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延迟突出分析及对策

煤与瓦斯延迟突出分析及对策

一、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哲[1](2020)在《强突出煤层不同含水率条件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与瓦斯突出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极其严重的动力现象,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表明,含水率对煤与瓦斯突出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研究芦岭8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灾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芦岭煤矿8煤层的煤样,先开展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对于煤体物性参数影响试验,研究和分析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瓦斯解吸规律以及突出预测多项指标等影响规律,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提供理论基础。然后进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试验,模拟突出过程并对突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芦岭煤矿8煤层突出试验开展突出能量计算与防治对策。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芦岭煤矿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26起,甚至发生抛出上万吨煤岩体以及上百万m3瓦斯的事故。其突出灾害事故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带,构造带主要以斜切断层为主,共发现落差在20m以上的大中型断层58条,还发现大量小断层,且煤层厚度变化大,突出点附近常有褶曲或断层存在,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对煤体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突出区域大部分煤体几乎被破碎甚至呈现出粉末状态,因此地质构造很可能是引起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煤层多种条件使得瓦斯封闭和保存较好,造成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深部发生以地质构造和瓦斯压力为主导因素的中、大型煤岩与瓦斯突出,导致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频率升高、周期缩短,且突出强度更在迅速增加,因此煤层瓦斯也是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之一。2)不同含水率对煤体瓦斯解吸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平衡压力对煤样瓦斯吸附解吸有显着影响规律。当吸附平衡压力最大为4MPa,煤样含水率最低为1.68%时,累积解吸量最大达4.3186m3/t,随着煤样含水率升高及平衡压力的下降累积解吸量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当煤样含水率增加到6.83%,瓦斯压力降为0.74MPa时,解吸量最小为0.7669m3/t,表明水分对瓦斯解吸有着显着的抑制作用。当平衡压力最大及煤体含水率最低条件下,煤样初始第1min平均解吸速率最大为0.6339m3/(t·min),此时煤体的单位时间内瓦斯解吸量最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以及瓦斯压力的减小,初始解吸速率明显下降,且随着煤体瓦斯解吸过程的进行,煤样的解吸速度由快变慢,单位时间内的解吸量由多变少。3)不同含水率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瓦斯压力对突出煤体运移、突出强度和突出孔洞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突出发生后,抛出煤体在地面形状均一致表现出梭形分布,其中距离突出口很近的地方的煤量很少,中部区域有些许空白,且绝大多数煤粉分布在较远区域,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律性非常明显。已发生突出的3组试验中,当含水率最低为1.47%,瓦斯压力最高为0.45MPa时突出现象最强烈,突出强度最大为26.47%,表现为突出煤量最高为5.714kg,突出距离、突出宽度、突出孔洞和突出模型均最大,并且孔洞周围的煤体被破坏程度高,破坏区面积大。随着含水率增加到5%,突出强度减小,当煤体含水率继续增加到10%,突出未发生,说明含水率对突出发生与否、突出强度以及突出孔洞特征有着显着的影响。当试验煤体的含水率为1.47%时,低瓦斯压力0.25MPa突出过程未发生,升高瓦斯压力到0.35MPa,突出过程即发生,说明煤与瓦斯突出存在临界瓦斯压力值,且随着瓦斯压力增加到0.45MPa,突出强度增大,煤体被破坏程度变高,突出孔洞以及模型均变大。4)定义不同距离的突出煤体质量乘以其抛出距离为突出能量,其中试验3煤与瓦斯突出强度最大,因此计算总突出能量最大,其值为62.123Kg·m。通过实验室开展的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体突出预测指标影响试验,对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以及钻屑瓦斯指标Δh2影响曲线进行数据拟合分析,再对比突出预测指标的临界值,确定水力化防突措施的煤体含水率区间为大于5%。该论文有图40幅,表16个,参考文献65篇。

王安虎[2](2020)在《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是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动力灾害之一。可靠的监测预警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关键。动载应力、静载应力及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动力来源,在煤与瓦斯突出监测预警研究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实验研究了突出煤岩受载破裂过程纵波波速、电磁辐射、声发射等多参量响应特征,提出了适用于突出危险煤层的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突出危险局部重点区的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最终形成了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与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实验研究了含瓦斯突出煤岩受载破裂过程的纵波波速响应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突出危险煤层的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技术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压力对纵波波速的影响较小,瓦斯压力对纵波波速的影响约占应力对纵波波速影响的10%;突出煤岩试样受载过程应力与纵波波速间具有VP=η(σ)ξ形式的幂函数关系,基于此构建了突出煤岩受载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耦合关系模型,基于耦合模型探测得到的区域应力场分布特征与理论相一致,并利用便携式电磁辐射仪对比验证了区域应力场CT探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发现了突出危险区与应力集中区空间位置相吻合,这对利用微震及震动波CT技术探测突出危险区的可行性提供了实例验证。实验研究了突出煤岩破裂前电磁辐射、声发射等参量的前兆响应规律,建立了突出危险局部重点区的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电磁辐射与煤岩试样受载应力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声发射、电磁辐射信号在时间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强度并不严格呈正相关关系,具有一定差异性;研究提出了声电信号的偏差值处理方法,研究得到了偏差值指标、偏差异常持续时间、异常频次等指标对突出危险前兆响应明显。研究并建立了突出危险煤层多参量集成探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模型、局部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突出煤层区域微震及震动波CT探测新方法能够有效的探测突出危险重点区;声电瓦斯等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则对突出危险事件能够及时做出预警,解决了单参量预警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突出危险的预警可靠性及灾害防治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实现了突出危险的区域-局部集成探测预警,为突出危险煤层监测预警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探测预警新方法,为突出危险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该论文有图105幅,表21个,参考文献202篇。

王超杰[3](2019)在《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构建及辨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煤巷工作面作为井下突出事故最易多发的地点,开展煤巷工作面突出发动机制及突出预测体系完善工作对突出发生的防治极其重要。对一个实际的煤巷工作面开展突出预测工作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性依赖于预测指标选择的合理性及其临界值确定的可靠性、预测钻孔布置的科学性以及预测钻孔动力现象表征突出危险性辨识的准确性。本文以岩石断裂力学、瓦斯渗流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及工程应用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影响成因的研究,并在分析不同应力加载模式下煤体发生破坏所需应力临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表征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水平最大情况时的突出预测理论模型;搭建了模拟煤巷工作面预测指标测定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开展了钻屑量测定影响因素权重理论分析及实验室测定试验,检验了该平台的可靠性,表明了突出预测模型的优越性;揭示了喷孔、卡钻等钻孔动力现象间的联动体系及其与突出危险间的直观联系;基于钻孔初始瓦斯流量预测指标,建立了钻孔初始瓦斯流量临界值划定体系;量化了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钻孔布置模式;开发了钻孔初始瓦斯流量现场测定系统并成功实施工程应用试验。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煤巷工作面煤岩体随应力加载模式的不同而表现差异化的失稳破坏形态及临界受力条件。简化其突然暴露时的受力状态为围压加载,并考虑其内瓦斯无泄漏,此时的煤岩体具有的突出危险性水平最高,以此模型搭建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指标测定平台,得到的预测指标判别突出危险性临界值可实现判别不突出危险准确率为100%。(2)基于实验室搭建的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指标测定平台开展了钻屑量测定实验,根据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判别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得到的钻屑量判别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预测突出危险性准确率为93.75%,远大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钻屑量提供的参考临界值所回判的突出危险性准确率。表明了本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试验平台的优越性。(3)煤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水平越高,突出预测钻孔发生瓦斯动力现象的频率越大。发生喷孔现象表明预测区域内的煤体具有突出危险性,顶钻现象可以视为喷孔现象发生的预兆。而发生卡钻现象的原因多样化,表征煤体具有突出危险性的卡钻现象一般和喷孔现象相伴而生,相继触发,两者构成了联动体系。(4)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是能反应地应力、瓦斯压力及煤体性质的综合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在实验室开展其应用于现场指导的突出危险性预测临界值判定实验,最需调控的影响因素是模拟煤层的瓦斯压力及打钻的钻进速度。(5)预测钻孔的开孔距离与巷帮控制范围及预测超前距成正比,与预测深度成反比。选取预测钻孔的开孔距离为0.5m时可以保证在不同预测条件下满足工作面在经过新一轮的突出预测后继续推进,其推进距离达到上一轮预测留下的预测超前距离时,能够进入新一轮预测形成的有效预测带内。(6)无明显软分层但存在硬煤体裹挟“煤包”式构造软煤体的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钻孔应在控制煤体范围内均匀布置,预测钻孔在终孔截面保持的钻孔间宽度宜为46m,高度需根据已探构造普遍范围决定。根据预测钻孔布置后的煤巷工作面可能的突出煤量可进一步调整预测钻孔的布置。该论文有图93幅,表29个,参考文献222篇。

王伟[4](2018)在《胡家河矿特厚煤层立井揭煤瓦斯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井简揭煤时容易发生突出危险。胡家河煤矿属于高瓦斯、冲击地压矿井,主采4号煤层为埋藏较深的特厚煤层,矿井计划进行二号风井的建设工作,将面临着井筒掲煤瓦斯防治的问题。因此,总结胡家河煤矿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条井筒建设时的瓦斯防治经验,研究胡家河矿特厚煤层立井揭煤瓦斯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胡家河矿地质条件分析,总结了不利于立井揭煤的因素。在现场和实验室测定了主井、副井和风井掲煤区域4号煤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吸附常数、孔隙率、坚固性系数等瓦斯基础参数,并采用单项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对井筒揭煤突出危险性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示三条井简揭煤区域发生突出危险的可能性较小。但是考虑到胡家河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而且瓦斯放散初速度大,为防止在井筒揭煤过程中瓦斯大量涌出发生危险,采用打排放钻孔作为主要瓦斯防治措施,通过瓦斯排放效果检验,湿煤样的△h2值由原来的210Pa逐渐降低到低于140Pa。探头测得瓦斯排放前后瓦斯浓度从最大值1.7%下降到1.2%。通过瓦斯排放,完全消除了突出危险。最终采用震动放炮法一次揭露煤层,顺利完成揭煤。总结了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井筒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防治、瓦斯排放效果检验、震动爆破揭煤“五位一体”的适合深部矿井特厚煤层井筒揭煤的防突技术,研究结果为胡家河矿二号风井及同类矿井建设时的立井揭煤提供参考和借鉴。

白新华[5](2019)在《低渗富瓦斯煤层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开采的低渗富瓦斯单一煤层多采用煤层卸压增透措施,加强瓦斯预抽,以达到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为提高低渗富瓦斯单一煤层的抽采效率,本文针对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技术,在阐明其增渗机理基础上,开展了压裂过程煤岩体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煤体损伤破裂、裂纹萌生扩展的数值模拟分析;采用等效应力下的渗透率模型,分别研究了单孔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渗透场时空演化特征和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布孔间距对瓦斯渗流场时空演化的影响;进行了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工艺及装备配套优化,并开展了工业性试验验证。论文将高压水射流破岩过程划分为初始准备、破煤初始、主体和完结4个阶段,射流孔洞呈纺锤形,一般截面直径0.3m,长2-3m;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在水射流孔洞基础上,直观压裂孔腔提升了2个数量级,压裂裂缝广泛发育,主裂缝贯穿水射流的弹性-塑性区域,形成了增强型的压裂破裂区、弹性-塑性区,形成了扩大的“横三区”。基于RFPA、COMSOL Multiphysics等软件开展了高压水射流、水力压裂及辅助压裂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对煤岩体的卸压、增渗机理。结果显示,单孔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时,压力24MPa时在压裂孔腔周围萌生大量裂隙,尤其是孔腔两端面,呈现类椭圆状缝隙网络,影响范围18-20m;24m孔间距的双孔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稳定裂隙扩展压力为22MPa,压裂孔间裂缝发育充分,不存在空白带;单孔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时渗透率最大提高了160多倍,抽采100d后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抽采达标的范围为18.5m;双孔孔距24m、34m和44m时渗透率分别提高了180多倍、140多倍和130多倍,两个孔中间轴线上的最大瓦斯压力在抽采100d后压力分别降到0.27MPa、0.61MPa和0.7MPa;综合分析认为,孔距34m效果最佳,即1.7倍的单孔压裂有效半径。论文提出了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卸压增透的技术工艺,制定了12步施工流程和三级作业区域设置,开展了现场工业性试验及验证对比,效果良好。结果表明,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范围半径为20-25m,煤体破裂压力26-29.7MPa。在抽采时间100d后,一次瓦斯预抽率61%,煤孔段百米钻孔瓦斯抽采量由原来0.098m3/min.hm提高到0.342m3/min.hm,提高了250%;卸煤量达到了区域煤量的3.65‰;防突敏感性校检指标超标率降到5%,综合掘进效率提高到110m/月,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了40-200倍。工程试验结果与前述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该论文有图98幅,表19个,参考文献271篇。

徐乐华,姜海纳,冯增朝[6](2018)在《基于组合体模型的阻挡层厚度对突出延期时间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对突出延期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了延期突出的"阻挡层-软煤"组合体模型,该模型说明突出延期发生的原因是工作面空间和软煤之间存在的阻挡层,阻挡层发生破坏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而导致软煤的暴露并形成延期突出。根据该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阻挡层厚度对突出延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挡层厚度减小时,阻挡层进入加速蠕变阶段的速度变快。因此,当一次掘进进尺长度较长,使得预留阻挡层厚度变小,应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支护,将可避免延期突出事故的发生。

徐乐华,姜海纳,冯增朝[7](2017)在《延期突出事故认定及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突出煤和阻挡层组成的延期突出模型,对延期突出事故的认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打钻、手镐、清煤(或矸石)、维修巷道、支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突出应归类为延期突出,突出发生前无作业条件下发生的突出也属于延期突出。2007年至2016年间,延期突出次数占煤与瓦斯突出总次数的比例为19%,延期时间最短的为42 min,打钻过程中延期突出发生次数最多。

李慧[8](2017)在《煤与瓦斯突出演化机制及消突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工开采中破坏性极大的、极为复杂的矿山动力灾害之一,是目前煤矿井工开采中的世界性难题,突出的发生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还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出矿井数量之多、范围之广、频率之高、次数之多、强度之大,造成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管理之困与防治之难。当前,关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仍存在众多分歧与困难,至今尚未完全认识清楚,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仍是煤矿生产中面临的重大技术性难题。因此,解决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是突出矿井要达到高产高效的关键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同时加之对瓦斯开发和利用的日趋备受关注及日益重要,因而开展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更加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本文通过模拟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孕育、发生和发展全过程中的特性,从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的本质出发,分析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含瓦斯煤体时空变化发展规律,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演化机制,揭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全过程,提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思路与方法,为煤与瓦斯突出和防治工作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与思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自主研制了一套“三维应力作用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反演了含瓦斯煤体在完全封闭状态下受三维应力和孔隙压力的作用而主动完成煤与瓦斯突出孕育、发生和发展全过程的物理模拟实验;实现了单向最大加载压力30MPa下各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及各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含瓦斯煤体三维轴向压力和侧向压力的均匀受力。(2)通过利用自主研制的“三维应力作用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系统”对煤与瓦斯突出演化机制及突出强度等的研究,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突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作用过程,受综合应力的作用煤体变形破坏、裂隙增多并贯通,原吸附态瓦斯解吸并转化为游离态,进而打破了瓦斯在煤体内原有的平衡状态,开始随着裂隙通道向气体压力较低的方向运移,当煤体内积聚的瓦斯不能以正常速度释放出去时,在综合作用下就诱发了煤与瓦斯的突出;研究还发现煤与瓦斯的突出不仅受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影响,而且与煤体物理力学特性,特别是突出口自由弱面处的煤岩体的特性密切相关,并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判断准则;讨论了煤与瓦斯的突出强度与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关系,得出煤与瓦斯突出后抛出煤体呈突出口处积聚煤量较多,之后呈逐渐减小并尖灭的特点,且大都数煤与瓦斯突出都发生在突出强度最大的时刻。(3)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演化规律与声发射信号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含瓦斯煤体在三维应力作用下的初始受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等4个阶段,研究了含瓦斯煤体在三维应力作用下声发射事件首先发生于离煤体中心位置较远的弱结构面处,之后随着三维应力的不断增加声发射事件数也不断明显增加,同时,声发射事件数呈由缓慢增加到增加速度较快,再到快速增加,最终变缓直至突出完成为止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发展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含瓦斯煤体近似椭球体变形、破坏结构模型,为煤与瓦斯突出的研究和防治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4)基于计算机数值模拟与固-气耦合数学模型理论,利用RFPA2D-Gas 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随着煤体所受应力的不断增加,煤体变形破坏,游离态瓦斯在煤体内运移,突出煤体最终在地应力与瓦斯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拉、压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工作面前方煤体形成了近似椭球体破坏区域并最终诱发煤与瓦斯的突出,直至新的平衡状态的出现并停止突出;模拟了煤与瓦斯突出三要素(瓦斯压力、地应力和煤体强度)在突出中的作用,提出了瓦斯压力为煤与瓦斯的突出提供了动力源,加快了含瓦斯煤体的破坏与破碎煤体的喷出;地应力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煤岩体强度对煤与瓦斯的突出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5)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判断准则的分析和水力割缝现场防突工业性试验,得出水力割缝消突技术对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三要素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消除或减弱,不仅减小了煤体所受应力的作用,而且增大了煤体自身的抵抗强度,并降低了煤体内部瓦斯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有效的防治了煤与瓦斯的突出。

常振兴[9](2017)在《朱集西矿深部高地应力瓦斯及煤岩层动力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开采强度的增大,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赋存优越的煤层大幅度减少,煤矿开采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高地应力及复杂瓦斯赋存条件下所引发的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给煤矿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来势突然猛烈,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煤矿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灾害,至今未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本文以皖北煤电集团朱集西煤矿11-2煤层典型的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工业性试验等综合研究手段,进行煤岩瓦斯力学特征参数测试、致灾机理分析、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分类属性鉴定、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动力危险区域划分,有针对性地制定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综合防治体系,为其灾害治理提供依据与支撑,以期对其他相似条件的矿井开展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指导,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相关结论如下:(1)矿井11-2煤层瓦斯压力较小,沿倾斜方向不明显,局部瓦斯压力较大,瓦斯含量较小,瓦斯解吸特性差,瓦斯参与煤岩动力能力较弱;煤层处于N2-CH4与CH4带的过渡复杂瓦斯地带;瓦斯压力、含量赋存规律性差。11-2煤层距地表垂深1000m左右,处于高地应力及超高应力危害区域,根据实验室煤、岩样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煤层硬煤样具有弱冲击倾向性;煤层顶板砂岩岩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2)指出在含瓦斯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具有关联性,冲击地压的发生会诱发瓦斯涌出,进而产生突出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也是冲击地压发生的助推力。因此,在对煤岩动力灾害进行监测时,冲击地压应与瓦斯联合监测,互为预警。(3)根据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发生的能量本质,分析其能量来源,建立了煤岩动力灾害发生的能量方程:Ee+Ef+Ed=Ee+Er,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岩体中积聚的弹性应变能和煤体中的瓦斯膨胀能导致了煤岩体发生破坏并被抛出,瓦斯参与程度的不同决定了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发生形式。从能量角度分析了煤岩系统发生失稳破坏的能量传递过程,并提出了动力灾害发生的判断准则。(4)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朱集西矿11-2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同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应力、瓦斯压力和煤体塑性变形区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突出发生的危险性,论证了煤体发生突出的危险性与埋深、瓦斯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煤厚的大小成反比。基于11-2煤层的具体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在此三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离工作面较近范围内易形成高应力区,较易发生突出现象,应做好预防预警工作。(5)在工作面范围内划分出高地应力动力危险区域,并划分出四块区域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运用冲击地压危险综合指数法和多因素耦合法对整个工作面地应力动力危险进行预测及划分,判定工作面见方区域,断层、褶曲区两侧,停采线区分别为强、中等危险区,工作面其它正常回采区域为弱危险区。在工作面重点防患区应进行连续性的煤与瓦斯危险性钻孔工作面指标区域验证,而在一般防患区可以间隔3050m进行煤与瓦斯危险性钻孔工作面指标区域验证。(6)在地应力动力危险综合指数法及多因素叠加法综合区域预测基础上,结合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地质法区域预测,采用区域瓦斯预抽达标、卸压、注水降低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复合区域措施,以及强化支护、优化采掘工艺与速度、区域防突(冲)措施效果检验、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及支架工作阻力在线监测、钻屑指标等动力危险预测、浅孔动压注水和钻孔卸压的局部措施补充的“先区域、后局部”综合防治体系,以达到全方位、立体化防治矿井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目的。(7)在掌握工作面煤系地层瓦斯赋存及灾害特点基础上,及时优化瓦斯治理措施工程,实现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目标。

王志荣,贺平,李潇旋,陈玲霞[10](2016)在《基于岩体流变性的矿井防突岩柱临界安全厚度计算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矿井巷道在穿越含瓦斯断层或揭煤掘进过程中常常遇到前方岩柱保护厚度与延期突出问题。为了探索岩柱防突厚度与时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应用RLW-2000型岩石三轴流变仪,对含煤岩系中的砂质泥岩、砂岩和泥岩进行了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通过对经典流变组合模型的分析及Matlab最小二乘迭代法的拟合,建立了改进的的七元件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岩体流变性的岩柱临界安全厚度的计算模型。豫西大平煤矿实例计算表明,埋深612 m的泥岩巷道,防突岩柱使用年限在10、20、30 a时相应的保护厚度分别为8.73、23.56、39.41 m;理论安全岩柱厚度与该矿"10·20"瓦斯突出案例较为吻合,计算模型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强突出煤层不同含水率条件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芦岭煤矿8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灾害特征
    2.1 矿井的基本概况
    2.2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
    2.3 突出灾害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的基本物性参数影响研究
    3.1 煤样的制备
    3.2 煤样工业分析的测试
    3.3 不同含水率对瓦斯解吸的影响研究
    3.4 不同含水率对吸附常数的影响研究
    3.5 不同含水率对坚固性系数的影响
    3.6 不同含水率对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
    3.7 不同含水率对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
    4.1 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理论以及装置
    4.2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含水率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芦岭煤矿8煤层突出能量计算与防治对策
    5.1 突出发生的条件、能量来源和计算
    5.2 水力化措施下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关键控制指标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与瓦斯突出研究综述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
        1.2.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常规预测技术方法
        1.2.3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地球物理监测预警技术方法
    1.3 煤矿区域应力场CT探测技术方法
    1.4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突出煤岩受载破裂纵波波速响应规律实验研究
    2.1 突出煤岩纵波波速影响因素分析
    2.2 实验系统及方案
        2.2.1 实验系统
        2.2.2 实验方案
    2.3 突出煤岩单轴压缩过程纵波波速响应规律
        2.3.1 突出煤岩加载过程的波波速变化特征
        2.3.2 煤岩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试验关系模型
    2.4 气压对纵波波速的影响规律
        2.4.1 不同气压条件下纵波波速变化特征
        2.4.2 纵波波速与气压试验关系模型
        2.4.3 瓦斯对应力场CT探测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突出煤岩受载破裂声电信号同步响应特征规律实验研究
    3.1 实验系统及方案
        3.1.1 声电同步采集实验系统
        3.1.2 煤岩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案
    3.2 煤岩破裂声电同步响应规律
        3.2.1 煤岩破裂声电同步测试结果
        3.2.2 声电信号同步响应特征
        3.2.3 声电信号与应力降的相关性
        3.2.4 声电信号一致性与差异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突出危险煤层掘进过程区域应力场CT探测研究
    4.1 工程现场概况
        4.1.1 工作面概况
        4.1.2 微震监测系统布置
    4.2 微震动态监测与应力场CT探测方法及原理
        4.2.1 区域微震动态监测原理
        4.2.2 区域应力场CT探测原理
    4.3 突出危险煤层微震信号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
        4.3.1 微震信号空间分布特征
        4.3.2 微震信号的时序演化规律
        4.3.3 微震监测对地质异常响应特征
    4.4 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结果分析
        4.4.1 区域应力场CT探测动态演化特征
        4.4.2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的关系
        4.4.3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电磁辐射强度的关系
        4.4.4 应力场CT探测结果与突出危险性空间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突出危险煤层煤巷掘进声电响应规律研究
    5.1 声电瓦斯监测布置方案
    5.2 现场声电信号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巷掘进声电信号影响因素
        5.2.2 声电信号影响规律研究
    5.3 突出危险声电瓦斯前兆信息响应特征
        5.3.1 突出危险声电强度与瓦斯浓度响应特征
        5.3.2 声电强度偏差值前兆信息响应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方法研究
    6.1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流变-突变行为
        6.1.1 含瓦斯煤岩体的流变突变机理
        6.1.2 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的力学行为
        6.1.3 煤与瓦斯突出发动力源分析
    6.2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探测预警技术架构
    6.3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指标体系
        6.3.1 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指标
        6.3.2 突出危险局部声电瓦斯实时监测指标
    6.4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
        6.4.1 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方法
        6.4.2 局部声电瓦斯多参量集成预警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应用与验证
    7.1 工作面概况
    7.2 突出危险微震动态监测与区域探测应用验证
        7.2.1 11227工作面微震动态监测与分布特征
        7.2.2 11227工作面应力场CT探测结果
    7.3 突出危险多参量集成监测预警模型的应用验证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构建及辨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的构建
    2.1 煤巷工作面突出的特征及发生规律
    2.2 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模型
    2.3 突出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模拟煤巷工作面预测指标测定平台的搭建及效果检验
    3.1 模拟煤层装置及应力加载系统
    3.2 模拟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判定原理
    3.3 钻屑量影响因素分析及临界值研究
    3.4 突出预测钻孔动力现象演化机制及与突出危险性间的联系
    3.5 本章小结
4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测定原理及临界值确定准则
    4.1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预测突出危险性的理论基础
    4.2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测定装置及过程
    4.3 现场工作面煤层的复制
    4.4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突出预测临界值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煤巷工作面突出预测钻孔布局的合理性研究
    5.1 突出孔洞几何参数特点
    5.2 突出预测钻孔开孔位置的确定
    5.3 突出预测钻孔布置与突出煤量量化分析
    5.4 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法的现场突出预测应用
    6.1 矿井概况
    6.2 钻孔初始瓦斯流量的测定
    6.3 测定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胡家河矿特厚煤层立井揭煤瓦斯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现状
        1.2.2 立井揭煤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及地质条件分析
    2.1 矿区概况
        2.1.1 位置与交通
        2.1.2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层
        2.2.2 煤层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
        2.2.5 瓦斯
    2.3 井筒揭煤情况分析
        2.3.1 井筒施工
        2.3.2 井筒施工方法对瓦斯防治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瓦斯基础参数测定及突出危险性预测
    3.1 瓦斯基础参数测定
        3.1.1 瓦斯压力测定
        3.1.2 瓦斯含量测定
        3.1.3 瓦斯吸附常数测定
        3.1.4 孔隙率测定
        3.1.5 瓦斯放散初速度
        3.1.6 坚固性系数
    3.2 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
        3.2.1 预测方法的选择
        3.2.2 预测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井筒揭煤瓦斯防治技术研究
    4.1 井筒揭煤瓦斯防治方法选择
        4.1.1 钻孔排放瓦斯技术
        4.1.2 水力冲孔技术
        4.1.3 金属骨架技术
        4.1.4 防治措施的确定
    4.2 瓦斯排放孔的设计
    4.3 瓦斯排放效果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震动爆破揭煤技术研究
    5.1 爆破工艺
    5.2 爆破设计
    5.3 爆破后支护
    5.4 安全技术措施
    5.5 安全防护措施
        5.5.1 一般规定
        5.5.2 揭煤时的通风与瓦斯管理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低渗富瓦斯煤层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低渗煤层增透强化瓦斯抽采研究现状
    1.3 煤层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交通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地质
    2.4 煤层
    2.5 水文地质
    2.6 煤层瓦斯
    2.7 本章小结
3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裂隙场分析
    3.1 RFPA模拟软件介绍
    3.2 高压水射流数值模拟
    3.3 高压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3.4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裂隙场演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强化抽采流场特征
    4.1 低渗富瓦斯煤层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建立
    4.2 模拟方案
    4.3 单孔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渗透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4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布孔间距对瓦斯渗流场时空演化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机理
    5.1 高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5.2 地应力因素对水力压裂破裂模式影响
    5.3 高压水射流破岩分析
    5.4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机理
    5.5 本章小节
6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强化抽采工艺与装备
    6.1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工艺技术
    6.2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施工参数
    6.3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装备研究
    6.4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效果考察方案
    6.5 本章小结
7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耦合增透强化抽采工程试验与应用
    7.1 试验区概况
    7.2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设计
    7.3 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施工
    7.4 施工效果考察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组合体模型的阻挡层厚度对突出延期时间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延期突出机理研究现状与组合体模型的提出
2阻挡层厚度对突出延期时间的影响
    2.1理论分析
    2.2数值模拟及分析
3结论

(7)延期突出事故认定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延期突出事故认定
2 延期突出事故统计分析
    2.1 延期突出事故次数与危害性
    2.2 延期时间
    2.3 延期突出事故与作业类型的关系
3 结语

(8)煤与瓦斯突出演化机制及消突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1.2.1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现状
        1.2.2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1.2.3 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及微震研究现状
        1.2.4 煤与瓦斯突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三维应力与孔隙压力作用下煤与瓦斯主动式突出物理模拟实验
    2.1 物理模拟实验系统
        2.1.1 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其原理
        2.1.2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
        2.1.3 三维应力加载与数据采集系统
        2.1.4 瓦斯吸附与数据采集系统
        2.1.5 声发射监测与分析系统
    2.2 物理模拟实验方案
        2.2.1 煤样试件的制备
        2.2.2 实验方案
        2.2.3 实验步骤
    2.3 物理模拟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应力与孔隙压力作用下煤与瓦斯突出过程分析
    3.1 瓦斯压力对突出的关键作用分析
        3.1.1 瓦斯压力随体积应力的变化关系
        3.1.2 瓦斯压力对突出的作用分析
    3.2 体积应力对突出的关键作用分析
    3.3 突出口煤岩体强度对突出的关键作用分析
    3.4 煤与瓦斯突出判断准则
    3.5 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分析
        3.5.1 突出强度能量数学模型
        3.5.2 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分析
    4.1 声发射监测技术方案简述
    4.2 三维应力与孔隙压力作用下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演化过程
        4.2.1 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监测
        4.2.2 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演化过程分析
        4.2.3 煤与瓦斯突出结构模型的建立
    4.3 三维应力与孔隙压力作用下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特征分析
        4.3.1 声发射信号特征概述
        4.3.2 煤与瓦斯突出声发射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与瓦斯突出数值模拟研究
    5.1 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值模型及基本方程
        5.1.1 非均质煤体的数值模型
        5.1.2 煤与瓦斯突出数值模型基本方程
        5.1.3 煤与瓦斯突出数值模型
    5.2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5.2.1 瓦斯压力对突出作用的分析
        5.2.2 煤体强度对突出作用的分析
        5.2.3 地应力对突出作用的分析
    5.3 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与瓦斯突出判断准则工程应用研究
    6.1 煤与瓦斯突出判断准则分析
        6.1.1 工程背景
        6.1.2 煤与瓦斯突出判断结果分析
    6.2 水力割缝防突工程应用
        6.2.1 试验矿井工作面概况
        6.2.2 水力割缝消突工业性试验
        6.2.3 水力割缝效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9)朱集西矿深部高地应力瓦斯及煤岩层动力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岩动力灾害研究现状
        1.2.2 采动应力场及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1.2.3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煤岩瓦斯力学特征参数测试
    2.1 矿井及工作面概况
    2.2 煤岩瓦斯力学特征参数测试方案
        2.2.1 瓦斯相关参数测试取样
        2.2.2 煤的破坏类型考察
        2.2.3 瓦斯压力测试
        2.2.4 瓦斯含量测试
    2.3 煤层瓦斯动力学特征参数测试结果
        2.3.1 煤层瓦斯力学参数实验室测试结果
        2.3.2 煤的破坏类型
        2.3.3 瓦斯压力测定结果
        2.3.4 瓦斯含量测定结果
    2.4 煤层、顶板冲击倾向参数测试方案
        2.4.1 煤、岩层采样要求
        2.4.2 煤层取样
        2.4.3 煤层顶板岩层取样
    2.5 煤层、顶板动力灾害参数测试结果及分析
        2.5.1 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2.5.2 顶板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2.6 本章小结
3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分析
    3.1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关联性研究
        3.1.1 瓦斯对冲击地压的作用
        3.1.2 冲击地压对煤与瓦斯突出的作用
    3.2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发生的能量方程
    3.3 煤岩系统失稳破坏的能量传递
        3.3.1 围岩的夹持和弹性回弹
        3.3.2 煤岩系统失稳破坏的能量作用机制
    3.4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发生的能量判据
        3.4.1 有效能量
        3.4.2 灾害发生的能量判断准则
    3.5 本章小结
4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4.1 模型建立
        4.1.1 软件介绍
        4.1.2 控制方程
        4.1.3 模型参数
    4.2 埋深对突出的影响
    4.3 瓦斯压力对突出的影响
    4.4 煤厚对突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朱集西矿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危险区域划分
    5.1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属性鉴定体系
    5.2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属性确定
        5.2.1 11-2 煤层突出危险鉴定
        5.2.2 11-2 煤层高地应力动力危险评价
    5.3 煤岩瓦斯动力危险区域预测
        5.3.1 地应力动力危害评价及区域预测方法
        5.3.2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
        5.3.3 高地应力动力危险区域划分
        5.3.4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划分
    5.4 本章小结
6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6.1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区域防治措施
        6.1.1 区域防突措施
        6.1.2 瓦斯超限防治措施
        6.1.3 高地应力动力危险区域防治措施
        6.1.4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6.1.5 区域验证
    6.2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局部防治措施
        6.2.1 工作面局部动力危险性预测
        6.2.2 局部措施
        6.2.3 局部措施效果检验
    6.3 工作面采动应力在线监测预警
        6.3.1 超前支承压力在线监测
        6.3.2 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在线监测
    6.4 预防高地应力动力危险安全开采措施
    6.5 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设计
    6.6 朱集西矿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强突出煤层不同含水率条件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研究[D]. 吕明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突出危险煤层区域应力场CT探测及多参量集成预警技术研究[D]. 王安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3]煤巷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模型构建及辨识体系研究[D]. 王超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4]胡家河矿特厚煤层立井揭煤瓦斯防治技术研究[D]. 王伟.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5]低渗富瓦斯煤层高压水射流辅助压裂增透机理及应用[D]. 白新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6]基于组合体模型的阻挡层厚度对突出延期时间的影响分析[J]. 徐乐华,姜海纳,冯增朝. 煤矿安全, 2018(07)
  • [7]延期突出事故认定及统计分析[J]. 徐乐华,姜海纳,冯增朝. 煤矿安全, 2017(11)
  • [8]煤与瓦斯突出演化机制及消突工程应用研究[D]. 李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9]朱集西矿深部高地应力瓦斯及煤岩层动力灾害研究[D]. 常振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10]基于岩体流变性的矿井防突岩柱临界安全厚度计算方法[J]. 王志荣,贺平,李潇旋,陈玲霞. 岩土力学, 2016(S2)

标签:;  ;  ;  ;  ;  

煤与瓦斯延迟突出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