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家具消费、生产、贸易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洋[1](2021)在《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凭借自身劳动力比较优势,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国企业纷纷来华投资,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但“以市场换技术”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负作用”也逐渐凸显。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很多工业行业出现了长期“低端价值链锁定”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工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薄弱,无法向高端价值链嵌入。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看来,提高创新产出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创新产出不仅是转型阶段解决我国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瓶颈的关键所在,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现有文献关于提高创新产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高本国的研发投入,而另一种就是吸收和利用国际知识溢出。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国际知识溢出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产出的重要途径,甚至其促进作用超越了东道国的自主研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到了东道国吸收能力的限制。那么,如何利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所释放的红利,发挥国际知识溢出在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过程中的作用,是提高我国创新产出,摆脱“低端价值链锁定”的重要议题。因此,本文研究FDI、进口贸易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挖掘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机制,对我国提高创新产出、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工业行业创新活动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系列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揭示了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为国际知识溢出的效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及创新活动的变动进行趋势分析发现,FDI投资额的增长趋势平稳,但各细分行业存在差异,具体来看,交通运输业、计算机和仪器仪表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较为突出;进口贸易总额整体呈增长态势,且进口贸易的增加在国际收支平衡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向进口国模仿和学习先进技术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我国工业行业在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数行业对国外技术仍存在较高依赖性,且对于吸收能力的重视程度较低,投入力度较小,可能掉入“技术引进循环陷阱”。第二,通过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门限效应发现,FDI和进口贸易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在没有吸收能力的影响下,FDI知识溢出效应显着,而进口贸易却不理想。但是,纳入以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两种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之后,通过我国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使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即只有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存在门限效应,但却存在异质性。具体来说,在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途径中,创新经费投入存在单一门限,而人力资本存在双重门限,只有吸收能力跨越第一门限后,才能发挥FDI知识溢出效应。在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途径中,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都存在双重门限,创新经费投入只有超过第二个门限值、人力资本超过第一个门限值时,才能发挥进口贸易渠道知识溢出效应,同时发现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由此可见,吸收能力在我国吸收国际知识溢出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研究了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空间效应。本文引入了“技术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了空间杜宾动态面板模型,对FDI和进口贸易两个渠道的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同时考虑用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指标衡量的吸收能力来考察对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同时考虑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FDI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在行业内可能不存在的,而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是通过企业进行创新经费投入或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实现的。进口贸易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在行业内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通过竞争效应、模仿效应和进口商品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同行业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但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都为负,且吸收能力没有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对我国内资企业产生了低端价值链锁定效应。第四,本文基于非参数生产模型,分析了国际知识溢出这一环境变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及行业差异。研究发现,FDI的作用对非效率分布影响是非常显着的,使创新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只有在个别年份(如2013年)既没有推动前沿面外移也没有改变非效率分布,对我国创新产出没有任何效果。进口贸易渠道知识溢出没有推动创新产出的生产前沿面的外移,但对非效率分布影响是非常显着的,且使创新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对技术效率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另外,FDI、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存在产业异质性,尤其是皮革、木材、印刷业这三个产业,这两种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其创新产出基本没有影响,而对其余行业的影响效果较好,在很多年份非效率分布都发生了变化,促进了产出向有效方向延伸,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彭璐璐[2](2020)在《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时空分布及电子商务驱动下的排放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基于产品和服务的能源消费是各国居民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电子商务是拉动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新兴方式,因此研究我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预测电子商务驱动下我国未来消费碳排放趋势,对于制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的碳减排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模型,从时间维度核算了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7年间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达到最高点为1679MtC。城镇消费碳排放结构分布相对均衡,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较大,农村则分布较为集中,生存型消费占比较大。收入规模和消费结构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碳排放的增长,而直接碳排放强度和生产结构能有效抑制碳增长。由于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居民消费习惯的不同,人口和消费倾向因素对城乡的碳排放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总的来说,城乡碳排放增量均有所减缓,主要得益于生产结构的转变优化及直接碳排放强度负效应的加强。其次,从空间维度核算省域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从东至西呈现递减的特征。东部地区是主要的碳排放区域,贡献了近50%的碳排放增量。城乡人均碳排放水平及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城镇各省份平均值由1.39tC/人升高至1.79tC/人,依据由北向南的路径逐步从较低水平转向高水平。农村各省份平均值由0.44tC/人升高至0.78tC/人,空间分布呈现由外向内集聚的趋势。收入规模在各省市的城乡碳排放增长中均起促进作用,直接碳排放强度在除黑龙江、福建、青海、新疆四个省份外均发挥抑制作用。人口因素对东部发达省市的城镇碳排放促进作用更大,对河北、河南等人口大省的农村碳排放抑制作用较大。最后,基于碳排放预测模型,按照城乡网络消费份额设定三种情景,对2025年及2030年电子商务驱动下的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量均低于2025年,且城镇碳排放量占比降低,农村占比升高。这意味着,随着时间变化,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将成为间接碳排放总量的主要来源。三种情景下的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大小依次为农村份额发展情景>基准情景>农村份额限制情景。即农村网络消费占比增大时,其所产生的碳排放大于城镇网络消费占比增大时产生的碳排放,因此,相较于城镇,农村网络消费的变化能够更大程度地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变化。
刘旭营[3](2020)在《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家具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提供产品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我国家具产业布局的现实来看,呈现很强的地区差异性:一方面,不同地区家具产业的企业数量、家具产品产量、产业集群数量等具有显着差异,另一方面,相比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对外贸易更便捷的地区往往家具产业很发达,反映了对外贸易对家具产业布局的显着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对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却关注较少,缺乏对家具产业地区差异的定量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情况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有效推动中国家具产业发展提供研究支撑。首先,本文探讨了我国家具产业的时空特征。在时间上,我国家具产业可分为起步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在空间上,我国家具产业呈现出典型的集聚特征,家具生产在地区间表现极不均衡,对国际市场的倾向性明显。其次,使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了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家具产业总体地区差异较大,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我国家具产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最后,构建回归模型从家具产业集群、对外贸易的视角探究中国家具产业产生地区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家具产业集群形成时间、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家具产业的地区内差异、地区间差异和家具产量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具产业集群数量仅对家具产量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均GDP水平、地区创新能力对家具产业的地区内差异具有显着正影响;人均工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化率、房地产发展水平、金融危机对家具产业的地区内差异具有显着负影响。而第二产业占比、交通情况中的等级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则对家具产业的地区间差异具有显着负影响。
陈阳[4](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董虹蔚[6](2020)在《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流量的增加,异质性企业理论从微观层面解释了,贸易便利化不仅降低了出口固定成本,也降低了出口可变成本,通过这两种成本的降低,贸易便利化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也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然而,全球价值链生产与贸易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生产分割成本,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贸易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贸易便利化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随着价值链生产被累积。那么,贸易便利化是如何影响国际生产分割,进而影响增加值贸易流量的?在全球生产分割背景下,贸易便利化是否影响了出口的利益结构?贸易便利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的途径和机制有哪些?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网络的影响如何?在贸易便利化和全球价值链这一交叉领域进行相关拓展研究,既是对以往研究不足的理论补充,也对指导全球贸易便利化建设和全球价值链的组织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在构建贸易便利化量化方法的基础上,学者们对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广度、贸易深度和经济福利的影响展开了丰富研究,并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传统贸易的影响机制和政策建议。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体系的逐渐完善,为全球价值链的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学者们不仅测算与分析了全球价值链生产与贸易的现状,还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但是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证研究,尤其是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极为匮乏。基于此,本文按照理论分析——事实描述——流量影响检验——利益结构影响检验——网络特征影响检验的顺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逐步分析和解读。在理论分析部分,分别研究了传统贸易模型、蛛网形价值链模型和蛇形价值链模型中,贸易便利化对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影响特征。在传统贸易中,贸易便利化降低了进出口成本,从而促进双边进出口贸易;在蛛网形价值链中,零部件的生产是相互独立的,零部件生产成本的差异、最终组装成本的差异和生产分割成本之间相互制约,决定了零部件的生产位置和最终组装地的位置;在蛇形价值链中,最终产品的生产需要依次完成一系列序贯的生产环节,生产成本的差异和上下游的生产分割成本之间相互制约,决定了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生产位置选择。显然,蛇形价值链的生产组织更为复杂,贸易便利化在蛇形价值链中的影响更大,但是两者也有共同之处,基于这些共同点,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流量促进效应、贸易便利化影响的异质性、贸易便利化对本国出口增加值占比的抑制效应、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价值结构的“U”型影响、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价值结构的影响渠道、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的影响和贸易便利化对不同群体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影响的异质性七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理论假说1-7。在典型化事实部分,对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全球增加值贸易进行了测算与分析。2008-2018年,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综合得分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是贸易便利化排名变化不大,北欧和西欧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其他发达国家次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较快。受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影响,2000-2014年,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全球贸易中以中间品形式实现的增加值出口和国外增加值出口越来越多,不同国家和不同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特征不同。在全球价值链中,中美双边贸易的增加值分解不仅可以反应两国产业的获利能力,还能反应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关系。从生产的角度进行增加值核算,同样发现世界整体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显着提升了,简单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大于复杂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世界整体的生产长度增长了,其中国内生产活动、传统贸易生产活动和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的生产长度递增。在流量影响的检验部分,利用2008-2014年42个国家18个产业的双边贸易数据,对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流量的促进效应及影响的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检验出口国和进口国贸易便利化对双边增加值贸易流量的促进效应,在剔除了国外增加值的影响后,贸易便利化对本国增加值出口流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其次,对最终产品出口和中间产品出口、发达国家出口和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出口、不同贸易便利化一级指标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中间产品出口、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影响更大;最后,应用拟合法和模拟法对全球增加值贸易的潜力进行估算,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可以大大释放增加值贸易潜力。这部分研究检验了理论假说1-2。在利益结构影响的检验部分,用出口的本国附加值率作为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代理变量,本国附加值率越高,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越多,嵌入的国外增加值越少。首先,检验出口国和进口国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影响,发现贸易便利化显着的抑制了出口本国附加值率的提升,即贸易便利化有利于全球化生产,使更多的国外增加值嵌入到出口价值中;其次,引入出口国贸易便利化的二次项,发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本国附加值率存在“U”型影响,当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生产分割成本不断下降时,可能出现过度外包的回流现象,使得出口中的本国增加值占比上升;最后,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影响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渠道,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可以有效提升一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生产位置,全球价值链生产参与度对出口本国附加值率的影响为负,而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对出口本国附加值率的影响为正。这部分研究检验了理论假说3-5。在网络特征影响的检验部分,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 2008-2014年18个制造业的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对不同产业的增加值贸易进行了更加形象的深入研究。首先,在微观个体层面,测算了不同国家在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并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国家/产业中心度的影响,结果是贸易便利化显着提高了一国在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对贸易能力、控制能力和自由能力都有显着促进作用;其次,在中观社团层面,应用社团分析将42个样本国家分为内部联系更加紧密的欧洲社团和亚太社团,并对贸易便利化的差异性影响进行检验,欧洲社团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为均衡,一体化程度更高,贸易便利化对欧洲社团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的影响要大于亚太社团;最后,在宏观整体层面,通过绘制并测算不同产业的增加值贸易网络结构图和网络密度,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发展的影响,2008-2014年间,贸易便利化与增加值贸易网络的发展趋势具有协同性。这部分研究检验了理论假说6-7。总结各部分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生产的组织和协调、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从贸易便利化建设、全球价值链的组织和中国方案三个层次提出了政策建议。在全球贸易便利化建设中,要以多边贸易体制为主,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辅,充分发挥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分区域、分国家、分指标,配合贸易产业政策,有针对性的推进贸易便利化建设。在全球价值链的组织中,要增强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建立全球生产分割下的贸易规则体系,推进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的稳定发展;增强国家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平衡分布,利益共享。对于中国来讲,应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建设,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通过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
詹小灵[7](2020)在《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蓬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木质林产品出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也面临转型升级: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商品结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国出口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低,在国际专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趋于弱化,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面对国内外经济贸易新形势,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依托廉价劳动力、赚取微薄加工利润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挖掘新的比较优势,推动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升级意义重大。我国具有庞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利用大国优势,诱发国内需求反哺出口的强大力量,有利于解决当前问题。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拥有对某种商品超常需求的国家会吸引厂商布局生产,从而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也就是具有本地市场效应。本文在新贸易理论框架下,基于本地市场效应视角探讨其对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作用。首先,本文从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体特征、出口竞争力和出口贸易结构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竞争力,利用市场分散度指数、收益性结构指数和GL指数反映出口贸易结构情况。其次,对本地市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要素禀赋和贸易开放度等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因素定性分析,梳理其影响机制。接着,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利用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 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目前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是否促进了木质林产品出口规模增长;第二,检验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基于lasso回归检验以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了出口规模增长,且已经超越要素禀赋成为推动出口增长更重要的因素。但是我国对中高端木质林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外溢,而且由于我国消费结构不合理,本地市场效应并不利于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应坚持扩大内需、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林业供给侧改革和林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苏守娟[8](2020)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水循环与贸易水循环核算及变化分析》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气候干旱的西北内陆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面临严峻的短缺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视角。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水循环模式从自然力驱动下的自然水循环演变到人工驱动下的社会水循环,水资源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形成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随着区域间商品贸易的日益繁荣,蕴含在商品中的虚拟水在区域水循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形成贸易水循环。国内外学者在虚拟水方面基于国家或省际层面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成果,但对特定地理区域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西北内陆河流域作为研究区,通过核算分析该地区2002年、2007年、2012年社会水循环和贸易水循环通量及其变化,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配置结构和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依据,为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安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利用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数据,编制了西北内陆河流域及各子流域水资源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虚拟水流动通量,通过指标计算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社会水循环过程及变化趋势,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社会水循环变化的因素,运用IO-SDA模型将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效应、经济系统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四个因素,计算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最后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2年、2007年、2012年西北内陆河流域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贸易水循环通量,并分析了虚拟水贸易格局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02年-2012年西北内陆河流域直接用水量呈增加趋势,且第一产业的用水量占比均在90%以上,用水系数最低,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用水系数最高,但各部门用水系数总体呈降低趋势,表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2002年-2012年虚拟水总量从390.60亿m3增加到571.26m3,增加量为180.67亿m3,相对于2002年至2007年虚拟水量的变化,2007年至2012年虚拟水量的增加幅度明显降低,其中农业部门虚拟水增加量最多,而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虚拟水量是减少的;(2)2002年至2012年西北内陆河流域各产业部门虚拟水转移过程中,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虚拟水的转移量在不断增加,农业部门虚拟水主要转移到与其关联度较高的食品制造与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等部门,从2002年至2012年产业之间虚拟水转移趋势逐渐趋于均匀化,不再集中于少数产业部门;(3)技术效应、经济系统效应和结构效应是抵消虚拟水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规模效应是虚拟水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因素对虚拟水增加的总贡献率为58.67%;(4)从贸易水循环来看,西北内陆河流域虚拟水主要流向我国中部、东部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虚拟水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2002年至2012年西北内陆河流域虚拟水贸易格局不断扩大,与中部地区、京津冀地区、东部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联系愈加紧密,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虚拟水大量流出,加剧了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最后,针对研究结果,为提高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提出合理的水资源调控途径和策略建议:(1)加强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2)调整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减少水资源间接消耗;(3)提高公众节水意识,促进建设节水型社会;(4)调整区域间贸易结构,合理控制虚拟水贸易规模。
史江兰[9](2020)在《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和水是重要资源且越来越稀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识别“能源-水-经济”关联的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探讨如何对其进行协同管理,进而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将单指标因素分解模型扩展为双指标因素分解模型,将表征“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双强度指标—能源强度、用水强度—的变化归因于产业结构效应、生产技术效应、人口承载效应、人口结构效应、生活方式效应等五个因素。结果发现,生产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是节能与节水的主要驱动因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效应会使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呈现出“一升一降”的变化,造成节能与节水目标互相冲突,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充分权衡不同的目标。(2)构建“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核算不同部门单位产出完全(直接+间接)诱发的能源消费量、用水量、经济增加值,并提出全能源强度、完全用水强度两个新指标,从直接和间接角度更全面地衡量部门的“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然后通过四象限分类法将所有部门划分成四种关联类型,发现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等5个部门的完全能源强度和完全用水强度均较低,创造单位完全增加值消耗较少的能源和水资源,属于低耗能低耗水的关键部门,需要优先鼓励发展。(3)构建“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设置9个策略情景,以2017年为基期,动态模拟2018-2030年的能源消费、水资源使用、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结果显示,若经济保持每年6.5%增速,会带来很大的资源压力,2030年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分别超出规划目标的57.7%、83.6%。若控制能源消费量和用水量,累计GDP总额将减少29.4%。但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累计GDP总额仅降低9.2%,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节能、节水潜力,其中,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设备制造业、建筑业这4个部门的产值扩大最多,占新增总产值的84%。在产业结构调整与生产技术改进的组合策略下,累计GDP总额将上升3.4%,经济增速保持在6%以上。这意味着通过采取有效的调控策略,可以同时实现能源、水、经济三个目标。
马宁[10](2020)在《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日韩两国频繁对中国进行污染指责,认为中国的雾霾导致了日本及韩国空气质量的恶化。中国是否应该对日韩的空气污染承担责任,承担多少责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中日韩三国的PM2.5排放情况及其在大气传输作用下的跨界转移规律,并结合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消费者视角下国际贸易隐含PM2.5排放转移,分析了中日韩三国跨界PM2.5的排放责任。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揭示它们之间的转移规律,并探索了中日韩跨界PM2.5污染的影响机制、影响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大气传输模型,分析生产者视角(即现实情况)下中日韩跨界PM2.5空气污染转移规律。结果发现,基于冬季季风的大气传输作用,中国对日本和韩国的PM2.5污染存在一定影响,韩国对日本PM2.5污染存在一定影响。(2)提出并构建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核算中日韩三国间PM2.5的贸易隐含排放,揭示了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污染转移规律,分析中日韩三国跨界PM2.5的排放责任。结果发现,通过国际贸易,中国为日本和韩国承担了大量的PM2.5污染排放;在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双重作用下,中国降低日本和韩国的PM2.5排放量和浓度,破除了日本及韩国对中国污染指责。(3)提出并实证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影响机制模型,并量化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结果发现,技术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出口规模效应、出口依赖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是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的影响机制。对中日韩三国而言,具体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存在显着差异。(4)通过情景分析法,分析中日韩三国在差异性影响因素构成的情景下的PM2.5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及转移趋势。结果发现,2019-2023年在三种情景下中国均为日本和韩国承担了大量的PM2.5贸易隐含排放,中国改善了日本及韩国的空气质量。(5)基于研究内容与结论,从区域、国家和行业三个角度为减少中日韩跨界PM2.5空气污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世界家具消费、生产、贸易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家具消费、生产、贸易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国际知识溢出概念界定 |
2.1.2 创新产出概念界定 |
2.1.3 生产前沿面和非效率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的内外动力理论 |
2.2.3 内生增长理论 |
2.2.4 国际贸易理论 |
2.2.5 产品周期理论 |
2.2.6 技术差距理论 |
2.2.7 吸收能力理论 |
2.3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
2.3.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及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1 我国利用外资和进口贸易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1 我国利用外资的变动趋势分析 |
3.1.2 我国利用进口贸易的变动趋势分析 |
3.2 我国工业行业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2.1 我国工业行业总体创新活动变动趋势分析 |
3.2.2 我国工业分行业创新活动变动趋势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门限效应 |
4.1 行业内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4.1.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4.1.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 |
4.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与测量 |
4.2.3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4.2.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
4.3.1 门限回归模型 |
4.3.2 模型设定 |
4.3.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4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4.3.5 门限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空间效应 |
5.1 行业间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
5.2 国际知识溢出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5.2.1 空间效应分析 |
5.2.2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5.2.3 变量选取与测量 |
5.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5 实证检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及行业差异性分析 |
6.1 模型设定 |
6.1.1 条件效率得分 |
6.1.2 非参数估计 |
6.1.3 环境变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
6.1.4 变量与数据 |
6.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2.1 FDI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2.2 进口贸易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过程分析 |
6.3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差异分析 |
6.3.1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整体差异分析 |
6.3.2 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成果 |
(2)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时空分布及电子商务驱动下的排放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
1.1.2 消费源碳排放的关注 |
1.1.3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 |
1.2.2 电子商务与碳排放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相关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2.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 |
2.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2.3 电商驱动下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
2.4 碳排放行业活动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2.4.1 行业分类及对应 |
2.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1 城镇间接碳排放结构 |
3.2.2 农村间接碳排放结构 |
3.2.3 城乡间接碳排放结构差异 |
3.3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1 时间角度上城乡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3.3.2 城镇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3 农村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1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1 间接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2 城乡间接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4.1.3 人均间接碳排放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 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差异 |
4.2.1 空间角度上城乡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4.2.2 城镇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差异 |
4.2.3 农村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驱动下居民网络消费间接碳排放预测 |
5.1 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贡献度的实证分析 |
5.1.1 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
5.1.2 实证结果分析 |
5.2 电商驱动下的消费碳排放预测 |
5.2.1 情景变量设定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3 研究基础、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说 |
3.1 研究基础 |
3.1.1 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
3.1.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3.1.3 产业集群理论 |
3.1.4 国际贸易理论 |
3.2 概念界定 |
3.2.1 家具产业 |
3.2.2 时空特征 |
3.2.3 地区差异 |
3.3 研究假说 |
4 中国家具产业的时空特征分析 |
4.1 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中国家具产业的起步发展阶段(1949-1978) |
4.1.2 中国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1) |
4.1.3 中国家具产业的稳定发展阶段(2001-至今) |
4.2 家具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 |
4.2.1 家具生产区域发展不均衡 |
4.2.2 产业集群不均匀分布 |
4.2.3 家具生产布局呈现沿江沿海聚集特征 |
4.3 家具产业出口情况分析 |
5 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差异测度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地区差异测度模型 |
5.2.1 Dagum基尼系数 |
5.2.2 Dagum基尼系数分解结果 |
5.3 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 |
5.3.1 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总体差距分析 |
5.3.2 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内差距分析 |
5.3.3 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间差距分析 |
5.3.4 中国家具产业的地区差距来源及其贡献率 |
5.4 本章小结 |
6 影响中国家具产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基准模型设定 |
6.1.2 变量说明 |
6.2 实证分析 |
6.2.1 相关性检验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加强家具产业集群发展 |
7.2.2 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促进家具产业发展 |
7.2.3 关注地区差异,实施不同的政策体系 |
7.3 研究的不足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6)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背景与意义 |
1.1.2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方法 |
1.3.2 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 |
1.3.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测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研究 |
2.2.1 贸易便利化的量化方法 |
2.2.2 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
2.2.3 贸易便利化的政策研究 |
2.3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
2.3.1 全球价值链的量化方法 |
2.3.2 全球价值链的现状测算与影响因素检验 |
2.3.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应用 |
2.4 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便利化研究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贸易便利化与国际贸易 |
3.2.1 进口国与贸易便利化 |
3.2.2 出口国与贸易便利化 |
3.3 蛛网形价值链中的贸易便利化与国际贸易 |
3.3.1 模型假设 |
3.3.2 生产分割的决定 |
3.3.3 最终组装地的决定 |
3.3.4 生产分割成本降低的影响 |
3.4 蛇形价值链中的贸易便利化与国际贸易 |
3.4.1 模型假设 |
3.4.2 生产分割的决定 |
3.4.3 生产分割成本降低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贸易便利化与全球增加值贸易的典型化事实 |
4.1 引言 |
4.2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与分析 |
4.2.1 指标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2 测算与分析 |
4.3 全球增加值贸易的特征与演变 |
4.3.1 最终品贸易与中间品贸易 |
4.3.2 出口的增加值构成 |
4.3.3 双边增加值贸易的分解 |
4.4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生产的发展 |
4.4.1 全球价值链生产的参与度 |
4.4.2 全球价值链生产的长度与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流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5.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2.2 变量与数据 |
5.3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流量的实证检验 |
5.3.1 基础回归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流量的差异性检验 |
5.4.1 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 |
5.4.2 不同国家的分样本检验 |
5.4.3 不同产业的分样本检验 |
5.4.4 对贸易便利化一级指标的检验 |
5.5 增加值贸易潜力估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6.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6.2.2 变量与数据 |
6.3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实证检验 |
6.3.1 基础回归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加入贸易便利化二次项的检验 |
6.4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差异性检验 |
6.4.1 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 |
6.4.2 不同国家的分样本检验 |
6.4.3 不同产业的分样本检验 |
6.5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利益结构的渠道检验 |
6.5.1影响渠道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2区分简单GVC生产和复杂GVC生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网络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计量模型与数据 |
7.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7.2.2 变量与数据 |
7.3 贸易便利化影响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实证检验 |
7.3.1 基础回归分析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基于增加值贸易网络社团结构的差异性检验 |
7.5 贸易便利化与增加值贸易网络的变化趋势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贸易便利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
8.2.2 全球价值链组织与协调的政策建议 |
8.2.3 中国方案 |
8.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 |
1.2.2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相关研究 |
1.2.3 本地市场效应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木质林产品 |
2.1.2 本地市场效应 |
2.1.3 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里昂惕夫”之谜 |
2.2.4 技术差距理论 |
2.2.5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3.1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总体特征分析 |
3.2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3.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3.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3.2.3 贸易竞争指数 |
3.3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
3.3.1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3.3.2 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3.3.3 出口贸易匹配性分析 |
3.3.4 出口贸易模式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本地市场效应 |
4.2 外商直接投资 |
4.3 技术进步 |
4.4 要素禀赋 |
4.5 贸易开放度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 |
5.1 模型构建 |
5.2 数据处理 |
5.3 实证分析 |
5.3.1 总体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 |
5.3.2 细分木质林产品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6.3.2 多重共线性 |
6.3.3 lasso回归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政府方面 |
7.2.2 企业方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水循环与贸易水循环核算及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社会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2 虚拟水贸易研究进展 |
1.2.3 IO-SDA模型在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虚拟水核算方法 |
2.1.1 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虚拟水循环通量核算方法 |
2.1.2 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研究方法 |
2.2 基于IO-SDA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2.3.2 投入产出表编制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3 水资源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章 西北内陆河流域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水资源概况 |
3.3.1 用水量分析 |
3.3.2 用水结构及用水效率分析 |
第4章 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水循环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会水循环通量及虚拟水转移结果分析 |
4.1.1 2002年社会水循环通量及虚拟水转移 |
4.1.2 2007年社会水循环通量及虚拟水转移 |
4.1.3 2012年社会水循环通量及虚拟水转移 |
4.2 社会水循环变化趋势及基于IO-SDA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2002年-2007年社会水循环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2 2007年-2012年社会水循环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3 2002年-2012年社会水循环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西北内陆河流域贸易水循环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
5.1 贸易水循环分析 |
5.2 虚拟水贸易变化趋势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2002年、2007年、2012年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虚拟水转移矩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进展 |
1.2.3 “能源-水-经济”关联的研究方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2.1 实证数据准备 |
2.2 中国能源、水、经济现状分析 |
2.2.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2.2.2 中国水资源使用现状 |
2.2.3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2.3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及演化趋势 |
2.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选取 |
2.3.2 基于能源强度的中国“能源-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
2.3.3 基于用水强度的中国“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趋势 |
2.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与其他国家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 |
3.1.1 “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驱动因素分解框架 |
3.1.2 能源强度/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 |
3.1.3 不同驱动因素对于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关联贡献度 |
3.2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1 中国能源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中国能源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 中国用水强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1 中国用水强度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3.2 中国用水强度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1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总体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逐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识别 |
4.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构建 |
4.1.1 “能源-水-经济”部门联动模型框架 |
4.1.2 部门生产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3 部门生产间接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4 部门生产完全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1.5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的量化指标提出 |
4.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水-经济”变化量 |
4.2.1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能源消费量 |
4.2.2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用水量 |
4.2.3 中国部门生产诱发的经济增加值 |
4.3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关系 |
4.3.1 基于完全能源强度的中国部门“能源-经济”关联关系 |
4.3.2 基于完全用水强度的中国部门“水-经济”关联关系 |
4.4 中国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及关键部门识别 |
4.4.1 部门“能源-水-经济”关联类型划分方法 |
4.4.2 中国“能源-水-经济”关联的关键部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模拟 |
5.1 “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框架 |
5.1.2 目标函数 |
5.1.3 约束条件 |
5.1.4 外生参数选取 |
5.2 基准情景设置与模拟 |
5.2.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基准情景设置 |
5.2.2 基于经济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3 基于节能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4 基于节水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2.5 基于综合目标的基准情景模拟结果 |
5.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3.1 基于不同政策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设置 |
5.3.2 基于节能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3 基于节水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4 基于综合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模拟结果 |
5.3.5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选择 |
5.4 基于生产技术改进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4.1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设置 |
5.4.2 生产技术改进情景模拟结果 |
5.5 基于组合策略的情景设置与模拟 |
5.5.1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设置 |
5.5.2 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进组合策略情景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简介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10)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产端和消费端排放核算研究综述 |
1.2.2 基于国际贸易的贸易隐含排放研究综述 |
1.2.3 基于大气传输的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
1.2.4 基于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的空气污染研究综述 |
1.2.5 跨界空气污染影响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6 文献评述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文章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文章结构 |
第2章 生产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分析 |
2.1 中日韩PM2.5 排放量与浓度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
2.2 中日韩大气传输模型的构建 |
2.2.1 大气传输模型范围界定 |
2.2.2 中日韩PM2.5 大气传输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2.3 生产者视角下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分析 |
2.3.1 中国PM2.5 空气污染对日本和韩国的影响 |
2.3.2 韩国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
2.3.3 日本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韩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分析 |
3.1 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的提出与构建 |
3.1.1 大气传输和国际贸易双重影响下的模型框架 |
3.1.2 中日韩空气污染跨界传输综合模型构建 |
3.2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排放核算 |
3.2.1 中日韩PM2.5 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3.2.2 中日韩PM2.5 贸易隐含排放量的核算 |
3.3 消费者视角下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分析 |
3.3.1 中国PM2.5 空气污染对日本和韩国的影响 |
3.3.2 韩国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 |
3.3.3 日本PM2.5 空气污染对中国和韩国的影响 |
3.4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4.1 生产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4.2 消费者视角下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责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 中日韩跨界PM2.5 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与假设 |
4.1.1 中日韩跨界PM2.5 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
4.1.2 假设的提出 |
4.2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4.2.1 变量说明 |
4.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模型检验 |
4.3 中日韩跨界PM2.5 污染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量化 |
4.3.1 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影响因素量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景假设的中日韩跨界PM2.5 转移趋势分析 |
5.1 情景模拟的基本流程及情景设定 |
5.1.1 情景模拟的基本流程 |
5.1.2 情景设定 |
5.2 中日韩经济理想发展情景分析 |
5.2.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2.2 参数设定 |
5.2.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3 中日韩经济低速发展情景分析 |
5.3.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3.2 参数设定 |
5.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4 日韩贸易争端发展情景分析 |
5.4.1 情景概况及主要因素 |
5.4.2 参数设定 |
5.4.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录B 个人简介 |
四、世界家具消费、生产、贸易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工业行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D]. 孙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时空分布及电子商务驱动下的排放趋势分析[D]. 彭璐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视角[D]. 刘旭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贸易便利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D]. 董虹蔚. 山东大学, 2020(12)
- [7]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詹小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西北内陆河流域社会水循环与贸易水循环核算及变化分析[D]. 苏守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驱动因素和关键部门的中国“能源-水-经济”多目标协同管理策略研究[D]. 史江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中日韩跨界PM2.5转移规律及影响机制研究[D]. 马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