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第八版已出版

《猪病》第八版已出版

一、《猪病学》第八版已面世(论文文献综述)

梅小强,曾忠花,徐函,赵鹏伟,刘永贵,李卫芬[1](2019)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其卵黄抗体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仔猪病毒性腹泻甚至死亡的关键诱因,而安全高效的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具有降低仔猪腹泻率、死亡率等优点已应用于生猪养殖。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为卵黄抗体在防治猪流行性腹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朱晓林[2](2010)在《三株不同亚型SIV HA基因与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H3N2、H9N2、H1N1三个不同亚型的猪流感病毒(Swininfluenza virus, SIV)的HA基因、NA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中H3N2、H9N2、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HA基因、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扩增三个不同亚型SIV HA基因、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进行扩增,然后将所扩增的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SW/SD/JT/07 (H3N2)HA基因长度约为1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65.2℅-81.8℅之间;HA0切割位点序列为PENQTR↓G,属非高致病性毒株;SW/SD/JT/07(H3N2) HA蛋白有7个糖基化位点,由于碱基突变缺少了一个糖基化位点,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SW/SD/JT/07(H3N2)与所有参考毒株HA蛋白上的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很保守,即98、134、136、138、226位分别为Tyr、Gly、Ser、Ala、Asn。SW/SD/JT/07 (H3N2)NA基因长为1413bp,编码470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65.1℅-91.8℅之间,NA基因系统发生分析表明SW/SD/JT/07(H3N2)与禽流感病毒H3N2亚型亲缘关系最近。SW/SD/JT/07NA(H3N2) NA蛋白与参考毒株的颈区63、64、65位置均无氨基酸缺失现象,可推测其对病毒的复制能力不会有很大影响。SW/SD/JT/07(H9N2)HA基因长度为1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HA0切割位点序列为R-S-S-R-G ,属非高致病性毒株;SW/SD/JT/07(H9N2) HA蛋白有8个糖基化位点,与参考毒株糖基化位点数一致;SW/SD/JT/07(H9N2)HA蛋白有5个受体结合位点,其中在190位氨基酸与其余参考毒株存在差异。SW/SD/JT/07 (H9N2)NA基因长为1413bp,编码470个氨基酸, SW/SD/JT/07 (H9N2)NA蛋白基质结合部与参考毒株一致,高度保守;SW/SD/JT/07 (H9N2)NA蛋白有五个抗原位点,SW/SD/JT/07(H9N2)在325位为D其余参考毒株均为N,SW/SD/JT/07与DC/HB/W1/04、CK/GS/2/99位置在398位为E,其余参考毒株为D或N;SW/SD/JT/07(H9N2) NA蛋白与CK/SH/F/98、DC/HB/W1/04、CK/GS/2/99、SW/GD/WXL/04、SW/SD/W4/03、SW/YN/Simao2/07一样在茎区63,64,65位发生氨基酸缺失。SW/SD/JT/07 (H9N2) H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82.5℅-98.6℅之间, N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在82.2℅-99.1℅之间。SW/SD/JT/07(H9N2)HA基因与NA基因系统发生分析表明SW/SD/JT/07与AIV H9N2亚型亲缘关系密切。SW/SD/JT/07 (H1N1)HA基因长为1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HA蛋白切割位点为IPSIQSR↓G,属于非高致病性毒株;HA蛋白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有6个在HA1蛋白上,有2个在HA2蛋白上,与个别参考毒株糖基化位点个数不同;HA蛋白上的受体结合位点除个别参考毒株在190位不有所不同。SW/SD/JT/07 (H1N1)NA基因长为1410p,编码469个氨基酸;NA基因颈部未发现氨基酸缺失现象;NA蛋白的头部有五个可能的抗原位点Ⅰ、Ⅱ、Ⅲ、Ⅳ和Ⅴ五个区段组成,在340位、346位、366位分别为P、I、N,其余参考毒株在相应位置的氨基酸分别为S、V、S; NA蛋白共有8个糖基化位点,与个别参考毒株的糖基化个数不同。根据HA基因、NA基因系统发生树分析,说明SW/SD/JT/07 (H1N1)与2009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几个参考毒株亲缘关系较远,不属于同一分支;根据NA基因系统发生分析表明SW/SD/JT/07(H1N1)与H1N1亚型禽流感病毒亲缘关系最近。本实验通过对三株不同亚型SIV HA基因与NA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防控SIV的流行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刘永宏[3](2010)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理学研究及其病毒的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母猪生殖衰竭和仔猪、成年猪呼吸困难,是影响养猪业最大的传染病之一。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成员,基因组长度约为15kb~15.5kb,至少含有9个开放阅读框架,编码20种以上成熟的蛋白质。根据基因型和抗原性的差异将PRRSV分为北美洲型和欧洲型两种,各自代表株分别为VR-2332株和LV株。2006年在中国暴发了空前规模巨大的猪高热症,感染猪达200万头以上,至少40万头死亡,这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威胁了全球养猪业和世界公共卫生。本研究为了分析猪高热症的真正原因,通过对北京各郊区县和周边地区15个猪养殖场(户)55个病例进行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以及通过对发病猪和病死猪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同时对冰冻病料和血清做了核酸和抗体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RRSV核酸阳性率为60%,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核酸阳性率为32.7%,PRRSV和PCV-2混合感染率为18.2%;此次猪高热症的主要病原是PRRSV,发病特点不同于以往典型的PRRS,同时有PCV-2的混合感染;PRRS病理组织学病变群主要为间质性肺炎、非化脓性脑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炎性脾肿、变质性心肌炎、急性间质性肾炎伴随肾病和出血、坏死性扁桃体炎、母猪子宫内膜炎、变质性肝炎和肝细胞可见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PRRSV阳性脏器为肺脏、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脑、肝脏、肾脏、肾上腺、胃肠和心脏;PRRSV阳性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黏膜上皮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上皮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杯状细胞、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软骨细胞。为了分析此次疫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原因,本研究将4份没有接种PRRS疫苗RT-PCR鉴定为单一PRRSV阳性的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经RT-PCR、IFA和电镜鉴定,表明分离到4株病毒且均为PRRSV,其TCID50均为10-6.5/0.1mL,命名为BJSY-1、BJPG、BJSD和BJBLZ株。进一步设计了相互重叠的16段引物,RT-PCR产物直接纯化、测序和拼接,得到4株PRRSV的全基因序列,运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的BJSY-1、BJPG、BJSD和BJBLZ株基因全长分别为15319nt、15315nt、15345nt和15316nt,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审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50744、FJ950746、FJ950747和FJ950745;本研究的4株与北美洲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3.3%~99.4%之间,与欧洲型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只有58.3%左右,均属于北美洲型亚群Ⅱ,且属于HP-PRRSV;ORF6基因与北美洲株同源性和欧洲株同源性均最高,其次是ORF2基因,再次是ORF7、ORF4和ORF5基因,同源性最低的是ORF3基因。本研究选择了HP-PRRSV BJSY-1株变异性最小的ORF6基因,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ORF6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重组质粒pET-ORF6转化BL21宿主菌后,鉴定构建成功后摸索合适条件诱导表达M蛋白,纯化回收得到了可溶性的具有免疫学反应活性的融合蛋白HIS-M,分子量约为39kDa。本研究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免疫原性好的抗原,为制备单抗或作为检测抗原奠定了基础。考虑到PRRSV抗体和抗原双阴性猪不易获得,试图寻找一种标准的且对PRRSV易感的实验动物代替猪来研究PRRSV,同时为了验证致病力增强的HP-PRRSV BJSY-1毒株是否可以感染其它动物。本研究对BALB/c小白鼠和日本大耳白兔进行了不同剂量的人工感染实验,攻毒后观察体温、体重等变化,按照实验设计定期剖检取材进行PRRSV核酸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白鼠和兔体温、体重等无异常变化,PRRSV核酸检测阴性,没有出现PRRSV特异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本研究证实了HP-PRRSV不感染BALB/c小白鼠和日本大耳白兔。

杨柳絮[4](2009)在《PRRSV ORF5基因与CSFV E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构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和猪瘟病毒E2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并进行小鼠的免疫试验,以探讨所构建重组质粒的免疫保护作用。试验由2部分构成:1.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的基因序列和猪瘟病毒E2的基因序列,将ORF5基因和E2基因分别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上后,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多克隆位点,琼脂糖电泳和测序表明成功构建包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和猪瘟E2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4.0-ORF5-E2,从而为其后续的免疫试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ORF5-E2经转化、提取、表达和纯化后,免疫小鼠,肢胫前肌注射100μg/只(50μg/腿),共3次,间隔1周。三免后10 d采血1次,间接ELISA检测抗体水平。并于第14 d、24 d、35 d、42 d、56 d及84 d采集组织样品,通过PCR检测重组质粒pcDNA4.0-ORF5-E2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ORF5-E2肌注小鼠后24d可检测到ELISA抗体,PCR方法可在小鼠肌肉、心、血液、肝、脾、肺、肾中检测到重组质粒pcDNA4.0-ORF5-E2,注射部位肌肉存留时间最长,84 d时仍能检测到。

王淑娟[5](2008)在《山东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造成目前养猪业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其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virus,PRRSV),该病毒在临床上引起母猪流产、早产、死胎、断奶仔猪肺炎,生长迟缓及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因此该研究调查了该病在山东的流行状况,对其分布及其影响传播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设计外侧引物F1、R1,扩增大小约400bp的片段,内侧引物F2、R2,扩增大小约170bp的片段,建立PRRSV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Ⅱ型(PCV-Ⅱ)、猪瘟病毒(CSFV)及空白对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PRRSV外,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Ⅱ型(PCV-Ⅱ)、猪瘟病毒(CSFV)及空白对照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将提取的RNA依次稀释,结果RT-PCR可以扩增出10-4稀释度的病毒核酸,而RT-nestPCR可以扩增出10-7稀释度的病毒核酸,后者的敏感性提高了1000倍。表明该研究建立的RT-nest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对山东省进行了PRRS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PRRS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每年的7、8月份;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多发;发病猪的年龄主要为3070日龄,其次为230日龄,怀孕母猪占17%,其他占3%;临床症状表现母猪繁殖障碍的占30%,表现仔猪呼吸道症状的占50%,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道症状的占30%,其他临床表现的占10%。应用本研究建立的PRRS套式PCR对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5个县市检出PRRSV,阳性检出率为12.5%100%,平均阳性率为34.4%。以上结果表明PRRS已成为危害当地养猪业的重要疫病。

孙新峰[6](2008)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试图应用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构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ORF5、ORF6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并进行小鼠的免疫试验,以探讨所构建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试验由3部分构成:1.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ORF5的基因序列,将ORF3和ORF5基因在克隆载体pMD18-T上串联后,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多克隆位点,琼脂糖电泳和测序表明成功构建包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ORF5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4.0-ORF3-ORF5。2.将ORF6和ORF3-ORF5基因串联后,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上,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ORF6-ORF3-ORF5。序列测定证明,重组质粒pcDNA4.0-ORF6-ORF3-ORF5包含完整的ORF6、ORF3和ORF5基因,从而为其免疫试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ORF3-ORF5、pcDNA4.0-ORF6-ORF3-ORF5经转化、提取和纯化后,小鼠后肢胫前肌注射100μg/只(50μg/腿),共2次,间隔2周。每隔7 d采血1次,检测ELISA抗体效价和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并分不同时间段采集组织样品,通过PCR检测pcDNA4.0-ORF6-ORF3-ORF5质粒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血清抗体水平首免后逐渐增高,2免后14~21 d逐渐达到高峰,且重组质粒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于2免后第7 d就能检测到中和抗体,随后快速上升,于第42 d达到最高。说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4.0-ORF6-ORF3-ORF5肌注小鼠后7 d可在肌肉、心、血液、肝、脾、肺、肾及脑组织中检测到,在血液、心肌中可存留84 d,注射部位肌肉存留时间最长,98 d时仍可检测到。

江云波[7](2007)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PRRS自1987年首次报道发现于美国以来,现已遍及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与地区,并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同其它病毒病的防制一样,免疫接种仍是预防与控制PRRS的主要措施。目前用于预防PRRS的主要商用疫苗是传统的常规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但由于存在弱毒疫苗散毒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得这两种疫苗的使用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因此,研制更安全、高效、廉价的新型疫苗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试验性疫苗普遍存在诱发保护性免疫不高的问题,使得对于PRRSV的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一直比较缓慢。鉴于此,本研究对PRRSV新型疫苗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构建了以西门利克森林病毒(SFV)为复制子的“自杀性”DNA疫苗和伪狂犬病毒(PRV)为载体的重组PRV-PRRS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并对构建的候选疫苗进行了免疫效力和免疫保护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天然ORF5基因的修饰ORF5基因编码的囊膜糖蛋白GP5是PRRSV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也是目前研制PRRSV新型疫苗的主要靶蛋白。但单独基于天然ORF5基因构建的一些试验性疫苗普遍存在诱发中和抗体缓慢和不高的问题。为了获得用于研制PRRSV新型疫苗的良好靶基因,将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PADRE)插入ORF5基因的中和表位和覆盖表位间,获得修饰后的ORF5基因ORF5m,以期达到充分暴露中和抗体表位,诱发更强的免疫应答的目的。进一步以DNA疫苗的形式进行了ORF5m的体外表达和免疫原性研究。Wsetern blot证实ORF5m能够表达25~26 kDa的GP5m蛋白,并能够较好地与PRRSV的高免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表明GP5m蛋白与天然的GP5蛋白同样定位于细胞质中。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DNA疫苗pCI-ORF5m诱导的中和抗体、抗GP5蛋白ELISA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优于未经修饰的DNA疫苗pCI-ORF5,表明修饰型ORF5m基因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PRRSV新型疫苗开发的候选靶基因。2、GP5/M异源二聚体的形成及其对GP5蛋白亚细胞定位和诱发免疫反应的影响由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与ORF6基因编码的M蛋白在成熟的病毒粒子和感染的细胞内可以形成异源二聚体GP5/M。为了探讨GP5蛋白和M蛋白体外共表达特性及对免疫反应的影响,分别构建了PRRSV ORF5、ORF6单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I-ORF5、pCI-ORF6和双基因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CI-ORF5/ORF6。转染BHK-21细胞,Westem blot检测证实共表达的GP5和M蛋白能够形成异源二聚体,并且这种异源二聚体的形成能促进GP5蛋白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后,发现共表达GP5和M蛋白的DNA疫苗pCI-ORF5/ORF6免疫小鼠于首免后4周开始产生可检测特异性中和抗体,到首免后8周达到最高,而pCI-ORF5和pCI-ORF6免疫组只有部分小鼠产生了可检测特异性中和抗体。并且pCI-ORF5/ORF6免疫组产生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最高。而且,GP5和M蛋白共表达免疫小鼠所产生的特异性抗GP5蛋白的ELISA抗体水平也显着增强。进一步进行仔猪免疫试验证实,pCI-ORF5/ORF6免疫仔猪于首免后10周中和抗体全部阳转(≥1∶8),而单独表达GP5蛋白的pCI-ORF5免疫仔猪至试验结束时未检测到特异性中和抗体的产生。研究表明GP5/M异源二聚体的形成可能与GP5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转运、定位相关,并可促进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3、PRRSV DNA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以小鼠为模型动物,探讨了ORF5m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的常规DNA疫苗pCI-ORF5m/ORF6和“自杀性”DNA疫苗pSFV-ORF5m/ORF6的免疫效力。结果,所有DNA疫苗免疫小鼠均于首免后4周产生了可检测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于首免后8周达到最高。共表达修饰型ORF5m和ORF6基因较共表达天然ORF5和ORF6基因的DNA疫苗能够诱发更高的中和抗体,而“自杀性”DNA疫苗又较常规DNA疫苗诱发更强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表明ORF5m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的“自杀性”DNA疫苗pSFV-ORF5m/ORF6能够诱发最高的中和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PRRSV新型候选疫苗。4、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PRV-PRRSV)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构建了以致弱的伪狂犬病毒(PRV)为载体表达PRRSV两种主要膜相关蛋白(GP5和M)的四种重组病毒,分别为rPRV-GP5(单独表达GP5)、rPRV-GP5m(单独表达修饰型GP5蛋白(GP5m))、rPRV-GP5-M(共表达GP5和M)和rPRV-GP5m-M(共表达GP5m和M)。体外表达试验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均能较好的表达外源目的基因,并且表达的GP5(或GP5m)和M蛋白能够形成GP5/M(或GP5m/M)异源二聚体。将这四种重组病毒免疫小鼠证实,四种PRV重组体均能诱发免疫动物产生与PRV亲本株相当的特异性抗PRV抗体和抵抗PRV致死剂量的攻击,并观察到诱发不同程度的特异性抗PRRSV的免疫应答。其中共表达GP5和M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GP5-M较单独表达GP5的重组病毒rPRV-GP5能够诱发更高的中和抗体。相比较而言,以ORF5m为候选基因构建的重组病毒rPRV-GP5m和rPRV-GP5m-M展示了更强的诱发中和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共表达GP5m和M蛋白的重组体rPRV-GP5m-M表现出最佳的免疫效果,于首免后10周6只免疫小鼠有两只的中和抗体达到了1∶32,并且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显着高于其他PRV重组体免疫组,表明rPRV-GP5m-M是一种新型的PRV-PRRSV二价基因工程候选疫苗。5、PRRSV新型候选疫苗对猪的免疫保护研究为了充分评价构建的两种PRRSV新型候选疫苗(“自杀性”DNA疫苗pSFV-ORF5m/ORF6和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GP5m-M)的免疫效力和免疫保护,进一步以PRRSV感染自然宿主仔猪为动物模型,分析其诱发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以及保护免疫动物免受强毒攻击的能力,并与PRRSV灭活苗进行比较。结果,rPRV-GP5m-M能够诱发与PRV亲本株相当的针对PR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和ELISA抗体。pSFV-ORF5m/ORF6和rPRV-GP5m-M免疫仔猪于首免后42d产生可检测的特异性抗PRRSV的中和抗体(1∶4),随后逐渐上升,而PRRSV灭活苗免疫仔猪在攻毒前PRRSV中和抗体一直为阴性。所有免疫仔猪于首免后63d用5×105.0TCID50(5mL)PRRSV YAl强毒株进行攻击后,pSFV-ORF5m/ORF6和rPRV-GP5m-M免疫仔猪的中和抗体水平进一步快速上升,于攻毒后17-21d时达到1∶128~1∶256。并且,pSFV-ORF5m/ORF6和rPRV-GP5m-M免疫仔猪在攻毒前也产生了较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并于攻毒后进一步增强,而灭活苗免疫仔猪对照组在攻毒后仅产生了较微弱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攻毒后的临床保护方面,与灭活苗相比,pSFV-ORF5m/ORF6和rPRV-GP5m-M免疫仔猪显示了更平稳的体温波动、更短时间的病毒血症、更低的鼻拭子、扁桃体拭子和组织病毒检出率、更温和的肺和淋巴结损伤,展示了更为有效的免疫保护。

赖维莉[8](2006)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N基因的原核表达探索及M-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毒,引起猪的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该病以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PRRSV是目前养猪业中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自九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发现以来,现已在全国呈蔓延趋势,所以对PRRSV的检测及预防尤为重要,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诊断方法对于PPRSV的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Pst Ⅰ对重组质粒pMD18-T-MN进行双酶切,回收获取MN基因片段后将其亚克隆至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表达质粒用Pvu Ⅱ进行单酶切鉴定,EcoR Ⅰ和Pst Ⅰ进行双酶切鉴定;经酶切初步鉴定后,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将其序列与pMD18-T-MN上M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未发生碱基突变。由此可知,本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V MN。将重组表达质粒pBV MN转化宿主菌DH5α,重组表达质粒菌经30℃活化过夜后,1∶50稀释到LB培养基增殖培养,待浓度达到OD600=0.2~0.4时,迅速升温至42℃诱导4~6h,收集细菌,裂解后经SDS-PAGE可检测到一条分子量约为19kd的目的蛋白条带,经蛋白质分析软件Bandscan分析,其表达量可达19.1%;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PRRSV血清所识别,与预期的M基因表达产物相一致,而N基因的表达产物未检测到。将重组表达质粒菌进行温度敏感诱导表达,之后对表达的重组M蛋白进行纯化用作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立了ELISA最佳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3.5μg/ml,37℃ 1h,4℃过夜,血清(1∶40)和酶标SPA(1∶80)分别在37℃温育1h,加底物溶液常温显色5分钟后观察结果。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阻断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将建立的M-ELISA方法与美国IDEXX公司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相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3%和93.5%,符合率达到89%,统计学分析,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用M-ELISA操作程序对来自四川地区不同猪场的168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各地不同猪场的血清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PRRS抗体,各猪场的PRRS污染率在5.9%~67.6%之间,平均阳性率为39.9%。

赵武[9](2005)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双基因及佐剂活病毒载体疫苗与DNA疫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PRRS自1987年首次报道发现于美国以来,现已遍及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与地区,并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同其它多数病毒病的防制一样,免疫接种仍是预防与控制PRRS的主要措施。目前用于预防PRRS的主要商用疫苗是传统常规疫苗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但已证实弱毒苗存在散毒及高几率毒力返强的安全隐患,国外许多国家已禁用弱毒苗。灭活苗尽管安全性较好,但不仅需多次重复接种,而且免疫效果不理想,还经常可导致免疫失败。因此,迫切需要更安全、高效、廉价的新型疫苗来预防和控制PRRS的发生与流行。 蛋白转导是新近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技术。其高效的跨膜转运功能和在细胞间自主传递的特点,为提高新型疫苗免疫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目前已证实具有独特蛋白转导特性的来源于a-疱疹病毒亚科的VP22同源物,能显着提高与之融合的外源蛋白的递呈效率进而提高其免疫原性,并证实可显着提高DNA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效应,其中牛疱疹病毒1型(BHV-1)VP22是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的新型高效的蛋白转导免疫增强佐剂分子。 鉴于此,本研究以PRRSV两个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经修饰具有更好免疫原性的ORF5基因(ORF5M)以及ORF6基因为靶基因,以BHV-1 VP22为免疫增强佐剂分子,开展了以伪狂犬病毒(PRV)为载体的PRRS双基因及佐剂活病毒载体疫苗以及PRRS双基因及佐剂DNA疫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双基因及佐剂重组伪狂犬病毒TK-/gE-/VP22E+/VP22M+的构建与免疫反应采用PCR方法从含BHV-1 VP22基因及PRRSV ORF5M基因的质粒中,扩增到不含终止子的VP22基因以及ORF5M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经序列测定证实两基因均未发生碱基突变。将ORF5M及VP22基因依次插入到PRV通用转移载体pIECMV中,构建了含VP22-ORF5M融合基因的PRV转移质粒pIECMV-VP22ORF5M。再将与VP22基因融合的PRRSV ORF6基因表达盒插入到pIECMV-VP22ORF5M中,构建了含VP22-ORF5M与VP22-ORF6融合基因的PRV转移质粒pIECMV-VP22ORF5M-VP22ORF6。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转移质粒与EcoRI线性化后的PRV gE基因缺失标记疫苗株TK-/gE-/LacZ+基因组共转染IBRS-2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PE)的转染产物经蚀斑纯化结合PCR扩增筛选,构建了融合表达VP22与ORF5M基因的单基因及佐剂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TK-/gE-/VP22E+,以及共表达与VP22融合的ORF5M与ORF6基因的双基因及佐剂rPRV TK-/gE-/VP22E+/VP22M+,并经PCR、Southern blot、Western blot、IFA证实构建正确,外源融合基因得到表达,并具有免疫学活性。而且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rPRV在IBRS-2或PK-15细胞上的增殖。

张曹民[10](2005)在《上海地区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文中指出为了解上海市规模化猪场的猪流感(SI)的流行状况,我们于2001~2002年对上海市郊区部分猪场进行了SI的流行状况调查、血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 对上海市6个区县的76个猪场的SI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证实上海地区的养猪场普遍发生或流行过SI,并往往会继发或并发其它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对6个区(县)的25个猪场进行了SI血清学调查,采集了500份血清样品,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猪血清中存在SI H1和H3病毒抗体。HI试验检测SI H1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47%,H3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6%;ELISA试验检测SI H1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57%。种猪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及抗体效价明显高于肉猪和保育猪。 从6个区(县)12个猪场采集到192头猪的鼻拭子,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3株病毒分离物,经鉴定为SI H1病毒。

二、《猪病学》第八版已面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病学》第八版已面世(论文提纲范文)

(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其卵黄抗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DV概述
    1.1 PED的流行病学
    1.2 PEDV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1.3 PEDV的致病机理
2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2.1 IgY的优势
    2.2 IgY的作用机理
    2.3 IgY在猪流行型腹泻中的应用
3 小结

(2)三株不同亚型SIV HA基因与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SIV的病原学特征
    1.2 SIV亚型的分类
    1.3 SIV的特性
    1.4 SI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1.5 SIV 的种间传播机制
    1.6 SIV 的流行病学
    1.7 SIV 的抗原变异
    1.8 SIV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9 SIV 诊断技术
    1.10 防制
    1.11 公共卫生学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毒
    2.2 试剂和仪器
    2.3 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RT-PCR扩增结果
    3.2 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结果
    3.3 序列分析结果
4.讨论
    4.1 H3N2亚型HA基因、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讨论
    4.2 H9N2亚型HA基因、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讨论
    4.2 H9N2亚型HA基因、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SW/SD/JT/07(H3N2) HA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2:SW/SD/JT/07(H3N2) NA 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3:SW/SD/JT/07(H9N2) HA 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4:SW/SD/JT/07(H9N2) NA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5:SW/SD/JT/07(H1N1) HA基因测序结果
    附录6:SW/SD/JT/07(H1N1) NA基因测序结果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理学研究及其病毒的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病原学
        1.2.1 PRRSV 的基本特征
        1.2.2 PRRSV 的起源学说
        1.2.3 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1.2.4 细胞培养和 PRRSV 的分离
        1.2.5 PRRSV 基因结构及遗传变异
        1.2.6 PRRSV 蛋白的体外表达与应用
        1.2.7 PRRSV 在猪体内的分布
    1.3 PRRSV 免疫学与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4.1 传染源
        1.4.2 易感动物
        1.4.3 传播途径
        1.4.4 流行规律
        1.4.5 影响 PRRS 流行或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1.4.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中国的发生于流行
    1.5 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
        1.5.1 临床症状
        1.5.2 病理学变化
    1.6 PRRS 的诊断
        1.6.1 病原鉴定
        1.6.2 血清学实验
    1.7 预防、控制与扑灭
        1.7.1 预防
        1.7.2 控制与扑灭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HP-PRRS 的病理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自然病例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
        2.2.2 自然病例临床症状
        2.2.3 自然病例血清学检查
        2.2.4 自然病例核酸检测
        2.2.5 自然病例病理学检查
        2.2.6 人工感染 HP-PRRSV 病例
    2.3 讨论
        2.3.1 高热病病因分析
        2.3.2 发病特点分析
        2.3.3 病理学分析
        2.3.4 抗原定位分析
        2.3.5 发病机理分析
    2.4 结论
3 4 株 HP-PRRSV 的分离和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病毒增殖
        3.2.2 RT-PCR 结果
        3.2.3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鉴定
        3.2.4 透射电镜观察
        3.2.5 TCID50的测定
        3.2.6 病毒血凝性实验
    3.3 讨论
        3.3.1 PRRSV 的分离
        3.3.2 PRRSV 的鉴定
    3.4 结论
4 4 株 HP-PRRSV 的遗传演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PCR 结果
        4.2.2 4 株 PRRSV 基因序列分析
        4.2.3 BJSY-1 株各蛋白生物学信息剖析
    4.3 讨论
        4.3.1 关于5′UTR、ORF1 和3′UTR 的分析
        4.3.2 关于ORF2~ORF7 的分析
        4.3.3 关于BJSY-1 株的详细分析
    4.4 结论
5 HP-PRRSV ORF6 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其纯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ORF6 基因片段的扩增
        5.2.2 重组质粒双酶切及 PCR 鉴定
        5.2.3 重组质粒的测序与序列分析
        5.2.4 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的确定
        5.2.5 ORF6 表达产物的SDS-PAGE 检测和Western-blot 分析
        5.2.6 融合表达产物的可溶性鉴定
        5.2.7 M 蛋白纯化效果分析
    5.3 讨论
    5.4 结论
6 HP-PRRSV 对实验动物致病性的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PRRSV 对试验小白鼠的感染性结果
        6.2.2 PRRSV 对试验兔的感染性结果
    6.3 讨论
        6.3.1 PRRSV 不感染小白鼠和兔
        6.3.2 不感染小白鼠和兔的原因分析
    6.4 结论
7 论文结论和创新点
    7.1 论文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PRRSV ORF5基因与CSFV E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分子生物学和疫苗研究进展
        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形态和理化特征
        1.2 PRRSV 的基因组结构
        1.3 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
        2.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
        2.1 传统疫苗
        2.2 新型疫苗
    综述二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和疫苗研究进展
        1 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形态和理化特征
        1.2 CSFV 的基因结构
        1.3 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
        2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2.1 传统疫苗
        2.2 新型疫苗
第二章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ORF5 基因与猪瘟E2 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1 材料
        2.1.1 病料与工程菌
        2.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培养基及配制
    2.2 方法
        2.2.1 ORF5、E2 基因的获得
        2.2.2 克隆载体pMD-ORF5、pMD-E2 的构建
        2.2.3 克隆载体pMD-ORF5、pMD-E2 的鉴定
        2.2.4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 的构建
        2.2.5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 的鉴定
        2.2.6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E2 的构建
        2.2.7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E2 的鉴定
    2.3 结果
        2.3.1 ORF5、E2 基因的获得
        2.3.2 克隆载体pMD-ORF5 和pMD-E2 的PCR 与酶切鉴定
        2.3.3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 的PCR 与酶切鉴定
        2.3.4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5-E2 的PCR 与酶切鉴定
        2.3.5 测序鉴定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注射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3.1 材料
        3.1.1 质粒和菌种
        3.1.2 试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与纯化
        3.2.2 试验小鼠分组及采样
        3.2.3 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 法检测
        3.2.4 pcDNA4.0-ORF5-E2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
    3.3 结果
        3.3.1 血清抗体的ELISA 检测
        3.3.2 pcDNA4.0-ORF5-E2 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3.4 讨论
        3.4.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效果
        3.4.2 影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效果的因素
        3.4.3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山东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PRRS 的危害与流行特点
    2 PRRSV 的致病机理
    3 PRRSV 的生物学特性
    4 PRRSV 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培养
    5 PRRSV 分子生物学研究
        5.1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表达
        5.2 病毒蛋白
    6 PRRS 诊断方法研究
        6.1 病原的分离
        6.2 血清学检测
        6.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7 PRRS 防制技术研究
        7.1 传统常规疫苗
        7.2 亚单位疫苗
        7.3 DNA 疫苗
    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实验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套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毒与细菌
        1.1.2 载体与受体菌
        1.1.3 仪器和试剂
        1.1.4 溶液的配置
        1.1.5 引物设计
        1.2 方法
        1.2.1 病毒核酸的提取
        1.2.2 RT-nestPCR 扩增
        1.2.3 PCR 产物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1.2.4 特异性实验
        1.2.5 敏感性实验
    2 结果
        2.1 RT-nestPCR 扩增结果
        2.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结果
        2.3 序列测定结果
        2.4 特异性试验结果
        2.5 敏感性试验结果
        2.6 对疑似样品的检测结果
    3 讨论
试验二 山东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仪器和试剂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1.2.2 PCR 检测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山东的发病情况
        3.2 预防与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概述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
        1.2.1 临床症状
        1.2.2 病理变化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1.3.1 血清学诊断技术
        1.3.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1.3.3 其它检测技术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第二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概述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理化性质
    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变异与侵入机理
        2.3.1 病毒基因变异与重组
        2.3.2 病毒的侵入机理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2.4.1 主要结构蛋白
        2.4.2 次要结构蛋白
第三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研究进展
    3.1 PRRS 传统疫苗
        3.1.1 PRRS 灭活疫苗
        3.1.2 PRRS 弱毒疫苗
    3.2 PRRS 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3.2.1 基因疫苗
        3.2.2 亚单位疫苗
        3.2.3 活载体疫苗
    3.3 展望
第四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ORF5 双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1 材料
        4.1.1 PRRSV 病料与工程菌
        4.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培养基及配制
    4.2 方法
        4.2.1 ORF3、ORF5 基因的获得
        4.2.2 克隆载体pMD-ORF3 的构建
        4.2.3 克隆载体pMD-ORF3 的PCR 与酶切鉴定
        4.2.4 克隆载体pMD-ORF3-ORF5 的构建
        4.2.5 克隆载体pMD-ORF3-ORF5 的鉴定
        4.2.6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3-ORF5 的构建
        4.2.7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3-ORF5 的鉴定
    4.3 结果
        4.3.1 ORF3、ORF5 基因的获得
        4.3.2 克隆载体pMD-ORF3 的PCR 与酶切鉴定
        4.3.3 克隆载体pMD-ORF3-ORF5 的鉴定
        4.3.4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3-ORF5 的鉴定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ORF5、ORF6 三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5.1 材料
        5.1.1 质粒、PRRSV 病料与工程菌
        5.1.2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5.1.3 主要试剂
        5.1.4 主要仪器
        5.1.5 培养基及配制
    5.2 方法
        5.2.1 ORF6 基因的获得
        5.2.2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 的构建
        5.2.3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 的鉴定
        5.2.4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ORF3-ORF5 的构建
        5.2.5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ORF3-ORF5 的鉴定
    5.3 结果
        5.3.1 ORF6 基因的获得
        5.3.2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 的鉴定
        5.3.3 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ORF6-ORF3-ORF5 的鉴定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注射小鼠的免疫学研究
    6.1 材料
        6.1.1 质粒和菌种
        6.1.2 试验动物
        6.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6.1.4 主要仪器
    6.2 方法
        6.2.1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与纯化
        6.2.2 试验小鼠分组及采样
        6.2.3 血清抗体的ELISA 检测
        6.2.4 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
        6.2.5 pcDNA4.0-ORF6-ORF3-ORF5 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6.3 结果
        6.3.1 血清抗体的ELISA 检测
        6.3.2 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
        6.3.3 pcDNA4.0-ORF6-ORF3-ORF5 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6.4 讨论
        6.4.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6.4.2 影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6.4.3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疫苗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2 PRRS的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1.3 PRRSV病原特性
        1.3.1 PRRSV的分类
        1.3.2 PRRSV的理化学特性
        1.3.3 PRRSV的抗原性
        1.3.4 PRRSV的细胞增殖特性
        1.3.5 PRRSV的致病机理及生物学特性
    1.4 PRRSV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1 PRRS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4.2 PRRSV的蛋白质
        1.4.3 PRRSV的基因组变异和RNA重组
        1.4.4 PRRSV的抗原性变异
        1.4.5 PRRSV的毒力变异
        1.4.6 PRRSV的准种
    1.5 PRRSV的免疫学反应
        1.5.1 抗PRRSV的体液免疫反应
        1.5.2 抗PRRSV的细胞免疫反应
        1.5.3 PRRSV与免疫抑制
    1.6 PRRS疫苗研究进展
        1.6.1 PRRS传统常规疫苗
        1.6.2 PRRS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第2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毒株、细胞与菌株
        3.1.2 载体与质粒
        3.1.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3.1.4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3.1.5 免疫反应试验所用抗原及血清
        3.1.6 主要缓冲液与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3.1.7 实验动物
    3.2 试验方法
        3.2.1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3.2.2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
        3.2.3 线性质粒DNA末端去磷酸化
        3.2.4 质粒DNA片段的3′凹端补平
        3.2.5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回收与纯化
        3.2.6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3.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3.2.8 连接产物的转化
        3.2.9 质粒的制备与鉴定
        3.2.10 伪狂犬病毒(PRV)基因组DNA的提取
        3.2.11 脂质体共转染法
        3.2.12 重组病毒的蚀斑纯化
        3.2.13 PCR检测目的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整合
        3.2.14 Southern blot印迹分析
        3.2.15 质粒转染(脂质体介导转染法)
        3.2.1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目的蛋白的体外表达
        3.2.17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3.2.18 GP5-ELISA试验
        3.2.19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的测定
        3.2.20 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3.2.21 细胞免疫的检测
        3.2.22 样品总RNA的提取
        3.2.23 PRRSV的RT-PCR检测
        3.2.24 PRRSV的巢式RT-PCR(nested RT-PCR,RT-nPCR)检测
        3.2.25 动物试验
        3.2.26 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泡巨噬细胞的获取
        3.2.27 PRRSV病毒粒子的粗提制备
        3.2.28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ORF5m基因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4.1.1 表达PRRSV修饰型ORF5基因(ORF5m)的构建
        4.1.2 Western blot检测ORF5m基因体外表达活性
        4.1.3 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ORF5m基因的表达
        4.1.4 免疫小鼠的ELISA抗体水平
        4.1.5 免疫小鼠的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4.1.6 pCI-ORF5与pCI-ORF5m免疫小鼠诱导的T细胞增殖反应比较
    4.2 ORF5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诱发免疫应答的研究
        4.2.1 ORF5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4.2.2 GP5和M蛋白共表达形成异源二聚体的鉴定
        4.2.3 GP5和M蛋白共表达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4.2.4 免疫小鼠中和抗体的检测
        4.2.5 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4.2.6 免疫小鼠抗GP5蛋白ELISA抗体的检测
        4.2.7 GP5和M蛋白共表达诱发免疫仔猪中和抗体的检测
        4.2.8 GP5和M蛋白共表达诱发免疫仔猪细胞免疫的检测
    4.3 PRRSV新型DNA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研究
        4.3.1 ORF5m和ORF6双基因共表达DNA疫苗pCI-ORF5m/ORF6的构建
        4.3.2 "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
        4.3.3 ORF5m和ORF6双基因体外共表达检测
        4.3.4 DNA疫苗诱发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4.3.5 DNA疫苗诱发细胞免疫水平检测
    4.4 PRRSV新型PRV载体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研究
        4.4.1 转移质粒的构建
        4.4.2 重组病毒的构建与纯化
        4.4.3 重组病毒的Southern杂交鉴定
        4.4.4 重组病毒的Western blot鉴定
        4.4.5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重组病毒在细胞上增殖的影响
        4.4.6 重组病毒免疫小鼠抗PR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4.4.7 重组病毒免疫小鼠抗PRV保护性试验
        4.4.8 免疫小鼠特异性针对PRRSV的中和抗体
        4.4.9 免疫小鼠特异性针对PRRSV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4.5 pSFV-ORF5m/ORF6和rPRV-GP5m-M在猪体的免疫保护研究
        4.5.1 免疫仔猪诱发抗PRV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检测
        4.5.2 免疫仔猪诱发抗PRRSV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检测
        4.5.3 免疫仔猪诱发抗PRRS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
        4.5.4 攻毒后的临床症状和体温变化
        4.5.5 攻毒后免疫仔猪的体重变化
        4.5.6 病毒血症和排毒
        4.5.7 组织中病毒的分布
        4.5.8 组织病理变化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GP5和M蛋白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5.1.2 GP5和M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5.1.3 共表达GP5和M蛋白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5.1.4 ORF5基因的修饰及其诱发的免疫应答
        5.1.5 PRRSV新型DNA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
        5.1.6 PRRS活病毒载体疫苗载体毒株的选择
        5.1.7 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表达
        5.1.8 rPRV-PRRSV最佳候选疫苗株的确定
        5.1.9 rPRV-GP5m-M和pSFV-ORF5m/ORF6的免疫保护
        5.1.10 PRRSV感染与免疫的相互作用探讨及新型疫苗发展的再思考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N基因的原核表达探索及M-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1.1 实验材料
        1.1.1 质粒和菌株
        1.1.2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重组表达质粒pBVMN的构建与鉴定
        2.1.1 MN基因片断的制备
        2.1.1.1 重组质粒菌pMD18-T-MN的培养
        2.1.1.2 重组质粒pMD18-T-MN的提取
        2.1.1.3 重组质粒pMD18-T-MN的鉴定
        2.1.1.4 MN基因片段的获取
        2.1.2 表达质粒pBV220的制备
        2.1.2.1 表达质粒pBV220的鉴定
        2.1.2.2 表达载体pBV220的制备
        2.1.3 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的制备
        2.1.4 表达载体pBV MN的构建
        2.1.5 重组质粒菌的筛选
        2.1.6 重组质粒pBV MN的鉴定
        2.1.6.1 单酶切鉴定
        2.1.6.2 双酶切鉴定
        2.1.6.3 MN基因序列测定
        2.2 M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鉴定
        2.2.1 兔抗PRRSV的制备
        2.2.2 M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最佳诱导条件的选择
        2.2.3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分析
        2.3 PRRSV-SCQ M蛋白用于诊断抗原的研究
        2.3.1 M蛋白的获得
        2.3.2 M蛋白含量的测定
        2.3.3 酶标SPA的制备
        2.3.4 待测血清中抗E.coli成分的除去
        2.3.4.1 正常E.coli裂解物上清的制备
        2.3.4.2 以正常E.coli成分吸附待测血清中的抗E.coli抗体
        2.3.5 M—ELISA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2.3.5.1 酶标SPA工作浓度的选择
        2.3.5.2 M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选择
        2.3.6 M-ELISA方法
        2.3.7 M—ELISA特异性试验
        2.3.8 M—ELISA重复性试验
        2.3.9 与IDEXX公司试剂盒比较试验
        2.3.10 本地血清检测
二 结果与分析
    1 重组表达质粒pBVMN的构建与鉴定
        1.1 重组质粒pMD18-T-MN的鉴定
        1.2 表达质粒pBV220的鉴定
        1.3 重组质粒pBV MN的鉴定
        1.3.1 重组质粒pBV MN的酶切鉴定
        1.3.2 MN基因序列测定
    2 M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定
        2.1 兔抗PRRSV效价测定
        2.2 M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最佳诱导条件的选择
        2.3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分析
    3 PRRSV-SCQ M蛋白用于诊断抗原的研究
        3.1 M蛋白含量的测定
        3.2 酶标SPA工作浓度的选择
        3.3 M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选择
        3.4 判定标准的确定
        3.5 ELISA特异性试验
        3.5.1 竞争性抑制试验
        3.5.2 交叉试验
        3.5 M—ELISA重复性试验
        3.5.1 批内重复试验
        3.5.2 批间重复试验
        3.6 与IDEXX公司试剂盒比较试验
        3.7 本地血清检测
三 讨论
    1 表达载体pBV220
    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3 MN基因的诱导表达
    4 蛋白的纯化
    5 M-ELISA方法和样品检测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目录

(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双基因及佐剂活病毒载体疫苗与DNA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1.2 PRRS的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1.3 PRRSV病原特性
        1.3.1 PRRSV的分类
        1.3.2 PRRSV的理化学特性
        1.3.3 PRRSV的抗原性
        1.3.4 PRRSV的细胞增殖特性
        1.3.5 PRRSV的致病机理及生物学特性
    1.4 PRRSV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1 PRRS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1.4.2 PRRSV的蛋白质
        1.4.3 PRRSV的基因组变异和RNA重组
        1.4.4 PRRSV的抗原性变异
        1.4.5 PRRSV的毒力变异
        1.4.6 PRRSV的准种
        1.4.7 PRRSV的单克隆抗体
    1.5 PRRSV的免疫学反应
        1.5.1 抗PRRSV的体液免疫反应
        1.5.2 抗PRRSV的细胞免疫反应
        1.5.3 PRRSV与免疫抑制
    1.6 PRRS疫苗研究进展
        1.6.1 PRRS传统常规疫苗
        1.6.2 PRRS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1.7 免疫佐剂简介
        1.7.1 免疫佐剂应用的优点
        1.7.2 免疫佐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1.8 蛋白转导
        1.8.1 蛋白转导的发现
        1.8.2 PTD结构组成特点
        1.8.3 VP22 PTD作用特点
        1.8.4 VP22 PTD作用机理
        1.8.5 VP22蛋白转导的应用前景
第2章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毒株、细胞与菌株
        3.1.2 载体与质粒
        3.1.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3.1.4 本研究中所用的PCR引物
        3.1.5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3.1.6 免疫反应试验所用抗原及血清
        3.1.7 主要缓冲液与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3.1.8 实验动物
        3.1.9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目的外源基因的PCR扩增
        3.2.2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3.2.3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
        3.2.4 线性质粒DNA末端去磷酸化
        3.2.5 质粒DNA片段的3′凹端补平
        3.2.6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回收与纯化
        3.2.7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3.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3.2.9 连接产物的转化
        3.2.10 质粒的制备与鉴定
        3.2.11 伪狂犬病毒(PRV)基因组DNA的提取
        3.2.12 脂质体共转染法
        3.2.13 重组病毒的蚀斑纯化
        3.2.14 PCR检测目的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整合
        3.2.15 Southern blot印迹分析
        3.2.16 质粒转染(脂质体介导转染法)
        3.2.17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目的蛋白的体外表达
        3.2.18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体外表达
        3.2.19 间接ELISA试验
        3.2.20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
        3.2.21 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
        3.2.22 细胞免疫的检测
        3.2.23 动物试验
        3.2.2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rPRV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
        4.1.1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rPRV的构建流程
        4.1.2 单基因及佐剂rPRV TK~-/gE~-/VP22E~+的构建
        4.1.2.1 含VP22-ORF5M融合基因转移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4.1.2.2 rPRV TK~-/gE~-/VP22E~+的筛选与纯化
        4.1.2.3 rPRV TK~-/gE~-/VP22E~+的PCR鉴定
        4.1.2.4 rPRV TK~-/gE~-/VP22E~+的Southern blot鉴定
        4.1.2.5 rPRV TK~-/gE~-/VP22E~+的IFA试验
        4.1.2.6 rPRV TK~-/gE~-/VP22E~+的Western blot鉴定
        4.1.3 双基因及佐剂rPRV TK~-/gE~-/VP22E~+/VP22M~+的构建
        4.1.3.1 含VP22-ORF5M及VP22-ORF6融合基因转移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4.1.3.2 rPRV TK~-/gE~-/VP22E~+/VP22M~+的筛选与纯化
        4.1.3.3 rPRV TK~-/gE~-/VP22E~+/VP22M~+的PCR鉴定
        4.1.3.4 rPRV TK~-/gE~-/VP22E~+/VP22M~+的Southern blot鉴定
        4.1.3.5 rPRV TK~-/gE~-/VP22E~+/VP22M~+的IFA试验
        4.1.3.6 rPRV TK~-/gE~-/VP22E~+/VP22M~+的Western blot鉴定
        4.1.4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重组病毒在细胞上增殖的影响
        4.1.5 重组病毒对BALB/c小鼠的安全性试验
        4.1.6 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对PRV的保护性试验
        4.1.7 重组病毒对BALB/c小鼠的免疫试验
        4.1.7.1 重组病毒免疫小鼠的抗PRRSV及PRV中和抗体检测
        4.1.7.2 重组病毒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试验
    4.2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DNA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
        4.2.1 单基因及佐剂DNA疫苗表达质粒pCI-VP22ORF5M的构建与鉴定
        4.2.2 双基因及佐剂DNA疫苗表达质粒pCI-VP22ORF5M-VP22ORF6的构建与鉴定
        4.2.3 IFA检测目的融合蛋白的体外表达
        4.2.4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融合蛋白的体外表达
        4.2.5 DNA疫苗的动物免疫试验
        4.2.5.1 DNA疫苗抗E(GP5)特异性ELISA抗体检测
        4.2.5.2 DNA疫苗抗PRRSV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4.2.5.3 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反应检测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PRRS新型疫苗靶基因的选择
        5.1.2 BHV-1 VP22作为PRRS新型疫苗免疫佐剂
        5.1.3 PRRSV的ORFSM基因及BHV-1 VP2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5.1.4 PRRS活病毒载体疫苗载体毒株的选择
        5.1.5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rPRV的构建
        5.1.6 外源基因在重组病毒中的表达
        5.1.7 外源基因的插入对重组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
        5.1.8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rPRV诱导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
        5.1.9 PRRS DNA疫苗真核表达载体的选择及表达质粒的纯化处理
        5.1.10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DNA疫苗靶抗原蛋白的表达
        5.1.11 PRRS单/双基因及佐剂DNA疫苗诱导实验动物的免疫反应
        5.1.12 PRRS新型疫苗的发展前景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上海地区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猪流感研究进展
        1.概述
        2.病原学
        3.流行病学
        4.诊断学
        5.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上海地区猪流感的流行状况调查
        1.调查对象和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上海地区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四、《猪病学》第八版已面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及其卵黄抗体研究进展[J]. 梅小强,曾忠花,徐函,赵鹏伟,刘永贵,李卫芬. 畜牧与兽医, 2019(07)
  • [2]三株不同亚型SIV HA基因与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D]. 朱晓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3]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理学研究及其病毒的序列分析[D]. 刘永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4]PRRSV ORF5基因与CSFV E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D]. 杨柳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5]山东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 王淑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多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学研究[D]. 孙新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 江云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N基因的原核表达探索及M-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D]. 赖维莉.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双基因及佐剂活病毒载体疫苗与DNA疫苗研究[D]. 赵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2)
  • [10]上海地区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和病毒分离鉴定[D]. 张曹民.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标签:;  ;  ;  ;  ;  

《猪病》第八版已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