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伤寒68例临床分析

小儿伤寒68例临床分析

一、68例儿童伤寒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嫣,姜慧,詹学[1](2020)在《儿童伤寒56例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伤寒住院患儿56例临床资料,总结近10年儿童伤寒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药敏模式表现。另回顾1993—2008年笔者医院确诊为伤寒住院儿童(138例)并发症及相关资料,了解儿童伤寒并发症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儿童伤寒表现不典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12.0±8.3)d。74.1%(23/31)的腹泻出现于发热后1~5 d内。细菌培养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血培养63.8%、骨髓培养41.7%、粪便培养39.0%,且不同病程时期各培养阳性率不同。肥达反应阳性率仅为8.8%。伤寒患儿有73.8%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其中40.5%嗜酸性粒细胞数消失。伤寒患儿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血症),在婴幼儿(≤3岁)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培养阳性病例中有12.2%呈现多重耐药(MDR),临床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较1993—2008年无明显变化,仍普遍敏感。伤寒患儿有78.9%(71.7%~86.1%)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小板减少和患儿年龄有关。同时,血小板情况、发病年龄对并发症系统个数也有提示作用。结论儿童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且易误诊,但仍以发热及腹泻为主要表现,且腹泻大多数出现于发热后1~5 d内。培养阳性率以血培养最高,对于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仍有补充、提示的作用。近20年来,临床所分离的菌株对头孢三代及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仍普遍敏感。儿童伤寒易发生并发症,出现血小板降低及年龄越大的患儿更易发生并发症,同时也更易发生多个并发症。

唐嫣[2](2018)在《儿童伤寒病例分析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重庆地区近10年儿童伤寒的特点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8年确诊为伤寒的住院儿童资料总结近10年儿童伤寒临床特点。同时回顾1998-2018年确诊为伤寒的住院儿童并发症及相关资料分析儿童伤寒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儿童伤寒现呈散发分布,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12.0±8.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2±6.8天,入院后平均热退为5.4±4.8天。儿童伤寒表现不典型,出现表情淡漠、玫瑰疹、相对缓脉等典型表现仅10例(16.07%),且均出现于大龄儿童(>3岁)。儿童伤寒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平均12.0±8.3天,在入院时疑诊或确诊沙门菌感染仅16.1%(9/56例)。但几乎所有患儿都有发热表现,其余以腹泻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发热及腹泻的平均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2.7±7.9天、5.8±4.6天,出现腹泻的患儿中大部分(74.1%)腹泻出现于发热后1-5天内。细菌培养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血培养63.8%,骨髓培养41.7%,粪便培养39.0%。肥大反应阳性率仅为8.8%。伤寒患儿有26.8%(15/56例)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出现贫血的有82.1%(46/56例),以轻度贫血58.9%(33/56例)为主;血小板减少的有67.9%(38/56例);73.8%出现嗜酸性粒下降,其中40.5%嗜酸性粒细胞数消失。伤寒患儿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血症),在婴幼儿(≤3岁)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培养阳性个案中有12.2%呈现多重耐药,我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较1993-2008[1]年无明显变化,仍普遍敏感。以年龄分组进行比较,>3岁的儿童所感染的伤寒沙门氏杆菌较≤3岁的婴幼儿对于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泰能、哌强的更为敏感。伤寒患儿有78.9%(71.7%-86.1%)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入院时血小板减少(OR:1.146;95%CI:1.040-1.264;p<0.05)和患儿年龄(OR:2.639;95%CI:1.107-6.292;p<0.05)有关。而与患儿性别,入院时白细胞、血红蛋白、嗜酸性粒细胞是否降低,C反应是否升高及菌株是否多重耐药没有关联。同时出现血小板降低、发病年龄对并发症系统个数也有提示作用。结论:来自重庆、四川和贵州地区的儿童伤寒全年散发,夏季稍多,6岁以上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且易误诊。但儿童伤寒仍以发热及腹泻为主要表现,腹泻大多数出现于发热后1-5天内。培养阳性率以血培养最高,对于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仍有补充、提示的作用。我院临床分离菌株近25年在对头孢三代及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上并无明显变化。儿童伤寒易发生并发症,入院时血小板降低及年龄越大的患儿更易发生并发症,同时也更易发生多个并发症。

余荣华,彭小蓉,许红梅[3](2016)在《儿童伤寒并发症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儿童伤寒并发症的特点,以利于早期认识和防治儿童伤寒并发症。方法:对1993-2014年重庆地区154例儿童伤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伤寒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4例伤寒患儿中97例(63.0%)出现并发症,其中,中毒性肝炎60例(39.0%)、中毒性心肌炎34例(22.1%)、肺炎13例(8.4%)、支气管炎9例(5.8%)、中毒性脑病4例(2.6%)、肠出血3例(1.9%)、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1.9%)、肠穿孔和伤寒肾各1例(0.6%)。结论:儿童伤寒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较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和肺炎。

李世玲,黄延风[4](2013)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文中研究表明儿童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多数儿童FUO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基本及针对性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性疾病。FUO患儿除长期发热以外,常常缺乏突出的定位症状及体征,常规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发现,加之患儿家长提供的病史不可靠等各种因素导致诊断困难。儿童FUO明确诊断时间长,误诊率高,甚至找不到确切病因。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儿童FUO相关的文献,从定义、诊断方法及病因三个方面对儿童FUO进行阐述,为儿童FUO的诊断思路提供参考。

李世玲[5](2013)在《104例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以2005-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发热待查”收入院并符合FUO诊断标准[1],资料完整的患儿104例。根据患儿年龄将病例分为三组:<3岁组、3-7岁组、>7岁组,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方法及最终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61例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年4月~8年。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104例中男74例(71.15%),女30例(28.85%),男女比例为2.47:1,年龄24天~14岁,平均年龄4.86±4.24岁;<3岁47例,3-7岁24例,>7岁33例;热程3周~7年。2.诊断方法经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确诊38例(36.54%),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确诊24例(23.08%),影像学检查确诊16例(15.38%),组织活检确诊6例(5.77%),骨髓检查确诊4例(3.85%),内镜检查确诊1例(0.96%)。3.不同年龄病因构成本组不同年龄患儿FUO主要病因不同,所有病例中<3岁47例,感染性疾病23例(48.93%),结缔组织疾病5例(10.64%),肿瘤性疾病1例(2.13%),其它疾病9例(19.15%),未明确诊断9例(19.15%);3-7岁24例,感染性疾病11例(45.83%),结缔组织疾病4例(16.67%),恶性肿瘤性疾病5例(20.83%),其它疾病2例(6.06%),未明确诊断2例(8.33%);>7岁33例,感染性疾病6例(18.18%),结缔组织疾病19例(57.58%)(其中JIA12例,SLE3例),恶性肿瘤性疾病2例(6.06%),其它疾病2例(6.06%),未明确诊断4例(12.12%)。4.近期及远期预后出院时痊愈24例(23.08%),好转60例(57.69%),未愈13(12.50%),病情危重放弃治疗7例(6.73%)。随访61例,随访率58.65%,痊愈27例(44.26%),好转26例(42.62%),有严重并发症2例(3.28%),死亡6例(9.84%)。结论感染性疾病为婴幼儿FUO主要病因,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FUO主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预后较好,恶性肿瘤性疾病则预后差,死亡率高,但若能早期诊断,经规范治疗也可长期存活。

韩玉芳,田红召,王淑娟,牛琰[6](2011)在《某市儿童伤寒8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儿童伤寒特点,以利于其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对1998~2009年80例儿童伤寒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均有散发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80例(100%)、肝肿大56例(70%)、脾肿大40例(50%)、消化道症状64例(80%)和呼吸道症状48例(60%)。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80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新乡地区儿童伤寒病例呈散发性,4~14岁儿童车高发,夏秋季稍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肝脾大、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为主。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是该地区儿童伤寒的敏感药物。

余荣华,梁洁,许红梅[7](2010)在《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儿童伤寒临床特点,以利于其临床早期诊治。方法对1993—2008年重庆地区125例儿童伤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每年均有散发病例,77例(61.6%)发生于夏秋季,110例(88.0%)为5~14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124例(99.2%)、肝肿大91例(72.8%)、脾肿大65例(52.0%)、消化道症状103例(82.4%)和呼吸道症状71例(56.8%)。外周血白细胞97例(77.6%)正常、16例(12.8%)减少,28例(84.8%)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培养、骨髓培养、粪培养和肥达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8.2%、55.0%、7.4%和42.7%,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100%(26/26)、100%(33/33)、93.3%(14/15)、96.9%(62/64)、66.7%(10/15)、100%(49/49)和100%(6/6)。27例细菌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阳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123例治愈,2例小婴儿误诊死亡。结论重庆地区儿童伤寒散发,5~14岁儿童好发,夏秋季稍多;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肝脾大、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为主。肥达反应阳性率较低,但对细菌培养阴性者仍有重要意义。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仍是该地区儿童伤寒的敏感药物。

李立胜[8](2010)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伤寒38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儿童伤寒治疗的有效途径,开辟治疗领域的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2008年3月收治的38例确诊为伤寒病例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在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头疼、咳嗽等方面疗效显着,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伤寒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开创了儿童伤寒治疗的新方法,尽管对其在儿科领域应用有不同争议,但对伤寒治疗却是有效的途径。本组病例用药后经0.51年的随访观察,未发现关节肿胀、疼痛及跛行等不良反应。

余荣华[9](2009)在《重庆地区1993年~2008年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重庆地区儿童伤寒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年~2008年住院的125例儿童伤寒病例资料,从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93年~2008年每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年龄3月~14岁,76/125例(60.8%)为5~12岁。全年均见发病,77/125例(61.6%)发生于夏秋季。2.52/125例(41.6%)以发热待查入院;23/125例(18.4%)诊断为伤寒;10/125例(8.0%)诊断为沙门氏菌感染;40/125例(32.0%)被误诊为其他疾病。3.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24/125例,99.2%)、肝肿大(91/125例,72.8%)、脾肿大(65/125例,52.0%)、消化道表现(103/125例,82.4%)和呼吸道表现(71/125例,56.8%)。婴幼儿腹泻和咳嗽较多见,而3岁以上儿童肝肿大较多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和玫瑰疹分别为36/125例(28.8%)、8/125例(6.4%)和8/125例(6.4%),三者仅见于3岁以上儿童。4.80/125例(64.0%)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49/125例,39.2%)和中毒性心肌炎(28/125例,22.4%)。婴幼儿并发肺炎和中毒性心肌炎较多见,而3岁以上儿童并发中毒性肝炎较多见。5.97/125例(77.6%)外周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16/125例(12.8%)白细胞减少。28/33例(84.8%)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85/125例(68.0%)存在贫血,其中84/85例(98.8%)为轻中度贫血。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77.0%(94/122例),血培养阳性率较高(75/110例,68.2%),在病程第1、2、3周分别为86.7%(39/45例)、54.7%(29/53例)、32.0%(8/25例)。骨髓培养和大便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55.0%(22/40例)和7.4%(5/68例)。肥达反应的阳性率为42.7%(50/117例),其中有27例细菌培养阴性的患儿肥达反应为阳性。6.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泰能31/31例、头孢吡肟26/26例、头孢他啶33/33例、左氧氟沙星6/6例和环丙沙星49/49例均敏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哌酮分别有14/15例(93.3%)、62/64例(96.9%)和10/15例(66.7%)敏感;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分别有36/60例(60.0%)、29/43例(67.4%)、27/36例(75.0%)和43/58例(74.1%)敏感。2000年~2008年头孢哌酮、诺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较90年代明显下降,而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敏感率反而上升。7.临床治疗效果:头孢曲松联合环丙沙星治疗8/8例(100%)均有效;头孢噻肟联合环丙沙星治疗10/12例(83.3%)有效;头孢噻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3/8例(37.5%)有效;环丙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7/20(85.0%)有效;单用环丙沙星治疗23/25例(92.0%)有效;单用氧氟沙星治疗4/4例(100%)均有效;氯霉素治疗2/3(66.7%)有效。疗效欠佳者根据药敏结果换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效果良好。8.125例患儿住院时间为1~25天。101例痊愈出院,2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1.重庆地区儿童伤寒的病例少,呈散发状态。5~12岁的儿童好发,夏秋季多见。2.儿童伤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发热、肝脾大、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为主,婴幼儿消化道和呼吸道表现较多见,年长儿肝肿大较多见。表情淡漠不典型,相对缓脉和玫瑰疹少见,且三者仅见于年长儿。3.儿童伤寒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较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心肌炎。婴幼儿并发肺炎和中毒性心肌炎较多见,年长儿并发中毒性肝炎较多见。4.儿童伤寒的白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是重要特点。贫血较多见,多为轻中度贫血。血培养仍是伤寒诊断的金标准,肥达反应阳性率低,但对于细菌培养阴性者仍有重要意义。5.在重庆地区第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仍是治疗儿童伤寒的敏感药物,应作为一线药物。氯霉素的敏感率较90年代升高,可作为治疗儿童伤寒的二线药物。

陈雪金[10](2008)在《儿童伤寒早期诊断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伤寒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比较分析68例伤寒和68例有类似表现的非伤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感染性发热患儿,肥达反应、血培养、回盲部淋巴结肿大、回肠末段肠壁增厚、肝大、脾大、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用于诊断伤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查结果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4.0×109/L为诊断界点,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最差。血培养的特异性最强,但敏感性很低。应用判别分析诊断伤寒的敏感性为0.868,特异性为0.956,判别符合率为0.912,高于任一单项检查结果的判别符合率(P=0.000)。结论:利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将发热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汇总分析是早期诊断儿童伤寒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68例儿童伤寒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8例儿童伤寒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伤寒56例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诊断
    2.3 临床表现
    2.4 实验室检查
    2.5菌株抗生素敏感度
    2.6 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2)儿童伤寒病例分析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诊断
    2.3 临床表现
    2.4 实验室检查
    2.5 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2.6 治疗与转归
    2.7 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儿童伤寒的一般情况
    3.2 儿童伤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情况
    3.3 实验室检查
    3.4 伤寒临床分离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3.5 儿童伤寒的治疗与转归情况
    3.6 儿童伤寒并发症及相关因素
4 总结
5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3)儿童伤寒并发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2.2死亡病例分析
    2.3不同年龄组伤寒患儿的并发症比较
3讨论

(4)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2 诊断方法及分类
3 常见病因
    3.1 感染性疾病
        3.1.1 结核
        3.1.2 伤寒
        3.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1.4 其他
    3.2 风湿性疾病
    3.3 肿瘤性疾病
        3.3.1 白血病
        3.3.2 淋巴瘤
    3.4 其他疾病

(5)104例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方法
    2.3 病因构成
    2.4 病因分析
    2.5 热型
    2.6 热程与疾病种类的关系
    2.7 血沉及 C 反应蛋白
    2.8 近期及远期预后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3.1 儿童伤寒的流行特征
    3.2 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
    3.3 儿童伤寒的辅助检查
        3.3.1 外周血象
        3.3.2 细菌培养
        3.3.3 肥达试验
    3.4 治疗和预后

(9)重庆地区1993年~2008年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重庆地区1993 年~2008 年儿童伤寒125 例临床分析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撰写的文章

四、68例儿童伤寒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伤寒56例临床分析及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J]. 唐嫣,姜慧,詹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10)
  • [2]儿童伤寒病例分析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研究[D]. 唐嫣. 重庆医科大学, 2018(01)
  • [3]儿童伤寒并发症临床分析[J]. 余荣华,彭小蓉,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2016(01)
  • [4]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J]. 李世玲,黄延风. 儿科药学杂志, 2013(08)
  • [5]104例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D]. 李世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4)
  • [6]某市儿童伤寒80例临床分析[J]. 韩玉芳,田红召,王淑娟,牛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19)
  • [7]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J]. 余荣华,梁洁,许红梅.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07)
  • [8]左氧氟沙星治疗儿童伤寒38例分析[J]. 李立胜. 临床医药实践, 2010(01)
  • [9]重庆地区1993年~2008年儿童伤寒125例临床分析[D]. 余荣华.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5)
  • [10]儿童伤寒早期诊断的探讨[J]. 陈雪金. 实用医学杂志, 2008(01)

标签:;  ;  ;  ;  ;  

小儿伤寒68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