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不平衡发展观的特点

邓小平不平衡发展观的特点

一、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红阳[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为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差距,中国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区域发展的探索从未间断,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探索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在真正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方面中国依旧面临着重大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现正处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不仅反映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之间的发展战略关系,而且还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在不断的加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在不断的深入。本文基于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相关概述。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意义。(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以邓小平“两个大局”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江泽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以及胡锦涛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为主线,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战略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了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新探索。(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从“人民为中心”、“不同时代特征确定不同的思想战略”以及“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角度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经验启示。从鼓励东部地区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更大的改革和开放力度,均衡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贯彻三大战略,深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促进陆海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方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行展望。

梁子婧[2](2020)在《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物流是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依赖的中观层次和客观基础。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和变迁历程中得到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且东、中、西部物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阻碍着产业资源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江苏是我国为数不多横跨南方和北方的省份,其苏南、苏中和苏北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其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以江苏为例对其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距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内物流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现实状态,其内涵是综合多样性的,不只是表面呈现出的简单差异,而是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趋势—演变机理—对策建议”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对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物流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基础上,探究本文研究基础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区域(江苏三大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之态和之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析,进一步厘清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真实状态和发展脉络,具体如下:(1)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和13市物流发展总量规模和物流业务量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并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探究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快速增长带来了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在数量上日渐突出,整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差异分布;同时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这种空间差异的长期存在,伴随区域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引起物流资源要素的流动并追逐其合理配置。(2)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基于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和应用梳理,从物流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集聚表现形式出发,利用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不同层面江苏区域物流要素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的整体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结合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并通过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区域中物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由原来的散状斑块集聚逐渐链接,过度到苏北区域,形成片状集聚,具有投入的单向性、不易流动性;而劳动力要素集聚在空间上更多表现出单极点状集聚,由苏南区域集聚渐渐转变到苏北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跨越区域现象,体现出劳动力要素易流动性和利益追逐利益性,这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非均衡集聚将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有效区间和空间发生变化。(3)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基于空间布局基础理论,结合江苏省“十一五”到“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立足《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输距离两方面构建城市物流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物流空间相互作用能力,并引入物流隶属度对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归属进行划分,揭示出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特征及变迁。结果得出:江苏13市区域物流“质量”差异明显,城市间物流引力强度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态势,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三大格局渐渐模糊,从单极化格局逐渐转向双向开放立体的空间新格局。(4)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借鉴并拓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确定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根本出发点—“物流生产力”,同时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江苏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探索区域物流生产力结构变化特征和规律,给出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对其σ和β收敛性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生产力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物流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状态变迁是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动力,其演变趋势明显存在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最后,依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拓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江苏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想框架,给出江苏区域物流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设计检验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江苏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借鉴。该论文有图38幅,表格59个,参考文献211篇。

王韩[3](2020)在《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存在不协调的状况,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时代背景下,协调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协调发展理念并非无源之水,它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和合、中道的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有机体、唯物主义辩证法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南。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针对发展中不协调的矛盾,旨在解决发展中不平衡的问题,以补齐“短板”,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协调,目标是发展,最终目的是使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在发展中达到有机平衡,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协调发展理念具有整体性、均衡性、实践性、可持续性的基本特点。协调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创新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要贯彻落实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首先,通过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次,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之间协调互补发展。再次,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最后,通过实施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张敏[4](2015)在《非均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逻辑》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国内外学者对于政治发展动力相关阐述的基础之上,提出并论证了“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这一基本观点,试图在宏观层面探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逻辑。通过非均衡的学理解读;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关系解读以及逻辑梳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的具体阐述;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以及非均衡作为政治发展动力的价值分析这几个方面的阐述,论证并支持了“非均衡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逻辑”这一观点,这也是本文所倡导的一种常常被忽视乃至片面否定的动力观。当然,研究政治发展的动力的理论与视角多元而复杂,论文仅仅是选择一个特殊的理论视角对政治发展的动力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全景式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研究思路,论文除了导论部分以外,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论文的基本观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重点在于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西方学者以及国内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相关理论和主要论点,反思并归纳出现有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点,明确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建构和介绍。第二章对非均衡进行学理解读。本章在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学界关于非均衡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非均衡做出学科意义的基本界定,提出了“非均衡既是对政治发展动力体系总体特征的表述和概括,又是特定政治主体设计和主导之下政治发展过程和发展逻辑写照和体现”这一基本观点。具体体现为:首先,政治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在这些动力因共同构建的动力体系中,总有某种要素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导和控制着其他因素共同推动着政治的发展,这种总体的特征和运行逻辑是为“非均衡”;其次, “非均衡”强调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政治过程因人为的选择和设计而呈现出序列性和差异性的状态和格局,并由此带来发展的连锁反应,形成发展的理想格局。第三章提出了“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这一部分主要是遵循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在引入并初步界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解答“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是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简言之,即要分析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章从这一基本问题出发,通过探讨非均衡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政治发展中非均衡的存在方式及作用形式、非均衡的特征以及原则,进而揭示了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第四章具体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国际社会杠杆效应的驱动力、党和政府的领导与设计、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驱动这三大现实动力。非均衡是这三大动力的存在方式和作用的内在逻辑。对我国而言,非均衡就是指在党和政府在领导和设计之下,政治价值、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根据现实需求呈主次有别、先后有序的发展态势,并由此形成推动政治发展的理想格局。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发展之路一波三折,非均衡推动我国的政治发展既是发展的规律使然,更是党和政府认识和运用规律的具体体现。理论和事实均证明非均衡推动我国政治发展是发展之路上的必然选择。中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推动我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有自己的特征,对推动我国的政治发展意义重大。第五章进行“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西方在研究政治发展的相关问题时,研究的对象是明确的,简单说来,特指50、60年代以来亚非拉等贫穷落后国家的政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和经验则被看成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理想型”。基于这种观点,本文选取的分析典型主要集中于对同属后发追赶型东亚及东南亚典型国家,通过对这些国家政治发展动力体系总体特征及内在逻辑的分析,说明政治发展中即便非均衡的具体内容和关系模式发生了变化,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依然成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和经验总结也为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启示和借鉴。第六章“政治发展中非均衡的价值分析及路径选择”。论文的前几个部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大致对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解释说明,初步阐释了非均衡视域下“政治变迁与发展何以产生,又何以持续”,本章作为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进一步阐述了非均衡的价值理性及路径选择。一共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论证非均衡在政治发展中的价值理性;二是基于非均衡的内在逻辑总结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三是探讨当代中国政治非均衡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总之,我们一方面要追问政治发展中非均衡的价值意蕴,当然更主要的是要探究和选择通过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现实路径,即通过非均衡发展,建构民生政治,在有效性中积累合法性,这才是我国大国政治发展的实践与路径。

张敏[5](2012)在《邓小平非均衡思想论析》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的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其中包含丰富的非均衡思想。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强调发展必然是坚持中国基础,从而赋予这一思想鲜明的实践特征、时代特色。其中,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是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一条主线;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是非均衡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并积极探索其解决路径,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在新的条件下客观、全面解读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坚持并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

王晓林[6](2012)在《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指》文中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作为一种运作理念和机制,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区域空间差别存在的客观性,而且体现了对这种差别调节的主动性。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非均衡协调发展及其战略选择作为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政策取向。

刘伟[7](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肖卫东[8](2010)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文中提出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目标模式,即:1949—1978年以政治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79—1994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95—2002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兼顾社会增长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至今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提出并经发展完善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就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

何世州[9](2009)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我国经济建设开辟了新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状况极其严重,经济发展依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不能本本主义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现代化的理论成果: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典范。因此,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将来的经济建设提供经验和方法上的借鉴、参考。本文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作了较为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依次论述了均衡与非均衡的相关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接着以此为基础,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分析,并做出定义。第二部分是阐述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本部分内容是本文重要内容,具体地论述了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指出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指出了其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条件。第三部分是本文核心内容,论述了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业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发展进程(发展速度)非均衡战略思想;并对各部分内容进行了辩证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了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实践性、辩证性、创新性、全局性、时机性。第五部分是对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意义的研究,论述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较量的今天,经济建设依然是我国所有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所在;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对我国经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新才[10](2008)在《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既体现了作为发展战略必须具有的继承关系,反映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层不断总结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区域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二、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相关概述
    2.1 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区域分工理论
        2.1.2 生产力平衡分布论
        2.1.3 马克思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论
        2.1.4 “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平衡布局理论”体系
    2.2 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2.2.1 多层次的区域开放
        2.2.2 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2.2.3 区域的协调发展
        2.2.4 国土的均衡开发
    2.3 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2.3.1 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2.3.2 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
        2.3.3 提高居民生活文化水平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3.1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阶段
        3.1.1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1.2 “两个大局”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3.1.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1.4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3.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阶段
        3.2.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2.2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2.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3.3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阶段
        3.3.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依据
        3.3.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3.3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3.4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新探索
        3.4.1 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背景
        3.4.2 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经验启示及未来展望
    4.1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经验启示
        4.1.1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4.1.2 要根据社会实际制定区域发展战略
        4.1.3 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2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未来展望
        4.2.1 鼓励东部地区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4.2.2 坚持改革开放力度以均衡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
        4.2.3 贯彻三大战略以深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积极促进陆海统筹发展
        4.2.5 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以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2.4 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
    3.1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3.2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动态分析
    3.3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
    4.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4.3 江苏区域物流劳动力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4.4 江苏区域物流要素集聚扩散形态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政策规划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5.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
    5.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特性及新格局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机制:基于“物流生产力”分析
    6.1 理论基础与“物流生产力”的提出
    6.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理论解释
    6.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实证研究
    6.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收敛效应与变动趋势
    6.5 本章小结
7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7.1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构想
    7.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系统分析法
        三 跨学科分析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点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点
第二章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现实背景
        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 城乡发展不平衡
        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
        四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
第三章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
    第一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 概念解读
        二 基础和核心任务
        三 基本内涵
        四 着力点
    第二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特点
        一 整体性
        二 均衡性
        三 实践性
        四 可持续性
第四章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
    第一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
        一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成果
        二 创新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
        三 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 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 全面部署城乡协调发展
        三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 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非均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研究的现状及本文的思考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
        1.2.2 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研究的概况
        1.2.3 国内学者关于政治发展动力的相关研究
        1.2.4 简要述评以及本文的思考
    1.3 本文的基本逻辑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基本逻辑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非均衡的学理解读
    2.1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非均衡理论的基本观点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关于非均衡的基本观点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非均衡观点
        2.1.3 马克思主义非均衡理论的世界眼光和宏观视角
    2.2 西方学界关于非均衡理论的主要观点
        2.2.1 对古典“瓦尔拉均衡”的批判及非均衡思想的提出
        2.2.2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非均衡的主要观点
    2.3 本文关于非均衡的基本规定
        2.3.1 非均衡的界定
        2.3.2 非均衡对政治发展的意义分析
第3章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
    3.1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
        3.1.1 非均衡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之源
        3.1.2 非均衡是政治发展过程的生动写照
    3.2 非均衡:政治发展动力体系的存在方式及内在逻辑
        3.2.1 非均衡:政治发展的动力体系的存在方式
        3.2.2 非均衡:政治发展动力体系作用的内在逻辑
    3.3 非均衡的特征及原则
        3.3.1 非均衡的特征
        3.3.2 非均衡的限度及原则
    3.4 小结: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
第4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分析
    4.1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非均衡动力体系
        4.1.1 国际现代化杠杆的驱动:我国政治发展的外在动力
        4.1.2 党和政府的发动与设计:我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动力
        4.1.3 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4.2 非均衡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4.2.1 以政府为核心动力推动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4.2.2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基于建国以来我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回顾
    4.3 非均衡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4.3.1 党和政府的核心动力保证了我国政治发展的有效进行
        4.3.2 注重效能为政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3.3 政治价值、制度及行为的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
    4.4 非均衡发展与政府关注
        4.4.1 非均衡发展与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基于微观的考察
        4.4.2 非均衡发展与政府关注——基于解决路径的考察
第5章 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
    5.1 选择分析典型及选择原因
    5.2 日、韩等东亚国家转型时期政治发展动力的选择与经验分析
        5.2.1 日韩模式中动力体系的特征分析
        5.2.2 日韩模式中非均衡动力的选择与经验分析
    5.3 东南亚国家转型时期非均衡动力的作用及效应——以新加坡为分析样本
        5.3.1 新加坡模式中动力体系的特征分析
        5.3.2 新加坡模式中非均衡动力的作用及效应分析
    5.4 小结:国内外非均衡推动政治发展的共性和基本经验
第6章 政治发展中非均衡的价值分析及路径选择
    6.1 非均衡在政治发展中的价值理性分析
        6.1.1 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
        6.1.2 非均衡的价值理性分析
    6.2 我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路径选择:非均衡发展创设有效政治
        6.2.1 政治发展的路径分析:有效性与合法性
        6.2.2 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非均衡发展创设有效政治
        6.2.3 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在有效性中积累合法性
        6.2.4 非均衡发展推动政治转型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6.3 我国政治发展非均衡模式的选择与优化分析
        6.3.1 民生政治:基本政治价值诉求基于“合法性”的逻辑演进
        6.3.2 以民生建设促民主发展:政治发展非均衡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邓小平非均衡思想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是贯穿邓小平发展观的一条主线
二、强调非均衡发展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 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渐进的推进, 是非均衡发
三、正视过度非均衡的消极影响, 积极探索非均衡现象的成因及解决路径, 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一大

(7)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区域
        1.2.2 区域发展战略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总体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4.2.1 孕育时期
        4.2.2 发展时期
        4.2.3 完善时期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5.3.1 孕育时期
        5.3.2 发展时期
        5.3.3 成熟时期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1949—1978年:以政治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
三、1978—1994年: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
五、2003年至今: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
    (一)发展目标层次:系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且还必须是科学发展
    (二)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发展的原则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目标体系的“全面度”目标。
        2.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目标体系的“协调度”目标。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目标体系的“持续度”目标。
    (四)发展的方法目标:统筹兼顾

(9)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 均衡与非均衡思想
    (二)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二、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理论依据
    (二)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客观依据
三、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二)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 产业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
    (四) 非均衡的经济发展进程战略思想
四、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
    (一) 实践性特征
    (二) 辩证性特征
    (三) 创新性特征
    (四) 全局性特征
    (五) 时机性特征
五、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意义
    (一)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邓小平非均衡发展观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研究[D]. 朱红阳.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D]. 梁子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习近平协调发展理念研究[D]. 王韩. 郑州大学, 2020(02)
  • [4]非均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逻辑[D]. 张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5]邓小平非均衡思想论析[J]. 张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 [6]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意指[A]. 王晓林. 哲学与社会(5), 2012
  • [7]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8]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J]. 肖卫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9]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何世州. 西南大学, 2009(10)
  • [10]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 高新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标签:;  ;  ;  ;  ;  

邓小平不平衡发展观的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