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蒙古文字拼音方案》

评《蒙古文字拼音方案》

一、评《蒙古文字形转写和读音转写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谷倩兮[1](2021)在《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文中指出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国家纷纷在华设立外交公使馆,并展开支持其在华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国研究,刚刚完成民族统一的意大利也不甘于后。悠久的意大利汉学传统渐渐从以传教士为研究主体走向现代和世俗,又从学院式汉学走向实地考察现实中国的研究。这一时期着名的意大利东方学家和远东语言文学教授、早期派驻中国的意大利外交官罗声电(Lodovico Nocentini,1849-1910)就是一位对于复兴意大利汉学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承上启下的人物。分析罗声电论着,挖掘他作为学者和外交官两种角色的转换,可以展现出其中国文化造诣如何使之以外交官视角对现实中各种事件进行考察。本论文利用佛罗伦萨大学、罗马大学、意大利外交部档案馆、图书馆和其他意大利图书馆中关于罗声电的一手档案材料和原始文献,结合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理论方法,从语言、文化视角,展开关于罗声电的外交和学术生涯的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他带领意大利汉学由衰弱转向繁荣的历程及其对意大利汉学发展和开拓意大利汉学新的研究方向的推动。通过分析罗声电的重要论着,本论文把握其对中国社会、文化、中意关系的研究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意大利对外政策。本论文以五章的篇幅,以史为线,详细阐述罗声电的生平和学术道路;罗声电继承意大利汉学传统对中国思想观念和语言文学的研究;罗声电在现代意大利的东亚外交政策背景下的外交官经验和他开拓的对中国国际关系问题的探讨;罗声电在对中国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中国观;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和罗马大学担当汉学教授和学术负责人期间创办刊物、兴办大学、组建语言学校和图书馆、设立协会等各种组织活动和贡献以及他对20世纪意大利汉学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详尽的分析和考察中,本论文揭示出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意大利汉学对于整个意大利汉学发展历史的重要意义;罗声电上述研究和活动的中意文化交流意义和对中学西传产生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够丰富19—20世纪之交的中意关系史研究,为晚清史方面的研究揭示更多历史事实和细节。

木艳娟[2](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裴梦苏[3](2017)在《域外视角:《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康熙字典》自康熙五十五年(1716)刊行后,这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辞书很快流传至海外,对海外汉字辞书编纂、语言文字政策制定、海外学者汉字研究以及字形标准化方案选取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至今余温尚存。然而,这部集大成的字书在中国一直以来因官修辞书的性质以及清朝严苛的文化政策,导致长期以来该书在国内无学者敢对其进行批评订正,致使该书中的众多错讹被长久保留,该书的发展与完善也因此受到影响,我国的汉字辞书的发展也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清灭亡后,《康熙字典》又因其错误频出等原因在国内学界饱受诟病,使得长久以来人们对这部辞书的评价趋向两个极端,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公允的认识。而该书在世界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与价值更是一直以来被国内学界所忽视,致使我们更是无法认清《康熙字典》对于国际汉学发展的贡献与价值,也造成了当下汉语史研究的缺失。但是无疑,对这些海外《康熙字典》系辞书文献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挖掘与整理,对《康熙字典》海外流通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本文以域外《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为主要研究目标,同时也兼顾与之有关的其他类型文献,对《康熙字典》在海外流传途径、影响进行探索,努力发掘《康熙字典》对域外汉外辞书发展所产生的系列影响,以域外《康熙字典》系辞书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汉字文化圈内外将研究对象进行划分。重点分析了《康熙字典》在日、韩、欧美等国的发展情况,并勾画出《康熙字典》系辞书域外发展相对完整的脉络与谱系。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本文试图从更加宏观的视野下来对比并解释不同地区间《康熙字典》发展形态差异,从而对近代以来,《康熙字典》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进行概述,对《康熙字典》的价值进行重新的认识与发掘。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辞书发展史,同时也是对汉语史、海外汉学史以及国际汉语教育史有益的补充。

白林海[4](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琴[5](2016)在《粟特回鹘系文字发展史略》文中认为语言是我们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它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则是用于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分为表形、表义和表音文字。本文讨论的粟特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锡伯文均为表音文字。由于使用这五种文字的民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交往,另外他们语言之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使得这五种文字之间有着借用和被借用的关系。从文字创制方面而言,它们都是借源文字。虽说这五个民族所用的语言有着密切关系,但还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了借源文字会受到语言特点的限制而有一个不断调整改革以更好地实现记录语言这个功能的过程。文字只有更好的适应了语言,才能够得到更强大的生命力和通用性。本文通过对比比较粟特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锡伯文这五种文字的字母形体,发现在借源文字发展过程中以继承性为主要特点,以创新性为自己的区别特点,还存在一定的选择性来适应自己的语言。继承性表现在从粟特文发展到锡伯文漫长的15个世纪中,这些文字的主体还是以基本的形体为架构的,主要体现在文字书写的垂直轴线、牙、结等等。创新性则是基于适应自己语言的特点、区别于其他文字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圈、点、月牙、尾巴等区别符号的添加;二是笔画的简单改动;三是改动原有字母,创制新字母。选择性这一特点的出现一是由于语言的差异性导致的,对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语音音位,但是被借文字中又有表示这类音位的字母,借入文字的民族便选择并抛弃这类字母,二是从一音一字的规范性出发,扬弃了部分一音多字的情况。

乌日力嘎[6](2015)在《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现》文中指出多民族语言机器翻译的研究对维护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接受兄弟民族的先进技术、加强各民族交流、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研究面临语言类型跨度大、语言现象复杂、语言资源缺乏、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基础技术薄弱等问题。其中复杂形态语言机器翻译建模、资源缺乏语言的机器翻译等问题也是机器翻译研究本身面临的重要学科问题。本文利用收集整理的多语言语言资源、知识资源及开源工具搭建了蒙汉统计机器翻译平台。在该研究中,为了提高基于统计的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的性能和解决译文中出现的大量的未登录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验:(1)建立近22万余句对的西里尔蒙古文-汉语双语语料库,在建立双语语料库的具体过程中拟定了西里尔蒙古文-汉语双语语料库建设标准。(2)建立西里尔蒙古语语料库的预处理步骤:如编码统一转换为UTF-8格式,缩略语转写,大小写转换等。(3)通过加入蒙-汉人名词典、地名词典及拼写数词、时间词的正则表达式规则来识别与翻译对命名实体进行有效的翻译。(4)对蒙古语格附加成分、复数词缀、领属附属附加成分的双重格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粗粒度切分。其中命名实体的识别与翻译技术是提高蒙汉机器翻译的翻译正确率和有效解决未登录词以及进行蒙古文信息处理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机器翻译中词语的歧义和未登录词是两大瓶颈,词语的歧义可以根据文章上下文进行区分;未登录词包括新名词术语和人名、地名、机关单位名称等命名实体。西里尔蒙古语中的歧义词有一部分为带有双重格的常用词。本文以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为基础,着重研究解决粒度相适应的线性词语表示形式的机器翻译建模、非线性词语表示形式的机器翻译建模、面向资源缺乏语言的人机结合的机器翻译知识获取、蒙古文信息处理基础技术、语言资源库建设等问题,最终建立一个面向政府文献和日常用语两个领域的西里尔蒙古文-汉文的机器翻译系统。在收集整理双语语料库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根据开发集、测试集过滤后的训练集作为最终的训练集。并使用此训练集的目标语言端—汉语端训练了语言模型。我们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系统并进行了评测实验。我们建立机器翻译项目的自动评测测试集的1000个句子,一份原文(西里尔蒙古文)、四份目标语言端句子(汉文)为参考答案。机器翻译项目的自动评测采用BLEU-SBP为评测指标。使用本系统进行翻译后的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双语语料库的规模与语料库预处理是提升翻译质量的一种捷径。利用开源工具Moses系统实现了基于短语的蒙汉统计机器翻译系统。通过实验证明开源Moses系统实现的蒙汉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具有可行性。但是该蒙汉机器翻译系统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比起高质量的机器翻译系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的改善和完善。

江莉[7](2015)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文中认为《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19世纪下半叶在远东地区发行的颇具影响力的汉学期刊,体现了在华西方人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通过对全部25卷《中国评论》中汉语语言研究类文章的阅读,联系同时期《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等汉学期刊中的相关内容以及这一时期出版的其它有较大影响的汉语研究专着,考察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情况,梳理其主要观点和成就,并将其放在中西语言学研究传统中考察其理论和认识来源及其在汉语语言研究史上的贡献,以期对学术史的书写有所补充。虽然近年来对近代历史上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已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和介绍,但得到介绍的文献以语法学专着和汉语学习教材居多。这类着作以对汉语语音、语法在共时平面上的系统性描写为主要内容,因此,学术史的写作对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创见大多从这两方面加以强调。但这并不是西方人汉语研究的全部内容。以《中国评论》为代表的汉学期刊揭示了西方人汉语研究更为丰富的内涵。根据对文献的梳理,我们认为19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呈现出如下两个方面的特色:第一,在欧洲语言学思想影响下,注重历时性研究的思路;第二,在实用性需求的推动下,重视口语研究,重视语言教学研究。我们从《中国评论》的汉语研究中整理出五个中心论题,在本文中分别予以阐述。第一章《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论述以艾约瑟(J. Edkins)为代表的、将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运用于汉语语音史研究的思想,以及庄延龄(E. H. Parker)、福兰阁(O. Franke)、欧德理(E. J. Eitel)等人对其主要思路与观点的评价与修正,主要包括对艾约瑟研究中基督教神学语言观的批判、对其研究方法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原则相违背之处的分析。第二章《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总结西方人以19世纪欧洲词典编纂的历史主义思想指导汉语词典的编纂,力图在字目归类与排列中体现词源关系的努力,以及由此而来的以“声符—根字”研究为中心的字源和词源研究,并重点分析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西方人对于汉字形、音、义之复杂关系的深刻认识。第三章《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围绕瓦特斯(T.T.Watters)的系列学术随笔《汉语散论》展开,以他对汉语感叹词、拟声词和外来词的分析为重点,展现瓦特斯从语言中的这些特殊成分着眼思考汉语的历史来源、观察汉语发生和发展的外部驱动力和内部调试能力的思路。第四章《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梳理这一时期西方人对汉语学习方法的新认识和汉语教材编写的发展,其中后者是重点。这一时期的教材编写注重针对性、实用性,提倡语法讲解的内隐化,这些特征与西方人汉语研究的深入、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潮流的影响、在华西方人汉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第五章《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主要分析和梳理西方人关于发明统一的拼音方案以辅助汉字的倡议与实践和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汉语书面表达主要形式的主张。统一拼音方案的讨论在《中国丛报》、《中国评论》、《教务杂志》中都得到了体现,创制与完善拼音方案的实践则体现在几乎所有汉语研究着作中。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议是以《圣经》的翻译与宣传为出发点和目的的,是最早的以白话代文言的倡议,但其具体内容与中国学界自身发起的自话文运动多有区别。

孙旻[8](2014)在《中国高校英语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思辨”被认为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内核,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目前,研究者在理论建构方面已取得基本共识,但是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实证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并在以下方面存在空白:1)缺乏对学习者个体特征及主观能动性的关注;2)涉及外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的研究较少,对思辨能力在EFL语言技能课程中的具体体现缺乏全面详实的归纳;3)思辨能力测评方式多样化发展,但我国外语教育研究者仍多依赖学习者自述报告,在研究方法上亟待拓宽。本研究以在我国高校广泛开展的英语演讲课为切入点,为填补上述研究空白做出了尝试。基于先导研究所创立的“EFL演讲活动中的思辨分项技能”分析框架,笔者在某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演讲课程合作教学期间,对6名个案学习者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跟踪观察。通过多维度的测评方法(自选题有备演讲、定题即兴演讲、思辨能力客观测试),对个案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变化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课堂观察、反思日志、访谈等数据,在社会认知理论“三维交互决定观”和“自我调节学习观”指导下,对影响这些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探究。本研究的发现总结如下。首先,在自然情境下、可借助外部资源的系列有备演讲反映出学习者在多个方面思辨技能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听众分析、信息检索、演讲结构策略、理据选择等;变量控制较为严格的思辨能力客观测试和定题即兴演讲测评结果则表明,学习者整体进步较小,并主要集中于基础性分析能力的提升,如识别假设、匹配推理、匹配概念,或者话题阐释等。数据分析同时还表明,思辨能力起点相近的个案学习者发展轨迹并不相同——通过整合分析结果,笔者将其分为三类:持续发展型(3人)、有限进步型(2人)和平稳保持型(1人)。对这三类学习者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推动或阻碍其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有认知能力起点、目标取向、自我效能感、社会情境意识、学习策略、反思能力、教学指导方式等多种因素;相较而言,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个人-环境-行为”三方因素良性交互的学习者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思辨能力发展。本文在结论部分就本研究的意义、启示、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展开了讨论,重点探讨了思辨能力的复杂性及多维度测评的意义、演讲课堂进行思辨融入教学的方法,以及关注学习者个体特征的重要性。

祁宏涛[9](2013)在《《高昌馆杂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明初《高昌馆杂字》中回鹘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并论及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高昌馆杂字》是明代编辑的一部回鹘文——汉文对照的分类词汇集,由回鹘文、汉文和回鹘语汉字注音对照构成,是一部最早的回鹘语——汉语词典。包括天文、地理、时令、花木、鸟兽、人物、身体、宫室、器用、衣服、珍宝、饮食、文史、方隅、声色、数目、人事兼通用、续增等18门类,各不同版本共计1000余条最常用词语,每一词条均有汉文、回鹘文以及回鹘文的汉字注音。《高昌馆杂字》词条数目虽不多,但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词类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副词、连词、后置词等。该书编纂年代为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那时高昌地区的回鹘人尚未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词汇中基本没有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因而较好地反映了前伊斯兰时期高昌地区回鹘语的原貌。明代洪武年间开始编纂民族语文的文献和辞书。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翰林院侍讲火源洁与编修马沙亦黑奉命编纂《华夷译语》。他们参照《元朝秘史》的办法和体例,用汉字标注各民族语语音,其体例是先列出民族语词语,然后给出该词的汉语词语,最后列出该词的汉字注音。(《元朝秘史》用汉字标蒙古语音,对照汉义,无蒙古文)。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朝廷正式开设四夷馆,分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个馆,后又增设八百、暹罗两馆。四夷馆有少之卿—人主事,另置译字官生、通事等,专门从事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语文的翻译工作。四夷馆各馆编出这些民族语言与汉语对照的分类词汇《杂字》,又把上述地区的奏折及有关文书写成汉文并附上民族文字译文,这就是各馆的《来文》,由各馆分别保管。其后,明会同馆也编出了朝鲜、琉球、日本、安南、占城、暹罗、鞑靼、畏兀儿、西番、回回、满刺加、女直、百夷等十三种译语。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夷馆改名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又与会同馆合并为会同四译馆,编有四十余种杂字。这些《译语》、《杂字》和《来文》是我们了解当时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具有弥足珍贵的史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高昌馆杂字》是用汉语给回鹘语注音的文献材料,它不仅很好地反映了前伊斯兰时期高昌地区回鹘语的原貌,而且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再现明代前期这一地区汉语方言的实际面貌,是研究明代前期回鹘语和汉语的绝好材料,对回鹘语语音史、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和回鹘语——汉语对音的途径和规律的探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高昌馆杂字》为研究对象,采用译音对勘法和音韵分析法,对回鹘语和汉语的对音资料进行严格的音韵分析,进而探讨回鹘语——汉语的对音规律,为汉语语音史和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提供材料和佐证。本文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本文的选题的缘起、研究意义、材料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相关动态、论文的重点和难点及写作思路,并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高昌馆杂字》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情况及此书的编写体例,并就该书的价值和影响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为《高昌馆杂字》回鹘语的语音特点及回鹘文拉丁字母转写。该部分主要叙述了明代回鹘语的语音特点,然后分析回鹘文的元音、辅音以及语音和谐规律,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昌馆杂字》回鹘文做了转写和简注。第四部分为《高昌馆杂字》的汉语方言音系。该部分主要以明代韵书《韵略易通》声母系统为参照,讨论明代北方官话音系,分析汉语的声母、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为《高昌馆杂字》的汉语方言音系提供依据;也讨论了回鹘语——汉语两种语言语音方面的异同和从事译音对勘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制作了回鹘语——汉语对音表,全面而细致地分析《高昌馆杂字》汉语方言的声母和韵母系统,从而探讨两种语言的对音规律。第五部分,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高昌馆杂字》回鹘语——汉语的对音规律和汉语声、韵母系统方面的特点,并简要论述了运用译音对勘法来研究古代回鹘语——汉语的重要性以及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荣立宇[10](2013)在《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仓央嘉措(1683-1706/1746),藏传佛教第六代达赖喇嘛,藏地杰出的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藏地家弦户诵,历300年而不衰。1930年,于道泉教授将仓央嘉措诗歌同时翻译成汉、英两种文字,开仓央嘉措诗歌汉、英全译之先河,同时也构成了其域内外文本旅行的滥觞。这犹如一条主河在某一点分出两脉不同的支流,各自冲积成不同的景观,衍生出别样的风景。截止2012年,仓央嘉措诗歌的跨语际旅行己走到第82个年头。在此期间,先后问世的汉语译本有21个之多,英语译本也多达15个,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初,仓央嘉措诗歌更是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一股热潮,带动了影视、出版、文化、艺术、旅游等多方面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仓央嘉措的经典作家地位。本论文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语文化圈中的翻译与传播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汉、英翻译的译介脉络,各个译本之间的生成、参考关系,译文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如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藏学发展概况),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英文化中的传播、影响、接受情况,主要汉、英译本的特色及相关的文学翻译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汉、英译介的统计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特征并且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复译进行反思;对藏语诗歌汉、英翻译在语言、诗律方面的可比性进行讨论,对翻译的跨语种对比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挖掘翻译现象背后隐藏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涉及到重译、复译、学术性翻译、创意翻译等问题。最后还特别讨论了交集理论观照下的翻译问题,分析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复杂关系。本研究发现,仓央嘉措诗歌的域内外传播表现出不同的脉络特征,其汉译与19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关联密切,其英译则与海外藏学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诸多译本(包括汉、英语译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译本与创意翻译产生的译本,不同特色的译本又折射出译者不同的身份特征,即前者对应学者型译者,而后者指向诗人型译者。事实上,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翻译与创意翻译分别代表了译者不同的诗学追求。鉴于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信”与“雅”的自然分流,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作为两种策略在它们之间必然形成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接下来,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的比较研究凸现了许多翻译问题。例如,汉语翻译领域很多译本缺乏特色,部分译者版权意识淡漠,直接来源于藏语的译本相对较少,一些译者率尔操觚,相关翻译批评缺席,值得注意。与之相对,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比较规范,大多数译本直接从藏文译出,即使是转译,译本的特色也十分鲜明。对比藏、汉、英三种语言(音节、音调)及其诗学(韵律、节奏与诗歌体式)特征,藏汉之间在语言、诗学方面的相似性便显露出来(与藏英在语言、诗歌方面相比较而言)。尽管音韵、节奏、音节发音等方面的因素常被视为不可译,但鉴于上述相似性的存在,藏、汉语之间诗歌体式的再现会更加逼真,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会比较自然,译入语诗学规范的满足也近于浑然天成。本研究首次将交集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赋予交集理论新的涵义,试图用这个理论解释仓央嘉措诗歌汉、英翻译中具有普适意义的翻译现象。从规范拘谨的学术性翻译到自由创造的创意性翻译,翻译与创作的概念分界渐次变得不再明显,译文本也由源文本的互文本渐次过渡成为承文本。事实上,对字翻译、学术翻译、创意翻译、临界翻译等类型分别处于从源语文本到译入语创作这一连续统的不同位置,它们之间呈现出渐次过渡的倾向。从严谨的对字翻译到极端的临界翻译,存在一个幅度很大的学术翻译与创意翻译的逐渐演变区域,由此构成文学翻译的丰富的创造性空间。本文指出对字翻译与学术翻译的单调性,创意翻译与临界翻译的丰富性,而诗歌翻译的丰富性无疑更加契合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和语言临界点所展示的无限可能性。

二、评《蒙古文字形转写和读音转写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蒙古文字形转写和读音转写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罗声电的生平和早期学术道路
    一、生平概要
    二、学术养成
第二章 罗声电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关注
    一、罗声电与《第一位汉学家——利玛窦神父》
    二、罗声电与《康熙圣谕和雍正广训》
    三、罗声电对汉语的研究
    四、罗声电对中国伦理道德的研究
第三章 罗声电的外交官经历:对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
    一、罗声电在华主要活动
    二、罗声电的国际关系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罗声电的中国观:《在东亚一一印象和游记》以及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
    一、晚清中国政治制度
    二、晚清中国社会现象
    三、晚清中国经济状况和近代化
    四、晚清中国城市面貌和民风民情
    五、罗声电的中国观
第五章 罗声电的学术组织活动和贡献
    一、罗声电在那不勒斯:东方学院及刊物《东方》
    二、罗声电在罗马
结论
    一、意大利汉学传统的优秀继承者
    二、意大利汉学研究新方向的杰出开创者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罗声电所藏汉籍书目
附录二 罗声电藏书印
附录三 《在东亚——印象和游记》(1894年)书影
附录四 《东方研究杂志》1907年创刊号封面和目录

(2)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一、族称和分布
        二、族群关系
        三、宗教及其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一、线路指南
        二、丽江史地注释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一、词法
        二、句法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一、外貌及服饰
        二、其它风俗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致谢

(3)域外视角:《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
    1.2 域外《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相关研究成果
        1.2.1 对《康熙字典》在欧美流传、接受、改造的相关研究
        1.2.2 对《康熙字典》在日韩流传、接受与改造的相关研究
    1.3 域外《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研究对象
    1.4 域外《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研究方法
        1.4.1 文献比较法
        1.4.2 文献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4.3 统计与计量法
        1.4.4 宏观调查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5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1.5 域外视角《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文章结构与框架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康熙字典》在欧美地区的流传、接受与改造
    2.1 《康熙字典》在欧美地区的流传、接受与改造情况总述
        2.1.1 欧美汉学发展背景与《康熙字典》的传入
        2.1.2 欧美地区对《康熙字典》的接受
        2.1.3 欧美《康熙字典》系辞书文献研究的重点
    2.2 16-19世纪西方《康熙字典》一系辞书谱系研究
        2.2.1 谱系及辞书谱系
        2.2.2 《康熙字典》辞书谱系原型
        2.2.3 欧美地区《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
        2.2.4 西方学者对《康熙字典》系辞书文献的反思
    2.3 17-20世纪西方学者对214部首体系认识史
        2.3.1 214部首体系以前西方学者对于部首的认识
        2.3.2 《字汇》、《正字通》的西传与西方学者对214部首体系的认识
        2.3.3 《康熙字典》的西传与西方学者对214部首体系的研究
        2.3.4 214部首体系与西方汉外辞书编纂
        2.3.5 214部首体系与西方汉语教科书编纂
        2.3.6 西方学者对于214部首体系的反思与改造
    2.4 17-19世纪西方学者对214部首体系的译介
        2.4.1 部首表的形式与内容
        2.4.2 部首表的译介方式
        2.4.3 对部首表译介评述
        2.4.4 17-19世纪西方学者对214部首体系的译介对我国部首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康熙字典》在汉字文化圈内国家的流传、接受与改造
    3.1 汉字文化圈与《康熙字典》
    3.2 《康熙字典》在朝鲜的流传、接受与改造
        3.2.1 《康熙字典》传入前朝鲜文字、辞书的概况
        3.2.2 朝鲜《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
        3.2.3 《康熙字典》在朝鲜流变特点总结
    3.3 《康熙字典》在日本的流传、接受与改造
        3.3.1 《康熙字典》传入前日本文字、辞书概况
        3.3.2 日本《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
        3.3.3 《康熙字典》在日本流变情况总结
    3.4 《康熙字典》在越南的流传、接受与改造
        3.4.1 《康熙字典》传入前越南文字、辞书概况
        3.4.2 越南《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
        3.4.3 《康熙字典》在越南流变情况总结
    3.5 《康熙字典》朝、日、越三国流传及影响差异探因
        3.5.1 语言文字与辞书传统导致《康熙字典》朝、日、越三国流传及影响差异
        3.5.2 民族文化心理对《康熙字典》朝、日、越流传与接受的影响
        3.5.3 出版印刷业对《康熙字典》朝、日、越流传与接受的影响
        3.5.4 政治与历史环境对《康熙字典》朝、日、越流传与接受的影响
第四章:《康熙字典》系辞书在域外影响研究
    4.1 《康熙字典》在国内外影响差异探因
        4.1.1 《康熙字典》在国内的流传与影响
        4.1.2 《康熙字典》在国内外影响差异探因
    4.2 《康熙字典》东西方影响差异比较研究
        4.2.1 《康熙字典》在东西方流传、接受与改造模式对比
        4.2.2 《康熙字典》东西方影响差异探因
第五章:《康熙字典》研究中外互动的价值与意义
    5.1 中外互动研究《康熙字典》历史回顾
    5.2 《康熙字典》研究中外互动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5.3 《康熙字典》研究中外互动模式的未来展望
第六章: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康熙字典》版本表
附录二 主要文献书影
附录三 西方学者所编214部首表选录
    马礼逊《华英字典》部首表
    麦都思《汉英字典》部首表
    卫三畏《拾级大成》、《汉英韵府》部首表
附录四 域外视野《康熙字典》辞书谱系图
致谢

(4)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引言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青年时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一、师从钢和泰
        二、进步新青年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第一节 北京孕梦
        第二节 欧洲寻梦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二、培养藏学人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一、默默的奉献者
        二、良师益友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巴考
        二、于道泉与拉露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一、中国藏学厘定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第二节 佛教研究
        一、纵向研究
        二、横向研究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三、语言观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三、翻译观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粟特回鹘系文字发展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粟特文
    第一节 粟特文溯源及其文献
        一、粟特文溯源
        二、粟特文文献
    第二节 粟特文的字形变化
第二章 回鹘文
    第一节 回鹘历史简介
    第二节 回鹘文文献
    第三节 回鹘文的创制与字形变化
第三章 蒙古文
    第一节 蒙古族简介
    第二节 蒙古文文献
    第三节 蒙古文的创制与字形变化
第四章 满文
    第一节 满族简介
    第二节 满文文献
    第三节 满文的创制与字形变化
第五章 锡伯文
    第一节 锡伯族简介
    第二节 锡伯文的创制与字形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后记

(6)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选题意义
        1.2.1 蒙古语的发展现状
        1.2.2 蒙汉机器翻译的难点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机器翻译研究
        1.3.2 机器翻译发展历史
        1.3.3 国内其他少数民族机器翻译研究
    1.4 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基础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面向机器翻译的双语语料库建设
    2.1 收集语料库与字符提取
        2.1.1 平行语料库的界定及国内外平行语料库
        2.1.2 建立蒙汉平行语料库
        2.1.3 语料库的获取及句子对齐
    2.2 语料库预处理
        2.2.1 标准字符转换
        2.2.2 标点符号的处理
        2.2.3 西里尔蒙古文语料库中缩略语的处理
        2.2.4 大小写转换规则
        2.2.5 语料库预处理
    2.3 西里尔蒙古文的形态分析
        2.3.1 蒙古语的构形特征
        2.3.2 名词的复数附加成分缀接其他形式
        2.3.3 名词反身领属附加成分后缀接其他形式
        2.3.4 名词附属附加成分缀接其他形式
        2.3.5 否定虚词-ΓYй后缀接其他形式
        2.3.6 名词的格附加成分后缀接其他形式
        2.3.7 连写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构形附加成分
    2.4 蒙汉双语词典
第三章 西里尔蒙古文命名实体识别
    3.1 西里尔蒙古文数词、时间词的识别
        3.1.1 蒙古文数词
        3.1.2 数词组成规律
        3.1.3 数词的识别
        3.1.4 时间词的识别
        3.1.5 数词的翻译
        3.1.6 数词时间词翻译总结分析
    3.2 人名的识别
        3.2.1 人名的特点
        3.2.2 人名的识别及音译
    3.3 地名的识别
        3.3.1 地名识别中词典的使用
        3.3.2 地名的识别
        3.3.3 特殊情况的处理
    3.4 语料库中命名实体的标注规范
第四章 蒙汉机器翻译基础
    4.1 机器翻译的模型
    4.2 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方法
    4.3 翻译过程
    4.4 机器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
第五章 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实验和结果分析
    5.1 运行环境以及相关开源工具
        5.1.1 运行环境
        5.1.2 开源工具
    5.2 系统的整体框架
    5.3 蒙汉统计机器翻译系统
        5.3.1 实验数据
        5.3.2 语料库预处理
        5.3.3 语言模型的训练
        5.3.4 解码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西里尔蒙古文-汉文双语平行语料库示例
附录2:西里尔蒙古文-传统蒙古文-汉文人名示例
附录3:西里尔蒙古文-汉文地名示例
附录4:西里尔蒙古文命名实体标注语料示例
附录5:缩略语转换表示例
附录6:数词、时间词识别与翻译规则表
致谢

(7)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 西方人汉语研究文献作为近代汉语研究语料使用
        (二) 西方人汉语教育与研究史考察
    三、研究对象
        (一) 《中国评论》的基本情况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章节安排
    六、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语的历史比较研究
    第一节 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
        一、艾约瑟汉语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 19世纪的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 清儒古音研究理论及成果
        (三)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和语言观
        二、艾约瑟的汉语语音史观
        (一) 《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的语音演变论
        (二) 《汉语的演变》中的语言发展论
        (三) “词根”研究及其目的
    第二节 汉语历史比较研究问题的争论
        一、艾约瑟的支持者
        二、对艾约瑟汉语历史比较研究的检讨
        (一) 对科学与神学的清算
        (二) 对艾约瑟历史比较方法的清算
    第三节 西方人历史比较研究为汉语语言学带来的新发展
        一、汉语谱系问题的提出拓展了研究视野
        二、揭示了汉语古音研究的新思路
        三、推动了对方言语音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词典编纂与汉语词汇和汉字研究
    第一节 西方人对汉语词典编纂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文工具书
        (一) 《康熙字典》存在的问题
        (二) 西方人的使用诉求与中国词典编纂宗旨的差异
        二、汉欧双语词典编纂中的难题
    第二节 词典编纂与汉字词汇研究的深入
        一、17——18世纪西方人汉字观念的变化
        (一) 汉语汉字与原始语言的关系
        (二) 汉字与“真实字符”的一致性
        (三) “中文之钥”与部首学习
        二、19世纪西方人的汉语“根字”研究
        (一) 研究思路从“部首”到“根字”的转变
        (二) 《中国评论》中的汉语“根字”研究
        (三) “根字”研究在词典编纂中的实践
        三、“根字”研究在中西语言学中的理论来源与认识创新
        (一) “音近义通”与中西词源研究传统
        (二) 对形音义关系的认识和文字研究的思路创新
第三章 瓦特斯对汉语起源与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感叹、拟声成分与汉语的起源
        一、18——19世纪欧洲语言学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赫尔德与孔狄亚克的语言起源说
        (二) 缪勒与法勒的语言起源观
        二、瓦特斯的叹词、拟声词研究
        (一) 叹词
        (二) 拟声现象
    第二节 语言接触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一、语言接触与汉语新词
        二、瓦特斯的汉语外来词研究
        (一) 外来词与原词的对应关系
        (二) 汉语外来词的创制方式
    第三节 瓦特斯汉语研究的特色
第四章 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新进展
    第一节 汉语学习经验谈
        一、汉语学习难易论
        二、学习方法经验谈
        (一) 口语的自然习得与师生相授
        (二) 读写技能的学习方式
        (三) 特殊语汇的学习
    第二节 教材编写的新进展
        一、19世纪西方人汉语教材编写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
        (一) 对19世纪初汉语教材现状的盘点
        (二) 19世纪西方人汉语语法研究的创见
        (三) 19世纪欧洲第二语言教学法概况
        二、19世纪下半叶汉语教材编写中的新认识
        (一) 语法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讨论
        (二) 对教材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关注
        (三) 特殊语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第五章 西方人对中国语文改革相关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统一拼音方案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丛报》关于统一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一) 《中国丛报》拼音方案讨论的经验背景
        (二) 《中国丛报》关于拼音方案制定原则的结论
        三、卫三畏、艾约瑟、威妥玛三种方案中的经验积累
        (一) 汉语语音系统的描述方式
        (二) 汉语特殊语音成分的描述
        四、汉语拼音方案制定相关问题的澄清
    第二节 书面语文白转型的倡导
        一、《圣经》汉译和传教士对“文白转型”的倡导
        二、文白转型必要性的论证
        (一) 文言的弊端
        (二) 白话文的优势
        三、白话文倡议的认识背景:近代欧洲民族语言运动
        四、丕思业白话文倡议与中国学界白话文运动的思想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篇目汇总
附录二 《中国评论》汉语研究文章分类篇目
附录三 艾约瑟《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中构拟的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
附录四 加略利的声符系统
附录五 湛约翰的根字系统
附录六 《教务杂志》中两种非罗马字拼音方案

(8)中国高校英语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 表目 第一章 引言
1.1 为何“思辨”
1.2 思辨与高等教育
1.3 “演讲”中的思辨
1.4 个人背景
1.5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思辨理论与教学实证研究
2.1 “思辨”概念
2.2 多维视角下的思辨理论模型
    2.2.1 思辨双维结构模型
    2.2.2 思辨三元结构模型
    2.2.3 思维三棱结构模型
    2.2.4 思辨能力层级模型
2.3 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实证研究
    2.3.1 思辨能力发展描述性研究
    2.3.2 思辨测评影响因素研究
    
2.3.2.1 相关因素
    
2.3.2.2 干扰因素
    2.3.3 思辨教学实证研究
    
2.3.3.1 对比实验研究
    
2.3.3.2 前实验研究
    
2.3.3.3 学习者自我报告型研究
2.4 结语:前人研究的启示与空白 第三章 分析框架
3.1 思辨分项技能界定
3.2 EFL演讲活动中的思辨分项技能
    3.2.1 选题:听众分析与演讲目的
    3.2.2 研究:检验信息
    3.2.3 论证:组织结构与推理逻辑
    3.2.4 反思:目的与概念的一致性
    3.2.5 预演:匹配展示方式
    3.2.6 发表:综合能力
3.3 学习者思辨能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
    3.3.1 源自Terezini et al.(1995)的初步框架
    3.3.2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演讲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
    
3.3.2.1 社会认知理论与三维交互决定观
    
3.3.2.2 自我调节的学习
    
3.3.2.3 演讲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及思辨能力发展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演讲课程教学背景
    4.1.1 合作教学
    4.1.2 班级构成
    4.1.3 教学内容和方法
    
4.1.3.1 思辨融入的教学内容
    
4.1.3.2 任务设置
    
4.1.3.3 课堂合作学习
4.2 个案研究对象选取
4.3 数据收集
    4.3.1 思辨能力客观测试
    4.3.2 思辨倾向调查问卷
    4.3.3 演讲转写、准备提纲及录像
    4.3.4 反思问卷/日志
    4.3.5 课堂录像及观察笔记
    4.3.6 个案学习者访谈
    4.3.7 其他数据
4.4 数据分析
    4.4.1 自选题系列有备演讲评析
    4.4.2 思辨能力客观测试与定题即兴演讲测评
    4.4.3 个案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5 效度验证 第五章 个案学习者思辨能力变化(1):基于系列有备演讲评析
5.1 Danny:表演家的失落与荣光
    5.1.1 “正能量”:理性思考的艰难尝试
    5.1.2 “健康生活”:再度模糊的概念
    5.1.3 “大学心理教育”:回归正能量
    5.1.4 小结:缺席的“迁移”
5.2 June:实干家的坚实脚印
    5.2.1 “纳西文化”:发现民族之美
    5.2.2 “教育平等的中国梦”:直击现实
    5.2.3 “大学实习”:急听众所需
    5.2.4 小结:实践出真知
5.3 Sarah:独立思考中的“乖乖女”
    5.3.1 “快乐荷尔蒙”:以事实说话
    5.3.2 “促进地区发展的中国梦”:追根溯源
    5.3.3 “同性婚姻”:平衡视角
    5.3.4 小结:知难而上
5.4 Mary:渴望成功的舞者
    5.4.1 “惠特尼·休斯顿”:剪辑之惑
    5.4.2 “简朴婚礼的中国梦”:独辟蹊径
    5.4.3 “帮助天才少年”:逻辑连贯的错觉
    5.4.4 小结:进步中的瓶颈
5.5 Mac:冷眼旁观的学霸
    5.5.1 “电影制作”:幽默的光彩
    5.5.2 “关注流浪儿童”:情感与事实的交融
    5.5.3 “票房的意义”:务实的决策者
    5.5.4 小结:未被充分开发的潜质
5.6 Iris:锐气内敛的辩手
    5.6.1 “热辣重庆”:慢工出细活
    5.6.2 “政府诚信的中国梦”:理性态度
    5.6.3 “性教育改革”:他山之石
    5.6.4 小结:于“发散”中“聚焦”
5.7 结语:思辨能力发展的复杂性与层级性 第六章 个案学习者思辨能力变化(2):基于客观测试与即兴演讲测评
6.1 思辨能力客观测试
    6.1.1 客观测试总分前后测对比
    6.1.2 分析能力前后测得分对比
    6.1.3 推理能力前后测得分对比
    6.1.4 评价能力前后测得分对比
    6.1.5 小结
6.2 定题即兴演讲评测
    6.2.1 演讲发表:语言能力与表现能力
    6.2.2 演讲内容:思辨分项技能
    
6.2.2.1 分析能力
    
6.2.2.2 推理能力
6.3 结语 第七章 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7.1 引言
    7.1.1 学习者思辨技能发展类型划分依据
    7.1.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分析框架
    7.1.3 作为“个人因素”的思辨倾向
7.2 持续进步型学习者:社会与自我的良性互动
    7.2.1 掌握目标与绩效目标的叠加效应
    7.2.2 积极的社会情境意识
    7.2.3 助力于思辨发展的学习策略
    
7.2.3.1 促进信息加工的阐释策略
    
7.2.3.2 逐步提升的组织策略
    
7.2.3.3 计划性与贯彻力
    
7.2.3.4 自主监控与调整
    7.2.4 基于反思的良性自我效能感循环
    
7.2.4.1 反思的全面性与归因的准确性
    
7.2.4.2 自我效能感的逐步递增
7.3 有限进步型学习者:对标准的有限内化
    7.3.1 偏重绩效的目标取向
    7.3.2 学习策略的有限作用
    
7.3.2.1 形式大于逻辑
    
7.3.2.2 止于外援的的资源管理策略
    7.3.3 反思内容与自我反应
    
7.3.3.1 反思不到位
    
7.3.3.2 防御性自我反应
    7.3.4 缺席的追加反馈
7.4 平稳保持型学习者:未充分激发的主观能动性
    7.4.1 掌握目标取向与思辨能力高起点
    7.4.2 目标设定、社会情境意识与学习策略的消极互动
    7.4.3 课堂教学中的“天花板”
7.5 结语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发现
8.2 讨论与教学启示
    8.2.1 思辨能力的可迁移性
    8.2.2 思辨能力的多维测评方式
    8.2.3 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启示:寻求“环境-个人-行为”的良性交互作用
    
8.2.3.1 思辨融入的方法
    
8.2.3.2 思辨融入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8.2.3.3 推动“反思性思考”习惯
    
8.2.3.4 因材施教:关注个体特点与学习需求
8.3 研究意义、局限与未来研究趋势
    8.3.1 研究意义
    8.3.2 研究局限
    8.3.3 未来研究趋势 第九章 研究者反思
9.1 研究关系
    9.1.1 合作教学:从“推销员”到“搭档”
    9.1.2 个案研究:从“入侵者”到“朋友”
9.2 “我”的思辨之路
    9.2.1 研究目的与方法:摸索中的判断
    9.2.2 研究者身份:打造一把合格的“尺子”
    9.2.3 从研究到生活:且思且辨 参引文献 附录

(9)《高昌馆杂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材料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动态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高昌馆杂字》的成书过程、版本及体例
    第一节 《高昌馆杂字》的成书过程
    第二节 《高昌馆杂字》的版本
    第三节 《高昌馆杂字》的体例
    第四节 《高昌馆杂字》的价值和影响
第三章 《高昌馆杂字》回鹘文的语音特点及其转写
    第一节 回鹘文字母及主要拼写规则
    第二节 回鹘文音系
    第三节 《高昌馆杂字》的回鹘文转写
    第四节 《高昌馆杂字》的回鹘文注释
第四章 《高昌馆杂字》的汉语方言音系
    第一节 明代北方的汉语官话音系
    第二节 回鹘语——汉语对音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高昌馆杂字》回鹘语——汉语对音表
    第四节 《高昌馆杂字》汉语方言的声母分析
    第五节 《高昌馆杂字》汉语方言的韵母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1.1.1 身世之谜
        1.1.2 作品之谜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综述
        1.3.1 国内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1.3.2 国外的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五节 文章基本结构
第二章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文本研究
    第一节 藏语诗歌传统与仓央嘉措诗歌
        2.1.1 藏语文学中的诗歌传统
        2.1.2 “谐”体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仓央嘉措诗歌
    第二节 《诗镜》及其对仓央嘉措诗歌的影响
        2.2.1 《诗镜》概况
        2.2.2 《诗镜》对仓央嘉措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主题思想
        2.3.1 情歌、道歌抑或政治抒情诗
        2.3.2 开放的阐释与封闭的阐释
        2.3.3 仓央嘉措诗歌的初步分类
    第四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艺术风格
        2.4.1 诗歌体式
        2.4.2 诗歌意象
        2.4.3 诗歌修辞
        2.4.4 诗歌语汇
    第五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及版本
        2.5.1 仓央嘉措诗歌的数量
        2.5.2 仓央嘉措诗歌的藏文版本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译与传播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概述
        3.1.1 越出越多的汉语译本
        3.1.2 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版本关系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译介
        3.2.1 三十年代的汉语译本
        3.2.2 建国初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语译本
        3.2.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期的仓央嘉措诗歌汉译
        3.2.4 新世纪初年的汉语译本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的传播
        3.3.1 仓央嘉措真诗的传播与伪作的流布
        3.3.2 仓央嘉措及其诗歌相关书籍的出版
        3.3.3 以仓央嘉措本事及诗歌为主题的文艺创作
        3.3.4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经典化
        3.3.5 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中传播的流俗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仓央嘉措诗歌的英译与流布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外译概述
        4.1.1 英译概况
        4.1.2 其它语种的译本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4.2.1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的滥觞(1906-1930年)
        4.2.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全译本的问世(1930-1969年)
        4.2.3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类型的多样化(1969-至今)
        4.2.4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与海外藏学的关联
        4.2.5 仓央嘉措诗歌与英语诗歌创作
    第三节 英语主流诗学与仓央嘉措诗歌英译——基于韵律的考察
        4.3.1 英语诗歌韵律的变迁
        4.3.2 仓央嘉措诗歌英译本用韵情况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译本研究
    第一节 于道泉藏、汉、英对照译本
        5.1.1 译诗体制的新颖独造
        5.1.2 赵元任记音的文化学意义
        5.1.3 于道泉译本的客观评价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汉语译本
        5.2.1 诗人创意性的发挥:曾缄译诗
        5.2.2 三台体诗歌对译:毛继祖译诗
        5.2.3 参差格律体译诗:龙冬译本
        5.2.4 马辉以译诗为名的当代诗歌创作
    第三节 仓央嘉措诗歌主要英语译本
        5.3.1 古典英语译诗的尝试:泰霖译本
        5.3.2 “音节对应”的英译:威廉姆斯译本
        5.3.3 五音步英语格律体译诗:邓肯译本
        5.3.4 诗人惠格姆的创意英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模式与理论问题探讨
    第一节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的统计学特征
        6.1.1 从频率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2 从译者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3 从译本看仓央嘉措诗歌翻译
        6.1.4 重译与复译的理论探讨
        6.1.5 小结
    第二节 仓央嘉措诗歌的汉、英翻译比较
        6.2.1 语言方面的探讨
        6.2.2 格律方面的探讨
        6.2.3 小结
    第三节 交集理论与翻译问题
        6.3.1 交集与交集理论
        6.3.2 杂合创作:以《十诫诗》的创作为例
        6.3.3 创意翻译、创作以及伪译
        6.3.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仓央嘉措大事年表
    附录2 仓央嘉措诗歌敬语使用情况统计(于道泉本)
    附录3 仓央嘉措诗歌源语版本收录概况
    附录4 仓央嘉措诗歌期刊刊载情况
    附录5 近年来(2003-2012)国内出版的仓央嘉措相关书籍
    附录6 仓央嘉措“伪诗”期刊刊载情况
    附录7 于道泉与索伦森译诗顺序对照
    附录8 藏文拉丁字母转写方案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主要成果

四、评《蒙古文字形转写和读音转写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19-20世纪之交意大利汉学的引领者罗声电研究[D]. 谷倩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域外视角:《康熙字典》一系辞书文献研究[D]. 裴梦苏. 厦门大学, 2017(12)
  • [4]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粟特回鹘系文字发展史略[D]. 李琴.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6]西里尔蒙古文—汉文机器翻译系统的实现[D]. 乌日力嘎. 内蒙古大学, 2015(11)
  • [7]十九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人的汉语研究 ——以《中国评论》为中心[D]. 江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8]中国高校英语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D]. 孙旻.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高昌馆杂字》研究[D]. 祁宏涛.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10]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D]. 荣立宇. 南开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评《蒙古文字拼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