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

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

一、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秦恩臣,王志飞,陈兴忠,康鹏志[1](2020)在《GK系列密炼机新型液压密封动环结构的设计》文中提出文章主要论述对密炼机转子轴端液压密封装置中动环结构的改进,通过改变动环的安装方式,将动环改为新式的剖分结构,达到既能保证密封效果,又方便维修拆装的目的。

翟天剑[2](2020)在《密炼机混炼过程模拟及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橡胶混炼是橡胶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混炼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后续加工工序,而且更会影响橡胶制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混炼过程中存在着分布混炼和分散混炼,这两种混炼的效果决定着混炼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单位能耗。因此对橡胶混炼过程和机理开展深入地研究,无论是对于完善橡胶混炼理论的研究还是对橡胶加工装备的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密炼机混炼过程主要是研究密炼室内部胶料流动机理及变化情况,然而工作状态下的密炼室为密闭的不透明结构,在混炼的过程中难以对密炼室中胶料的流动情况进行直观的观察,因此,数值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对混炼过程和机理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该技术可直观地分析密炼室内部胶料受转子剪切-挤压-拉伸形成的流动状态,更好地分析转子结构对混炼过程的影响,为转子的优化设计以及实现混炼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采用有限元和离散元共同分析的方法对密炼机混炼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通过自主研制的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对混炼过程中胶料流动机理和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实验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数值模拟技术与可视化研究能有效地反映出混炼过程中胶料的流动状况。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动态模拟了密炼机混炼过程的流动特性。利用同一个物理模型,应用有限元和离散元两种数值模拟分析手段,进行了数值模拟的动态研究,结合混炼过程的特点实现对橡胶混炼过程更真实的动态模拟表征,建立了相应的瞬态计算模型;通过转子转动的各个时刻入手,从压力场、速度场以及剪切粘度场等方面研究了物料在密炼室内的连续化流动形式;再通过对各个时刻离散化模型的分散状态进行观察,了解各个时刻下混炼胶的速度分布以及分布分散混合情况,最终达到计算机数值模拟对混炼过程动态表征的目的。2.研制出了可视化的密炼机实验平台。应用3D打印技术实现转子模型的快速成型,建立了一套可应用于可视化平台上的转子库;在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中加入带有颜色粒子的胶体,可动态地展现出胶料在混炼室中的轴向以及环向流动情况;直观地反映出胶料在密炼室中的受到剪切与混合状态;通过可视化平台的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3.开发了密炼机转子参数化设计研发平台,可实现切线型转子的参数化设计、数值模拟优化以及转子的3D打印,再通过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进行转子效果的验证,继而进行密炼机实验机台转子的开发以及中试机台转子的放大,最终实现优化后密炼机转子的产业化应用。4.实验研究了异步/同步四棱转子以及不同初始相位角的四棱同步转子的混炼效果,对混炼过程的胶料流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构型转子作用下混炼胶制品的性能差异,间接地表征密炼室内部的混炼情况。同时将可视化实验平台观察到的结果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及混炼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一致并表现出:同步转子胶料的流场与混合情况优于异步转子,另外同步转子相位角中0°相位角反映出的吃料能力强且混炼胶炭黑分散均匀性最佳。

王志飞,孙庆伟,佘海斌,秦恩臣[3](2020)在《GK400N密炼机密封形式及冷却功能改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主要论述GK400N密炼机转子液压密封装置结构的新改进,首次实现了在润滑油物理降温基础上对静耐磨环座通水冷却功能的新改进,密封装置温度控制进一步加强,经试验数据对比及客户炼胶反馈,得出结构改进有效性:密封装置摩擦面润滑油的黏度控制性能得以提高,混炼胶温度均衡性得到有效控制,粉料、油料在胶料中的分散分布性能也得以提升,炼胶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佘海斌,金进尧,王志飞,边慧光[4](2019)在《密炼机防尘密封问题的检测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在密炼机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漏粉漏料的情况,这些漏粉漏料不仅污染环境也减短了机器的寿命。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改善这种情况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密炼机防尘密封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的建模方法很难模拟真实的结构,本文采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建模,利用软件强大的单元库,建立了符合实际工作状态的接触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密封面润滑的改进方案,并对现有的防尘密封装置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密炼机防尘密封装置的检测技术有两种,分别为压力测量和位置测量,两种技术手段可以让工艺参数更优化。

孙旭灿[5](2019)在《密炼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操作在密炼机中的应用,人们对混炼胶的品质要求愈加严格。转子密封装置作为密炼机正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密封性能直接决定了混炼胶的组分配比是否准确,而且对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如何提高转子的端面密封能力成为密炼机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实现原料的零泄漏和提高转子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成为生产商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转子端面上开设用于反向输送胶料熔体的螺旋槽,从源头上降低胶料的泄露,实现转子的密封。该密封形式可保留密炼机原有的密封装置,与其组成双重密封结构,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有的密炼机转子密封装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低粘度下的螺旋密封的机械效应与螺旋槽密封的上游泵送机理,进而提出了针对高粘度胶料熔体的转子端面螺旋槽反向输送机理,建立了泵送量与泄露量平衡的计算公式,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密封压力的影响,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端面螺旋槽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了螺旋槽、压差及综合作用下的流场(速度、压力、速度矢量)分布情况,并计算了转速对密封压力的影响。(3)利用田口方法来优化螺旋槽的结构参数。设计了25组方案,模拟不同参数组合的密封压力。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槽宽13mm,槽深1.75mm,螺旋角25°,螺槽数12,槽底半径44mm。计算各个参数的贡献率,参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槽深、螺旋角、螺槽数、槽宽、槽底半径。(4)研究了周期性变化的转子端面密封间隙对密封压力的影响。分析了转子周期性轴向窜动的成因,计算了转子的轴向力与窜动量,考虑炼胶中的热效应对转子长度的影响,计算了转子的热伸长量。结合转子窜动量与热伸长量,确定了密封间隙周期性变化的范围,模拟了不同间隙下的密封压力。

陈英[6](2014)在《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速及同步性能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为解决密炼机转子密封处容易出现的渗漏故障,对X(S)M系列密炼机现有的转子端面密封装置方案的液压系统进行了增压方案、增速方案、多缸工作控制技术设计,首先进行在增大压力后的增加速度设计,以补偿因增压导致的工作速度降低,接着考虑4个以900间隔方式排列的液压缸同步动作,在四个点位均匀施压,保证密封效果,以全面提升密炼机液压机构工作性能。

陈英[7](2014)在《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压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密炼机转子密封处容易出现的故障,针对X(S)M系列密炼机现有的转子端面密封装置方案,在4个液压缸并联同步动作液压控制回路中,对液压元件及液压回路组成类型作了改进,用单杆活塞缸替换柱塞缸,并在单杆活塞缸之前接入双作用增压缸,以实现增压防渗漏的目的。

刘伟涛[8](2014)在《常用混炼方法的混炼过程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橡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仅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量上。橡胶混炼就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生胶或塑炼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在一起的过程,是橡胶制品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因为混炼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橡胶制品的最终质量和使用寿命。现在橡胶混炼设备主要是开炼机和密炼机,但是近年来,串联式密炼机和低温一次法混炼也被广泛的使用。不论使用哪种混炼设备,橡胶在混炼过程中主要经受的是剪切作用和拉伸作用,但混炼方法和混炼设备不同,混炼结果差异较大。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橡胶混炼的相关文献、专利及资料的基础上,拟对目前常用的混炼方法和混炼设备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比对。在本次论文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开炼机、密炼机、串联式密炼机以及低温一次法的混炼过程和混炼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讨;(2)基于POLYFLOW软件,对开炼机混炼过程、密炼机混炼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混炼过程中的剪切速率分布、混合指数分布、速度矢量场、压力场等,并算出了平均剪切速率和平均混合指数的大小;(3)对串联式密炼机混炼实验设计了5水平、6因素的正交实验L25(56)方案,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串联式密炼机混炼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上游填充系数为0.7;上顶栓压力为0.9MPa;上游转子转速为90r/min;下游转子转速为80r/min;上游冷却水温度为70℃;下游冷却水温度为50℃;(4)在各种混炼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下,设计了各种混炼方法的控制变量法实验方案,通过只改变开炼机转速和辊距、密炼机转速、串联式密炼机转速以及低温一次法中密炼机和开炼机的转速,来达到改变混炼过程中剪切速率和混合指数的目的,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5)在对四种混炼方法的混炼实验的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四种混炼方法下变量对混炼胶性能的影响;(6)以剪切速率和混合指数为自变量,建立了四种混炼方法下混炼胶门尼粘度和分散度的工程数学模型,并且将求得的工程数学模型进行横向对比,得出了不同混炼方法之间的等效混炼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张娟[9](2013)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开发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橡塑混炼机械在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开炼机、密炼机到螺杆挤出机,橡塑工业正向着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是一种既能连续工作,又保持了密炼机优越混炼特性的新型橡塑混炼机械,该机器具有可控变量多、转速较快、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混合造粒的场合。然而,国内应用的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并且有关该机器的国产化设计也才刚刚起步,相关理论和技术还有待深究。因此,本课题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和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详细介绍了混炼机的发展与进步,研究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混炼机理以及影响混炼过程的主要参数,结合挤出机螺杆和密炼机转子的结构特点,研究设计出了双转子连续混炼机,该机器由转子、机筒、密封装置等组成。转子由喂料段、混炼段、输送段、二次混炼段四部分组成,既保持了挤出机的连续性,又很好地结合了密炼机优良的混炼特性;机筒采用机身与衬套组合式设计;新型连续混炼机转子组合密封装置采用迷宫密封和外压端面密封双重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混炼时胶体及粉体从转子轴颈处泄漏。文中采用UG作为建模工具,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转子和混炼机筒进行了三维实体造型,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混炼机转子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到了转子的受力分布图,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混炼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胶料混炼时混炼流场内的压力变化、各点的速度以及胶料的运动轨迹。本文对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开发,是对原有挤出机和密炼机结构的结合,对连续混炼设备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施创,吕红杰[10](2008)在《谐波滤除装置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山东永盛公司原供电系统存在大量谐波,功率因数极低。为此,对现场进行测试后,决定采用上海稳利达公司的整流补偿装置进行调解。安装调试后,功率因数达到0.90,谐波电压、电流也限制在国标内。不但供电质量提高,而且每月节约数万元资金。

二、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GK系列密炼机新型液压密封动环结构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密炼机液压密封装置
    1.1 拨叉式液压密封
    1.2 油缸直压式液压密封
2 原动环的安装方式
    2.1 热装动环
    2.2 可拆装动环
3 新动环结构
    3.1 静环对动环滑动面的摩擦力矩
    3.2 计算螺钉的预紧力
    3.3 动环与转子体接触面最小压力
    3.4 热装环不产生塑性变形所允许的最大有效过盈量
    3.5 热装环传递载荷的最小过盈量:
    3.6 有限元分析动环受力状况
4 结论

(2)密炼机混炼过程模拟及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密炼机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历程
        1.1.1 密炼机在橡胶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1.1.2 密炼机的发展历程
    1.2 数值模拟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可视化技术的实验研究进展
    1.3 数值模拟与可视化技术在橡胶混炼领域的应用现状
        1.3.1 数值模拟技术在橡胶混炼的应用现状
        1.3.2 可视化技术在橡胶混炼的应用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混炼过程流动特性的动态模拟
    2.1 混炼过程流动机理的分析
    2.2 橡胶的混炼研究
        2.2.1 橡胶的混炼过程
        2.2.2 转子构型对混炼特性的影响分析
    2.3 切线型转子物理模型的建立
        2.3.1 同步四棱切线型转子物理模型建立
        2.3.2 异步四棱切线型转子物理模型建立
    2.4 数值模拟参数设置
        2.4.1 有限元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计算
        2.4.2 离散元模拟的离散元模型建立与计算
    2.5 混炼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与结果的动态表征
        2.5.1 有限元软件POLYFLOW开展的混炼过程分析
        2.5.2 离散元软件EDEM开展的混炼过程分析
    2.6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2.6.1 同步/异步四棱切线型转子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2.6.2 不同初始相位角的同步转子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可视化密炼机与转子实验平台的研制
    3.1 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的设计及研制
    3.2 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的组成
    3.3 可视化密炼机实验平台的技术参数
    3.4 转子的3D打印
    3.5 本章小结
4 切线型转子参数化研发及测试平台的研制
    4.1 转子的参数化设计
    4.2 切线型转子的参数化研发流程及实验测试平台的研制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1 可视化实验平台
        5.2.2 混炼实验设备
        5.2.3 测试设备
    5.3 原材料配方及硫化胶制备工艺
        5.3.1 可视化密炼机实验配方
        5.3.2 实验配方
        5.3.3 硫化胶的制备工艺
    5.4 实验方案
        5.4.1 可视化平台的实验方案
        5.4.2 混炼胶的测试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6.1 实验数据
    6.2 可视化实验结果与表征
    6.3 实验数据分析
        6.3.1 同步/异步四棱转子的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6.3.2 同步转子不同初始相位角的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6.4 混炼实验与数值模拟及可视化实验的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全文总结
    2.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3)GK400N密炼机密封形式及冷却功能改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密炼机转子轴端密封形式
    1.1 外压式机械密封装置
    1.2 拨叉式液压密封装置
    1.3 多油缸直压式液压密封
2 密炼机转子轴端密封冷却形式目前现状
3 密炼机转子密封形式结构改进
4 密封装置改进后冷却性能分析

(4)密炼机防尘密封问题的检测技术与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防尘密封装置
2 建模
3 静力学分析
4 接触分析
5 防尘密封装置问题的检测技术
6 结论

(5)密炼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密炼机转子密封装置
        1.2.1 端面密封装置
        1.2.1.1 密炼机转子端面接触式密封的特点
        1.2.1.2 端面密封装置结构形式
        1.2.2 填料密封装置
        1.2.3 迷宫式密封装置
    1.3 密炼机转子密封的研究进展
    1.4 螺旋密封的研究进展
    1.5 端面螺旋槽密封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机理的研究
    2.1 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的工作原理
    2.2 转子端面螺旋槽结构参数
    2.3 平行板间流动分析
        2.3.1 熔体流动假设
        2.3.2 平行板间流动
        2.3.2.1 拖曳流
        2.3.2.2 压力流
        2.3.2.3 拖曳流与压力流的组合流动
    2.4 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的流量计算
        2.4.1 端面螺旋槽泵送流量计算
        2.4.2 间隙泄漏量的计算
        2.4.3 密封能力的计算
        2.4.4 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能力的讨论
        2.4.5 螺旋槽最佳结构参数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转子端面螺旋槽流场有限元模拟
    3.1 POLYFLOW模拟简介
        3.1.1 网格重叠技术
        3.1.2 流体流动守恒方程
        3.1.2.1 连续性方程
        3.1.2.2 动力学方程
        3.1.2.3 能量方程
    3.2 POLYFLOW软件模拟流程
    3.3 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的流场模拟
        3.3.1 基本假设
        3.3.2 转子端面螺旋槽及流域的三维模型
        3.3.3 网格划分
        3.3.4 材料参数
        3.3.5 边界条件
        3.3.6 模拟结果及分析
        3.3.6.1 螺旋槽开口方向的确定
        3.3.6.2 端面螺旋槽对流场的影响
        3.3.6.3 压力对流场的影响
        3.3.6.4 综合作用对流场的影响
        3.3.6.5 不同转速对流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端面螺旋槽参数的优化设计
    4.1 田口方法
        4.1.1 田口方法简介
        4.1.2 信噪比和正交表
        4.1.3 静态质量特性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1.4.1 方差分析
        4.1.4.2 因子贡献率分析
        4.1.5 田口方法分析流程
    4.2 端面螺旋槽几何参数优化
        4.2.1 因子水平表的设计
        4.2.2 最优几何参数的确定
        4.2.2.1 信噪比(S/N)计算
        4.2.2.2 结果分析
        4.2.3 优化模型仿真
    4.3 本章小结
5 周期性变化的间隙对端面螺旋槽密封的影响
    5.1 转子轴周期性窜动的分析
        5.1.1 转子轴向力的计算
        5.1.2 轴向窜动量的确定
    5.2 转子轴热伸长量的计算
        5.2.1 转子轴材料
        5.2.2 热膨胀的计算
    5.3 变化的密封间隙对密封压力的影响
        5.3.1 密封间隙的计算
        5.3.2 不同密封间隙下密封压力的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所做工作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不同参数组合的密封压力
附录2 :不同间隙下的密封压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速及同步性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工作原理
2 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液压系统设计
    2.1 增速原理[7]
    2.2 对X(S)M-160系列密炼机的增速方案设计
        2.2.1 采用液压缸差动连接方式[7]
        2.2.2 差动连接快速运动回路的匹配要求
3 密封装置4个液压缸同步动作控制方案
    3.1 采用分流集流阀的同步动作回路工作原理
    3.2 对X(S)M-160系列密炼机同步动作控制设计
        3.2.1 改革原有的液压缸同步方式
        3.2.2 采用分流集流阀的同步动作回路
        3.2.3 选用等流量式分流集流阀
4 结语

(7)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压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X (S) M-160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液压装置分析
    1.1 液压传动系统主要元件型号及参数
    1.2 转子端面密封型式
2 液压系统压力增强控制技术
    2.1 液压系统增压的关键元件
        2.1.1 增压缸工作原理
        2.1.2 增压缸产品增压能力
    2.2 液压缸增压回路方案
        2.2.1 采用单作用缸的增压回路
        2.2.2 采用双作用缸的增压回路
3 对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的增压方案设计
    3.1 使用蓄能器稳压和保压
    3.2 采用双作用增压缸构建增压回路
    3.3 使用单杆活塞缸替换柱塞缸
    3.4 对设计方案性能效果进行仿真测试
4 结语

(8)常用混炼方法的混炼过程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橡胶混炼技术的发展概述
    1.3 常用混炼设备的研究现状
        1.3.1 开炼机研究现状
        1.3.2 密炼机研究现状
        1.3.3 串联式密炼机研究现状
        1.3.4 低温一次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常用混炼方法的混炼过程及机理分析
    2.1 开炼机混炼
        2.1.1 开炼机混炼过程
        2.1.2 开炼机混炼机理
        2.1.3 开炼机强化炼胶条件
    2.2 密炼机混炼
        2.2.1 密炼机混炼过程
        2.2.2 密炼机混炼机理
        2.2.2.1 转子间的搅拌作用
        2.2.2.2 转子间的折卷作用
        2.2.2.3 转子的轴向往返切割、搅拌作用
        2.2.2.4 转子凸棱与混炼室内壁间隙间的剪切作用
    2.3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
        2.3.1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过程
        2.3.2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机理
        2.3.2.1 串联式密炼机上层混炼机理
        2.3.2.2 串联式密炼机下层混炼机理
    2.4 低温一次法混炼
        2.4.1 低温一次法混炼过程
        2.4.2 低温一次法混炼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混炼过程流场分析
    3.1 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简介
    3.2 开炼机混炼过程流场模拟分析
        3.2.1 开炼机混炼过程模拟
        3.2.2 开炼机混炼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3.3 密炼机转子混炼过程流场模拟分析
        3.3.1 建立模型
        3.3.2 确定边界条件
        3.3.3 模拟结果分析
        3.3.3.1 速度矢量分布
        3.3.3.2 剪切速率分布
        3.3.3.3 混合指数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案的确定
    4.2 所用实验设备介绍
    4.3 原材料以及常态物理性能介绍
    4.4 实验胶料配方以及实验工艺条件
        4.4.1 实验胶料配方
        4.4.2 实验工艺条件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1 串联式密炼机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1.1 串联式密炼机正交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1.2 串联式密炼机常规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2 开炼机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3 密炼机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4 低温一次法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1 工程数学模型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确定
    6.2 开炼机混炼工程数学模型建立
        6.2.1 开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2.2 开炼机混炼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2.3 开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和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6.3 密炼机混炼工程数学模型建立
        6.3.1 密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3.2 密炼机混炼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3.3 密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和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6.4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工程数学模型建立
        6.4.1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4.2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4.3 串联式密炼机混炼门尼粘度和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6.5 低温一次法混炼工程数学模型建立
        6.5.1 低温一次法混炼门尼粘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5.2 低温一次法混炼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6.5.3 低温一次法混炼门尼粘度和分散度工程数学模型的验证
    6.6 四种混炼方法横向对比
        6.6.1 四种炼方法工程数学模型的横向对比
        6.6.2 四种混炼方法横向对比的实验验证
    6.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开发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混炼设备的发展
        1.1.1 间歇混炼设备
        1.1.2 连续混炼设备
    1.2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3.1 本课题的来源
        1.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混炼机理研究
    2.1 混炼过程的建模
        2.1.1 转子混炼段螺棱对熔融流体的输送
        2.1.2 熔融流体在螺棱交汇区的分散混合
        2.1.3 转子螺棱对物料的剪切作用
    2.2 混炼过程综合分析
    2.3 影响混炼过程的主要参数
        2.3.1 转子转速
        2.3.2 卸料门开启度
        2.3.3 螺棱顶部与机筒内壁之间的间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
    3.1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3.1.1 转子的设计
        3.1.2 机筒的设计
        3.1.3 新型密封装置的设计
        3.1.4 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总体结构
    3.2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3.2.1 下位机控制系统
        3.2.2 上位机控制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三维实体造型及有限元结构分析
    4.1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三维实体造型
        4.1.1 三维实体造型的必要性
        4.1.2 采用UG进行连续混炼机的三维实体造型
    4.2 转子元件的有限元结构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有限元流场分析
    5.1 连续混炼机流场的理论模型
        5.1.1 物理模型
        5.1.2 数学模型
        5.1.3 有限元模型
    5.2 流场分析及结果
        5.2.1 施加的边界条件
        5.2.2 结果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谐波滤除装置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由来
2现场测量
3设计方案
4项目实施
5项目效果
6总结

四、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GK系列密炼机新型液压密封动环结构的设计[J]. 秦恩臣,王志飞,陈兴忠,康鹏志.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21)
  • [2]密炼机混炼过程模拟及可视化研究[D]. 翟天剑.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GK400N密炼机密封形式及冷却功能改进分析[J]. 王志飞,孙庆伟,佘海斌,秦恩臣.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0(09)
  • [4]密炼机防尘密封问题的检测技术与有限元分析[J]. 佘海斌,金进尧,王志飞,边慧光.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9(13)
  • [5]密炼机转子端面螺旋槽密封数值计算及结构优化[D]. 孙旭灿.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6]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速及同步性能提升研究[J]. 陈英.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4(03)
  • [7]密炼机转子端面密封装置增压方案设计[J]. 陈英. 轻工科技, 2014(05)
  • [8]常用混炼方法的混炼过程及实验研究[D]. 刘伟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9]双转子连续混炼机的设计开发及研究[D]. 张娟.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10]谐波滤除装置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 施创,吕红杰.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08(12)

标签:;  ;  ;  ;  ;  

GK型密炼机轴端密封装置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