侵彻过程中轨迹角等物理量的变化曲线,结合斜侵彻弹靶响应分析,探讨了不同范围入射倾角和靶弹半径比对斜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斜侵彻模型的基础上,对13组不同正、负攻角的情况进行计算,分析攻角对靶体的毁伤影响,研究了有攻角斜侵彻过程中弹体的偏转、弹道形状的改变,以及攻角对弹体侵彻性能的影响规律。

路志超[8](2015)在《低速弹丸对金属靶的斜侵彻弹道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跳飞、滑移及弹道偏转问题一直是斜侵彻研究的焦点问题。对于低速弹丸斜侵彻金属靶作用,低速的作用条件使得弹靶作用开坑阶段的影响与靶板自由表面效应更为显着,这些为斜侵彻弹道的研究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本文拟针对低速弹丸斜侵彻金属靶的弹道机理开展研究。基于量纲理论获得了影响斜侵彻弹道特性的主控参量,以及侵深、弹道偏转角等弹道参量的相似准则,并确定了几何相似模拟和非相似材料模拟所需满足的相似条件;通过对弹丸斜侵彻金属靶研究,获得了侵深、速度、过载和弹道偏转角随时间的变化特性曲线;得到了斜侵彻弹道特征量间的关联性,弹丸姿态偏转角为弹丸所受力矩累积总量的直接体现,而弹丸所受偏转力矩直接影响弹道偏转角加速度值,其变化规律相同;通过对不同弹靶作用条件下弹丸斜侵彻金属靶的仿真研究,获得了着速、着角和攻角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基于相似准则的函数理论和仿真数据得到了兼顾弹靶作用条件多个主控因素影响的弹道偏转角经验公式;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获得了对弹道偏转角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着角、着速和攻角;基于不同弹头形状和材料的弹丸斜侵彻金属靶弹道特性数值分析,获得了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尖卵形弹丸随几何函数增加,侵深增加,弹道偏转角减小;而对于截卵形弹则随几何函数的增大弹道偏转角增加;分析了异型头弹丸对侵彻过程过载、弹道偏转角的影响作用,与常规尖卵弹头相比,弹道偏转角较小;带附加结构的新结构弹丸通过改变弹靶作用过程中所受力矩,可形成对侵彻弹道转正的效果;基于侵彻弹道试验研究,研究了非相似材料的模型实验侵彻过程的相似律,分析了低速弹丸斜侵彻金属靶的弹道特性,结合理论和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斜侵彻弹道存速,低速钢弹丸和铝弹丸侵彻相同的铝靶、高强钢的弹靶侵彻在相似条件下,满足非相似材料间的相似律;低速弹丸侵彻金属靶可基于所关注的弹道因变量进行非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魏刚[9](2014)在《金属动能弹变形与断裂特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材料和结构应用于装甲防护领域,战斗部在打击目标过程中,除造成目标毁伤外,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自身的变形甚至断裂。尽管穿甲侵彻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刚性弹(在撞击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和质量损失)侵彻方面。随着高强高韧材料和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装甲防护领域,从而导致战斗部在侵彻中发生变形和断裂,这将严重影响弹体的侵彻效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动能弹在穿甲侵彻过程中的变形和断裂问题正在变成冲击工程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相对于大量刚性弹穿甲研究,对弹体变形和破坏的公开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而且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很多研究者将靶体视为刚性以方便研究弹体的变形与断裂,即使如此,公开报道的研究成果也不够充分。实际穿甲问题中,弹体和靶板都可能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因此针对变形靶的动能弹变形和破坏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金属动能杆弹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弹速和亚弹速范围内研究弹体撞击刚性靶和几种典型变形靶后的变形和断裂行为和机理,以及弹体变形和断裂行为对侵彻能力的影响。采用Taylor撞击实验方法,开展了多种材料平头弹体撞击刚性靶的变形和断裂行为研究。获得了每种弹体变形和断裂模式及对应的速度范围,结合典型断面的微观扫描,初步揭示各种弹体的断裂机理。获得了弹体的断裂类型与材料延性的关系,并初步建立了临界开裂速度与弹体材料密度、强度、延性等因素的关系式。对Taylor撞击实验进行了对应的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材料性能测试,结合文献调研,获得了涉及到的各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断裂准则及其所有模型参数。对各材料弹体进行了Taylor撞击数值模拟,再现了实验中各变形和断裂模式,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模拟的有效性,并证实了使用一个简单的C-L断裂准则可以成功预测Taylor撞击实验中多数典型断裂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各典型断裂模式的断裂过程及机理,并对可能影响弹体变形与断裂的一些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估。研究了不同强度杆弹在侵彻不同叠层顺序的双硬度双层靶过程中的弹靶变形和断裂特性及对弹体侵彻能力的影响。获得了实验中各工况下弹体的变形和断裂模式,并使用C-L断裂准则在数值模拟中对实验中典型的弹靶变形和断裂模式进行了成功再现。针对高强钢杆弹侵彻高强装甲钢靶,进行了两种头部形状弹体的侵彻研究。获得了典型的弹靶断裂模式、特征尺寸及临界贯穿速度范围,使用C-L断裂准则在数值仿真中成功再现了典型弹靶断裂模式,证明了仿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值仿真详细分析了典型的弹靶断裂过程,揭示了断裂机理,并对实验的速度范围做了适当的扩展研究,预测了更大速度范围内弹靶的变形和断裂特性。本文获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动能弹的变形和断裂研究提供数据和经验积累,同时也可以为工程中动能杆弹的预研,尤其是选材和结构设计方面提供数据和方法参考。

肖云凯,吴昊,方秦,杜博[10](2014)在《穿甲弹冲击多层金属靶板终点弹道参数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用多层不同厚度和材料的子靶板代替总厚度相同的单一整体靶板对其抗弹体侵彻性能进行优化,是舰船、坦克等装备防护设计领域研究的热点。对于靶体而言,总厚度相同的单一靶体分为若干不同厚度的子靶板时,随着子靶板厚度的逐渐减小(即层数增加)或弹体冲击速度的降低,子靶板的主要破坏模式由局部响应逐渐转化为整体结构响应,耗能机制的改变导致防护能力发生变化;同时,子靶板间隔和顺序也会影响多层子靶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整体防护能力。对于弹体而言,不同弹头形状导致靶体破坏模式和耗能不同,如钝头弹冲击下的剪切冲塞破坏,尖卵头弹冲击下的延性扩孔和花瓣开裂破坏,半球头弹冲击下的盘式隆起和碟形变形破坏等。此外,靶体的硬度、强度、密度和延性等材料特性对其抗侵彻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多层金属靶板的弹体侵彻贯穿问题非常复杂,而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文对近20年来国内外在穿甲弹冲击多层金属靶板终点弹道参数研究领域中,靶体配置(材料、厚度、顺序、间隔等)、弹体参数(弹头形状、冲击速度、倾角或攻角等)和侵彻理论分析及优化模型3个方面对靶体防护能力(用靶体的弹道极限速度或弹体残余速度表征)的影响,以及弹体终点弹道轨迹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穿甲弹冲击多层金属靶板终点弹道参数研究领域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落锤冲击作用下的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水泥路面反射裂缝研究
        1.2.2 冲击碰撞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机理研究现状
        1.2.3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方法的虚拟仿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的落锤-路面模型建立
    2.1 旧水泥路面的微裂均质化施工技术
        2.1.1 微裂碎石化机具
        2.1.2 地聚物注浆机具
        2.1.3 旧水泥路面的微裂均质化施工工艺
        2.1.4 旧水泥路面的微裂均质化工艺试验
    2.2 落锤-路面的离散-连续模型
        2.2.1 落锤的离散元模型
        2.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离散-连续耦合模型
        2.2.3 边界条件及层间接触
        2.2.4 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作用下的落锤-路面相互作用规律
    3.1 路面无损条件下落锤冲击加速度的仿真分析
        3.1.1 冲击加速度特征曲线形态分析
        3.1.2 路面内部应力演化规律
        3.1.3 落锤高度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1.4 落锤质量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1.5 路面模量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1.6 路面厚度对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2 落锤冲击下路面损伤模式对比分析
        3.2.1 路面损伤及冲击加速度特征曲线对比
        3.2.2 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板体裂缝演化规律
        3.2.3 落锤高度对路面损伤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2.4 落锤质量对路面损伤冲击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3.2.5 板体破碎程度和破损模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落锤冲击作用下的水泥路面微裂机理与控制参数研究
    4.1 落锤参数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1.1 改变落锤高度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1.2 改变落锤质量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2 板体参数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2.1 改变板体模量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2.2 改变板体厚度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3 锤底形状及凸点组合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3.1 不同形状的平面锤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3.2 底部分布凸点的落锤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4 同冲击能作用下不同落高锤重组合对裂缝开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泥板残余承载力评价与微裂均质化施工工艺优化
    5.1 板体模量的获取与破碎效果的评定
    5.2 落锤参数影响下的冲击破损效果评定
    5.3 破碎程度与微裂效果的界定
    5.4 对于单车道水泥路面的落锤施工工艺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侵彻荷载下巷道的动态响应及损伤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钨杆侵彻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钨杆侵彻毁伤效应的数值模拟
    2.1 模拟软件简介
    2.2 模拟常用研究方法介绍
    2.3 数值计算模型
        2.3.1 建模思路
        2.3.2 模型的单元类型
        2.3.3 材料本构及状态方程
        2.3.4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接触设置
3 半无限体在钨杆侵彻下的传播规律
    3.1 半无限体在100kg钨杆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3.2 半无限体在140kg钨杆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3.3 半无限体在350kg钨杆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4 巷道在钨杆侵彻下的传播规律
    4.1 巷道在100kg钨棒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4.2 巷道在140kg钨棒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4.3 巷道在350kg钨棒侵彻下的力学特征
5 侵彻荷载下巷道的损伤评估
    5.1 引言
    5.2 P-I曲线对构件损伤的评估方法
        5.2.1 P-I曲线图特点
        5.2.2 P-I曲线图的建立方法
    5.3 侵彻荷载作用下无支护巷道P-I曲线毁伤模型的建立
    5.4 巷道损毁评估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球形钨破片侵彻钢靶毁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及装置
    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1.2.1 钨球侵彻单层7.2 mm厚Q235钢靶
        1.2.2 接触式双层3.6 mm+3.6 mm Q235钢靶试验结果
2 量纲分析
    2.1 单层Q235钢靶入口孔径量纲分析
    2.2 双层Q235钢靶入口孔径量纲分析
    2.3 量纲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 结论

(4)弹引系统侵彻混凝土的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1.2.1 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运动过程分析
        1.2.2 侵彻加速度信号的特性研究
        1.2.3 加速度信号的影响因素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运动过程与加速度信号分析
    2.1 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运动过程
        2.1.1 混凝土靶板撞击特点
        2.1.2 侵彻过程中弹体受力因素
        2.1.3 侵彻阻力分析
        2.1.4 开坑阶段与孔道阶段的弹体运动分析
    2.2 弹体侵彻混凝土加速度信号分析
        2.2.1 侵彻加速度信号的组成
        2.2.2 刚体加速度
        2.2.3 弹引系统的结构响应
        2.2.4 形成弹引系统侵彻加速度信号的其他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弹引系统结构响应分析
    3.1 实验弹结构
    3.2 弹引系统模态分析
        3.2.1 模态分析的概念
        3.2.2 建立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3.2.3 模态分析结果
    3.3 实测信号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简化螺纹与实体螺纹对弹引系统加速度信号的影响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网格的划分
        4.1.2 本构模型与材料参数
        4.1.3 边界条件设置
        4.1.4 仿真算法、接触控制与材料失效准则
    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弹引螺纹结构的应力与应力传递分析
    5.1 螺纹结构的应力与过载分析
        5.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1.2 仿真结果与分析
    5.2 冲击过程弹引螺纹应力传递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弹引安装方式与弹体着靶姿态对弹引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6.1 弹引安装方式对弹引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6.1.1 两种安装方式的弹引结构设计
        6.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1.3 仿真结果与分析
    6.2 弹体着靶姿态对弹引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6.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2.2 着角对弹体动态特性的影响
        6.2.3 攻角对弹体动态特性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板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经验法
        1.2.2 解析法
        1.2.3 数值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弹丸侵彻多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2.1 建立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板的数值计算模型
        2.1.1 钢筋混凝土靶板模型的建立
        2.1.2 模型的单元类型
        2.1.3 钢筋的材料模型
        2.1.4 混凝土材料模型
    2.2 弹丸斜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试验验证
        2.2.1 验证试验背景介绍
        2.2.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2.2.3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2.3 弹丸斜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与素混凝土靶的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弹丸非正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影响因素的研究
    3.1 弹丸姿态角、攻角和倾角的定义
    3.2 倾角对弹丸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2.1 弹丸倾角为10°的侵彻
        3.2.2 弹丸倾角为15°的侵彻
        3.2.3 弹丸倾角为20°的侵彻
        3.2.4 弹丸倾角为25°的侵彻
        3.2.5 弹丸倾角为30°的侵彻
        3.2.6 弹丸不同倾角侵彻规律的分析
    3.3 攻角对弹丸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3.1 弹丸攻角为1°的侵彻
        3.3.2 弹丸攻角为2°的侵彻
        3.3.3 弹丸攻角为3°的侵彻
        3.3.4 弹丸攻角为4°的侵彻
        3.3.5 弹丸攻角为5°的侵彻
        3.3.6 弹丸不同攻角侵彻规律的分析
    3.4 初速度对带攻角弹丸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4.1 初速度为600m/s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4.2 初速度为800m/s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4.3 初速度为1200m/s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4.4 不同初速度下带攻角弹丸侵彻规律的分析
    3.5 靶板厚度对带攻角弹丸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5.1 靶板厚度为200mm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5.2 靶板厚度为400mm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5.3 不同靶板厚度下带攻角弹丸侵彻规律的分析
    3.6 靶板间距对带攻角弹丸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6.1 靶板间距为2000mm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6.2 靶板间距为4000mm的带攻角弹丸侵彻
        3.6.3 不同靶板间距下带攻角弹丸侵彻规律的分析
    3.7 倾角-攻角联合侵彻四层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影响规律
        3.7.1 弹丸20°倾角1°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2 弹丸20°倾角2°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3 弹丸20°倾角3°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4 弹丸20°倾角-1°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5 弹丸20°倾角-2°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6 弹丸20°倾角-3°攻角下的侵彻效应
        3.7.7 不同攻角下初始倾角为20°的弹丸侵彻规律的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建立GA-BP神经网络的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的预测模型
    4.1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
        4.1.1 BP神经网络概况
        4.1.2 遗传算法
        4.1.3 GA-BP模型
    4.2 建立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的神经网络模型
        4.2.1 训练样本的选取及处理
        4.2.2 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4.2.3 初始化参数的定义
        4.2.4 训练函数的选择
    4.3 GA-BP神经网络的训练、预测及结果分析
        4.3.1 GA-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
        4.3.2 GA-BP神经网络预测及结果分析
        4.3.3 考虑失效效应的GA-BP模型的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成果
    5.2 本文的局限性和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物质点法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物质点法研究现状
    1.3 侵彻问题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物质点法的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控制方程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
    2.4 人工体积粘性
    2.5 时间步长控制
    2.6 物质点法显式求解格式
    2.7 物质点法计算过程
    2.8 物质点法的接触算法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物质点法及程序验证
    3.1 引言
    3.2 物质点法的应力更新算法
    3.3 本构模型
        3.3.1 弹塑性模型
        3.3.2 Johnson-Cook模型
    3.4 材料状态方程
    3.5 材料损伤失效模型
    3.6 修正参数的计算
        3.6.1 人工体积粘性对应力的修正
        3.6.2 声速的修正
    3.7 算例验证
        3.7.1 超高速碰撞问题
        3.7.2 弹丸侵彻静止薄靶板问题
        3.7.3 弹丸侵彻静止厚靶板问题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丸垂直侵彻运动靶过程的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计算模型
    4.3 无攻角垂直侵彻运动靶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带攻角垂直侵彻运动靶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弹丸斜侵彻运动靶过程的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计算模型
    5.3 弹丸斜侵彻运动靶影响因素分析
        5.3.1 弹速影响分析
        5.3.2 比速度影响分析
        5.3.3 长径比影响分析
        5.3.4 倾角影响分析
    5.4 跳弹规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理论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试验研究
        1.2.2 理论分析
        1.2.3 数值模拟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弹体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弹靶撞击问题的分类
    2.3 有限柱形空腔膨胀理论
        2.3.1 空腔膨胀理论
        2.3.2 有限柱形空腔膨胀计算模型
        2.3.3 Tate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低速刚性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统一强度理论
    3.3 理想弹塑性材料的有限柱形空腔膨胀
        3.3.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模型
        3.3.2 空腔膨胀应力计算
    3.4 线性硬化材料的有限柱形空腔膨胀
        3.4.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模型
        3.4.2 空腔膨胀应力计算
    3.5 刚性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效应
        3.5.1 刚性弹侵彻模型分析
        3.5.2 侵彻阻力计算
        3.5.3 侵彻深度计算
    3.6 试验验证
    3.7 参数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较高速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长杆弹较高速侵彻下理想弹塑性材料靶体模型
        4.2.1 破坏准则
        4.2.2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模型
        4.2.3 空腔膨胀应力计算
        4.2.4 扩孔耗能和空腔壁平均应力计算
    4.3 长杆弹较高速侵彻下线性硬化材料靶体模型
        4.3.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计算模型
        4.3.2 空腔膨胀应力计算
        4.3.3 扩孔耗能和空腔壁平均应力计算
    4.4 侵蚀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效应
        4.4.1 侵蚀长杆弹侵彻模型分析
        4.4.2 侵彻深度计算
    4.5 试验验证
    4.6 参数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弹体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软件和算法介绍
    5.3 本构模型和状态方程
        5.3.1 金属本构模型
        5.3.2 Gruneisen状态方程
        5.3.3 本构模型和状态方程的选取
    5.4 卵形刚性钢弹侵彻有限直径铝合金厚靶数值模拟
        5.4.1 数值模拟求解步骤
        5.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5.4.3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5.4.4 侧面边界影响程度及消除影响的条件分析
        5.4.5 弹体初速度对侵彻性能影响
        5.4.6 弹体长径比对侵彻性能影响
    5.5 钨制长杆弹较高速侵彻有限直径钢厚靶数值模拟
        5.5.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5.5.2 不同撞击速度下长杆弹侵彻问题计算
        5.5.3 靶体压力和侵彻深度时程分析
        5.5.4 弹体的侵蚀变化
        5.5.5 弹头形状对侵彻深度的影响
    5.6 过渡区变形非消蚀弹侵彻分析
        5.6.1 大范围撞击速度下侵彻响应区划分
        5.6.2 过渡区试验现象和侵彻机理
        5.6.3 过渡区侵彻行为数值模拟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弹体斜侵彻金属厚靶的数值分析
    6.1 引言
    6.2 斜侵彻模型的建立
    6.3 入射倾角对侵彻毁伤的影响
        6.3.1 不同入射倾角下侵彻时程分析
        6.3.2 不同入射倾角下弹体轨迹角变化
        6.3.3 入射倾角对侵彻毁伤的影响
    6.4 靶弹半径比对斜侵彻效应的影响
    6.5 攻角对斜侵彻毁伤的影响
        6.5.1 有攻角斜侵彻过程中攻角的变化及靶体毁伤
        6.5.2 攻角对弹道形状的影响
        6.5.3 有攻角情况下弹体自身偏转角度计算
        6.5.4 攻角对弹体侵彻深度的影响
        6.5.5 攻角对弹体侵彻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8)低速弹丸对金属靶的斜侵彻弹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斜侵彻弹道的研究进展
    1.3 斜侵彻弹道的研究方法
        1.3.1 实验研究法
        1.3.2 理论分析法
        1.3.3 数值模拟法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速弹丸斜侵彻金属靶的相似律研究
    2.1 主控参量分析
    2.2 斜侵彻弹道的相似性分析
        2.2.1 几何相似律
        2.2.2 非相似材料模拟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速弹丸斜侵彻弹道特性分析
    3.1 斜侵彻过程分析
    3.2 低速弹斜侵彻金属靶的理论分析
        3.2.1 斜侵彻过程弹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3.2.2 斜侵彻过程弹体的阻力计算
    3.3 低速弹斜侵彻金属靶的数值模拟
        3.3.1 LS-DYNA 软件介绍
        3.3.2 计算的可行性验证
        3.3.3 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3.3.4 斜侵彻弹道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靶作用条件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研究
    4.1 计算模型和仿真方案
    4.2 弹靶作用条件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
        4.2.1 着速对侵彻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
        4.2.2 着角对侵彻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
        4.2.3 攻角对侵彻弹道性能的影响规律
    4.3 弹靶作用条件综合影响弹道偏转角的经验公式
    4.4 偏转力矩对斜侵彻弹道偏转角的影响分析
    4.5 弹靶作用条件对斜侵彻弹道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4.5.1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
        4.5.2 指标和因素水平的确定
        4.5.3 正交试验表的设计
        4.5.4 试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弹丸头部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研究
    5.1 弹体头部形状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
        5.1.1 弹头形状几何特征
        5.1.2 弹头形状影响斜侵彻弹道的数值模拟
    5.2 弹体头部材料对斜侵彻弹道的影响规律
    5.3 新结构弹头斜侵彻弹道特性研究
        5.3.1 异型头弹丸斜侵彻弹道特性研究
        5.3.2 弹头附加结构对弹道偏转的影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速弹丸斜侵彻金属靶弹道试验研究
    6.1 侵彻弹道的试验介绍
        6.1.1 试验布置方法
        6.1.2 试验弹托设计
        6.1.3 试验弹靶材料
    6.2 侵彻试验结果与分析
        6.2.1 试验与仿真的结果对比
        6.2.2 非相似材料模拟的试验研究
        6.2.3 斜侵彻弹道特性的试验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金属动能弹变形与断裂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弹靶撞击问题研究概述
    1.3 动能杆弹变形和断裂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1.3.1 Taylor杆变形和断裂研究现状
        1.3.2 动能弹在侵彻过程中变形和断裂研究现状
        1.3.3 动能弹变形和断裂研究现状分析
    1.4 动能弹断裂数值模拟和断裂准则选取
        1.4.1 动能杆弹常见的断裂模式
        1.4.2 数值仿真中常用的断裂准则
        1.4.3 动能杆弹断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Taylor杆变形和断裂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设置和概况
        2.2.1 实验设置
        2.2.2 弹体和靶板
        2.2.3 实验过程介绍
    2.3 三种铝合金Taylor杆的变形和断裂
        2.3.1 实验结果总结
        2.3.2 剩余弹体质量和特征尺寸与撞击速度的关系
        2.3.3 变形和断裂模式分析
    2.4 三种钢Taylor杆变形和断裂
        2.4.1 实验结果总结
        2.4.2 剩余弹体质量和特征尺寸与撞击速度的关系
        2.4.3 变形和断裂模式分析
    2.5 Taylor杆弹的典型断裂面微观观察与分析
        2.5.1 断面微观观察
        2.5.2 各弹体典型断裂机制总结与分析
    2.6 Taylor杆弹的临界开裂速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Taylor杆变形和断裂数值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几种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3.2.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的一般性描述
        3.2.2 2A12铝合金力学性能测试
        3.2.3 45钢力学性能测试
        3.2.4 硬38CrSi钢力学性能测试
        3.2.5 其它用到材料的模型及参数总结
    3.3 Taylor杆变形与断裂模式的数值模拟及有效性验证
        3.3.1 2A12铝合金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3.2 硬38CrSi钢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3.3 45钢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3.4 6061铝合金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3.5 A3钢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3.6 1100铝合金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
    3.4 Taylor杆断裂过程及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3.4.1 低延性材料的断裂过程及机理研究
        3.4.2 中延性材料的断裂过程及机理研究
        3.4.3 高延性材料的断裂过程及机理研究
        3.4.4 各弹体断裂机理总结
    3.5 Taylor杆变形与断裂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5.1 靶板材料性能影响
        3.5.2 接触摩擦影响
        3.5.3 弹体撞击角度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侵彻双硬度靶中杆弹的变形与断裂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总结及分析
        4.2.1 实验工况介绍
        4.2.2 初始剩余速度曲线及弹道极限总结
        4.2.3 弹体剩余质量及特征尺寸分析
        4.2.4 弹体变形与断裂模式分析
    4.3 杆弹撞击双硬度靶的数值仿真研究
        4.3.1 有限元模型介绍
        4.3.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强钢弹侵彻装甲钢中弹靶的变形和断裂
    5.1 引言
    5.2 侵彻实验研究
        5.2.1 实验概况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数值仿真研究
        5.3.1 典型结果试算及仿真有效性验证
        5.3.2 典型侵彻过程
        5.3.3 弹靶失效机理研究
        5.3.4 数值仿真扩展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穿甲弹冲击多层金属靶板终点弹道参数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复合靶的靶体配置对其整体抗弹体冲击贯穿能力的影响
    1.1 同种靶板材料
        1.1.1 厚度和分层的影响
        1.1.2 顺序的影响
        1.1.3 各靶板间距的影响
    1.2 不同靶板材料
2 弹体参数对复合靶体整体抗弹体冲击贯穿能力的影响
    2.1 弹头形状影响
    2.2 冲击速度影响
    2.3 冲击倾/攻角影响
3 单层及多层金属靶板贯穿理论分析及优化模型
    3.1 单、多层靶板贯穿理论分析模型
    3.2 多层靶板贯穿理论优化模型
4 终点弹道轨迹预测
5 未来研究方向

四、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落锤冲击作用下的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机理[D]. 赵谟涵. 长安大学, 2021
  • [2]侵彻荷载下巷道的动态响应及损伤评估[D]. 钮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球形钨破片侵彻钢靶毁伤效应研究[J]. 张钰龙,郑宾,郭华玲,张超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05)
  • [4]弹引系统侵彻混凝土的动态特性研究[D]. 宋英燕.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5]弹丸侵彻钢筋混凝土多层靶板的数值模拟分析[D]. 张帅.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6]基于物质点法弹丸侵彻运动靶过程的仿真研究[D]. 陈飞. 湘潭大学, 2017(02)
  • [7]长杆弹侵彻有限直径金属厚靶的理论与数值分析[D]. 王娟. 长安大学, 2015(01)
  • [8]低速弹丸对金属靶的斜侵彻弹道机理研究[D]. 路志超.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9]金属动能弹变形与断裂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 魏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10]穿甲弹冲击多层金属靶板终点弹道参数的研究进展[J]. 肖云凯,吴昊,方秦,杜博. 防护工程, 2014(03)

标签:;  ;  ;  

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穿透多层间隔目标能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