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

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

一、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张彦惠[2](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沈路,高美芬,孟大志[3](2017)在《新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探讨——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文中指出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对于推动新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这项工作具有迫切性、复杂性和挑战性。本文通过总结杭州市萧山区三个新经济组织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要努力寻找妇女组织建设工作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增加满足女员工多元化需求的服务载体,勇于在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模式上打破常规。

国晓光[4](2016)在《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任务是以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资源,研究国家为何以及如何对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进行政治整合,并关注政治整合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自上而下地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的政治整合策略,分析国家如何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将私营企业主群体整合进政党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从而避免其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性甚至是对抗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结束了旧的分裂秩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一元化政治秩序,并开启了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需要政治秩序,然而现代化本身又是挑战政治秩序和削弱政治权威的力量,这在中国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使经济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造成的结构分化,又对政党国家体制下的政治秩序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冲击以政党国家为核心所建构的政治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崛起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政治整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持既有政治秩序的必然选择。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权组织为载体的整合;一类是以行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为载体的整合。组织是国家权力网络的依托,正是通过组织网络,国家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管控。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革赋予私营经济以合法的政治地位,赋予私营企业主以合法的政治身份,这为政治整合提供了前提。组织开放使私营企业主有机会加入党组织,基于政治忠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等标准的政治安排,使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机会进入人大、政协等政权组织。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了政党组织在私营经济部门的拓展和渗透。当私营企业主群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壮大时,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建构起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系。行会商会聚集了各企业的领导者,是国家联系私营企业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整合私营企业主的重要场域。经济类社团的生成方式、监管模式均呈现了法团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们在国家政治整合中承担了规训会员企业主、表达企业主的利益诉求等功能。行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这类社会团体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因为政府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的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类社团的党组织覆盖,以党的组织性权力填补了行政性权力退出之后形成的国家权力真空,政党权力取代政府权力成为管控行会商会的手段,维持了国家对行会商会的权力控制。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之下,这类社团很难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进而成为民主化的基础。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构。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内部的分化性,增加了其开展集体行动的困难;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部门和私营企业主的控制能力;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促进了中国政党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国家整合社会的领域,动态的制度改进和灵活的政策调整,已经使这一体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所带来的冲击。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这些整合策略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市场化改革解构了国家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但并未推动这一格局转向社会制衡国家,而是走向了国家整合社会的法团主义格局。此外,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中,政治参与机会向私营企业主群体倾斜,相应地压缩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空间,造成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不平等的政策结构。资本和权力的融合增强了资本的支配力,对国家自主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权力腐败的机会。在当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消失和私营企业主的再崛起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参与是国家整合策略的产物,是国家主动选择政治开放的结果,他们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赋予性,他们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方式已被整合到了政党国家的制度框架内。

朱孟光[5](2016)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与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政党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政党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直接决定了政党力量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活动方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耦合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体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打破。这导致中国共产党原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功能定位以及活动方式与变化了的社会结构之间内在耦合度降低。其作用发挥的传统空间被挤压,其有效性和影响力也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只有实现其活动方式的社会化,才能破解当前基层党组织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困境,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能力,并进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提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是指基层党组织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开放型的理念面向社会,通过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调适、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社会化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运用,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多学科理论视角的梳理和审视。这包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及从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视角下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分时段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段时期的四点历史经验,即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第三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在对其背景原因以及探索历程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朝阳区和武汉市硚口区为实践案例,对其实践中的典型模式——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指出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存在角色功能错置,且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基层党组织与党员融入社会的动力不足、水平不高。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按照政党的类型划分,分别对以古巴、越南为代表的国外共产党,以英国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以绿党和“茶党”为代表的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增强政党组织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二是要通过支持、培育和利用社会组织来增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三是要善于借助并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载体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第五章主要是提出面向未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思路与对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要坚持“开放型”党建活动方式的理念,通过扁平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与拓展,实现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方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评价、激励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制度化的目标。结束语主要提出要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就要既从纵向将其放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整合重构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又从横向将其放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中国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社会与基层党组织传统“惯习”的反复博弈才能最终实现。

张帆[6](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解体、社会解组的“总体性危机”,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巨历史任务,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体制外的革命型政党,其自身在革命过程中又面临着不能进行公开与合法活动且时常遭受体制力量摧残的现实困境,并进而影响其资源集聚和社会动员能力,对其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完成近代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转向并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并以此作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的社团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党利用社团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与社会力量在完成近代历史使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认识与开展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根据地社团思想与实践、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与实践、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思想认识、政策策略、工作实践三个层面。本文主要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发展衍变、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实践成效、特征地位等方面进行阐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团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推动革命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主观动因,丰富的社团工作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党成立初期的萌芽发轫、大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成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继续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根据地社团思想和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辖区(如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等)内的群众社团及其工作的一系列思考认识与政策实践,主要包括党对社团的基本认识、根据地社团建设政策与举措、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思想与政策等一系列的思想认识及相应的实践活动。党对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性质与特征,党认为其具有自愿性和独立性;二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功能和作用,党主要强调其维护群众利益和支援革命的功能。关于根据地社团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方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工作活动策略等方面进行建设。关于根据地社团组织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党主张坚持两个“统一”,即加强领导、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党关于根据社团的建设思想与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使根据地社团在支援革命战争、促进根据地各项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党在反动统治区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也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关于在反动势力控制区如何建设和发展革命或进步社团、如何对异性社团开展统战工作、如何指导群众社团开展工作和活动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方针政策。关于如何在反动统治区建设和发展革命社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关于对待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工作策略,党主张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于进步性社团,党主张积极团结、帮助和支持;对于中间性社团,党主张进行联合与改造;对于右翼性社团,党主张争取其群众,反对其领袖和组织,等等。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群众社团如何开展活动,党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策略,如把争取群众利益与革命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实践在获得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尤以土地革命前期和中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并给党的社团工作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又一组成部分,是党对秘密社团的产生和形成、成分与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工作策略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与实践活动。关于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原因,党认为包括现实、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其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统治与压迫是最主要的原因。关于秘密社团的成分与结构,党指出——以失业破产的下层群众为主,同时也包括着少量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上层势力。关于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党认为其是一个积极性与落后性、革命性与破坏性并存的矛盾统一体。民主革命时期,随着秘密社团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的丰富深化,党的秘密社团工作政策和策略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过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正确的,同时也包含一些错误的成分,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成效。产生于革命历史背景下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呈现出了鲜明的特性,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从其特性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具有突出的革命性、鲜明的阶级性并重视党的领导。从实践意义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显着的实践成效,一方面动员和团结了广大革命群众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支援或参与革命斗争,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助于新中国以及当代中国社团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新中国不同阶段党的社团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理论价值来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团思想与不同历史阶段中国革命实际、党的社团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过程和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焦连志[7](2015)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中党群协同机制的创新探索》文中认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生态的新特点凸显了在这一领域开展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中的党群协同机制可以克服资源匮乏、党群工作滞后、组织功能弱化等党建工作的困境,党群协同机制通过党群工作的协同、资源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当前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思路。

王乃波[8](2014)在《《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上篇 连载16 内涵要义《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手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09何谓新经济组织党建"三种模式"?"三种模式"是为适应新经济组织党建发展要求而探索出的党组织组建模式,具体是指"派建"、"内建"和"外建"。"派建"就是在外资企业组建党组织。外资企业党员人数少,员工政治成熟成长期长,党务干部选拔难。要坚持筹建企业时同步筹建党组织、招聘员工时同步聘用党员、企业投产时同步建立党组织的"三同步"原则,选派党员干部到外资企业,帮助组建党组织。比如,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由中方投资单位选派懂经营、

弓联兵[9](2012)在《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下,中国的执政党与社会呈现出“政党统合”的关系形态。这一关系形态是由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逻辑共同形成。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需要一支可以凝聚和统合社会的组织化力量主导和推动现代化进程,从而保证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展开。一般认为,具有现代性的政党组织是充当这种组织化力量的最佳选择。从执政合法性的逻辑来看,任何政党都需要从社会汲取执政资源以维系和巩固执政地位,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按照现代政治规则对分化的甚至分裂的社会进行必要的统合,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在“政党统合”形态里,执政党构建了一套以党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执政党自身的组织体系及外围组织体系。依靠组织的力量,执政党通过吸纳和嵌入两种基本的路径和方式统合社会。其中吸纳侧重于政党自下而上对社会力量的笼络和征募,将社会精英群体吸收到党的组织体系或执政体系;嵌入则侧重执政党的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向社会空间的渗透和覆盖。通过吸纳和嵌入社会,使社会紧密围绕在执政党周边,从而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本文基于“政党统合”的分析框架,以中国共产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作为考察对象,对中国的政党与社会关系展开论述。放权式改革后,社会拥有了一定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此基础上,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力量快速成长,时至今日,私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私营企业的成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打破了既有的权力利益格局,对政党国家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社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事实下,如何将私营企业纳入政党国家的控制范围以内,发挥其建设性功能,抑制和防止其潜藏的反对性政治能量,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面对的战略性和策略性命题。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来看,对于作为新兴经济社会精英代表的私营企业主,执政党采取政治吸纳的策略有选择性地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力的私营企业主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使其成为政党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体制外的反对者。具体而言,一是中国共产党开放组织体系吸纳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二是通过政治安排的方式把私营企业主安排进人大、政协甚至政府部门等机构。在吸纳私营企业主的同时,执政党通过组织嵌入的方式将党的组织网络向私营企业进行渗透和延伸,在社会自组织没有成型之前党组织率先占领了政治真空地带,从而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私营企业中拥有坚实的组织基础。从现代政党政治的逻辑来看,政党回归社会是政党扩大社会基础,争取社会支持的应有之意,从中国执政党的领导逻辑来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也是保证党在新兴社会领域领导优势的必然选择。但在社会成长成为不可逆的事实下,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的方式需要作出必要调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的背景和方式不同,党组织嵌入私营企业时受到外在组织环境的影响,在结构上转变为一个“无权力依托组织”,与此相应的是,在功能上,党组织的功能也不得不从政治功能转化为社会功能,即政治领导核心功能转化为社会服务和关怀功能。因此,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只有“回归社会”,转化组织功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

武三中[10](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新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新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以密切联系广大职工群众,引导新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中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广州市委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经济组织党建成为广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

二、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难点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二、外资企业进入
        三、民营经济起步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3)新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探讨——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妇建工作的迫切性、复杂性和挑战性
    (一) 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妇建工作的迫切性
    (二) 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妇建工作的复杂性
    (三) 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妇建工作的挑战性
        1. 企业经济利益观方面的挑战
        2. 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挑战
        3. 企业重工会、轻妇联的挑战
二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妇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 浙江恒逸集团倡导“妇联纳入大党建”
    (二) 浙江传化集团构建“妇女和谐劳动关系”
    (三)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探索“蓝领驿站·蓝领益家”新模式
三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中妇建工作的思考
    (一) 要努力寻找妇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结合点
    (二) 要增加满足女员工多元化需求的服务载体
    (三) 要勇于在妇建工作模式上打破常规

(4)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秩序
        (二)政治吸纳
        (三)政治整合
        (四)政治权力
    二、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法团主义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政治秩序与现代化: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动力
    一、共产主义革命与政治秩序重建
        (一)帝制秩序解体与总体性危机:革命因何发生
        (二)革命后的全能主义政治与革命式现代化:困境及转型
    二、现代化、市场力量及其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一)政治秩序: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化:挑战既有秩序的力量
        (三)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经济转型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崛起
        (一)从取缔到鼓励:中国私营经济地位的合法化
        (二)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崛起:来源及其社会能量
第三章 组织吸纳和渗透: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组织化整合
    一、组织开放: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一)从排斥到接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二)“三个代表”:打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通道
    二、政治安排:政权体系对私营企业主的吸纳
        (一)政治安排的体系:人大、政协与工商联
        (二)政治安排的标准:政治忠诚、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
    三、组织渗透: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
        (一)由点到面:组织渗透的不断拓展
        (二)组织渗透的策略:抓大放小、典型塑造与关键少数
第四章 经济类社团的建构及运作:国家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结
    一、经济类社团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类型
        (一)市场经济、政府转型与国家规制:经济类社团的产生
        (二)民办、官办与混合:经济类社团的三种类型
    二、经济类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法团主义特征
        (一)生成模式:国家权力发挥重要影响
        (二)监管模式: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三)社团党建:经济类社团中的党组织覆盖
    三、经济类社团在政治整合中的法团主义功能
        (一)规训功能:约束会员企业主的思想和行为
        (二)表达功能:代表会员企业主的利益
        (三)管理功能:承接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
第五章 权力重构与资本支配: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权力重构: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群体内部的分化性
        (二)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和私营部门的控制能力
        (三)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
        (四)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
    二、资本支配:政治整合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力量
        (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二)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
        (三)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官员腐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社会化、活动方式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二、社会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活动方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理论
        二、列宁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第三节 多学科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一、社会资本理论
        二、资源依赖理论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
第二章 历史实践与经验:改革开放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第一节 1921—192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通过支部和党团实现对非党组织及社会的领导
        二、创立并利用工会、工人俱乐部等组织开展活动
        三、破除“工学界限”,融入帮会等传统社会联系纽带之中
        四、以维护工人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开展斗争,扩大政治影响
    第二节 1927—193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规定白区党的恢复与建立方式、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二、探索建立党与群众组织的正确关系,以实现党对其有效领导
        三、充分利用“黄色工会”“外表的掩护”作用联系与组织群众
    第三节 1937—1949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明确党支部设置原则及主要任务,改变其组织形式与领导方式
        二、创立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工作
        三、以共产党员的“三勤”、“三化”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扎根
    第四节 1949—1978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一、采取适应灵活多样的组织策略,构建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
        二、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在“运动”中发挥其政治功能
        三、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来开展活动
    第五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经验启示
        一、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
        三、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
        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章 转型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向“社会化”转型的历史逻辑分析
        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
        二、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导致“单位制党建”活动方式面临挑战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推动城市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程
        一、“街居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78年—1997年)76
        二、“社区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97年—2007年)
        三、“区域化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2007年至今)
    第三节 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的典型模式剖析
        一、城市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内涵与特点
        二、案例研究:“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三、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镜鉴:世界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一节 执政的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古巴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越南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二节 欧洲社会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英国工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三节 民族民主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四节 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一、绿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二、“茶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第五章 调适与重构: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未来面向
    第一节 “开放型”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理念转变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一、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组织体系
        二、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与拓展
    第三节 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社会化的方式方法
        一、改进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创新行动策略方法
    第四节 新技术媒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技术支撑
        一、新媒体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二、大数据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第五节 评价与激励: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二、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资料类
    二、中文着作和外文译着类
    三、论文报纸类
    四、英文文献类
    五、电子文献
后记

(6)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概念厘定与解析
    四、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
    五、研究目标、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思想
        二、列宁的社团思想
        三、斯大林的社团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及其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近代中国社团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概述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
        一、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路径分析
        二、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内容分析
        三、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效果分析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发展衍变
    第一节 萌芽发轫期(1921—1924年)
        一、关于工会的思考与认识
        二、关于其他社团的思考和认识
    第二节 初步发展期(1924—1927年)
        一、群众社团思想的初步发展
        二、秘密社团思想开始系统化
        三、重视社团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第三节 曲折发展期(1927—1935年)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曲折发展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新探索
        三、秘密社团策略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发展成熟期(1935—1945年)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三、秘密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第五节 继续发展期(1945—1949年)
        一、解放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二、国统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三、秘密社团的方针和政策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
        一、性质和特征
        二、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根据地社团的政策与举措
        一、使命建设
        二、组织建设
        三、活动原则与策略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的思考与政策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
        二、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推动了根据地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二、有效发挥了根据地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社团建设的思想和政策
        一、使命建设
        二、组织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统战思想和政策
        一、进步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二、中间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三、右翼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四、异性社团统战政策中的失误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群众社团的工作与活动策略
        一、争取群众利益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二、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
        三、其他工作策略与斗争方法
        四、社团工作和斗争策略中的失误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促进了反动统治区社团工作的进步
        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反动统治区社团政策失误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基本认识
        一、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
        二、秘密社团的成分与构成
        三、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一、秘密社团策略的萌芽
        二、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系统化
        三、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形成
        四、秘密社团政策的发展成熟
        五、秘密社团政策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团结或改造部分秘密社团,支援革命斗争
        二、打击和消灭反动秘密社团,便利革命斗争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实践的特征与地位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特征分析
        一、突出的革命性
        二、鲜明的阶级性
        三、重视党的领导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新中国社团工作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非公经济组织党建中党群协同机制的创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拓展与领导地位的重塑
二、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群协同机制的生态分析
三、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党群协同机制的运作
    (一) 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党群协同机制的运作机理
    (二) 党建工作中党群协同机制的具体运作

(9)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政党统合:一个分析框架
    一 政党与社会关系
        1. 政党及政党的社会功能
        2. 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政党类型学分析
        3. 统合主义视野中的政党与社会
    二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及其形成逻辑
        1. 中国政党与社会关系形态演变
        2. 现代化:政党统合社会的历史逻辑
        3. 执政合法性:政党统合社会的政治逻辑
    三 以政党为中心:政党统合社会的组织结构
        1. 核心组织结构
        2. 外围组织结构
    四 吸纳与嵌入:政党统合社会的双向路径
        1. 自下而上:吸纳型统合
        2. 自上而下:嵌入型统合
第二章 私企成长:动力与空间
    一 运动式改造与革命后社会建设
        1. 阶级动员与工商业改造
        2. 组织化与总体性社会
    二 唤醒的力量:放权式改革与私企再生
        1. 体制困境与边缘化突破
        2. 政策法规创新:私企成长的资源与空间
    三 承认的身份:意识形态的调适与接纳
        1. 意识形态困境与调适
        2. 从排斥到包容:私企身份的变换
    四 行动者归来:私营企业的经济社会能量
第三章 政治吸纳:逻辑与结构
    一 精英生产与政治吸纳
        1. 新经济精英成长:循环与再生产
        2. 政治吸纳:经济精英的政治化
    二 “红色资本家”:私营企业主的组织身份
        1. 组织吸纳:从排斥到开放
        2. 选择性征募:机制与方式
    三 政治安排:资格条件与安排体系
        1. 政治安排的资格条件
        2. 政治安排体系
    四 体制内参与:自主行动的逻辑与策略
        1. 资源依赖与体制内参与
        2. 基层政治参与:个体行动与体制吸纳
        3. 社会自组织:在限制与统合之间
第四章 组织嵌入:资源、结构与功能
    一 “支部建在连上”:政治整合与路径依赖
        1. 政党组织网络扩展与政治整合
        2. 社会自主空间与政党组织渗透
    二 无权力依托组织:资源与结构
        1. 组织资源:政策、关系与成员
        2. 党组织与企业治理结构:冲突与耦合
    三 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与功能转化
        1. 从主导到配合:党组织行动逻辑变换
        2. 从领导到服务:党组织功能转化
结论 回归社会:政党与社会关系重构
参考文献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断提升新经济组织党建的重要地位
二、科学构建新经济组织党建领导体制
三、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式
    (一) 优化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形式, 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二) 探索新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丰富党组织的活动方式。
    (三)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四、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新经济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探讨——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J]. 沈路,高美芬,孟大志. 杭州学刊, 2017(01)
  • [4]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D]. 国晓光. 吉林大学, 2016(03)
  •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D]. 朱孟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D]. 张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非公经济组织党建中党群协同机制的创新探索[J]. 焦连志. 延边党校学报, 2015(03)
  • [8]《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上篇 连载16 内涵要义《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手册)》[J]. 王乃波. 东北之窗, 2014(05)
  • [9]政治吸纳与组织嵌入 ——执政党统合私营企业的逻辑与路径分析[D]. 弓联兵. 复旦大学, 2012(03)
  • [10]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究[J]. 武三中. 探求, 2011(04)

标签:;  ;  ;  ;  ;  

新经济组织中的工会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