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Magazine 安全建议

PC Magazine 安全建议

一、PC Magazine安全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1](2021)在《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领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连接设备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使得无线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内的任何设备均可接收到发送信号。因此,提供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服务是5G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和运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相较于传统的例如密码学等上层加密技术,物理层安全技术从信息论的角度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以及目标信道与窃听信道之间的信道质量差异来实现信息安全传输,因此具有复杂度较低和资源开销较少的明显优势。得益于其带来空间自由度和分集增益的优势,多天线传输技术被视为实现无线通信系统安全传输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在多天线传输系统中多个发送节点可以在增强目标节点接收的信号质量同时降低窃听者的接收信号质量,从系统层面上来增强物理层安全性能。协作传输技术是多天线传输技术在空间维度的进一步延伸。在协作安全传输系统中,协作节点主要采用协作中继(Cooperative Relaying,CR)和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CJ)两种工作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此外,利用协作节点易于部署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选择其工作方式。然而在协作中继网络中,由于数据传输的过程通常分为广播和转发两个阶段,因此保密信号泄露的风险大大提高,传输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与协作中继方案不同,CJ方案中协作节点仅需窃听节点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即可采用向窃听者发送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的方式来降低窃听节点的接收信号质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提升可靠性。鉴于此,基于CJ的安全传输技术成为了当前物理层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CJ技术,针对面向5G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助的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安全传输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总结如下:(1)研究了单窃听节点场景中基于UAV辅助的协作安全传输问题。考虑了单窃听节点和完美CSI场景,重构了目标用户安全中断概率(Secrecy Outage Probability,SOP)限制条件,并推导出了SOP确切的闭式表达式,进而证明了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为严格凹函数。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CJ的安全传输算法来获取生成AN信号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最大化系统获取的安全速率。(2)研究了UAV辅助的多输入单输出多窃听节点(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 Multiple-Eavesdropper,MISOME)系统中的协作安全传输问题。考虑更贴近实际通信环境的系统CSI非完美的情况,分析了多窃听节点场景下SOP的闭式表达式以及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功率分配算法来保障系统的传输安全。此外,借助几何知识优化了UAV的部署位置,进一步提升了所提协作安全传输方案的安全速率和安全能效性能。(3)研究了地面协作NOMA系统中基于CJ的安全传输方案设计。首先,在CSI非完美的条件下,讨论了具有安全传输需求的用户的SOP和普通用户的期望速率限制条件,得到了SOP的闭式表达式和基于NOMA原则的功率分配比例系数的上界。接下来推导出一种自适应功率分配方案,分不同情况进行判决进而获得最佳功率分配系数来解决约束条件限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然后,系统地分析了信道不确定性对所提协作安全传输方案性能的影响。(4)研究了UAV辅助的协作NOMA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传输策略调整特性的协作安全传输方案,以实现同时服务需求高安全速率的优先考虑用户和需求服务质量的普通用户。考虑了发送节点与用户节点CSI非完美的情况,分析了信道估计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对功率分配系数的上界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有效的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来求解SOP和传输速率限制条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最后,充分利用UAV的可控性和移动性,提出了一种UAV最优布置策略来进一步提高所提方案的安全性能和适用性。本文所提出的基于CJ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均已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已有的方案,所提方案能有效地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速率和能效性能,且可以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情况下,实现相对满意的安全和能效性能,具有环境适应性。

肖杰[2](2020)在《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信道接入机制与性能建模分析》文中指出实现LTE-U与WiFi系统非授权频段共存是提高蜂窝系统容量、解决目前无线频谱资源日益匮乏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融合网络架构、干扰管理和信道接入是实现LTE-U与WiFi系统非授权频段共存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本论文研究LTE-U与WiFi系统非授权频段共存理论与方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实现LTE-U与WiFi系统在非授权频段上的合理共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贡献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LTE-U与WiFi系统共存虚拟化融合网络架构。本项工作针对LTE-U和WiFi系统非授权频段共存场景,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支撑LTE-U和WiFi系统共存的融合网络架构。该融合网络架构通过采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使得LTE-U和WiFi两种不同无线接入标准的系统在C-RAN平台上实现协议层的网络虚拟化,并通过统一的网络控制器对LTE-U和WiFi系统网络虚拟实体以及LTE-U和WiFi系统的接入用户分别提供开放的南北向API接口,实现统一的网络资源管理和配置。在此虚拟化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实现LTE-U系统与WiFi系统之间信息互通的机制,实现LTE-U与WiFi系统在协议层的融合。这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LTE-U与WiFi系统融合网络架构,通过两个无线接入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在协议层面为实现LTE-U系统和WiFi系统在非授权频段的合理共存提供了基础。(2)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本项工作为解决LTE-U和WiFi在非授权频段的系统共存问题,在前一项工作提出的LTE-U与WiFi系统共存虚拟化融合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Hy ACA)机制。为了支持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首先引入了一个新的信道时频结构,用于LTE-U用户和WiFi用户的信道接入;同时还引入了“改进型先听后讲”功能,用于LTE-U用户的信道竞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动态信道切换(DCS)功能和一个自适应几乎空白子帧(AABS)功能,用于不同系统负载状况下的信道接入。当共存系统负载较低时,采用DCS机制;当共存系统负载较高时,采用AABS机制,根据系统负载状况自适应调整ABS帧的数量。为了判断共存系统的负载状况,通过对LTE-U e Node B的平均信道接入时间和WiFi接入点的平均信道接入时间进行建模分析,给出了根据系统负载状况确定自适应调整ABS帧数量比例的计算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ABS机制和3GPP Release 13中提出的基于负载的LAA LBT机制相比较,本项工作所提出的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能够获得更好的信道接入公平性,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共存系统中LTE-U用户的平均吞吐量性能。(3)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机制。本项工作为提高LTE-U和WiFi共存系统的信道接入性能,在第一项工作提出的LTE-U与WiFi系统共存虚拟化融合网络架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DB-ACA)机制。在此共存系统场景中,LTE-U用户允许使用授权频段和非授权频段,WiFi用户仅允许使用非授权频段。通过虚拟化融合网络架构,使共存系统能够综合考虑LTE-U系统对非授权频段和授权频段的使用,根据当前LTE-U系统和WiFi系统在非授权频段上的负载状况,自适应地调整分配给LTE-U系统和WiFi系统的非授权信道信道数目。为保证共存系统的接入公平,DB-ACA机制引入了一个LTE-U系统与WiFi系统在非授权频段上满足信道接入时延均衡条件的公平原则。对于LTE-U系统,建立了一个二维马尔可夫模型描述其状态转移过程。在该模型中,LTE-U用户到达非授权频段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中断泊松过程(IPP),被近似成一个一维马尔可夫到达过程。对于WiFi系统,用一个经典的爱尔兰M/M/n/?模型描述其信道接入过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推导出了分析LTE-U系统和WiFi系统阻塞概率和接入时延的性能模型,并进一步根据公平准则推导出了确定并动态调整非授权信道数目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信道分配相比较,本项工作所提出的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机制能够有效确保共存系统的接入公平,显着降低共存系统的用户阻塞概率和接入时延。(4)LAA类别-4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信道接入过程的性能建模与分析。本项工作研究了3GPP Release 13中用于e Node B接入非授权信道的标准LAA类别-4 LBT信道接入过程,并建立了性能模型分析LAA类别-4 LBT过程的信道接入性能。在建立性能模型时,首先采用一个三维马尔科夫模型来描述一个优先级数据的信道竞争接入过程,该马尔科夫模型考虑了GAP间隙期和发送优先级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优先级数据发送概率和冲突概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建立的三维马尔科夫模型,进一步推导出了LAA e Node B的稳态发送概率、归一化吞吐量和平均信道接入时延性能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性能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通过数值结果分析了GAP间隙期和传输优先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AP间隙期的存在对LTE LAA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GAP间隙期填充预留信号的LAA类别-4 LBT过程的性能优于GAP间隙期未填充预留信号的LAA类别-4 LBT过程的性能。本项工作为进一步研究LAA系统和WiFi系统共存场景的性能提供了基础。(5)采用LAA类别-4 LBT过程与802.11e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机制的LAA与WiFi共存系统的性能建模与分析。本项工作针对LAA与WiFi非授权频段共存场景,考虑LAA系统采用LAA类别-4 LBT过程及WiFi系统采用802.11e EDCA机制,对此场景下的LAA与WiFi共存系统进行了性能建模与分析。在建立性能模型时,首先采用两个三维马尔科夫过程模型来分别描述共存场景下的LAA类别-4 LBT过程和802.11e EDCA机制,并考虑了非饱和状态、GAP间隙期以及发送优先级对信道接入过程的影响。在建立的三维马尔科夫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了LAA e Node B和WiFi接入点发送不同优先级数据的稳态发送概率、归一化吞吐量和平均信道接入时延性能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性能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通过数值结果分析了GAP间隙期和发送优先级对共存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共存系统中,由于WiFi系统在LAA系统的GAP间隙期存在发送数据的可能,使得LAA系统无法正常发送数据,GAP间隙期的存在对LTE LAA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LAA与WiFi共存系统中,LAA系统必须对其GAP间隙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实现LAA系统正常接入非授权频段并与WiFi系统公平共存的目标。

巴欣然[3](2019)在《5G网络下多连接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5G在系统灵活部署、多业务支持、频谱效率、峰值速率和时延方面相比于4G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但是在搭建5G无线通信系统时,如果将NR单独组网,而不考虑4G系统的兼容性,直接忽略之前系统一些固有的技术问题,就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投入产出周期。因此,为了迎合市场,满足用户业务的差异化需求,5GNR需要融合现有4G以及其他无线补充网络,构成多重制式的“互补互通”网络架构,以获得更好的向前兼容性和更高的频谱效率。与此同时,采用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思想的多连接技术,将成为搭建未来5G多网融合网络架构时关键的技术支撑。多连接技术的实际部署既可以保证用户在多个网络之间自由选择、平滑切换,又能满足多样化接入超高性能指标的需求,还能利于运营商网络管理一体化。鉴于此,本文从多连接技术在超密集、多接入、eLWA及D2D分流等几大场景实际部署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提高网络适配性与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将相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探索研究有效的解决策略。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如下。1)本文将多连接技术中的数据分流传输问题转化为网络选择与适配问题,针对超密集场景中用户接收信号快速改变以及微基站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负载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针对多接入场景中不同接入技术提供的QoS性能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在基于负载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中,与现有大多数文献提出的静态固定最大连接数的网络选择策略不同,本文提出的策略中的活动集个数由基站负载构成的Sigmod函数动态控制。论文首先根据用户不同业务QoS请求筛选预定网络候选集。其次根据由网络负载构成的Sigmod函数动态调整网络候选集的数量,最终确定的用户活动集不仅可以动态地调整网络最大连接数,还可以将高负载网络上的业务流量卸载到低负载网络。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负载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可以显着提高系统吞吐量,大幅降低无线链路失败概率;在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中,针对5G多网融合网络架构的标准制定还在探索中的现状,本论文首先描述了多连接的网络架构,把分流从传统的MAC层提升到更高层,以降低对时延回程的要求;其次提出的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综合了网络侧与用户侧的特性,解决了不同业务QoS需求在各接入网上的不同映射的问题,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数据传输率、误码率、时延、抖动等QoS参数要求各不相同的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动态的业务疏导机制不仅可以满足以用户为中心的要求,保障业务一致性,还能显着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无线链路概率和传输延迟。两种策略的提出都为多连接实际部署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2)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在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问题上仍然面临一些技术难题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用户D2D模式与蜂窝模式的转化准则,该准则允许用户根据业务优先级灵活调节工作模式;其次在D2D与蜂窝用户频谱共享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优先级的资源分配策略。与传统大多数文献中D2D用户与蜂窝用户公平竞争资源不同,本文提出的策略根据用户的优先级调配网络资源,把实际问题建模为一个有条件的凸优化问题,并设计了基于Kuhn-Munkres算法寻找最优解的资源分配方案。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减轻基站负载,实现蜂窝网络流量的卸载,从而缓解蜂窝网络的下行传输压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用户优先级的资源分配策略能够显着提高D2D接入率与系统吞吐量。3)针对eLWA场景中上行资源分配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的现状,本文提出了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优化策略;同时本文综合考虑了超密集场景中用户的实际速率、需求速率、频谱效率、基站负载和公平性五个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比例公平的资源调度算法。在面向时延服务质量保障的资源分配优化策略中,本论文首先考虑了用户的多种业务同时通过LTE网络与WLAN网络的上行信道传输数据信息的网络模型。与大多数文献中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目标的资源优化策略不同,本文将时延服务质量加入eLWA网络的信道表征,并通过最大化时延服务质量约束下的有效容量得到上行资源分配凸优化问题。其次将该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最优功率分配与最优带宽分配两个子问题。前者中,采用凸优化理论与拉格朗日函数得到功率分配优化方法,后者中,根据拉格朗日对偶法与次梯度法得到带宽分配优化方法,从而得到总的资源分配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ABC(Always Best Connected)功率分配算法和固定比例功率分配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保障业务时延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有效容量;在正比例公平的资源调度算法中,论文首先匹配超密集网络特性,完善了完整的资源调度信令流程;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比例公平的资源分配算法。在正比例公平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基站负载、信漏噪比、频谱效率等因素来确定用户的优先级以达到最大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保证了系统中用户的公平性,而且使整个系统负载达到均衡,从而直接提高资源利用率。相比于传统的正比例公平资源分配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的平均用户吞吐量提高了大约20%。

刘婷薇[4](2019)在《大规模MIMO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设计及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出现,迫切需要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以迎合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能够大幅提升通信系统的吞吐率和频谱利用率,已经成为了5G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实现与应用中,仍存在着数据计算量激增、射频链路开销大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获取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大规模MIMO系统架构,进行了原型机验证,并研究了数模混合预编码技术以降低射频链路开销。其中,重点对动态场景中的大规模MIMO数模混合预编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感知环境变化信息的数模混合预编码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NI-PXIe硬件平台的特性,结合大规模MIMO系统的设计指标,对硬件资源进行了分析与合理配置,设计了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大规模MIMO并行架构。该架构采用了并行处理的设计思路,解决了时钟速率过高和数据计算量大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更加稳定的板间信息交互方案,使得不同FPGA间传输的数据长度能够自适应改变,保证了板间信息交互速率不超过硬件支持的上限。该架构有效提高了系统传输速率,并且支持更大规模天线数的灵活扩展。然后,基于该大规模MIMO并行架构,在NI-PXIe平台上实现了超高速MIMO通信系统,能够支持高清视频流的无差错实时传输,并且系统吞吐率达到1 Gbps以上,验证了该架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开销较低的关键FPGA实现方案,实现的FPGA基带模块主要包括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傅里叶逆变换(IFFT)/傅立叶变换(FFT)、信号同步、信道估计与均衡等。接着,为了进一步降低大规模MIMO系统的硬件开销和功耗,对假设CSI已知的数模混合预编码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单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对不同的混合预编码方法进行了仿真与性能分析。综合衡量性能与实现复杂度,选择了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OMP)的混合预编码方法进行实现,并将实现的硬件模块与MATLAB进行联调,验证了该模块功能的正确性。最后,针对动态场景中的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模混合预编码算法。该算法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从中学习所需的潜在概率信息,进而自适应地调整模拟预编码矩阵的求解策略。同时,该数模混合预编码算法不需要提前获知完整CSI,部分避免了大规模MIMO中CSI获取困难的问题,因此适用于各种较复杂的通信场景。通过算法仿真与对比分析,发现随着信噪比和天线数增加,本文所提算法的性能逐渐接近传统纯数字预编码,验证了该算法性能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王刚[5](2019)在《基于能量收集和异构网络的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等高带宽、高流量业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网络的能耗也在飞速增长,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生态问题。因此,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全球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能量收集和异构网络是实现绿色无线通信的两条重要技术路线,本文紧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在基于能量收集的单小区多输入单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SO)系统场景下,对系统的安全能效最大化(Secrecy Energy Efficiency Maximization,SEEM)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中的单个合法用户和多个窃听用户采用功率分割方案进行射频能量收集。为了阻止窃听用户,基站在给合法用户发送的保密信息中加入人工噪声。论文在考虑基站拥有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建立和推导了以合法用户最小安全速率、最小收集能量、功率分割比以及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约束条件,以保密信号功率、人工噪声功率、以及合法用户的功率分割比为优化变量的联合优化问题。针对得到的非凸分式优化问题,引入辅助松弛变量,将原始优化问题转换为双层迭代优化问题。通过对外层优化变量采用一维搜索算法,对内层问题采用丁克尔巴赫(Dinkelbach)方法,得到了问题的最优解,并推导了保密信号功率和人工噪声功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鲁棒性SEEM算法可以有效求得系统的最大安全能效,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其次,对基于能量收集的单小区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DAS)的能效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中的单天线用户具备射频能量收集功能。在考虑用户最小收集能量、功率分割比以及每个远端天线单元(Remote Antenna Unit,RAU)发射功率等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系统能效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分式优化问题。通过对问题的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进行分析,揭示了最优解的相关性质,进一步推导得到了在系统能效最优时,各RAU发射功率的闭式解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能效最大化的两层迭代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次优的Dinkelbach算法以及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最大化算法,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再次,研究了考虑电路功率消耗时的两层异构无线缓存(Cache)网络的能量消耗最小化问题。在考虑用户文件请求速率先验已知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MBS)传输速率和小基站(Small Base Station,SBS)缓存速率为优化变量的无限维联合优化问题。结合传输速率和缓存速率的最优解特性,以及变量代换方法,将原优化问题转化为了有限维的分段凸优化问题。由于传统凸优化求解方法复杂度较高,论文研究了在给定缓存策略条件下的MBS最优传输策略。通过对KKT条件的分析,推导得到了考虑电路功率消耗时,使得MBS能量消耗最小化的传输策略最优解的相关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线式能效最优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比其它传输和缓存策略,在SBS的缓冲存储器具有不同容量和用户请求文件具有不同流行度的情况下,能大大减少MBS的能量消耗,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对部署设备与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IMO,MU-MIMO)异构蜂窝网络的容量和能效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考虑在D2D用户不具备能量收集功能时的系统和速率最大化问题,针对所建立的NP-hard整数规划问题,提出了先进行联合迫零波束成形,再利用信道平行度进行干扰对齐的启发式联合迫零波束成形和干扰对齐(Joint Zero-forcing Beamforming and Interference Alignment,JZFBFIA)算法,以充分利用基站多天线的空间自由度,大幅降低基站对D2D用户的干扰,实现小区系统容量的提升。随后,论文研究了D2D用户采用时间切换(Time Switching,TS)方案进行能量收集的系统和速率最大化问题,推导了满足最优解的D2D用户能量收集时间切换比的闭式表达式。最后,给出了上述两种不同系统模型下的能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JZFBFIA算法在提升小区系统容量、增加D2D用户接入数量、提升系统能量效率等各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刘智强[6](2019)在《D2D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并且这些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可以通过Wi-Fi、蓝牙、蜂窝网络等通信技术实现终端设备间的直接通信;另外,未来网络将会面临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海量的终端设备急需连接以及频谱资源濒临匮乏等问题。由于端对端通信(D2D,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具有潜在的减轻基站压力、提升系统网络性能、降低端到端传输时延、提高频谱效率的潜力,因此成为5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D2D通信允许邻近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来改进网络性能,但是具体实现过程中涉及到诸多挑战。一方面,为了提升终端用户体验,D2D通信能够帮助基站实现业务分流,保障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质量,然而此时基站和其他终端仍易遭受恶意窃听以及干扰攻击;另一方面,就频谱效率而言,D2D通信可以通过共享蜂窝用户(CU)的频谱资源来提高频谱利用率,然而这是以对CU产生干扰为代价的。为了有效解决D2D通信网络中的复杂干扰问题并保障CU安全通信,本文针对D2D和宏蜂窝(Macro Cell)共存的通信场景,研究安全通信和干扰协调优化算法。首先,本文针对下行单信道D2D安全通信场景,提出了利用D2D信号作友好干扰来帮助CU防止恶意窃听的思路。进而提出了一种联合D2D链路及CU的功率分配和信道匹配优化算法,从物理层安全角度设计D2D资源管理,在确保CU的服务质量(QoS)的同时,D2D网络能够获得最大传输速率。由于D2D链路和CU之间的干扰以及信道匹配问题,网络和速率最大化问题是一个困难的非线性混合整数问题。本文通过论证其安全复用的条件,并对功率限制进行转化,将原非凸问题进行了简化,推导获得了最优功率分配闭式解和最优信道匹配,设计了最优的资源管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资源管理策略优于多个现有方案,实现了频谱效率与安全通信的双重增益。其次,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下行多信道D2D安全通信问题。相比于单信道D2D,多信道D2D通信能够同时复用多个CU信道,进一步提高了网络频谱利用率。本文考虑CU安全通信约束下的多信道D2D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尽管多信道D2D使得相互干扰变得更为复杂,本文通过将信道匹配变量进行松弛,引入适量辅助变量的方式,将原问题进行解耦,提出了两种D2D网络效用最大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两种算法能够获得逼近全局最优的性能,且较单信道D2D通信有显着的性能提升。最后,本文考虑多个CU和多D2D链路之间的下行链路资源共享问题,其中每个D2D链路可以复用多个CU信道,同时每个CU信道也可以被多个D2D链路共享。该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频谱资源,但同时也是D2D通信网中最复杂的场景,此时除了D2D链路与CU之间的干扰外,D2D链路之间也存在相互干扰,由此产生网络设计问题本身为困难的非凸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对数逼近算法,能够获得逼近全局最优的性能,并给出了其分布式算法实现以及收敛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算法能够充分地利用D2D网络中的本地信息,有效地提升整体网络效用。

王小洁[7](2019)在《车联网环境下的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安全和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不断增长的车辆用户移动数据,车联网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高效数据分发机制是基于车联网实现智慧出行及车载社交的基础。在本文中,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的目标是最小化传输延迟同时最大化网络有效吞吐量,从而保证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数据传输效率。然而,目前车联网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的研究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困难,如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计算任务执行的高效性、用户个人隐私的安全性及网络能量利用的有效性等关键问题。现有工作对于时延受限、计算资源受限、功率受限等环境下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的研究远远不足。本文围绕实时高效传输、资源受限服务和用户隐私安全等科学问题,结合车联网环境下的高动态性、通信时间有限性及节点快速移动性等特点,对车联网中的高效数据分发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车联网实时高效传输问题,第二章提出了一个基于群智感知的时延敏感数据传输机制。首先,构建了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的交通管理系统进行事件收集和报告,显着缩短了交通管理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并减少了通信开销。其次,将所研究的实时交通管理问题建模成一个优化问题,并同时考虑了全局目标和个人效用。最后,提出了一个延迟敏感的路由算法缩短传输时延。该算法在保证消息传输效率的同时,显着降低了系统的响应时间。2.针对计算资源受限影响高效数据分发机制性能,造成高网络延迟的问题,第三章提出了一种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动态计算任务卸载机制。该机制在现有研究中率先对车载雾计算系统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本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停靠和移动车辆作为雾节点对云基础设施进行扩展,并对系统任务调度进行最优化建模,采用低复杂度近似方法来求解所提出的优化问题。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了雾节点的安装及维护成本,同时保证了任务时延约束限制。3.针对网络安全隐患影响高效数据分发机制性能,造成低传输效率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一种高效数据分发中的隐私保护机制。该机制将基于安全的移动预测方案与路由决策过程相结合,在相遇节点未知对方信息的具体内容时,仍然可以进行协同计算。此外,本章还设计了一种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来保证传输数据的隐私。该机制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保证了数据的传输效率。4.针对路侧单元高耗能影响高效数据分发机制性能,导致高数据传输延迟甚至传输中断的问题,第五章提出了两种车联网中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能量管理机制。首先,设计了一种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智能能量采集机制,路侧单元可以智能地作出能量获取决策来满足所需服务的任务请求。其次,设计了一种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节能任务调度机制,通过在雾节点之间进行任务调度来实现能量消耗和任务处理延迟的平衡。综上,本文针对车联网高效数据分发的多个研究问题,从不同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现有研究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案和算法具有更好的网络性能。

王晓鲁[8](2018)在《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从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技术革新,并且每一次技术改进都能大幅提升系统性能。目前,第5代(Fifth Generation,5G)及未来移动通信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未来移动通信的很多典型应用场景对系统的频谱效率、连接数密度和可靠性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将通过研究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和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为了融合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OFDMA)系统的优点,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Weight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WFRFT)的混合载波(Hybrid Carrier,HC)系统被提出。该系统可以通过控制WFRFT的变换阶数在SC-FDMA和OFDMA系统间平滑过渡。HC信号能量具有在时-频域均匀分布的特点,同时接收端的WFRFT能够在时-频域对信道干扰做平均化处理。基于以上优点,相关研究已经证明HC系统在窄带干扰信道以及双选信道中能够取得较SC-FDMA和OFDMA更好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然而,对于HC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系统的很多特性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HC信号的分布特性以及HC系统的阶数选择策略。现有文献中对HC信号特征的研究都是基于仿真结果展开的,缺少相应的理论分析。本文将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基带HC信号实部(虚部)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并得到了QPSK信号PDF的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证明了该PDF理论表达式可以准确地描述HC信号的概率特性。HC信号的PDF可以为分析NOMA用户间干扰和NOMA用户的BER理论公式提供理论支持。基于HC信号PDF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基带HC QPSK信号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的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的解析表达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过采样信号的PAPR分布特性,又提出了使用“调整参数”的PAPR的CCDF解析表达式。最终,得到了可以准确地描述过采样前、后信号PAPR的CCDF理论表达式。通过对PAPR特性的分析,总结出HC信号PAPR的可控性,这为HC系统的阶数选择策略提供了参考。基于HC信号PAPR的可控性,同时考虑了上行功率控制对发射功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HC系统阶数选择策略来改善系统的BER性能。当已知上行功率控制参数时,本文建立起了HC系统阶数选择与用户和基站距离的关系。通过仿真证明了使用该策略的HC系统能够取得比传统SC-FDMA和OFDMA系统更好的BER性能。在阶数选择策略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能够平衡系统频谱效率和覆盖范围的星座映射和阶数选择模型。该模型能够在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的同时,保证小区边缘用户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与用户连接数,还需要引入新的多址技术。目前,在5G多址候选技术中基于功率域的NOMA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本文提出在HC系统中使用NOMA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用户连接数(称作NOMA-HC系统),并且研究能够获得最大两用户和频谱效率的阶数选择方案。在实际的系统中,实现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解码错误而引起误码传播。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用户间干扰(Inter-User Interference,IUI)影响解码NOMA用户数据。因此,本文通过分析IUI的分布特性和误码传播的平均功率,对上行两用户和频谱效率的最大化问题进行建模,并求得了最优解。在上行无线传输系统中,用户随机分布在小区的不同地点,并且信号传输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上行NOMA用户信号有可能发生非理想时间同步。本文提出了一种改善非理想同步上行NOMA-HC系统BER性能的解码方案。该方案使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来补偿时间异步对解码NOMA用户数据带来的影响,使用SIC相位补偿(SIC-Phase Compensation,SIC-PC)技术来提高NOMA用户的BER性能。与已有的解码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解码方案可以显着改善非理想同步NOMA用户的BER性能。

黄珊瑚[9](2016)在《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碎片化形态的女性时尚杂志APP开发呈加快态势,体现出女性时尚杂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变通与创新。APP是女性时尚杂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延伸,是女性时尚杂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发展机遇,是女性时尚杂志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时尚杂志整体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受女性时尚杂志一贯重视品牌建设的影响,目前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建设具有一定品牌意识,但由于女性时尚杂志在APP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较为缺乏,发展时间较短,又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以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APP的品牌建设是强化女性时尚杂志整体品牌影响力不可缺少的环节,两者具有统一性,但APP品牌建设与纸质版女性时尚杂志的品牌建设又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APP内容更加丰富,时效性更强,用户体验更加便捷有趣,而不是照搬原有纸刊成为其附属品,所以又具有一定差异性。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不仅与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发展路径长远密切相关,而且对女性时尚杂志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意义重大,研究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对女性时尚杂志乃至整个传统期刊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ndroid系统中纸质本女性时尚杂志自建的具有即时更新特性的碎片化形态AP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女性时尚杂志APP在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中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说明本文选取Android系统中的APP进行分析的原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时尚类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时尚集团、赫斯特中国和康泰纳仕中国旗下的女性时尚杂志APP为例,详细分析其APP的建设历程以及目前的主要下载渠道,然后以“品牌设计+营销组合”的品牌创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女性时尚杂志APP发展现状提出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过程包括品牌要素设计、品牌运营和品牌维护三个方面,着重从品牌要素设计、品牌运营和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探讨三大集团旗下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现状,进而发现并总结出女性时尚杂志APP品牌建设中存在品牌可辨识度不高、内容个性不突出、传播力度不够、盈利模式单一和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的问题,最后从品牌建设角度提出强化女性时尚杂志APP品牌识别、突出内容差异化、整合传播平台、创新盈利模式和改革管理机制等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解决我国女性时尚杂志APP乃至期刊APP的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具有影响力的女性时尚杂志APP品牌。

王丁,李喆,饶平[10](2001)在《家用电脑2001变奏曲 《个人电脑》实验室测试了来自13家厂商的27款各具特色的家用电脑》文中认为 A 散热 对于CPU主频越来越高的PC来说,散热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在本次评测的产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巧妙设计。B 麦克风 在显示器上集成一个麦克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不过,在网络带宽还令人不甚满意的环境下,其应用的可行性恐怕要大打折扣了。C USB前置 USB前置绝对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设计,因为当我们频繁地插拔数字相机、扫描仪、打印机、摄像头时,它所提供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

二、PC Magazine安全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C Magazine安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2.1 多天线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1.2.2 协作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1.2.3 无人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1.2.4 NO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单窃听节点场景下基于协作干扰的无人机辅助安全传输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与SRM问题描述
    2.3 SRM问题求解
    2.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窃听节点场景下基于协作干扰的无人机辅助安全传输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安全中断概率限制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描述
    3.4 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3.4.1 重构SOP表达式
        3.4.2 优化功率分配系数?
    3.5 无人机最优布置策略
    3.6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3.6.1 系统性能分析
        3.6.2 无人机位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NOMA的协作干扰安全传输
    4.1 引言
    4.2 完美CSI条件下的安全传输方案
        4.2.1 系统模型
        4.2.2 SOP与QoS限制条件下的SRM问题描述
        4.2.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4.3 非完美CSI条件下的安全传输方案
        4.3.1 系统模型
        4.3.2 SOP与QoS限制条件下的SRM问题描述
        4.3.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4.4.1 完美CSI条件下系统安全性能分析
        4.4.2 非完美CSI对安全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人机辅助的协作NOMA安全传输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5.3 自适应协作安全传输方案设计
        5.3.1 SOP限制条件的重构
        5.3.2 SRM问题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求解
    5.4 无人机最优布置策略
        5.4.1 优化问题重构
        5.4.2 最优UAV部署位置
    5.5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5.5.1 系统性能分析
        5.5.2 无人机位置对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信道接入机制与性能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3 论文的组织和安排
第2章 LTE-U与 WiFi系统共存虚拟化融合网络架构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3 LTE-U与 WiFi融合网络架构
        2.3.1 LTE-U网络架构
        2.3.2 WiFi网络架构
        2.3.3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C-RAN
        2.3.4 基于虚拟化的LTE-U与 WiFi系统共存融合网络架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TE-U与 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系统模型
    3.4 LTE-U和 WiFi共存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
        3.4.1 时频信道结构
        3.4.2 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机制概述
        3.4.3 动态信道切换
        3.4.4 自适应空白子帧
        3.4.5 负载状况的判断
        3.4.6 ABS数量的确定
    3.5 仿真性能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LTE-U与 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机制
        4.3.1 系统模型
        4.3.2 时延均衡自适应信道分配机制概述
        4.3.3 自适应信道分配调整
    4.4 性能分析
        4.4.1 LTE-U系统性能
        4.4.2 WiFi系统性能
    4.5 性能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LAA类别4先听后说(LBT)信道接入过程的性能建模与分析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系统模型及LAA Cat.4 LBT过程
        5.3.1 系统模型
        5.3.2 LAA Cat.4 LBT过程
    5.4 LAA Cat.4 LBT过程性能建模
        5.4.1 马尔科夫模型
        5.4.2 稳态发送概率
    5.5 LAA Cat.4 LBT过程性能分析
        5.5.1 吞吐量分析
        5.5.2 信道接入时延分析
    5.6 数值结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用LAA类别4LBT过程与 802.11eEDCA机制的LAA与 WiFi共存系统的性能建模与分析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
    6.3 共存系统模型及信道接入协议
        6.3.1 共存系统模型
        6.3.2 LAA Cat.4 LBT过程
        6.3.3 IEEE802.11e EDCA机制
    6.4 共存系统中LAA Cat.4 LBT过程和802.11e EDCA机制的性能建模
        6.4.1 LAA Cat.4 LBT过程马尔科夫模型
        6.4.2 802.11e EDCA机制马尔科夫模型
    6.5 共存系统性能分析
        6.5.1 稳态发送概率分析
        6.5.2 归一化吞吐量分析
        6.5.3 信道接入时延分析
    6.6 数值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7 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3)5G网络下多连接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工作
    1.3 主要研究成果
    1.4 论文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连接关键技术与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多连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场景
    2.3 多连接技术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2.3.1 多连接技术应用场景的研究
        2.3.2 多连接技术网络架构的研究
        2.3.3 多连接技术数据分流传输技术的研究
        2.3.4 多连接技术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
    2.4 多连接技术的性能优势
        2.4.1 更高的用户聚合速率
        2.4.2 更大的系统吞吐量
        2.4.3 更低的传输时延
        2.4.4 更好的移动鲁棒性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连接技术网络选择与适配机制的研究
    3.1 引言
    3.2 三种多连接数据分流网络架构
    3.3 传统的网络选择与适配机制
    3.4 超密集场景中基于负载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研究
        3.4.1 问题描述
        3.4.2 系统模型
        3.4.3 基于负载感知的网络选择算法设计
        3.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5 小结
    3.5 多接入场景中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选择策略研究
        3.5.1 问题描述
        3.5.2 系统模型
        3.5.3 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选择算法设计
        3.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D2D与蜂窝用户模式选择与频谱共享技术的研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系统模型
    4.4 基于用户优先级的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4.4.1 系统吞吐量最优化问题建模
        4.4.2 模式选择机制
        4.4.3 资源分配优化机制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1 D2D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对算法性能影响评估
        4.5.2 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数量比值对算法性能影响评估
        4.5.3 小区半径对算法性能影响评估
        4.5.4 D2D最大发射功率对系统性能影响评估
        4.5.5 阴影衰落对系统性能影响评估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接入技术融合网络无线资源优化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eLWA网络中时延服务质量约束下的资源分配策略的研究
        5.2.1 问题描述
        5.2.2 时延服务质量约束下的有效容量
        5.2.3 系统模型
        5.2.4 时延服务质量约束下的资源分配算法设计
        5.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2.6 小结
    5.3 超密集场景中基于正比例公平的资源调度策略研究
        5.3.1 问题描述
        5.3.2 多连接资源调度网络信令流程
        5.3.3 系统模型
        5.3.4 基于正比例公平的资源调度算法设计
        5.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大规模MIMO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与数学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背景
        1.1.1 移动通信发展背景
        1.1.2 无线局域网(WLAN)发展背景
    1.2 5G关键技术介绍
        1.2.1 大规模MIMO
        1.2.2 毫米波
    1.3 大规模MIMO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技术简介
        1.3.1 数模混合预编码技术背景
        1.3.2 数模混合预编码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NI-PXIe的大规模MIMO系统架构设计
    2.1 引言
    2.2 NI-PXIe硬件平台介绍
        2.2.1 机箱PXIe-1082
        2.2.2 控制器PXIe-8115
        2.2.3 高性能FPGA模块——PXIe-7975R和 PXIe-7966R
        2.2.4 射频模块——NI5791
        2.2.5 编程软件——LabVIEW
    2.3 大规模MIMO系统指标及硬件可行性分析
        2.3.1 多天线
        2.3.2 硬件时钟速率、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
        2.3.3 工作频段
    2.4 大规模MIMO超高速传输系统并行架构设计
        2.4.1 HOST与 FPGA之间的通信机制
        2.4.2 上位机PC端设计
        2.4.3 HOST端设计
        2.4.4 FPGA端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速MIMO通信系统硬件实现
    3.1 引言
    3.2 并行编译码硬件实现
        3.2.1 并行BCC编码硬件实现
        3.2.2 并行Viterbi译码硬件实现
    3.3 调制与解调硬件实现
        3.3.1 调制硬件实现
        3.3.2 解调硬件实现
    3.4 利用数据填充进行编译码与调制解调的联合实现
        3.4.1 传统的HOST与 FPGA间数据传输方式
        3.4.2 填充式的HOST与 FPGA间数据传输方式
        3.4.3 填充式的流解析硬件实现
        3.4.4 BCC编码与不同调制方式的联合硬件实现
        3.4.5 Viterbi译码与不同解调方式的联合实现
        3.4.6 传统实现方式与联合实现方式的对比
    3.5 Master_Slaves同步触发方案实现
        3.5.1 利用Trigger总线实现Master_Slaves同步触发
        3.5.2 Master定时同步模块实现
    3.6 IFFT、加CP和 CSD的联合实现
        3.6.1 IFFT IP核的输出数据长度配置
        3.6.2 IFFT、加CP和 CSD的联合实现模块
    3.7 信道估计与均衡硬件实现
        3.7.1 适应P2P速率上限的可变数据长度
        3.7.2 信道估计模块实现
        3.7.3 信道均衡模块实现
    3.8 系统演示和性能测试
        3.8.1 Host端实现
        3.8.2 系统测试与演示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规模MIMO中数模混合预编码的研究与硬件实现
    4.1 引言
    4.2 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
        4.2.1 系统收发端架构
        4.2.2 系统模型
    4.3 点对点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
        4.3.1 点对点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
        4.3.2 基于OMP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4.3.3 面向注水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4.3.4 算法仿真对比与复杂度分析
    4.4 混合预编码的硬件实现
        4.4.1 SVD分解模块实现
        4.4.2 混合预编码器的设计模块实现
        4.4.3 模块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态场景中大规模MIMO数模混合预编码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2.1 大规模MIMO数模混合预编码收发端架构
        5.2.2 基于波束扫描获取等效信道状态信息
    5.3 动态大规模MIMO数模混合预编码
        5.3.1 MAB问题和UCB算法
        5.3.2 数字预编码器的设计
        5.3.3 模拟预编码器的设计
    5.4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5.4.1 仿真环境
        5.4.2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申请以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5)基于能量收集和异构网络的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绿色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2.1 绿色通信的评价指标
        1.2.2 实现绿色无线通信的技术方法
        1.2.3 无线能量收集技术
        1.2.4 无线Cache技术
        1.2.5 D2D通信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面向绿色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案
        1.3.2 面向绿色通信的网络规划和部署方案
        1.3.3 面向绿色通信的能量收集和传输方案
        1.3.4 面向绿色通信的高能效硬件方案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基于能量收集和人工噪声辅助的MISO系统安全能效研究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2.2.1 系统模型
        2.2.2 问题描述
        2.2.3 非完美的信道状态信息模型
    2.3 基于Dinkelbach方法的鲁棒性双层SEEM算法
        2.3.1 基于误差矩阵范数有界的问题变换
        2.3.2 引入辅助松弛变量的SEEM问题变换
        2.3.3 基于Dinkelbach方法的内层优化问题求解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能效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描述
    3.3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优化问题求解
        3.3.1 优化问题的等效转换
        3.3.2 内层优化问题的分析与算法形成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实际电路功率消耗的异构无线Cache网络能耗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形成
        4.2.1 数据流模型
        4.2.2 考虑电路功率消耗的传输模型
        4.2.3 问题形成
    4.3 能量消耗最小的能效最优传输策略
        4.3.1 原始无限维优化问题的转换
        4.3.2 给定缓存策略下的最优传输条件分析
        4.3.3 一种能效最优的离线传输策略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署D2D通信的MU-MIMO异构蜂窝网络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3 MU-MIMO D2D异构蜂窝网络的容量最大化问题
        5.3.1 问题描述
        5.3.2 基于三种预编码方案的启发式D2D用户接入控制算法
        5.3.3 联合迫零波束成形方案的提出和优化问题的重建
        5.3.4 基于联合预编码和干扰对齐的启发式D2D用户接入控制算法
    5.4 基于能量收集的MU-MIMO D2D蜂窝网络容量最大化问题
        5.4.1 系统模型修正和问题建立
        5.4.2 问题分析及求解
    5.5 能量效率模型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D2D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5G移动通信演进现状
    1.2 D2D通信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文章结构及相关内容
    1.4 数学符号约定
第二章 D2D通信技术简介及理论基础
    2.1 D2D通信技术简介
        2.1.1 D2D通信原理及特点
        2.1.2 D2D频谱资源管理
        2.1.3 蜂窝通信与D2D通信安全性简介
        2.1.4 D2D通信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2.2 相关数学基础
        2.2.1 凸优化理论
        2.2.2 凸函数逼近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信道D2D安全通信设计
    3.1 概述
    3.2 系统模型
    3.3 下行单信道场景下D2D安全通信优化问题
        3.3.1 问题建模
        3.3.2 问题可行性分析
        3.3.3 单功率限制下资源管理优化
    3.4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信道D2D安全通信设计
    4.1 概述
    4.2 系统模型
    4.3 下行多信道场景下D2D安全通信优化问题
        4.3.1 问题建模及可行性分析
        4.3.2 资源管理算法设计
    4.4 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信道D2D资源管理设计
    5.1 概述
    5.2 系统模型
    5.3 联合资源管理算法设计
        5.3.1 问题建模
        5.3.2 基于对数逼近的集中式算法设计
        5.3.3 基于闭式解的分布式算法设计
    5.4 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内容总结
    6.2 研究方向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车联网环境下的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车联网的数据传输
        1.2.2 车载雾计算的发展现状
        1.2.3 车联网中用户隐私保护
        1.2.4 基于车联网的能量管理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摘要
        1.3.1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基于群智感知的时延敏感数据传输机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3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2.3.1 系统框架
        2.3.2 应用场景
    2.4 基于群智感知的交通管理机制
        2.4.1 全局目标
        2.4.2 局部目标
        2.4.3 激励机制
    2.5 基于簇群的数据采集机制
        2.5.1 数据采集
        2.5.2 数据上传
        2.5.3 服务响应
    2.6 延迟感知的路由机制
        2.6.1 移动模型
        2.6.2 延迟预测
        2.6.3 路由决策
    2.7 实验分析
        2.7.1 实验设置
        2.7.2 对比算法
        2.7.3 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动态计算任务卸载机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3.3.1 系统模型
        3.3.2 微云模型
        3.3.3 雾计算模型
        3.3.4 流量卸载模型
        3.3.5 问题描述
    3.4 基于响应时间最小化的计算任务卸载算法
        3.4.1 子优化问题描述
        3.4.2 雾计算延迟最小化
        3.4.3 微云延迟最小化
        3.4.4 计算任务卸载算法
    3.5 实验分析
        3.5.1 实验设置
        3.5.2 对比算法
        3.5.3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高效数据分发中的隐私保护机制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系统及攻击模型
        4.3.1 系统模型
        4.3.2 攻击模型
    4.4 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系统设计
        4.4.1 系统设计
        4.4.2 详细设计
    4.5 数据转发机制
        4.5.1 移动预测
        4.5.2 消息处理
        4.5.3 节点激励保护机制
    4.6 安全分析
        4.6.1 基本思想
        4.6.2 隐私保护
        4.6.3 攻击抵御
    4.7 实验分析
        4.7.1 实验设置
        4.7.2 对比算法
        4.7.3 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协同能量管理机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车联网中能量管理机制
        5.2.2 车联网中雾计算方案
    5.3 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智能能量采集机制
        5.3.1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5.3.2 智能能量采集策略
        5.3.3 实验分析
    5.4 面向高效数据分发的节能任务调度机制
        5.4.1 系统模型及问题描述
        5.4.2 节能任务调度算法
        5.4.3 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摘要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现有通信载波体制
        1.2.1 多载波传输技术
        1.2.2 单载波传输技术
        1.2.3 混合载波传输技术
    1.3 非正交多址技术
        1.3.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现状
        1.3.2 上行NOMA多用户信道容量区域
        1.3.3 下行NOMA多用户信道容量区域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混合载波信号概率特性分析
    2.1 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1.1 Chirp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1.2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发展
    2.2 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1 Chirp类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2 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定义
        2.2.3 四项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的离散算法
    2.3 基带混合载波信号实部和虚部的概率密度函数
        2.3.1 概率密度函数理论表达式的推导
        2.3.2 概率密度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4 基带混合载波信号的PAPR
        2.4.1 PAPR的 CCDF理论表达式的推导
        2.4.2 PAPR的 CCDF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行混合载波系统变换阶数的选择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WFRFT的混合载波系统及线性频域均衡
        3.2.1 基于WFRFT的混合载波系统
        3.2.2 线性频域均衡
    3.3 使用线性频域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3.1 使用迫零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3.2 使用最小均方误差均衡的混合载波系统误比特率理论分析
    3.4 上行用户最大发射功率和上行功率控制
        3.4.1 上行不同载波体制用户的最大平均发射功率与PAPR的关系
        3.4.2 上行功率控制
    3.5 上行混合载波系统变换阶数选择策略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1 误比特率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3.6.2 基于阶数选择策略的HC系统误比特率仿真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同步上行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
    4.1 引言
    4.2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方案
        4.2.1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技术
        4.2.2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传输模型
    4.3 用户间干扰和误码传播分析
        4.3.1 用户间干扰分析
        4.3.2 误码传播分析
    4.4 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的最优阶数选择
        4.4.1 问题公式化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同步上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4.5.1 近用户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4.5.2 远用户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4.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理想同步上行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
    5.1 引言
    5.2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方案
        5.2.1 考虑循环前缀的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系统
        5.2.2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传输模型
    5.3 非理想同步上行非正交多址混合载波系统性能分析
        5.3.1 非理想时间同步影响的分析
        5.3.2 传统SIC解码的误比特率闭合表达式
        5.3.3 相位补偿SIC解码方法及其可达速率分析
    5.4 非理想同步上行NOMA-HC仿真结果及分析
        5.4.1 使用传统SIC技术的误比特率理论与仿真结果
        5.4.2 使用不同SIC技术的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女性时尚杂志APP
        1.3.2 APP品牌建设
    1.4 研究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创建概况
    2.1 女性时尚杂志APP在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中的对比
        2.1.1 兴起时间
        2.1.2 产品形态
        2.1.3 下载渠道
        2.1.4 盈利模式
        2.1.5 发展趋势
    2.2 Android系统中女性时尚杂志APP的下载渠道
    2.3 Android系统中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创建历程
        2.3.1 时尚集团
        2.3.2 赫斯特中国
        2.3.3 康泰纳仕中国
3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现状
    3.1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要素设计
        3.1.1 内在品牌要素设计
        3.1.2 外在品牌要素设计
    3.2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运营
        3.2.1 品牌传播
        3.2.2 盈利模式
    3.3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维护
        3.3.1 APP团队运营模式
        3.3.2 人才的引进与流失
        3.3.3 APP更新维护
4 女性时尚杂志APP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品牌可辨识度不高
        4.1.1 同一杂志APP数量众多
        4.1.2 APP品牌名称面临被侵权风险
    4.2 内容个性不突出
        4.2.1 内容同质化
        4.2.2 内容交互性设计较薄弱
    4.3 传播力度不够
        4.3.1 传播平台整合不充分
        4.3.2 跨界宣传效果不佳
        4.3.3 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中知名度较低
    4.4 盈利模式单一
        4.4.1 以广告盈利模式为主
        4.4.2 广告形式单一
        4.4.3 获得大品牌销售授权难
    4.5 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4.5.1 人才流失较严重
        4.5.2 APP团队运营模式隐患
        4.5.3 用户体验重视不够
5 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对策
    5.1 强化品牌识别
        5.1.1 集中力量发展一个APP
        5.1.2 强化APP品牌识别
    5.2 突出内容差异化
        5.2.1 内容定位差异化
        5.2.2 扩宽“时尚”的范围
        5.2.3 丰富内容及表现形式
        5.2.4 加强交互性设计
    5.3 整合传播平台
        5.3.1 整合新媒体传播平台
        5.3.2 把控好跨界传播全过程
        5.3.3 利用应用商店进行推广
        5.3.4 使用APP消息推送功能
        5.3.5 丰富线下传播活动
    5.4 创新盈利模式
        5.4.1 增强广告盈利能力
        5.4.2 发展电子商务
    5.5 改革管理机制
        5.5.1 紧密联结各部门利益
        5.5.2 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
        5.5.3 充分重视用户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四、PC Magazine安全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协作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研究[D]. 陈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LTE-U与WiFi非授权频段系统共存信道接入机制与性能建模分析[D]. 肖杰. 东南大学, 2020
  • [3]5G网络下多连接关键技术的研究[D]. 巴欣然.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1)
  • [4]大规模MIMO中的数模混合预编码设计及实现[D]. 刘婷薇. 东南大学, 2019(06)
  • [5]基于能量收集和异构网络的绿色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 王刚. 东南大学, 2019
  • [6]D2D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 刘智强. 东南大学, 2019(03)
  • [7]车联网环境下的高效数据分发机制研究[D]. 王小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混合载波功率域阶数选择策略与非正交多址技术研究[D]. 王晓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9]女性时尚杂志APP的品牌建设研究[D]. 黄珊瑚. 南京大学, 2016(04)
  • [10]家用电脑2001变奏曲 《个人电脑》实验室测试了来自13家厂商的27款各具特色的家用电脑[J]. 王丁,李喆,饶平. 个人电脑, 2001(07)

标签:;  ;  ;  ;  ;  

PC Magazine 安全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