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

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

一、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丽[1](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朱新荣[3](2017)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新趋势。中韩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由“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经济合作更是令世人瞩目,双方贸易额增长40倍,往返中韩两国的航班和轮船每天超过100班次,两国公费派遣留学生年约6万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完成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日之间用了30年,中韩之间只用了13年。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典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中韩两国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将有力促进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一体化。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地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5年12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交换外交照会,中韩双方共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税。中韩自贸协定(FTA)终于落地生根。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专家预计五年内双方的贸易规模就会突破4000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中韩自贸协定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的自贸协定。今天的中韩关系已经不是20年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扩大对外开放而吸引“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国家”韩国的资本和技术输出那种简单的互利互惠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两国经济互补空间不断缩小,经济竞争态势越发明显,因此,两国围绕历史、领土争端、捕鱼权、对待“脱北者”的态度以及跨境犯罪问题,加上美、俄、日、朝等国的牵制,近年来龃龉不断,从而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趋于复杂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投资不仅在山东威海十分顺利,在江苏苏州也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断推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为此,应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是韩国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也是韩国朝野达成的共识。从李明博政府到朴槿惠政府,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中美两国同时交好,使韩国左右逢源,符合韩国的最大利益,也是中韩经济合作的最大动因。然而,2016年1月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在此前后还试射了一系列导弹,且放言,导弹试射的目标包括韩国领海和主要机场,韩国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朝鲜的不断挑衅终于耗尽了韩国的耐心,2016年6月,韩国宣布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威胁到中国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国的强烈抗议和抵制,中韩关系急转直下。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破坏了中韩经济合作的基础,中韩经济合作面临严峻考验。

赖继年[4](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提出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董赤[5](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林福严[6](2007)在《摩擦学分会大事记》文中提出1962年 1962年10月15日~20日,在兰州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摩擦、磨损和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1篇,有96 个单位的16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分3个小组宣读和研讨了28篇学术论文及5个专题报告。会上还建议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下筹备成立摩擦、磨损与润滑学会。参考: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第一次全国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工作报告会议.《机械学会动态》,18(1962)P2

任慧韬[7](2003)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和长期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称FRP)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因为其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易于剪裁施工等优点,在混凝土结构的补强加固领域尤其受到推崇。目前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体系在日本、美国已经较为成熟。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展FRP的研究应用工作,其中外部粘贴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作者结合辽宁省交通厅重点课题“桥梁加固改造新工艺、新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关于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和长期受力性能研究较少的特点,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进行了碳纤维片材和玻璃纤维片材的拉伸性能试验研究。设计了加载装置和测量应变装置,测试6种不同纤维片材和粘结剂组合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应变,并分析不同粘结剂对纤维片材拉伸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纤维片材拉伸试验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2.通过123个混凝土试件与CFRP、GFRP片材的抗剪粘结强度试验结果,分析FRP片材与混凝土发生剪切粘结破坏的全过程以及破坏特征,讨论了粘结力与粘结滑移的关系。同时研究了FRP片材与混凝土粘结面上应力分布特点,并根据试验结果以及前人得到的相关结论,给出了当粘结长度大于有效粘结长度的极限粘结力计算公式,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以及其他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3.根据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常涉及到的一些相关因素,如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情况、所选用的粘结剂类型、涂抹粘结剂的厚度、加固的方式以及养护状况,进行了33个混凝土试件与GFRP片材的剪切粘结试验,并进行了采用GFRP片材加固的15根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分析了与施工性能相关的因素对G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效果的影响。 4.试验研究了工程中常用的碳纤维片材和玻璃纤维片材在水环境、湿热环境、冻融环境、碱化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变形的变化,简单分析各种环境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原因。 5.对于冻融循环对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FRP片材与受到冻害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问题、冻融循环对FRP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影响问题和湿热环境对FRP片材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湿热环境、冻融循环对于FRP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综合影响。 6.试验研究了碳纤维片材的徐变性能,并分析徐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拟合的徐变—时间曲线。研究了卸载后碳纤维片材的强度、模量变化情况,分析了徐变性能对加固综合效果的影响以及对预张拉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程钧培[8](2002)在《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大事记(1997~200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和1997年,我会先后在北京举行学会成立30周年和35周年纪念活动,并由苏六坚同志分别整理编写了30周年(1962—1991)大事记及续记(1992—1996),现在五年过去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原机械工业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指导下,在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动力工程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学会工作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行业科技进步,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健康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为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由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程钧培同志收集、整理、编写了1997—2001年学会大事记,作为前两篇的续篇。由于时间仓促,资料也可能不全,遗漏和错误之处,请指正。

胡幼奕[9](1992)在《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学会及《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1973年11月~1992年5月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 1.1973年11月22~26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技术交流组成立会议在保定召开。该交流组由北京二五一厂(北京玻璃钢研究所)、上海耀华玻璃厂研究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常州二五三厂、秦皇岛工业技

钱令希[10](1987)在《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今天,我们在祖国的北疆召开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到会的有新产生的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有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有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直属专业组,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各地方力学会的理事长和主要工作人员;《力学学

二、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行动
        (二)志愿者
        (三)志愿组织
        (四)志愿精神
        (五)教育志愿行动
        (六)激励机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教育统计法
    六、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七、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一)促进社会和谐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实施过程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五)评估反馈不畅
        (六)保障不够充足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宣传不足
        (二)筹资能力弱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三)尊重个体差异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
        一、相互依存论的定义
        二、相互依存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地缘经济学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概述
        二、地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
        三、地缘经济学理论和缺陷与发展趋向
第二章 中韩经济合作及其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意义
        一、中韩经济合作是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
        二、中韩经济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
        三、中韩经济合作是分化美日韩同盟关系的重要选项
        四、中韩经济合作是倒逼台湾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有效手段
        五、中韩经济合作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推动半岛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历程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萌芽阶段(1979--1984)
        二、中韩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1985--1991)
        三、中韩经济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1992--1997)
        四、中韩经济合作的调整阶段(1998--2001)
        五、中韩经济合作的成熟阶段(2002--)
    第三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成就和问题
        一、双边贸易方面
        二、相互投资方面
        三、金融合作方面
        四、旅游观光方面
        五、产业合作方面
    第四节 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与中韩自贸区的建立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的谈判与缔结
        三、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中韩经济合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外交良性互动
        一、互相了解和探索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构建并打造“新的中韩关系”
        四、“萨德”入韩的考验
    第二节 经贸投资迅猛发展
        一、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两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增大
        三、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四、中韩签署自贸协定
    第三节 人文交流屡破新高
        一、两国建交重启文化交流大门
        二、“韩流”强劲,“汉风”渐起
        三、人文交流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第四节 军事合作不断深化
        一、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军事合作
        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合作
        三、韩国归还志愿军遗骸
第四章 深化中韩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领土争议
        一、苏岩礁归属
        二、黄海划界
        三、东海划界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
    第二节 渔业纠纷
        一、中韩渔业纠纷由来
        二、中韩渔业纠纷频发的原因
    第三节 企业非法撤资
        一、韩国企业非法撤资情况
        二、韩国企业非法撤资的原因
    第四节 民族宗教历史认识差异
        一、韩国狭隘民族主义作祟
        二、韩国民间宗教团体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的问题
        三、韩国历史认识混乱
    第五节 国际因素
        一、美国因素
        二、俄罗斯因素
        三、日本因素
        四、朝鲜因素
        五、“萨德”问题
第五章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实践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成功实践
        一、贸易合作
        二、投资合作
        三、经济活动平台合作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齐全的产业配套
        三、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
        四、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推动
    第三节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苏州经验
        二、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推进中韩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
        一、加强政治互信,夯实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治基础
        二、减少贸易摩擦,构建高效便捷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三、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互相认同
    第二节 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一、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强三国政治信任
        二、充分认识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意义
        三、完善磋商机制,缩小分歧形成共识
    第三节 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一、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制度性保障
        三、深耕人文社会交流,形成东亚认同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大韩民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附录二 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附录四 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
后记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海军留英教育
        二、 其他留英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二、 留英学生统计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一、 经济学与法学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一、 社会评价
        二、 政府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和长期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工程意义
    §1.2 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技术现状
    §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发展
    §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长期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1 前言
    §2.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应变的测定
    §2.3 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标准化试验方法探讨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情况介绍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性能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结施工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
    §4.3 施工性能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情况介绍
    §5.3 水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力性能的影响
    §5.4 冻融循环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力性能的影响
    §5.5 湿热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力性能的影响
    §5.6 碱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受力性能的影响
    §5.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6.1 前言
    §6.2 冻融循环对多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间粘结性能影响
    §6.3 冻融循环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6.4 冻融循环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影响
    §6.5 湿热环境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
    §6.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7.1 前言
    §7.2 试验概况
    §7.3 试验结果及分析
    §7.4 碳纤维片材的徐变性能对加固结构长期效果的影响
    §7.5 碳纤维片材的徐变性能对预张拉粘贴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7.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今后工作展望
创新点摘要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D]. 朱新荣. 苏州大学, 2017(04)
  • [4]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6]摩擦学分会大事记[A]. 林福严. 历史的回顾与启示——摩擦学创立40周年纪念文集, 2007
  • [7]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和长期受力性能研究[D]. 任慧韬. 大连理工大学, 2003(02)
  • [8]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大事记(1997~2001)[A]. 程钧培.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 2002
  • [9]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学会及《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1973年11月~1992年5月大事记[J]. 胡幼奕.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2(04)
  • [10]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J]. 钱令希. 力学与实践, 1987(01)

标签:;  ;  ;  ;  ;  

第四届中日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在日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