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涪陵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涪陵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继清[1](2021)在《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乡村振兴的概念,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近几年来地方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组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了物质保障。城镇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焦虑感倍增,利用周末去放松心情,城市周边的短途旅游便成了必然选择。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雾霾等问题的日趋严重,身心健康遭受威胁。乡村旅游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以涪陵区发展较好的C农业公司为研究对象,C农业公司依托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进行花卉景观的培植和生态梨园的规划,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成为五星级农家乐、五星级乡村酒店和涪陵区乡村旅游定点接待单位,正在创建AAAA级景区。本文用战略管理经典理论和分析工具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研、人物访谈,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C农业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再结合公司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对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了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不准确、乡村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且专业性人才匮乏、景点营销缺乏竞争优势和旅游发展模式同质化严重;其次对公司面临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借助PEST分析工具分析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利用五力模型分析了公司面临的行业环境,运用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分析整理,制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包括总体的战略目标、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最后提出了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拓展营销渠道、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并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本论文首次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C农业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的发展战略,不仅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还能为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公司提供借鉴作用。

王子羿[2](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赵源[3](2020)在《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文化不仅构建了人们的美好精神家园,还体现出国家的软实力。而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点,农村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更需要着重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执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振兴,关心和重视农村,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许多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相应出台,不仅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明确了政策执行主体的工作职责,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政策的指导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是存在一些的问题需要在政策执行上得到更好地提高和改善,进一步实现政策目标、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生活权益、满足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从而推动农村的发展。本文以涪陵区S镇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进行研究。在梳理相关理论的过程中,以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思考出访谈思路,从而制定调查问卷。本文重点探究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情况,再找出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原因,最后对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共有六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执行的相关研究现状、整理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对“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政策执行”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概念释义后,再阐述了指导本文的三个理论,分别是“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政策执行理论”。第三部分,是对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现状进行研究。从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概况,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进行梳理,涵盖国家、重庆市、涪陵区的相关政策,到通过实地调查、发放问卷,分析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情况,最后评估出该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效果。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监督不到位、政策执行针对性不强、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执行主体单一;原因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认识不到位、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相脱节、农民缺乏需求表达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第五部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培养执行骨干队伍、合理配置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其次,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供需关系,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体系、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见征询机制以及定制运作机制;再次,强化农村参与积极性,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渠道、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培养农民参与积极性;最后,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评估与监督,主要体现在完善政策执行机制、优化政策评估机制、建立健全政策监督机制。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在总结归纳前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黎小龙[4](2020)在《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时间差异及其深化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成渝城市群是西部人口和经济体量最大的板块,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成渝城市群将参与承担“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以及拓宽中国经济回旋余地、拓展中华民族战略纵深等重要历史使命。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性和区域治理的阶段历程,使得其内部的经济空间存在独特的演变特征,对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时空差异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指标面板数据,以城市群内部127个县域单元和35个市(区)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维数理统计方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对成渝城市群2008-2018年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表现和成因机制探讨。在对国内外关于“城市群”“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成渝城市群的发展脉络、规划进程进行阶段性回顾;在实证分析中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ESDA方法对单一指标的GDP时空分异进行测度,揭示成渝城市群人均GDP在时间上的变化序列和空间上的关联格局,并对其阶段性演变特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涵盖人均GDP的多元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演变序列分析和空间关联格局测度,揭示不同经济发展特性视角下的区域发展时空差异特征;最后针对实证研究,从自然资源、城市梯度、经济质量、产业协作等方面进行机制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基于人均GDP的经济差异时空演化测度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始终呈现扩大的趋势,相对差异呈现整体较低,先增后减,平稳收敛的趋势;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经历“东拓、局部收敛、北移”三个阶段,移动速度呈现“增-减-增”的趋势,经济空间的方向分布在“东北-西南”方向上表现“加强-减弱-加强”的特征;经济差异空间相关性较高,成渝双核及其都市圈极化显着,“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发展带存在相对“坍缩”态势;经济增长类型的空间关联格局变化显着,成渝两地的增长序列逐步体现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特点,表明成渝双城都市圈带动效应初显。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时空差异测度,提取到经济实力、经济品质、经济结构三项主成分,结果显示:经济体量上,成渝双核极化明显,城市群发展能级不足,城市群区域缺乏第三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品质和质量上看,重庆地区辐射带动效应强于四川地区;产业结构方面,产业板块相向发展态势初显,但同质化显着。研究最后基于单一指标和多源指标的复合评价,从经济指标主成分构成角度结合城市群发展现实背景,对经济差异的机制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成渝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贾广林[5](2020)在《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日益被重视,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来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被当成首要任务来抓。但是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量大面广,农村本身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再加上各级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足、建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致使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停滞不前,缺乏后劲,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当前各级政府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具体深入涪陵区部分乡镇实际调研考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区6个乡镇300户农户进行详细调研,并直接采访60余名镇村干部和社会人士,主要从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三个方面进行查找问题,发现基层政府主要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宣传引导不到位、考核和监管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和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等方面问题,社会组织方面主要存在民间资本投入较少、外包服务过少和社会监督不足等方面问题,村民方面主要存在村民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居环境认知度和参与度低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方面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是基层政府方面,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三是探索机制创新,构建以村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人居环境治理共治体系。其次是社会组织方面,一是统筹社会多方力量,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市场化运作;二是引入第三方监督,不断强化社会监督。最后是村民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村干部和新乡贤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不断激发村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动乡村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衔接。

况人瑞[6](2020)在《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城市群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托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借助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一个或多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由不同类型、功能以及规模的城市所形成的空间相对紧凑、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的城市集合体。改革开放40年多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迅猛,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与城市之间通过交通流、信息流、知识流、能量流等各种要素流不断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有机整体,推进我国城市群相继形成和持续发展演化。目前,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大小不同、规模不等、发育程度不同的20个城市群,构成了“5+9+6”城市群空间组织新格局。城市群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同时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形态。随着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化,城市群内部经历了由简单等级规模结构向复杂网络结构的转变。关于城市群的研究,也逐步由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研究转向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成渝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场。成渝城市群凭借其重要战略地位,发展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但成渝城市群发育程度和综合实力远不如东部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典型的“双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演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讨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揭示其发展演化规律和发展问题,有利于科学合理配置成渝城市群空间资源要素,推动城市群结构优化重组,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群内3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出口”的研究框架,遵循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节点-轴线-网络”逻辑进路,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群概念演进、城市群发展演化以及成渝城市群的相关研究进展,剖析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和基础支撑理论;然后,介绍了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概况;其次,从城市群规模结构、城市联系、网络结构等多个维度,运用首位指数、分形模型、修正引力模型、隶属度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模型和方法,定量探讨了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最后,剖析了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成渝城市群发展优化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来,成渝地区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时期:城市发育的雏形期(1949-1978年)、城市快速成长期(1979-2000年)、由“行政区”向“经济区”的转型发展期(2000-2005年)、成渝经济区形成时期(2006-2010年)、成渝经济区建设时期(2011-2015年)以及成渝城市群形成和建设发展时期(2016-2020)。2020年以后,区域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期。(2)从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来看,2000-2017年,成渝城市群呈现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中心的典型的双核结构模式,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由“基地宽、塔尖窄”的“正金字塔形”向“塔身宽、基地窄、塔尖窄”的断裂式“纺锤形”演化;而且,城市群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研究期内城市人口分布差异拉大,成都作为首位城市,其人口垄断性更强,核心与非核心城市出现人口规模“断层”;虽然城市群高位序规模结构有优化趋势,但是整体规模结构发育演化仍不成熟,尚未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3)从城市联系特征及演化来看,2000-2017年,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强度不断提升,提升速率经历了由稳步提升到持续减速的转变;同时不同城市间的联系强度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市联系层级复杂化、高级化,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城市联系轴线数量增多,联系轴线变粗,呈现出多层级网络化发展态势,但城市联系也存在“断层”问题;从城市联系方向来看,整体联系方向始终指向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呈现出典型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即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中心”汇聚,以双核城市各自临近城市为“外围”向“中心”簇拥。(4)从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来看,城市“节点”和城市联系“轴线”构成了成渝城市群的网络结构。2000-2017年,成渝城市群网络密度逐步增大,网络越来越紧密,网络空间结构经历了“极核孕育”“点轴扩散”“网络组织”三个基本阶段,已由双中心低层级放射状简单结构发展演化为双中心高层级放射状复杂网络结构。研究期内,成渝城市群网络整体中心化程度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网络集中程度始终不明显,反映出成渝城市群典型的非单核心空间结构特征,网络中各城市中心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心性区域差异也在不断拉大,空间上始终呈现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特征,且在城市群中部和边缘地区始终存在城市中心性“洼地”。研究期内,成渝城市群网络子结构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4个凝聚子群,分别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凝聚子群、以重庆主城区中心的凝聚子群、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凝聚子群,以及由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市所形成的凝聚子群,网络子结构存在固结化特征。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成渝城市群网络总体而言呈现以成都为中心的“半圈层阶梯状”核心-边缘结构,网络核心区域辐射、集聚影响作用较为稳定,但其他城市间的辐射、集聚影响作用差异有所扩大。(5)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优化,一要适当提升重庆主城区核心城市规模,避免成渝“双核失衡”;二要修复城市规模和城市联系“断层”,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三要填补“中部洼地”、修复“边缘区塌陷”,推动区域实现均衡发展;四要构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洪铭唯[7](2019)在《重庆市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农村非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经济制度保障。文章运用文献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对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三农资金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运行机制,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成熟,人才缺失等问题。结合调研和剖析一些国内和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体实例,总结经验,再结合中央及地方政策文件、对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有政策进行评价,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引机制、多途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治理对策。本文旨在结合涪陵区实际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全国发展案例,充分分析、总结试点村集体发展模式经验,结合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指导各村集体党组织进一步结合村集体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及具体措施。一方面能够明确每个村集体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能够以市场为主线探索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产业等集体资产的最大化利用模式。

邓宇[8](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以长寿、涪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自古以来受自然因素限制严重,后因三峡工程建设经历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大调整。自2009年三峡工程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移民迁建工作陆续完成,标志着库区后三峡时期的到来。不同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此时库区城市进入新一轮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受城镇化进程影响大。面对库区城镇化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的挑战,后三峡时期城市人居环境与城镇化的关系应该被重新审视。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镇化”为切入视角,对库区城市开展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工作,以期识别其人居环境建设主要问题,探讨其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措施。本文根据“提出问题-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的研究思路,主要形成两大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第二章节。其中第一章由文献综述确定了本次研究的核心问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以建立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整体认知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的发展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库区11座城市在人口与居住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土地资源三个方面的发展建设困境。综合库区11座城市“人口-产业-空间”发展现状和困境,本文认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镇化与人居环境的关系进入转型时期。面对后三峡时期库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和人居环境人地矛盾依旧的现实情况,库区城市发展应走城镇化与人居环境建设协调的道路。基于此,本文从库区城市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性和区域职能差异性上,选取长寿、涪陵作为核心城市,以支撑下文中城市人居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第二部分包含第三、第四、第五章节,是对核心城市长寿、涪陵的进一步调查、评价研究,以探究其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和关键问题。其中,第三章主要从城市人口产业变化情况、城市功能结构建设情况、城市居住环境建设情况、城市山水绿地建设情况四个大方面调查了长寿、涪陵城市人居环境现阶段建设情况,发现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土地消耗式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二是偏重工业投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三是重建设轻山水协调的城市建设方式。第四章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城镇化视角下长寿、涪陵人居环境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框架,并对长寿、涪陵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1)后三峡时期,与评价标准相比,长寿人居环境建设处于中等水平,涪陵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优于长寿,处于较高水平;(2)以长寿、涪陵为代表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依赖土地扩张式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存在公服设施用地保障水平低、城市建设用地效益低、城市空间用地结构比例水平低的共性问题。第五章提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应该是在城镇化人口、经济、空间协调发展下的综合优化,并从公服与用地协调、产业与土地协调、空间与自然协调三个方面出发分别提出长寿、涪陵相应的人居环境建设优化措施。

王娜[9](2019)在《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我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6.8%,快速城镇化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和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由于城镇化发展过快,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城市拥堵、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现今,以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从根本上要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加快成渝城市群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人口迁移和聚集扩散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及时空分布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从人口、经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五个方面构建城市群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对成渝城市群2005、2010、2015年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以综合发展质量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城市群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空间经济联系模型、城市空间流模型以及ArcGIS径向流平台,对城市群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评价。(1)从城市群时间发展差异看,人口、经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发展质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从城市群空间发展差异看,各维度层级特征明显,但层级变化较小。重庆主城及周边区县的人口发展质量高于四川各地级市的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和公共服务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与城市群整体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相一致。重庆各地级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质量优于四川各地级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质量。四川各地级市的城乡差距较重庆的地级市更为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较高。第二,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1)从全局空间自相关差异看,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高水平与高水平区域空间集聚,低水平与低水平区域空间集聚。(2)从局部空间自相关差异看,各地级市的城市发展质量及聚集程度差异显着。(3)成渝城市群在等级、结构、功能方面的时空分异特征为:影响成渝城市群结构异质性的主要因素是城市群内次级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空间距离,次级城市距离核心城市越近,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距离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等级异质性明显,等级异质有利于促进要素流的集聚和扩散,但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功能异质性表现复杂:个别城市功能异质性突出,产业的功能相似化特征显着,创新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一体化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4)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户籍制度对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日渐增大,经济因素、产业因素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对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正日渐下降,消费对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发展特色产业,重视科技创新。第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四,促进消费升级,发挥消费市场的强大带动作用。第五,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夏晶晶[10](2019)在《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库区流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使得流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突出,其生态系统过程在反映流域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共生方面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不断推进的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和背景下,从流域尺度对其开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研究对优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构建可持续的自然-社会协同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性辨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体系和网格化评估技术,并在三峡库区进行了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性阐述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和特征,从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个方面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分类,结合流域水环境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构建了适用于流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量化评估体系。(2)针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采用高精度数字高程地图(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建立研究区基础网格单元,基于信息传递接口(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的研究区分块并行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30米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技术,精准识别评估要素条件差异极大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自然条件的响应。(3)基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水资源供给、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主要服务类型,对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进行了评估。2015年三峡库区总用水量为63.73亿m3,用水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及其周边和以万州区为次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总体上看,三峡库区水环境容量仍有剩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流域的发展需求,但在局部区域其流域水环境容量为负值,尤其是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污染负荷超标严重。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服务量为102.54亿t,其中水土保持服务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库区东部巫溪县、巫山县和兴山县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而重庆市主城区及其周边以及长寿区北部和涪陵区西部水土保持服务相对较低。三峡库区水源涵养服务量为431.40亿m3,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格局。(4)2015年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097.73亿元,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占比分别为13.1%、63.1%和23.75%。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主。水资源供给、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服务直接经济价值为668.93亿元,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源涵养>水资源供给>水土保持>流域水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以水资源供给服务为主导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多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服务为主导类型。(5)三峡库区水资源供给与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地均经济密度都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人口增长和流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都较高;城镇化率对流域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比人口密度和地均经济密度要显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受到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对水土保持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对水源涵养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气候条件、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社会经济。(6)三峡库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水资源供给与流域水环境容量之间为较弱的协同关系,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较弱的权衡关系。流域水环境容量、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两两之间为协同关系。三峡库区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涪陵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涪陵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2.2 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
    2.3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五力模型分析
        2.3.3 SWOT分析
第3章 C农业公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C农业公司的概况
    3.2 C农业公司旅游项目介绍
    3.3 C农业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3.3.1 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不准确
        3.3.2 乡村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且专业性人才匮乏
        3.3.3 景点营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3.4 旅游发展模式同质化严重
第4章 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4.2 C农业公司发展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4.2.1 政治环境分析
        4.2.2 经济环境分析
        4.2.3 社会文化分析
        4.2.4 技术因素分析
    4.3 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的五力模型分析
    4.4 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4.4.1 优势分析
        4.4.2 劣势分析
        4.4.3 机遇分析
        4.4.4 威胁分析
        4.4.5 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矩阵
第5章 C农业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1 企业发展愿景
    5.2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5.3 C农业公司战略选择方向
        5.3.1 总体战略
        5.3.2 竞争战略
        5.3.3 职能战略
第6章 C农业公司发展战略保障
    6.1 拓展营销渠道
    6.2 完善人才管理体系
    6.3 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6.4 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人地关系理论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资源贫困理论
        1.3.4 空间贫困理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生态脆弱性
        1.4.2 经济贫困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和水资源
        2.1.5 生态环境问题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2.2.2 贫困状况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2.3.2 经济贫困数据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研究方法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相关建议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3)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
        2.1.2 公共文化服务
        2.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2.1.4 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政策执行理论
3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现状
    3.1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概况
    3.2 政策梳理
        3.2.1 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3.2.2 重庆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3.2.3 涪陵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3.3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状况调查
        3.3.1 调研基本情况
        3.3.2 调研结果分析
    3.4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效果
4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4.1.1 执行主体队伍建设滞后
        4.1.2 执行目标群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4.1.3 政策执行供需匹配度低
        4.1.4 政策执行监督不到位
    4.2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执行主体专业人才匮乏
        4.2.2 农民缺乏畅通有效的需求表达渠道
        4.2.3 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
        4.2.4 监督机制不健全
5 优化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执行主体队伍建设
        5.1.1 加快执行主体队伍建设
        5.1.2 培养执行骨干队伍
        5.1.3 合理配置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5.2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积极性
        5.2.1 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渠道
        5.2.2 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5.2.3 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5.3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供需关系
        5.3.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体系
        5.3.2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见征询机制
        5.3.3 探究定制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5.4 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评估与监督
        5.4.1 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5.4.2 优化政策评估机制
        5.4.3 建立健全政策监督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4)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时间差异及其深化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 经济全球化深入背景下的城市群发展新态势
        (2) 区域发展差异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需求
        1.1.2 国内背景
        (1) 城市群成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形态
        (2) 区域发展差异的客观现实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时代需求
        1.1.3 区域背景
        (1) 成渝城市群——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 成渝“双核驱动”背景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标本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综合法
        1.3.2 理论实证结合法
        1.3.3 定性定量结合法
        1.3.4 时空综合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城市群与都市圈
        (1) 城市群的概念及内涵演变
        (2) 我国城市群建设理念演变
        (3) 都市圈的概念及内涵演变
        (4) 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关系
        2.1.2 区域经济差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1) 大推进理论
        (2)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3)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4) 最小临界努力理论
        (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评述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1) 佩鲁“增长极”理论
        (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3) “核心—边缘”理论
        (4) 倒“U”型理论
        (5)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评述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 生产力布局理论
        (3) 我国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思想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1) 研究区域
        (2) 研究方法
        2.3.2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
        (1) 研究对象
        (2) 测度指标
        (3) 研究方法
        2.3.3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3.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成渝城市群概况
    3.1 成渝城市群发展概况
        3.1.1 成渝地区整体发展概况
        3.1.2 成渝城市群规划发展历程
    3.2 城市分类概况
        3.2.1 城市规模
        3.2.2 城市职能
    3.3 研究范围界定
        3.3.1 成渝城市群的界定
        3.3.2 研究区范围
第四章 成渝城市群人均GDP的时空差异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极差与标准差
        4.1.2 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
        4.1.3 偏态系数与峰态系数
        4.1.4 相对发展率
        4.1.5 经济重心与方向分布
        4.1.6 探索空间数据法
    4.2 成渝城市群人均GDP的时间演变
        4.2.1 绝对差异特征
        4.2.2 相对差异特征
    4.3 成渝城市群人均GDP的空间分异演变
        4.3.1 经济重心及方向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1) 人均GDP经济重心移动轨迹
        (2) 人均GDP标准差椭圆分析
        4.3.2 人均GDP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第五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时空演变
    5.1 研究方法
    5.2 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提取
        5.2.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选取
        5.2.2 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1) 数据预处理及检验
        (2) 经济指标主成分提取
        5.2.3 经济水平主成分排名及演化序列
        (1) 主成分综合得分
        (2) 经济实力主成分
        (3) 经济品质主成分
        (4) 经济结构主成分
    5.3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空间关联格局演变
        5.3.1 经济差异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5.3.2 经济差异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六章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差异机制与对策分析
    6.1 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机制分析
        6.1.1 自然资源条件:成渝两地发展基础与扩张机制不一
        6.1.2 城市梯度序列:成渝双核极化明显,城市群发展能级不足
        6.1.3 经济发展质量:重庆地区辐射带动效应强于四川地区
        6.1.4 产业分工协作:产业板块相向发展态势初显,但同质化明显
    6.2 成渝城市群发展思考与建议
        6.2.1 发挥成渝双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一体化发展
        6.2.2 健全城市梯度序列,推进双城经济圈稳步成长
        6.2.3 完善区域协同机制,构建城市群利益共同体
        6.2.4 转变政府治理职能,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5)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思路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本文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村人居环境
        2.1.3 厕所革命
        2.1.4 三清一改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需求层次理论
        2.2.4 多元治理理论
3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
    3.1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做法
        3.1.1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3.1.2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3.1.3 全面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3.1.4 发挥“领头雁”和主体作用
    3.2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要成效
        3.2.1 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3.2.2 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3.2.3 村庄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3.2.4 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逐渐提高
4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4.1 基于基层政府视角
        4.1.1 工作进展不平衡
        4.1.2 宣传引导不到位
        4.1.3 考核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4.1.4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4.1.5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
    4.2 基于社会视角
        4.2.1 民间资本投入较少
        4.2.2 外包服务过少
        4.2.3 社会监督不足
    4.3 基于村民视角
        4.3.1 村民文化程度偏低
        4.3.2 农村人居环境认知度低
        4.3.3 农村人居环境参与度低
        4.3.4 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5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原则及对策
    5.1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原则
        5.1.1 规划引领,统筹推进
        5.1.2 循序渐进,示范先行
        5.1.3 村民主体,政府引导
    5.2 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对策
        5.2.1 基于基层政府视角
        5.2.1.1 加强宣传引导
        5.2.1.2 建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
        5.2.1.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5.2.1.4 构建共治体系
        5.2.1.5 强化部门协作
        5.2.2 基于社会视角
        5.2.2.1 统筹社会力量
        5.2.2.2 加强市场化运作
        5.2.2.3 强化社会监督
        5.2.3 基于村民视角
        5.2.3.1 引领带动,强化示范性
        5.2.3.2 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性
        5.2.3.3 树立信心,提高自治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支撑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关于城市群概念的演进
        2.1.2 关于城市群发展演化的研究
        2.1.3 关于成渝城市群的研究
        2.1.4 研究述评
    2.2 核心概念
        2.2.1 城市群
        2.2.2 城市群规模结构
        2.2.3 城市群城市联系
        2.2.4 城市群网络结构
    2.3 基础理论
        2.3.1 分形理论
        2.3.2 点轴理论
        2.3.3 中心地理论
        2.3.4 核心边缘理论
        2.3.5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6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
第3章 成渝城市群发展概况
    3.1 成渝城市群范围
    3.2 成渝城市群发展历程
        3.2.1 城市发育的雏形期(1949-1978年)
        3.2.2 城市快速成长期(1979-2000年)
        3.2.3 由“行政区”向“经济区”的转型发展期(2001-2005年)
        3.2.4 成渝经济区形成时期(2006-2010年)
        3.2.5 成渝经济区建设时期(2011-2015年)
        3.2.6 成渝城市群形成和建设发展时期(2016-2020年)
    3.3 成渝城市群社会经济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渝城市群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
    4.1 研究方法
        4.1.1 首位指数模型
        4.1.2 分维模型
    4.2 城市等级分布演化特征
    4.3 城市首位律分布演化特征
    4.4 城市群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渝城市群城市联系特征及演化
    5.1 研究方法
        5.1.1 修正引力模型
        5.1.2 隶属度模型
    5.2 城市联系强度特征及演化
    5.3 城市联系层级特征及演化
    5.4 城市联系方向特征及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渝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
    6.1 研究方法
        6.1.1 网络密度
        6.1.2 网络中心性
        6.1.3 凝聚子群
        6.1.4 核心-边缘
    6.2 网络密度与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化
    6.3 网络中心性特征及演化
    6.4 网络凝聚子群结构特征及演化
    6.5 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及演化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影响因素剖析
    7.1 自然环境
        7.1.1 地形地貌因素
        7.1.2 区位条件因素
    7.2 社会经济
        7.2.1 交通发展因素
        7.2.2 产业发展因素
    7.3 政府调控
        7.3.1 政策倾斜因素
        7.3.2 顶层设计因素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重庆市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文章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制度变迁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集体经济
        2.1.2 村域集体经济
        2.1.3 农村集体经济
        2.1.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1.5 农村集体产权
        2.1.6 农村集体资产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理论主旨
    2.3 产权经济学相关理论
        2.3.1 自由主义经济学基本概念
        2.3.2 租值消散
    2.4 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迁分析
        2.4.1 初步探索与形成期:互助组织和初级社形成与发展
        2.4.2 稳定和曲折发展期:人民公社形成与发展
        2.4.3 继续发展和创新期: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迁取得成效
        2.4.4 经济结构转变阶段: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转变
        2.4.5 市场化发展阶段:农村集体经济与市场接轨
        2.4.6 稳定发展阶段: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
        2.4.7 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变迁的启示
3 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重庆市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1.1 三农资金配置不合理
        3.1.2 农村集体基层党组织管理涣散
        3.1.3 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
        3.1.4 专业队伍人才欠缺,缺少带头人
        3.1.5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清晰
        3.1.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有效带动农户利益增长
        3.1.7 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作用不明显
    3.2 重庆市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农村集体资金缺乏投入规模、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3.2.2 农村集体基层干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3.2.3 当前发展机制限制了对发展模式的有效探索
        3.2.4 当前农村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3.2.5 产权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普惠金融资源统筹不够
        3.2.6 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3.2.7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动力不足
4 涪陵区应对当前问题的举措分析与评价
    4.1 优化资金运行,资产清晰,创新管理
        4.1.1 举措分析
        4.1.2 举措评价
    4.2 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
        4.2.1 举措分析
        4.2.2 举措评价
    4.3 探索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
        4.3.1 举措分析
        4.3.2 举措评价
    4.4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村“三资”改革的发展模式
        4.4.1 举措分析
        4.4.2 举措评价
    4.5 其他形式的多途径探索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4.5.1 举措分析
        4.5.2 举措评价
5 国内经典模式与启示借鉴
    5.1 国内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总结与评价
        5.1.1 创新租赁模式,公司化运作,盘活集体资产
        5.1.2 合理利用置换模式,增加增收新途径
        5.1.3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5.1.4 优化产业带动(BOT)模式,以产业促农村发展
        5.1.5 优选企业联营,创新合作社+农业龙头模式
        5.1.6 紧抓服务和政策,弥补资源空白
        5.1.7 政府搭台,以供销社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5.1.8 优化土地开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5.1.9 紧抓机遇转型,走工业化发展模式
    5.2 国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启示
        5.2.1 资源禀赋构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5.2.2 村干部、能人带头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2.3 外部支持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2.4 合作社股份模式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5.2.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核心问题
        5.2.6 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动力
6 对策与建议
    6.1 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
        6.1.1 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力度
        6.1.2 优化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经营机制
    6.2 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规划
        6.2.1 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
        6.2.2 因地制宜规划实施方案
    6.3 利用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村一品”,促进带贫益贫机制完善
        6.3.1 立足资源禀赋、地方特色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6.3.2 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强化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扶持
    6.4 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引机制、多途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6.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引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6.5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对集体经济的领导作用
    6.6 遴选培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6.6.1 遴选一批专业的人才去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6.6.2 多途径选拔本土能人乡贤充实农村干部队伍
        6.6.3 建立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
    6.7 加强整合多方面协同力度、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6.7.1 加强内因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6.7.2 进行物质奖励政策创新,加大外部激励
        6.7.3 加大政府金融投入支持力度
        6.7.4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8 筹建专家智库平台,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
        6.8.1 加大农业专家强智库储备,以科学咨询支撑农村集体经济科学决策
        6.8.2 深化、优化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科技元素
        6.8.3 建立专家智库及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以长寿、涪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本文选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文选题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居环境
        1.2.2 城镇化
        1.2.3 人居环境建设与城镇化进程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概况
        1.3.1 研究范围:三峡库区城市
        1.3.2 库区城市基本概况
        1.3.3 库区城市城镇化概况
    1.4 三峡库区相关研究
        1.4.1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既有研究
        1.4.2 三峡库区城镇化“人口-产业-空间”研究
        1.4.3 综述小结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资料来源
2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认知
    2.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现状
        2.1.1 人口:人口聚集持续推进,形成库区两大集聚重心
        2.1.2 产业: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经济产业不均衡发展
        2.1.3 空间:城市用地快速扩展,城市空间形态多样
    2.2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建设困境
        2.2.1 人口高密度居住,城市居住水平降低
        2.2.2 人口滞后经济发展,经济不平衡发展
        2.2.3 人口滞后土地增长,人地矛盾依旧突出
    2.3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认知
        2.3.1 城镇化发展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内涵
        2.3.2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典型城市选取——长寿、涪陵
        2.3.3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
    2.4 本章小结
3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
    3.1 后三峡时期长寿人居环境建设
        3.1.1 人口产业:常住人口持续增加,二三产业互动发展
        3.1.2 功能结构:城市工业发展主导,空间布局偏重工业
        3.1.3 居住环境:城市居住情况复杂,设施建设品质较好
        3.1.4 山水绿地:城市三山两湖一江,绿地建设持续推进
    3.2 后三峡时期涪陵人居环境建设
        3.2.1 人口产业:常住人口增长较快,二三产业发展强劲
        3.2.2 功能结构:一区两城对立发展,工业布局有待提升
        3.2.3 居住环境:城市居住环境复杂,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3.2.4 山水绿地:城市三山两江围绕,城市绿地资源丰富
    3.3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人居环境空间建设特征
        3.3.1 空间增长:土地资源消耗快速
        3.3.2 土地利用:城市偏重工业拓展
        3.3.3 城市营建:重高密建设轻协调
    3.4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4.1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4.1.1 评价体系借鉴
        4.1.2 评价体系确定
        4.1.3 评价原则提出
        4.1.4 评价指标确定
    4.2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人居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4.2.1 评价指标权重
        4.2.2 指标标准值
        4.2.3 指标数据处理
        4.2.4 综合评价方法
    4.3 后三峡时期长寿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4.3.1 长寿公服设施建设水平评价
        4.3.2 长寿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评价
        4.3.3 长寿城市空间布局水平评价
        4.3.4 长寿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论
    4.4 后三峡时期涪陵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4.4.1 涪陵公服设施建设水平评价
        4.4.2 涪陵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评价
        4.4.3 涪陵城市空间布局水平评价
        4.4.4 涪陵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结论
    4.5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总结
        4.5.1 公服规模水平提升,但公服用地保障有待提高
        4.5.2 土地经济强度较高,但较为依赖建设用地增长
        4.5.3 空间服务水平较好,但三类用地比例有待调整
    4.6 本章小结
5 后三峡时期长寿、涪陵人居环境建设品质提升建议
    5.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5.1.1 公服与用地协调:公服设施建设优化
        5.1.2 产业与用地协调:城市用地结构调整
        5.1.3 空间与自然协调:空间多维立体建设
    5.2 后三峡时期长寿人居环境优化建议
        5.2.1 调结构:工业居住整体结构协调,工业片区三类模式调整
        5.2.2 活配套:划分城市生活居住圈,构建社区多级服务网络
        5.2.3 修绿网:强调多廊多点山水风貌,修复滨江山水文化片区
    5.3 后三峡时期涪陵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5.3.1 谋发展:新城产城融合发展,旧城以城兴产存量更新
        5.3.2 优配套:区域文化功能提升,旧城均等化公服务构建
        5.3.3 融山水:完善山水绿地系统,构建旧城立体微绿网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点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本文相关数据收集及计算过程表格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研究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界定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数据来源及说明
    1.7 研究新意
第2章 文献与理论
    2.1 文献
        2.1.1 城市群发展质量的研究
        2.1.2 城市群时空分异的研究
        2.1.3 成渝城市群发展及时空分异的研究
        2.1.4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口迁移理论
        2.2.4 聚集扩散理论
第3章 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现状分析
    3.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2 成渝城市群人口发展现状
    3.3 成渝城市群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3.4 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3.5 成渝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第4章 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结构
        4.1.3 指标体系的说明
    4.2 测度方法及权重确定
        4.2.1 AHP层次分析法
        4.2.2 熵权法
        4.2.3 变异系数法
        4.2.4 权重确定
    4.3 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差异分析
        4.3.1 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时间差异分析
        4.3.2 城市群发展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4.4 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整体动态演进评价
        4.4.1 城市群发展质量的得分与变化
        4.4.2 城市群发展质量的波动及趋势
    4.5 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时间维度动态评价
        4.5.1 人口发展质量评价
        4.5.2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4.5.3 公共服务发展质量评价
        4.5.4 生态环境发展质量评价
        4.5.5 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评价
    4.6 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空间维度动态评价
        4.6.1 人口发展质量空间评价
        4.6.2 经济发展质量空间评价
        4.6.3 公共服务发展质量空间评价
        4.6.4 环境发展质量空间评价
        4.6.5 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空间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模型
        5.1.2 城市空间流模型
        5.1.3 全局空间自相关模型
        5.1.4 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
        5.1.5 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
    5.2 成渝城市群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特征
        5.2.1 不同时点空间关联性特征分析
        5.2.2 不同时点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5.3 时空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取
        5.3.2 实证结果
        5.3.3 研究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成渝城市群各子系统得分
    附件2 各地级市经济联系年际增加均值
致谢
硕士期间成果

(10)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其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因素及相互影响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1.2.4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2.5 生态系统服务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应用
        1.2.6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本论文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行政区划
        2.1.5 社会经济
        2.1.6 污染源
    2.2 生态功能区划
    2.3 三峡库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3.1 人地矛盾
        2.3.2 水环境保护形势
        2.3.3 水土流失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
    3.1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3.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3.3 三峡库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及评估指标
        3.3.1 三峡库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
        3.3.2 水资源供给
        3.3.3 流域水环境容量
        3.3.4 水土保持
        3.3.5 水源涵养
    3.4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直接经济价值
        3.4.2 间接经济价值
        3.4.3 社会文化价值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4.1 基于精细化网格的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需求
    4.2 基础数据类型及来源分析
    4.3 基础网格点生成
        4.3.1 DEM数据重采样
        4.3.2 基础网格点分块存储
    4.4 数据同化处理
    4.5 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案
        4.5.1 分布式并行模式
        4.5.2 MPI库函数
        4.5.3 基于MPI的并行方案
    4.6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并行计算
    4.7 本章小结
5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
    5.1 水资源供给服务
        5.1.1 生产用水量
        5.1.2 生活用水量
        5.1.3 生态用水量
        5.1.4 总用水量
    5.2 流域水环境容量
        5.2.1 三峡库区水质控制断面及控制目标
        5.2.2 三峡库区非点源负荷估算
        5.2.3 三峡库区水质评价
        5.2.4 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
    5.3 水土保持服务
        5.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3.3 地形因子
        5.3.4 水土保持服务
    5.4 水源涵养服务
    5.5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6 本章小结
6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及优化管理分析
    6.1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6.1.1 自然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2 人为因素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2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6.3 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关于涪陵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C农业公司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李继清.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3]涪陵区S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研究[D]. 赵源. 西南大学, 2020(05)
  • [4]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时间差异及其深化机制初探[D]. 黎小龙. 浙江大学, 2020(02)
  • [5]涪陵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D]. 贾广林.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0(09)
  • [6]成渝城市群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况人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7]重庆市涪陵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 洪铭唯. 重庆大学, 2019(05)
  • [8]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以长寿、涪陵为例[D]. 邓宇. 重庆大学, 2019(02)
  • [9]成渝城市群时空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娜.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10]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D]. 夏晶晶. 武汉大学, 2019

标签:;  ;  ;  ;  ;  

涪陵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