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

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

一、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胡曦玮[1](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刘蓓蕾[2](2019)在《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加速膨胀,势不可挡。面对迅猛增长、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文献资源需要整合,馆舍空间需要重构,信息服务需要创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图书馆收藏的一类重要文献资源,开展面向专业分类的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教材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类特殊信息资源,在以往的实践中都是按照一般图书分类编目,缺乏所对应的课程信息和专业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们对教材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本文应用文献调研法、系统论法、观察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面向专业的教材信息组织策略,使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绘制教材服务蓝图,使高校专业的教学科研与教材循环利用得到更好的支持;设计教材服务模式,使高校教材信息用户能更好地贴近并利用资源。本文的主题是面向专业分类的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立足于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信息学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设计适合高校信息用户需求的高校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与服务范式。从学科专业视角入手,针对教材的应用范围和内容特征,设计组织体系、完善信息构建、优化管理方法、创新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优势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二、开展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研究。三、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研究并绘制服务蓝图。四、开展基于网络的教材服务模式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与内容、概括了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在信息构建理论的两个根本原则与四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研究,包括对其三要素的分析以及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构建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体系,使其符合信息构建的基本原则,并体现高校图书馆教材建设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第三章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开展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服务研究,明确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服务的内容、流程、和范式等环节,设计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蓝图,揭示服务内部关系与外部联系,更直观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各阶段步骤与目标。第四章在对国内外高校网站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教材服务网站的基础架构与组织方式,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应当构建基于教材阅览室和网络平台的O2O模式,基于身份认证的B2C模式,基于共享理念的C2C模式。第五章为总结和展望,在对本文做出总结对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陶亮[3](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吴建华[4](2016)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历程:1988-2009》文中指出文章介绍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从自主研发图书馆自动化流通管理系统,到利用网络化推动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包括网络平台建设、自动化系统迁移到图书馆网络化集成管理系统Libsys2000、图书馆各项业务及院系资料室上网,以及开展全校大规模文献目录数字化建设的过程。

张世辉[5](2015)在《模具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文中指出模具生产属于一种典型的面向订单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与一般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不同的是,模具产品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用户的需求通常不会完全一样,使得设计与生产的过程都是对新产品的开发,基本属于一次性生产。模具订单陆续随机到达致使企业无法准确在计划期内预估订单数量,加上设计制造过程对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强,决定了模具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动态多变,难以有效控制其设计制造过程,甚至无法保证交货期。面对这些问题,完全依靠人力进行设计生产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要求,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是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必由之路。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模具制造是否顺利进行,好的设计能够降低生产制造难度及成本,因此,模具设计过程是在整个模具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本文主要以模具设计过程管理为对象,分析典型模具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总结出模具生产和设计的一般流程。深入到广东某模具企业进行需求调研,挖掘模具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发现的问题分模块对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在关键技术方面重点探讨了管理过程中文档管理、绩效管理等关键问题。在文档管理方面,主要讨论了来源控制、图文档分类、图文档存储以及版本控制方面的方法。在绩效管理方面,从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设计质量和其他指标综合对设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广东某模具企业实际需求为背景,在.NET Framework平台上,采用C/S架构模式,开发了模具设计过程管理原型系统。最后针对系统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总结系统在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并简要介绍系统中项目计划管理模块的运行成果。

万超,宋向荣,张春楼[6](2013)在《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改革与实践》文中指出高校院系资料室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为学院的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高校院系资料室发展明显滞后,我们应加快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完善管理体制、开发适宜的管理系统,提升院系资料室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使其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祝琳琳[7](2012)在《呼伦贝尔学院物理系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各院系图书资料室是学校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系学科建设的服务性机构和学术性机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院系专业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开发,为教师、科研人员及学生提供服务。目前,院系图书资料室规模相对较小,且很多方面仍然处于人工管理状态,包括手写录入、图书借还手工登记等。此外,管理人员流动性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为管理工作增添了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工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2003年我校升为本科院校后,学校各院系开始重视资料室的建设,与学校图书馆相比,各院系资料室更有针对性,侧重专业书籍的收藏,这些年,随着专业建设的深入,藏书量日渐增多,因此,对它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引进了图书管理软件,但该软件的功能与院系需求不能更为有效地结合,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该软件是为学校图书馆量身打造的,适合管理超过百万册以上的图书,并且面向的用户群很广,包罗众多专业,适用于借入借出频率极高的情况;另一方面,软件的运行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对计算机稳定性要求极高,要利用专用服务器来实现,此外,对系统软件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无疑大大提高了运行成本。除此之外,该软件对运行平台有很高的要求,软件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院系来讲,该软件虽然功能齐全但很难得到充分利用,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发系统的工具日益丰富,用于管理系统开发的数据库系统、高级语言工具包,也会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如果选择好,对开发过程及后期维护都会带来便利,同时还要考虑工具的适用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针对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为院里量身打造了这款图书管理系统。首先对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管理工作的特点,资料室图书管理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及运行环境对软件结构模块化进行了分析。对系统软件结构层次、程序流程与实现步骤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系统开发总原则。文中首先根据现实需求做了客观分析,之后给出了设计方案,开发工具采用了面向对象的Visual Foxpro数据库语言。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之后的发展,采用二级模块化设计,为系统今后的功能扩充打下基础。由于软件的面向性很强,为简化管理,引入了菜单、工具栏、页面中加入管理性控制的三级管理机制。

张新兴[8](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刘焱[9](2012)在《EXCEL-电子表在日常文献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EXCEL-电子表在文献资源管理中应用广泛。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定义设计模板、工作流和表间公式等,通过简易直观的操作,实现中小型图书馆、资料室的自动化管理;用户还可利用求和子函数实现自动统计汇总。

郑伟[10](2011)在《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回顾过去10年高校发展历程中的合并与重组,还是预计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到达顶峰,届时国内大学入学生源减少,进而,教育规模萎缩,高校将面临合并与重组,一个学校同时有多个校园、多个图书馆的情况都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导致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业务环境出现了从稳定、集中走向多变、分布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强化图书馆对校内读者服务支持,加强馆际协作,支持业务流程的随需应变正在成为大学图书馆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基础架构不支持业务流程的随需应变,导致图书馆管理系统缺乏跨组织协同能力,系统更新多采用推倒重建的路线,转变缺乏计划性,忽视投资回报率是图书馆管理系统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适应图书馆业务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主校区图书馆联合院系资料室、分校图书馆组建联邦式图书馆,实施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降低校内跨组织协作壁垒,提高资源利用率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本论文选题着眼于高校过去及未来合并产生的多个校园、多个图书馆同时运行中图书馆管理系统间互操作性以支持服务延伸能力研究,在保护现有IT系统投资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计算能力与资源有效汇集、业务流程能随需应变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的关键问题,如图书馆、分校分馆及院系资料室协作的组织方法层面的问题,支撑书馆管理系统的技术标准及后端计算架构、资源架构等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方法创新本文依据相似性原理,将联邦制移植到图书馆、分馆、资料室的联合,提出联邦式图书馆的概念,对“国家”与“图书馆”两个概念进行对比,进行了联邦制适用于图书馆的合理性论证,图书馆通过联邦的方式解决一个学校同时有多个校园、多个图书馆同时运行中业务与管理的协同问题。通过对“211”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用户分布进行调查,并对“211”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数据库、支持标准、区域资源合作共享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逐层深入比较体系架构及数据库功能扩展能力,定性分析图书馆管理系统。(2)研究角度创新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体现在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系统间、技术体系间的协作,像网格计算、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只不过在这个体系当中占有一个重要位置而已,单项技术性能的高超,并不能直接提升业务能力。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从“可代谢性”和“可生长性”的生态系统理论角度提出合并院校图书馆、校分馆、院系资料室通过联邦模式组成联邦式图书馆,对联邦式图书馆资源进行整体管理的方法论。具体而言,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涉及系统集成技术、图书馆资源管理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部署的计算环境等因素,全文从图书馆管理系统支持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具有“可代谢性”和“可生长性”生态系统的观点,图书馆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依托成熟技术并不断吸收、融合新技术的过程。从图书馆管理系统支撑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涉及的集成技术、图书馆资源管理标准、计算环境、数据资源管理出发,建立了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3)研究内容及结果创新在信息系统,集成系统,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概念,指出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已不再限于本馆内资源的管理,图书馆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图书馆间合作更加密切,并形成了支持图书馆的相关技术标准。图书馆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图书馆相关技术标准。提出图书馆管理系统类型的多源信息融合判别方法在联邦式图书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图书资源馆管理的因素,联邦式图书馆实现联邦式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概念,确定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定位,主要特征。提出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总体架构,并确定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渐进发展模式的实施方案,以解决高校合并产生的多个校园、多个图书馆同时运行中的问题。提出无盘工作站系统实现网格的快速部署方法,并在200台规模上实验成功。建立了联邦式资源管理模型,并使用OGSA-DAI网格中间件管理联邦数据库,数据Web服务访问联邦数据库服务器。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给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文章剩余部分组织如下:第2章提出联邦式图书馆的概念,对联邦制从国家联邦移植到图书馆联邦进行合理性论证,提出通过联邦实现图书馆间的合作。并在影响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SOA系统整合思想、图书馆资源管理标准、网格计算、数据联邦技术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联邦式图书馆实现联邦式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具有“可代谢性”和“可生长性”生态系统的观点,图书馆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依托成熟技术并不断吸收、融合新技术的过程。定义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确定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定位,主要特征。提出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总体架构,并确定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渐进发展模式的实施方案,以解决高校过去及未来合并产生的多个校园、多个图书馆同时运行中的问题。第3章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定义,对114所“211”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了调查,并对“211”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及其采用的架构、数据库功能扩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业务管理平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将重点放在书目数据的采集、书目数据的存储、书目数据的通信与书目信息的发布上,而忽略了图书馆领域知识和复杂的信息处理功能方面的共享。在图书馆业务管理平台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基于局域网、图书馆内部网等小范围的、稳定封闭的分布环境,还不能实现跨领域、跨系统的协同交互。第4章阐述了面向服务架构的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以及网络服务的关键技术标准,通过比较的方法对CORBA与Web服务实现面向服务架构的技术,SOAP与REST通讯方式,OWL-S和WSDL分别进行比较,列举了企业服务总线的开源软件实现,使用综述的方法对面向服务架构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进行梳理,提出关注SOA在身份和访问管理,服务管理,实体聚合和处理集成等领域显示了所需克服的重要技术难题与开放源SOA项目的应用价值。第5章对支持图书馆业务实践的技术标准进行研究,确定图书馆资源管理持续支持的技术集,理清技术边界。主要关注DC元数据及其最新进展新加坡框架,元数据收割协议OAI,以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档标准UOF与UOML。第6章针对图书馆缺少IT建设经费,缺少技术人员的困境,对网格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从资源、技术、馆员三个因素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具有实施网格计算架构的条件,得出图书馆网格建设具备充足的资源,成熟的技术,并有一定的人才力量的结论。提出图书馆网格建设采纳参考已有成功实践,借助外部技术力量的支持,结合自身人员力量与计算资源建设图书馆网格的策略。并采用小范围测试,成功再大范围推行的试验方法,首次在无盘工作站系统上进行网格构建试验,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的剩余计算资源,并实现短时间内快速构建部署网格,初步完成了可行性的实验验证,进行图书馆计算资源汇集与管理的初步探索。第7章从图书馆管理系统支撑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的要素,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建模实践中遵守求实原则、协同原则、价值原则等实践性原则,描述了联邦式资源管理模型要素组合宏观机制,建立了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提出在数据库联邦技术的基础上构建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并通过具体原型系统初步验证了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描述了联邦数据库系统的配置、联邦功能的建立过程,并示范了数据Web服务访问联邦数据库,OGSA-DAI存取联邦数据库数据库,将联邦式图书馆联邦数据库部署于网格计算环境中,并对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述评。第8章总结本文的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联邦式图书馆管理解决方案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如联邦成员馆馆员关系管理、联邦成员馆协同服务、联邦资金管理、联邦预算管理、联邦财务管理、联邦资产管理、联邦办公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帮助联邦式图书馆提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二、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图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3.3.3 政策修订情况
        3.3.4 政策条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4.1 共生理论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4.2.1 需求理论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4.3 政策构建思路
        4.3.1 政策构建流程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4.3.5 政策构建原则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4.4.1 政策目标确立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预调查
        5.3.1 样本描述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5.5.1 样本属性分析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6.1 政策方案抉择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6.4.1 政策的功能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
    2.1 信息构建理论概述
        2.1.1 信息构建背景
        2.1.2 信息构建定义
        2.1.3 信息构建根本原则
        2.1.4 信息构建核心内容
    2.2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概况
        2.2.1 现状分析
        2.2.2 必要性与可行性
        2.2.3 优势及不足
    2.3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策略
        2.3.1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原则
        2.3.2 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教材信息组织三要素
        2.3.3 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教材信息组织方法
    2.4 高校图书馆教材阅览室信息组织
        2.4.1 组织系统:收集与分类
        2.4.2 标识系统:编目
        2.4.3 导航系统:排架
        2.4.4 检索系统:索引
    2.5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网站的信息组织
        4.4.1 教材网站组织系统
        4.4.2 教材网站导航系统
        4.4.3 教材网站标识系统
        4.4.4 教材网站检索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设计
    3.1 教材服务概况
        3.1.1 教材服务理论基础
        3.1.2 教材服务现状
        3.1.3 教材服务创新
    3.2 教材阅览室服务
        3.2.1 专业教育
        3.2.2 参考比较
        3.2.3 宣传展示
        3.2.4 样本收藏
    3.3 教材循环利用服务
        3.3.1 晒书会与图书漂流
        3.3.2 组织机构
        3.3.3 服务内容
        3.3.4 服务评估
    3.4 教材服务蓝图
        3.4.1 服务蓝图理论
        3.4.2 教材阅览室服务蓝图
        3.4.3 教材循环利用服务蓝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模式
    4.1 服务模式概述
    4.2 教材服务网站调查
    4.3 教材服务网站的基础架构
    4.4 基于网络的教材服务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2.5.1 范围管理
        2.5.2 进度管理
        2.5.3 质量管理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2.5.5 沟通管理
        2.5.6 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3.5.1 设计到代理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3.5.3 职业化精神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4.2.5 案例讨论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3.5 案例讨论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4.5 案例讨论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4.5.5 案例讨论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4.6.5 案例讨论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4.7.5 案例讨论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的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致谢
附件

(5)模具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模具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 模具行业的特点
        1.1.3 模具企业的信息化现状与需求分析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模具生产与设计过程分析
    2.1 典型模具企业的组织结构
    2.2 模具企业的一般业务流程
    2.3 模具设计一般流程
    2.4 某模具企业的设计过程分析
        2.4.1 技术部组织架构
        2.4.2 模具设计总体业务流程
        2.4.3 模具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4.4 模具设计过程管理解决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3.2 系统模块介绍
        3.2.1 设计项目管理模块
        3.2.2 基本设计数据管理模块
        3.2.3 资料管理
        3.2.4 权限管理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1 资料管理数据库分析
        3.3.2 计划管理数据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
    4.1 系统架构
        4.1.1 系统环境
        4.1.2 开发模式
    4.2 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
        4.2.1 ADO.NET技术
        4.2.2 图文档管理
        4.2.3 绩效管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应用实施
    5.1 系统实施计划
        5.1.1 实施准备阶段
        5.1.2 培训考核阶段
        5.1.3 辅助上线阶段
        5.1.4 系统验收阶段
    5.2 系统实施概况
    5.3 系统简要介绍
        5.3.1 制定项目计划
        5.3.2 发布项目计划
        5.3.3 修改项目计划
        5.3.4 提交项目计划
        5.3.5 删除项目计划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院系资料室现状
    1. 管理体制松散。
    2. 管理制度缺乏。
    3. 管理手段落后。
二、院系资料室改革的建议
    1. 明确功能定位, 拓展服务范围。
    2. 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人员培训。
    3. 突出专业优势, 丰富资源形式。
    4. 优化管理模式, 改革管理手段。
三、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 数据管理模块。
    2. 查询模块。
    3. 系统设计模块。
四、院系资料室管理改革与实践

(7)呼伦贝尔学院物理系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1.2 系统开发的意义
    1.3 技术应用状况
        1.3.1 Visual Foxpro 开发工具
        1.3.2 与 VB+ACCESS 方案比较
    1.4 内容安排
第2章 图书管理系统概述
    2.1 任务的提出
    2.2 指导思想
    2.3 系统的具体功能
    2.4 系统流程图
第3章 系统主功能及数据环境的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主要功能分析
        3.1.1 主模块-主界面
        3.1.2 学生基本数据模块
        3.1.3 书籍基本数据模块
        3.1.4 数据处理模块-借还书过程实现
    3.2 数据环境分析与设计
        3.2.1 《学生基本数据》数据表
        3.2.2 《借阅记录》数据表
        3.2.3 《书籍数据》数据表
        3.2.4 《科别名称》数据表
第4章 系统主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主窗体模块
        4.1.1 建立主窗体并设置其属性
        4.1.2 设置 load,activate 事件过程
        4.1.3 TIMER1 对象:
        4.1.4 LABEL1 对象:
    4.2 菜单模块
        4.2.1 数据菜单
        4.2.2 数据处理下包括
        4.2.3 编辑菜单
        4.2.4 查询菜单
        4.2.5 打印选项菜单包括
        4.2.6 帮助菜单选项包括
    4.3 工具模块
    4.4 FORMSET1 表单集的建立
        4.4.1 FORMSET1 表单集对象的数据环境
        4.4.2 FORMSET1 表单集对象
        4.4.3 FORMSET1 表单集中的 MAIN 表单对象主要内容
        4.4.4 FORMSET1 表单集中的 FORM2 表单对象主要内容
        4.4.5 FORMSET1 表单集中的 FORM1 表单对象主要内容
        4.4.6 FORMSET1 表单集中的 form3 表单对象主要内容
        4.4.7 FORMSET1 表单集中的 FORM4 表单对象主要内容
第5章 辅助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 FINDS.SCX 窗体文件
    5.2 SELECT.SCX 窗体
    5.3 INPUT.SCX 窗体文件
    5.4 OUTDATE.SCX 窗体文件
    5.5 FINDB.SCX 窗体文件
第6章 应用系统的编译和安装盘的制作
    6.1 应用系统的编译
    6.2 制作系统的安装盘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外研究进展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评析
0.3 国内研究进展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评析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0.5.1 研究难点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2.1 理论基础
    2.1.1 集群理论
    2.1.2 长尾理论
    2.1.3 劳动分工理论
    2.1.4 资源配置理论
2.2 指导原则
    2.2.1 全局导向原则
    2.2.2 协同合作原则
    2.2.3 各尽所能原则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3.1 美国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3.2 英国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3.2.3 特点分析
3.3 澳大利亚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4.1 香港
    4.1.1 组织架构
    4.1.2 信息资源建设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4.2 澳门
    4.2.1 组织架构
    4.2.2 信息资源建设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4.3 台湾
    4.3.1 总分馆体系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5.1.2 特点分析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5.2.1 统一建设模式
    5.2.2 委托建设模式
    5.2.3 联合建设模式
    5.2.4 自主建设模式
5.3 统一建设模式
    5.3.1 典型案例
    5.3.2 特点分析
    5.3.3 适用性分析
5.4 委托建设模式
    5.4.1 典型案例
    5.4.2 特点分析
    5.4.3 适用性分析
5.5 联合建设模式
    5.5.1 典型案例
    5.5.2 特点分析
    5.5.3 适用性分析
5.6 自主建设模式
    5.6.1 典型案例
    5.6.2 特征分析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6.2.1 省级行政区
    6.2.2 地级行政区
    6.2.3 县级行政区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6.3.1 省级行政区
    6.3.2 地级行政区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9)EXCEL-电子表在日常文献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型资料室可利用EXCEL-电子表建立图书财产数据库
二、对各项数据进行汇总
三、利用EXCEL-电子表中的SUMIF统计特定条件下文献资源的种类和价值

(10)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图书馆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
    2.1 联邦式图书馆概念提出
    2.2 联邦制移植到图书馆的合理性
    2.3 影响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因素
    2.4 联邦式图书馆实现联邦式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2.5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概念、总体架构及存在的困难
        2.5.1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概念
        2.5.2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总体架构
        2.5.3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实施存在的困难
    2.6 小结
第3章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
    3.1 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3.2 图书馆管理系统相关概念的界定
    3.3 “211”大学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用户分布调查
    3.4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比较
    3.5 B/S 架构软件与B/S 架构软件的比较
    3.6 图书馆管理系统采用的数据库功能扩展能力比较
    3.7 小结
第4章 面向服务架构
    4.1 面向服务架构概念的提出
    4.2 正统SOA 方法的技术标准
        4.2.1 Web 服务的定义
        4.2.2 技术标准
        4.2.3 工作流语言
    4.3 SOA 实现方法的相关比较
        4.3.1 CORBA 与 Web 服务的比较
        4.3.2 REST 与 SOAP Web 服务比较
    4.4 企业服务总线的开源软件实现
        4.4.1 Mule
        4.4.2 ServiceMix
        4.4.3 Apache Synapse
        4.4.4 Apache CXF
    4.5 研究现状与进展
    4.6 小结
第5章 图书馆资源管理标准
    5.1 DC 元数据
        5.1.1 DC 元数据概念
        5.1.2 新加坡框架
        5.1.3 DC 元数据的最新进展
    5.2 OAI
        5.2.1 OAI 的概念
        5.2.2 OAI 元数据互操作框架
    5.3 UOF
        5.3.1 UOF 的现状
        5.3.2 UOF 的技术特点
        5.3.3 UOF 的架构与设计
    5.4 UOML
        5.4.1 抽象文档模型
        5.4.2 UOML 指令
    5.5 小结
第6章 图书馆网格计算环境
    6.1 图书馆网格的建设
    6.2 网格计算相关研究
    6.3 国内网格研究的不足
    6.4 网格相关概念与技术架构
    6.5 图书馆网格计算环境的初步验证
    6.6 小结
第7章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构建与验证
    7.1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
        7.1.1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要素分析及构造原则
        7.1.2 联邦式资源管理模型要素组合宏观机制
        7.1.3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
    7.2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初步验证
        7.2.1 联邦数据库系统配置方法
        7.2.2 联邦数据库联邦功能的建立
    7.3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进一步部署于网格的验证
        7.3.1 OGSA-DAI 存取联邦数据库
        7.3.2 数据 Web 服务访问联邦数据库服务器
    7.4 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述评
    7.5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成果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术语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D]. 刘蓓蕾. 江苏大学, 2019(02)
  • [3]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历程:1988-2009[J]. 吴建华. 图书馆论坛, 2016(07)
  • [5]模具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D]. 张世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15(12)
  • [6]高校院系资料室管理改革与实践[J]. 万超,宋向荣,张春楼. 教育与职业, 2013(03)
  • [7]呼伦贝尔学院物理系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祝琳琳. 吉林大学, 2012(09)
  • [8]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9]EXCEL-电子表在日常文献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刘焱.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01)
  • [10]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研究[D]. 郑伟. 吉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我院资料室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