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na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

Belona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

一、贝络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叶勇,邵雯雯,熊雄,陈冬,龚捷[1](2020)在《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选取2020年2月之前有关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对比单用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88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在治疗DGP患者的有效率(OR=4.86,95%CI:2.71~8.74)、复发率(OR=0.15,95%CI:0.06~0.36)、空腹血糖(SMD=-0.51,95%CI:-0.75~-0.26)及胃排空时间(MD=-13.13,95%CI:-15.49~-10.78)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对尿素氮(SMD=-0.46,95%CI:-0.69~-0.24)、谷丙转氨酶(MD=-2.90,95%CI:-4.64~-1.17)的影响也小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控制餐后2h血糖(SMD=-0.03,95%CI:-0.31~0.25)、胰岛素抵抗指数(SMD=-0.11,95%CI:-0.39~0.17)上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DGP患者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单用莫沙必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子健[2](2017)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糖尿病胃轻瘫症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研究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胃轻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的方式,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手检相关杂志,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再分别由两名评价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简单方法对检所收集到的文献独立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进行交叉核对后,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部分(1)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莫沙必利实验组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68.70%,安慰剂组为42.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8.00%,多潘立酮组为70.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68.35%,奥美拉唑组为87.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采用固定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90.91%,伊托必利组94.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部分(1)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4.62%,安慰剂组为69.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6.43%,多潘立酮组为6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59.62%,奥美拉唑组为78.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2.36%,奥美拉唑组为74.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6.23%,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组为87.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部分(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5.79%,安慰剂组为3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1.02%,多潘立酮组为59.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1)莫沙必利在改善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患者总体症状的方面优于多潘立酮、安慰剂,但低于奥美拉唑,与伊托必利无显着差异;(2)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优于多潘立酮组、低于奥美拉唑实验组组;且在联合用药的方面: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的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疗效优于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3)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疗效优于安慰剂和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糖尿病胃轻瘫症的药物。该研究的结果对枸橼酸莫沙必利在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蔡雪茹[3](2017)在《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下降、早饱、上腹部饱胀不适、慢性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目前国内西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是在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口服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促胃动力为主,而这些西药的应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可见DGP的西医治疗方法十分有限。这便显示出中医的优势。而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消渴病"继发"痞满"和(或)"呕吐"的范畴,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然而由于辨证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辨证选方的标准,因此通过研究中医文献以探索前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今后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显得尤为必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搜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和文献来源,检索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可纳入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方剂及药物组成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找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高频药物及药类,运用聚类分析找出核心优势组合,进而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配伍。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有285篇,其中共应用方剂181种,中药共164味。应用频数在5次以上的方剂有9种(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磨汤、补中益气汤、枳实消痞汤、升阳益胃汤、旋覆代赭汤、枳术汤),共计90次,所占频率为31.6%。而用于治疗胃阴亏虚证的方剂只有6种(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麦门冬汤、一贯煎、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玉女煎),共出现11次,所占频率为3.86%。中药应用总频数为1928次,其中应用频数在10次以上的中药38味,共计出现1026次,所占频率为53.2%,对使用频数在10次上的38味中药进行药物归类得出10种药类,依据使用总频数高低排列分别为: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补阴药、活血药、温里药及补血药,用药相对集中,最多的为补气类药物,按使用频数高低依次为:白术、党参、甘草、黄芪、山药、太子参、人参,单此7味中药便出现276次。纵观近10年用于辨证治疗DGP的药物,滋阴药有12种,而滋养胃阴类药物只出现97次,所占频率为5.03%(表4),共7种,分别为:麦冬、生地、石斛、沙参、葛根、玉竹、百合。结论:1.目前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辨证及方剂使用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仅方剂种类分散,而且出现了较多自拟方及经验方。但其中亦不乏较为公认的方剂,如: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及六君子汤。2.临床医家遣方用药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多数现代中医家均认为其定位在胃,与脾、肝密切相关,治疗上以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疏肝理气、清热化湿、消食导滞、滋阴益胃等。临床用药方面,主要药类有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消食药、化痰药、补阴药、活血药、温里药及补血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医家已关注DGP胃阴亏虚证继而对此进行临床试验。3.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得出频数在40次以上的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药对10对,多为补气药和化湿药、化痰药、理气药的组合,可见这些药在治疗DGP时占据主导作用。提示在临床治疗DGP时,若不能完全把握患者的证型,使用这些药物组合,虽不能完全符合患者的辨证论治,但能对改善患者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梁鹏[4](2016)在《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并探讨胃肠舒在糖尿病性胃轻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阶段内该院收治的胃轻瘫患者中随机抽取138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抽签的分组方法将这1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6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肠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贝络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5%,与对照组的89.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餐后2 h血糖值出现显着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胃肠舒治疗,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

甘瑨[5](2016)在《基于文献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胃扩张、胃蠕动减弱和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点,常表现为胃脘胀满、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厌食等症状,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为主,而西药的应用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痞满”范畴,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然而由于辨证方法的多样性,目前仍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的标准,因此通过研究中医文献以探索前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今后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及方法,显得尤为必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搜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分析,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和文献来源,检索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所记载的方剂及其中药组成并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及频率分析找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高频药物及药类,运用聚类分析找出核心优势组合,进而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配伍。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有369篇,其中共应用方剂189种,中药164味,总频数2489次。其中使用频数在10次以上的中药45味,共计出现1404次,所占频率为56.4%;使用频数在40次以上的中药14味,共计出现839次,所占频率为33.7%,分别为:白术、茯苓、半夏、党参、甘草、陈皮、黄芪、枳实、枳壳、鸡内金、木香、厚朴、丹参、柴胡。用药类别方面,补气药应用最多,其次为理气药、化湿药、消食药和化痰药。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使用频率较高的10个药对,分别为:B1白术、茯苓,B2茯苓、半夏,B3白术、半夏,B4甘草、半夏,B5白术、陈皮,B6茯苓、陈皮,B7党参、白术,B8半夏、陈皮,B9白术、甘草,B10茯苓、甘草。以及药物关系密切的8个聚类方,分别为:D1竹茹、藿香、莱菔子、山楂,D2麦冬、石斛、山药、柴胡、郁金,D3神曲、莱菔子、山楂、川楝子,D4旋覆花、白扁豆、大黄、佛手、莲子,D5枳壳、甘草、麦芽、香附,D6生地黄、玄参、山茱萸、知母、黄柏,D7砂仁、陈皮、白术,D8佩兰、苍术、豆蔻、红花。结论:1、各医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选方较为分散,多根据临床经验,辨证论治,故出现了很多自拟方或经验方,根据已有数据总结得出,各医家所选用的方剂以补益剂和理气剂为主。2、用药方面,主要药类有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消食药、化痰药。3、通过方药分析得出,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以健脾益气为本,兼以行气、利湿、化痰、消食、活血等,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许冬梅[6](2015)在《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8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6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肠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贝络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6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6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86%。两组数据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MCⅢ相持续时间、收缩波幅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长(P<0.05);Ⅱ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Ⅰ相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舒对于促进胃动力、降血糖就有较好的效果,并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对于DGP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王贞雅[7](2015)在《捏脊配合针刺调节DGP兔胃肠激素分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拟采用改良方法制备DGP新西兰兔模型,观察捏脊配合针刺疗法对模型新西兰兔基本情况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为今后阐明捏脊配合针刺疗法对DGP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兔36只,体重1.8-2.3kg,雌雄各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体重和雌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捏脊组、针刺组、捏脊针刺组和西沙必利组。后5组采用链脉佐菌素溶液腹腔注射、高热量饲料不规则喂养和熟地灌胃制备糖尿病胃轻瘫动物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治疗外,其他组在造模成功后进行治疗。捏脊组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由下向上随捏,直至大椎穴;针刺组根据《实验针灸学》有关动物取穴方法定位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西沙必利组则给予西沙必利水溶液灌胃治疗,治疗共2周。实验结束后,测出体重增加值、血糖及摄食量;测出兔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各个治疗组均出现体重减轻,血糖均升高和摄食量均减少(P<0.05);但治疗组较之模型组的不作任何处理,其体重回升,血糖下降和摄食量增加(P<0.05);四治疗组之间,其中捏脊配合针刺组效果最明显。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各个治疗组胃内残留率升高,以及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而模型组较之其他治疗组更明显,即胃内残留率更高,小肠推进率更低(P<0.05);治疗组当中捏脊配合针刺组效果最理想,即胃内残留率低,小肠推进率高。3.血浆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含量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是均有所下降,(P<0.05);较之治疗组,其中模型组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中,捏脊组的效果最理想,即胃泌素回升多,生长抑素下降也多。4.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模型组下降幅度也较之其他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中,捏脊配合针刺组的含量最多。结论:1.本实验证实了采用链脉佐菌素溶液腹腔注射、高热量饲料不规则喂养和熟地灌胃制备糖尿病胃轻瘫动物模型的综合方法,使动物模型更趋完善。2.捏脊、针刺及西沙必利均可显着逆转模型新西兰兔的高血糖、高胃内残留率和小肠低推进率,具有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排空的作用。3.捏脊、针刺及西沙必利可促进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分泌,调节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等指标,从而影响模型新西兰兔摄食量及胃肠动力,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获效的机制。

邹卓成[8](2011)在《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胃动力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变化为胃窦张力低下,运动减弱、减慢,排空延迟,致食物瘀滞于胃窦内,而出现上消化道不适症状。针灸疗法因其简、便、验、廉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占有一定的优势,能治愈或改善胃轻瘫的症状,同时又能兼顾降血糖,起到双重的作用。近年来胃肠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糖尿病胃轻瘫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方向,而ICC作为胃肠起博细胞是反映胃肠功能重塑最相关的细胞。因此,本文拟从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胃动力的促进作用方面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1.文献研究通过对糖尿病胃轻瘫病因病机理论的古代及现代文献研究,我们认为糖尿病胃轻瘫多属中医的“痞证”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其病位主要在胃腑。各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在通过各种角度对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作用机制作出探讨。本文还就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肠运动障碍、ICC细胞的认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糖尿病胃肠运动障碍的发病机理可能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分泌异常、高血糖、平滑肌损害以及微血管病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另外,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 of Caial, ICC)损伤或功能失调也可能是糖尿病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而电针能治愈或改善胃轻瘫的症状,同时又能兼顾降血糖,对胃肠运动的促进和功能重塑起着重要作用。2.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电针以研究DGP的胃动力作用及临床疗效。寻找治疗DGP的有效方法,改善DGP患者的胃窦张力,促进胃内容物排空,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符合标准的DGP病人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设立工组为治疗组,在接受常规降糖药物的同时,进行电针治疗,取中脘、章门(双)、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天枢(双),纳入治疗第一天开始使用电针,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分钟后出针,电针1次/天,五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两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H组为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5mgtid,餐前15—30分口服,两周为一疗程。采用痞满证分级和各胃肠道症状评分、空腹血糖等为疗效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评价。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痞满证分级评分、痞满证的胃部饱胀、饱胀时间、胃痛、暖气、饮食改变、大便情况等临床症状评分和空腹血糖,经统计学计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痞满证分级、胃部饱胀、饱胀时间、胃痛、暖气、饮食改变、大便情况等的评分均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空腹血糖均下降(P<0.01),其中空腹血糖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有差异,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优。结论:1.电针和口服莫沙比利均对DGP患者痞满证和各胃肠道症状有改善作用,电针治疗更优;2.电针和口服莫沙比利均对DGP患者痞满证均有较好疗效,且电针治疗的治愈程度更优;3.电针和口服莫沙比利治疗措施可能通过改善DGP患者胃动力障碍而对空腹血糖降低有一定作用。3.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胃肠运动功能及ICC细胞含量、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25只)、模型组(25只)、西药组(25只)、电针组(25只)。模型组动物按55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脉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10周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西药组(DM+DRU组),电针组(DM+ACU组)。电针组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4疗程;西药组予莫沙必利灌胃,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4疗程;空白组、模型组不进行治疗。实验期间按期观察记录大鼠饮食、粪便、活动等一般状况及血糖,体重。实验结束前一天记录大鼠体重和尾静脉血糖值,并予核素检测。末次电针后禁食24小时,各组均经口给予10%的炭粉混悬液(其中活性炭和阿拉伯胶各含10%),按10ml/kg体重用量灌胃,30分钟后将大鼠颈椎脱臼处死,打开腹腔,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胃肠推进指标:胃肠推进指标=炭粉前端至幽门括约肌距离(cm)/幽门括约肌至小肠末端距离(cm)X 100%。测量完毕后取胃窦部组织四块,一块于—20℃冰箱保存备用,做ELISA法测定胃肠激素;一块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做HE和c-kit免疫组化染色;一块放入液氮罐,—70℃低温冰箱保存,做荧光定量PCR检测c-kit基因表达;一块做电镜检测。观察以下指标:(1)采用核素扫描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液相排空的变化。(2)各组大鼠行为学(毛发、体重、粪重等)、血糖及胃肠推进率的变化。(3)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窦组织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的表达。(4)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ICC间质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的变化,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ICC间质细胞的数量。(5)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ICC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形态学的变化。(6)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c-kit基因表达的变化。(7)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分别做各组大鼠胃肠功能与胃肠激素、ICC的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1)胃肠动力障碍的变化模型组与空白组的胃半排时间、胃60分钟排空率和胃肠推进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此外,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胃半排时间、胃60分钟排空率和胃肠推进率的差异显着(P<0.01)。(2)行为学及血糖值的变化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在主症“三多一少”、活动、反应、毛发生长、进食、二便、体重、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均有显着差异;而电针组较模型组、西药组症状明显减轻;电针治疗组血糖值较模型组、西药组低。(3)胃肠激素的变化及相关分析正常情况下,空白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MTL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病理状态下,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MT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MTL含量在血清与在胃窦组织中的变化情况似成负相关关系。正常情况下,空白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GAS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病理状态下,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GA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GAS含量在血清与在胃窦组织中的变化情况似成负相关关系。正常情况下,空白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SS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病理状态下,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可见,大鼠血清和胃窦组织中S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空白组大鼠胃粘膜腺体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排列规则紧密,细胞间间隙适中,未见空泡样变,无血管扩张等。DGP模型组腺体排列不齐,细胞间隙变大,腺体细胞胞浆减少、染色淡、空泡样变,粘膜及粘膜下层充血,血管扩张,胃壁平滑肌胞浆染色淡,透亮、有空泡样变;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胃粘膜及粘膜下层血管充血减轻,粘膜腺体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空泡变少,细胞间隙稍大,胃壁少量空泡样变;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胃粘膜及粘膜下层血管充血减轻,粘膜腺体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排列较整齐,空泡变少,细胞间隙稍大,胃壁少量空泡样变。图象分析显示,正常空白组大鼠阳性ICC含量最大;模型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空白组>电针组>西药组>模型组。c-kit免疫组化标记后,光镜下观察到ICC被染成棕黄色,胞膜、胞浆着色。空白组大鼠的胃窦部阳性ICC最为密集,位于环行肌层与纵行肌层之间、环行肌细胞之间以及环行肌层的内表面,并尤以环纵肌之间为多,该细胞大多与神经纤维末梢及神经束伴随存在,并由许多的缝隙连接紧密连接在一起,呈聚集分布。细胞多呈纺锤形、细长形或不规则形,有较多突起,胞质少,细胞核大,多为椭圆形,染色较深。模型组大鼠ICC明显减少,细胞萎缩,突起消失,细胞对比度差,ICC与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明显减少;西药组大鼠ICC数量减少明显,细胞萎缩,突起消失,细胞对比度差,ICC与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减少明显;电针治疗组ICC数量略有减少,但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突起短缩,ICC与其他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存在。(5)透射电镜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GP模型组大鼠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在与其他的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和神经末梢之间的缝隙连接均显着减少,结构受破坏;细胞器数量显着减少;细胞结构缺损,病理改变显着。电针组大鼠胃窦部ICC的数量较模型组为多,较空白组稍减少。ICC形态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较空白组大鼠减少,并可见轻度肿胀,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尚存。ICC与平滑肌细胞及神经末梢间连接的病理损害较模型组轻,其结构较清晰而紧密。壁内神经及ICC的分布及突起连接的病理损害较模型组为轻。大鼠胃的毛细血管管壁不平,内皮细胞肿胀及管腔淤曲减轻,空泡样变少。(6)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大鼠胃窦组织kit表达量比较,各组均有表达下降,差异均具显着性(P<0.01)。空白组kit表达量差异倍数>电针组>西药组>模型组,四者之间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直线回归及相关性分析结果ICC含量和胃肠激素中(组织MTL、组织GAS)对胃动力参数变化的影响最密切,而治疗后血糖指数的变化似乎与胃动力变化的相关性不大。由于电针的干预,在糖尿病胃轻瘫后胃动力参数的变化与ICC间质细胞、胃肠激素(MTL、GAS、SS)密切相关,电针促进了三者的良性相互作用。结论:(1)用STZ造模的糖尿病大鼠确实存在胃肠运动功能减弱现象,提示DGP模型诱导成功;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胃排空明显增强,并且作用优于西药组,胃肠推进率显着升高,说明电针有较强的促胃肠运动作用;此外,电针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较模型组低,证明电针不仅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而且还可能通过加速胃排空而调节DGP大鼠血糖的作用。(2)电针可通过降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外周血中MTL、GAS的含量,升高SS的含量;同时升高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组织中MTL、GAS的含量,降低SS的含量,加速其胃排空功能,来调节DGP大鼠胃动力的作用。而胃窦部组织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似乎更能直接地反映其胃肠功能的状态。(3)糖尿病胃肠损伤后,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形态学改变,细胞器减少,尤其是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溶解,引致其对神经细胞兴奋的传导功能降低;此外,与神经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锐减,在控制肌细胞运动的中介功能方面显着下降,引致胃肠道慢波节律减慢或紊乱;电针可干预ICC间质细胞的活化状态,抑制ICC间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增强ICC细胞对各种信号的接受,稳定缝隙连接,维持胃肠激素(MTL、GAS、SS)含量的均衡,以促进ICC间质细胞与胃肠激素的良性相互作用;并反作用于胃肠神经元网络,从而促进ICC结构的修复,提高细胞间缝隙连接结构,影响胃电节律的传递功能,达到促进胃动力重建的目的。(4)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后,大鼠胃肠排空的变化与胃肠激素MTL、GAS、SS和ICC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电针可能通过ICC间质细胞的活化状态,促进ICC细胞功能与胃肠激素的良性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胃窦组织细胞形态学结构重塑和传递功能,达到促进胃肠动力重建的目的。(5)结合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我们认为针刺启动神经-间质网络调节,促进胃肠动力重建是其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关键作用机制。

赵兰风[9](2011)在《电针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评价电针、西药、电针结合西药三组方法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病人,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电针组(Ⅰ组),西药组(Ⅱ组),电针+西药组(Ⅲ组)3组,3组在接受常规降糖药物的同时,Ⅰ组予以电针治疗,取穴:足三里(双)、中脘、梁门(双)、天枢(双)、上巨虚(双),Ⅱ组予以莫沙比利(商品名贝络纳)5mg,tid,餐前15-30分钟口服,Ⅲ组予以电针+西药方案治疗。电针采用脉冲电,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分钟后出针,电针1次/天,五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两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X线透视胃内小钡条残留数、痞满证分级、临床症状评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为疗效指标,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评价,观察期为2周。并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内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SNK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总结、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X线透视胃内小钡条残留数、痞满证分级、痞满症疗效评定、胃部饱胀程度、饱胀持续时间、胃部压痛、食量、嗳气、大便质量等临床症状评分和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三组患者X线透视胃内小钡条残留数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三组均能促进胃固体排空。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促进胃固体排空方面,电针+西药组优于电针组和西药组,电针和西药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三组患者痞满症分级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三组均能改善痞满症。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电针与西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痞满症方面,电针+西药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西药组。三组痞满证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电针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有效率比较(P<0.05),三组间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电针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均可提高痞满证的疗效,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无差异,两组均优于西药组。治疗后对三组患者胃部饱胀程度、饱胀持续时间、胃部压痛、食量、嗳气、大便质量等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三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电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异,均优于西药组。治疗后对三组患者空腹血糖进行比较,电针组、西药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针+西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电针+西药组能控制空腹血糖。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电针与西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控制空腹血糖方面,三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三组患者早餐后2h血糖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三组均能控制早餐后2h血糖。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电针+西药组与西药组、电针与西药组比较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控制空腹血糖方面,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三组均能促进胃固体排空,电针+西药组优于电针组和西药组,电针和西药组无明显差异。2.三组均能改善痞满症,电针+西药组优于电针组,电针组优于西药组。3.三组均能改善胃部饱胀程度、饱胀持续时间、胃部压痛、食量、嗳气、大便质量等临床症状,电针+西药组与电针组均优于西药组。4.电针+西药组能控制空腹血糖,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5.三组均能控制早餐后2h血糖,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电针结合西药能更好地促进胃固体排空,改善痞满症,改善临床症状。

陈俊[10](2010)在《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SCF-Kit信号途径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系统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今消渴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特点,对消渴胃病(糖尿病胃轻瘫)的理法方药进行理论探讨,丰富中医学对消渴胃病的认识;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SCF-Kit信号途径在Cajal间质细胞受损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中药糖胃康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部位、环节及分子机制,为临床开发防治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中药制剂奠定基础。方法理论研究:对消渴胃病的历史源流、病机特点及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讨论糖胃康的组方原则及药效分析。实验研究:采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即单日上午进食,双日下午进食)诱导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糖胃康高剂量组、糖胃康中剂量组、糖胃康低剂量组和西沙比利治疗组)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ICC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c-kit蛋白、SCF蛋白表达水平,RT-PCR测定各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SCF mRNA的表达。结果1.消渴胃病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且“本虚之中,脾虚为要”、“标实之中,毒邪为甚”,糖胃康针对此病机而设,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排毒之功效。2.糖尿病及糖尿病胃轻瘫造模研究中:在造模后前4周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较,日进食量均明显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且以糖尿病模型组尤为明显;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第6周后,日进食量减少,第8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较,第4周后,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日进食量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1)。造模后前2周,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日饮水量均显着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造模4周后,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日饮水量较糖尿病模型组减少,第6周后尤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体重随着时间的延长(造模2周后)均呈现体重下降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且以糖尿病胃轻瘫组大鼠下降尤为明显;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较,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造模后糖尿病模型组及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均出现大便量少、色淡、质稀软、互相粘连、不成形等大便性状的改变,且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尤为明显。在胃排空功能的测定方面,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功能均有所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胃排空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有显着性差异(P<0.01)。3.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中:糖胃康高、中剂量组分别与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相比较,大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均升高(P<0.01)、抵抗指数均降低(P<0.01);胰岛形状较规则,细胞数量增多,胞浆较丰富;胰岛β细胞团平均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且胃排空功能与西沙比利治疗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高、中剂量的糖胃康可通过其有效的降糖作用来改善IR,又可以通过其改善IR的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恢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缓解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模型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胰岛内有明显的脂质沉积,可能是糖尿病及糖尿病胃轻瘫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实验后期,模型组大鼠体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以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为甚,分析原因可能为血糖较高,细胞供能不足,机体分解脂肪供能而导致的消瘦,与临床上未经控制的血糖,糖尿病病程进展而出现“消瘦”的临床特征相符合;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因饮食减少,供能更为不足而致体重下降更加明显。药物干预后,糖胃康高、中剂量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内脏脂肪/体重均明显降低,说明其对血脂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4.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研究中: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胃窦ICC与其它的ICC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以及神经末梢之间的缝隙连接明显减少,尚存细胞间的连接结构不清,间隙增大。部分ICC的基膜与细胞膜分离,形成空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甚至溶解;胞质广泛溶解,有大量的胞质内空泡形成;细胞器数量减少明显。药物干预后,糖胃康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窦ICC与其它的ICC之间、平滑肌细胞之间以及神经末梢之间的缝隙连接均明显增多,ICC的基膜结构趋于完整,部分线粒体轻度肿胀,细胞器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干预后,糖胃康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c-kit蛋白表达水平较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均显着升高(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SCF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中: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SCF的m RNA及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干预后,糖胃康高、中剂量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SCF的m RNA及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较糖尿病胃轻瘫模型组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脾虚失运是消渴病形成的关键环节,热毒、湿毒、瘀毒、浊毒等毒邪既是消渴病的病理产物,又是消渴胃病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消渴胃病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且“本虚之中,脾虚为要”、“标实之中,毒邪为甚”,治疗原则上应病证结合、标本兼顾。针对消渴胃病“脾虚毒盛”的主要病机,结合中医药理论及现代药理研究,精心组方而成的糖胃康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排毒的功效。2.在单次腹腔注射STZ的基础上,采用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即单日上午进食,双日下午进食)的方法能成功复制糖尿病胃轻瘫模型。3.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IR,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增强DGP的胃排空功能,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糖胃康可通过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糖、脂代谢紊乱,上调SCF表达水平,调控ICC的分化、发育和表型维持,恢复SCF/Kit的信号传递系统通路,从而使胃平滑肌收缩功能改变,增强DGP的胃排空功能。

二、贝络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贝络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入选与基本特征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治疗有效率
        2.2.2 治疗后复发率
        2.2.3 调节FBG的能力
        2.2.4 2hPG的比较
        2.2.5 治疗后对Cr的影响
        2.2.6 治疗后对BUN的影响
        2.2.7 治疗后对SGPT的影响
        2.2.8 胃排空时间的比较
        2.2.9 IRI的比较
    2.3 发表性偏倚
3 讨论

(2)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糖尿病胃轻瘫症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莫沙必利基本信息
    1.1 药品有效成分
        1.1.1 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特征
        1.1.2 药理学信息
    1.2 药品制剂
        1.2.1 药品的主要制剂类型
        1.2.2 药动学信息
    1.3 药品生产厂家
    1.4 临床应用
        1.4.1 适应症
        1.4.2 用法用量
        1.4.3 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二、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评价
    2.1 研究对象
        2.1.1 疾病选择
        2.1.2 疗效指标
        2.1.3 对照药品
    2.2 文献检索策略
        2.2.1 检索原则
        2.2.2 文献检索数据库
        2.2.3 文献检索检索式
        2.2.4 研究过程记录
    2.3 数据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
        2.4.1 莫沙必利对比安慰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2.4.2 莫沙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评价图表
        2.4.3 莫沙必利对比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2.4.4 莫沙必利对比伊托必利治疗消化不良文献质量汇总图表
    2.5 数据定量分析
        2.5.1 莫沙必利对比安慰剂治疗消化不良
        2.5.2 莫沙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
        2.5.3 莫沙必利对比奥美拉唑治疗消化不良
        2.5.4 莫沙必利对比伊托必利治疗消化不良
    2.6 小结
三、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
    3.1 研究对象
    3.2 疗效指标
    3.3 对照药品
    3.4 文献检索策略
        3.4.1 检索原则
        3.4.2 文献检索数据库
        3.4.3 文献检索检索式
        3.4.4 研究过程记录
    3.5 数据提取
    3.6 文献质量评价
        3.6.1 莫沙必利对比安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3.6.2 莫沙必利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3.6.3 莫沙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3.6.4 莫沙必利合并使用奥美拉唑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3.6.5 莫沙必利合并使用奥美拉唑对比多潘立酮合并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文献质量评价图表
    3.7 数据定量分析
        3.7.1 莫沙必利对比安慰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3.7.2 莫沙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3.7.3 莫沙必利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3.7.4 【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对比【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3.7.5 【莫沙必利+奥美拉唑】对比【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3.8 小结
四、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临床疗效评价
    4.1 研究对象
        4.1.1 疾病选择
        4.1.2 疗效指标
        4.1.3 对照药品
    4.2 文献检索策略
        4.2.1 检索原则
        4.2.2 文献检索数据库
        4.2.3 文献检索检索式
        4.2.4 研究过程记录
    4.3 数据提取
    4.4 文献质量评价
    4.5 数据定量分析
        4.5.1 莫沙必利对比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
        4.5.2 莫沙必利对比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症
    4.6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枸橼酸莫沙必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糖尿病胃轻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1 流行病学
        2 诊断
        3 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4 西医治疗研究概况
        5 小结
    (二)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概况
        1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记载
        2 现代中医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中医医家对本病的辨证论治
        4 其他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收集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方法
        2.2 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
        2.3 数据的统汁及挖掘
        2.4 关联规则算法分析及聚类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方剂及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3.2 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3.3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针对数据的探讨
        4.2 对数据挖掘及聚类分析方法的探讨
        5. 结论
        6.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对比
3 讨论

(5)基于文献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一) 糖尿病胃轻瘫西医研究进展
        1. DGP的流行病学
        2. DGP的发病机制
        3. 辅助检查
        4. DGP的诊断
        5. DGP的西医治疗
        6. 小结
    (二)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研究进展
        1. 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2.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病因病机
        3.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辨证分型
        4.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治疗
        5. 糖尿病胃轻瘫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搜集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方法
        2.2 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
        2.3 数据的统计及挖掘
    3. 研究结果
        3.1 药物频数统计结果
        3.2 药类频数统计结果
        3.3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4.2 数据挖掘技术在本研究中的应用体会
        4.3 滋阴降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判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血糖测定
    2.3 两组治疗前后 MMC 比较
3 讨论

(7)捏脊配合针刺调节DGP兔胃肠激素分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对DGP的研究现状
        1.1.1 现代医学对DGP的研究概况
        1.1.2 中医对DGP的研究概况
    1.2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捏脊针刺对DGP兔体重、血糖、摄食量的影响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2 实验用品
        2.1.3 药物配制
        2.1.4 造模方法
        2.1.5 治疗方法
        2.1.6 观察指标
        2.1.7 统计学处理
        2.1.8 结果(详见表1)
        2.1.9 讨论
    实验二 捏脊针刺对DGP兔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2.2. 实验设备
        2.2.3. 造模方法
        2.2.4. 治疗方法
        2.2.5. 取材
        2.2.6. 指标检测
        2.2.7. 统计学处理
        2.2.8. 结果(详见表2)
        2.2.9. 讨论
    实验三 捏脊针刺对DGP兔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的影响
        2.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3.2. 实验设备
        2.3.3. 造模方法
        2.3.4. 治疗方法
        2.3.5. 取材
        2.3.6. 指标检测
        2.3.7. 统计学处理
        2.3.8. 结果(详见表3)
        2.3.9. 讨论
    实验四 捏脊针刺对DGP兔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
        2.4.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4.2. 实验设备
        2.4.3. 造模方法
        2.4.4. 治疗方法
        2.4.5. 取材
        2.4.6. 指标检测
        2.4.7. 统计学处理
        2.4.8. 结果(详见表4)
        2.4.9. 讨论
第三部分 综合分析
    3.1. 动物模型的选择合理
        3.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3.1.2. 造模方法的选择
        3.1.3. 模型的评定
    3.2. 针刺对空腹血糖、进食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3.3. 针刺对胃肠激素的影响
        3.3.1 针刺穴位的选择
        3.3.2 针刺对GAS的影响
        3.3.3 针刺对SS的影响
        3.3.4. 针刺对VIP的影响
    3.4. 捏脊平衡阴阳
        3.4.1. 捏脊疗法的研究近况
        3.4.2. 捏脊疗法的作用机理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致谢

(8)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胃动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病机理论溯源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治疗
        四、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结合治疗
    第二节 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进展
        一、针刺治疗
        二、电针治疗
        三、针药结合治疗
        四、其它治疗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胃轻瘫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二、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
        三、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治疗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Cajal间质细胞的研究概况
        一、ICC的分类
        二、ICC的识别
        三、ICC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
        四、ICC在胃肠中的分布
        五、ICC的发育
        六、ICC的功能
        七、与ICC相关的胃肠动力疾病
        八、Cajal细胞研究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病例选择标准
        四、分组方法
        五、试验措施
        六、观察指标
        七、观察周期
        八、疗效评定指标
        九、针刺意外情况处理
        十、统计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病例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核素扫描胃液相排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和胃肠推进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桨及胃窦部MTL、GAS、SS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窦组织光镜下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五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部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六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七 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肠功能与胃肠激素、ICC的相关性分析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讨论
    1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DGP的认识
        1.2 现代研究
        1.3 结论
    2 临床研究
        2.1 俞募配穴处方的分析
        2.2 电针疗法的运用分析
        2.2.1 电针疗法的机理
        2.2.2 电针疗法的参数及量化
        2.3 针刺补泻对胃动力的调节
        2.4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5 结论
    3 实验研究
        3.1 动物模型的选择
        3.2 高脂不规则饮食法
        3.3 放射性核素法
        3.4 电针治疗选穴原则
        3.5 电针参数的选择
        3.6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知情同意书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电针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临床诊断及辅助检查
        1.4 治疗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进展
        2.1 古代文献记载
        2.2 病因病机
        2.3 辨病论治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3 研究对象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3.4 剔除标准
        3.5 脱落标准及脱落处理
        3.6 研究中止原则
    4 病例来源
    5 分组方法
    6 试验措施
    7 观察周期
    8 观察及疗效评定指标
        8.1 观察指标
        8.2 疗效评定指标
    9 意外情况的处理
    10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治疗前基线比较
        1.1 一般情况比较
        1.2 初诊时基本病情比较
    2 治疗效果比较
        2.1 各组X线透视胃内小钡条数目比较
        2.2 各组痞满证分级评分比较
        2.3 痞满证疗效的分析
        2.4 各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5 血糖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选题目的
    2 取穴依据
    3 分析与讨论
        3.1 治疗前基线比较
        3.2 治疗对胃固体排空的影响
        3.3 治疗对痞满证分级评分及疗效评定的影响
        3.4 治疗对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
        3.5 治疗对血糖的影响
        3.6 电针结合西药改善DGP胃排空水平的分析
        3.7 电针结合西药提高痞满证的疗效、改善痞满症、临床症状的分析
        3.8 电针、西药对血糖影响的分析
    4 结论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随机分配表
    附录2 痞满证分级
    附录3 临床症状分级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SCF-Kit信号途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脾虚致消"学说的探讨
        1. 中医脏象"脾"与现代医学所指"胰腺"的类似性
        2. 中医学"脾主运化"与现代医学胰腺外分泌功能的一致性
        3. 中医学"脾失运化"与现代医学胰腺外分泌功能失常的相似性
        4. "从脾治消"的理论探讨
    二、"脾虚毒盛"是消渴胃病的病机特点
        1. 毒邪与消渴的关系
        2. 毒邪与消渴并发症的关系
        3. 消渴胃病的基本病机
    三、消渴胃病的临证思路
    四、糖胃康的组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糖尿病和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的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二 "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实验三 "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窦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一、"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Cajal间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二、"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平滑肌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三、讨论
    实验四 "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胃窦SCF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干细胞因子和Cajal间质细胞与糖尿病胃轻瘫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认识
附图
致谢

四、贝络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磨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Meta分析[J]. 叶勇,邵雯雯,熊雄,陈冬,龚捷. 巴楚医学, 2020(03)
  • [2]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糖尿病胃轻瘫症的系统评价[D]. 张子健.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2)
  • [3]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探讨及临床思考[D]. 蔡雪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探讨[J]. 梁鹏. 糖尿病新世界, 2016(09)
  • [5]基于文献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用药规律研究[D]. 甘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观察[J]. 许冬梅.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0)
  • [7]捏脊配合针刺调节DGP兔胃肠激素分泌的实验研究[D]. 王贞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
  • [8]电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胃动力作用研究[D]. 邹卓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电针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D]. 赵兰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SCF-Kit信号途径影响的研究[D]. 陈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Belona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