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

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

一、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香[1](2018)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环保政策趋严给造纸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的环境下,林纸企业关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如果企业不进行绿色科技创新去主动适应新常态,将绿色变革作为发展新引擎,那企业必将在新一轮的绿色竞争中失去优势。林纸企业作为绿色科技创新的主体,探索其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态度、行为及绩效的关系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是造纸业开展绿色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步,也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如何分析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2)如何构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SEM机理模型?(3)如何揭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创新意愿、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本文围绕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总结,剖析了中国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1)中小企业绿色科技采用率低,创新率更低;(2)技术层面的水平很低,集中于末端处理技术;(3)绿色化管理创新相当薄弱,绿色技术的使用效果差;(4)处于自发状态,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5)不同规模企业污染治理与排放特征存在差异;(6)企业自我开发能力较弱。第二,在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绿色科技从产品设计、资源利用、生产工艺、市场营销、末端治理和物流管理等环节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在整个供应链流程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从人类文明演进视角分析发现生态文明阶段的科学属性为超生物文明,包括天然超生物文明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驱动下,需要大力开发超生物文明的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更加积极、有效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三,根据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机理分析结果,结合DTPB模型和TTF模型,构建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机理模型显示,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受到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的共同影响。其中,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从供应链视角细分为源头预防创新、绿色工艺创新、末端治理创新、绿色管理创新4个潜变量,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第四,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使用SEM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模型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源头预防创新行为、林纸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行为和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对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感知行为控制对林纸企业绿色管理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的源头预防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林纸企业末端治理创新对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是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对林纸企业绿色管理创新行为和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没有得到支持。第五,根据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结构剖析,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从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的制浆造纸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子系统5个方面出发,构建中国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管理体系。最后,归纳了创新点和研究展望。本文创新点主要有:(1)从供应链视角研究了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耦合机理;(2)从供应链全过程的源头、工艺、末端和管理4个环节对绿色科技创新行为进行细分;(3)构建了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

竺杏月[2](2018)在《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及其Multi-Agent运行机制研究 ——以林—浆—纸为例》文中认为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十九大报告已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实生态文明对于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意义。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发展,实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更加有益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顺势实施。制浆造纸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最大化利用森林资源附加值最高的产业之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我国制浆造纸产业木材纤维比重偏低,制约了我国的高质量纸产品的生产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纸张消费层次和水平都在提升,高质量纸产品的供求矛盾愈加凸显。在具体实施中,制浆造纸企业和木材纤维供应企业并未形成有机的结构和良性互动机制,林、浆、纸“结”而不“合”,“一体”而不“共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供应链角度重新审视林、浆、纸的发展方式和结构,实现制浆造纸的绿色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绿色共生理论应用于林—浆—纸供应链中,首先,剖析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思想;在此基础上,架构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的共生体系,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第三,基于多元化维度构建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基本共生模式;第四,据此对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基本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第五,根据效益评价结果筛选出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最优共生模式,并就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最后,以濮阳龙丰公司为例,来进一步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例证。可得结论如下。(1)目前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林纸一体化模式且林纸一体化模式的推进步伐正不断加快;原料结构改善较大;纸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纸浆、纸产品进出口持续扩大;废弃物利用率逐步提高等现状。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木浆进口依存度较高;供应链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不够;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不够稳定;社会就业带动有待加强;整体协作效益有待提升。(2)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是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供应链生态化与循环经济化的发展模式,与绿色供应链相比,具有长周期、更高资源利用率、更高经济和生态效率以及资源依赖性进一步降低等特性,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超循环经济特性。(3)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系统的共生单元包括制浆造纸企业、流通企业、营林企业、绿色化工企业、能源企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等多元化主体要素。在核心制浆造纸企业中,其原料来源于紧密层、松散层、协作层与协同层等多级结构,原料来源具有多元化特性。(4)在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基本共生模式构建的六个核心维度,即利益关系维度、交易频率维度、组织机制维度、共生媒介维度、空间布局维度和产权关系维度中,最核心的维度是利益关系维度和共生媒介维度两个,并且依据这两个核心维度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具有四种基本共生模式:利益偏废型共生、多元两高型共生、单一双低型共生、媒介偏废型共生,每种共生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5)多元两高型共生模式效益得分最高,媒介偏废型共生模式效益次之,利益偏废型共生模式效益第三,单一双低型共生模式效益得分最低,表明这四种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基本共生模式中,以“互利共生”为主要特征的多元两高型共生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目标取向,即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最优共生模式是多元两高型共生模式。(6)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整体上不仅具有MAS系统结构模式,而且分别在核心层、紧密层、协作层、松散层及协同层等方面均具有MAS系统结构模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在研究视角上,将绿色共生理论和绿色供应链理论引入到林—浆—纸供应链中,在以往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内涵,并与一般绿色供应链进行比较以突出其优势与特性,继而拓展延伸并丰富了已有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内涵;(2)已有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原料来源比较单一,而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原料来源的紧密、协作、松散等多层级结构,较已有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原料来源的单一性特征更能体现多元化特征;(3)设计了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的四种基本共生模式,分别是利益偏废型共生、多元两高型共生、单一双低型共生、媒介偏废型共生;(4)运用Multi-Agent代理技术方法来分析最优共生模式的运行机制,本文运用Multi-Agent代理技术方法来分析最优共生模式的运行机制,为制浆造纸企业在多层原料源的供应链共生的基础上的生产安排提供依据。

都宪[3](2017)在《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林纸一体化企业作为一个既涉及林业又涉及纸业,包含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业务活动:农耕性质的营林业务和现代工业性质的纸浆造纸业务,而两者在作业区域集中程度、人员授权机制、作业模式、监督模式与流程等多个方面存在显着不同,由此导致企业文化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冲突。这种自身独特性决定了其在文化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严重阻碍林纸一体化进程。为了缓和这一冲突,诸多企业尝试采用不同措施与方法,如组织结构的分离,建立协调机制等,以此来减少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定性研究林纸一体化中两类文化,找出两者存在的差异,结合案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企业文化满意度。从文化差异入手,重视林纸一体化企业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确定跨文化管理方式为隔离模式和融合模式相结合,对文化冲突的各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协调措施和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文化冲突增加的管理成本及消除消极影响,发挥林纸一体化优势,通过跨文化管理更为有效地促进林纸一体化企业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问题进行了探究。第一章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林纸一体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文化冲突和跨文化管理理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等,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从林纸一体化企业发展入手,定性分析其中包含的两类业务的经营模式,从而得到两种类型行业的文化特征;第四章,通过设计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进行定量分析;第五章,通过案例对林业企业和纸业企业文化满意度等级进行详细评估;第六章,从前文的分析中得出文化冲突的相关结论,包括其表现、成因和影响。第七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协调和解决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问题的方法,实现其向理想的目标发展。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和研究展望。论文从企业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角度研究林纸一体化企业中林业文化和纸业文化,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本文从定性角度阐述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特点,从定量的角度得出四个影响因素的权重,物质文化权重最大,依次为制度、行为、精神。然后构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科学地对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进行进一步研究,同时为了证明指标体系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本文将此模型应用于A林纸一体化企业的文化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林业企业文化和纸业企业文化存在差异,林业企业文化满意度为不太满意,纸业企业文化满意度为基本满意,两者在满意度上存在差异。由于差异会导致文化冲突,本文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冲突的分析,包括分析文化冲突在四个方面的表现,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对林纸一体化企业带来的影响。最后依据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跨文化管理措施,首先选择跨文化管理模式为隔离模式和融合模式相结合,然后就各层面的文化冲突提出具体的协调方法,包括统一分配物资、建立协调机制、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各项制度和加强组织员工文化培训等,帮助企业协调文化冲突问题,促进林纸一体化更好地发展。

杨青[4](2017)在《共生理论视角下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及运用。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木浆造纸,在造纸工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科学的发展现代林业生态和造纸业。本文以云南省林纸一体化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供应链角度分析目前云南省林纸产业的现状,从原材料供应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回收环节分析云南省林纸供应链。在原材料供应的环节中存在客观制约林纸一体化发展的因素,如云南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但南北分布不均匀、林木的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等因素影响了木材的有效供应;在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方面,效率较低,林权不清晰制约了林主市场参与,林业市场缺乏活力等问题。在造纸工业环节,企业的整体规模效益不高,产业缺乏规模,未形成产业群体;造纸工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大气、水环境污染的生态问题具有不可逆性,较短时间难以修复。在流通环节,云南林纸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废纸品回收环节,废纸回收未形成健全的体系。其次,通过Lotka-Volterra模型测算云南2005年-2015年云南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林纸产业与林业生态的关系,测算结果表明,当前云南林纸一体化发展中存在林纸产业与林业生态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云南省在国内重要的生态地位,国家对于林业生态政策的有所侧重;另一方面,云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林纸供应链的发展;最后是林纸供应链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企业与林农不同目标驱动下,利益分割的差异。再次,在云南省林纸产业与林业生态发展不和谐的背景下,介绍了芬兰林纸一体化、日本林纸一体化及巴西林纸一体化,云南省可以适当地借鉴它们的做法;最后从林业产权、原料林管理、林纸产业群、废纸回收、政策支持、交通建设、清洁生产、生态补偿机制八个方面提出实现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良好发展的建议。

李明踊[5](2011)在《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文中指出研究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对于处理好林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林业与农业之间以及林业与浆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兼顾好林纸一体化项目与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促进和制约关系,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确定林纸一体化项目的适度规模、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升项目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森林经理学基本原理及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方法,在研究现有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归纳、定性分析、计量分析、MFA和CSA模型创建、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研究。论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作了叙述。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林纸一体化和规模经济理论,重点分析了纸业原料路线的演变、林纸一体化内涵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论述了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新特征、理论基础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规模经济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规模经济的主要理论成就。笔者对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自已的观点。第三部分对林纸一体化国内外现状开展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造纸工业的作用、特点、林纸一体化的优点以及国际和国内林纸一体化现状;指出了实施林纸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在项目规模经济方面存在的误区。第四部分采用MFA(Multi-factors analysis)和CSA(Cost structure analysis)分析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深入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对林纸一体化项目产生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研究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木材原料的定价方法及其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建立了项目适度经济规模的计量模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论证。平均成本ACp=[(C1+C2+C3+C4)/Qw+Lp1*(β1+α1Q)]*(1+θ)*4+Lp2*(β2+α2Q) +Ω+0.7*[Pe+Lp3*(β3+α3Q)]+0.4*[Pc+Lp4*(p4+α4Q)]+λQγ+φ其中λ>0,γ<0 (4-27)ACp’=Lp1*α1*(1+θ)*4+Lp2*α2+0.7*Lp3*α3+0.4*Lp4*α4+λγQγ-1(4-28)ACp"=λγ(γ-1)Qγ-2>0 (4-29)平均成本最小时的产量Q*=[-(Lp1*α1*[(1+θ)*4+Lp2*α2+0.7*Lp3*α3+ 0.4*Lp4*α4)/(λγ)]1/(γ-1)是单调递减的幂函数,当主要物资的运输费用率Lp1、Lp2、Lp3、Lp4上升时,林纸一体化项目最低成本产量值变小。项目利润π=P*Q-[(C1+C2+C3+C4)/Qw+Lp1*(β1+α1Q)]*4*Q- Lp2*(β2+α2Q)*Q-Ω*Q-0.7*[Pe+Lp3*(β3+α3Q)]*Q-0.4*[Pc+Lp4*(β4+α4Q)]*Q-ρQμ-φ*Q,其中ρ>0,μ>1 (4—35)π’=P-4*(C1+C2+C3+C4)/Qw-4*Lp1*β1-8*α1Q-Lp2*β2-2*Lp2*α2*木Q-Ω-0.7*(Pe+ Lp3*β3)-2*0.7*Lp3*α3Q-0.4*(Pc+Lp4*β4)-2*0.4*Lp4*α4Q-ρμQμ-1-φ(4-36)π"=-8*α1-2*Lp2*α2-2*0.7*Lp3*α3-2*0.4*Lp4*α4-ρμ(μ-1)Qμ-2<0,林纸一体化项目总利润存在极大值。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通过四川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验证了项目规模经济计量模型,证实了本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效果。第六部分研究了加快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性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特性的八项建议意见。第七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建议,对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张琴平[6](2011)在《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木浆造纸,营造速生丰产林,走林纸一体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现代造纸工业和林业的必由之路。而对于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在梳理了林纸一体化相关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国资委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风险要素分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为理论基础,建立了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影响因素评价模型——从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5个方面将影响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因素确定为19个指标,并提出了这19个指标分别对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有显着性正相关影响的研究假设。然后以国内大中型林纸一体化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基本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而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再又根据研究结论尝试着构建企业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防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风险防范提出了应对机制。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不足点,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郑庆华[7](2011)在《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应用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解决林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过程中,都必然会与物流产生联系。物流管理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林业产业和生态复合系统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实现了经济活动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建立了连接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桥梁。因此,随着我国林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林业物流管理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正是在林业绿色供应链环境下开展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由此确定研究工作的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用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指导林业物流管理,在认清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典型特征和特殊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现存物流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个目标是结合物流对林业产业的供应链、价值链和生态链所起的基础支撑作用,以物流一体化为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为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物流管理系统。其次对比分析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般供应链物流和一般绿色供应链物流,对我国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突出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的内涵和特点,明确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要求和重点,为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然后通过对物流一体化管理思想和模式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以物流管理集成和物流管理协同为核心的物流一体化管理方法,建立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动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设计了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运行模式和基于第四方物流的协调机制。并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构建了其系统框架和应用模式。最后结合WZ制纸的企业实际开展了实证研究,对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和物流技术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其初步成效进行了分析总结。

李正军[8](2010)在《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纸工业中木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大规模建立用材林基地,实现林浆纸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在国家已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将培育林-浆-纸产业集群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加以实施。但在具体工作中,各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突出表现在集群只重“聚集”,不重“集成”,缺乏从战略层到操作层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管理,从而导致该产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集群经济效应不能凸显。基于以上的社会、经济和现实背景,本文综合运用产业集群理论、集成管理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协同学理论、现代统计学和流通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林-浆-纸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对林-浆-纸产业集群的形成、结构、组成及其供应链进行深入研究,再对其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运作模型和实施策略进行细致探讨,试图建立兼顾林业产业和造纸工业并适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首先,本文从分析林-浆-纸产业项目实施现状和已形成的产业链条出发,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对林-浆-纸产业集群的内涵、发展现状、组成结构和运行效益进行解读。产业集群与供应链存在着很好的耦合基础,可以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来集成和提升产业集群,这是观念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横向和纵向的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分别对其特殊性、复杂性和网络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机制,提出并设计了动态优化模型。其次,本文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从管理角度和信息技术角度深入研究了林-浆-纸产业集群协同管理问题,重点研究了协同管理的三种机制问题,分析了其总体组织构架和整体运作模型;提出了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和纵向两种协同管理模式,分别论述了其驱动力和构成要素,建立了其结构模型,设计了其信息系统。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林-浆-纸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提升其整体竞争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分别研究了实施纵向协同的采购管理和仓储管理策略及其数学模型,分别阐述了实施横向协同的实施保障和载体平台策略;进一步研究了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湖南省环洞庭湖区林-浆-纸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刘振江[9](2010)在《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纸业集团在林权改革中争相购买自有林地,"林纸一体化"进程中,企业以"炼山、砍树、剃光头"的开发方式,广泛种植单一树种,破坏了森林原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隐患。由于林业资源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属性,故在推进林权改革的同时应加强政府对"林纸一体化"的监督力度,对林纸一体化项目开发中出现严重违法环境法律、法规事项时,对其企业予以实施"区域限批",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兼顾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刘庆明[10](2010)在《林纸一体化项目运作模式研究 ——以光叶楮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依据我国林纸一体化项目的现状和相关理论,通过对光叶楮应用技术的研究,结合光叶楮树种的特点,提出了光叶楮林纸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为我国林纸一体化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树种和运作模式选择。目前我国造纸企业实施林纸一体化项目的主栽树种是桉树和杨树,杨树、桉树的轮伐期仍然较长,造林和制浆不同步,木材比价使木材原料价格高,农民种树的比较利益低,影响企业和农民营造工业原料林的积极性。本文对光叶楮的营林技术和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以及光叶楮与杨树的制浆性能、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光叶楮的轮伐期可以缩短为一年,该树种产量高,可以解决企业原料成本高、农民收入低的矛盾;光叶楮适应性强,可以在丘陵、薄地栽植;光叶楮木材、韧皮纤维均可制浆,树叶可作为饲料原料。根据光叶楮树种的特点和应用技术研究,把光叶楮林纸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分为产业链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利益联结模式、融资模式四方面。产业链模式是造纸企业和农户合作建立光叶楮原料林基地,利用基地提供的光叶楮木材生产木浆;利用光叶楮韧皮纤维生产特种长纤维浆;利用光叶楮树叶生产饲料和动物养殖。产业组织模式是企业和农户各自以不同的生产要素入股,共同组建法人制经济组织经营原料林基地,企业对每个组织进行必要的投资,建立原料加工厂、养殖场、沼气池等生产设施,使原料生产者既能提供木桨生产原料,又能开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提高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企业以此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利益联结模式是企业和农户的合作以要素契约为主,要素契约和商品契约合理组合。融资模式是采用项目公司融资模式为林纸一体化项目融资。最后提出实施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课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研究
        1.2.2 绿色科技创新研究
        1.2.3 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研究
        1.2.4 研究评价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理论
        1.4.2 技术创新理论
        1.4.3 技术接受与采纳理论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
        2.1.1 林业造纸企业(林纸企业)的界定
        2.1.2 绿色科技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2.1.3 绿色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2.1.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及特性分析
    2.2 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2.2.1 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发展
        2.2.2 世界绿色科技创新现状
        2.2.3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现状
    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2.3.1 造纸行业概况与整体运行状况
        2.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应用现状
        2.3.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保障现状
    2.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挑战与问题分析
        2.4.1 绿色科技创新的机遇
        2.4.2 绿色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2.4.3 绿色科技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 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系统分析
    3.1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耦合机理研究
        3.1.1 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分析
        3.1.2 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的支撑特性分析:与传统科技比较
        3.1.3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模型
        3.1.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
    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结构:绿色供应链视角
        3.2.1 绿色科技体系构建
        3.2.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体系的剖析
        3.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的理论模型与假设研究
    4.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理论模型研究
        4.1.1 理论模型的总体框架设计
        4.1.2 理论模型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4.1.3 理论模型的规范影响因素分析
        4.1.4 理论模型的综合设计
    4.2 研究假设
        4.2.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4.2.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4.2.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4.3 各变量的释义与说明
        4.3.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认知
        4.3.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规范
        4.3.3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感知行为控制
        4.3.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行为
        4.3.5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绩效
5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SEM的实证研究
    5.1 “意愿—行为—绩效”问卷量表设计
        5.1.1 问卷量表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5.1.2 问卷量表的结构设计
        5.1.3 问卷量表的测量变量设计与修正——基于专家深入访谈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方式
        5.2.2 问卷确定与调研数据收集
        5.2.3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5.2.4 数据的信效度检验与变量相关性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与修正
        5.3.1 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
        5.3.2 初始SEM模型及参数拟合
        5.3.3 SEM模型最终修正及整体适配度检验
        5.3.4 实证结果
        5.3.5 结果分析
    5.4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意愿—行为—绩效”路径分析
        5.4.1 绿色科技创新意愿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5.4.2 绿色科技创新行为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5.4.3 绿色科技创新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分析
6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建设研究
    6.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6.1.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设计思路
        6.1.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
    6.2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各子系统的建设方案
        6.2.1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的建设
        6.2.2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的建设
        6.2.3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的建设
        6.2.4 制浆造纸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的建设
        6.2.5 生态文明子系统的建设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2)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及其Multi-Agent运行机制研究 ——以林—浆—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论文题目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3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现有研究综述
        1.2.1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1.2.2 关于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Multi-Agent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1.2.4 现有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5.1 绿色供应链理论
        1.5.2 共生理论
        1.5.3 绿色发展理论
2 林—浆—纸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林—浆—纸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
        2.1.1 林纸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2.1.2 原料来源结构有所改善
        2.1.3 产成品种类趋于多样化
        2.1.4 产成品进出口持续扩大
        2.1.5 环境友好性逐渐改善
    2.2 林—浆—纸绿色供应链存在问题
        2.2.1 木浆进口依存度较高
        2.2.2 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不够
        2.2.3 伙伴合作关系不稳定
        2.2.4 社会就业带动有待加强
        2.2.5 整体协作绩效有待提升
3 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的理论研究
    3.1 “广义绿色供应链”思想的提出
        3.1.1 现实需求:林—浆—纸绿色供应链的多层级原料供应
        3.1.2 理论构想:广义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与思想
        3.1.3 比较分析:广义绿色供应链与传统绿色供应链的特性比较
    3.2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分析
        3.2.1 共生系统内部要素构成
        3.2.2 共生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3.3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系统结构建立
        3.3.1 共生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关联结构
        3.3.2 共生系统内部的多层原料源结构
        3.3.3 共生系统内部的多层次系统结构
    3.4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原理研究
        3.4.1 共生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原理
        3.4.2 共生系统内部的多层原料源供应原理
        3.4.3 共生系统内部合作层的协调原理
4 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4.1 共生模式的多维度分析
        4.1.1 利益关系维度
        4.1.2 交易频率维度
        4.1.3 组织机制维度
        4.1.4 共生媒介维度
        4.1.5 空间布局维度
        4.1.6 产权关系维度
    4.2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核心维选择
        4.2.1 共生媒介的畅通机制
        4.2.2 共生收益的分配机制
    4.3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的核心维共生模式设计
        4.3.1 单一双低型共生模式
        4.3.2 媒介偏废型共生模式
        4.3.3 利益偏废型共生模式
        4.3.4 多元两高型共生模式
5 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效益评价与最优模式筛选
    5.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释义
        5.1.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5.1.2 基于ISM方法选取的指标体系
        5.1.3 指标体系释义
    5.2 效益评价方法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5.2.2 评价流程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处理
        5.3.1 专家选择
        5.3.2 问卷设计
        5.3.3 数据处理
    5.4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结果
        5.4.1 单一双低型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结果
        5.4.2 媒介偏废型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结果
        5.4.3 利益偏废型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结果
        5.4.4 多元两高型共生模式效益评价结果
    5.5 最优共生模式(多元两高型共生模式)的效益分析与详细设计
        5.5.1 最优共生模式的资源效益分析
        5.5.2 最优共生模式的价值效益分析
        5.5.3 最优共生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
        5.5.4 最优共生模式的详细设计
6 广义绿色供应链最优共生模式的Multi-Agent运行机制研究
    6.1 广义绿色供应链Multi-Agent系统结构建立
        6.1.1 Multi-Agent技术
        6.1.2 基于Multi-Agent的广义绿色供应链总结构
        6.1.3 基于Multi-Agent的广义绿色供应链子结构
    6.2 基于Multi-Agent系统结构的最优共生模式多层级运行机制研究
        6.2.1 核心层Multi-Agent系统运行机制
        6.2.2 紧密层/协作层Multi-Agent系统运行机制
        6.2.3 松散层Multi-Agent系统运行机制
        6.2.4 协同层Multi-Agent系统运行机制
        6.2.5 整体Multi-Agent系统运行机制
    6.3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核心层的多维共生机制研究
        6.3.1 核心层多维共生机制的多目标分析
        6.3.2 核心层多维生产计划决策机制的分析
        6.3.3 核心层多维生产计划决策模型建立
        6.3.4 核心层多维生产计划决策模型仿真结果
7 应用研究: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研究
    7.1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7.1.1 龙丰公司发展概况
        7.1.2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发展现状
        7.1.3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存在问题分析
    7.2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战略研究
        7.2.1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战略目标
        7.2.2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战略规划
        7.2.3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战略保障
    7.3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
        7.3.1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选择
        7.3.2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Multi-Agent结构设计
        7.3.3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运行机制
    7.4 龙丰公司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实施路径与深化对策
        7.4.1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实施路径
        7.4.2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的深化对策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 《林—浆—纸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效益评价》专家调查表

(3)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林纸一体化国外研究综述
        1.2.2 企业文化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中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难点及对策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一体化理论
        2.2.2 企业文化理论
        2.2.3 文化冲突和跨文化管理理论
        2.2.4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纸一体化企业发展及其文化特征
    3.1 林纸一体化企业发展
        3.1.1 林纸一体化企业发展动因
        3.1.2 林纸一体化企业现状
        3.1.3 林纸一体化企业发展趋势
    3.2 林纸一体化企业经营模式与文化特征
        3.2.1 林纸一体化企业经营模式
        3.2.2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的构建
    4.1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
        4.1.3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企业文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4.2.1 相关评估方法的筛选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3 企业文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的林纸一体化企业实证研究
    5.1 A企业概况及文化分析
    5.2 A企业文化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选定
        5.2.2 评价模型隶属度确定
        5.2.3 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A林纸企业文化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分析
    6.1 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6.1.1 物质层面文化冲突
        6.1.2 制度层面文化冲突
        6.1.3 行为层面文化冲突
        6.1.4 精神层面文化冲突
    6.2 企业文化冲突的成因
        6.2.1 企业性质不同
        6.2.2 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差异
        6.2.3 价值观上的差异
        6.2.4 环境因素
    6.3 企业文化冲突的影响
        6.3.1 对职工的影响
        6.3.2 对企业的影响
        6.3.3 对行业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的协调
    7.1 确定合适的跨文化管理措施
    7.2 协调措施
        7.2.1 物质层面
        7.2.2 制度层面
        7.2.3 行为层面
        7.2.4 精神层面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4)共生理论视角下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内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内涵及其特点
        一、林纸一体化的内涵
        二、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三、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特点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供应链管理理论
        四、共生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产业-生态共生度测度
    第一节 种群竞争模型简介
        一、种群动态竞争模型
        二、林业产业-林业生态的模型的条件
    第二节 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的共生度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共生度评价体系构建
        三、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数据处理
    第三节 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产业—生态 共生度测度
        一、云南省林业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测度
        二、云南省林业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测度
        三、云南省林业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测度
        四、产业-生态共生度测度
    第四节 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林纸一体化供应链瓶颈分析
    第一节 原料供应环节
        一、森林资源总量大,分布较分散
        二、森林生产潜力发挥不充分
        三、森林经营问题
        四、林权不清晰制约林主市场参与
        五、缺乏相应政策保障
    第二节 生产加工环节
        一、林木培育与加工利用业联系不够紧密
        二、造纸规模效益低下
        三、环境污染严重
    第三节 流通环节
    第四节 废纸品回收环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经验借鉴
    第一节 芬兰林纸一体化
    第二节 日本林纸一体化
    第三节 巴西林纸一体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发展措施
    一、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二、加强原料林的管理
    三、培育林纸产业群体
    四、建立废纸回收体系
    五、完善政府支持政策
    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七、推进清洁生产
    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5)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2.1 林纸一体化理论研究
        2.1.1 纸业原料路线演变与林纸一体化
        2.1.2 林纸一体化内涵
        2.1.3 林纸一体化研究动态
    2.2 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2.2.1 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及新特征
        2.2.2 规模经济理论基础
        2.2.3 规模经济研究动态
    2.3 对研究成果的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造纸工业的作用与特点
    3.1 造纸工业的作用
    3.2 造纸工业的特点
    3.3 林纸一体化的优点
    3.4 国外林纸产业发展情况
        3.4.1 全球纸业总体情况
        3.4.2 全球大型纸业公司进入新世纪的发展概况
    3.5 中国制浆造纸产业现状
        3.5.1 纸张消费的巨大需求与木材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3.5.2 中国各地区林纸一体化项目情况
        3.5.3 林纸一体化项目典型经验
        3.5.4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化经营的困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模型
    4.1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Multi-factors analysis-MFA)
        4.1.1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地资源量
        4.1.2 纸浆林地的价格
        4.1.3 自然气候
        4.1.4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4.1.5 物流配套条件
        4.1.6 设备制造成本
        4.1.7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4.1.8 林纸一体化规模化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2 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基地木材定价问题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1 木材全部自产自用时木材转移定价以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2 可以在市场部分买卖木材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2.3 企业是当地木材的唯一或主要供应商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4.3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Cost structure analysis-CSA)及规模经济优化模型研究
        4.3.1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
        4.3.2 各种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4.3.3 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成本利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实例研究
    5.1 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概况
    5.2 影响规模经济性的诸因素分析(MFA)
        5.2.1 林纸一体化研究区的林地资源分析
        5.2.2 区位,自然气候,土壤
        5.2.3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5.2.4 市场需求及物流配套条件
        5.2.5 设备制造成本及投资金额
        5.2.6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5.2.7 实现规模化经营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3 泸州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CSA)及项目规模经济优化分析
        5.3.1 项目产品的成本结构
        5.3.2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分析
        5.3.3 项目规模对产品成本和项目利润的计量分析
    5.4 规模优化分析及项目经济规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现林纸一体化规模经济的措施建议
    6.1 国家发展战略
    6.2 区域统筹规划,引导企业和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6.3 推行循环经济,加大废纸回收力度
    6.4 加强环境保护
    6.5 培育纸业集团
    6.6 林业科技开发
    6.7 林业产业政策及林业税负问题
    6.8 整合装备制造能力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6)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我国造纸企业发展现状
        1.1.2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与现状
        1.1.3 林纸一体化相关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框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分析
    2.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1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2.1.2 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
    2.2 林纸一体化及其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2.2.1 林纸一体化的涵义
        2.2.2 林纸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2.3 林纸一体化的动因
        2.2.4 林纸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2.2.5 我国林纸一体化风险相关理论研究
第3章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析
    3.1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特点
        3.1.1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定义
        3.1.2 工程项目的风险及其特点
        3.1.3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特点
    3.2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类别
        3.2.1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类
        3.2.2 基于国资委的风险分类视角的林纸一体化风险类别
第4章 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析理论模型的研究设计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1 理论模型的构建
        4.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2.1 因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2.2 自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3 问卷设计
        4.3.1 问卷的形成过程
        4.3.2 样本对象和容量的确定
        4.3.3 问卷内容
        4.3.4 问卷预测试与预调查
第5章 模型的验证研究
    5.1 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5.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模型的假设检验
        5.3.1 信度检验
        5.3.2 效度检验
        5.3.3 因子分析
        5.3.4 相关分析
        5.3.5 回归分析
        5.3.6 假设检验结果
    5.4 结果讨论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构建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的防范体系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影响因素预测试
附录二: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调查问卷
详细摘要
Abstract

(7)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动态总结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技术路线
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和管理现状研究
    2.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分析
        2.1.1 林业一般供应链的物流特征
        2.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特征
    2.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2.2.1 物流环节的管理现状分析
        2.2.2 物流系统的管理现状分析
    2.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现状分析
        2.3.1 物流一体化策略的现状分析
        2.3.2 物流一体化层次的现状分析
        2.3.3 物流一体化手段的现状分析
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理论研究
    3.1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3.1.1 物流的概念演进和本质属性分析
        3.1.2 物流一体化的集成管理和协同管理思想研究
        3.1.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构建
    3.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模式分类
        3.2.1 基于核心能力的物流一体化模式分类
        3.2.2 基于组织方式的物流一体化模式分类
    3.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三维管理模型
        3.3.1 物流一体化三维管理模型的总体框架
        3.3.2 物流一体化三维管理模型的应用规划
        3.3.3 基于三维管理模型的林业供应链管理
        3.3.4 基于三维管理模型的林业第三方物流管理
4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动因和机理研究
    4.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动因分析
        4.1.1 供应链竞合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4.1.2 价值链增值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4.1.3 资源链再生角度的物流一体化动因
    4.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机理分析
        4.2.1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经济协同
        4.2.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生态协同
        4.2.3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系统的管理协同
5.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对策研究
    5.1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研究
        5.1.1 基于权变理论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5.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组织结构设计
    5.2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研究
        5.2.1 基于SWOT方法的物流一体化运作主体分析
        5.2.2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一体化运行模式设计
    5.3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研究
        5.3.1 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关键作用分析
        5.3.2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物流一体化协调机制设计
6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技术支撑研究
    6.1 物流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畴
        6.1.1 物流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比较分析
        6.1.2 林业绿色供应链物流技术的概念辨析
    6.2 物流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模式
        6.2.1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问题分解
        6.2.2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方法组合
        6.2.3 物流一体化的技术应用流程
7. 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实证研究
    7.1 江苏WZ制纸公司的物流一体化背景与目标
        7.1.1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背景
        7.1.2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目标
    7.2 江苏WZ制纸公司实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探索
        7.2.1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分析
        7.2.2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应用
        7.2.3 江苏WZ制纸公司物流一体化的初步成效总结
8. 研究总结
    8.1 本文所做的工作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详细摘要

(8)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初显规模
        1.1.2 林-浆-纸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2.1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1.2.2 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1.2.3 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综述
        1.2.4 林-浆-纸产业集群及其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1.3 问题的提出
        1.3.1 林-浆-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缺乏
        1.3.2 林-浆-纸产业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1.3.3 林-浆-纸产业集群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1.3.4 产业集群协同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来源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产业集群及其协同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链理论
        2.1.2 产业集群理论
        2.1.3 产业集群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分析
    2.2 产业集群供应链
        2.2.1 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
        2.2.2 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的耦合
        2.2.3 产业集群供应链的提出
        2.2.4 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
    2.3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
        2.3.1 产业集群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2.3.2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提出
        2.3.3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
        2.3.4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
    本章小结
第3章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分析
    3.1 林-浆-纸产业及其产业链
        3.1.1 林-浆-纸产业的内涵和特点
        3.1.2 林-浆-纸产业链的形成模式
        3.1.3 林-浆-纸产业链的运行机理
    3.2 林-浆-纸产业集群
        3.2.1 林-浆-纸产业集群的内涵
        3.2.2 林-浆-纸产业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3.2.3 林-浆-纸产业集群的运行效益
    3.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
        3.3.1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提出
        3.3.2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的结构
        3.3.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内部组成
        3.3.4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节点企业
    3.4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
        3.4.1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组织形式
        3.4.2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模式
        3.4.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机制
        3.4.4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动态优化模型
    本章小结
第4章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
    4.1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
        4.1.1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涵
        4.1.2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的提出
        4.1.3 产业集群协同管理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4.1.4 林-浆-纸产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形成机制
        4.1.5 林-浆-纸产业集群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4.1.6 林-浆-纸产业集群协同管理的决策机制
    4.2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整体运作
        4.2.1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整体构架
        4.2.2 整体运作原则与整体运作基础分析
        4.2.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的复杂性分析
        4.2.4 构建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整体运作模型
        4.2.5 基于OGSA的林-浆-纸产业集群协同管理平台设计
    4.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纵向协同管理
        4.3.1 产业集群供应链纵向协同管理的驱动力
        4.3.2 产业集群纵向协同管理的构成要素
        4.3.3 产业集群纵向协同管理的内部作业分析
        4.3.4 产业集群纵向协同管理结构设计模型
        4.3.5 产业集群纵向协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4.4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协同管理
        4.4.1 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协同管理的驱动力
        4.4.2 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协同管理的运作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
    5.1 实施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
        5.1.1 实施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指导思想
        5.1.2 实施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收益分析
        5.1.3 实施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模型
    5.2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的风险管理
        5.2.1 供应链协同风险的定性分析
        5.2.2 供应链协同风险的定量分析
        5.2.3 规避供应链协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5.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纵向协同的采购管理
        5.3.1 供应链纵向协同采购管理的内涵
        5.3.2 供应链纵向协同采购管理的数学模型
        5.3.3 供应链纵向协同采购的供应商选择
    5.4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纵向协同的仓储管理
        5.4.1 供应链纵向协同仓储管理的内涵
        5.4.2 供应链纵向协同仓储管理的数学模型
    5.5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协同的实施保障
        5.5.1 改变企业领导者的观念
        5.5.2 优化整合产业集群供应链
        5.5.3 加快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
        5.5.4 加强专业化物流管理
    5.5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横向协同的载体平台
        5.5.1 工业园区承载产业集群
        5.5.2 积极建设林-浆-纸产业集群工业园区
    本章小结
第6章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
    6.1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理论
        6.1.1 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提出
        6.1.2 影响评价的因素与评价的原则
    6.2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6.2.1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因子
        6.2.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获得
    6.3 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绩效综合评价方法
        6.3.1 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6.3.2 确定模糊综合评判因素和评判等级
        6.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6.3.4 指标得分的计算
    6.4 实证分析
        6.4.1 研究对象介绍
        6.4.2 协同模式的提供
        6.4.3 调查结果统计与处理
        6.4.4 评价分析
        6.4.5 结果分析
        6.4.6 对策与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林纸一体化进程难掩林业生态风险的形成
    1.1 破坏性的林业开发及林木滥伐带来林业生态风险
    1.2 林纸一体化林区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2. 防范林纸一体化引发林区生态风险的法理思索
3. 防范林纸一体化林区生态风险的对策机制
    3.1 加强政府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监管力度
    3.2 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机制

(10)林纸一体化项目运作模式研究 ——以光叶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造纸业的现状和问题
        1.1.2 林纸一体化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
        1.2.1 国外林纸一体化实施现状
        1.2.2 国内林纸一体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1.3 国内外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综述
        1.3.1 国外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
        1.3.2 国内林纸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理论
    2.1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2.1.1 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资产专用性理论
        2.1.4 范围经济理论
    2.2 项目管理思想在运作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2.2.1 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2.2 项目融资的理论和方法
    2.3 循环经济理论
3 光叶楮应用技术的比较研究
    3.1 光叶楮营林技术研究
        3.1.1 光叶楮生物学特性
        3.1.2 光叶楮栽培技术研究
    3.2 光叶楮制浆工艺研究
        3.2.1 光叶楮木材及韧皮纤维的制浆性能检测
        3.2.2 光叶楮韧皮纤维制浆工艺研究
        3.2.3 光叶楮木材制浆工艺研究
    3.3 光叶楮树叶的营养成分检测
    3.4 综合分析与讨论
4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选择
    4.1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实施现状与问题
        4.1.1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实施现状
        4.1.2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2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设计
        4.2.1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的产业特征分析
        4.2.2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构建
        4.2.3 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的风险分析
5 加快实施光叶楮林纸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管理对策
        5.1.1 积极推广光叶楮树种在林纸一体化项目中的应用
        5.1.2 转变观念,强化与农户合作及保障机制
        5.1.3 造纸企业要改追求巨型规模为规模适中,结构合理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快落实农户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5.2.2 强化对林纸一体化项目的经济扶持
6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背景下林纸企业绿色科技创新的“意愿—行为—绩效”研究[D]. 刘春香.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2]广义绿色供应链共生模式及其Multi-Agent运行机制研究 ——以林—浆—纸为例[D]. 竺杏月.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3]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D]. 都宪.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4]共生理论视角下云南省林纸一体化绿色供应链研究[D]. 杨青.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1)
  • [5]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D]. 李明踊.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林纸一体化工程实施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D]. 张琴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研究 ——以林纸供应链为例[D]. 郑庆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8]林—浆—纸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 李正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8)
  • [9]论林纸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 刘振江. 商品与质量, 2010(SB)
  • [10]林纸一体化项目运作模式研究 ——以光叶楮为例[D]. 刘庆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中国在林纸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