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属(菊科紫菀科)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紫菀属(菊科紫菀科)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一、广义紫菀属(菊科紫菀族)系统学研究的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1](2020)在《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渝的交界处,属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巫山与雪峰山一线),紧邻植物避难所“川东—鄂西地区”,因此在植物区系方面具有研究价值。但目前该区域尚缺乏较全面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为了了解该区系的特性,作者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的馆藏标本(总计25236号)、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科和属的分布型、特有性、过渡性、古老性、区系归属及疑问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该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4科、856属、2457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7科844属2442种。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Fabaceae)、唇形科(Lamiaceae)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科;悬钩子属(Rubus)、苔草属(Carex)、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冬青属(Ilex)等是该地区的数量优势属。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多样,具有过渡性和热带亲缘性。首先,热带型科明显多于温带型科。164个科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其中热带型科6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58.47%,以樟科(Lauraceae)、荨麻科(Urtic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代表;温带型科49个,占非世界分布科的41.53%,以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槭树科(Aceraceae)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为代表。其次,温带型属多于热带型属。856个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型,其中温带型属431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54.90%,以栎属(Quercus)、杜鹃属(Rhododendron)、枫属(Acer)和荚蒾属(Viburnum)等为代表;热带型属354个,占非世界分布属的45.10%,以榕属(Ficus)、云实属(Caesalpinia)、花椒属(Zanthoxylum)和冬青属(Ilex)等为代表。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古老性,拥有许多孑遗的中国特有类群。该地区有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科2个,即杜仲科(Eucommi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中国特有属38个,其中许多为古老的孑遗属,如水杉属(Metasequoia)、杉木属(Cunninghamia)、松属(Pinus)、银杏属(Ginkgo)、蜡梅属(Chimonanthus)、珙桐属(Davidia)、杜仲属(Eucommia)。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应归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省、川鄂湘亚省,以杜仲科(Eucommiaceae)、银杏科(Ginkgo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等科;栎属(Quercus)、水杉属(Metasequoia)、杜仲属(Eucommia)、大血藤属(Sargentodoxa)、血水草属(Eomecon)等属为代表。其与华中地区的壶瓶山、金佛山、神农架的属相似性最高,与华中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共有许多中国特有种。此外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我国华东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次区系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和一个地理间断分布新记录种,即湘西过路黄(Lysimachia xiangxiensis)和浙江光叶柿(Diospyroszhejiangensis);确立了一个疑问种的系统学地位,即华中枳橙(Citrus ×centrochinensis)。这些物种丰富了该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在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

王涛[2](2020)在《基于分类回归树的长白山和太岳山常见木本植物花粉形态研究》文中认为长白山区和太岳山区植物种类丰富,可以为花粉形态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本文利用光学生物显微镜观察研究了长白山61科163属238种、太岳山48科119属153种,总计71科213属39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本研究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孢粉类型恢复植被演化历史、重建古气候及揭示环境变化提供现代花粉形态资料。本文采用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对植物花粉进行分类,以解决因为分类系统不同而对花粉形态学研究造成的困境。本研究对部分常见木本植物属种进行花粉形态描述,主要包括:桦木科桤木属和桦木属,忍冬科忍冬属,木犀科丁香属,松科松属,鼠李科鼠李属,杨柳科柳属,无患子科槭属。结果表明:同属不同种花粉形态有差异,但依靠数值统计及文字描述很难将花粉区分到种。本研究采用构建分类回归树的方法,对上述木本植物属种进行花粉形态的种间鉴定,获得以下新认识:同属不同种花粉形态有差异,采用花粉形态参数可以将花粉鉴定到种;不同属花粉的鉴别形态参数不同,需要对每个属的花粉建立各自的分类回归树模型。CART模型鉴别结果如下:(1)根据孔深可以对桤木属2种(东北桤木和辽东桤木)进行鉴别,孔深<2.605μm的花粉为东北桤木;孔深≥2.605μm的花粉为辽东桤木。(2)黑桦与白桦花粉粒径差异较大,粒径大的花粉(≥25.025μm)为黑桦,粒径小的花粉(<25.025μm)为白桦。(3)忍冬属4种(葱皮忍冬、金银忍冬、长白忍冬和华北忍冬)花粉可以采用赤道轴长、P/E值、外壁厚度和极轴长进行区分。(4)丁香属4种(朝鲜丁香、紫丁香、小叶巧玲花和暴马丁香)花粉可以通过极轴长、赤道轴长和沟宽进行区分。(5)松属白皮松、长白松和油松花粉可以根据体长、体高、粒长和气囊宽进行区分。(6)鼠李属5种(锐齿鼠李、鼠李、金刚鼠李、小叶鼠李和冻绿)花粉采用沟宽、外壁厚度和赤道轴长进行区分。(7)柳属5种(细柱柳、杞柳、多腺柳、卷边柳和蒿柳)花粉可以根据赤道轴长、极轴长和外壁厚度进行鉴别。(8)槭属4种(茶条槭、色木槭、梣叶槭和花楷槭)花粉可依据外壁厚度、P/E值和沟宽进行鉴别。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对8个模型进行检验,所有属种正确鉴别的概率都在80%以上,说明分类回归树模型在花粉种间鉴定上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本研究选择长白山区,太岳山区和北欧地区同种植物花粉进行形态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区域同种植物的花粉粒径存在差异。温度和降水量可能是引起花粉形态、粒径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一推论仍需进一步观察证实。

熊一唱[3](2020)在《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及其近缘种(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地区为国产紫菀属的分布中心。然而,由于地势偏远,交通不便,野外采集困难,导致该地区的紫菀属物种未被充分采集和研究;且已记录部分种分类地位存在争议。本文报道了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Aster saxicola W.P.Li&Z.Li),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的研究,并采用多学科对其近缘类群——小花三脉紫菀(A.ageratoides var.micranthus Ling)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结果如下:1.新种崖生紫菀的分类学研究崖生紫菀与少花紫菀(A.oliganthus W.P.Li&Z.Li)形态最为相似,但前者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基生叶与下部叶心形或宽卵形,被毛,背面紫色或紫红色,9-14个舌状花;10-18个管状花;苞片尖端红色。叶表皮研究结果也表明该种上表皮细胞呈现不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状;下表皮气孔器平均数量为7.12个,气孔器椭圆-近圆形,深波状垂周壁。细胞学结果证实该种为二倍体,核型公式:2n=2x=16m+2sm,2A型。基于nrDNA ITS、ETS和cpDNA trnL-F的系统学研究表明:该种在一个强烈支持的独立分支上(MP=100,PP=1.00),与三脉紫菀各变种为姐妹类群。综合多学科的证据表明崖生紫菀为紫菀属一新种,隶属于三脉叶系。根据其生长于峭壁这一特征而赋予其种加词saxicola(意即生于石壁之上),构成学名Aster saxicola W.P.Li&Z.Li。2.崖生紫菀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本人野外考察发现,崖生紫菀的数量少于250株;根据2001年IUCN标准将其列为“EN濒危”。为初步探明濒危原因,笔者进行样方调查与组织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崖生紫菀濒危原因主要是植株结实率低、;岩石土壤薄、竞争力弱等。将其与同域分布的黄平紫菀(A.huangpingensis W.P.Li&Z.Li)(该种生长在水边)进行根、茎、叶解剖结构比较,得知:崖生紫菀的根、茎的皮层、髓等储存结构发达,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较发达,茎皮层具有叶绿体,表明其对干旱具一定的适应能力。峭壁养料、水分有限且其适应生长的峡谷生境并不常见,加之崖生紫菀可能是新形成不久的物种,还未扩散开来,也许这些是导致其只有唯一种群(居群)的原因。3.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修订将小花变种与形态最相似两类群:少花紫菀和狭叶三脉紫菀(A.ageratoides var.gerlachii Chang.)进行形态比较,结果表明:小花变种独征显着:根状茎短粗或缺失;茎常60-80 cm;中部叶线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长椭圆条形,柄长0.2-2.5 cm;苞顶紫褐色或绿色;8-14个管状花,7-16个舌状花。对原产多地的植株进行细胞学研究表明:小花变种本身为复合体类群,有二倍体、四倍体及非整倍体。基于ITS与ETS序列构建的ML系统树可知:7株小花变种植株集中在一独立分支上(ML=80,PP=1.00),并且与其他变种的亲缘关系较远。综合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证据,建议将三脉紫菀小花变种提升为种,并改名为小花紫菀(Aster micranthus(Ling)W.P.Li&Y.C.Xiong)。

顾君宇[4](2019)在《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香青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青属(Anaphalis DC)是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鼠麴草族(Gnaphalieae)的一个大属,约有11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泛喜马拉雅地区为分布中心,少数分布于欧洲和北美。香青属属下类群多,叶形、头状花序、小花等形态性状变异非常复杂,在属下种间以及与近缘属之间性状存在交叉现象,且多数种类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现象,存在杂交以及多倍化现象,其属内种间以及与近缘属间的系统学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植物叶绿体具有基因组较小,但包含大量的遗传信息;易提取分离;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明显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物种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香青属61个类群(隶属于47种)和3个拟鼠麴草属物种进行二代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注释所有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细胞核基因序列(ITS、ETS)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探究了香青属属下类群间及与近缘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53个香青属类群和3个拟鼠麴草属类群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以及8个不完整的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对53个完整的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为典型的四联体结构,总长度在151082-153361bp之间,其中,大单拷贝区(LSC)长度大小为83306-85102bp,小单拷贝区(SSC)长度大小为18046-18571bp,反向重复区(IR)长度大小为24831-24928bp。共注释132个基因(蛋白编码基因87个,tRNA基因37个,rRNA基因8个),其中A.aureopunctata、A.szechuanensis和A.bicolor等34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缺少一个tRNA基因trnT-GGU,共含有131个基因。香青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均为37.1%-37.2%。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53个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共检测出3670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重复数量最多,其次是四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只有A.busua、A.virgata等少数物种中含有六核苷酸重复。2.使用mVISTA对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青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较为保守,共筛选出9个变异程度较大的区域,这些差异较大的区域全部位于分布在两个单拷贝区的基因间区,包含丰富的信息位点,可以为香青属的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对叶绿体基因组IR区收缩和扩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香青属内物种IR区边界差异高度保守。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长度的差异与IR区的收缩和扩张关系不大,主要是受LSC区域长度的影响。3.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最大简约法(MP),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和两个细胞核基因序列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中,Anaphalis被分成两支,第一支包括A.subdecurrens、A.margaritacea、A.royaleana、A.nubigna、A.hellwigii、A.contorta、A.racemifera、A.tenella、A.cavei、A.busua、A.nepalensis、A.acutifolia、A.triplinervis、A.virgata、A.roseo-alba和A.aurora等物种(MLBS=99%,MPBS=100%),第二支包括其余大部分香青属物种(MLBS=100%,MPBS=100%)。与第二支相比,第一支中的香青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均有trnT-GGU基因;且ycf3和ycf2基因中存在6bp的缺失、以及在ndhF基因中存在9bp的插入。与形态特征相一致的是,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成的系统发育树中第一支包含的香青属物种的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均为网纹+横棒状突起型,花序托为蜂窝状,叶片基部沿茎不下延。第二支香青属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的trnT-GGU基因丢失,且瘦果微表面形态特征为舌状突起型,花序托具繸状突起,叶片基部沿茎下延。在基于核基因ITS和ETS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香青属物种也被分为两个大支,其中A.cavei、A.contorta、A.tenella、A.busua聚在一支上,并与A.aureopunctata、A.sinica、A.contortiformis等形成姐妹类群,但在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A.cavei、A.contorta、A.tenella、A.busua聚在一起(MLBS=100%,MPBS=100%)并与A.margaritacea、A.triplinervis、A.hellwigii等聚在第一支上。在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和nrITS+nrETS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皆存在香青属与Helichrysum和Pseudognaphalium嵌套的现象,因此不支持香青属为单系群。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nrITS和nrE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比,前者属于母系遗传,且与形态特征相符合,更能真实的反映香青属的系统学关系,而香青属在进化过程中存在较广泛的种间杂交及多倍化等现象,导致基于核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物种之间的关系较为混乱。4.结合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形态性状特征,我们建议将香青属分为两个亚属,分别以珠光香青A.margaritacea和香青A.sinica作为代表。亚属I包括第一支中的物种,其叶绿体基因组含有trnT-GGU基因,但与其他菊科植物相比该基因存在9bp的缺失和6bp的插入,且瘦果表面特征为具网纹+横棒状突起型,花托为蜂窝状,叶基不下延;亚属II包括第二支中的物种,其叶绿体基因组中trnT-GGU基因丢失,且瘦果表面特征为具有舌状突起型,花托具繸状突起,叶基下延。

茹剑[5](2018)在《东北菊科4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了形态观察、GMA半薄切片、系统发育分析及分子系统学方法深入研究了东北菊科4亚科68属173类群(169种,2变种及2变型)叶、果实及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别是微形态结构)。此外,研究了一些物种的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别依据物种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构建了东北菊科物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东北菊科研究物种分别位于4亚科:帚菊木亚科(Mutisioideae)、菜蓟亚科(Carduoideae)、Pertyoideae亚科及紫菀亚科(Asteroideae)。帚菊木亚科:包括尚菜属(Adenocaulon)和大丁草属(Leibnitzia)两个分支。和尚菜属果实顶端无冠毛,果皮表面着生多细胞柄部及头部的腺毛,中果皮为薄壁细胞,具簇晶。种皮最外层为石细胞,维管束具分枝。这些特征支持将和尚菜属提升为和尚菜族。大丁草属果实表面着生双胞胎毛,中果皮为分散的厚壁细胞束。种皮最外层细胞的横向壁及径向壁均具带状加厚,形成环状。菜蓟亚科:包括广义菜蓟族(Cardueae sensu lato)。基于形态特征及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这个族为单系。蓝刺头亚族(Echinopsidinae)与刺苞亚族(Carlininae)为姐妹群。二者果实表面着生非腺毛,中果皮及种皮均为薄壁细胞。矢车菊亚族(Centaureinae)及飞廉亚族(Carduinae)物种叶片主脉分泌腔常靠近韧皮部,中果皮最内层具单晶。种皮最外层为径向延长的石细胞。矢车菊亚族冠毛表面着生二列多细胞腺毛。Pertyoideae亚科:包括蚂蚱腿子属(Myripnois)。该属物种的叶片着生“T”形非腺毛。果实表面被双胞胎毛及二列多细胞腺毛,外果皮细胞表面观蜂窝状,中果皮为分散的厚壁细胞束。种皮最外层细胞轻微木化,维管束分枝。紫菀亚科:包括11族,部分类群的系统学关系得到了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的支持。春黄菊族(Anthemideae)与紫菀亚科其他类群为姐妹群,该族叶片表面具“T”形非腺毛。叶片主脉分泌腔多靠近木质部。果实无冠毛。部分类群外果皮分化为粘液及非粘液细胞,如蒿属(Artemisia)、线叶菊属(Filifolium)、母菊属(Matricaria)及绢蒿属(Seriphidium)。紫菀族(Astereae)与千里光族(Senecioneae)及鼠麴草族(Gnaphalieae)为姐妹群。紫菀族种皮最外层为石细胞,呈矩形,径向或切向延长,或为倒“U”形。鼠麴草族与千里光族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叶片表面被单列多细胞的非腺毛,顶细胞鞭状。鼠麴草族果实表面被双胞胎毛,顶端钝圆形,与千里光族的大花千里光(Senecio ambraceus var.glaber)及欧洲千里光(S.vulgaris)的毛状体结构相同。ITS序列分析显示Athroismeae族与向日葵群属[金鸡菊族(Coreopsideae)、万寿菊族(Tageteae)、向日葵族(Heliantheae)、Millerieae族及泽兰族(Eupatorieae)]聚为一支,与旋覆花族为姐妹群。然而,基于形态特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旋覆花族(Inuleae)为紫菀族、千里光族及鼠麴草族的姐妹群。旋覆花族物种的外果皮细胞均具单晶,中果皮为厚壁细胞束及薄壁细胞。向日葵群属为单系,中果皮分为3部分:外层为薄壁细胞,中层为厚壁细胞,内层细胞退化仅留有残迹,黑果皮层沉积于外层与中层之间。Athroismeae族物种果实表面具双胞胎毛,其中一个顶细胞的先端旋卷或钩状。中果皮为分散的厚壁细胞束。向日葵群属与Athroismeae族的系统学位置未确定。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菊科物种的形态学研究,揭示这些形态结构的系统学价值,部分形态学结果得到了分子系统学的支持,为ITS序列分析提供了形态学证据,为建立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东北菊科分类系统做出了贡献。

苏淼[6](2017)在《乳菀组(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菀族(Trib.Astereae)是菊科的第二大族群,分布广阔,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该族植物复杂的多源性起源使各分类层在系统分类的界定上都存在难点。Nesom(1994)根据相关的菊科分类研究证据,在紫菀族中建立了一个乳菀组的分类群,该组中包括乳菀属(Galatella Cass.)约35-45种、麻菀属(Crinitina Sojak.)13种以及碱菀属(Tripolium Nees.)2种。长期以来,由于各属之间存在独特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生物信息的缺乏,使得学者们对三个属的分类地位以及属间关系的观点不一,成为菊科紫菀族分类的疑难问题之一。为此,对乳菀组(Galatella group)这三个属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本研究主要对乳菀组(菊科紫菀族)三个属的分类级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取样包括了12个亚族,36个内类群以及4个外类群的相关物种,分子数据来自ITS、ETS等核糖体DNA序列和trnl-F、trnK、matK等质体DNA序列,并使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建立系统发育树。乳菀属2个材料的ITS和ETS高度杂合,对其进行这两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本研究主要对乳菀组(菊科紫菀族)三个属的分类级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取样包括了12个亚族,36个内类群以及4个外类群的相关物种,分子数据来自ITS、ETS等核糖体DNA序列和trnl-F、trnK、matK等质体DNA序列,并使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建立系统发育树。乳菀属2个材料的ITS和ETS高度杂合,对其进行这两个基因的克隆和测序。通过对所建树的分析得知:(1)核基因与质体基因所建的系统发育树都支持乳菀组为单系类群。(2)乳菀属(Galatella Cass.)、麻菀属(Crinitina Sojak.)、碱菀属(Tripolium Nees.)的亲缘关系很近,得到了高的支持率,麻菀和碱菀并入乳菀属是合理的。(3)虽可将三属并入乳菀属,但麻菀与碱菀的形态学有自身独特性,可单独设为属下组或亚属级。(4)乳菀属中的帚枝乳菀(G.fastigiiformis Novopokr.)、阿尔泰乳菀(G.Tzvel.)上为杂种起源,其单倍型归入乳菀组的2个大的分支之中。虽然少量ETS单倍型与红冠紫菀(Aster handelii Onno.)在同一分枝,但ITS单倍型并无同样的结果,是否属于趋同进化还需进一步研究。(5)在ITS系统树上,乳菀组和雏菊(Bellis perennis L.)组成一个分支,似乎二者有亲缘关系。但在其他4个系统树上,二者并不形成姊妹群关系。乳菀组在紫菀族中的地位仍然未能确定,有待进一步联系。经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在工作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材料的采集不够全面,造成部分研究的数据存在缺陷。其次,未进行其微观细胞形态方面的研究,造成部分实验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对该方面进行近一步的求证,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证据。

许雪敏[7](2017)在《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香青属Anaphalis DC.隶属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鼠麴草族Gnaphalieae,约有110种,是亚洲鼠麹草族最大的属。泛喜马拉雅地区指喜马拉雅山及其邻近地区,是一个自然的植物地理单元,是研究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的热点地区。该地区是香青属物种多样化最丰富的地区,分布的香青属物种占其总数的60-70%。香青属属下类群数量多,种间性状存在交叉现象,不易划分,种间界限模糊不清,是菊科系统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泛喜马拉雅地区的香青属植物的文献及标本进行统计整理和研究考证,旨在摸清该地区香青属的种类和地理分布,结合香青属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探讨属下种间以及该属与近缘属之间的系统学关系,为世界范围内的香青属研究和鼠麴草族植物的系统学研究以及泛喜马拉雅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1.香青属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香青属29个类群的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电镜扫描观察,比较瘦果的形状、大小,表皮细胞的排列方式、外壁纹饰及上表皮蜡质发育程度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差别明显,根据瘦果表面纹饰的不同,可以将香青属分为两种类型:Ⅰ.网纹+横棒状突起型,包括珠光系的A.margaritacea和A.margaritacea var.angustifolia,蛛毛系的A.busua以及球苞系的所有种类;Ⅱ.舌状突起型,包括珠光系的A.contortiformis、香青系、亚灌木系、淡黄系、木根系、和污毛系的所有种类。瘦果表面微形态特征在传统划分的香青属属下分类系统的不同的组和系之间存在交叉现象,但基本符合“系”级水平的划分。2.分子系统学研究本研究对72个香青属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cpDNA)片段psbA-trnH、trnLF和rpl32-trnL以及核基因(nrDNA)ITS进行扩增测序,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水平上探讨香青属与近缘属以及香青属属下的系统学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支持香青属是单系群。用叶绿体基因(psbAtrnH+trnL-F+rpl32-trnL)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中,香青属物种被分为两支,一支包括A.margaritacea,A.nepalensis和A.triplinervis,另一支包括大部分的香青属物种;用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香青属物种也分别聚集在两个大的进化支内,一支包括A.margaritacea,A.nepalensis,A.triplinervis,A.porphyrolepis,A.virgata和A.adnata,另一支包括大部分的香青属物种;在两种基因构建的系统树中,两支香青属物种都嵌套在拟蜡菊属Helichrysum内。2)在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A.adnata与A.margaritacea,A.nepalensis,A.triplinervis,A.porphyrolepis,A.virgata聚为一支,且具有很高的支持率(BSML=96%,PP=1),因此不支持Flora of China中将A.adnata转移到拟鼠麴草属Pseudognaphalium的处理。3)香青属与Helichrysum和Pseudognaphalium关系很近。4)用cpDNA构建的系统学关系与用nrDNA构建的系统学关系在各分支内种间存在不一致现象。3.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分类学研究通过对泛喜马拉雅地区涉及的各地区植物志、植物名录、相关网站、专着、物种的原始文献等的广泛查阅、收集和考证以及对7100多份标本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植物的名录,该地区共有香青属植物66种21变种;根据查阅的标本明确了该地区每个香青属物种的地理分布,并进行了标本引证;首次对宏观形态和微观形态性状分析、比较,编制了该地区香青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本研究宏观形态学、微观形态学以及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都支持将香青属分为两组:Ⅰ.叶基不下延组,包括珠光系Ser.Margaripes(DC.)Boiss.和球苞系Ser.Nepalenses Ling;Ⅱ.叶基下延组,包括拟鼠麹亚属Subgen.Gnaphaliops Ling的A.bulleyana以及蛛毛系Ser.Busuae Ling、帚枝系Ser.Virgatae Boriss.、香青系Ser.Sinicae Ling、锐叶系Ser.Oxyphyllae Ling、亚灌木系Ser.Suffruticosae Ling、木根系Ser.Xylorhizae Ling、污毛系Ser.Pannosae Ling、淡黄系Ser.Flavescentes Ling,与传统划分不一致。叶基不下延的A.margaritacea,A.nepalensis,A.triplinervis和A.acutifolia系统学关系近,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聚为一支,且瘦果表面都具有网纹和横棒状突起;本研究涉及的叶基下延的类群系统学关系近,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聚为一支,且瘦果表面都具舌状突起。

李志,刘雷,谢驰,熊一唱,黎维平[8](2016)在《岳麓紫菀(菊科)的分布及其形态学与核型研究》文中认为岳麓紫菀(Aster sinianus Hand.-Mazz.,菊科紫菀族)为多年生草本,特产于中国湘赣毗邻地区。在对其整个分布区进行野外采集和生境观察时,发现了2个新的分布地点,同时确认其已在模式产地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灭绝。该研究将岳麓紫菀从浏阳市沙市镇回迁至岳麓山,以期恢复模式产地的居群。形态学研究表明,现有文献对该种的描述多处不准确,如对基生叶、株高、茎下部叶、托片和海拔等的记载。基于形态性状,讨论了岳麓紫菀的系统学地位,并首次报道了该种的核型特征:岳麓紫菀为二倍体,核型为2n=2x=16m+2m(SAT),属于1A型。该研究结果为岳麓紫菀的分类地位的修订和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刘雪[9](2016)在《中国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菊科植物约有200余属,200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部分种类在医药、工业、花卉、饲料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菊科植物中的牧草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范围广,约有80余属300余种,主要包括风毛菊属(Saussurea DC.)、鬼针草属(Bidens L.)、蒿属(Artemisia L.)、紫菀属(Aster L.)、蒲公英属(Taraxacum F.H.Wigg.)等。所有牧草和草坪草物种及其可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草种质资源。目前以种子(广义)形式进行保存的草种质资源存在着名不副实的现象,急需对其进行准确定名。本文通过对菊科牧草植物馆藏标本的研究、野外居群的调查、瘦果形态特征观察以及核糖体DNA(ITS)、叶绿体DNA(psbA-trnH和rbcLa)序列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瘦果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的鉴定标准。本研究为牧草种子准确复检入库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菊科种子(瘦果)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基础资料,在防止外来有害牧草的入侵和控制我国菊科牧草植物种质资源的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学研究本文中所用的瘦果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家草种质资源库,部分材料来源自研究者的采集材料,共计300余份,隶属于11个族。本研究利用显微测微尺和体式解剖镜等工具对菊科植物瘦果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颜色、种喙、种脐和冠毛等性状进行了观察、统计、拍照和物种鉴定,并编制了一套基于瘦果形态特征的菊科牧草植物分属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瘦果的形状、大小、肋和喙的有无等特征可应用于属级水平上的鉴定;瘦果肋的数目、毛被情况、喙的长短、斑纹的有无以及果脐的特点等特征可应用于种级水平上的鉴定。2菊科牧草植物DNA条形码的研究本文利用核糖体ITS序列、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psbA-trnH间区序列以及rbcLa基因来作为条形码研究菊科牧草植物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部分序列通过瘦果萌发,并提取幼苗叶片总DNA,然后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来获得;其余序列信息来源于GenBank数据库。本研究通过对核糖体序列和叶绿体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比较分析后表明:对于中国菊科牧草植物,在属间种内水平的分类上psbA-trnH+rbcL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比基于单个叶绿体条形码和ITS片段构建的关系更为准确。

李志,王梓辛,耿胜娟,陈三茂,黎维平[10](2015)在《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菊科紫菀属密毛系(Aster Series Vestiti Ling)含3个物种:密毛紫菀(A.vestitus Franch.)、灰枝紫菀(A.poliothamnus Diels)和西固紫菀(A.sikuensis W.W.Smith et Farr.),新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对密毛系是否单系提出质疑。该文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紫菀属密毛系3种植物4个居群的核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18=14m+4sm(2SAT);密毛紫菀居群2个的核型属于1A型,灰枝紫菀和西固紫菀为2A型。密毛紫菀和西固紫菀的核型资料为首次报道。灰枝紫菀的染色体数目、基数和不对称性等核型资料与先前唯一的相关报道结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2,核型公式2n=2x=32=26sm+6st,属4A型,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迥然不同。3种植物的核型结果不支持保留密毛系,而核型不对称性类型支持该实验室先前提出的亚属划分。3种植物随体的大小属于紫菀亚族型,这支持欧亚紫菀属与北美紫菀类没有密切亲缘关系的观点。

二、广义紫菀属(菊科紫菀族)系统学研究的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紫菀属(菊科紫菀族)系统学研究的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区系概述
    1.2 柑橘属疑问种—天然枳橙研究背景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
第二章 研究目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3.2 区系调查新发现
    3.3 天然枳橙的系统地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特点
    4.2 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的归属及其区系联系
    4.3 新记录及疑问种的研究意义探讨
    4.4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取得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Ⅰ DNA序列信息
附录Ⅱ 湘西州种子植物科的数量结构及分布型
附录Ⅲ 湘西州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及分布型
附录Ⅳ 湘西州种子植物名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基于分类回归树的长白山和太岳山常见木本植物花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花粉形态的研究历史
    1.3 花粉形态种间鉴别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课题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长白山区域概况
    2.2 太岳山区域概况
3 实验方法与统计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处理
        3.2.1 花粉液体的分解
        3.2.2 花粉固定玻片的制作
    3.3 统计鉴定
    3.4 统计分析
        3.4.1 方差分析
        3.4.2 线性判别分析
        3.4.3 分类回归树
4 花粉形态特征
    4.1 桤木属(Alnus Mill.)两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2 桦木属(Betula L.)两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3 忍冬属(Lonicera L.)四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4 丁香属(Syringa L.)四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5 松属(Pinus L.)三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6 鼠李属(Rhamnus L.)五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7 柳属(Salix L.)五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4.8 槭属(Acer L.)四种花粉的形态特征
5 同属不同种植物花粉形态的鉴别
    5.1 桤木属(Alnus Mill.)两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1.1 桤木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1.2 桤木属两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1.3 桤木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1.4 桤木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2 桦木属(Betula L.)两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2.1 桦木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2.2 桦木属两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2.3 桦木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2.4 桦木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3 忍冬属(Lonicera L.)四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3.1 忍冬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3.2 忍冬属四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3.3 忍冬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3.4 忍冬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4 丁香属(Syringa L.)四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4.1 丁香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4.2 丁香属四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4.3 丁香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4.4 丁香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5 松属(Pinus L.)三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5.1 松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5.2 松属三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5.3 松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5.4 松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6 鼠李属(Rhamnus L.)五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6.1 鼠李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6.2 鼠李属五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6.3 鼠李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6.4 鼠李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7 柳属(Salix L.)五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7.1 柳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7.2 柳属五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7.3 柳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7.4 柳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5.8 槭属(Acer L.)四种花粉的形态鉴别
        5.8.1 槭属花粉形态参数的筛选
        5.8.2 槭属四种花粉的可区分性
        5.8.3 槭属花粉的鉴别模型
        5.8.4 槭属花粉鉴别模型的检验
6 环境条件对花粉形态的影响
    6.1 长白山区与太岳山区同种花粉形态比较
    6.2 长白山区与北欧地区同种花粉形态比较
    6.3 太岳山区与北欧地区同种花粉形态比较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及其近缘种(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紫菀属及小花三脉紫菀的研究历史
        1.1.1 分类学研究
        1.1.2 形态解剖学研究
        1.1.3 细胞学研究
        1.1.4 分子生物学研究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 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的分类学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野外采集
        2.1.2 形态学研究
        2.1.3 叶表皮研究
        2.1.4 细胞学研究
        2.1.5 分子生物学研究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形态学研究
        2.2.1.1 结果与分析
        2.2.1.2 讨论
        2.2.2 叶表皮特征研究
        2.2.2.1 结果与分析
        2.2.2.2 讨论
        2.2.3 细胞学研究
        2.2.3.1 结果与分析
        2.2.3.2 讨论
        2.2.4 分子生物学研究
        2.2.4.1 内类群和外类群的选择
        2.2.4.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4.3 分子系统树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2.2.4.4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讨论
    2.3 崖生紫菀的分类学处理
3 崖生紫菀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3.1 生态解剖学研究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濒危种崖生紫菀的濒危原因初探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4 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形态学研究
        4.1.2 细胞学研究
        4.1.3 分子生物学研究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形态学研究结果与讨论
        4.2.2 细胞学研究结果与讨论
        4.2.2.1 结果与分析
        4.2.2.2 讨论
        4.2.3 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与讨论
    4.3 分类学处理
5 结语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香青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香青属分类学研究
        1.1.1 香青属简介
        1.1.2 香青属分类简史
        1.1.3 香青属实验分类学研究
        1.1.4 分子系统学
    1.2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2.1 叶绿体基因组起源与发展
        1.2.2 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
        1.2.3 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
        1.2.4 测序技术进展
        1.2.5 叶绿体基因组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总DNA的提取
        2.3.2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
        2.3.3 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分析
        2.3.4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2.3.5 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2.3.6 系统发育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及组装结果
    3.2 叶绿体基因组基本信息
        3.2.1 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3.2.2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3.2.3 串联重复序列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
    3.3 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
        3.3.1 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比对
        3.3.2 IR区的收缩和扩张
    3.4 系统发育分析
        3.4.1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
        3.4.2 基于ITS和 E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香青属叶绿体基因组基本信息
        4.1.1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4.1.2 密码子偏好性
        4.1.3 重复序列和SSR
        4.1.4 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4.2 系统发育分析
        4.2.1 香青属属下系统发育关系
        4.2.2 香青属与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4.2.3 叶绿体DNA与核DNA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的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东北菊科4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经典系统学、形态学及分类学
        1.1.1 系统学研究
        1.1.2 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
    1.2 分子系统学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形态学研究
        2.2.2 解剖学研究
        2.2.3 分子系统学研究
        2.2.4 系统发育分析
第3章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帚菊木亚科,菜蓟亚科及Pertyoideae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3.1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植物的形态结构
        3.3.2 Calogyne berardiera(外类群)的形态结构
        3.3.3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3.3.4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3.4 讨论
        3.4.1 和尚菜属应提升为和尚菜族
        3.4.2 蚂蚱腿子属的系统学位置
        3.4.3 菜蓟族的单系性
        3.4.4 菜蓟族内类群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紫菀亚科物种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3.1 千里光族
        4.3.2 鼠麴草族
        4.3.3 紫菀族
        4.3.4 春黄菊族
        4.3.5 旋覆花族
        4.3.6 Athroismeae族
        4.3.7 金鸡菊族
        4.3.8 万寿菊族
        4.3.9 向日葵族
        4.3.10 Millerieae族
        4.3.11 泽兰族
        4.3.12 东北紫菀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4.3.13 东北紫菀亚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4.4 讨论
        4.4.1 石胡荽属的系统学位置
        4.4.2 鼠麴草族的系统学位置
        4.4.3 紫菀亚科类群的系统学关系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乳菀组(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紫菀族研究概况
        1.1.1 紫菀族的形态学特征
        1.1.2 紫菀族分类学研究现状
    1.2 乳菀组(紫菀族,菊科)的建立
        1.2.1 乳菀属(GalatellaCass.)、麻菀属(LinosyrisCass.)以及碱菀属(TripoliumNees.)的形态学特征
        1.2.2 分子系统学研究
        1.2.3 分子系统学研究步骤
        1.2.4 乳菀属(GalatellaCass.)、麻菀属(Linosyris Cass.)以及碱菀属(TripoliumNees.)的分类学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以及试剂配制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试剂的配置
    2.3 实验方法
        2.3.1 植物总DNA的提取
        2.3.2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2.3.3 DNA纯化(参照上海生工试剂盒)
        2.3.4 DNA测序
        2.3.5 目的片段的克隆
        2.3.6 胶回收(参照上海生工试剂盒)
        2.3.7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2.3.8 转化
        2.3.9 阳性克隆检测
    2.4 构建系统发育树
        2.4.1 构建系统发育树所需要的材料系统信息
        2.4.2 所涉及的物种血缘关系总结
3.结果与分析
    3.1 核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3.1.1 基因序列分析与排列
        3.1.2 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法
    3.2 核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2.1 .ETS序列结果与分析
        3.2.2 .ITS序列结果与分析
    3.3 三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分子生物学结果分析
        3.3.1 trnK结果分析
        3.3.2 trnl-F结果分析
        3.3.3 matK结果分析
4.结语
文献
致谢

(7)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香青属的系统学位置
    1.2 香青属的分类简史
        1.2.1 香青属与近缘属系统学关系的研究
        1.2.2 香青属属下系统学关系的研究
    1.3 香青属的实验分类学研究现状
        1.3.1 瘦果形态和解剖学研究
        1.3.2 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
        1.3.3 总苞形态特征
        1.3.4 花粉形态
        1.3.5 核型分析
        1.3.6 分子系统学
        1.3.7 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1.4 存在的系统学问题
第二章 瘦果表面微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术语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分子系统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总DNA的提取
        3.2.2 PCR扩增和测序
        3.2.3 序列比对拼接
        3.2.4 构建系统进化树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核苷酸序列特征
        3.3.2 基于叶绿体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3.3.3 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4 讨论
        3.4.1 香青属属下的系统发育关系
        3.4.2 香青属与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3.4.3 用cpDNA和nrDNA构建系统发育关系的比较
第四章 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分类学研究
    4.1 泛喜马拉雅地区地区香青属植物名录、地理分布及标本引证
    4.2 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分种检索表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8)岳麓紫菀(菊科)的分布及其形态学与核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地理分布
    2.2形态学
    2.3核型
3讨论
    3.1野外分布
    3.2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3.3核型

(9)中国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菊科牧草植物研究综述
    1.1 菊科牧草综述
    1.2 菊科瘦果形态学研究现状
    1.3 菊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
第二章 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1.3 术语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国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分种概述
        2.2.2 基于瘦果形态学的菊科牧草植物分属检索表
        2.2.3 讨论
第三章 DNA条形码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总DNA的提取
        3.2.2 PCR扩增和测序
        3.2.3 序列拼接和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核苷酸序列特征
        3.3.2 基于叶绿体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3.3.3 基于核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叶绿体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3.4.2 基于核糖体条形码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3.4.3 叶绿体片段和核基因片段比较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灰枝紫菀的核型
    3.2 3个物种间核型差异的系统学意义
    3.3 随体的分类学价值

四、广义紫菀属(菊科紫菀族)系统学研究的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湘西州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吴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分类回归树的长白山和太岳山常见木本植物花粉形态研究[D]. 王涛.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紫菀属新种(崖生紫菀)及其近缘种(小花三脉紫菀)的分类学研究[D]. 熊一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香青属分子系统学研究[D]. 顾君宇. 郑州大学, 2019(08)
  • [5]东北菊科4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D]. 茹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04)
  • [6]乳菀组(菊科,紫菀族)分子系统学研究[D]. 苏淼.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7]泛喜马拉雅地区香青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 许雪敏. 郑州大学, 2017(11)
  • [8]岳麓紫菀(菊科)的分布及其形态学与核型研究[J]. 李志,刘雷,谢驰,熊一唱,黎维平. 西北植物学报, 2016(07)
  • [9]中国菊科牧草植物瘦果形态学和DNA条形码的研究[D]. 刘雪. 郑州大学, 2016(02)
  • [10]菊科紫菀属3种植物的核型分析[J]. 李志,王梓辛,耿胜娟,陈三茂,黎维平. 西北植物学报, 2015(06)

标签:;  ;  ;  ;  ;  

紫菀属(菊科紫菀科)系统发育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