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窦星辰[1](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万英[3](2020)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地位要求高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而“意识形态漂浮在话语之中”,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有话语体系作为支撑。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单位是话语,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要有效果,关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要有效,沿着“话语——话语体系——话语权”的路线是争夺话语权的一般规律。因而,话语有效是高校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有效的要素之一,也是其逻辑起点。基于话语对构建话语体系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价值,本文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由七部分构成,即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概述国内外学术界对意识形态话语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并对之进行简要评析。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阐释核心概念、厘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论述有效性的内涵及表现形式。第一章从文本出发,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概述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理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在中国的渊源脉流。本章还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为建构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阐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主要从它的本质属性、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的影响、凝聚高校师生的功能,以及它对话语体系的建构作用,对话语权的维护作用等方面论述它的评价标准。第三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基本要素。本章论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第四章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大学生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影响,三重话语存在内在的张力。对于这些话语,重点是把其消极性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规避、消解其危害性,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些话语,而是要排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第五章论述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面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诸多挑战,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理论,提出从五个方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主体能动性方面,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责。发展动力方面,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确保话语的生命力,而创新是有原则的创新。硬实力方面,主张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以硬实力破解西方的话语迷障。软实力方面,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话语,以文化软实力夯实话语的凝聚力。话语机制方面,发挥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消解其消极作用。而转换的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各种话语的优势,而不是以一种话语否定另一种话语。

王葳[4](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加快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实施了中西部“一地一策、一校一案”的部省合建高校政策,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建设,指导合建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使之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高地。部省合建高校政策实施以来,教育部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了 14所高校部省合建方案,14所部省合建高校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征程。部省合建高校以学科建设为牵引,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国家和中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学科集群,将成为中西部区域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优势产业创新的策源地。部省合建高校优势学科互补、协同发展,将逐渐形成14所部省合建高校的学科共同体。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优势学科,推进优势学科集群对接产业集群,从而跨越学科边界、校际藩篱,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的建设关键是由高校、企业、科研所组成的科研团队,遵循共同价值目标、共同学术规范、共同理想信念、共同使命任务、共同行为模式等五大原则,从而使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的建设不仅包含了部省合建高校内部的学科共同体建设,还蕴含着子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形成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的学科共同体。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表现出各方建设的协同性、学科建设的侧重性、科研团队的统一性、人才培养的联合性、成果转化的实践性等五大特征孕育了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协同形态、理论形态、育人形态、实践形态。同时,随着部省合建高校政策的实施,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发展资源配置受限、办学自主权不足、相互耦合性欠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现实需求、实践基础,结合国内外高校联盟建设经验,本文分别从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省合建高校联盟、部省合建高校三个角度为构建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提出建议。在部省合建高校的政策牵引下,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部省合建高校建立联盟增强合力,部省合建高校自主推进落实落深部省合建政策,三向合力为构建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提供保障。推动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以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教育强国为重担,进一步突破学科边界、凝聚科研力量、促进人才培养、推进成果转化,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学科共同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向往。

房丹丹[5](2020)在《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革命之所以可以取得最终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延安时期各高校通过对全体党员及其他学员进行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党员及其他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同时也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中国革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引领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中国共产党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该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进行概念界定;其次,对马恩列经典着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关于精神动力的思想进行梳理研究,为文章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对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着重从知识力、道德力两个方面分析研究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取得辉煌成就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三部分,对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精神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实践表明:在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采取开展整风运动、开设名家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组织干部教育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不仅提高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且增强了实效性、时效性,为中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四部分,通过对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精神动力的价值总结基础上,着重探索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的当代价值。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从知识力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又要高度重视道德力的培育,凸显“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旨在使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够为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提供了知识力与道德力支撑,激发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战的精神动力。因此,从知识力与道德力两个角度深入挖掘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其所蕴含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对激发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提供借鉴作用。

欧泳敏[6](2020)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的中国书法美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美育任务作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然而,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的书法美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载体,书法作为汉字的表现手段,书法美育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美育手段,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字信息传播媒介的更新迭代,书写工具与教育方式的革新,传统书法从实用中抽离,由原来的政治谋略的重要工具逐渐演退为一门艺术,书法美育也不再像古代一样受到重视。因而,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构建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美育观,并以此引导中国书法美育建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在此,本文将按照以下的行文思路开展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来源及内容;第三部分分别从苏联的美育观、西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三个方面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发展;第四部分站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视阈看中国书法美育,先探究了建国以来中国书法美育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中国书法教育在提高人民大众审美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中国书法美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何以指导中国书法美育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论述;第五部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当代中国书法美育的困境及原因;第六部分站在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角度为中国书法美育建设提出对策。经过学习和摸索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结合中国书法美育古今之精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呼唤出符合新时代特色的中国书法美育思想,努力开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李豪坤[7](2020)在《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实践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传统知行观,立足中国国情基础上高度凝练的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体系,还为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武器。毛泽东实践观内涵丰富,其蕴含的理论力量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的契合性是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实现深入结合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和发展的前提性条件。毛泽东从实践的内涵和外延出发,界定了实践主体的范围并对实践主体的阶级性和能动性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在认识论方面他以现实的实践活动为基础阐明了人的认识活动过程及其认识规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细化和发展。关于实践与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的探讨贯穿毛泽东实践观思想体系的始终,毛泽东同志也正是在把握两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实践观体系的建构。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的政治方向、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主客体的能动性发挥、教育方法的高效运用、教育效果的评价等内容具有相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应当从毛泽东实践观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拓宽思路,力求从毛泽东实践观这一哲学思想中获得针对性的启示。论文以毛泽东实践观的研究作为基础,从毛泽东实践观的核心观点出发来研究毛泽东实践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结合,审视毛泽东实践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的获得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难点、创新点。正文则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正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涵。这部分主要包括毛泽东实践观的渊源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主要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概念,历史发展,成绩和问题。第三部分论述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从毛泽东实践观出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政治引领功能、主客体能动性发挥,方法运用,内容更新,效果评价方面的发展进步。

胡晓珊[8](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于津[9](2020)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也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每个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进而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教育基本原则,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涵,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重要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级各类学校遵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专门设置了劳动教育课并定期开展“学农”、“学工”等活动。劳动教育在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些年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升学应试、追考试分数、重视智育等的影响,很多学校搞封闭教育,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甚至也脱离了劳动,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等。这种教育的状况,不仅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也严重妨碍了我国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立场,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探寻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论文选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这一理论视角来研究劳动教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的全部活动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归于通过劳动途径来落实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上也一直在发挥重要指导意义。劳动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劳动教育可帮助受教育者在劳动中实现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同时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以及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但多年来因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仅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更远离了鲜活的学校教育实践过程,其结果,不仅理论上搞不清什么是劳动教育,为什么要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更不知道应怎样开展劳动教育。因此论文选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切入点,首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劳动教育等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略,补齐劳动教育这块短板。结合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分析劳动教育的实践本质,厘清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并挖掘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以对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变革和时代的新要求,重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的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的新发展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以劳动教育为基本途径,和各育一起共同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赵雪丽[10](2020)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于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一股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改良主义。它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多党执政、私有制与公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等理论观点,并通过极具迷惑性和隐蔽性的方式传入中国,试图颠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攻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更是惑乱了人们的视听,影响我国人民尤其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降低了他们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同。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新生力量来源的主要群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他们的政治认同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原因,探求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政治认同的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梳理,为正文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实证调查总结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片面赞同指导思想多元化、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盲目认可、对多党制的认识存在误区以及部分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符度不高。再次笔者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本身的迷惑性、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有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复杂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四方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笔者为消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策:遵循导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深化对大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辨析教育、大学生制度认同教育和大学生国情党史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方法,如比较教育法、预防教育法、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等,同时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网络环境和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客观辨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抵制其危害,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主要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话语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2.3.1 输导功能
        2.3.2 转换功能
        2.3.3 激励功能
        2.3.4 辩护功能
        2.3.5 引领功能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4.1.4 话语功能理论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4.3.2 西方话语资源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5.3.1 突出思想性
        5.3.2 坚定自信心
        5.3.3 提升亲和力
        5.3.4 掌握主导权
        5.3.5 彰显实效性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6.1.1 组织领导机制
        6.1.2 宣传引领机制
        6.1.3 政策保障机制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6.2.1 舆论监督机制
        6.2.2 社会协同机制
        6.2.3 公众参与机制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6.3.1 全科育人机制
        6.3.2 管理育人机制
        6.3.3 队伍建设机制
        6.3.4 综合评价机制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7.2.1 掌握话语之“因”
        7.2.2 整合话语资源
        7.2.3 丰富话语内容
    7.3 创新话语介体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7.3.3 拓展话语空间
    7.4 优化话语环体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8.2.2 应对“话语陷阱”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8.3 建构“话语中国”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成果概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3 概念的厘清
        1.3.1 高校第二课堂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3 行为研究设计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5.1 案例数据概况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5.1.3 毕业去向
        5.1.4 职业发展状态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6.3.1 精准教育原则
        6.3.2 数据研究原则
        6.3.3 评价反馈原则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四、核心概念阐释
        (一)意识形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其他概念关系的厘清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六、有效性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一)有效性的内涵
        (二)有效性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理论
        (一)语言是物质、意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与话语逻辑关系的阐述
        (三)实践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基本属性
        (四)阶级性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
    二、列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随着工作任务转换而转换
        (三)采用多样化话语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时代化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中国化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大众化
    四、邓小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平实的话语
        (二)以简洁的句式展现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三)对待意识形态斗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五、江泽民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多方面展开
    六、胡锦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民和引领社会思潮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四)构建和谐社会
    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思想
        (一)讲好中国故事
        (二)善于运用经典话语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
        (四)运用大众话语
        (五)构建有效话语和话语体系
    八、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即权力观点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四)布尔迪厄的话语象征性权力观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主体与客体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有效性
    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符合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促进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
        (一)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是话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二)促进高校师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的具体标准
    四、凝聚高校广大师生
        (一)凝聚高校广大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功能
        (二)凝聚高校广大师生的话语需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五、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一)话语体系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
        (二)有效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是话语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六、有效维护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一)话语权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维护、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话语有效性的最终目标
第三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要素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的有效性
        (一)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和责任主体的有效性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四支主体队伍的有效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教职工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重要对象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对象的有效性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的有效性
        (一)话语内容有效性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立足点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内容有效性的要点
    四、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一)话语表达方法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关键
        (二)话语表达方法的三个适应
    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环境的有效性
        (一)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辩证关系
        (二)环境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相互适应性
第四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教育者的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问题
        (一)话语内容问题
        (二)话语方式问题
        (三)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
        (一)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表现
        (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因素
        (三)盲目崇拜西方学术思想及话语体系的影响
    三、互联网西方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一)西方为何及如何占据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二)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如何挑战中国意识形态
        (三)西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挑战
    四、新媒体话语消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去中心化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边沿化
        (二)碎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系统化
        (三)浅层化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刻化
        (四)开放性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集中化
    五、大学生话语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
        (一)多样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威性
        (二)“三化”话语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严肃性
    六、高校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割裂
        (一)意识形态三重工作话语的内在张力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内容割裂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态度割裂
第五章 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的理路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体职能
        (一)高校党委切实履行建设话语的主体职能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主体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由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着力点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资源
        (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创新的原则
    三、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转换的积极作用
        (一)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
        (二)政治性话语向生活性话语转换
        (三)学术话语、权力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四)话语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一)我国具备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话语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高校的话语地位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还不相称
        (三)如何把发展优势转化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优势
    五、建设具有文化自信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
        (一)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深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二)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持久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广泛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四)文化自信赋予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稳定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难点
第2章 学科共同体内涵分析
    2.1 学科共同体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学科共同体研究提供理论遵循
        2.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学科共同体研究提供理论指引
        2.1.3 学术共同体为学科共同体提供理论示范
    2.2 学科共同体与学科相关概念分析
        2.2.1 学科交叉促进学科新知识生长
        2.2.2 学科集群催生学科共同体模式
    2.3 学科共同体的内涵定位
        2.3.1 学科共同体基本概念
        2.3.2 学科共同体构成要素
        2.3.3 学科共同体基本原则
第3章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内涵分析
    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相关政策演变
        3.1.1 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发展呈现不均衡状况
        3.1.2 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演变
        3.1.3 部省合建政策是省部共建政策的创新发展
    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内涵分析
        3.2.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内涵
        3.2.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特征
        3.2.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总体目标
        3.2.4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具体任务
    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四种形态
        3.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协同形态
        3.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形态
        3.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育人形态
        3.3.4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形态
第4章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动因及经验分析
    4.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现状
        4.1.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主体
        4.1.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举措
    4.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面临困境
        4.2.1 部省合建各高校发展资源配置受限
        4.2.2 部省合建各高校办学自主权不足
        4.2.3 部省合建各高校相互耦合性欠缺
        4.2.4 部省合建高校之间管理机制不健全
    4.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可行性分析
        4.3.1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
        4.3.2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需求
        4.3.3 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基础
    4.4 国内外高校联盟对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借鉴
        4.4.1 美国中西部院校协作委员会(CIC联盟)
        4.4.2 中国九校联盟(C9联盟)
        4.4.3 国内外高校联盟经验借鉴
第5章 加快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5.1 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
        5.1.1 制定相关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5.1.2 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经费保障
        5.1.3 搭建合作平台,完善信息服务
        5.1.4 加大“放管服”,扩大高校自主权
    5.2 部省合建高校建立联盟增强合力
        5.2.1 明确共同目标,增强内部合力
        5.2.2 完善内部结构,建立长效机制
        5.2.3 保障机制运行,引领共同发展
        5.2.4 推动交流合作,打破校际藩篱
    5.3 部省合建高校自主推进落实落深
        5.3.1 立足优势学科,打造学科生态
        5.3.2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重
        5.3.3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教融合
        5.3.4 扩大对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一)知识力价值
    (二)道德力价值
三、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表现形式
    (一)开展整风运动
    (二)开设名家讲座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四)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五)组织干部教育
四、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价值实现的现实启示
    (一)知识力启示
    (二)道德力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的中国书法美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1)德国古典哲学美学观和美育观
        (2)马克思、恩格斯美育观
        (3)苏联的美育观
        (4)西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2.国内文献综述
        (1)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研究
        (2)当代中国美育理论的研究
        (3)中国书法美育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跨学科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
        2.研究资料的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来源及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来源
        1.鲍姆加登的美学
        2.德国古典美学
        3.西欧古典美育观
    (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内容
        1.美的内涵
        2.美育的内涵
        3.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内涵
        (1)社会实践是构建美育体系的基础
        (2)遵循美的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美育的目标
        (3)“劳动异化”是理解美育的重要理论
        (4)社会历史发展是推动美育建设的动力
        (5)人民群众是美育建设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发展
    (一)苏联的美育观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育观
        1.毛泽东对美育的重要论述
        2.邓小平对美育的重要论述
        3.江泽民和胡锦涛对美育的重要论述
        4.习近平对美育的重要论述
三、从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看中国书法美育
    (一)建国以来中国书法美育的发展历程
        1.中国现代书法美育蛰伏与停滞阶段
        2.中国现代书法美育的转折阶段
        3.中国现代书法美育逐渐革新阶段
        4.中国现代书法美育新时代教育改革时期
    (二)书法教育在提高人民大众审美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学会认知和鉴赏美,提高人的审美水平
        3.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和中国书法美育的关系
        1.二者有着共同的社会理想
        2.二者都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3.二者各有侧重、相互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何以指导中国书法美育建设
        1.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中国书法美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能为中国书法美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3.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能为中国书法美育理论的兼容、创新与发展提供指导
        4.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能为中国书法美育坚持人民性的体系构建提供支撑
四、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当代中国书法美育的困境及原因
    (一)书法美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困境及原因
    (二)校内外书法美育环境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三)书法美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四)家庭教育观念与教育氛围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五、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的中国书法美育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书法美育“教育公平”
    (二)强化书法美育制度设计,加强政策引导
    (三)提高书法美育队伍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四)转变思想观念,塑造良好家庭氛围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毛泽东实践观基本内涵
    2.1 毛泽东实践观的渊源
        2.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1.2 批判和超越中国的传统知行观
        2.1.3 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总结凝练
    2.2 毛泽东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2.2.1 实践活动的定义、本质与基本形式
        2.2.2 实践主体的范围及主体的阶级性和能动性
        2.2.3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过程及规律
        2.2.4 实践对于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作用
        2.2.5 实践、人民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和主体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概念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历史发展
        3.2.1 酝酿发展与初步探索阶段
        3.2.2 恢复发展和加强改进阶段
        3.2.3 积极开拓阶段
        3.2.4 全面创新发展阶段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取得的成绩
        3.3.1 育人理念不断与时俱进
        3.3.2 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日益成熟
        3.3.3 队伍建设的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3.3.4 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
        3.3.5 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开拓创新
        3.3.6 学生素质和社会实践进程得到整体发展
    3.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存在的问题
        3.4.1 政治引领功能仍需进一步加强
        3.4.2 主客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够充分
        3.4.3 工作方法的运用效果有待提升
        3.4.4 内容更新环节的现实针对性不足
        3.4.5 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第4章 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启示
    4.1 从实践主体的阶级特性出发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
        4.1.1 将政治性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首要位置
        4.1.2 将人民立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始终
    4.2 从实践主体的范围与能动性出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作用
        4.2.1 正视实践主体的范围以发挥受教育者的实践主体性
        4.2.2 辩证的理解和探索教育者作为实践主体的新功能
        4.2.3 依托思政课教学实践来强化教育双方的能动作用
    4.3 从认识活动规律出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实效性
        4.3.1 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实现理论灌输和实践锻炼的统一
        4.3.2 注重认识的循序渐进以保证工作方法运用的全程性
    4.4 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出发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4.1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源头充实教育内容
        4.4.2 坚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断突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
    4.5 从真理的检验标准出发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评价体系
        4.5.1 坚持实践标准着重突出评价的政治性与实践性
        4.5.2 充分发挥群众性主体在效果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4.5.3 坚持真理的相对性以动态的视野把握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价值
        (二)价值取向
        (三)师范教育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一、人学依据
        (一)人的内涵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二、人的解析
        (一)人的属性
        (二)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需要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9)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问题
        1. 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分析
        2. 劳动教育本质的探究
        3. 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新时期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三) 文献综述
        1. 有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概况
        2. 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概况
        3.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文本分析法
一、 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 理论研究不足
        1. “劳动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2. “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定位问题
    (二) 实践重视不够
        1. “劳动”泛化的教育
        2. “劳动”缺失的教育
二、 劳动教育的实践本质
    (一) 劳动教育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
        1. 劳动实现人对自然的实践
        2. 劳动发展人的社会关系
    (二) 劳动教育发展人的个性
        1. 劳动实现个性的解放
        2. 劳动实现人的丰富
        3. 劳动促进人的完善
    (三) 劳动教育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1. 自然关系层面上劳动能力的解放
        2. 社会关系层面上劳动能力的解放
        3. 主体层面上劳动能力的解放
三、 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在劳动中检验所获知识的真理性
    (二) 在劳动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三) 在劳动中促进身心的完全发展
        1. 以劳强体
        2. 以劳增智
        3. 以劳树德
        4. 以劳育美
四、 构建基于实践的劳动教育观
    (一) 坚定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的劳动教育立场
        1. 重视“劳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2. 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终途径
    (二) 正确定位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各育
        1. 通过劳动综合育人
        2. 劳动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三) 受教育者树立实践主体意识
        1. 受教育者树立劳动价值观
        2. 受教育者树立劳动发展观
        3. 受教育者树立劳动创造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2.1.1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概念辨析
        2.1.2 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
        2.1.3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2.1.4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2.2 政治认同
        2.2.1 政治认同的概念
        2.2.2 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
    2.3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3.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
        3.1.4 调查问卷的整体分析
    3.2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
        3.2.1 对政治价值的认知基本正确
        3.2.2 对政治实体的认同程度较高
        3.2.3 大学生的政治分析趋于理性
    3.3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
        3.3.1 部分大学生片面赞同指导思想多元化
        3.3.2 部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盲目认可
        3.3.3 部分大学生对多党制的认识存在误区
        3.3.4 部分大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符度不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成因
    4.1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本身具有迷惑性
        4.1.1 举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反对科学社会主义
        4.1.2 打着学术交流的幌子进行思想渗透
    4.2 大学生自身政治认知能力有限
        4.2.1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存在模糊性
        4.2.2 部分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比较薄弱
        4.2.3 部分大学生对政治认同教育存在逆反心理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
        4.3.1 导向力度不够
        4.3.2 对社会思潮缺乏研究深度
        4.3.3 教学方式方法略显单一
    4.4 复杂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
        4.4.1 网络媒体对社会思潮的传播缺乏监测
        4.4.2 腐败现象频发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5.1 遵循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导向性原则
        5.1.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的原则
    5.2 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
        5.2.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5.2.2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辨析教育
        5.2.3 大学生制度认同教育
        5.2.4 大学生国情党史教育
    5.3 创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方法
        5.3.1 比较教育法
        5.3.2 典型教育法
        5.3.3 预防教育法
        5.3.4 实践教育法
        5.3.5 借鉴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5.4 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
        5.4.1 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
        5.4.2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的调查问卷

四、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的素质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有效性研究[D]. 万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4]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共同体建设研究[D]. 王葳. 南昌大学, 2020(01)
  • [5]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精神动力研究[D]. 房丹丹. 延安大学, 2020(10)
  • [6]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视阈下的中国书法美育[D]. 欧泳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毛泽东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研究[D]. 李豪坤. 新疆大学, 2020(07)
  • [8]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9]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研究[D]. 于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冲击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赵雪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