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加强港口服务和旅游

盐田加强港口服务和旅游

一、盐田做强港口服务和旅游(论文文献综述)

郑皓,姚程欣,秦学然[1](2019)在《深圳盐田河流域“产、城、景”融合发展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综观全球湾区城市的发展,港口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明显,但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层的深圳亦不例外。深圳盐田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大港口,在新一轮经济崛起过程中将依托港口后方陆域空间,以盐田河为核心空间纽带打造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在此背景下,盐田区提出对盐田河流域实施系统规划,从产城融合、产景融合和城景融合方面入手,进一步探求盐田河流域"产、城、景"融合发展的规划策略,实现片区环境与公共空间品质的统筹提升,推动港区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罗军[2](2017)在《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38年间,深圳经历了多中心节点、建成区全覆盖和城市更新等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中国现、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研究深圳城市演进历史,对理解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城市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是多层次、自相似、动态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及形态演进是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是城市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本文将“物质要素空间演化”转化为“地表平面投影斑块演化”,即通过建立平面尺度等级、形态中枢、平面演进类型等概念,借以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平面格局演进,分析历史上一切人工构(建)筑物在城市地表投影所形成的图像斑块集合,建立城市形态的动态研究和静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平面格局演进,揭示深圳在物理上如何逐渐生长而成。城市形态要素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何全面、整体、系统地研究其脉络,如何构建一套叙述逻辑、研究框架、分析方法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致力于以下两个研究目标,一是把深圳城市建设活动形成的物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城市空间发展脉络和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构建城市形态平面格局研究的方法、原理和叙事框架,创建城市和城市群形态演进的图像化表达。本文在系统学、复杂学等基础理论上,借鉴康泽恩学派“平面格局”形态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空间表达模式,分析城市形态自相似特征,建立图式概念,构建出多尺度层次的形态地图研究框架,形成了描述、理解、判断、分析形态演进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城市演进是由小尺度等级递归到大尺度等级的过程,等级是城市自然演进呈现的现象,正是城市演进具备等级特征,任何尺度等级的形态过程可完全分类为扩张、收缩和更迭,由这三种分类交织出城市的不同形态演进。任何形态过程完成后,只能转化为其它两种方式,所以,静态的形态描述可转化为动态的形态过程分析。运用形态(过程)类型和形态中枢两种概念和方法可以分析和解释城市形态演进。在不同尺度等级下,运用不同比例尺的形态地图进行多层次表达,则形态演进更便于分析和理解。本文在不同尺度下对平面格局演进进行透视,在每一个尺度下都有局部到整体的历时性研究。从岭南到珠三角大尺度范围,再依次到深圳全域范围、深圳特区范围、城市核心区、核心区的中心区,进而到1-2平方公里的复合区域,最后对建筑和街区进行研究。纵观多尺度层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动因、历时与共时的多维关系得以诠释,深圳城市形态格局及其演进过程与特征得以清晰呈现。

张国桥[3](2013)在《连云港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核心问题。作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海岸带是典型的填海造地和滩涂围垦交错带,也是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区位特殊,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连云港市海岸带区域作为土地开发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其土地利用现状、变化、驱动力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连云港市海岸带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境资源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土地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系统控制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将战略思想引入土地利用规划中。面对未来土地规划的不确定性,强调从长远视角挖掘土地资源利用类别间的调配,思索时间和空间上的解决策略。接着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区位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土地利用速度、程度和结构进行时空综合分析。结合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情况,探求影响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力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土地利用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最后针对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出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连云港是海岸带进行“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分析。结合连云港市实际,对其海岸带环境发展、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概况进行深入调研及分析;其次,收集连云港市2000-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分析此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再次,以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就区位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对土地利用速度、程度和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探讨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探求影响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力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土地利用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寻求主要驱动因子。分析连云港市土地利用趋势,发现填海造地、建筑用地、滩涂水产养殖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呈正增长,园林草、水域、海域呈负增长趋势;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显示,GDP、人均消费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土地利用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是连云港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连云港市海域土地资源丰富,滩涂围垦、填海造地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应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该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开发与保护并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统筹城乡尤其是海岸带的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

王启尧[4](2011)在《海域承载力评价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世界范围内工业化浪潮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类自身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趋尖锐,海洋作为资源宝库和人类生存空间的价值大大提升,世界各临海国家开始高度关注海洋资源开发,大规模向海洋进军,一股席卷全球的海洋开发热潮悄然兴起。不断升温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沿海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极大破坏,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渔业资源衰退、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常见并不断恶化,已经给沿海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沿海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各种海洋生态问题多与沿海地区不合理的经济临海布局直接相关。海岸带是地球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地球上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生态平衡依赖于一系列复杂而独特的物理、化学过程,这些过程极易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迅速退化。随着临海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不断加重,人海相互作用空前增强,而经济临海布局作为生产力在空间上的配置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剧烈。在经济临海布局中,所布局海域的承载能力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而这一因素历来被传统的布局理论与实践所忽视。事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摒弃过去单纯依照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安排沿海地区涉海生产力布局的错误做法,将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决策因子纳入布局方案的制定,使环境保护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将环境因素纳入沿海地区涉海生产力布局实践必须解决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尤其是海域承载力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海域承载力即海洋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资源的稀缺性和海洋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导致了海域对人类活动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将临海经济布局在海域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这一问题,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还不能为临海经济布局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本文在对海域承载力和经济临海布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海域承载力评价并用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的一般方法,并以胶州湾为案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应用。论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对海域承载力与经济临海布局一般关系的研究。在该板块中,论文首先在对海域承载力进行概念解释、内容划分、特征描述基础上,深入归纳总结了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对经济的临海布局现象和趋势进行了探讨,基于主导产业分析划分了经济临海布局的基本类型,分析了经济临海布局的内在驱动力和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以三种行为、四种变化、五种关系为框架,讨论了经济临海布局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阐述了港口、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水制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洋矿业、海水利用业等主要临海经济类型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海域可承载的经济临海布局优化途径。二是面向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的海域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在本部分中,论文首先以P-S-R模型为框架,并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动态性、可靠性原则,建立了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该指标体系进行面向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的海域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三是对青岛胶州湾地区的实证研究。通过该研究,以案例的形式进一步阐述了应用本文建立的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法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海域承载力评价,并用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的一般方法,同时也对环胶州湾地区经济临海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贺秋华[5](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贾少强[6](2011)在《盐田区表彰辖区杰出企业》文中指出“十一五”时期,盐田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和特色提升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辖区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税收总额较快增长、财政总收入较快增长;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内需拉动增长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质量?

霍兵[7](2010)在《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文中提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一个面积2270km2的新兴的城市区域,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吸收战略空间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在完善城市区域功能、创造城市区域艺术骨架等重点领域进行实践,寻求在自主创新的产业规划、住房保障和多样性供给、海水淡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小街廓、密路网"的城市空间和特色创造上大胆尝试,在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根本目标。

谭大跃,第五燕燕[8](2009)在《盐田区依托山海做足港口大文章》文中提出有人说,盐田最美丽的是山海风景;有人说,盐田最重要的是港口物流。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且不仅不矛盾,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盐田港口位于深圳东部海域风景秀丽的大鹏湾畔,港区延绵数十里,气势浩然,分外壮观。 盐田区因港而兴,因海而活,因山而?

涂敏[9](2008)在《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目标及模式选择》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自英国发起港口民营化改革以来,港口民营化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快速扩散。然而,世界范围内港口民营化丰富的实践、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国内港口民营化实践的单调性、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力图探寻引发并不断推动我国港口民营化进程的动因,港口民营化所追寻的目标及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模式选择。论文以我国沿海及内河货运港口为研究对象,以我国港口民营化的模式选择为主题,以国际码头运营商和跨国航运企业两大类外资企业在参与我国港口民营化建设中的大所有权进入模式倾向为研究重点。论文遵循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分析我国港口民营化内、外动因,以此探求对港口民营化制度的需求产生,然后对我国港口民营化的不同制度安排,即港口民营化多元模式的构成及各自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接下来,论文从制度安排的供给角度探求了我国港口民营化制度安排中的利益主体,利用谈判实力理论分析了不同主体的谈判力来源及相对变化,研究了不同主体选择民营化模式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出于应对我国地方政府在港口属地化管理后普遍存在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结合未来港口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论文探讨了基于地主港管理模式下的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问题。最后,为了印证文中提出的理论观点,论文采取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利用世界银行PPI数据库中对我国1991-2006港口民营化相关数据的记录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报记者 谭大跃第五燕燕[10](2008)在《集中优势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文中研究表明关键词 特色支柱产业 目标定位 集中优势发展盐田特色支柱产业。特别是要围绕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和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的目标,实施精品战略和特色提升战略,确保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今年下半年,盐田区将千方百计完成年初确定的?

二、盐田做强港口服务和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田做强港口服务和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
        1.1.2 深圳城市研究
        1.1.3 研究述评
        1.1.4 深圳发展背景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对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对象
        1.2.3 多尺度层次及平面格局解析
    1.3 城市空间理论、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史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研究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及城市观点
        1.3.3 城市生态理论与城市史学
        1.3.4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分形几何学与尺度划分法
        1.4.2 康泽恩学派与断代分析法
        1.4.3 景观生态学与要素分析法
        1.4.4 图底理论与图底关系解析法
        1.4.5 空间意象解析法
    1.5 论文创新点
        1.5.1 多尺度层次体系研究方法和视角
        1.5.2 运用交叉学科方法和完全分类思想
        1.5.3 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1.6 论文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尺度层次研究体系
    2.1 多尺度层次复杂等级系统
        2.1.1 复杂学
        2.1.2 复杂系统
        2.1.3 等级体系
    2.2 平面格局演进类型及其组合
        2.2.1 平面格局概念
        2.2.2 演进的完全分类
        2.2.3 平面演进的等级
        2.2.4 斑块组合及演进类型
    2.3 自相似及形态中枢
        2.3.1 自相似性和自相似结构
        2.3.2 形态中枢和平面演进类型
    2.4 多尺度层次研究比例尺选择
        2.4.1 比例尺的选择
        2.4.2 可识别的构成要素
        2.4.3 重要因素的影响
        2.4.4 多尺度的研究范围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尺度层次下的环境与城市变迁
    3.1 岭南环境与交通
        3.1.1 五岭及五岭之戍
        3.1.2 珠江水系与岭南交通
        3.1.3 灵渠:与长江水系的沟通
        3.1.4 海上丝绸之路
        3.1.5 自然格局的影响
    3.2 环境变迁与城市体系
        3.2.1 人口变迁
        3.2.2 唐代以前岭南城市体系变迁
        3.2.3 宋元时期珠三角空间格局
        3.2.4 明代至民国澳门、香港的影响
    3.3 深圳环境格局与市镇体系
        3.3.1 区域大背景下的深圳环境格局
        3.3.2 南头古城治所演变
        3.3.3 深圳市镇体系演变
    3.4 岭南尺度层次下地缘环境分析
        3.4.1 岭南双核城市群的构建可能
        3.4.2 广州单中心极核与选址分析
        3.4.3 深圳崛起的地缘分析
        3.4.4 粤港澳格局及深圳可能的机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整体空间尺度下的形态演化
    4.1 城市空间演化的非平衡范式
        4.1.1 平衡范式
        4.1.2 多平衡范式
        4.1.3 非平衡范式
    4.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4.2.1 人口指标
        4.2.2 GDP指标
        4.2.3 标志性阶段与节点
        4.2.4 建市后行政区划调整
    4.3 深圳总体空间形态演化
        4.3.1 深圳城市土地边界的演化
        4.3.2 深圳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演化
        4.3.3 深圳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演化
    4.4 深圳建成区空间形态
        4.4.1 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4.4.2 深圳建成区形态分区
        4.4.3 深圳建成区主要线性空间形态
        4.4.4 深圳建成区演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态
    5.1 深圳经济特区空间形态
        5.1.1 空间形态演化
        5.1.2“二线”:特区的边界
        5.1.3 四大分区
        5.1.4 深南大道
        5.1.5“绿楔”
    5.2 南山区空间形态
        5.2.1 空间形态演化
        5.2.2 空间结构
        5.2.3 次级斑块
        5.2.4 主要廊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0平方公里综合连片区形态演进
    6.1 罗湖中心区
        6.1.1 发展历程
        6.1.2 空间形态演变
        6.1.3 自然肌理
        6.1.4 路网构成
        6.1.5 公共空间
        6.1.6 次级斑块划分
        6.1.7 典型建筑肌理
    6.2 福田中心区
        6.2.1 发展历程
        6.2.2 空间拓展及中轴线形成机制
        6.2.3 中心区环境格局与水口关系
        6.2.4 路网构成
        6.2.5 公共空间
        6.2.6 次级斑块划分
        6.2.7 典型建筑肌理
    6.3 招商蛇口工业区
        6.3.1 发展历程
        6.3.2 空间形态演变
        6.3.3 自然肌理
        6.3.4 路网构成
        6.3.5 公共空间
        6.3.6 次级斑块划分
        6.3.7 典型建筑肌理
    6.4 华侨城总部城区
        6.4.1 发展历程
        6.4.2 空间形态演变
        6.4.3 自然肌理
        6.4.4 路网构成
        6.4.5 公共空间
        6.4.6 次级斑块划分
        6.4.7 典型建筑肌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平方公里复合区域形态要素分析
    7.1 白石洲与波托菲诺区域
        7.1.1 空间形态演变
        7.1.2 图底关系
        7.1.3 次级斑块划分
        7.1.4 路径
        7.1.5 边界
        7.1.6 节点
        7.1.7 标志物
    7.2 大冲村区域
        7.2.1 空间形态演变
        7.2.2 图底关系
        7.2.3 次级斑块划分
        7.2.4 路径
        7.2.5 边界
        7.2.6 节点
        7.2.7 标志物
    7.3 后海南部西区
        7.3.1 空间形态演变
        7.3.2 图底关系
        7.3.3 次级斑块划分
        7.3.4 路径
        7.3.5 边界
        7.3.6 节点
        7.3.7 标志物
    7.4 科技园北部区域
        7.4.1 空间形态演变
        7.4.2 图底关系
        7.4.3 次级斑块划分
        7.4.4 路径
        7.4.5 边界
        7.4.6 节点
        7.4.7 标志物
    7.5 华强北商业区域
        7.5.1 空间形态演变
        7.5.2 图底关系
        7.5.3 次级斑块划分
        7.5.4 路径
        7.5.5 边界
        7.5.6 节点
        7.5.7 标志物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建筑与街区尺度空间形态分析
    8.1 大鹏所城
        8.1.1 保护现状评述
        8.1.2 平面形态要素分析
        8.1.3 典型建筑
    8.2 人民南街区
        8.2.1 发展历程
        8.2.2 街区分析
        8.2.3 建筑类型与年代
        8.2.4 城市更新
    8.3 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
        8.3.1 发展历程
        8.3.2 街区分析
        8.3.3 建筑空间研究
    8.4 华强北街区
        8.4.1 发展历程
        8.4.2 城市更新
        8.4.3 更新改造建筑研究
    8.5 福田中心区 22、23-1 街坊
        8.5.1 街区设计
        8.5.2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核心结论
    创新点一:研究方法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二:研究发现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三: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连云港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海岸带概念
        1.1.2 海岸带特征
        1.1.3 海岸带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现状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1.2.3 海岸带LUCC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方法及创新点
        1.4.1 关键问题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2 连云港市海岸带环境—经济—社会系统分析
    2.1 连云港市海岸带环境发展概况
        2.1.1 连云港市概况
        2.1.2 连云港市海岸带界定
        2.1.3 连云港市地理概况
        2.1.4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概况
        2.1.5 连云港市生态环境概况
    2.2 连云港市经济系统概况
        2.2.1 连云港市经济发展概况
        2.2.2 连云港市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2.3 连云港市社会系统发展概况
        2.3.1 连云港市人口资源状况
        2.3.2 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变化
        2.3.3 连云港市城市化进程
    2.4 连云港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现状
        2.4.1 海岸线利用现状
        2.4.2 海岸带用海现状
        2.4.3 海岸生态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
        3.1.2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
        3.1.3 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特征
    3.2 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
        3.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2.3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及预测
        3.2.4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3.3 沿海滩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3.1 沿海滩涂土地时空变化状况及特征
        3.3.2 沿海滩涂土地利用状况及结构变化
    3.4 小结
4 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海岸带近海及海岸湿地演变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4.1.1 工程因素
        4.1.2 圈围土地因素
    4.2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4.2.1 人口因素
        4.2.2 经济因素
        4.2.3 海洋经济发展因素
        4.2.4 滩涂规划、围海造地因素
    4.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4.3.1 驱动因子的选取
        4.3.2 单因子相关分析
        4.3.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连云港市海岸带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建议
    5.1 土地利用视角下连云港区域发展的战略措施
        5.1.1 加快发展蓝色海洋经济
        5.1.2 发挥港口龙头带动作用
        5.1.3 强化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5.1.4 深入推进区域开放合作
    5.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5.2.1 整合盐田滩涂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5.2.2 节约土地资源,降低资源消耗
        5.2.3 开发与保护并重,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5.2.4 统筹海岸带工业用地、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海域承载力评价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 临海经济布局研究
        2.1.1 国外研究情况
        2.1.2 国内研究情况
    2.2 海域承载力研究
        2.2.1 国外研究情况
        2.2.2 国内研究情况
    2.3 基于资源环境的产业布局应用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3 海域承载力理论解析
    3.1 承载力概念的由来及演变
    3.2 海域承载力概念、内容、内涵及特征
        3.2.1 海域的特点
        3.2.2 海域承载力的概念
        3.2.3 海域承载力的内容
        3.2.4 海域承载力的内涵
        3.2.5 海域承载力的特征
    3.3 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3.1 自然因素与海域承载力
        3.3.2 人为因素与海域承载力
        3.3.3 海域承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
4 经济临海布局及其与海域承载力的一般关系
    4.1 经济临海布局释义
        4.1.1 经济临海布局的含义
        4.1.2 经济临海布局的判断
    4.2 经济临海布局的层次与本研究的关注
    4.3 经济临海布局的趋势
    4.4 经济临海布局的基本特征
        4.4.1 内容的综合性
        4.4.2 布局的临海性
        4.4.3 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性
        4.4.4 对海洋资源的依赖性
        4.4.5 布局的地域集中性
    4.5 经济临海布局的内在驱动力
        4.5.1 资源诉求
        4.5.2 港口诉求
        4.5.3 土地诉求
        4.5.4 环境诉求
    4.6 经济临海布局的影响因素
        4.6.1 自然因素
        4.6.2 社会历史因素
        4.6.3 经济因素
        4.6.4 科学技术因素
    4.7 经济临海布局的基本类型
        4.7.1 港口驱动型
        4.7.2 旅游拉动型
        4.7.3 海洋渔业推动型
        4.7.4 海洋高科技带动型
    4.8 经济临海布局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4.8.1 影响产生的根源——三种行为
        4.8.2 影响的作用途径——四种变化
        4.8.3 影响的表现——五种关系
        4.8.4 经济临海布局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4.9 典型临海经济活动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1 港口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2 临港工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3 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4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5 海水制盐及盐化工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6 海洋油气工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7 海洋矿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8 海水利用业发展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9.9 其它临海经济活动的海洋资源需求与海洋环境影响
    4.10 基于海域可承载的经济临海布局优化内容
        4.10.1 经济总量
        4.10.2 空间结构
        4.10.3 产业结构
        4.10.4 开发方式
        4.10.5 人口规模
        4.10.6 环保投资
5 面向临海经济合理布局的海域承载力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5.1.3 指标体系的内容
        5.1.4 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5.2 评价方法
        5.2.1 评价方法简介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方法的海域承载力评价
6 以胶州湾为例的实证研究
    6.1 胶州湾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海洋生物概况
    6.2 胶州湾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6.3 环胶州湾地区临海经济布局现状
    6.4 现状临海经济布局对胶州湾海洋环境的影响
        6.4.1 海岸线缩短,海域面积和纳潮量急剧减少
        6.4.2 水质污染严重
        6.4.3 生物多样性降低
        6.4.4 赤潮频发
    6.5 胶州湾海域承载力评价
        6.5.1 胶州湾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6.5.2 胶州湾海域承载力评价
    6.6 胶州湾海域承载力分析
        6.6.1 胶州湾海域承载力系统动力模型
        6.6.2 方案与结果
        6.6.3 结果分析
    6.7 胶州湾临海经济布局优化
        6.7.1 优化的出发点
        6.7.2 优化的基本原则
        6.7.3 优化方案
    6.8 有关建议
        6.8.1 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
        6.8.2 抓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
        6.8.3 突出可持续发展软实力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LUCC内涵
2.2 LUCC研究综述
    2.2.1 国外LUCC研究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水文水系
    3.1.6 自然资源
3.2 社会经济
    3.2.1 人口增长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方法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4.4.1 多样性分析
    4.4.2 集中性分析
    4.4.3 区位意义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5.1 自然因素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 人口因素
5.3 社会经济因素
    5.3.1 驱动因素筛选
    5.3.2 操作过程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4 政策因素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5.4.2 滩涂围垦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6.5 水质变化问题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7.1 CLUE-S模型
    7.1.1 模型结构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7.2 模拟步骤
7.3 情景模拟
    7.3.1 情景方案设定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7)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
    1.1 滨海新区要成为实践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1.1.1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战略
        1.1.2 科学发展观与人居环境建设
        1.1.3 战略空间规划促进人居环境的科学发展
    1.2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城市区域
        1.2.1 城市区域的认知
        1.2.2 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城市区域的空间特点
    1.3 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海湾城市区域
        1.3.1 战略空间规划一定要长远, 有序拓展
        1.3.2 城市区域规划结构和形态的经验总结与借鉴
        1.3.3 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海湾城市区域
        1.3.4 公交化城市区域
    1.4 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重点内容
        1.4.1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共同的规划愿景
        1.4.2 滨海新区的规划分期和近期发展策略
        1.4.3 滨海新区规划重点:功能优化和环境美化
2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功能的优化
    2.1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对策
        2.1.1 产业发展和布局中要重视空间经济学原理的运用
        2.1.2 区域内分工和协作
        2.1.3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的产业布局规划
        2.1.4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的大项目布局和产业链建设
    2.2 新的城市区域生活居住和交通方式
        2.2.1 住宅规划设计与生活居住方式和生活质量
        2.2.2 住房政策设计和中产阶级住宅
        2.2.3 天津滨海新区居住用地和住宅政策的创新
        2.2.4 住宅类型、居住的聚集程度和生活服务配套
        2.2.5 滨海新区规划对职住平衡的考虑
    2.3 生态环境改善, 资源节约与技术进步
        2.3.1 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2.3.2 滨海新区盐田利用、围海造陆与自然环境保护
        2.3.3 滨海新区海水淡化和水环境改善
        2.3.4 滨海新区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的改善
        2.3.5 滨海新区的绿化和土壤环境的改善
3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艺术骨架的创造
    3.1 美的人居环境
        3.1.1 人居环境科学和城市美学理想
        3.1.2 区域美学
    3.2 城市区域总体设计的尝试
        3.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缺陷
        3.2.2 滨海新区城市区域设计的尝试和主要思路
    3.3 新的建筑和空间理念的探索
        3.3.1 天津建筑和城市空间的传统
        3.3.2 滨海新区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理念
    3.4 城市设计的规范化和法定化
        3.4.1 城市设计导则
        3.4.2 城市设计规范化和法定化
    3.5 作为地域文化的大型基础设施
        3.5.1 大型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文化
        3.5.2 滨海新区大型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新原则
4 结论与展望

(9)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目标及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主题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港口与港口企业
        1.2.2 民营化与港口民营化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港口民营化相关研究
        2.1.1 国外港口民营化研究现状
        2.1.2 国内港口民营化研究现状
        2.1.3 港口民营化研究简要述评
    2.2 基础设施民营化相关研究
        2.2.1 基础设施民营化理论动因研究
        2.2.2 基础设施民营化现实动因及目标研究
        2.2.3 基础设施民营化模式研究
        2.2.4 对港口民营化研究的借鉴意义
3 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及目标
    3.1 宏观层面的动因
        3.1.1 政府偏好改变
        3.1.2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3.1.3 经济快速发展
        3.1.4 财政体制改革
        3.1.5 其他国家港口业及国内其他行业的民营化状态具有示范效应
    3.2 中观层面的动因
        3.2.1 港口垄断性减弱
        3.2.2 跨国港口/码头运营商的垄断能力增强
    3.3 微观层面的动因
        3.3.1 竞争压力
        3.3.2 技术革新
        3.3.3 要素相对价格变化
        3.3.4 战略新选择
    3.4 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及目标体系
        3.4.1 我国港口民营化的目标体系
        3.4.2 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及目标体系关系
4 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比较研究
    4.1 我国港口民营化多元模式
    4.2 港口经营权民营化模式
    4.3 港口所有权民营化模式
        4.3.1 港口所有权民营化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及特点
        4.3.2 国有资本控股式港口民营化模式
        4.3.3 完全所有权民营化模式
    4.4 不同港口民营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4.4.1 经营权民营化模式的优势及缺陷
        4.4.2 部分所有权民营化模式的优势及缺陷
        4.4.3 完全所有权民营化模式的优势及缺陷
        4.4.4 不同民营化模式的比较
5 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
    5.1 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中的利益主体及其谈判实力
        5.1.1 一级制度安排中的初级行动团体及其谈判实力
        5.1.2 二级制度安排中的初级行动团体及其谈判实力
        5.1.3 其他利益主体及其谈判实力
        5.1.4 各利益主体谈判实力的相对变化
    5.2 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影响政府选择港口民营化模式的因素
        5.2.2 影响港口企业选择港口民营化模式的因素
        5.2.3 影响民营企业选择港口民营化模式的因素
    5.3 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的框架
        5.3.1 中央政府控制港口可民营化的范围及进度
        5.3.2 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与民营化模式选择偏好
        5.3.3 民营企业对港口民营化模式的选择
6 基于地主港的我国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
    6.1 我国港口管理模式与港口民营化模式
        6.1.1 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关系研究
        6.1.2 我国港口管理模式的演进及发展方向
        6.1.3 地主港模式对促进港口民营化的作用
    6.2 地主港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分析
        6.2.1 国外典型地主港模式运行经验
        6.2.2 我国发展地主港模式的条件分析
    6.3 地主港模式下港口民营化模式选择
        6.3.1 建成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模式选择
        6.3.2 基础设施建设的民营化模式选择
7 案例研究
    7.1 案例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7.1.1 案例研究的原则
        7.1.2 案例研究方法
    7.2 案例背景与案例选择
        7.2.1 案例背景
        7.2.2 案例选择
    7.3 案例介绍
        7.3.1 案例一:日照港
        7.3.2 案例二:上海港
        7.3.3 案例三:深圳港
        7.3.4 案例四:唐山港京唐港区
    7.4 案例分析
        7.4.1 案例分析方法
        7.4.2 我国港口的可民营化性
        7.4.3 我国港口民营化的演进轨迹
        7.4.4 我国港口不同时期的主导动因及目标
        7.4.5 我国港口不同时期的主导模式
        7.4.6 我国港口民营化的外资依赖性
        7.4.7 案例分析结果讨论
8 港口民营化实证研究
    8.1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8.1.1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8.1.2 假设
        8.1.3 自编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8.1.4 相关性及对应性分析
    8.2 基于世界银行 PPI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8.2.1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8.2.2 假设
        8.2.3 外资企业中国港口市场进入模式的总体分析
        8.2.4 外资企业中国港口市场进入模式的区位特征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盐田做强港口服务和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盐田河流域“产、城、景”融合发展规划研究[J]. 郑皓,姚程欣,秦学然. 规划师, 2019(09)
  • [2]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D]. 罗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3]连云港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研究[D]. 张国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6)
  • [4]海域承载力评价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启尧.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6]盐田区表彰辖区杰出企业[N]. 贾少强. 深圳商报, 2011
  • [7]走向一个科学发展的城市区域——天津滨海新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思路[J]. 霍兵.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03)
  • [8]盐田区依托山海做足港口大文章[N]. 谭大跃,第五燕燕. 深圳特区报, 2009
  • [9]我国港口民营化动因、目标及模式选择[D]. 涂敏. 浙江大学, 2008(07)
  • [10]集中优势发展特色支柱产业[N]. 本报记者 谭大跃第五燕燕. 深圳特区报, 2008

标签:;  ;  ;  ;  ;  

盐田加强港口服务和旅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