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放射性核束线磁铁及电源

兰州放射性核束线磁铁及电源

一、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曼茜[1](2021)在《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原子核的集团模型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相关核子组成的一个系统。原子核的集团结构在时下是一个热门课题,这是因为伴随着当代重离子加速器和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建立、运行放射性核束装置后,人们已经能够更加潜入的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很多的原子核中都存在着集团化的现象。理论和实验表明Be同位素链中的核素,具有明显的双氦集团结构。目前大量的理论研究了 C同位素,发现其中也存在的集团结构,实验上也对12C、13C、14C以及16C开展了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在理论上证实集团结构的存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7C中也存在集团结构,但实验上还没有对它开展过研究。本论文即对17C进行碎裂反应的实验研究,进而可以验证丰中子核17C内部集团结构是否存在,为理论提供了所需的实验数据。本实验使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放射性束流(RIBLL)实验终端,用44MeV/u能量的17C次级光束去轰击C次级靶,17C碎裂后产生非常多的碎片,我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对靶前和靶后的粒子进行了鉴别和测量。对实验中使用的一系列探测器实行了精准的刻度,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本篇文章解析了实验中由17C碎裂产生的11Be碎片和6He碎片,精确测量了碎片动能和碎片之间的夹角,从而重建17C的激发能谱,最后通过研究碎片发射角度的关联性,以一种独立于任何理论模型的方式得出碎裂前复合核高度激发态的角动量。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 C同位素链中集团结构的研究以及角关联方法,对17C的碎裂反应采用角关联的方法,对于6He+11Be碎裂反应道做了拟合,得到了18.3MeV和21.3MeV两个激发能级,分别对应于角动量为1(?)和4(?)。这种方法的成功为我们后续的相似研究提供了可能。

马桂梅[2](2020)在《基于EPICS的面向物理的加速器控制系统(PACS)框架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设计、建造和运维了多台结构、指标各异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现有的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已无法满足这些重离子加速器对于稳定、可靠、高效运行以及对装置进行机器研究的需求。为了提高调试、运行效率,简化系统操作,达到更高的流强和更好的束流品质,近物所自主设计了一套基于EPICS的面向物理的加速器控制系统PACS(Physics-oriented Accelerator Control System)。但是,为了保证PACS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必须先行验证PACS框架的可行性。本论文开发了基于PACS框架的直流/脉冲双模式工作点调节软件及其测试界面,对PACS框架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与验证。应用Python语言及各类接口,该软件封装了EPICS系统接口、MySQL数据库接口,对底层控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进行了隔离。应用封装后的接口,本论文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了PACS框架中最重要的设备类型模块、物理过程模块以及虚拟加速器模块的测试模块,为PACS系统设计框架的可行性验证提供了核心验证模块。同时,在物理过程模块中实现了对加速器光学计算软件的封装和嵌入,以此来验证PACS框架具有嵌入任意加速器物理计算软件的重要特性。本论文也通过PyQt实现了测试必须的相关界面。本论文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CSR开展该软件测试相关工作。首先,搭建了实验环CSRe的直流模式EPICS虚拟测试环境,成功模拟了实验环上的所有电源IOC。同时,也搭建了MySQL测试数据库,为测试软件提供数据支持。该软件在虚拟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在直流模式下,通过与MySQL数据库和EPICS系统的交互将光学参数的改变转换成电流值,并将电流值发送到虚拟电源。其次,在CSR真实环境下对软件在直流和脉冲双模式下的工作点调节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响应界面上用户对运行模式和目标工作点的操作,调用加速器光学计算软件进行各种模式下的光学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光学参数转换成电流值,最后通过EPICS系统实现对真实电源电流值的调整。本论文完成了基于PACS框架的直流/脉冲双模式工作点调节软件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充分验证了PACS设计框架的可行性,特别是验证了嵌入任意加速器物理计算软件的可行性,为PACS在CSR上的正式开发和部署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研究中搭建的虚拟测试环境和MySQL测试数据库也为PACS的正式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刘明正[3](2020)在《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文中提出质量是原子核的基本属性之一,原子核质量的精确测量对研究核结构、核天体物理等有重要意义。等时性质量谱仪(IMS)是测量短寿命核素质量的有效装置。在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CSR)的等时性质量测量实验中,目标核由弹核碎裂反应产生,并经由放射性束流线RIBLL2选择,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进行测量。由于CSRe磁场不稳定,需要采用“逐次注入修正”的方法来降低磁场晃动对离子循环周期的影响,这种方法要求每次注入有多个离子同时储存在CSRe中。同时,若在一次注入中储存在环中的离子数目过多,会增加探测器的工作压力,导致探测器的工作效率降低。通常将同时储存到CSRe中的离子数目控制在10~20个。本文针对CSR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核素的制备与纯化,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1:由于丰中子重核区的核素在实验室中制备困难,至今仍有许多核素的质量尚未被测量。基于CSR,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量202Ir等丰中子重核的质量。在该核区,由于目标核及附近核素产生截面很低,每次注入,储存到实验环中的离子数过少。在不影响目标核产额的前提下,为了提高一次注入下离子的总产额,我们固定主束能量和RIBLL2及CSRe的磁刚度设置,尝试把产生靶的部分区域变薄,使较靠近稳定线的高产额离子能够注入到CSRe中,进而大幅度提升离子的总产额。本文利用LISE++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结果的分析给出推荐设置,发现这种“混合厚度靶”的方法可以满足实验要求。2:在CSR质量测量实验中,伴随着目标核进入CSRe的还有大量杂质离子,这部分离子在质量测量实验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还会加重探测器的工作负担。为了剔除掉这部分离子,之前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飞行速度实现束流纯化的方法,分析了利用不同离子进入实验环(CSRe)的时间不同,通过控制Kicker磁铁的起始时间,能够剔除掉部分杂质离子。该方法需知道从主环CSRm快引出的束团在时间上的分布。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的58Ni作为主束的实验数据,得到次级束进入CSRe时的束团形状分布,并分析了这种方法的限制因素。

段芳芳[4](2020)在《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弱束缚核在重靶上的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丰中子弱束缚核,能量主要位于库仑势垒附近。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与稳定核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丰中子弱束缚核的微分截面角分布中,其特征性的库仑虹被明显地压低,甚至消失了。理论解释是由于弱束缚核的破裂截面大,破裂/转移道对弹性散射道有强烈的耦合效应导致其角分布具有这样的奇特性质。本研究组此前完成了三倍库仑势垒能区附近的丰质子核(8B,9C及10C等)在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的测量工作,为了系统地研究弹性散射角分布与价核子、能量和靶核之间的依赖关系,本次实验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测量了88 MeV的9Be+208Pb、127 MeV的10Be+208Pb和140 MeV的11Be+208Pb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本次实验中在靶前采用了两块薄的正反面均为16条的双面硅微条探测器(DSSD),鉴别入射粒子的位置和方向,靶后采用的是由三套ΔE-E望远镜系统组成的探测器阵列用来测量散射粒子,每套望远镜均由正反面均为32条的DSSD和方硅探测器(SD)组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实验中散射粒子的角分布,通过Monte Carlo模拟得到卢瑟福散射角分布,然后直接提取出弹性散射截面和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最终得到了9,10,11Be在208Pb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为了扣除空靶散射对实验的影响,还开展了空靶实验,并对于靶前硅散射对实验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空靶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认为空靶散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此次实验中,9Be的能量相对较低,在关注的角度范围内(<20°)其弹性射截面与卢瑟福散射截面的比值约为1,可以作为归一和位置校准的依据;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菲涅尔分布,使用了Woods-Saxon势、SPP和X&P势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从10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中尝试提取了其密度分布;11Be在三倍库仑势垒能量下,弹性散射角分布中的库仑虹被明显压低,这与研究组之前测量的丰质子核的实验结果明显不同,说明价核子对于弹性散射角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对于11Be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我们首先使用了所提取的10Be的光学势进行扩展计算对11Be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关于破裂道对弹散道的耦合效应,使用CDCC与XCDCC进行了计算,两种计算结果无明显差异,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此次实验中首次在RIBLL-1上测量了11Be+208Pb反应系统的破裂截面角分布,并使用CDCC和XCDCC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四分之一角度附近非弹性破裂的对于总破裂截面的影响开始变大,在计算中同时考虑弹性破裂和非弹性破裂,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

李秀波,王大洲[5](2019)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加速离子种类最多、能量最高的重离子研究实验装置,其建设跨越了50余年的历程。基于一手档案资料,参考有关传记、访谈及报道,逐一描述了1.5米回旋加速器、重离子加速器和冷却储存环的立项建设过程,分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对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最后,从大科学工程的定位、布局和跨国知识流动等方面总结了其历史经验。

葛壮[6](2019)在《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与调束设备的设计和测试以及N=Z原子核的质量测量》文中研究表明自2007年以来,位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加速器中心的新一代设施,放射性同位素束工厂(RIBF),成功运行。RIBF 一直致力于提高放射性同位素束的强度,推进核素图上可以进行实验研究的核素区域的扩展以增强我们对原子核的认知和对核天体物理过程的理解。由线性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组成的RIBF加速器系统可以加速各种重离子(从质子到铀)到345兆电子伏/核子,目标流强度高达1pμA,相当于6.24×1012个粒子/秒。由于原子核的质量在核天体物理学和核结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放射性核素的快速,精确和准确的质量测量带动了全世界各种质量测量技术的发展。在仁科加速器中心新建了专用的等时性质谱仪(IMS),稀少放射性同位素储存环“Rare-RI Ring”(R3),以测量短寿命的稀少放射性原子核的质量,其目标的质量相对精度为10-6。首先,我们为束流线BigRIPS-HA/OEDO设计了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然后考虑到束流线和储存环的色散匹配条件和一些特殊的束流传输要求,我们为R3设计了等时性的束流光学系统。基于高分辨的束流光学设计,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光束矩阵测量的快速响应方法,同时利用束流线上的位置灵敏型探测器测量每个焦平面处的矩阵元素。我们还开发并测试了束流线上分段式的离子的分离、筛选和鉴别方案:第一阶段,次级束的分离、筛选方案Bρ-△E-Bρ;第二阶段,高分辨的粒子鉴别方法Bρ-△E-TOF。在高分辨的束流线BigRIPS-HA/OEDO-SHARAQ-IL-R3。通过BigRIPS-HA束流线上高分辨的分离、筛选和鉴别方法,我们可以将具有100Hz的有限触发率的目标离子以100%的效率,通过踢轨磁铁自触发地注入到R3中。测试的束流线的接受度为±0.3%,传输效率为~2%;高分辨的束流线BigRIPS-HA/OEDO能接受的原子核的相对动量接受度为±0.5%,传输效率为~80%。次级束的高分辨识别不仅对束流的调制有重要作用,对随后的质量数据分析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地,用CSRe/IMP和ESR/GSI开发的飞行时间质量测量方法无法实现对具有非常接近的m/q值的N = Z核的鉴别,然而用本论文开发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识别所有N = Z的核。我们成功设计并测试了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并运用其对应测量的矩阵元来快速调节束流,同时我们实现了逐个离子A/Z和Z的高分辨鉴别。最后,我们成功地将离子注入R3中,检测了这些离子在R3中的储存和回旋,并引出了这些离子。本论文也模拟了 48Ca和124Xe的主束轰击Be靶产生的次级束在不同的束流光学设置下,在加速器中穿过各焦平面的径迹、能量、飞行时间等信息。同时检验了这些次级束在环内的飞行时间相对于动量的变化关系。模拟的结果表明,当储存环的等时性光学设置在某一个N = Z的核时,所有其它N = Z的核在环内的回旋时间也与动量弥散无关,说明了这些核也满足等时性条件。基于这些机器研究,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及通过模拟验证的N=Z核的特定优势,本论文提出了旨在测量A =78-100的N = Z线附近质量区域的原子核的质量的实验方案。使用两种互补的飞行时间方法进行质量测量:磁刚度-飞行时间(Bρ-TOF)和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IMS),即BigRIPS结合OEDO束流线用做Bρ-TOF方法和R3运行于等时性模式下的IMS方法。这种新技术非常适用于质量测量实验,因为我们可以在单次实验中获得核素图上的大片核素区域,包括测量远离稳定线的极短寿命核的质量。这两种测量技术将可以同时进行。本论文同时也讨论了沿着N = Z线到100Sn及其邻域的原子核的质量,对核天体物理学和核结构研究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双幻核100Sn。这些原子核的质量数据对于研究rp-(快速质子捕获)和vp-过程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做为目前世界流强最强的放射性束流装置,RIBF可以为我们提供靠近N=Z线的极难产生核的访问权限,以解决与核结构相关的许多关键问题:Wigner能量的起源,T=0配对,同位旋对称性,质子滴线的位置,变形和壳闭合的演化,质量模型的检验,沿N=Z的 衰变的B(GT)值的约束以及CVC假设的检验。最后,本论文概述了中国在建的下一代放射性束流装置HAIF中新型MCP探测器的设计和开发,包括其工作原理,设计和规格,特性和通过模拟得到的时间及位置探测性能。本文设计的配备薄膜的新型MCP探测器的功能区分为两部分,分别专用于位置和定时测量。从转换薄膜中发射的二次电子从薄膜传输到MCP前表面期间,其动量分布和位置信息被静电透镜保持而避免发散以保证对其对应离子的位置信息的测量。由于此探测器对重离子的低能量损耗和低能量散射,能覆盖大的束流尺寸和大的有效面积,同时具有良好的定时和位置分辨力,以及死时间短等特点,其应用得到了详细讨论和论证。这种类型的探测器将成为下一代装置HIAF上的多功能仪器,可用于束流线HFRS,用于二维位置测量,重建束流径迹,用于光学矩阵元的重建和测量,快速的束流调制,高分辨离子鉴别(PID),用于速度重建的重离子束的动量测量,以及用于两个焦平面之间的TOF测量,以确保高分辨率PID并推导出每个离子的速度。同时,它可以用于储存环SRing内,进行位置监控、动量测量和回旋时间的测量,并直接用这些参数进行质量测量。使用这种类型的探测器,可以帮我们在HIAF上实现两种互补的质量测量方法:IMS和Bρ-TOF在一个实验设置下同时进行。同时,本文模拟和设计了世界上其他几种核物理实验中常用的高性能的MCP探测器用于HIAF加速器系统中重离子的位置和TOF测量,提出了环内Betatron函数重建和色散函数测量的方法,并进行了模拟验证。

周清武[7](2019)在《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实验核物理中,我们需要运用多种探测器组合来完成实验目标,已经形成了一些成熟的探测技术。比如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流线(RIBLL)实验终端中,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探测器用于检测束流位置;飞行时间开始探测器放在T1靶室,飞行时间停止探测器放在T2靶室内,用于测量束流飞行时间;Si探测器放在T2靶室内,用于探测粒子的能损信息;8×8CsI(Tl)晶体阵列探测器放在大靶室,用于探测实验的破裂产物。8×8CsI(Tl)晶体阵列探测器所占体积较大,并且分别需要64根高压电源线与64根信号线与其连接才能使其正常工作,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由于它电子学搭建带来的降噪问题一直是个难题;而在实验后续的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它的能量刻度也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本文尝试选取日本滨松公司生产的多阳极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Position-Sensitive Photo Multiplier Tubes,PSPMT)H12700A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晶体组生产的CsI(Tl)耦合组成新的探测器,通过在RIBLL终端对其进行实验,对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的性能进行研究,为相关实验选择新的探测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此次实验是2018年三月十八号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实验终端上完成的,主束为75.5MeV/u的28Si,然后与初级靶反应,生成次级碎片产物,经过RIBLL上四个二级磁体的选择,通过△E-TOF-Bρ探测器系统进行次级束粒子的鉴别与筛选,并通过次级靶前三块PPAC探测器来监测次级束的径迹从而确定束流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1]。最终以18O,19F,15C为主的次级束轰击三块未通电源的PPAC后,最终的破裂产物轰击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实验获取得到的数据分析是基于ROOT软件的C++语言编程进行处理。通过对每路探测器的信号进行读取能量积分读取,电荷积分读取,从而对整块探测器的能量积分和电荷积分分析,并利用CsI(Tl)快慢成分成功鉴别几种轻粒子,从而完成对H12700A探测器的性能研究。

张华剑,白真,上官靖斌,高大庆,史春逢,吴凤军[8](2017)在《HIRFL-RIBLL1电源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文中研究表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分离线一号线(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1,HIRFL-RIBLL1)已运行多年,其电源控制系统因建设初期条件所限设计较为简单,加之近年来系统部件老化,已不能很好满足物理实验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新的电源控制系统针对现有问题,采用分布式架构,每台电源用一台高精度控制器就近控制。同时集成了二极磁铁磁场强度和所有电源输出电流的监控,并且利用滞环控制策略,实现了根据预设磁刚度自动调试电源的功能。新电源控制系统经过一年多来的几次实验调束验证,在调试精度、抗干扰性、易用性等方面满足了RIBLL1物理需求,大幅度提高了调束效率。

陈欣[9](2017)在《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中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HFRS)的设计理念,模拟了HFRS分离放射性次级离子的纯度及传输效率,给出了HFRS分离纯化奇异核的能力。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HFRS)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开展放射性次级物理研究的重要装置。HFRS是飞行时间型碎片分离器,具有大磁刚度、大接受度、大孔径磁铁以及高动量分辨本领的特点。HFRS采用Bρ-ΔE-Bρ方法分离弹核碎裂反应或裂变反应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是开展环内实验及环外实验研究的重要工具。HFRS由预分离器和主分离器组成,每段分离器均设有消色差降能器,实现从轻核到重核奇异粒子的分离和纯化。本文在介绍HFRS束流光学的基础上,采用GICOSY程序和MOCADI程序研究次级离子的传输效率和分离纯化效果。首先研究了降能器对次级离子的分离纯化影响,降能器的引入提高了粒子的纯度,但无法避免的减少了粒子个数,同时会增加降能器上次级反应,影响目标离子纯化效果。故权衡选择出最优的降能器组合。然后对比了单段分离和两段分离的分离效果及次级粒子的纯度等:两段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明显好于单段分离,且显着地降低了降能器上次级反应的影响,提高了纯化效率,因此HFRS采用两段分离器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模拟了单降能器与双降能器下典型弹核碎裂反应和裂变反应中粒子的鉴别和纯化,结果表明HFRS具有很好的消色散和聚焦特性,能高效地分离纯化弹核碎裂反应中从轻核到重核的目标离子,但是对裂变反应中的目标离子仅具有一定的分离效果。

焦磊[10](2017)在《17C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晕核的研究一直是核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加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为人类进一步深入研究晕核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手段。通常晕核具有一些奇异的特性:拓展的空间分布、价核子分离能小、大的相互作用截面或反应总截面以及破裂碎片具有窄的动量分布。因此测量反应总截面σR或相互作用截面σI是研究丰中子核或丰质子核是否具有奇异结构的有效方法。早期Tanihata等人就是通过此方法发现了11Li的中子晕结构。C同位素链中是否存在晕结构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针对C同位素链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3-20],已确认具有晕结构的只有中子晕核15C和19C,它们的单中子分离能都很小,而研究表明:价核子分离能小是形成晕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与15C和19C相类似,17C的单中子分离能也很小,只有0.727MeV;而双中子分离能很大,为4.977Me V。这表明其最后一个中子是非常弱束缚的,因此我们怀疑17C很可能也存在晕结构。但A.Ozawa[12]等人在FRS上测量了能量为950Me V/u的12-20C在12C靶上的相互作用截面的数据显示,17C的相互作用截面并没有比相邻的16C和18C大,但这并不能说明17C不存在晕结构,因为核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截面是随着能量减小而增大的,中低能区域的反应总截面对核最外围处的密度分布更加敏感,因此中低能区域内的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而目前在中低能区域,17C的反应总截面或相互作用截面的实验数据又十分稀少,因此必须积累更多的中低能区域的实验数据,这也是本次工作的最大动机。基于这一动机,我们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利用束流透射法测量了能量为44MeV/u的17C在12C靶上的反应总截面σR,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KOX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结合了有限力程的Glauber模型,采用多种不同的密度分布形式拟合了当前的实验数据。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得到的实验数据与KOX计算结果偏差较大。采用单纯的HO密度分布代入Glauber模型中计算并不能很好的拟合本次的实验数据,但给17C的密度分布引入一个尾巴后,即采用HO+Yukawa tail密度分布后代入Glauber模型中计算得到的激发函数曲线能够和本次的数据很好的符合,这表明17C很可能具有拓宽的密度分布。

二、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1)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进程
    1.2 原子核中的集团结构
    1.3 本文内容
第二章 角关联方法的研究
    2.1 角的关联性
    2.2 角关联的推导
    2.3 实验探测器的几何效应
    2.4 蒙特卡罗模拟
第三章 C同位素集团结构的研究现状
    3.1 集团结构的研究发展
    3.2 C集团结构的研究进展
第四章 17C的碎裂反应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布局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1 ROOT简介
    5.2 探测器刻度
        5.2.1 平行板雪崩电离室探测器的刻度
        5.2.2 硅探测器的刻度
        5.2.3 CSI(T1)闪烁探测器阵列的刻度
    5.3 数据结果与分析
        5.3.1 有效事件的筛选
        5.3.2 ~6He+~(11)Be事件关联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2)基于EPICS的面向物理的加速器控制系统(PACS)框架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第2章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与EPICS介绍
    2.1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发展
        2.1.1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架构
        2.1.2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分类
        2.1.3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2.1.4 加速器物理控制系统常用开发语言
    2.2 CSR物理控制系统
    2.3 EPICS系统介绍
        2.3.1 OPI
        2.3.2 Channel Access通信机制
        2.3.3 IOC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EPICS的物理控制系统PACS的框架设计
    3.1 PACS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3.2 PACS整体框架介绍
        3.2.1 界面层
        3.2.2 物理层
        3.2.3 控制层
    3.3 PACS系统的特性
        3.3.1 可扩展性
        3.3.2 可用性
        3.3.3 可靠性
        3.3.4 可维护性
    3.4 开发工具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ACS的 CSR直流/脉冲双模式工作点调节软件开发
    4.1 CSR介绍
    4.2 环形加速器光学参数介绍
        4.2.1 磁刚度
        4.2.2 Twiss参数和Betatron振荡
        4.2.3 工作点
        4.2.4 共振图
    4.3 软件实现
        4.3.1 软件界面
        4.3.2 通用操作模块的实现
    4.4 软件数据流程
    4.5 软件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PACS的 CSR物理控制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搭建
        5.1.1 软IOC测试环境搭建
        5.1.2 数据库搭建
    5.2 虚拟环境下的测试结果
    5.3 在CSR上开展的软件测试
        5.3.1 CSRe上的测试结果
        5.3.2 CSRm上的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原子核质量测量的意义
    1.2 放射性核素的产生与分离
        1.2.1 放射性核素的产生
        1.2.2 放射性核素的分离
    1.3 原子核质量测量方法
        1.3.1 间接测量法
        1.3.2 直接测量法
第2章 丰中子重核质量测量的设想
    2.1 实验装置介绍
    2.2 等时性质量测量
        2.2.1 质量测量原理
        2.2.2 磁场晃动对质量测量的影响
        2.2.3 磁场修正方法
    2.3 冷碎裂反应
        2.3.1 原理
        2.3.2 靶的厚度对动量分散与产额的影响
    2.4 次级束的制备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设置
        2.4.3 结果分析
第3章 脉冲放射性束流的一种纯化方法
    3.1 束流纯化目的
    3.2 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3.3 Kicker工作原理
    3.4 次级束形状分析
        3.4.1 数据采集
        3.4.2 数据的平滑降噪
        3.4.3 信号定时
        3.4.4 离子循环周期的确定
        3.4.5 次级离子入环时间分布
第4章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放射性束物理
        1.2.1 放射性束的产生
        1.2.2 放射性束物理的发展
    1.3 弹性散射实验的研究
        1.3.1 稳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3.2 弱束缚核的弹性散射实验
    1.4 论文工作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Be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2.1 ~7Be的研究现状
        2.1.1 ~7Be的弹性散射
        2.1.2 ~7Be的破裂反应
        2.1.3 ~7Be的熔合反应
    2.2 ~9Be的研究现状
        2.2.1 ~9Be的弹性散射
        2.2.2 ~9Be的破裂反应
        2.2.3 ~9Be的熔合反应
    2.3 ~(10)Be的研究现状
        2.3.1 ~(10)Be的弹性散射
        2.3.2 ~(10)Be的破裂反应
        2.3.3 ~(10)Be的熔合反应
    2.4 ~(11)Be的研究现状
        2.4.1 ~(11)Be的弹性散射
        2.4.2 ~(11)Be的破裂反应
        2.4.3 ~(11)Be的熔合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设置
    3.1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
    3.2 探测器设置
    3.3 探测器性能
    3.4 电子学设置以及数据获取
        3.4.1 探测器电子学获取
        3.4.2 电子学调试
第四章 实验数据分析
    4.1 选取弹性散射事件
        4.1.1 TOF信号的选取
        4.1.2 硅探测器刻度
    4.2 散射角计算
    4.3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4.3.1 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计算方法
        4.3.2 卢瑟福散射截面计算
        4.3.3 Monte Carlo模拟
    4.4 位置较准
    4.5 实验数据检验
    4.6 空靶实验
第五章 物理分析与讨论
    5.1 ~9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10)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Woods-Saxon势
        5.2.2 S?o Paulo势
        5.2.3 X&P势
        5.2.4 三种势计算比较
    5.3 ~(11)Be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光学模型计算
        5.3.2 CDCC计算
        5.3.3 XCDCC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1.5米回旋加速器的建设
2 重离子加速器的建造
    2.1 工程预研和立项
    2.2 工程设计与建设
3 冷却储存环的建设
    3.1 工程预研和立项
    3.2 工程设计和建设
4 HIRFL装置的科学成就与历史经验

(6)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与调束设备的设计和测试以及N=Z原子核的质量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重离子加速器的历史与现状
    1.2 放射性核素产生和分离的方法
    1.3 国际上和碎片分离器耦合的实验储存环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加速器物理基础及常见元件
    2.1 加速器物理基础
    2.2 离子在加速器中的运动
    2.3 储存环常见元器件
第3章 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和调束流设备的设计和测试
    3.1 RIBF的束流线和储存环系统
    3.2 束流线和储存环的束流光学设计
    3.3 用于调束的快速反馈矩阵方法
    3.4 电子学线路
    3.5 数据分析及分析结果
    3.6 总结和讨论
第4章 N=Z原子核的质量测量
    4.1 N=Z的及其附近的原子核的质量测量的模拟
    4.2 RIBF束流线和R3上的质量测量
    4.3 N=Z原子核及其邻近的原子核的质量测量的物理目标
    4.4 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展望
附录 电子学线路图
附录 HIAF和SRing相关参数
    B.1 相关参数和装置布局
    B.2 磁铁参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历史
    1.2 核物理实验发展
    1.3 课题意义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
    2.1 探测器简介
    2.2 闪烁体的材料选择
        2.2.1 闪烁体探测器
        2.2.2 闪烁体种类
        2.2.3 CsI(Tl)的性质
    2.3 多阳极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布局
    3.1 放射性束流线布局
    3.2 实验装置布局
    3.3 探测器装置介绍
        3.3.1 RIBLL终端探测器
        3.3.2 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
    3.4 电子学插件和数据获取系统
    3.5 粒子鉴别方法
        3.5.1 飞行时间方法
        3.5.2 磁分析方法
        3.5.3 探测器望远镜法
        3.5.4 脉冲波形鉴别方法
        3.5.5 本次实验所用的粒子鉴别方法
第四章 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1 ROOT简介
    4.2 数据分析
        4.2.1 粒子鉴别
        4.2.2 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物理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核素的产生方法
        1.1.1 碎裂反应
        1.1.2 裂变反应
        1.1.3 散裂反应
        1.1.4 转移反应
        1.1.5 熔合反应
    1.2 分离方法
        1.2.1 Ion Separation On-Lion(ISOL)
        1.2.2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PF)
    1.3 论文的工作及意义
第二章 束流光学基础
    2.1 概念
    2.2 束流传输元件
        2.2.1 自由漂浮空间
        2.2.2 磁场
    2.3 简单的消色散系统
    2.4 像差修正
    2.5 降能器
    2.6 靶
第三章 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HFRS
    3.1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介绍
    3.2 HFRS放射性次级束分离装置介绍
    3.3 Pre-Saparator
    3.4 Main-Saparator
    3.5 两段式分离器的优点效果比较
    3.6 蒙特卡罗程序MOCADI介绍
    3.7 HFRS束流相空间模拟
    3.8 HFRS分离纯化奇异核
    3.9 弹核碎裂反应中离子的纯化模拟
    3.10 裂变反应中离子的纯化模拟
    3.11 HFRS磁铁介绍
        3.11.1 HFRS放射性次级束分离装置中的二极铁
        3.11.2 HFRS放射性次级束分离装置中的四极铁
        3.11.3 HFRS放射性次级束分离装置中的六极铁
    3.12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17C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原子核物理的发展
    1.2 放射性核束物理
    1.3 晕结构的研究
2 实验测量核反应总截面的方法及 ~(17)C的研究现状
    2.1 测量核反应总截面的几种方法
        2.1.1 束流透射法
        2.1.2 4π?γ 符合法
        2.1.3 直接法
    2.2 ~(17)C的研究现状
        2.2.1 相互作用截面和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2.2.2 ~(17)C碎裂碎片动量分布的测量
        2.2.3 ~(17)C去中子截面的测量
    2.3 本论文工作的结构及意义
3 计算核反应总截面的几种理论模型
    3.1 半经验KOX公式和Shen公式
    3.2 Glauber模型
    3.3 Skyrme-Hartree-Fock模型
    3.4 BUU方程
4 实验装置和实验设备
    4.1 兰州重离子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简介
    4.2 束流调节
    4.3 本次实验布局
    4.4 探测器的介绍
        4.4.1 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4.4.2 时间拾取探测器
        4.4.3 硅探测器
        4.4.4 闪烁体探测器
    4.5 粒子鉴别方法
        4.5.1 飞行时间(TOF:Time of flight)方法
        4.5.2 ΔE-E法
        4.5.3 磁分析法
        4.5.4 三种方法结合
    4.6 探测器信号及获取系统
5 数据分析
    5.1 ROOT简介
    5.2 粒子鉴别
        5.2.1 靶前粒子鉴别
        5.2.2 靶后粒子鉴别
    5.3 探测器刻度
        5.3.1 TOF以及方硅的刻度
        5.3.2 平行板雪崩探测器PPAC的刻度
        5.3.3 硅微条探测器的刻度
        5.3.4 CsI(Tl)阵列的刻度
    5.4 入射粒子与出射粒子的选择
        5.4.1 入射粒子的选择
        5.4.2 出射粒子的选择
    5.5 误差分析及实验结果
    5.6 关于碳同位素链相互作用截面 σ_I与反应总截面 σ_R的总结
6 理论分析
    6.1 与半经验KOX公式计算结果的比较
    6.2 Glauber模型分析
        6.2.1 双参数的Fermi分布
        6.2.2 谐振子HO分布
        6.2.3 HO+Yukawa tail分布
        6.2.4 Skyrme-Hartree-Fock分布
    6.3 小结
    6.4 ~(17)C核物质半径的提取
7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碎裂反应研究17C集团结构[D]. 李曼茜. 西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EPICS的面向物理的加速器控制系统(PACS)框架设计与验证[D]. 马桂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CSRe质量测量实验中放射性束流的制备与纯化[D]. 刘明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4]11Be+208Pb弹性散射和破裂反应实验研究[D]. 段芳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5]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的历史考察[J]. 李秀波,王大洲.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9(03)
  • [6]高分辨的束流光学系统与调束设备的设计和测试以及N=Z原子核的质量测量[D]. 葛壮.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9(09)
  • [7]H12700A多阳极位置灵敏探测器的性能研究[D]. 周清武. 西南大学, 2019(12)
  • [8]HIRFL-RIBLL1电源控制系统升级改造[J]. 张华剑,白真,上官靖斌,高大庆,史春逢,吴凤军. 核技术, 2017(11)
  • [9]放射性次级束流分离器分离性能研究[D]. 陈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7(01)
  • [10]17C的实验研究[D]. 焦磊. 重庆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兰州放射性核束线磁铁及电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