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水温可以控制虾的白斑综合症

提高水温可以控制虾的白斑综合症

一、提高水温可控制对虾白点综合症(论文文献综述)

于秀娟,李清,阴鸿达[1](2021)在《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文中研究指明8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节,也是病害高发期。根据近年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我们对8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8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刺激隐核虫、鲤春病毒血症和传染性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等病害。另外,去年同期发生过鲤浮肿病、白斑综合征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也应予以关注。

冯亚萍[2](2017)在《凡纳滨对虾抗WSSV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中国明对虾抗WSSV性状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对象,采用单尾、定量的方法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口饲感染,对凡纳滨对虾新品种“壬海1号”体重性状和抗WSSV存活时间遗传力以及两者的遗传相关进行评估,并从WSSV侵染后相同温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感染WSSV后存活时间、存活率以及感染后不同时间对虾体内病毒载量等多个角度,进一步比较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对WSSV的敏感性差异;以期阐明不同对虾种类对WSSV抗病性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抗病良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凡纳滨对虾体重和抗WSSV性状遗传参数评估为评估4月龄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体重性状和抗WSSV性状的遗传参数,对101个家系的3000尾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15 d的抗WSSV性能测试。利用动物模型估计其体重和抗WSSV性状遗传力以及两者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104±0.276,感染WSSV后存活时间的遗传力估计值为0.145±0.073,均属于低等遗传力水平,经统计检验差异显着(P<0.05)。体重与感染WSSV后存活时间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47,属于中度正相关,Z-score检验结果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结果表明,本群体中遗传变异较小,可以考虑通过多构建家系,提高选择强度等方法进行改良。并且需要采用经济加权或者百分比加权的形式,制定多性状综合选择方案,以培育出综合性状的优良品种。2.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比较本实验分别对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Wild-F.chinensis,W-Fc)、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黄海2号”(Selected-F.chinensis,S-Fc)和凡纳滨对虾商业一代苗种(Commercial-L.vannamei,C-Lv)三组对虾采用单尾定量饲喂感染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W-Fc、S-Fc及C-Lv对WSSV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感染同等含量WSSV后,W-Fc、S-Fc和C-Lv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24.11±39.49 h、166.15±51.54 h和136.90±41.99 h,显示出三组对虾间的平均存活时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对虾在感染期间的死亡趋势为:W-Fc在第96 h达到死亡高峰,并且一直持续到216 h;S-Fc和C-Lv在144 h出现死亡高峰。另外,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 h、6 h、12 h、24 h、36 h、48 h、72 h、144 h共8个时间点对三组对虾进行活体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对其进行了病毒载量检测,从对虾存活时间和体内肌肉组织病毒载量的角度探寻不同对虾抗病性能的差异,结果如下:第48 h时,W-Fc、S-Fc和C-Lv三组对虾体内肌肉组织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22×106±6.14×105 copies/ng DNA、7.10×103±7.26×102 copies/ng DNA和1.50×104±4.19×103 copies/ng DNA;第144 h时,三组对虾体内肌肉组织病毒载量分别为8.44×106±1.25×106 copies/ng DNA、3.21×106±8.21×105 copies/ng DNA和1.49×106±6.59×105 copies/ng DNA。实验结果显示三组对虾对WSSV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凡纳滨对虾商业苗种、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表明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黄海2号”在人工感染WSSV条件下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性能。3.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耐受性比较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chinensis“Huanghai No.2”)在三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饲喂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两组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结果表明,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为184.05±69.56 h和101.68±38.45 h;L-28℃和F-28℃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00.25±26.79 h和73.38±22.22 h,相同温度组内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截至第15 d,L-32℃和F-32℃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5.74%和23.47%。三个温度组对虾在50%死亡率时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78 h和98 h、98 h和74 h、292 h和78 h;死亡高峰时间分别为第5 d和第4 d、第5 d和第4 d、第10 d和第4 d。另外,分别在感染后的第12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15 d共9个时间点对每组对虾进行活体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其进行了病毒载量检测,从对虾体内肌肉组织病毒载量的角度探寻不同对虾抗病性能的差异。第144 h时,L-24℃和F-24℃组对虾肌肉内病毒载量分别达到2.97×106±7.44×106和8.08×106±3.22×106 copies/ng DNA,差异极显着(P<0.01),L-28℃和F-28℃组分别达到6.73×106±1.49×106和1.20×107±6.15×105 copies/ng DNA,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第15 d,L-32℃和F-32℃组分别达到5.18×103±4.32×103和3.78×104±8.97×103 copies/ng DNA,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三种温度环境下感染WSSV后,凡纳滨对虾耐受WSSV能力要高于中国明对虾;不同温度下同种对虾肌肉体内WSSV的增殖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28℃组、24℃组和32℃组。

刘志轩[3](2017)在《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致病性强、死亡率高、传播范围广,是目前危害对虾养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对虾养殖主产区频繁发生,其排塘率高达80%以上,对我国对虾产业影响深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实验旨在通过以口服细菌的方法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分析了从患病对虾病灶处分离的五株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确定了四株细菌为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致病原;同时,研究了四种消毒剂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浓度、杀灭时间及杀灭率的关系,筛选出一种高效、绿色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应用候选高效抗菌素“HPP-1”(20%氟苯尼考)和PHMG,建立对虾养殖系统内弧菌的定量化控制技术,在全国沿海多地对虾主产区进行AHPND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1、五株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分析课题组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地患AHPND对虾病灶处分离五株优势菌株PV130715A、PV130903A、PV140731A、PV150526A、PV140821A,利用早期分离的上述五株细菌分别以口服方法进行人工回接感染实验。以5.8958915.94cell/g对虾的总细菌数量,通过连续口服3d含菌饵料(每天一次)的方法统计分析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感染对虾的发病症状,对五株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人工回接感染证实,其中四株细菌可引起健康对虾致病,其感染症状与自然发病的AHPND典型症状相似;并从感染对虾病灶处重新分离出四株优势菌株PV130903B、PV140731B、PV150526B、PV140821B,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鉴定表明PV130903A与PV130903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PV140731A与PV140731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PV150526A与PV150526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PV140821A与PV140821B为同一株菌,鉴定为Vibrio sp.Ex25。根据科赫法则、发病症状、病理特征,确定了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是AHPND的致病原。按照寇氏法则计算这四株病原菌的LD50分别为1.8×105cfu/g、8.5×104cfu/g、2.3×105cfu/g和2.9×105cfu/g。对凡纳滨对虾而言,哈维氏弧菌的致病力高于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而PV130715A是嗜水气单胞菌,并非AHPND的致病原。2、几种消毒剂对养殖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菌的杀灭实验研究笔者对分离鉴定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Vibrio sp.Ex25四株致病菌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杀菌实验,研究了聚六亚甲基胍(PHMG)、双氧水(H2O2)、聚维酮碘(PVPI)及二氧化氯(ClO2)四种消毒剂对四株致病菌的杀灭浓度、杀灭时间及杀灭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4h内的杀菌浓度上,浓度为0.5μl/L的PHMG可将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三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1μl/L的PHMG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0.5μl/L的双氧水可将Vibrio sp.Ex25杀灭,浓度为1μl/L的双氧水可将四株病原菌全部杀灭;浓度为6μl/L的聚维酮碘可将副溶血弧菌、Vibrio sp.Ex25杀灭,浓度为8μl/L的聚维酮碘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浓度为2μl/L的二氧化氯可将四株细菌全部杀灭。在杀菌时间上,10min内,PHMG和双氧水杀灭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的最低浓度均为1μl/L,二氧化氯杀灭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Vibrio sp.Ex25的最低浓度为2μl/L,而聚维酮碘需高达10μl/L才能完全杀灭四种细菌;在1h内,浓度为2μl/L的二氧化氯可完全杀灭四种细菌;在2h内,浓度为1μl/L的PHMG和双氧水可完全杀灭四种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PHMG和聚维酮碘显示出持续杀菌的能力,杀菌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双氧水和二氧化氯的杀菌率在达到峰值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浓度越高,其到达峰值杀菌率的时间越短。综合比较分析,这四种消毒剂对AHPND致病菌的杀菌能力强弱为PHMG>双氧水>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结合消毒剂的杀菌浓度、杀菌效果、持续时间及使用成本等几个方面考虑,认为PHMG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在水产养殖中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候选药物对养殖系统内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养殖应用示范本研究采用口服专用药物“HPP-1”杀灭对虾肝胰腺弧菌和泼洒水体消毒剂聚六亚甲基胍(PHMG)杀灭养殖水体中弧菌相结合的方法,在天津、河北、江苏、浙江、山东等多地的12处养殖场进行了AHPND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结果显示:在疾病预防实验中,PHMG在0.5μl/L浓度作用下弧菌总量第4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初始值的80.84%;PHMG在1μl/L浓度下第3d弧菌总量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5.67%;PHMG在2μl/L浓度下第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8.60%;在治疗实验中,PHMG在0.5μl/L浓度作用下弧菌总量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65.25%;PHMG在1μl/L浓度下第3d弧菌总量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62.29%;PHMG在2μl/L浓度下第3d下降到最低值,下降总量为87.05%。施用一次PHMG,浓度在0.52μl/L范围内,第11d池塘水体内弧菌总量仍低于初始值。通过口服专用药物“HPP-1”药饵(剂量6g/kg饲料,连续投喂5d),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弧菌总数直线下降;投喂3d后,各实验组对虾肝胰腺内弧菌总数的杀灭率达99%以上;投喂药饵5d后停药,然后从第6d(停药1d后)开始,各实验组肝胰腺内弧菌总数呈缓慢增长,直到第15d(停药10d后)对虾肝胰腺内的弧菌总数仍然大大低于初始值。对虾养殖收获的统计结果表明:在AHPND的预防实验中,实验组11口土塘、9口小棚,未见AHPND暴发,发病率为0%,最终土塘养殖模式下对虾产量分别为:128kg/亩(规格24只/kg,FCR1.03)和304.5kg/亩(规格54只/kg,FCR1.02);小棚养殖模式下对虾产量767kg/亩(规格52只/kg,FCR1.06);对照组中,5口土塘均暴发AHPND,全部死亡后排塘处理;8口小棚其中6口暴发AHPND,发病率75%。在AHPND的治疗实验中,实验组59口土塘、10口小棚、85口高位池、63口室内工厂化养殖池中治愈了53口土塘、10口小棚、60口高位池、63口室内工厂化养殖池,治愈率约86.92%;最终土塘产量109kg/亩370kg/亩,FCR1.021.05;小棚产量567kg/亩,FCR1.08;高位池产量2109.75kg/亩以上,FCR0.971.09;室内工厂化产量7.9kg/m2,FCR1.18。未采取治疗措施的对照组均暴发AHPND而排塘处理。多地的预防及治疗中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口服专用药物“HPP-1”和水体消毒剂PHMG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定量控制对虾体内和养殖水体中的弧菌总数,该套防控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预防效果好、治愈率高,为有效防控AHPND、实现对虾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文,吕永辉,余卫忠[4](2016)在《9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文中研究表明9月份,全国各地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沿海地区台风、雷雨等自然灾害仍可能发生。本月是投饵量全年高峰期,池塘水质易恶化,容易诱发各类养殖水生动物疾病,各地要注重加强对养殖水质管理。根据近三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9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于晶晶[5](2011)在《刺参肠道微生态区系及致病菌防治的研究》文中指出海参(sea cucumber)属于棘皮动物门,据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因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位居“八珍”之首。刺参(Apostichpus japonicus)是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辽宁、山东海域是我国刺参温带区的重要产地。由于刺参极具营养价值,经济效益显着,近年来,刺参增养殖业在环渤海海域迅速发展,已成为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养殖之后新兴的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但由于刺参养殖业过速发展和不规范操作,导致刺参体内滋生大量致病菌,刺参成活率严重下降,经济效益损失巨大。在水产疾病防治方面,抗生素仍作为主要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用药,其副作用日益凸显,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面重视,为此开发新的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制剂,达到增强刺参机体免疫力、预防及治疗刺参疾病、促进刺参生长的目的,对刺参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刺参“腐皮综合症”因其传染性高、死亡率高而成为刺参养殖病害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健康刺参肠道和患病刺参肠道菌群进行分离鉴定,探索“腐皮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分别对健康刺参肠道、患“腐皮综合症”刺参肠道、病灶处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刺参肠道中的细菌具有多样性,健康肠道中细菌经16S rDNA鉴定得到15种细菌,以芽孢杆菌属为主,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确定优势菌LNUB417为枯草芽孢杆菌,LNUB419为地衣芽孢杆菌。患“腐皮综合症”的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分离到16种细菌,优势菌LNUB415为蜡样芽胞杆菌。在患病刺参肠道和病灶处均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LNUB416,经鉴定为动性球菌。由此推测“腐皮综合症”主要是由于病原菌大肆繁殖,改变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刺参抵抗力下降所致。采用黄芪、连翘、大青叶、鱼腥草、板蓝根、黄连、大黄、黄芩、川芎、金银花、甘草、五倍子和生产中常用抗生素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黄连对LNUB415、LNUB416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这2株菌对诺氟沙星、头孢哌酮、呋喃妥因敏感。将LNUB415和LNUB416制成菌悬液,稀释梯度对刺参进行皮下注射试验,结果表明:LNUB415是刺参“腐皮综合症”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致死率随菌悬液浓度增加而增加,高浓度致死率达100%,分别选用黄连(B1组)和诺氟沙星(B2组)喂投患病刺参,B1组死亡率下降至30%,B2组死亡率下降至20%。LNUB416也能够引起刺参患“腐皮综合症”,但该菌致死率并未随浓度增加而有大幅提升,死亡率为60%到70%,皮下注射7d后开始出现症状,发病潜伏期较长,投喂黄连(D1组)对该病疗效显着,死亡水平同投喂诺氟沙星(D2组)基本持平,为20%。黄连对刺参“腐皮综合症”具有防止作用,因其具有无抗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建议在刺参养殖和疾病治疗中选择中草药代替抗生素。

本刊编辑部[6](2010)在《8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文中研究说明8月份,随着气温、水温的继续升高,鱼类吃食更加旺盛,生长也更快,相应地水产动物代谢产物及残饵会在池塘中急剧增加,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它们极易腐败分解,引起水质恶化,并导致鱼类生病,是水产动物疾病的重要防治阶段。同时8月份降雨频繁,做好养殖用水管理尤为重要,加注新水时应严

王明森[7](2010)在《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情况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

宋理平[8](2009)在《宝石鲈营养需求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新秀宝石鲈(Scortum barcoo)为研究对象,在网箱(60×60×120 cm)或室内圆形玻璃缸(规格:400L)中进行为期6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宝石鲈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的适宜需求量以及钙磷、益生菌、低聚木糖和植酸酶添加对宝石鲈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宝石鲈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的研究部分1.以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种不同蛋白浓度的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5.1%、30.2%、36.1%、40.2%和45.6%。25.1%组的终末体重显着低于36.1%、40.2%和45.6%组(P<0.05)。25.1%组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宝石鲈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蛋白水平从25.1%增加到36.1%时具有增大的趋势,而从36.1%增加到45.6%时显着减少(P<0.05)。25.1%组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高于其余实验组(P<0.05)。当饲料蛋白水平从25.1%增加到36.1%,宝石鲈的饲料系数具有降低的趋势;而饲料蛋白水平从36.1%增加到45.6%,宝石鲈的饲料系数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36.1%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大具有降低的趋势(从25.1%到36.1%),当饲料蛋白含量继续增大时(从36.1%到45.6%),蛋白质效率显着降低(P<0.05)。36.1%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于其余组(25.1%、30.2%、40.2%和45.6%),而饲料系数低于其它组。饲料蛋白水平对肥满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25.1%组宝石鲈肠道蛋白酶活性最低,淀粉酶活性最高(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而增大,40.2%和45.6%组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三组(25.1%、30.2%和36.1%)(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降低,40.2%和45.6%组淀粉酶活性显着低于25.1%和30.2%组(P<0.05)。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逐渐升高,45.6%组达到最高值。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不断下降,45.6%组达到最小值。各组粗灰分和干物质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以相对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用折线模型来计算宝石鲈饲料蛋白质适宜需求量为35.98%。2.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为5.7%、8.4%、10.9%和13.1%共4种等蛋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10.9%和13.1%组间的终末体重、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5.7%和8.4%组(P<0.05)。各组宝石鲈的成活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饲料添加脂肪降低了饲料系数,13.1%组的饲料系数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蛋白质效率有随脂肪水平升高而上升的趋势,13.1%组蛋白质效率显着高于5.7%组(P<0.05)。鱼体脂肪和干物质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升高趋势。10.9%组全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5.7%组(P<0.05);13.1%组全鱼脂肪含量显着高于5.7%和8.4%组(P<0.05)。全鱼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降低的趋势,13.1%组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5.7%和8.4%组(P<0.05),但与10.9%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10.9%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5.7%组(P<0.05);但与8.4%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宝石鲈全鱼粗灰分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5.7%组全鱼干物质含量与8.4%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低于10.9%和13.1%组(P<0.05),8.4%、10.9%和13.1%组间干物质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13.1%和10.9%组肌肉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显着高于5.7%和8.4%组(P<0.05),13.1%和10.9%组间以及5.7%和8.4%组间肌肉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有降低的趋势,13.1%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着低于8.4%、10.9%和13.1%组(P<0.05),10.9%组的粗蛋白含量与8.4%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低于5.7%组(P<0.05)。各组宝石鲈肥满度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体形相近。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各组宝石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都呈上升趋势,脂肪水平13.1%组宝石鲈肝体比显着高于5.7%和8.4%组(P<0.05)。5.7%组脏体比显着低于10.9%和13.1%组(P<0.05)。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宝石鲈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苹果酸酶活性有降低趋势。脂肪水平5.7%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苹果酸酶的活性显着高于13.1%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肝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没有显着影响(P>0.05)。总之,当饲料脂肪水平高于10.9%时,对宝石鲈的生长性能没有影响,但脂肪在鱼体的沉积增加。3.玉米淀粉为碳水化合物源,配制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5.4%、29.6%、33.2%、37.3%和41.5%共5种等蛋白等脂肪的半精制实验饲料。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41.5%组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25.4%和29.6%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其余3组(P<0.05)。25.4%、29.6%、33.2%和37.3%组碳水化合物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大于41.5%组(P<0.05)。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当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从25.4%增加到37.3%时具有增大的趋势,而从37.3%增加到41.5%时显着减少(P<0.05)。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碳水化合物水平上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33.2%、37.3%和41.5%组间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大于25.4%和29.6%组(P<0.05)。各组宝石鲈肥满度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体形相近。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上升,各组宝石鲈的脏体比和肝体比都呈上升趋势,37.3%和41.5%组宝石鲈肝体比显着高于25.4%组(P>0.05)。随着碳水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丙酮酸激酶与葡糖糖激酶活性有增加趋势,己糖激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41.5%组丙酮酸激酶和葡萄糖激酶活性显着高于25.4%组,而己糖激酶活性显着低于25.4%组(P<0.05)。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宝石鲈全鱼和肌肉的蛋白质、灰分和干物质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鱼体脂肪含量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上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7.3%组血糖、全鱼和肌肉脂肪含量显着高于25.4%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知,宝石鲈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33.2-37.3%。二、宝石鲈对核黄素、泛酸、吡哆醇、叶酸需求量和钙磷对其生长和生理状态影响部分4.配制核黄素含量为0.60、2.83、5.21、7.37、9.86和20.26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核黄素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核黄素含量为2.83 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5.21、7.37、9.86和20.26mg/kg )(P<0.05)。饲料核黄素水平在5.21、7.37、9.86和20.26 mg/kg时,各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添加核黄素组宝石鲈肝脏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为2.24U/g蛋白,显着低于其它各组(2.83、5.21、7.37、9.86和20.26mg/kg)(P<0.05)。随饲料核黄素含量的增加,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显着增加,当核黄素含量超过5.21mg/kg时,D-氨基酸氧化酶活力没有显着增加(P>0.05)。宝石鲈肝脏核黄素含量随饲料核黄素含量的增加(0.60、2.83和5.21mg/kg)而显着升高(3.55、5.84和8.26μg/g)(P<0.05)。而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高于5.21mg/kg时,肝脏核黄素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核黄素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D-氨基酸氧化酶和肝脏核黄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宝石鲈对核黄素的需要量分别为5.73、6.85和6.64mg/kg。5.配制泛酸含量为0.05、5.45、11.20、22.25、45.07和84.86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添加组(5.45、11.20、22.25、45.07和84.86mg/kg)(P<0.05)。当饲料泛酸含量为5.45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与饲料3组(11.20mg/kg)差异不显着(P>0.05) ,但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22.25、45.07和84.86mg/kg)(P<0.05)。当饲料泛酸水平在11.20、22.25、45.07和84.86 mg/kg时,各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血红蛋白显着低于其它添加泛酸各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宝石鲈的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出现显着差异(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肝脏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添加泛酸各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宝石鲈肝脏脂肪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宝石鲈肝脏总泛酸含量在未添加组最低(P<0.05),随着饲料泛酸水平升高而显着升高,当高于11.20mg/kg时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未添加泛酸组宝石鲈肝脏游离泛酸含量与5.45mg/kg组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饲料泛酸含量的升高,肝脏游离泛酸显着升高(P<0.05),当饲料泛酸含量高于22.25mg/kg时,游离泛酸含量维持稳定(P>0.05)。未添加泛酸组肝脏结合泛酸量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而添加泛酸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泛酸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和肝脏总泛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得宝石鲈对泛酸的需要量为12.40和13.47mg/kg。6.配制吡哆醇含量为0.18、1.46、3.14、6.71、12.67和26.25mg/kg的共6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吡哆醇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吡哆醇含量为1.46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3.14、6.71、12.67和26.25mg/kg)(P<0.05)。当饲料中吡哆醇水平在3.14、6.71、12.67和26.25 mg/kg时,各组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添加吡哆醇组宝石鲈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吡哆醇水平在3.14、6.71、12.67和26.25 mg/kg时,各组宝石鲈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没有显着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吡哆醇水平的增加,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显着增加,且吡哆醇含量增加到6.71mg/kg时达到最大,而吡哆醇继续增加对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吡哆醇是宝石鲈所必需的维生素,其缺乏会造成一系列缺乏症。以特定生长率、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以及肝脏吡哆醇和5-磷酸吡哆醛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宝石鲈对饲料中吡哆醇的需要量分别为2.67、3.85、4.04、4.91和5.17mg/kg。7.配制叶酸含量为0.11、0.11、0.58、1.07、2.20、4.52和9.15mg/kg的共7种等氮等能精制实验饲料。未添加叶酸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添加组(0.58、1.07、2.20、4.52和9.15 mg/kg)(P<0.05)。当饲料叶酸水平为0.58mg/kg时,宝石鲈终末体重、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1.07、2.20、4.52和9.15 mg/kg)(P<0.05);而特定生长率与叶酸水平为1.07mg/kg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2.20、4.52和9.15 mg/kg)(P<0.05)。1.07、2.20、4.52和9.15mg/kg各组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添加叶酸组宝石鲈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叶酸水平为0.58mg/kg时,宝石鲈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显着低于其它添加组(1.07、2.20、4.52和9.15 mg/kg)(P<0.05)。当饲料中叶酸水平在1.07、2.20、4.52和9.15mg/kg时,各组的血液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以特定生长率、红细胞数量和肝脏叶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后得宝石鲈对叶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03、1.20和1.24 mg/kg。8.以酪蛋白和明胶作为蛋白源,乳酸钙(Ca-lactate)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为钙源和磷源,配制成饲料1(0.0%钙,0.0%磷)、饲料2(0.5%钙,0.0%磷)、饲料3(0.0%钙,0.6%磷)、饲料4(0.5%钙,0.6%磷)、饲料5(1.0%钙,0.6%磷)和饲料6(1.5%钙,0.6%磷)共六种等氮等能纯化实验饲料。饲料中未添加磷组(饲料1和饲料2)实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脊椎骨钙磷含量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而饲料系数、全体和肌肉脂肪含量显着高于添加组(P<0.05)。当饲料中未添加磷时,添加0.5%钙对宝石鲈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脊椎骨的灰分和钙磷含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添加量(0-1.5%)对宝石鲈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全鱼组成、肌肉组成(水分、粗蛋白和灰分)和脊椎骨组成(粗灰分、磷和钙磷比)没有显着影响(P>0.05)。饲料中钙添加量过大(1.5%)组脊椎骨钙含量显着减少(P<0.05)。饲料中添加磷显着降低了鱼体中粗脂肪含量(P<0.05),但提高了脊椎骨钙磷的含量(P<0.05)。各组脊椎骨钙磷比均处于1.78-1.82范围内,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未添加磷组宝石鲈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低于添加0.6%磷组(P<0.05)。当饲料添加磷量相同时,钙的不同添加量对宝石鲈血浆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着影响。通过宝石鲈幼鱼生长性能和脊椎骨矿化作用分析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6%磷时,钙的适宜添加量为0.5% (P>0.05)。三、宝石鲈非营养性添加剂部分9.用基础饲料投喂宝石鲈幼鱼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乳酸杆菌、0.1%芽孢杆菌和0.1%芽孢杆菌+0.1%乳酸杆菌。益生菌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单独添加0.1%乳杆菌和0.1%芽孢杆菌组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低于益生菌混合添加组(P<0.05)。饲料中单独添加乳杆菌组的特定生长率与益生菌混合添加组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宝石鲈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低于添加组(P<0.05)。益生菌混合添加组的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单独添加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乳杆菌组(P<0.05)。混合添加组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乳杆菌组(P<0.05),但这两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与添加芽孢杆菌组差异不显着(P>0.05)。各益生菌添加组的肠道细菌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益生菌添加组肠道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黄杆菌属细菌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益生菌组肠道产碱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益生菌对肠道中棒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数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益生菌添加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碱性磷酸酶显着高于未添加组(P<0.05),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中添加乳杆菌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着高于未添加益生菌组(P<0.05),添加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10.用基础饲料投喂宝石鲈幼鱼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6‰、0.12‰、0.18‰、0.24‰低聚木糖。对照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与0.06‰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低于0.12‰、0.18‰和0.24‰组(P<0.05)。0.12‰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添加低聚木糖后各实验组间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对照组的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添加低聚木糖各组(P<0.05),但添加低聚木糖各组间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降低了宝石鲈肠道中好氧菌总数(P<0.05)。添加低聚木糖各组间好养菌总数没用显着差异(P>0.05)。低聚木糖添加组的气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产碱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细菌数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对肠道中棒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数量没有显着影响(P>0.05)。对照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添加组,但添加各组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显着提高宝石鲈的生长、饲料利用和肠道消化酶活性,适宜添加量为0.12‰.11.全鱼粉饲料(饲料1,对照饲料)以鱼粉为蛋白源。豆粕替代饲料(饲料2)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其中豆粕取代44.15%的鱼粉蛋白,植酸酶添加饲料(饲料3)为在豆粕替代饲料中添加0.02%植酸酶,共制作3种饲料。全鱼粉组宝石鲈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P<0.05),与添加植酸酶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的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着低于添加植酸酶组(P<0.05)。全鱼粉组和添加植酸酶组的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总磷和总钙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P<0.05)。豆粕部分替代鱼粉组氮的保留率显着低于全鱼粉组(P<0.05),而氮排放率显着高于全鱼粉组和添加植酸酶组(P<0.05)。全鱼粉组和植酸酶组的氮保留率和氮排放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显着提高了磷的保留率并降低了磷的排放率(P<0.05)。全鱼粉组磷的排放率最高,显着高于豆粕部分代替鱼粉组和植酸酶组(P<0.05)。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和植酸酶后,对钙的保留率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降低了钙的排放率(P<0.05)。

胡大雁[9](2008)在《浙江余杭中华鳖暴发性疾病主要病原及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鳖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产养殖业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种类。但随着中华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病害也日趋增多,暴发性传染病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2006年5—7月,杭州市余杭区某中华鳖养殖场生态鳖养殖池出现中华鳖急性发病并出现大量死亡,死亡中华鳖脖子肿大,底板发白,咽喉腮状组织群毛突起、充血糜烂,胃肠粘膜严重充血,脾脏紫黑色,肝脏肿大呈花斑状。作者对发病中华鳖进行了细菌分离和病毒病原研究:从发病中华鳖肝脏、脾脏、肾脏分离到气单胞菌等细菌,对正常中华鳖进行感染试验,以1×108cfu/ind攻毒不能使中华鳖发病;取典型症状的发病中华鳖内脏匀浆上清除菌过滤后,以1:50-1:5000稀释后以0.5mL/ind肌肉注射健康中华鳖,5d后陆续发病死亡,死亡中华鳖出现脖子肿大、咽喉及胃肠粘膜严重充血、脾脏紫黑色、肝脏肿大呈花斑状等自然发病中华鳖相似症状;取人工感染发病中华鳖组织匀浆除菌后继续感染健康中华鳖,已成功在健康中华鳖中重复感染5代,均可复制出相同症状,人工感染发病鳖内脏中未分离到细菌;取发病中华鳖组织经2.5%戊二醛固定、磷钨酸染色后超薄切片电镜观察,从肠组织中发现大量的球状病毒,病毒颗粒大小为127±4nm。为进一步研究病毒特性,作者以中华鳖肾组织、胚胎为材料,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肾细胞和胚胎细胞培养,采用15%胎牛血清及12%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分别用于原代培养和传代细胞培养,建立了中华鳖肾细胞株PsK-0612和胚胎细胞株PsE-0612。目前两个建株细胞分别传代80余代及70余代,均为上皮样细胞,生长和传代稳定;传代细胞冻存后,复苏状态良好,最适培养温度为28-30℃。对两个建株细胞的生长指数、分裂指数进行了测定,绘制了生长曲线和分裂指数曲线,结果PsK-0612与PsE-0612的生长呈缓慢-快速-稳定的趋势;分裂指数分别于接种后第4天和第2天达到高峰;分别对50个第49代分裂中期PsK-0612细胞和第37代分裂中期PsE-0612细胞进行分析表明,PsK-0612与PsE-0612染色体数目为2n=66±2。将典型症状发病中华鳖组织匀浆滤液接种作者建立的中华鳖肾细胞株PsK-0612和胚胎细胞株PsE-0612;其中,接种后的PsK-0612在30℃培养4—6d后可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颗粒明显增多、出现大量空洞,随后大量脱落,对照细胞培养相同时间后未见明显病变;用第4代出现病变细胞的悬液以0.5mL/ind注射健康中华鳖,对照为第4代出现病变细胞的悬液在56℃灭活30 min,6d后,中华鳖发病死亡,对照中华鳖未发病:PsE-0612未出现明显的病变。病毒分类有关工作还在进行中。从中华鳖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株T0608,该菌株毒力较强,是重要的继发病原。取T0608福尔马林灭活菌体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了高价免疫血清,血清的菌体凝集效价可达1/1 280;用G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兔IgG,将IgG用生物素标记,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该法的最低检出限为2.5×103 cfu,相当于0.5 ng菌体蛋白,其检测灵敏度为ABC-ELISA(4.0×104 cfu)和间接ELISA(4.0×104 cfu)的16倍;本法对鱼类气单胞菌、拟态弧菌、海豚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无交叉反应,有良好的特异性。用BA-ELISA法对湖州市龟鳖养殖场的水样、中华鳖和巴西龟肝、肠道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法可用于直接检测发病中华鳖肝、肠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可较好应用于发病中华鳖的病原早期快速诊断及养殖中华鳖的病原检测。

田继远[10](2008)在《淋巴囊肿病毒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 disease,LCD)是由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 LCDV)引起的一种鱼类病毒性传染病。淋巴囊肿病在我国北方养殖牙鲆中大规模发生,给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的海水养殖业。面对淋巴囊肿病的蔓延,如何实施预防以及有效地治疗该病毒病,就成了养殖产业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一般是DNA)与真核表达载体质粒重组,利用某种方法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使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该抗原蛋白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D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质粒DNA非常稳定且易于贮存和运输。更为重要的是DNA疫苗的抗原基因能在体内长期表达,不断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达到免疫效果。另外它可组成多价疫苗,形成对多个抗原表位的免疫保护作用。目前,水产养殖业对鱼类疾病采用的免疫途径基本上为肌肉注射方式。一般认为,注射方式产生的免疫效果强于浸浴和口服,但该方式也伴随着一些负面问题,例如较高的人力和设备成本,注射量不易控制,养殖鱼个体差异较大,偶而出现鱼类皮肤破损。对于养殖的鱼类而言,用口服疫苗免疫是一条有效的免疫途径。然而,由于各种酶的存在以及恶劣的胃肠条件,以DNA为基础的疫苗会被水解或者发生变性,这使核酸疫苗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本文根据DNA疫苗的特征,运用油包水(W/O)和水包油包水(W/O/W)乳化技术制备了三种不同的淋巴囊肿病毒微囊核酸疫苗:海藻酸盐微囊核酸疫苗;聚丙交酯乙二醇酸(PLGA)微囊核酸疫苗和壳聚糖微囊核酸疫苗。载有抗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的海藻酸盐微囊能通过油包水乳化方式(W/O)被成功制备。这种海藻酸盐微囊的产率,载药量和包被效率分别为90.5%, 1.8%,92.7%。制备的海藻酸盐微囊直径小于10μm,而且其表面形态为圆形。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相对于海藻酸钠,载疫苗的海藻酸钠微囊中出现了明显的DNA单键与双键峰值。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在包被过程中,有少量超螺旋质粒DNA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被转变成开环和线性质粒。质粒DNA的累积释放试验表明:在pH = 2.0的酸性介质中,从载药微囊中释放的pDNA少于10%,而在pH = 9.0的碱性介质中有少于6.5%的释放。RT-PCR和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在进行口服管理之后10到90天内,pDNA表达了RNA和绿色荧光蛋白。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indirect ELISA),与裸露质粒DNA(pDNA)免疫过的鱼相对照,用载有质粒DNA(pDNA)的海藻酸盐微囊免疫牙鲆之后,从第3周到第16周的这段日期里,鱼的血清免疫响应呈阳性(O.D≥0.3)。本论文通过改良的水包油包水(W/O/W)双乳化技术,质粒DNA(pDNA)能成功地包被进聚丙交酯乙二醇酸(PLGA)胶囊里。这种胶囊的包被效率,载药百分比和产率分别是78-88%,0.5-0.7%和83.5-86.5%,它的粒径小于14μm。在模拟胃肠液及体液累积释放试验中发现,在模拟胃液中,它的累积释放能力依次为pH 2.0 > pH 9.0 > pH 7.4。裸露质粒(pDNA)与胶囊中质粒(pDNA)超螺旋比例分别为80%和89%左右,这表明在包被过程中有少量的超螺旋质粒(pDNA)发生降解。反转录技术(RT-PCR)说明,载药胶囊口服免疫后10到90天,含有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 gene)信息的RNA广泛存在于牙鲆各种组织内。免疫荧光照片显示:服用载药PLGA胶囊后,淋巴囊肿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在牙鲆供检组织内得到了有效表达。除此之外,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从口服后第1周到第24周血清的免疫响应呈阳性(O.D≥0.3),而口服裸露核酸疫苗后,血清的免疫响应呈阴性。基于壳聚糖在水溶液中带正电荷,核酸疫苗在水溶液带负电荷,两者能互相吸附的特征,本论文运用油包水乳化法(W/O)技术,构建了一种壳聚糖微囊核酸疫苗。这种微囊的产率,载药百分比及包被效率分别是93.6%, 0.3%和94.5%。扫描电镜照片表明,载淋巴囊肿病毒核酸疫苗壳聚糖微囊呈球形且具有光滑的外表。琼脂糖电泳分离结果显示相对于开环质粒和线性质粒疫苗(pDNA),该微囊含有高比例的超螺旋质粒,充分说明核酸疫苗在包被前后的转染效率没有大的改变。模拟胃肠环境下的体外缓释实验表明,被包被于壳聚糖微囊中的质粒疫苗(pDNA)在酸性介质中比在碱性介质中有更快的释放速度。壳聚糖微囊核酸疫苗在磷酸缓冲液(PBS,pH 7.4)中的释放曲线揭示,微囊被肠道吸收以后能持续释放的时间可以达到42天。RT-PCR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用淋巴囊肿病毒壳聚糖微囊核酸疫苗对牙鲆进行口服免疫之后,在10-90天里,均能检测到包含淋巴囊肿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遗传基因信息的RNA存在于鱼的各供检组织内,在组织切片中同时也发现含有荧光表达蛋白的抗原蛋白被核酸疫苗表达。除此之外,用口服淋巴囊肿病毒壳聚糖微囊核酸疫苗免疫牙鲆之后,显示了抗体浓度明显增加,其免疫响应呈阳性(O.D > 0.3)。从免疫效果来分析, PLGA微球疫苗效果最好,但PLGA价格相对另外两种材料稍贵,加工工艺相对复杂,口服管理前要保证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壳聚糖微球疫苗与海藻酸盐微球疫苗均采用油包水(W/O)技术制备,前者免疫效果要优于后者,主要是因为壳聚糖本身带正电荷,核酸疫苗带负电荷,它们两者本身发生吸附,所以壳聚糖会提供更好的缓释和保护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盐微囊,PLGA微胶囊及壳聚糖微囊均是理想而富有前景的药物载体。这些包被技术因为易于操作,原料价格低廉以及显着的免疫功效而具有广阔的前景,它们有可能在药物传输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提高水温可控制对虾白点综合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水温可控制对虾白点综合症(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鱼类疾病
◎甲壳类疾病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二)治疗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一)细菌性烂腮病
        1.预防措施
        2.治疗措施
    (二)细菌性肠炎病
        1.预防措施
        2.治疗措施
    (三)细菌性败血症
        1.预防措施
        2.治疗措施
    (四)鳖溃烂病
        1.预防措施
        2.治疗方法
    (五)锚头鳋病
        1.预防措施
        2.治疗方法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二)治疗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二)治疗措施
◎病情预测
◎防控措施

(2)凡纳滨对虾抗WSSV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中国明对虾抗WSSV性状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凡纳滨对虾概述
    2.中国明对虾概述
    3.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研究概况
        3.1 WSSV的形态结构
        3.2 WSSV宿主及传播途径
        3.3 对虾感染WSSV的病理变化
    4.环境因子对对虾感染WSSV的影响
        4.1 理化因子
        4.2 生物因子
    5.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5.1 数量性状概述
        5.2 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6.水产动物抗病选育研究进展
    7.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体重和抗WSSV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分组及管理
        1.3 毒饵制备
        1.4 人工饲喂感染
        1.5 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性状表型值统计结果
        2.2 各性状的方差组分、遗传力和共同环境系数
        2.3 性状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凡纳滨对虾体重与感染WSSV后存活时间的遗传力
        3.2 凡纳滨对虾体重与感染WSSV后存活时间的遗传相关性
第三章 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条件
        1.2 健康对虾来源
        1.3 WSSV毒饵的制备
        1.4 人工饲喂感染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WSSV载量检测方法
        1.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 WSSV感染后对虾存活时间差异的比较
        2.2 WSSV感染后三组对虾各时间段死亡情况
        2.3 WSSV感染后三组对虾累积死亡率的比较
        2.4 WSSV感染后三组对虾体内病毒载量的变化
    3.讨论
        3.1 对虾自身特点
        3.2 抗病选育效果
        3.3 免疫机制
第四章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耐受性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WSSV毒饵的制备
        1.3 分组及管理
        1.4 人工饲喂感染
        1.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6 WSSV载量检测方法
        1.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结果
        2.1 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
        2.2 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到达不同死亡率时的时间
        2.3 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不同时间段死亡尾数
        2.4 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累计死亡率
        2.5 WSSV感染后各组对虾肌肉组织内病毒载量
    3.讨论
        3.1 对虾自身特点
        3.2 选育效果
        3.3 不同温度环境对对虾抗病性的影响
        3.4 体型规格对对虾抗病性的影响
        3.5 对虾的争胜行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对虾养殖状况
        1.1.1 国外对虾养殖状况
        1.1.2 我国对虾养殖现状
    1.2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1.2.1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暴发
        1.2.2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的研究
    1.3 对虾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中草药的应用
        1.3.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1.4 水产用消毒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4.1 常用渔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4.2 常用渔用消毒剂的弊端
        1.4.3 新型消毒剂的优势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五株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潜在致病菌的致病力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及养殖用水
        2.2.2 五株细菌的来源
        2.2.3 含菌饵料的制备
        2.2.4 实验设计
        2.2.5 人工感染的方法
        2.2.6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2.2.7 细菌的 16S rDNA测序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人工感染的结果
        2.3.2 感染对虾的症状及组织学观察
        2.3.3 生理生化鉴定
        2.3.4 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几种消毒剂对养殖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菌的杀灭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菌种来源及菌悬液的制备
        3.2.2 消毒剂及培养基的制备
        3.2.3 初试杀菌实验
        3.2.4 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实验
    3.3 结果
        3.3.1 空白对照组菌悬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表
        3.3.2 四种消毒剂对四种病原菌的杀灭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候选药物对养殖系统内弧菌的杀灭效果及养殖应用示范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预防中试实验
        4.2.2 治疗中试实验
        4.2.2.1 养殖设施和实验对虾
        4.2.3 实验用药物
        4.2.4 药物施用方案
        4.2.5 养殖池日常管理
        4.2.6 样本的采集与计数
        4.2.7 AHPND防控示范效果
    4.3 结果
        4.3.1 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1.1 AHPND预防实验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1.2 AHPND治疗实验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 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1 AHPND预防实验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2.2 AHPND治疗实验对虾肝胰腺组织内弧菌总量的控制
        4.3.3 AHPND防控效果分析
    4.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5)刺参肠道微生态区系及致病菌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刺参简介
    0.2 我国刺参养殖现状及问题
        0.2.1 我国刺参养殖现状
        0.2.2 我国刺参养殖业存在问题
    0.3 养殖刺参疾病研究
        0.3.1 养殖刺参幼体浮游期疾病
        0.3.2 稚参附着期疾病
        0.3.3 幼参及养成期疾病
        0.3.4 寄生虫性疾病
        0.3.5 其他敌害生物
    0.4 中草药研究进展
        0.4.1 水产养殖治疗性药物的使用
        0.4.2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0.4.3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0.5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第1章 刺参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健康刺参肠道细菌
        1.2.2 患病刺参肠道细菌
        1.2.3 患病刺参病灶细菌
        1.2.4 LNUB415 菌株鉴定
        1.2.5 LNUB416 菌株鉴定
        1.2.6 细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3 小结
第2章 体外抑菌实验及药物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2.2.2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2.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情况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1.1 对虾病毒种类及性质
        1.1.1 杆状病毒科
        1.1.2 细小病毒科
        1.1.3 呼肠孤病毒科
        1.1.4 虹彩病毒科
        1.1.5 小 RNA 病毒科
        1.1.6 弹状病毒科
        1.1.7 被膜病毒科
    1.2 对虾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
        1.2.1 水平传播
        1.2.2 垂直传播
        1.2.3 对虾病毒病的防治
    1.3 对虾病毒病诊断方法的研究
        1.3.1 组织病理学诊断
        1.3.2 免疫学技术
        1.3.3 核酸技术
        1.3.4 组织培养技术
    1.4 对虾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症学的初步诊断
        1.4.1 了解养殖环境和病害情况
        1.4.2 现场症状观察及初步诊断
        1.4.3 水产动物病毒调查中的核酸样品的采集
        1.4.4 水产动物病毒调查中的核酸样品的保存
        1.4.5 六种常见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1.5 流行病调查的主要研究方法
        1.5.1 流行学调查样品获得途径和处理方法
        1.5.2 流行病调查的主要研究方法
    1.6 结语及前景分析
第二章 分子检测技术中核酸采集工具的初步设计
    2.1 采样探针的原理
        2.1.1 核酸与玻璃载体的非共价键固定
        2.1.2 优化核酸固定程度的方法
    2.2 采样玻璃针的初步设计
        2.2.1 材料与方法
        2.2.1.1 玻璃针的氨基硅烷化
        2.2.1.2 醛基修饰玻璃针的制备
        2.2.1.3 玻璃针采集样品与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模板处理方式对采样针采样效果的影响
        2.3.2 不同DNA 洗脱方式对玻璃针采样效果的影响
        2.3.3 使用不同的裂解液对采样效果的影响
        2.3.4 氨基化玻璃针与醛基修饰玻璃针提取核酸效果的对比
        2.3.5 采用玻璃针提取核酸方法与TIANGEN 试剂盒提取DNA 的效果对比
    2.4 讨论
第三章 三种对虾病毒的病理学观察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对虾样品
        3.1.2 试剂和材料
        3.1.3 石蜡切片和 H.E.染色
        3.1.4 电镜切片的制备
    3.2 结果
        3.2.1 感染WSSV 病毒对虾样品的光镜组织病理学研究
        3.2.2 感染 IHHNV 病毒对虾样品的光镜组织病理学研究
        3.2.3 感染 HPV 病毒对虾样品的光镜组织病理学研究
        3.2.4 细胞病理学观察
    3.3 讨论
第四章 PCR 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点分布及所采集样品
        4.1.2 样品采集方法
        4.1.3 核酸的提取
        4.1.4 IHHNV 的检测
        4.1.5 PCR 产物的纯化
        4.1.6 测序结果与全序列比对
    4.2 结果
        4.2.1 样品采集点分布、采集方法分析
        4.2.2 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分析
        4.2.3 IHHNV 阳性样品在不同地区分布情况
        4.2.4 各种虾品种的 IHHNV 带毒差异
        4.2.5 养殖对虾在不同月份携带 IHHNV 的状况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PCR 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
    5.1 WSSV 的命名和分类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生物样品的采集
        5.2.2 样品采集方法
        5.2.3 核酸的提取
        5.2.4 WSSV 的检测
        5.2.5 PCR 产物的纯化
        5.2.6 测序结果与全序列比对
    5.3 结果
        5.3.1 样品采集点分布、采集方法分析
        5.3.2 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分析
        5.3.3 WSSV 阳性样品在不同地区分布情况
        5.3.4 各种虾品种携带WSSV 病毒的差异
    5.4 讨论
第六章 PCR 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肝胰腺细小病毒的检测
    6.1 材料和方法
        6.1.1 生物样品的采集
        6.1.2 样品采集方法
        6.1.3 核酸的提取
        6.1.4 HPV 的检测
        6.1.5 PCR 产物的纯化
        6.1.6 测序结果与全序列比对
    6.2 结果分析
        6.2.1 凝胶电泳及测序结果分析
        6.2.2 PCR 检测结果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T-PCR 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桃拉综合征病毒和黄头病病毒的检测
    7.1 材料与方法
        7.1.1 生物样品的采集
        7.1.2 样品采集方法
        7.1.3 总 RNA 的提取
        7.1.4 RT-PCR 检测引物
        7.1.5 RT—PCR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部分样品的RT-PCR 检测结果
        7.2.2 样品的RT-PCR 检测结果
    7.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

(8)宝石鲈营养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综述
    1 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前景
    2 鱼类蛋白质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3 鱼类脂肪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4 鱼类碳水化合物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5 鱼类 B 族维生素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6 鱼类磷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宝石鲈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的研究
    第一章 宝石鲈对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宝石鲈对脂肪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宝石鲈对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合讨论
第三部分 宝石鲈对4 种 B 族维生素需求量和钙磷营养生理的研究
    第四章 宝石鲈对核黄素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宝石鲈对泛酸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六章 宝石鲈对吡哆醇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七章 宝石鲈对叶酸需求量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八章 饲料钙磷水平对宝石鲈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合讨论
第四部分 宝石鲈非营养性添加剂
    第九章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宝石鲈生长、消化酶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十章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宝石鲈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十一章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宝石鲈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合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浙江余杭中华鳖暴发性疾病主要病原及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中华鳖养殖与产业概况
    1.2 中华鳖的主要疾病
        1.2.1 细菌性疾病
        1.2.2 真菌性疾病
        1.2.3 寄生虫性疾病
        1.2.4 非生物性疾病
        1.2.5 原因不明性疾病
    1.3 中华鳖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1.4 水产动物组织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概况
        1.4.1 动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概况
        1.4.2 水产动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概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中华鳖暴发性疾病主要病原的初步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细菌的分离
        2.1.4 病毒悬液的制备
        2.1.5 感染试验
        2.1.6 病鳖的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
    2.2 结果
        2.2.1 细菌的分离及人工感染试验
        2.2.2 病毒悬液的人工感染试验
        2.2.3 病毒的超薄切片观察
    2.3 讨论
3 中华鳖肾细胞株及胚胎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培养
        3.1.4 细胞形态
        3.1.5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3.1.6 细胞分裂指数的测定
        3.1.7 细胞低温冻存及复苏培养
        3.1.8 染色体分析
        3.1.9 病毒悬液的制备
        3.1.10 中华鳖肾细胞和胚胎细胞对病毒悬液的敏感性
    3.2 结果
        3.2.1 中华鳖细胞建系过程
        3.2.2 细胞形态
        3.2.3 细胞系的生长曲线
        3.2.4 细胞的分裂指数
        3.2.5 染色体数目
        3.2.6 复苏情况
        3.2.7 中华鳖细胞系对病毒悬液的敏感性
    3.3 讨论
4 嗜水气单胞菌BA-ELISA的建立及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及试验动物
        4.1.2 试剂和仪器
        4.1.3 抗原的制备
        4.1.4 兔抗血清的制备
        4.1.5 抗体的提纯及生物素标记
        4.1.6 BA-ELISA的建立
        4.1.7 BA-ELISA灵敏度和特异性
        4.1.8 生物素抗体及Avi-HRP的孵育时间
        4.1.9 人工感染中华鳖的病原检测
        4.1.10 龟鳖养殖池样品的病原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抗血清的效价
        4.2.2 包被抗体及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
        4.2.3 BA-ELISA的灵敏度
        4.2.4 BA-ELISA的特异性
        4.2.5 生物素抗体及Avi-HRP的孵育时间
        4.2.6 人工感染中华鳖的病原检测
        4.2.7 龟鳖养殖池样品的病原检测
    4.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淋巴囊肿病毒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鱼类疾病与防治
        1.1 感染鱼类的疾病种类
        1.2 牙鲆养殖及病害防治
        1.2.1 牙鲆养殖
        1.2.2 牙鲆常见疾病及防治
    2 DNA 疫苗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DNA 疫苗的发展
        2.2 鱼用DNA 疫苗的构建
        2.3 核酸疫苗产品的质量控制
        2.3.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3.2 对核酸疫苗的要求
        2.3.2.1 质粒DNA 载体的结构
        2.3.2.2 DNA 序列信息
        2.3.3 对工程菌的要求
        2.3.4 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
        2.3.5 纯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6 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2.4 鱼类DNA 疫苗的应用效果
    3 疫苗免疫途径研究进展
        3.1 鱼用疫苗接种方法
        3.2 疫苗微胶囊化技术平台
        3.3 微球胶囊化技术
        3.4 微胶囊疫苗的释放
        3.5 口服疫苗接种传递系统
        3.5.1 OVDS的优越性
        3.5.2 OVDS的常用载体材料
        3.5.3 OVDS的制备
        3.5.3.1 PLA/PLGA微球的制备
        3.5.3.2 海藻酸微囊的制备
        3.5.3.3 改性淀粉微囊的制备
        3.5.3.4 肠溶包衣微粒的制备
        3.5.3.5 偶联抗原的生物囊泡制备
        3.5.4 微粒型OVDS的小肠吸收
        3.5.5 影响微粒吸收的因素
        3.5.5.1 粒径和微粒的疏水性
        3.5.5.2 微粒的剂量和给药赋形剂
        3.5.5.3 动物种类年龄及其进食情况
        3.5.6 提高微粒吸收率的方法
        3.6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4 牙鲆淋巴囊肿病研究现状
    5 鱼用核酸疫苗研究目的及展望
    参考文献
1 核酸疫苗的制备及纯化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和质粒
        1.2 工具酶及试剂
        1.3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4 细菌小量培养
        1.5 细菌大量培养
        1.6 质粒DNA 少量快速提取
        1.6.1 煮沸法
        1.6.2 碱裂解法
        1.7 内毒素的清除
        1.8 内毒素的检测
        1.9 DNA 酶切反应
        1.10 质粒DNA 的纯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内毒素的清除和鉴定
        2.2 重组子(pEGFP-N2-LCDV-cn- MCP0.6kb)酶切鉴定
2 淋巴囊肿病毒海藻酸盐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核酸疫苗(pDNA)的制备
        2.3 海藻酸盐微球的制备工艺(载核酸疫苗)
        2.4 微球特征的检测
        2.4.1 微球粒径分析
        2.4.2 微球表面形态分析
        2.4.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4.4 产率,载药量和包被效率检测
        2.4.5 胃肠条件下的模拟释放
        2.5 包被在微球中超螺旋结构的百分比的检测
        2.6 微囊核酸疫苗的口服管理
        2.7 RT-PCR检测
        2.8 绿色免疫荧光蛋白检测
        2.9 病毒的分离和纯化
        2.10 间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载药海藻酸盐微球的特征
        3.2 胃肠模拟条件下pDNA释放
        3.3 载核酸疫苗海藻酸盐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超螺旋质粒的检测
        3.5 RT- PCR分析
        3.6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
        3.7 鱼对淋巴囊肿病毒(LCDV)的体液免疫响应
    4 结论
    参考文献
3 淋巴囊肿病毒聚丙交酯乙二酸(PLGA)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聚合物及其他试剂
        2.2 核酸疫苗的制备工艺
        2.3 水包油包水(W/O/W)复乳法微囊的体的合成
        2.4 微囊体特征的检测
        2.5 质粒(pDNA)完整的估计
        2.6 动物口服程序
        2.7 RT-PCR 检测
        2.8 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2.9 MCP 的表达与免疫荧光检测
        2.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ELISA)
    3 实验结果
        3.1 载核酸疫苗微囊体的特征
        3.2 PLGA微囊体中质粒的完整性
        3.3 RT- PCR 分析
        3.4 主要衣壳蛋白的表达与免疫荧光的检测
        3.5 牙鲆对淋巴囊肿病毒的体液免疫响应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4 淋巴囊肿病毒壳聚糖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和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聚合物和试剂
        2.2 核酸疫苗的制备
        2.3 油包水乳化法微球的制备方法
        2.4 载疫苗微球特征
        2.5 包被前后质粒疫苗的完整性
        2.6 壳聚糖微球中的体外释放
        2.7 动物口服程序
        2.8 RT-PCR 检测
        2.9 MCP 的表达与免疫荧光检测
        2.10 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2.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ndirect-ELISA)
        2.1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壳聚糖微球的特征
        3.2 载药壳聚糖微球中核酸疫苗完整性的检测
        3.3 载药壳聚糖微球中核酸疫苗的体外释放试验
        3.4 MCP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3.5 绿色荧光蛋白的检测
        3.6 鱼对淋巴囊肿病毒(LCDV)的体液免疫响应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附录1 英文缩写词表
附录2 pEGFP-N2 载体图谱及多克隆位点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提高水温可控制对虾白点综合症(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J]. 于秀娟,李清,阴鸿达. 中国水产, 2021(08)
  • [2]凡纳滨对虾抗WSSV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中国明对虾抗WSSV性状差异研究[D]. 冯亚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3]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原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D]. 刘志轩.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4]9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J]. 张文,吕永辉,余卫忠. 中国水产, 2016(09)
  • [5]刺参肠道微生态区系及致病菌防治的研究[D]. 于晶晶. 辽宁大学, 2011(06)
  • [6]8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J]. 本刊编辑部. 当代水产, 2010(07)
  • [7]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情况的初步研究[D]. 王明森.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5)
  • [8]宝石鲈营养需求的研究[D]. 宋理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浙江余杭中华鳖暴发性疾病主要病原及诊断技术研究[D]. 胡大雁.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10]淋巴囊肿病毒口服微囊核酸疫苗的研制与免疫效果研究[D]. 田继远.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提高水温可以控制虾的白斑综合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