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顺北方草蜥越冬前后摄食习性分析

浙江泰顺北方草蜥越冬前后摄食习性分析

一、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梅[1](2021)在《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夏季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二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三是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第一,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比研究。野外研究采用样线法观察并记录蜥蜴物种,采用样方法记录样方内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覆盖度、碎石比例、裸地比例、植被高度、植物种数、土壤硬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两种蜥蜴在微生境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丽斑麻蜥栖息地多为灌丛或者植被盖度高的草丛、植被高度高、植被种数多、碎石比例低、土壤硬度较高的微生境;而荒漠沙蜥栖息地的环境多为矮小草丛、植被种数少,碎石比例高、土壤硬度低、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低的微生境;在过渡区域两物种会同域分布。主成份分析显示,丽斑麻蜥会首选植被是覆盖度高的生境,而荒漠沙蜥会首选植被覆盖度低的生境。第二,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降雨量、植物覆盖度与植被大小,会影响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1)降雨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在2019年,年降雨量为402.9mm,2020年为342.1mm。两年相差60.8mm。在植被生长期间,降雨量对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均会有显着影响。降雨量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越低。(2)植物覆盖度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54.24±13.38%;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46.93±12.27%,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21<0.05),即植被覆盖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41.41±8.79%;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38.22±8.92%,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着(p=0.464>0.05)。(3)植被大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12.34±7.25;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9.75±5.74,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047<0.05),即植被高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8.47±2.90;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5.83±2.21,两年的植被高度差异显着(p=0.039>0.05)。第三,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响应。(1)自然巢环境:温度,孵化期产卵巢的表层温差为8.5-39℃,温差为30.5℃;产卵处温差为11.5-34℃,相差22.5℃;20cm处温差为13.5-27℃,相差13.5℃;即相差结果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温效果越好。湿度,不同土壤层的湿度变化为:表层湿度差为94.6-106.8%,其湿度差为12.3%。卵处的湿度差为93.3-105.2%,湿度差为11.3%;20cm处的湿度差为92.0-102.5%,其湿度差为10.5%,即土壤湿度差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湿效果越好。(2)模拟巢环境:温度,不同覆盖物下的温度差的顺序为:无覆盖物>砖头>石头。湿度,表层湿度差结果为:表层>砖头>石头;产卵处和20cm处的湿度差结果均为:表层>石头>砖头。不同的覆盖物保温效果不同。

吕敬才,张倩,王宇俊,任民龙,胡红,魏刚[2](2013)在《三都县拉揽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研究》文中指出三都县拉揽乡有两栖爬行动物24种及亚种,其中具经济意义的两栖动物有棘胸蛙、黑斑侧褶蛙、中华大蟾蜍;具经济意义的爬行动物有王锦蛇、乌梢蛇、孟加拉眼镜蛇和原矛头蝮。

赵伟[3](2011)在《荒漠沙蜥的生活史进化》文中认为爬行类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其生活史特征具有较大的种间和种内变异,并且无亲代抚育行为,是研究生活史对策和检验各种生活史理论的理想材料。荒漠沙蜥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荒漠地区,其栖息地生境多样,为研究生活史对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以荒漠沙蜥为对象,从生态遗传学、形态学、种群统计学、繁殖生态学等方面综合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生活史对策。荒漠沙蜥的栖息地选择无显着的性间差异,但存在显着的季节和地理变异。繁殖前期气温相对较低,沙蜥为了保证生殖腺发育而选择植被盖度较低、日晒条件较好的生境;繁殖后期为了快速恢复繁殖消耗以及积累脂肪而选择草本盖度较高、食物条件较好的生境。选择样方与对照样方的地理变异模式相同,表明地理差异可能与环境差异有关。此外在不同环境下,沙蜥会权衡逃避敌害和取食的利害做出有利的选择:在灌丛盖度较高逃避捕食较容易的生境会较多的考虑日晒和取食,而在植被盖度较低食物不利时侧重取食。荒漠沙蜥的食性为动物性,主要取食半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尤其是长蝽科和蚁科昆虫,取食的猎物大小集中在40mm3以下。较多地取食长蝽科昆虫与食物偏好有关,而较多地取食蚂蚁则是因为其较高的遇见率。雌雄食物生态位重叠度极高,但食物组成和食物大小存在显着差异,食物的两性差异可能与雄性家域范围更大有关。食物组成还存在显着季节和地理差异,其中季节差异主要与繁殖前后栖息地选择及食物可利用性的变化有关;地理差异主要与食物可利用性差异,尤其是长蝽科与蚁科昆虫的丰富度有关。荒漠沙蜥幼体无身体大小性二态,而成体存在显着性间差异。其中成年雄性具有相对较大的吻肛长、尾长、头部大小和四肢,而雌性具有相对较大的腹长。分析表明2龄个体生长率的两性差异是性二态产生的直接原因,而生态位分歧和异速生长不能解释性二态的产生。繁殖期雄性的争斗行为及尾部的正异速生长表明雄性受到性选择作用。雌性腹长的生长速率显着高于雄性,表明雌性经历了生育力选择作用。综上,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作用所导致的雌雄个体性成熟后能量分配的差异是荒漠沙蜥性二态产生的根本原因。调查中荒漠沙蜥最大年龄为7龄,所有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标准金字塔型。性比在年龄间存在变化,低龄组偏雌而高龄组偏雄。存活曲线为凹形,死亡主要集中在第一个越冬季节。幼体存活率存在显着地理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种群被捕食率不同有关,且生境类型尤其是潜在巢穴数量亦对幼体存活有重要影响。虽然食物和生境存在差异,但成体死亡率不存在显着地理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种群采取的繁殖对策不同有关。生命表分析表明除民勤外其余种群数量均在下降,这可能与分析中我们将迁出视作死亡有关。采用具有最佳拟合度的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身体特征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雄性头部大小、尾部及四肢均具有更高的渐近值,但雌雄特异生长率无显着差异。生长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且仅2龄组雄性的生长率高于雌性。生长率的年龄和两性差异可能与繁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差异有关。此外种群生长率存在显着地理差异:甘塘和山丹的生长较左旗和民勤快,这主要与甘塘和山丹较高的食物可利用性及左旗和民勤较高的种群密度有关。荒漠沙蜥的繁殖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4月份交配,于5月底到7月初产卵,野外幼仔在7月中到9月初孵出。该周期性在地理种群间保持稳定,且生殖腺的发育均与温度和降雨有关。雌性每窝产1-6枚卵,以2-4枚为主,部分个体一年可产两窝。母体大小对窝卵数和窝重有显着正影响,对卵重和相对窝重无显着影响,表明卵大小可能被局部环境所优化。生育力与卵大小之间具有显着负相关性,表明后代大小与数量间存在权衡。而雌性繁殖投入与母体死亡率无关,表明即时和未来繁殖之间不存在权衡关系,这或许与我们仅考虑首窝繁殖投入有关。相对卵重与幼体存活率之间的正相关性表明提高对单个后代的投入可以提高后代存活率。繁殖特征存在显着地地理变异:右旗的雌性产多而小的卵,而甘塘则相反;左旗雌性对整窝的投入最大,而民勤对单个后代的投入最大。主成分分析将繁殖特征定义为整窝投入和对单个后代投入两个因素,其中随降雨量、纬度、温度或食物可利用性升高雌性增加对整窝投入,在种群密度较大或食物可利用性较少的时候雌性则增加对单个后代的投入。荒漠沙蜥种群遗传多样性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分析显示随纬度升高、或降雨增加、或降雨变异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有下降趋势。其中纬度可能通过影响降雨和降雨变异性对遗传多样性产生作用。Bayesian分析共得到三个支持率很高的地理分枝,龙首山、阴山及贺兰山在种群分化中有重要作用。通过比较分枝间与各分枝内的生活史特征发现,荒漠沙蜥不同种群的生活史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导致的表型可塑性引起的。

王晓黎[4](2007)在《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两栖类是世界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恶化的指示者,研究其种群下降原因,对于探讨全球变化对生命系统的影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泽蛙Rana limnocharis,英文名terrestrial frog(陆泽蛙),隶属无尾目蛙科属。在我国分布虽然很广,但是对泽蛙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泽蛙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步伐加剧,其栖息地也日益破碎化,并且迅速缩小,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冬季是泽蛙生存的关键时期,采取何种对策越冬至关重要,能否成功越冬对泽蛙的种群数量影响很大。本研究首次针对上海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了解泽蛙的蛰眠方式、蛰眠地点、蛰眠洞穴温度和蛰眠洞穴湿度等相关生态学问题,以期能对泽蛙的保护利用有所指导,思索土地开发对动物、植物影响的更深刻研究。本文在2006年9月到2007年4月期间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的冬眠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捕获泽蛙598只,挖掘洞穴785只。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上海市郊的泽蛙越冬时间可以分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越冬前期泽蛙迁移到越冬地点附近,而且日夜不停的捕食。此后随气温下降进入冬眠期。泽蛙雌雄两性在入眠前的肥满度和内脏器官系数没有明显差异,营养状况基本相同。肥满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加。冬眠前夕二龄组泽蛙的Kwl值比一龄组高出76%,三龄组比二龄组高出127.27%。说明在冬眠前夕,三龄组泽蛙的营养状况是最好的,且远大于二龄组泽蛙。推测原因是大龄的泽蛙生活经验丰富,捕食能力更强大。在入眠前身体与内脏器官系数都达到最佳态。入眠前夕一龄组泽蛙的肥满度虽然最小,可是肝系数却最大,即越冬营养储备在肝脏。几乎没有什么储存在脂肪体,其脂肪体系数最小。三龄组泽蛙脂肪体系数最大,推测和生殖腺的发育有关。泽蛙出眠后,身体肥满度下降、内脏系数也显着下降。说明越冬期间消耗了身体和内脏器官的营养储备。重长指标Kwl值监测泽蛙肥满度的变化敏感。前人研究肥满度在冬眠前后是没有变化的。推测原因是使用K值而非Kwl值导致。冬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泽蛙冬眠时,独居个体的比例是38%,群居的个体的比例为62%。群居可以显着提高冬眠洞穴的湿度。泽蛙的体长和冬眠洞穴的温度呈显着负相关。大龄的泽蛙冬眠洞穴的温度相应降低。不同年龄组越冬研究表明,冬眠洞穴温度随蛙龄增加而降低。一龄组洞穴温度最高平均15.06度,三龄组洞穴温度平均13.75度。冬眠洞穴湿度随蛙龄增加而增大,一龄组平均25.27%,三龄组平均29.51%。宝山地区泽蛙体长平均最小,冬眠深度最深,平均11.15cm。淞江地区冬眠的深度最浅,平均7.93cm,冬面洞穴的温度在不同地区间没有显着的差异。入眠前肥满度一龄组<二龄组<三龄组,也就是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备随蛙龄的增加而改善。三龄组这样的体长较大泽蛙对低温的耐受力强,不需要冬眠洞穴有很高温度,而且还能保持冬眠洞穴有比较大的湿度,所以一般独自冬眠在比较浅的洞穴或者裂缝内过冬。而蛙龄比较小的泽蛙,体内脂肪含量少,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较低,皮肤失水率高,需要较高温度,一般选择集聚冬眠的方式,冬眠在在比较深的洞穴。洞穴内较高的温度来自代谢热。泽蛙聚集可以增加洞穴湿度,幼蛙聚集增加的洞穴湿度还远小于大龄泽蛙洞穴湿度。说明越冬对幼蛙的考验十分严峻。室内越冬实验表明不同年龄组的泽蛙越冬死亡率很不相同。一龄泽蛙的死亡率60%,二龄37.5%,三龄的25%。整体越冬死亡率27.5%。越冬期间死于红腿病的泽蛙23.75%,冻死的6.25%,其他原因的10%。二龄泽蛙最容易染病。一龄组泽蛙非常脆弱,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其越冬失败。体内能量储备少,脂肪含量极低,冻死几率在41.6%。而其他两个年龄组是不存在这样的死亡原因的。越冬对一龄组泽蛙最严峻。其高死亡率可以解释冬眠泽蛙年龄结构不会带来来年种群的大幅增长。大龄泽蛙越冬有迁移行为。越冬地点多为靠近稻田的较大型的,多年型水渠。越冬或者在废弃洞穴,或者裂缝与枯草下,越冬地点距离水源不过一米左右。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水渠不但是泽蛙重要的冬眠位点,而且水渠在整个生活季节作为一种良好的廊道,对泽蛙种群的波动有很大的影响。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是保护动物的前提条件,对于泽蛙来说保证其蛰眠洞穴的获得就是冬季保护的关键。因此在进行农事活动时应该对明显高出水田的田埂、沟渠岸边予以一定的保护,尽量避免破坏性的修葺活动,以保证泽蛙蛰眠洞穴的获得。泽蛙作为上海郊区种类不多的分布有影响的两栖类,理应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对泽蛙的深入调查也十分必要。

宁加佳[5](2007)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时间分配及食性》文中研究指明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1989年被列入CITES附录Ⅱ中,是应受特别保护的物种。由于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影响,其栖息生境受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这一濒危物种仍然了解甚少。从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在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对鳄蜥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收集了有关活动时间分配、活动节律及食性等的数据,以期为鳄蜥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生态学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在鳄蜥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中,静栖行为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在穴和晒太阳行为,移动、捕食及其它行为最少。成蜥、亚成蜥在移动、捕食和其它行为时间分配上存在极显着差异。不同季节成蜥的移动和晒太阳行为有显着差异,在穴行为有极显着差异;亚成蜥的捕食和其它行为有显着差异,移动、在穴和静栖行为有极显着差异。天气因素对成蜥的移动和晒太阳行为影响显着,对亚成蜥的捕食、晒太阳和静栖行为影响极显着。在鳄蜥的昼间活动节律方面,捕食行为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捕食行为高峰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其它及移动行为的高峰。晒太阳行为在早上和下午有两个明显高峰,正午有一个低谷。在穴行为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高峰出现在温度较低的早晚。不同季节其活动节律有所不同。此外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鳄蜥的活动节律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晴天鳄蜥的晒太阳行为持续时间和强度高于阴雨天;雨天鳄蜥活动较频繁,呈现多个明显的高峰。2.食性:鳄蜥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软体、环节和节肢动物门,涉及20余科。雄性成体摄取最多的食物为蚯蚓(34.78%)、蜘蛛目(8.70%)、螽斯科(8.70%)和蝉科(8.70%)动物,雌性成体摄取最多的食物为蚯蚓(50%),亚成体摄取最多的食物为蚯蚓(36.59%)和蜘蛛目(14.63%)动物。雄性成体、雌性成体和亚成体食物生态位宽度分别为6.22、3.33和5.74。雌雄成体、雌性成体与亚成体和雄性成体与亚成体食物生态位重叠度分别为0.995、0.990及0.970。成体摄入的食物大小及食物量的变化范围均大于亚成体,成体、亚成体的食物大小差异显着,食物量差异非常显着。成体和亚成体胃中食物的大小和食物量均与体长无显着相关。

王晶琳[6](2006)在《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两栖类因为皮肤裸露,渗透性强,因此对栖息环境质量极为敏感,被称为健康环境的指示物种。掌握两栖类各物种的分布、多度和种群趋势、栖息地类群及潜在威胁等成为两栖类保护的基础和前提。 泽蛙是广泛分布于亚洲的两栖类。但对泽蛙的研究并不系统深入。在种群数据易于获取时,对泽蛙的种群进行相关系统的生态研究,有助于了解泽蛙的种群生态特征。对泽蛙的种群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也有利于了解泽蛙的栖息地类型以及潜在的威胁等,以为泽蛙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和前提。 本研究在2004年-2005年首次较全面地针对上海郊区农田的泽蛙种群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泽蛙冬季蛰眠概况、泽蛙种群动态,以及不同栖息地内泽蛙的种群特征等,并对泽蛙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2005年泽蛙出眠时间为三月底,四月初,且在气温下降的日期内泽蛙有重新回洞的行为。泽蛙入眠的时间为十月底、十一月初,在其间的温度较高天里泽蛙有出洞活动的行为。在四月份与十月份间,泽蛙一直在农田中活动,期间在六月份和八月份进行了两次繁殖,繁殖场所主要为水稻田。 泽蛙种群数量年度内波动最高峰出现在七月份,即经历了第一次繁殖后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排列顺序如下:七月份>九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六月份≥五月份>四月份。经过两次繁殖后的九、十月份种群反而低于七月份的原因在于泽蛙幼体的存活率低于其它个体,大部分幼体并没有成功参与到陆生成体种群中。种群平均体长月份间排序为五月份≥六月份>十月份>九月份>>四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产生的原因在于种群的繁殖和个体生长。 泽蛙的营养状况为五月份明显好于四月份,六月份好于五月份,七月份明显差于六月份,七月份好于八月份,九月份也明显好于八月份。即泽蛙营养状况最差的为八月份,最好为六月份。出眠后到繁殖前的一段时期内泽蛙主要进行的是觅食生长活动,七、八月份的营养状况差这可能也是造成种群下降的原因之一。 依体长/体重聚类分析法,将泽蛙种群的年龄划分为四个组:体长1.5-3.1cm为Ⅰ年龄组,3.2-3.9cm为Ⅱ年龄组,4.0-4.5cm为Ⅲ年龄组,4.8-5.1cm为Ⅳ年龄组。年龄组的意义在于,Ⅰ年龄组包括了绝大多数一龄个体,和少部分年前八月份出生的二龄个体,Ⅱ年龄组为二龄个体,Ⅲ年龄组为三龄个体,Ⅳ年龄组为四龄个体。依次划分方法,上海农田泽蛙种群以Ⅰ年龄组个体为绝大部分,Ⅱ年龄组次之,Ⅲ年龄组、Ⅳ年龄组比例较小,年龄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型。

张永普[7](2003)在《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文中认为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涉及12目30余科.成体越冬前主要摄入蝉科昆虫、越冬后为鳞翅目幼虫,幼体越冬前主要摄入叶甲科昆虫、越冬后为地蛛科蜘蛛.食物多样性指数H值,越冬前成体和幼体分别为4.028和3.986,越冬后成体和幼体分别为3.994和3.483.越冬前后成体和幼体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小于0.55.

二、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1.1.1 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1.2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1.1.3 动物产卵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1.1.4 研究的主要类群及领域
    1.2 研究对象
        1.2.1 丽斑麻蜥
        1.2.2 荒漠沙蜥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条件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研究地动植物资源
        2.5.1 植物资源
        2.5.2 动物资源
第3章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的一般特征
        3.3.2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选择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3.4 讨论
第4章 环境变化对蜥蜴种群密度的影响
    4.1 方法
    4.2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种群密度比较
        4.3.2 降雨量与蜥蜴种群密度
        4.3.3 栖息地植被与蜥蜴种群密度
    4.4 讨论
第5章 丽斑麻蜥产卵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卵的孵化
        5.3.2 自然产卵巢温湿度
        5.3.3 模拟巢温度与湿度
    5.4 讨论
第6章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2)三都县拉揽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种类组成
    1.1 具经济意义的两栖动物
        1.1.1 棘胸蛙 Paa spinosa (David) 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级动物。
        (1) 种蛙和商品蛙的越冬条件优化
        (2) 饵料生产与动物取食驯化
        (3) 规模化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
        (4) 日常饲养与管理规程
2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
    1.防治虫害:
    2.药材
    3.资源保护:
3 黑斑侧褶蛙 Pleophylax nigroruaculatus (Hallowell)
    1.捕食害虫:
    2.教学和科研的实验动物:
    3.妊娠诊断:
    4.食用和药用:
4 具经济意义的爬行动物
    4.1 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 (Cantor)
    4.2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 (Günther)
    4.3 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 Lesson
    4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natus (Cantor)

(3)荒漠沙蜥的生活史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活史理论研究概况
        1.1.1 成熟年龄与大小
        1.1.2 窝卵数或窝仔数
        1.1.3 权衡关系
        1.1.4 繁殖对策
    1.2 爬行类生活史研究概况
        1.2.1 外温性的影响
        1.2.2 繁殖特征的地理变异
        1.2.3 窝卵数与卵大小权衡
        1.2.4 性二态的进化
    1.3 我国沙蜥属研究进展
        1.3.1 分类学和地理分布
        1.3.2 生态学研究
        1.3.3 种上及种下系统发生研究
第二章 不同生境中的栖息地选择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地概况
        2.2.2 栖息地选择
    2.3 结果
        2.3.1 荒漠沙蜥栖息地主要特征
        2.3.2 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异
        2.3.3 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的地理变异
    2.4 讨论
        2.4.1 影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
        2.4.2 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异
        2.4.3 栖息地选择的地理变异
第三章 荒漠沙蜥的食物变异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3 结果
        3.3.1 食物可利用性调查
        3.3.2 食物组成和大小
        3.3.3 取食的两性差异
        3.3.4 取食的季节差异
        3.3.5 取食的地理差异
    3.4 讨论
        3.4.1 食物组成和大小
        3.4.2 食物的两性变异
        3.4.3 食物的季节变异
        3.4.4 食物的地理变异
第四章 荒漠沙蜥的身体大小和性二态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数据获得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发育过程中的性二态
        4.3.2 食物分歧假说检验
        4.3.3 生长率差异假说检验
        4.3.4 不同死亡率假说检验
        4.3.5 成体特征的地理变异
    4.4 讨论
        4.4.1 荒漠沙蜥的二态性模式
        4.4.2 身体大小的二态性
        4.4.3 头部的性二态
        4.4.4 其余特征的性二态
        4.4.5 形态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荒漠沙蜥的种群统计学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获取
        5.2.2 年龄结构和性比
        5.2.3 个体生长发育
        5.2.4 存活与死亡
    5.3 结果
        5.3.1 年龄结构和性比
        5.3.2 性成熟年龄
        5.3.3 不同年龄的生长率
        5.3.4 生长率的两性差异
        5.3.5 生长曲线的拟合
        5.3.6 特定年龄死亡率
        5.3.7 生命表
    5.4 讨论
        5.4.1 性成熟年龄和大小
        5.4.2 生长率的变化
        5.4.3 存活率
        5.4.4 年龄结构和性比
        5.4.5 与青海沙蜥的比较
第六章 不同生境中荒漠沙蜥的繁殖对策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繁殖周期
        6.2.2 繁殖特征的地理变异
    6.3 结果
        6.3.1 繁殖周期
        7.3.2 母体大小的影响
        6.3.3 窝卵数和卵大小
        6.3.4 窝卵重和繁殖投入
        6.3.5 孵出大小
        6.3.6 地理变异
    6.4 讨论
        6.4.1 繁殖周期
        6.4.2 窝卵数与卵大小
        6.4.3 繁殖投入与存活
第七章 分子生态学简析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材料和DNA提取
        7.2.2 PCR扩增和测序
        7.2.3 序列分析
        7.2.4 环境因子
    7.3 结果
        7.3.1 碱基组成
        7.3.2 系统发育
        7.3.3 遗传多样性
        7.3.4 系统发生与生活史变异
    7.4 讨论
        7.4.1 系统地理
        7.4.2 生态遗传
        7.4.3 系统发生对生活史的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全球两栖动物保护概况
    第二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三节、研究区域概况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泽蛙越冬的肥满度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讨论和结论
第三章 泽蛙冬眠生态学研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方法
    第三节、结果与分
    第四节、讨论
第四章 上海市郊越冬泽蛙的种群特征和越冬场所
    第一节、上海市郊越冬泽的德种群特征
    第二节、泽蛙冬眠的洞穴特征
    第三节、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上海郊区泽蛙越冬的行为和越冬死亡率
    第一节、研究方法
    第二节、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三节、讨论结论
结论和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时间分配及食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鳄蜥的研究现状
    1.1 鳄蜥的形态描述
    1.2 鳄蜥的分类地位
    1.3 鳄蜥的分布及数量
    1.4 鳄蜥的解剖和生理学研究
    1.5 鳄蜥的生化研究
    1.6 鳄蜥的生态学研究
    1.7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2.1 研究地点
    2.2 气候
    2.3 地形地貌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特点
第三章 鳄蜥的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研究
    3.1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鳄蜥的行为谱
        3.2.2 鳄蜥的昼间活动时间分配
        3.2.3 鳄蜥的昼间活动节律
    3.3 讨论
        3.3.1 活动时间分配
        3.3.2 活动节律
        3.3.3 影响鳄蜥行为的生物因素
        3.3.4 影响鳄蜥行为的非生物因素
第四章 鳄蜥的食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鳄蜥的采集
        4.1.2 器材
        4.1.3 食性分析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致 谢

(6)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1、综述
    1.1 全球两栖类种群下降的现状与趋势
    1.2 全球两栖类种群下降原因综述
    1.3 农业活动对两栖类种群的影响
    1.4 泽蛙的宏观研究概况
2、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3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2.5 主要野生动物资源
    2.6 农田生境
3、研究方法
    3.1 泽蛙种群调查研究方法
    3.2 五个调查样带的分布
    3.3 泽蛙蛰眠状况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4、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特征研究
    4.1 上海农田泽蛙形态特征
    4.2 上海农田泽蛙种群研究
5、上海不同郊区农田泽蛙种群调查
    5.1 不同郊区泽蛙种群动态比较
    5.2 上海不同郊区泽蛙种特征比较
6、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动态
7、上海农田泽蛙蛰眠状况初步调查
    7.1 洞穴内泽蛙的数量分布
    7.2 蛰眠洞穴特征
    7.3 讨论
8、结论及保护建议
致谢

四、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D]. 杨俊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三都县拉揽乡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研究[J]. 吕敬才,张倩,王宇俊,任民龙,胡红,魏刚.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3]荒漠沙蜥的生活史进化[D]. 赵伟. 兰州大学, 2011(09)
  • [4]上海郊区泽蛙(Rana limnocharis)的越冬生态学研究[D]. 王晓黎.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5]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时间分配及食性[D]. 宁加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6]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生态学研究[D]. 王晶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7]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的食性分析[J]. 张永普.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

标签:;  ;  ;  ;  ;  

浙江泰顺北方草蜥越冬前后摄食习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