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贤伟,杨泞琪[1](2021)在《浅谈超临界萃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经济,提取效果优秀的萃取技术,它可以替代工业和实验过程中所用有机溶剂,有效提取天然植物所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也用于从水溶液和固体和液体基质中提取金属离子,应用范围广泛。本文从原料、超临界流体、夹带剂、工艺流程、影响因素、使用案例、方法的优缺点和进一步讨论等方面简要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

张丹阳[2](2021)在《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植物源食品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农作物上的农药用量越来越多,进而造成了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不仅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人们的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灵敏、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检测手段来应对农药用量与日俱增所带来的潜在威胁。通过可靠的分析方法,对于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进行监测,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目前存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索式提取法、固相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Qu ECh ERS法等,但以上方法普遍存在操作繁琐、费时、溶剂消耗量大、离线等缺点,例如Qu ECh ERS法提取时需要1520 m L乙腈,且需经历称量、振摇提取、离心、净化、再离心等多个步骤。相对而言,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具有节省有机溶剂、操作简便等优点,将样品称量至萃取池并添加分散剂混匀后即可上机进行自动化在线萃取,且萃取时通常有机溶剂的消耗量低于5 m L。而且搭配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与常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相比,流动相中有机溶剂消耗量小、分析效率高;并可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难以分析的热不稳定或难挥发化合物也可有较好的响应。然而,尚无研究将在线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E-SFC-MS/MS)应用于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在线SFE-SFC-MS/MS法对玉米粉、茶叶基质中的71种常用农药残留的精准定性定量方法。(1)通过比较SFE提取及SFC分离分析参数,确定了最优的在线SFE-SFC-MS/MS条件,具体为:提取溶剂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91:9,v/v),静态萃取和动态萃取时间为5 min,动态萃取流速为5 m L/min,分散剂无水硫酸镁和样品的比例为5:1(w/w),SFC改性剂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 L/min,背压调节器A(back pressure regulator A,BPRA)压力为14.8 MPa,柱温为40℃,柱后补偿溶剂为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柱后补偿溶剂流速为0.05 m L/min。(2)本方法线性良好,R2>0.99、玉米粉和茶叶回收率分别在71.16125.08%和65.8123.96%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1.9430.51%和2.3130.09%范围内,检出限分别在0.0032.77μg/kg和0.013.6μg/kg,定量限0.018.41μg/kg和0.0210.92μg/kg范围内。(3)本方法可在32min内完成样品提取及目标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快速、简便、高效。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中,玉米粉和茶叶中分别有4种和7种化合物被检出。以上结果说明此方法灵敏、高效,可被应用于玉米粉、茶叶基质中农药多残留筛查与测定。2.除建立了在线SFE-SFC-MS/MS方法之外,还针对LC-MS/MS和SFC-MS/MS搭配离线的Qu ECh ERS-基质分散固相萃取(d SPE)或自动化微固相萃取(μSPE)净化前处理方法,建立了玉米粉中35种常用农药的残留精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1)实验比较了使用不同PSA添加量的d SPE净化以及自动化μSPE净化时35种农药的回收率,选定最优前处理方法。(2)通过比较不同柱温、BPRA压力、改性剂类型、补偿溶剂类型及流速,优化得到最优的SFC-MS/MS条件。(3)在统一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在SFC-MS/MS和LC-MS/MS上建立玉米粉35种常用农药的定性定量方法。结果表明,35种农药在LC-MS/MS和SFC-MS/MS上的检出限、回收率、线性、相对标准偏差良好,可以满足相应农药的精准定性定量分析。基于自动化μSPE方法的三水平添加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良好,可作为常规d SPE净化的有效补充。

陈云泽[3](2021)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CPCs)是由聚合物基体和导电填料通过不同的混合方法制备而成的新型功能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在不同的CPCs制备方法中如机械混合法、溶液共混法、原位聚合法,存在导电填料分散性差、操作过程复杂和聚合物-有机溶剂体系选择局限等问题。Pickering乳液法制备CPCs具备导电填料分散性好的优点,但存在聚合物基体-有机溶剂体系选择具有局限性的问题。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mulsion extraction,SFEE)是乳液法和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的结合,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该方法可有效扩大Pickering乳液法制备CPCs的工艺适用范围。SFEE法广泛应用于制备载药微胶囊,制备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还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聚苯醚(Polyphenylene Oxide,PPO)为聚合物基体,并分别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和炭黑(Carbon Black,CB)为导电填料,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作为导电填料的分散剂和乳液的稳定剂,通过SFEE法制备了PPO/CNT/CNC和PPO/CB/CNC导电复合材料。对制备两种导电复合材料采用的Pickering模板乳液的形貌和稳定性、导电复合微粒形貌和粒径、复合材料的导电网络结构、热稳定性、电导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通过高剪切均质成功制备了,包含CNC/CNT和CNC/CB纳米杂化物的Pickering模板乳液。CB和CNT均吸附在油滴表面,PPO/CB/CNC模板乳液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SFEE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PO/CNT/CNC和PPO/CB/CNC复合微粒,平均粒径分别为为2.27μm和24.88μm,CB和CNT都均匀包覆在PPO微球表面。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复合材料内部具有隔离的导电网络结构。在温度为40°C和压力为10 MPa条件下,SFEE法制备的PPO/CNT/CNC导电复合材料最大电导率高达925 S/m,逾渗阈值(fc)为7.51 wt%,最大导热系数高达0.69[W/(m k)]。SFEE法制备的PPO/CB/CNC导电复合材料最大电导率高达657 S/m,逾渗阈值(fc)为2.71 wt%,导热系数最高达0.3[W/(m k)]。当CNT含量为9.1 wt%(电导率高达97.41 S/m)时,PPO/CNT/CN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7.5 MPa。当CB含量为9.1 wt%(电导率高达95.4 S/m)时,PPO/CB/CN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1.5 MPa)。热重检测表明,导电复合材料中CNT的负载率达到95%,表明该工艺实现了较高的导电填料利用率。

张恺容,解铁民[4](2020)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流程、溶剂、装置和技术特点,介绍其在啤酒、烟草、色素、植物籽油,咖啡等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相关试验研究成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黄沅玮[5](2020)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概况、工艺原理及特点,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该技术工艺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国内现阶段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存在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田璐,马英歌,谭皓新,刘子桐,孙宁骁,殷杉[6](2020)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萃取已有超声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技术等传统萃取方法,不同萃取技术各有优劣,但已被广泛应用在大气和土壤样本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鲜见被用于萃取植物叶片中的PAHs.本文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萃取植物叶片PAHs,探索了适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PAHs的最优实验参数,并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传统常用的萃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测定比较了香樟、广玉兰、雪松和罗汉松等4种植物叶片中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针对植物叶片中PAHs,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最佳萃取温度为180℃,最佳萃取压力为350 atm;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PAHs,所测得的叶片中PAHs总含量明显高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总量分别提升6.26%—20.64%及10.00%—33.42%;不同环数PAHs在不同树种叶片中占比不尽相同,总体趋势为:中环>高环>低环,且中环PAHs占比均超过50%.4种树种叶片中单体PAHs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叶片中含量最高的单体PAHs均为中环PAHs的菲+蒽.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萃取植物叶片中PAHs的实验中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萃取效率高等优点,明显优于其他传统萃取方法.

王烨尘[7](202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密封系统分析及关键设备设计》文中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萃取分离技术,具有萃取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但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萃取设备均为间歇式设备,在萃取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进卸料操作,能量损耗巨大,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作者提出一种超临界流体连续萃取工艺及设备,促进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向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的方向发展,有较高的研究和推广价值。通过对国内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流程的分析比较,以一种超临界流体连续萃取分离装置系统为基础,介绍了超临界CO2连续萃取系统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分级连续萃取的设想,并对系统中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形式进行选择。针对超临界流体连续萃取设备中关键的高压密封问题,建立了O形圈轴向推入安装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改变压缩率、摩擦系数和引入角等因素,研究安装过程中各因素对O形圈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缩率的增大、摩擦系数的增大、引入角θ的增大以及引入角内端圆角R1的减小,O形圈各应力值均会增大,而改变引入角外端圆角R2和引入长度Z,O形圈Von-Mises应力峰值不变,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选择压缩率为10%-14%、摩擦系数为0.1-0.15、引入角为15°,内端圆角R1为5mm时,O形圈分别具有最优的表现,外端圆角R2和引入长度Z的选取便于加工即可。为研究O形圈工作状态时的密封性能,建立了O形圈工作状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对两侧介质压力为0-8MPa、8-16MPa、16-24MPa和24-32MPa以及材料为聚氨酯、丁腈橡胶和氟橡胶的O形圈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O形圈两侧介质压力增大,聚氨酯O形圈的接触压力始终大于最大内压,可以有效实现密封;改变O形圈材料后发现,聚氨酯、丁腈橡胶和氟橡胶三种材料均可满足密封要求,且聚氨酯接触压力最大,而当介质压力较高时,氟橡胶O形圈出现了永久变形,综合考虑O形圈最适合选择聚氨酯材料。根据超临界CO2连续萃取分离系统的工艺流程,基于O形圈安装过程和工作状态的模拟分析,完成了系统中关键设备的设计,确定了连续萃取器、分离器和CO2储罐的主体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并进行了强度计算与校核。

孙蕊蕊[8](2020)在《铅的形态分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土壤是陆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地球上多种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提供栖息地,土壤还对水资源安全与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气候稳定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被重视起来,土壤中的重金属不仅会降低土壤的质量与功能,而且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然而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和其总量有关,还与其形态相关,进行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反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因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土壤中的铅为研究对象,探究加速溶剂萃取与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提取氯化三甲基铅与氯化三乙基铅的最佳条件,对比二者的优劣,在此基础上研究分子水平上不同形态的铅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1)以氯化三甲基铅以及氯化三乙基铅作为研究对象,以GC-MS作为分离检测方法,探究不同的萃取方法提取不同形态的铅,分别探究超临界CO2萃取与加速溶剂萃取的最佳条件,并对比二者的优劣。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80℃,25MPa,20min静态萃取,20min动态萃取,浓度为5%的改性剂;加速溶剂萃取的最佳条件为:无填充物,100℃,5min静态萃取,65%的冲洗体积,循环2次,90s的吹扫时间。在上述的最佳条件下,二者的萃取效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对比上述两种萃取方法,加速溶剂萃取的萃取时间更少,萃取一个样品仅需15min,而超临界CO2萃取需要40min;但是超临界CO2萃取收集液的体积少,仅为4mL,省去了氮吹的步骤,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2)以氯化铅以及氯化三甲基铅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形态的铅对牛牛血清白蛋白的损伤机理,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来研究铅对生物大分子微环境的改变,并使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铅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情况。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有机铅还是无机铅,其对牛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1个作用点;氯化铅与牛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为自发的疏水作用力,氯化三甲基铅与牛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力为自发的范德华力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可知,氯化铅或者氯化三甲基铅的存在会改变牛牛血清白蛋白的微环境,使其疏水性增强。

田璐[9](2020)在《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和工业日益发达,随之而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尤以大气污染对人类影响最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分子结构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烃类有机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上海作为中国长三角典型特大型城市,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城市绿化植物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一些富含脂类物质的植物,由于其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可以起到其生物警示器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含量特征。因此,本文首先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探索了适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多环芳烃的最优实验参数,奠定了后续测定的方法基础;在叶片尺度上,测定了上海典型乔木树种叶片积累的多环芳烃的含量,以及植物叶片的相关形态性状、生理特征、和吸附性能指标,分析了叶片特性对其积累多环芳烃能力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以网格法在上海市设置84个采样点,采集测定了各点樟树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了城乡梯度差异和不同用地类型对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最佳萃取温度为180℃,最佳萃取压力为350atm。与传统方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从萃取过程来讲,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等优势。且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以CO2为基本萃取剂,仅在收集萃取液时使用了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浪费。从不同方法测定结果来看,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所测得的叶片中PAHs总含量明显高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总量分别提升6.26%—20.64%及10.00%—33.42%。针对不同植物,超临界流体萃取效果相较于超声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萃取优势在罗汉松叶片上表现得最佳,在萃取广玉兰叶片中的多环芳烃时优势并不明显。(2)多环芳烃总量和不同环数占比在不同树种叶片中存在着显着差异。影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主成分,其中,叶片形态及生理特征(主要包括叶片比表面积、气孔密度和蜡质含量)相比于植物叶片表面吸附力,对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是叶片表面固持吸附的多环芳烃的贡献也不容无视。CCA分析表明叶片形态特征与叶片蜡质含量特征呈显着负相关,而与叶片表面吸附力无显着相关;低环多环芳烃主要受植物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而中高环多环芳烃主要受蜡质含量和吸附力的共同影响。(3)上海市中心城区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总含量较高、郊区样点含量较低。空间插值图中还出现了众多“孤岛”,说明各样点间多环芳烃并非呈现规律渐进变化的趋势。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各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4环和6环多环芳烃含量均呈现中心城区>近郊>远郊的特征,且6环多环芳烃在三个梯度间的差异更加明显,3环和5环多环芳烃呈现远郊>近郊>中心城区的特征,且3环多环芳烃在三个梯度间的差异更加明显,2环多环芳烃含量较低无明显梯度差异。6环城乡梯度差异明显,可能主要受交通污染的影响。(4)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与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可以视为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而水域,耕地和林地与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是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最终归宿。不同用地类型对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影响也大不相同。大气环境中中环多环芳烃,主要受工业焦炭燃烧等排放的影响,而主要被水体、植物等介质吸收。而高环多环芳烃则主要受交通道路的影响,并被土壤,植物等介质吸收。多环芳烃总含量受交通运输用地,林地影响最为显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城市环境中中环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其次为商业等活动。而主要的汇则是植物介质。而对于高环多环芳烃而言,主要来源则是汽车、轮船等交通排放。综上,本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研究多环芳烃在上海常见绿化植物叶片中的积累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可为筛选对大气多环芳烃吸附能力较强的树种提供了方法。同时上海市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格局,确立可靠的植物大气监测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对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李丙林[10](2019)在《CO2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及其测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以高压、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提取高沸点或热敏性的有效成分,以达到分离或纯化为目的的一项新型提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无污染提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化学工业。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虽然在许多方面已得到应用,但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萃取过程中溶剂萃取性能受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影响。本文以CO2超临界萃取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度和压力两个被控变量的建模、优化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工作如下:第一,采用非等间隔灰色优化模型描述非线性温度-压力模型的线性部分;使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描述非线性温度-压力模型的非线性部分。讨论了非线性温度-压力模型的输入输出解耦条件,提出了此类系统的状态与输出变换方法,使不可输入/输出解耦系统转变为可干扰解耦系统,实现了温度和压力的完全解耦,并对其进行了解耦PID控制。第二,针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中的参数优化问题,开展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预测分析技术研究,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中所测得的实际数据,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组成三维特征向量,以实际萃取率为标签值训练径向基神经网络,并应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搜索优化的SFE生产参数。第三,使用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方法分析了线性自抗扰控制中扩张状态观测器标准化改造的解析结果,使用根轨迹工具分析了改造结果随对象参数不同时的特性变化,使用伯德图分析了P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给出了自抗扰控制器的一些分析结论和参数整定原则,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第四,提出了温度与压力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讨论了控制器设计和参数整定的方法。当存在外部正弦或混沌扰动时,温度PID控制无法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压力PID控制虽然可以实现压力的稳定控制,但出现较大波动。当存在较宽频率的正弦扰动时,自抗扰控制器也可以实现温度与压力的稳定控制,温度残差始终小于0.1℃,且随着干扰频率增加而降低,具有良好的扰动抑制能力,性能优于PID控制。最后,总结了全文所做的工作,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超临界萃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超临界状态与超临界流体
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流程与影响因素
    3.1 压力与温度
    3.2 夹带剂
    3.3 萃取时间
    3.4 超临界流体的种类
    3.5 被萃取物质的性质
4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4.1 医药工业的应用
    4.2 食品行业的应用
    4.3 天然香料的提取
    4.4 石油工业的应用
    4.5 金属离子的提取
5 结语

(2)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植物源食品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样品前处理方法
        1.2.1 索氏提取法
        1.2.2 固相萃取法
        1.2.3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
        1.2.4 加速溶剂萃取法
        1.2.5 QUECHERS
        1.2.6 超临界流体萃取
    1.3 样品检测技术
        1.3.1 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
        1.3.2 液相色谱(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1.3.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法(SFC-MS/MS)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在线SFE-SFC-MS/MS法测定玉米粉、茶叶中71种农药残留
    2.1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部分
        2.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条件
        2.2.4 色谱条件优化
        2.2.5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条件
        2.2.6 SFE提取溶剂优化
        2.2.7 SFE提取溶剂比例优化
        2.2.8 SFE萃取萃取时间优化
        2.2.9 SFE动态萃取流速优化
        2.2.10 SFE萃取分散剂比例优化
        2.2.11 质谱条件的确定
        2.2.12 方法学考察
        2.2.12.1 线性
        2.2.12.2 检出限、定量限
        2.2.12.3 准确度、精密度
    2.3 结果和讨论
        2.3.1 色谱条件优化
        2.3.1.1 改性剂优化
        2.3.1.2 流速优化
        2.3.1.3 柱温优化
        2.3.1.4 背压优化
        2.3.1.5 柱后补偿溶剂优化
        2.3.1.6 柱后补偿溶剂流速优化
        2.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优化
        2.3.2.1 提取溶剂优化
        2.3.2.2 提取溶剂比例优化
        2.3.2.3 萃取流速优化
        2.3.2.4 萃取时间优化
        2.3.2.5 分散剂比例优化
        2.3.3 方法有效性验证
        2.3.3.1 线性、检出限、定量限
        2.3.3.2 准确度和精密度
        2.3.4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溶剂萃取法比较
        2.3.5 玉米粉、茶叶实际样品测定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SFC-MS/MS、LC-MS/MS法测定玉米粉中35种农药残留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2 样品制备
        3.2.1 标准溶液配制
        3.2.2 样品前处理
    3.3 分析条件
        3.3.1 液相色谱条件
        3.3.2 超临界流体色谱条件
        3.3.3 质谱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FC-MS/MS条件优化
        3.4.2 检出限和定量限
        3.4.3 线性关系
        3.4.4 基质效应
        3.4.5 准确度和精密度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3)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1.2.1 导电复合材料导电机理
        1.2.2 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1.2.3 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法概述
        1.3.1 Pickering乳液技术
        1.3.2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技术
        1.3.3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法的原理
        1.3.4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法的应用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及仪器
    2.2 超临界乳液萃取实验方法与萃取条件
        2.2.1 Pickering乳液的配制
        2.2.2 超临界萃取Pickering乳液实验参数的确定
    2.3 导电复合材料试样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光学显微镜分析
        2.4.2 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
        2.4.3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4.5 高温导热仪分析
        2.4.6 复合材料强度分析
        2.4.7 差示扫描热量仪(DSC)分析
        2.4.8 动态热机械(DMA)分析
        2.4.9 电导率分析
        2.4.10 热重分析仪(TGA)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PPO/CNT/CNC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ckering模板乳液形貌与粒径分析
        3.3.2 Pickering模板乳液稳定性分析
        3.3.3 导电复合微粒形貌和粒径分析
        3.3.4 导电复合材料导电网络结构分析
        3.3.5 导电材料电学性能分析
        3.3.6 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3.3.7 导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3.8 导电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PPO/CB/CNC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ickering模板乳液形貌与粒径分析
        4.3.2 Pickering模板乳液稳定性分析
        4.3.3 导电复合微粒形貌和粒径分析
        4.3.4 导电复合材料导电网络结构分析
        4.3.5 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4.3.6 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4.3.7 导电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1.1 基本原理
    1.2 萃取溶剂
    1.3 萃取装置
    1.4 溶质与溶剂的分离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2.1 提取啤酒花
    2.2 提取色素
    2.3 提取烟草中的成分
    2.4 提取植物籽油
    2.5 去除咖啡因
    2.6 食品检测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研发前景

(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概况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工艺及特点
    2.1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
        2.2.1 主要设备
        2.2.2 工艺流程
        2.2.2. 1 等温变压法
        2.2.2. 2 等压变温法
        2.2.2. 3 吸附法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
        2.3.1 操作参数简单,容易控制
        2.3.2 溶剂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2.3.3 实现低温萃取,应用广泛
        2.3.4 传递特性良好,快捷高效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最新应用及研究进展
    3.1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最新应用
        3.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集合其他技术在姜油树脂提取的应用
        3.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海南山柚油提取中的应用
    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存在的问题
    4.1 萃取流体的选择性
    4.2 萃取设备的局限性
5 展望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植物选择及采集
    1.2 样品前处理
        1.2.1 超临界流体萃取
        1.2.2 超声萃取
        1.2.3 快速溶剂萃取
        1.2.4 样品的净化与浓缩
    1.3 GC/MS上机检测
    1.4 标准曲线制作
    1.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植物叶片中PAHs最适宜温度
    2.2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植物叶片中PAHs含量的影响
    2.3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传统萃取对比
    2.4 不同树种叶片中PAHs含量的种间差异
3 结论(Conclusion)

(7)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密封系统分析及关键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
        1.2.2 超临界流体连续萃取设备
        1.2.3 高压动密封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
2 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分离工艺流程设计
    2.1 基本萃取工艺流程
    2.2 弹仓链连续萃取专利的启示
    2.3 逐级升降压和分级萃取
        2.3.1 超临界流体萃取压力分布
        2.3.2 分级连续萃取的实现
    2.4 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形式选择
        2.4.1 超临界CO_2媒质源
        2.4.2 加压子系统
        2.4.3 连续萃取子系统
        2.4.4 分离子系统
        2.4.5 增压循环子系统
    2.5 工艺流程的确定
    2.6 小结
3 非承压状态下萃取器筒体与料仓间O形圈力学特性分析
    3.1 超弹性体数学模型及基本假设
        3.1.1 应变能密度函数
        3.1.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3.1.3 基本假设
    3.2 O形圈实际安装预压缩模型建立
        3.2.1 几何模型
        3.2.2 建立接触对
        3.2.3 划分网格
        3.2.4 边界条件
    3.3 O形圈轴向推进安装模型性能分析
        3.3.1 Von-Mises应力和接触压力
        3.3.2 不同压缩率对O形圈性能影响
        3.3.3 不同摩擦系数对O形圈性能影响
        3.3.4 不同引入角结构参数对O形圈性能影响
    3.4 小结
4 承压状态下萃取器筒体与料仓间O形圈密封性能分析
    4.1 O形圈密封工作原理
    4.2 O形圈工作状态模型建立
        4.2.1 计算模型建立
        4.2.2 划分网格
        4.2.3 求解设置
        4.2.4 建模材料
    4.3 O形圈工作状态密封性能分析
        4.3.1 不同介质压力对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
        4.3.2 不同材料对O形圈密封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5 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分离系统关键设备的设计
    5.1 连续萃取器
        5.1.1 料仓
        5.1.2 缸体
        5.1.3 锁紧机构
        5.1.4 动密封
        5.1.5 接管与开孔补强
        5.1.6 保温层
    5.2 分离器
        5.2.1 分离器的直径及高度确定
        5.2.2 筒体
        5.2.3 封头
        5.2.4 快开结构
        5.2.5 密封垫片
        5.2.6 接管与开孔补强
        5.2.7 保温层
        5.2.8 支座
    5.3 CO_2储罐
        5.3.1 筒体
        5.3.2 封头
        5.3.3 支座
        5.3.4 接管与开孔补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铅的形态分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1.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
        1.1.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危害
    1.2 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形态分析研究现状
        1.2.1 铅的概述
        1.2.2 铅的形态分析
    1.3 在分子水平上重金属铅的毒性研究现状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不同形态的铅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优化
        2.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不同形态的铅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填充物与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3.3.2 静态萃取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3.3.3 冲洗体积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3.3.4 循环次数与吹扫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3.3.5 方法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形态铅对牛血清白蛋白损伤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发射光谱
        4.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3 圆二色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环芳烃概述
        1.1.1 多环芳烃的性质
        1.1.2 多环芳烃的危害
    1.2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2.1 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特征
        1.2.2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来源
        1.2.3 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环境行为
    1.3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研究现状
        1.3.1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1.3.2 植物叶片多环芳烃积累与转化机制
        1.3.3 不同植物叶片富集多环芳烃能力的差异及影响因子
        1.3.4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萃取方法
        1.3.5 植物在检测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1.4 上海市典型绿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研究意义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的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方法的构建
    2.1 植物选择与样品采集
        2.1.1 植物选择
        2.1.2 样品采集
    2.2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的方法构建
        2.2.1 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
        2.2.2 净化与浓缩
        2.2.3 上机与检测
        2.2.4 质量控制
    2.3 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技术测定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最优参数探索
        2.3.1 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2.3.2 压力对超临界流体技术萃取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2.4 讨论
        2.4.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超声萃取的对比
        2.4.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高效快速溶剂萃取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植物选择与样品采集
    3.2 叶片形态特征测量方法
        3.2.1 叶片宽长比(W/L)
        3.2.2 叶片比表面积(SLA)
        3.2.3 叶片蜡质含量(Wax)
        3.2.4 气孔密度(SD)
        3.2.5 叶片粗糙度(Ra)
        3.2.6 表面自由能(SE)、极性分量 (Pol)及色散分量 (Dis)
    3.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4 不同树种叶片中多环芳烃总量的差异
    3.5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占比的差异
    3.6 不同单体多环芳烃的种间差异
    3.7 讨论
        3.7.1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总量的影响因素
        3.7.2 不同树种叶片吸附多环芳烃特征的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樟树叶片多环芳烃空间分布特征
    4.1 样点布置及样品采集
    4.2 城市化梯度指标设置
        4.2.1 距离指标
        4.2.2 人口密度
    4.3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及组成
        4.3.1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的总量特征
        4.3.2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4.3.3 各单体多环芳烃的含量特征
    4.4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总量空间分布格局
        4.4.1 多环芳烃总量的空间插值及行政区的差异
        4.4.2 多环芳烃总量在距离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4.4.3 多环芳烃总量在人口梯度上的空间分布
    4.5 讨论
        4.5.1 不同组分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
        4.5.2 不同组分多环芳烃的城乡差异
        4.5.3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城乡差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樟树叶片中多环芳烃源汇分析
    5.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处理
        5.1.2 相关性分析及变量筛选
        5.1.3 LUR模型构建
    5.2 上海市样点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5.3 城市生态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源与汇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CO2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及其测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研究意义
        1.1.1 超临界流体
        1.1.2 超临界流体萃取
        1.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CO_2超临界萃取过程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O_2超临界萃取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2.2 CO_2超临界萃取过程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2.3 CO_2超临界萃取装置研究现状
    1.3 CO_2超临界萃取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论文资助情况
        1.4.2 本文主要任务及研究内容
        1.4.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灰色理论与Peng-Robinson状态方程的萃取过程建模
    2.1 温度和压力的非等间隔灰色优化模型
        2.1.1 超临界萃取工艺
        2.1.2 灰色系统理论
        2.1.3 非等间隔序列与等间隔序列变换
        2.1.4 灰色优化模型建立
        2.1.5 等间隔序列与非等间隔序列变换
        2.1.6 非等间隔灰色优化模型精度校验
    2.2 Peng-Robinson状态方程
    2.3 非线性温度-压力模型解耦与PID控制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4.1 温度和压力的UEIGOM建模
        2.4.2 非线性温度-压力过程建模
        2.4.3 非线性温度-压力模型解耦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FE生产参数优化方法研究
    3.1 SFE生产过程参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分析
    3.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生产参数优化方法
        3.2.1 参数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3.2.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参数优化方法
        3.2.3 RBF神经网络训练算法
        3.2.4 基于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训练方法
    3.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SFE参数寻优方法
        3.3.1 粒子群寻优算法
        3.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SFE参数寻优方法
    3.4 生产参数优化结果及实验分析
        3.4.1 实验数据
        3.4.2 SFE萃取率预测实验
        3.4.3 不同样本下萃取率预测实验
        3.4.4 粒子群SFE生产参数寻优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性自抗扰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性能分析
    4.1 线性自抗扰理论及其性能分析
        4.1.1 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本结构
        4.1.2 扩张状态观测器传递函数
        4.1.3 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空间分析
    4.2 ESO标准化改造性能分析
        4.2.1 ESO标准化改造对对象增益的影响
        4.2.2 ESO标准化改造对极点的影响
    4.3 PD控制下系统闭环特性分析
        4.3.1 串联积分型对象闭环特性分析
        4.3.2 含一阶积分环节的二阶对象闭环特性分析
        4.3.3 通用二阶对象闭环特性分析
    4.4 自抗扰控制参数整定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超临界萃取过程控制方法
    5.1 SFE的压力-温度自抗扰控制模型
    5.2 基于一阶模型线性自抗扰的SFE过程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5.2.1 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5.2.2 仿真实验
    5.3 基于二阶模型线性自抗扰的SFE过程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5.3.1 二阶模型线性自抗扰SFE控制器设计
        5.3.2 仿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临界萃取生产控制系统及线性自抗扰算法的工程实现
    6.1 超临界萃取生产控制系统
        6.1.1 超临界萃取生产工艺
        6.1.2 超临界萃取生产控制系统
        6.1.3 WinCC人机界面
    6.2 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工程实现
    6.3 线性自抗扰控制调试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超临界萃取[J]. 陈贤伟,杨泞琪. 福建分析测试, 2021(06)
  • [2]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植物源食品农药多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张丹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导电复合材料工艺研究[D]. 陈云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张恺容,解铁民.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06)
  • [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J]. 黄沅玮. 食品工程, 2020(03)
  • [6]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植物叶片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J]. 田璐,马英歌,谭皓新,刘子桐,孙宁骁,殷杉. 环境化学, 2020(09)
  • [7]超临界二氧化碳连续萃取密封系统分析及关键设备设计[D]. 王烨尘.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铅的形态分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D]. 孙蕊蕊. 山东大学, 2020(12)
  • [9]上海市乔木叶片中多环芳烃的积累特征及空间源汇分析[D]. 田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10]CO2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及其测控技术研究[D]. 李丙林.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