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阳[1](2021)在《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作为金融业主体的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完善和稳健发展,才能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政府监管必不可少,通过监管的持续完善,能够有效推动银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期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即以此为背景,选择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这一银行重点监管领域,以中国银保监会地方监管机构为研究主体,通过系统梳理介绍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实践方式和目前已经采取的监管措施,充分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归纳总结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系统反思分析当前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完善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当前,在监管部门的持续努力下,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在S省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虽然近年来受不良贷款影响,但整体利润水平仍保持稳定,稳健发展的趋势也更加坚实。但是从监管履职的长期发展完善的角度上看,目前的监管工作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并加以解决。主要有监管制度规定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以提高制度的匹配性;监管的人力资源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监管工作任务;监管的科技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监管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监管的内部管理仍需要优化,以推动专业化监管效能持续释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监管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监管部门间的联动协调、被监管机构的内部差异性、监管部门与机构内部审计的联动、监管人员能力及县域监管机构的组织框架六个层面进行论证。文章为提升问题解决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全面型,引入了美国社区银行和英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实践经验,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坚持“差异化”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机制框架、提升监管工作能力、强化监管协调配合、强化自律监督作用等多方面措施,并探索了运用“区块链”技术强化同业自律监督以有效补充政府监管的可行性方法。

戚瀚英[2](2020)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同时,金融科技带来的“鲇鱼效应”开始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对银行业的发展及其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甚至具有过度竞争的趋势;也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会加大银行业的市场垄断势力而限制市场竞争。对此,论文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方向以及程度,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构建了金融科技的三维概念范畴,在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金融科技技术层面、功能层面、机构层面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不同层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具体影响机制。接着,论文根据机制分析得出相应的模型假设,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论文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探讨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在金融科技影响下所产生的问题,由此提出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更好地融合、改进银行业监管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中,论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集中度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改变银行成本结构影响市场集中度;二是在业务功能层面通过改变产品模式影响市场集中度;三是通过机构层面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进入影响银行机构市场份额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技术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的正U型关系,即在前期金融科技繁荣发展初期,技术发展有降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效果,到后期开始逐步起到技术集中的作用,这之中监管加强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和机构发展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显着负向作用,同时还有显着的业务异质性,即对存款业务的影响程度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研究中,本文分析得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科技在技术层面通过改变进入的成本结构来影响潜在进入者的壁垒;二是在业务层面通过银行业价值链分解改变潜在进入者面临的产品差异化壁垒。在实证检验中采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是金融科技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发展显着降低了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业准入监管强度过高时会削弱金融科技功能层面创新发展对进入壁垒的降低作用,而监管强度较低时,这种削弱作用会逐渐消失;二是金融科技降低进入壁垒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在进入壁垒降低过程中受到冲击更大,所有银行存款业务受到的潜在竞争冲击也显着更大。在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研究中,本文以金融科技的功能层面为主要分析维度进行机制分析。金融科技以技术和企业为载体,通过功能层面对银行业市场中产品差异化产生影响。此处同样运用155家商业银行个体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通过功能层面的创新发展显着提升了银行机构本身的产品差异化水平,并且在不同种类银行间具有显着异质性,比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增加水平显着更高,明显高于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进一步对当前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金融科技多方位冲击下产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金融科技推动下银行业存在技术集中或垄断的可能性。二是金融科技在加剧银行业存款或“类存款”业务竞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竞争乱像。三是金融科技影响下,中小银行在竞争中普遍处于劣势地位。四是在监管方面存在银行业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和监管内容有空白等问题。由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三维度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使得当前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变得更为系统。本文运用市场结构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重点构建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技术、功能和机构三个层面出发探讨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影响机制。第二,专门研究并定量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并且采用的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不同方面的理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更加客观地认识并理解了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具有新意。本文较有新意的研究结论可提炼总结为三方面:一是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存在技术垄断的可能性;二是相对贷款业务,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存款业务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三是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过程中,中小银行受到的竞争冲击更大。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可发现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竞争性监管较为薄弱。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和问题,主要从金融科技和银行业的融合发展、中小银行转型、金融科技监管、银行业竞争性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斐[3](2020)在《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金融的核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金融风险产生的显着负面效应会影响经济和社会安全,进而危及国家安全。目前,间接融资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融资手段,银行作为金融媒介,一直是金融市场中最为庞大的经营主体,对银行开展审计监督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治理体系中,审计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督活动,这种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国家审计监督内容的广泛性,在监督方式、监督内容等方面与其他监管机构存在一定差异。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特点,能够发挥站位高、视野广、覆盖全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防范金融风险和打击金融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和金融监管的新要求,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国家审计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理论依据、实践经验、作用方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使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性分析,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银行风险、金融监管、国家审计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其次,深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及国家审计在银行监督方面存在的优势。通过分析审计机关开展金融审计的实践经验,论述审计机关影响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作用方式和实现路径,并尝试搭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理论框架。然后,基于审计机关在职责权限以及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分别针对全国性银行风险、地方性银行风险以及区域银行风险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国家审计功能发挥的效果,为审计机关实现银行业金融风险防范目标提供经验证据。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国家审计存在的不足,探讨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实现方式的改进,完善实现机制和途径,促进国家审计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审计监督对于全国性银行的风险防范呈现“∧”字型特征。在审计实施的第二年,由于审计公告形成的民众监督与银行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形成的合力,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最为明显,能够显着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国家审计对于违法案件的查处也体现了“∧”字型特征,在案件查处后的第二年表现出对银行风险的显着抑制作用。第二,审计方式对于银行风险具有显着影响。银行在一年中连续多次接受国家审计的情况下,受到审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会更强,原有的高风险业务和违规业务操作模式惯性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对于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督促力度更大,体现出国家审计更有效的防范银行风险作用。同时在“审计风暴”热度减退的情况下,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在促进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家审计监督在防范地方性银行风险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中介效应。国家审计功能发挥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并通过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降低地方银行的信贷风险,提升整体资产质量,政府治理起到了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用在提升地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方面也有所体现。第四,国家审计具有防范区域银行风险的作用。国家审计的经济处罚职能和审计建议职能均与区域银行风险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国家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减轻了政府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动机,提升了政府治理水平,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五,加强国家审计的“逆周期”监督有助于防范银行风险。金融风险体现出一定顺周期性,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使银行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过分乐观,会放松信贷政策,降低信贷标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逆周期”的审计监督,揭示风险隐患有助于银行风险的防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审计的职能和定位、审计方法发展、组织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告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实现机制和途径的改进,提出政策建议,以满足新时代国家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判,提前感知金融市场风险,发挥审计的预防性作用,不但要能“治已病”,还要“防未病”。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法,达到审计纠偏和风险防范的效果,发挥建设性作用。二是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分析研究时,发挥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功能,提高金融审计对风险识别的前瞻性、精准度和有效性。三是通过建立管理中心,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交互渠道等方式,建立进一步优化审计组织模式,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审计项目的动态、集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四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业务实战能力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讲政治、高素质以及掌握丰富金融知识的专业化金融审计干部队伍。五是创新审计公告制度,探索发布金融市场风险分析报告,增强金融审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化国家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贡献为:(1)丰富和深化了国家金融审计的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审计理论,从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出发,论述了国家审计防范银行业金融风险的基本依据,阐述了国家审计的作用方式和实现途径,从而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夯实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理论基础。(2)提供国家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直接经验证据。由于可获取的公开数据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关于国家审计,尤其是国家金融审计方面的实证研究。本文为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实证研究内容。(3)多层次研究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作用。在考虑领导体制、政府治理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实证分析获取各级审计机关影响银行风险方面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丰富金融审计防范金融风险的研究。

林彬[4](2020)在《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政府监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我国力图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使之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其业务监管已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面,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和业务发展进行引导,实现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而商业银行执行政府监管政策的情况和效果,也直接反映出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目前农村中小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在当前持续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背景下,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国家扶持小微企业政策的成效。本文以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梳理了目前惠州地区监管部门对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的概况,并通过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分析监管存在的几点问题:一是政府对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二是政府内部落实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政府监管资源投入不足,监管政策执行缺乏保障;四是监管政策落实所需的配套体系建设不到位;五是政府监管部门对小微信贷政策论证科学性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为监管理念滞后、监管资源紧缺、监管法规缺位、监管体制不畅等。对此,本文借鉴国内和国外小微企业信贷发展及监管的经验启示,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改进监管思路,实现风险监管与政策发展有机统一;二是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法规制度体系;三是加大监管正向激励引导,激发政策执行动能;四是加大监管资源投入,强化监管执行保障;五是加快监管配套体系建设,助力监管政策落地;六是加强监管政策设计,减少监管的负外部效应。

肖宇[5](2018)在《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研究》文中认为自从银行诞生以来,在银行监管领域同样一直存在着政府与市场之争。直到2004年,事实上的银行监管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者——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出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经过修订和完善出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精神就是提出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和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共同构成了政府监管的核心内容,它与第三支柱市场约束一起成为银行外部监管力量,再加上银行内部的内控制度,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就此形成。这个演化过程在学术界展现出了相同的轨迹,从市场失灵理论、政府规制理论、规制失灵理论到市场增进理论,最终落脚点就是市场和政府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认同和倾向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将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相结合,以市场约束为主、政府监管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建起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本文认可和支持巴塞尔委员会及其新资本协议关于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的观点。因此,对于我国银行业政府监管者来说,如何在规定时限内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构建起以市场约束为主要力量的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就显得迫在眉睫。尤其在2011年的G20戛纳峰会上,各国承诺从2013年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并使本国银行业各项监管指标最迟在2019年底全面达标。据此,中国银行业的核心政府监管者——中国银监会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整合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本文就是基于此现实情况对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框架紧紧遵循了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是什么、政府监管者为什么要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政府监管者如何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首先,本文要回答的是“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是什么?”本文不仅对“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给出了明确解释,而且对于这个概念内涵中所包含的“市场约束”、“银行业市场约束”、“政府监管者”、“商业银行”、“银行业”等子概念也一一给出了明确定义和清晰界定。随后本文建立了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要素分析体系,对此体系内各元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指出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主体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上市银行的部分监管事宜)在内的我国银行业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客体是商业银行;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主要手段有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要遵守依法、独立、统一、适度原则;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经营效率以及全球化竞争能力,有利于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完善现代银行业监管体系等。其次,本文要回答的是“政府监管者为什么要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从理论上看,市场失灵理论、政府规制理论、规制失灵理论和市场增进理论为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实践上看,我国银行业政府监管有效性亟待提升和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效应微弱的两大现实情况为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提供了现实基础。在这部分,本文一是根据政府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业政府监管有效性进行了实证评价,得出结论是我国银行业的政府监管虽然有效,但由于监管成本居高不下,有效性亟待提升;二是选取了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1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银行,以样本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在Demiguic-Kunt and Huizinga(2004)的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来实证检验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效应,实证检验的结论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效应微弱;三是对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主要是对政府监管者在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存在的不足和困境以及困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得出的结论继续佐证了前述实证分析的结论。由此,解决了政府监管者为什么要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问题。最后,本文要解决的是“政府监管者如何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问题。本文通过选取世界上银行业最为先进和成熟的发达国家美国、发展中国家里银行业运行十分健康稳定高效的阿根廷、世界上第一个采取市场约束作为银行业监管主要力量的国家新西兰来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些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基本都没有超出学术界所归纳总结的发挥市场约束有效性的五大基本条件,即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第三方监督体系、银行安全网、市场退出机制。由此,根据我国的具体实践,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监管者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建立强制信息披露机制、发展商业信用评级、重构银行安全网、建立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的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夏江山[6](2018)在《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速换挡,金融领域风险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末,投保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潜在风险隐患较大,若不妥善处置,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从法律制度上补齐了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关键一环。《条例》明确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赋予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制定和调整费率、管理和运用基金以及采取早期纠正措施和风险处置措施等职责。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在费率厘定、信息收集、保费归集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确保了存款保险制度平稳起步,但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工作却迟迟没有开展,投保机构风险越积越大。究其根源,主要是早期纠正机制和处置机制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为做好问题投保机构处置工作,打好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必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尽快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基于此,论文以完善我国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机制构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机制构建,重点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构建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市场化风险预防与处置平台的作用。论文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以及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入手,围绕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机制构建这一主线,依次展开。在对比和梳理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制度安排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将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分别对应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早期纠正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并从上述三个方面来深入开展研究(第三章)。通过分析存款保险制度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构建考虑系统性风险溢出和债务清偿结构的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期权定价模型,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事前风险预防机制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分析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及国际实践,构建预测中小问题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的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解决问题投保机构早期识别不及时的问题;通过评析我国早期纠正机制构建与实践,提出应从法律法规、监管参数、触发标准和纠正措施等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早期纠正机制,解决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事中干预难操作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分析存款保险有效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原则,对比近年来国内外处置问题投保机构实践,指出我国处置机制构建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处置机制的建议,解决相关处置制度规定不衔接、事后处置难开展的问题(第六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七章)。论文创新之处在于:构建考虑投保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债务清偿结构和偿付限额的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发现投保机构费率水平与其系统性风险溢出大小正相关,且呈非线性特征,忽视系统性风险溢出可能会严重低估大型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与对低风险投保机构的影响相比,债务清偿结构对高风险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影响更大。建议根据投保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大小,建立分类定价的差别费率机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确定投保机构无清偿能力阈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预测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的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发现不良贷款率对投保机构未来一年风险变化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GDP、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和杠杆率均有正向影响;同时,用该模型预测未来一年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状况所得结果更客观,效果更好。因此,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可采用面板有序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投保机构风险变化。研究发现对问题投保机构的准确识别,以及规范的法律授权、科学的监管参数、明确的触发标准和完善的纠正措施是存款保险制度早期纠正职能有效发挥的关键。因此,应从法律授权、监管参数和触发标准设置、纠正措施等方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而独立的机构,合法的处置主体、有约束力的处置性权力和工具、明确的触发机制、科学的处置流程、市场化的处置方式是构建存款保险处置平台的核心要素。因此,应尽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处置机制,在宏观层面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并尽快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在微观层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定,明确处置主体、强化处置性权力和工具、完善触发机制、细化处置流程、健全处置方式。

朱丽萍[7](2017)在《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以来,我国信托公司业务规模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截止2017年第二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23.14万亿元。信托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金融创新业务日趋增多,金融混业经营日趋明显,信托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也变得错综复杂。2011年以来,信托风险事件经常被公开暴露在公众视线中,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担忧。这些信托风险事件反映了信托业务的高风险性和信托公司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相较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风险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普遍落后。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信托公司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金融风险、风险评价、风险预警等相关理论,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为背景,系统研究了2007年信托业“新两规”实施以后,中国信托公司风险的类型与特征、影响因素、风险评价与预警问题。论文首先梳理了信托公司风险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文献,回顾了 1979年中国信托公司恢复经营的背景与动因,介绍了信托公司功能定位的演变以及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了2007年以后信托公司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以及发展特征。2012年以后,由于监管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凸显,信托公司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同时,前期快速发展所积累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在公众视野。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信托公司风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论文探讨了信托公司风险的类型与特征。(1)指出了目前信托公司风险划分存在的问题,从风险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可控程度三个角度划分了信托公司风险的类型。(2)分析了不同类型信托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单一资金信托主要面临操作风险;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融资类资金信托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投资类资金信托业务主义面临市场风险;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主要面临操作风险、法律及合规风险;财产信托业务除了面临常见的信用风险、政策风险,更主要的是法律风险和估值风险。(3)根据信托业务的重点投资领域,对房地产信托业务、银信合作信托业务、基础设施信托业务、矿产信托业务、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点进行了分析。(4)总结了近期信托风险事件的特征和成因。近期风险事件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矿产和工商企业的融资信托产品,信用风险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山西等地域,以资质一般的民企居多。除了交易对手经营不善、出现道德风险以外,信托公司在信托产品的设计、销售、管理和清算环节都存在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导致了风险事件的形成。第三,论文基于金融风险形成的一般理论,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对信托公司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信托公司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1)经济周期(2)经济政策(货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3)金融市场价格波动(4)金融机构风险传递(5)信托业竞争程度。信托公司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1)公司治理水平(2)内部控制完善程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21家信托公司2007-2015年的样本数据,考察了信托公司风险与宏观经济运行、股票市场波动、信托行业集中度以及信托公司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回归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运行对信托公司风险影响显着,宏观经济下行增加了信托公司风险。(2)股票价格市场波动大,信托公司风险会随之增加,但影响有限。(3)金融机构行业集中度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存在较显着的关系,但行业集中度高是增加金融风险还是降低金融风险,尚无定论。经检验,信托行业集中度与信托公司风险显着负相关。行业集中度降低,将增加信托公司风险。(4)信托公司股权集中度与信托公司风险之间关系不显着。虽然信托公司股权集中度普遍较高,但未能证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会增加信托公司风险。第四,为了综合评价信托公司整体风险,本文以信托公司风险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基础,参照银监会《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的相关内容、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信托业协会行业评级指标和国内外权威文献的研究成果,初步拟定了信托公司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角度对初选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综合指标体系,共包括13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相较于银监会的分类监管评级指标体系和信托业协会的行业评级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侧重于信托公司风险水平的评价(前述两种指标体系是对信托公司综合经营状况的评价);不仅反映了信托公司内部风险因素,还反映了外部经济环境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工作量适当,操作性较强,能够比较全面、及时地评价信托公司风险水平。第五,本文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单个信托公司风险以及信托行业的整体风险进行了评价。本文首先选择了KL信托公司作为实例,说明了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并依据各项指标的风险评分,对该公司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可得性,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39家信托公司,分析了 2013年-2015年各家信托公司的风险状况,从而对信托行业近三年的整体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在监管政策、经营环境逐步变化的情况下,我国信托公司普遍承受着比较明显的风险压力,但风险得分平均值基本稳定,说明信托行业整体风险尚处于可控水平。(2)在寻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信托公司风险控制能力方面的差异正逐步显现,两级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第六,本文阐述了信托公司风险预警的一般框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和径向基核函数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风险预警模型。经测试,该模型的训练集分类准确率和测试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 91.03%和89.74%,说明了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小样本预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解决了我国信托公司风险样本数量较少的难题,也说明了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我国信托公司风险预警模型是可行的,对信托公司的风险预警实践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主要创新点有:(1)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的形成因素,国内的研究大多采用了定性分析方法,且侧重于信托公司内部因素的分析,缺乏系统性。本文按照理论基础-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的思路,对信托公司风险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2)本文参照银监会《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的相关内容、银监会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信托业协会行业评级指标和国内外权威文献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由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如指标选择侧重于财务指标,不符合“新两规”后信托公司的经营现实等问题)。(3)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模型,并对单个信托公司风险水平和信托行业2013年-2015年的整体风险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4)选择了适用于小样本、高维度、非线性数据的支持向量机方法来建立信托公司风险预警模型,经过验证,该模型不仅解决了信托公司风险样本有限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预警准确率。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时间和数据的限制,未能对所有影响因素尤其是难以量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面板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7-2015年,期限较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计量结果。(2)进行风险评价与预警的样本比较有限,对风险评价与预警质量会产生一定影响。(3)由于缺乏后续年份的数据,无法对风险预警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反馈并修正。以上不足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叶枝繁[8](2016)在《丽水市各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时代”逐渐远去,城市金融市场逐渐饱和,一些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城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转型进军农村市场,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相继成立并逐步壮大。2012年,丽水市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如何抓住机遇提高竞争力,应对挑战并得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对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分析,对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一方面,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竞争优势和弱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四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构造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2年-2014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丽水市7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及作为对比的2家农村商业银行、9家村镇银行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因子分析提取的影响丽水市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的公共因子,即资本质量与流动性能力因子、安全性能力因子、盈利性能力因子、发展能力因子。本文在SWOT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以及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实际情况,对其今后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内部管理,二是明确市场定位,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四是创新金融服务。

韩其耘[9](2014)在《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品种日益繁多,参与主体逐步多元化,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间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中各类异常交易及风险问题逐步暴露,特别是2013以来,连续发生债券“黑洞”、“钱荒”等风险事件,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监管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总结,认为银行间市场监管现阶段仍以准入备案管理、现场检查为主,监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制约了监管者对市场主体的风险预判;非现场监管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非现场监管指标缺位问题突出。因此,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市场风险等监管目的,都对开展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提出了迫切需求,而如何设计完整、有效的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成为当前最紧要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方式,对河南省内银行间市场成员的业务运行、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当前银行间市场业务和机构主体发展存在的风险点,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借鉴巴塞尔协议Ⅲ,美国骆驼评级体系等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理念和模式,并参考国内现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制度,设计出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如下:合规性指标包括13个子指标,分别以定性评价、定量分析的形式,对市场交易主体履行准入备案等管理要求、内控机制建设、交易价格是否异常等方面进行考查,旨在对机构主体作为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的合格性进行基本评价。风险性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四类风险共22个子指标,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衡量银行间市场业务开展对交易主体造成的潜在风险。盈利性指标包括5个子指标,用以定量分析银行间市场业务对交易主体收入、成本的贡献情况及资产配置效率。为进一步检验上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操作性和适用性,本文选取河南省内8家市场成员的基础数据进行了测算与评价,根据测评结果、结合成员反馈情况,对指标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评价,据此为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及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黄光[10](2014)在《基于风险收益视角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银行业作为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核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决定了银行监管的必然出现。对银行业实施有效的监管是保证银行业持续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监管也几经变革。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独立地行使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形成“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至今,已经过了十余个年头。十余年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金融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我国作为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金融经济形势的考验,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银行业也承受着改革转型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我国银行监管的绩效究竟如何?具体包括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量化的监管绩效水平如何,以及怎样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这成为了一个国人不得不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拓宽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义,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包含了具中国特色的“内嵌式监管”,即政府将对银行的监管直接渗入银行的公司治理当中,本质上实现了政府直接参与银行经营发展。同时,还具体论证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是以政府为银行监管主体的包含了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银行监管的双线多头监管,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目标具有双重性,即外部监管和“内嵌式监管”都具有安全性和效益性双重目标。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监管、地方政府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的发展与实践,分析、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即我国政府在银行监管中存在定位困境、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过度监管负面效应凸显,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具有安全性和效率性双重目标,即以较高的“风险收益”为监管目标的论证,从较好控制金融风险以维持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经济安全,并以此促进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我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地方政府金融办“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特征,运用熵值法得出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绩效进行了全面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了查处银行违规金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不相关,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百分点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以及人民银行总资产变化量和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与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水平呈正相关但影响力相当小等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研究未将地方政府监管纳入其研究范畴的缺失与不足,以及目前学术界孤立的从银行监管的安全性目标或是效率性目标,对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绩效进行评价的局限。本文基于对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具有安全性和效率性双重目标,即以较高的“风险收益”为监管目标的论证,从各银行机构在较好控制其总体风险的同时,实现良好的经营效益的角度,运用熵值法得出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和综合效益两个综合性指标体系,设立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绩效固定影响变截距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绩效进行实证析研究,得出了国有控股能力、监事会规模和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管人数与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绩效水平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具有政府背景的董事和监事比例以及高管人员薪酬则与之不相关等结论。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目前学术界孤立的从银行监管的安全性目标或是效率性目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绩效进行评价的局限。最后,本文基于风险收益视角,简要地归纳了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在银行监管体系、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监管信息化建设和银行监管人员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结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建设、人员管理和地方政府监管职能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绩效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二、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银行监管理论综述
        1.2.2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监管理论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拟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拟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
        2.1.2 地方中小商业银行
        2.1.3 银行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利益论
        2.2.2 捕获论
        2.2.3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
第3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现状
    3.1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监管体系和监管理念
        3.1.1 监管体系
        3.1.2 监管理念
    3.2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主要方式
        3.2.1 非现场监管
        3.2.2 市场准入监管
        3.2.3 现场检查
    3.3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措施
        3.3.1 市场定位监管措施
        3.3.2 业务和风险监管措施
    3.4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成效
第4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及原因
    4.1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4.1.1 监管制度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
        4.1.2 监管人力资源仍需进一步补足
        4.1.3 监管科技手段仍需进一步强化
        4.1.4 监管内部管理效能仍需进一步释放
    4.2 原因分析
        4.2.1 外部原因
        4.2.2 内部原因
第5章 国外银行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5.1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经验
        5.1.1 美国社区银行概况
        5.1.2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概况
        5.1.3 美国社区银行监管特色经验
    5.2 英国中小商业银行监管经验
        5.2.1 重构银行体系以隔离不同业务间风险传染
        5.2.2 完善监管机构以强化全领域风险监管力度
第6章 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优化对策
    6.1 坚持“差异化”的监管工作思路
        6.1.1 有针对性完善监管制度法规
        6.1.2 盯紧地方中小商业银行重点监管领域
    6.2 完善监管机制框架
        6.2.1 完善市县监管组织框架
        6.2.2 充实基层监管工作力量
    6.3 提升监管工作能力
        6.3.1 提升监管科技手段和技术水平
        6.3.2 提升监管科技应用水平
    6.4 强化监管协调配合
        6.4.1 加强与人民银行和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
        6.4.2 构建监管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机制
    6.5 突出自律和监督作用
        6.5.1 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自律引导作用
        6.5.2 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同业间互相监督的有效平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与范畴界定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范畴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市场结构理论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理论
        三、信息技术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技术创新对银行业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第三章 金融科技与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发展
        一、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
        二、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变化
        三、中国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变化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科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金融科技业务功能的发展
        三、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
    第三节 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一、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业务功能的影响
        三、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组织机构的影响
第四章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要素
        二、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三、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
        四、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构成因素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要素特征分析
        一、金融科技的技术特征
        二、金融科技的金融功能特征
        三、金融科技的机构组织特征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框架
第五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构建
        一、金融科技量化的文献综述
        二、金融科技的量化指标选取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异质性分析
        一、地区异质性分析
        二、业务异质性分析
第六章 金融科技对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机制分析
        一、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影响机制
        二、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管制性进入壁垒的关系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模型
        一、银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
        二、模型设定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分析
        一、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结果
        二、银行准入监管在金融科技影响进入壁垒中的调节作用
        三、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异质性分析
        四、银行业进入壁垒相关问题分析
第七章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模型
        一、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衡量
        二、模型设定
        三、变量定义与数据来源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金融科技影响银行业产品差异化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研究结论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问题分析
        三、金融科技下中国银行业的监管问题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科技影响下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银行风险
        一、银行风险产生原因
        二、银行风险影响因素
    第二节 政府行为与银行风险
        一、金融监管的作用
        二、政府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第三节 国家审计影响政府治理研究
    第四节 国家审计对金融风险防范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的实现方式
        二、国家审计与微观银行风险
        三、国家审计与宏观金融安全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银行业风险
        一、风险含义及分类
        二、风险状况分析
        三、风险测度方法
    第二节 银行监管体系
        一、银行监管制度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银行监管发展
        三、银行监管现状及问题
    第三节 国家审计基本依据
        一、法律法规方面
        二、历史经验方面
        三、现实需要方面
    第四节 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功能分析
        一、国家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职能区分
        二、国家审计功能定位
        三、国家审计的实践与发展
    第五节 国家审计影响银行风险的作用机理
        一、国家审计作用方式
        二、国家审计实现路径
    第六节 国家审计理论基础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免疫系统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全国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国家审计频次的影响
        二、审计结果公告的影响
        三、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四、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地方性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一、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
        二、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审计效能差异
        四、银行上市后影响因素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审计监督与区域银行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分析
        一、统计性描述
        二、回归分析结果
        三、稳健性测试
    第五节 进一步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国家审计防范银行风险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突出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
    第二节 优化金融审计方法
        一、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强化动态风险跟踪和监测
    第三节 完善金融审计组织模式
        一、做好组织模式的顶层设计
        二、促进上下联动与协同效应
    第四节 加强金融审计人才培养
    第五节 创新金融审计公告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对农村中小银行信贷业务监管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政府监管
        2.1.2 农村中小银行
        2.1.3 小微信贷
    2.2 我国小微信贷监管政策体系概述
        2.2.1 监管制度体系
        2.2.2 政策核心内容
        2.2.3 评价体系
    2.3 我国小微信贷监管职能体系概述
        2.3.1 监管职能体系
        2.3.2 监管实施主体
        2.3.3 监管执行方式
    2.4 理论基础
        2.4.1 政府失灵理论
        2.4.2 公共产品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政府监管概况
    3.1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3.1.1 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发展规模
        3.1.2 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结构分布
    3.2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现状
        3.2.1 监管的内容
        3.2.2 监管实施主体
        3.2.3 监管的主要手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情况问卷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方式和对象
        4.1.2 监管部门人员的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问卷情况分析
        4.1.3 银行从业者的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问卷情况分析
        4.1.4 金融消费者的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问卷情况分析
    4.2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对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4.2.2 政府内部落实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工作积极性不高
        4.2.3 政府监管资源投入不足,监管政策执行缺乏保障
        4.2.4 监管政策落实所需的配套体系建设不到位
        4.2.5 政府监管部门对小微信贷政策论证科学性不足
    4.3 惠州市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监管理念滞后
        4.3.2 监管资源紧缺
        4.3.3 监管法规缺位
        4.3.4 监管体制不畅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国外小微信贷业务监管经验借鉴
    5.1 国内的监管经验启示
        5.1.1 台州市的监管经验启示
        5.1.2 宁波市的监管经验启示
    5.2 国外的监管经验启示
        5.2.1 美国的监管经验启示
        5.2.2 日本的监管经验启示
        5.2.3 德国的监管经验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的政策建议
    6.1 改进监管思路,实现风险监管与政策发展有机统一
        6.1.1 平衡政府监管和市场配置的有机统一
        6.1.2 适度提升监管容忍度
        6.1.3 培育银行自治能力
    6.2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法规制度体系
        6.2.1 完善小微信贷监管制度
        6.2.2 理清小微信贷监管体制
        6.2.3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6.3 加大监管正向激励引导,激发政策执行动能
        6.3.1 优化监管部门内部考核导向
        6.3.2 重塑农村中小银行监管考核机制
    6.4 加大监管资源投入,强化监管执行保障
        6.4.1 加快监管人力资源优化
        6.4.2 加强垂直监管部门与地方监管部门的资源优势互补
    6.5 加快监管配套体系建设,助力监管政策落地
        6.5.1 建立小微信贷配套评级体系
        6.5.2 建立小微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6.5.3 培育小微信贷中介服务体系
    6.6 加强监管政策设计,减少监管的负外部效应
        6.6.1 做好监管政策设计论证
        6.6.2 做好监管政策执行监督
        6.6.3 做好监管政策效果评估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关于惠州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监管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 2 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监管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创新点
2 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理论基础
    2.1 市场失灵理论
    2.2 政府规制理论
    2.3 规制失灵理论
    2.4 市场增进理论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3 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要素分析
    3.1 市场约束
    3.2 完善市场约束的主体和客体
    3.3 完善市场约束的手段和原则
    3.4 完善市场约束的作用和意义
    3.5 本章小结
4 银行业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实证研究
    4.1 我国银行业政府监管有效性实证评价
    4.2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效性实证研究
    4.3 市场约束缺失的危害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现状
    5.1 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历史演进
    5.2 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困境
    5.3 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困境成因
    5.4 本章小结
6 国外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比较与借鉴
    6.1 美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
    6.2 阿根廷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
    6.3 新西兰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
    6.4 比较与借鉴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的路径与策略
    7.1 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7.2 建立强制信息披露机制
    7.3 发展商业信用评级
    7.4 重构银行安全网
    7.5 建立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2008-201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核心数据

(6)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1.2.1 问题投保机构的界定
        1.2.2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涵
        1.2.3 早期纠正机制的概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几个假定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2.1.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新凯恩斯的适度干预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挤兑理论
        2.2.3 激励相容理论
        2.2.4 协同效应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框架
    3.1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制度安排及缺陷
        3.1.1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的制度安排
        3.1.2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制度存在的缺陷
    3.2 国际上存款保险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框架
        3.2.1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3.2.2 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3.2.3 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机制框架的构建及实践
    3.3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预防与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框架
第4章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费率机制构建
    4.1 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理论梳理与评价
        4.1.1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
        4.1.2 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理论的不足
    4.2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4.2.1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框架概述
        4.2.2 中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的反思
    4.3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费率定价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4.3.1 Merton(1977)存款保险期权定价理论模型
        4.3.2 中国大型投保机构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设计
        4.3.3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4.3.4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问题投保机构的识别与早期纠正机制构建
    5.1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梳理与评价
        5.1.1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理论梳理
        5.1.2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的实践
        5.1.3 问题投保机构识别系统缺陷
    5.2 中国中小型问题投保机构识别模型及实证分析
        5.2.1 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5.2.2 中小型问题投保机构识别模型构建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的完善
        5.3.1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立法现状及问题
        5.3.2 中国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机制的完善
第6章 存款保险制度事后处置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6.1 存款保险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基本原则
        6.1.1 及时介入原则
        6.1.2 成本最小原则
        6.1.3 快速有序原则
    6.2 中外问题投保机构处置实践及比较
        6.2.1 危机期间发达国家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主要方式
        6.2.2 近年来中国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有益实践
    6.3 中国存款保险事后处置机制的完善
        6.3.1 中国处置问题投保机构的主要方式
        6.3.2 中国问题投保机构处置机制的检讨与反思
        6.3.3 完善中国存款保险事后处置机制的建议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信托
        二、信托公司
        三、信托公司风险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分析
        一、金融风险的外生性理论
        二、金融风险的内生性理论
    第二节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
        一、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经济风险预警理论
        一、宏观经济风险预警
        二、企业风险预警
        三、金融风险预警
    第四节 信托公司风险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信托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信托业恢复经营的背景与动因
    第二节 中国信托业的功能演变与发展历程
        一、1979-1998年: 功能错位,偏离本源
        二、1999-2006年: 明确定位,有法可依
        三、2007年至今: 回归信托本源业务
    第三节 2007年以来信托公司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信托公司业务模式的特殊性
        二、2007年以来信托公司的经营特征
        三、新环境下信托公司的发展动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托公司风险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信托公司风险的一般特征
        一、信托公司风险的基本类型
        二、资金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征
        三、财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征
        四、融资类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征
        五、投资类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征
        六、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的风险特征
    第二节 重点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一、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二、银信合作信托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三、基础设施信托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四、矿产信托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五、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近期信托风险事件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一、近期信托风险事件的特征分析
        二、近期信托风险事件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托公司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信托公司风险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一、信托公司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信托公司风险的内部影响因素
    第二节 信托公司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选择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四、模型构建
        五、模型估计与检验
        六、模型估算结果与分析
        七、实证分析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步骤
        一、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第二节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的初选
        一、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的研究基础
        二、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的初选思路、依据与内容
    第三节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初选指标的筛选
        一、定量指标的筛选
        二、定性指标的筛选
        三、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托公司风险评价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一、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确定评价因素集合
        二、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集合
        三、确定评语集并对其赋值
        四、计算隶属度矩阵
        五、计算信托公司风险综合评分
    第三节 信托公司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
        一、单个信托公司的风险评价
        二、信托行业的整体风险评价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多分类SVM的信托公司风险预警模型
    第一节 信托公司风险预警的基本框架
        一、信托公司风险预警的目标
        二、信托公司风险预警的原则
        三、信托公司风险预警的结构与流程
    第二节 风险预警模型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支持向量机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原理
        一、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
        二、支持向量机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信托公司风险预警模型
        一、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算法
        二、基于多分类SVM信托公司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信托公司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信托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二、完善信托公司风险的外部监管
        三、信托行业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丽水市各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研究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文献回顾
    2.2 基本概念
        2.2.1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2.2.2 竞争力概念
    2.3 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2.3.1 核心竞争力理论
        2.3.2 企业能力理论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2.4 竞争力分析模型
        2.4.1 PEST分析模型
        2.4.2 五力分析模型
        2.4.3 SWOT分析模型
        2.4.4 数理模型分析
3 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现状分析
    3.1 丽水市经济金融运行情况
    3.2 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SWOT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弱势分析
        3.2.3 机会分析
        3.2.4 威胁分析
    3.3 小结
4 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实证分析
    4.1 选择分析样本
    4.2 选择分析方法
    4.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3 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赋值
    4.4 实证分析
        4.4.1 定义变量
        4.4.2 指标值检验并提取公共因子
        4.4.3 因子旋转并定义公共因子
        4.4.4 因子得分函数及综合排名
    4.5 小结
5 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5.1 公司治理
    5.2 风险管理
    5.3 金融创新
    5.4 小结
6 提升丽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的建议
    6.1 完善内部管理
    6.2 明确市场定位
    6.3 加强风险管理
    6.4 创新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9)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第六节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概述
    第一节 我国银行间市场监管体制概述
        一 银行间市场监管现状
        二 银行间市场监管机制的缺陷
        三 银行间市场监管面临的新问题——以河南省银行间市场成员为例
    第二节 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内涵
        一 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的含义
        二 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的作用
        三 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我国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指标
        一 金融统计监测指标基本概述
        二 金融统计监测指标对建立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启示
    第二节 银监会1104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
        一 1104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基本概述
        二 1104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对建立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的启示
第四章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一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设计目标
        二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二节 监管指标界定范围
        一 合规性指标
        二 风险指标
        三 盈利性指标
    第三节 监管指标的生成及运用
        一 监管指标的生成
        二 监管指标的分析评价机制
        三 监管结果的运用
第五章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运用
    第一节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一 基础数据及生成指标分析
        二 机构综合评价
    第二节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分析
        一 基础数据提取情况
        二 监管指标生成及有效性分析
        三 三家机构的综合评价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综合结论
        一 指标体系的优点
        二 指标体系的不足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 建立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工作机制
        二 完善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
        三 加强监管理论和实践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A 河南省银行间市场成员金融市场业务调查问卷
附录B 河南省银行间市场成员高管及交易员知识测试试卷
附录C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方案
附录D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测报表
附录E 《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测报表》填报说明
个人简历
致谢

(10)基于风险收益视角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外部监管绩效研究
        1.2.2 “内嵌式监管”绩效研究
    1.3 写作思路与结构
        1.3.1 本文的写作思路
        1.3.2 本文的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银行监管及其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银行监管及其必要性理论
        2.1.1 公共性质论
        2.1.2 利益保护论
        2.1.3 消费者信心论
        2.1.4 银行风险论
        2.1.5 适度竞争论
        2.1.6 监管的辩证法论
    2.2 政府与金融监管
        2.2.1 政府
        2.2.2 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
    2.3 银行监管目标的历史演进
        2.3.1 安全性目标动因贯穿始终:20世纪30年代之前
        2.3.2 安全性目标优先以应对危机: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2.3.3 效率性目标优先以摆脱滞胀:20世纪70年代—90年代
        2.3.4 安全性目标与效率性目标并重:20世纪90年代至今
    2.4 有效银行监管理论
        2.4.1 有效银行监管的界定
        2.4.2 基于成本收入分析法的银行监管绩效评价
        2.4.3 基于目标完成程度分析法的银行监管绩效评价
    2.5 次贷危机后相关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
        2.5.1 宏观审慎监管
        2.5.2 银行资本监管
        2.5.3 薪酬激励限制
3.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及其特征分析
    3.1 政府为银行监管主体的双线多头监管
        3.1.1 中央政府层面的银行监管
        3.1.2 地方政府层面的银行监管
    3.2 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嵌式监管”
        3.2.1 “内嵌式监管”的含义
        3.2.2 “内嵌式监管”的表现形式
    3.3 我国银行监管目标具有双重性
        3.3.1 银行外部监管的双重目标
        3.3.2 银行“内嵌式监管”的双重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发展历程
        4.1.1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监管的发展与实践
        4.1.2 我国地方政府银行监管的发展与实践
        4.1.3 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的发展与实践
    4.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我国政府在银行监管中存在定位困境
        4.2.2 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4.2.3 地方政府过度监管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绩效的实证研究
        5.1.1 研究假设
        5.1.2 研究设计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我国商业银行“内嵌式监管”绩效的实证研究
        5.2.1 研究假设
        5.2.2 研究设计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风险收益视角的国际银行监管经验借鉴
    6.1 银行监管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6.1.1 美国银行监管体系
        6.1.2 德国银行监管体系
        6.1.3 英国银行监管体系
        6.1.4 新加坡银行监管体系
        6.1.5 各国银行监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6.2 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的国际经验借鉴
        6.2.1 美国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
        6.2.2 德国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
        6.2.3 英国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
        6.2.4 澳大利亚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
        6.2.5 各国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对我国的启示
    6.3 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6.3.1 美国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
        6.3.2 英国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
        6.3.3 日本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
        6.3.4 各国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6.4 银行监管人员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6.4.1 美国银行监管人员管理
        6.4.2 澳大利亚银行监管人员管理
        6.4.3 日本银行监管人员管理
        6.4.4 各国银行监管人员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7.2.1 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
        7.2.2 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方法与手段
        7.2.3 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信息化建设
        7.2.4 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人员管理
        7.2.5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监管职能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S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曹阳.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D]. 戚瀚英.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3]国家审计监督与金融风险防范关系研究 ——基于银行的实证分析[D]. 李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惠州地区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信贷业务政府监管研究[D]. 林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政府监管者完善银行业市场约束研究[D]. 肖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6]我国问题投保机构预防与处置机制研究 ——基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视角[D]. 夏江山.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4)
  • [7]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D]. 朱丽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8]丽水市各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竞争力研究[D]. 叶枝繁.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9]河南银行间市场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研究[D]. 韩其耘. 郑州大学, 2014(12)
  • [10]基于风险收益视角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绩效评价研究[D]. 黄光. 江西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风险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