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知识产品品牌创建与发展的系统管理模式与策略

航天知识产品品牌创建与发展的系统管理模式与策略

一、航天知识型产品品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及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成俊宣[1](2021)在《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对雇主品牌的影响 ——以员工敬业度为中介变量》文中研究表明

谭有为[2](2020)在《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和创新日益成为引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力,随着知识型员工需求及企业选址要求的变化,一种新型的创新空间——“创新街区”(Innovation District)最先在美国兴起,随之各国也开始关注本国创新街区的培育和建设。创新街区作为新型的创新空间,是推动科技和知识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国外关于创新街区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其理论和实践均有较为全面的研究,而目前国内研究还处在概念界定、模式和路径等相对宏观的定性探索阶段,定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对创新街区的概念、内涵、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评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从规划学视角出发,进行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的定量识别与场所营造案例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城市地理学及城市规划学对创新空间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对城市进行创新街区建设亦有借鉴意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展开,得到如下结论:在理论研究层面,创新街区识别与场所营造应该在新城市主义、3T理论、创新生态、三螺旋理论下指导进行。参考相关研究,构建了创新街区识别的指标体系:包括空间识别及要素识别两个维度。空间识别中,以空间范围界限与经济资产围合区域为主构建了空间识别指标体系,建立了划分基本单元—判定聚集指数—创新街区整合的创新街区空间识别步骤;在要素识别中,构建以经济资产、物质资产与网络资产为主的要素识别指标体系,并以肯德尔广场和波士顿创新街区作为参考依据,判定案例街区是否符合构建的创新街区标准。在参考国外公共空间组织(Project for Pulic space)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的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层面,以深圳南山区为例,第一,进行深圳市经济资产与物质资产的聚集现状诊断。第二,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识别的实证研究。在空间识别中,根据已构建的识别指标体系,定量识别得到高新南街区范围;在要素识别中,识别结果表明高新南街区并没有全面达到创新街区的要素识别标准,即深圳市南山区还未出现成熟的创新街区。第三,场所营造的实证研究。(1)分析街区人群特征及产业特征。(2)对街区空间现状进行评估,指出公共空间存在数量少且缺失活力、功能混合不够、内部空间连接性弱、游憩设施种类少且不足等问题。(3)街区感知需求:街区的场所质量评价结果没有达到令街区人群满意的地步;对街区员工、居民相关需求调研结果表明员工比较关注优美舒适的游憩环境及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则更加关注社区营造及助老服务;对街区人群在公共空间所需的设施和活动进行需求调研。(4)在短期行动上,对公园、广场和街道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提出通过增加公共空间之间及其与街区内部的连接性,在公共空间增加设施与活动来吸引人群增加公共空间活力。(5)在长期愿景中,给出未来将高新南街区打造成功能混合利用、创新交流频繁、社区氛围浓厚的愿景目标。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腾[4](2020)在《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是中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协调包括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中介、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等众多参与主体在内的价值共创行为。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通过发挥各自的异质性作用,彼此之间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其中,受资源约束而依附于核心企业的非核心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逐步深入知识体系中某些细分领域,且往往因高涨的创新创业激情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冲击着核心企业的地位。京东方的柔性显示屏颠覆了三星液晶屏幕的垄断时代,小米的用户向导式知识整合过程、华为的开放式资源组织过程,使得它们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领先者——新的知识溢出者。非核心企业主导知识溢出不仅意味着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是对核心企业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贡献度不断强化的过程。在肯定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现象存在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之间存在知识转移效率低下、知识同质化、知识过度保护、知识转移渠道单一等不适合非核心企业开展反向知识溢出的问题。非核心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其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离不开作为创新环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论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创新生态系统角度分析其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关系,探索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机理,归纳促进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有效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进行创作。首先,查阅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溢出、组织惯例、开放式创新、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变量之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其次,分别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系统惯例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模型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影响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推演模型。最后,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数理分析模型推导所得的理论进行交叉验证。论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前两章为引言、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三章,构建开放式创新视域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创新开放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构建系统惯例视角下反向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系统惯例程度与反向知识溢出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基于空间竞争理论和纳什均衡理论,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外部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市场竞争程度分别对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第六章,将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内竞争程度以及系统外竞争程度四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维度均引入概念模型中,进行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层次分析;最后一章,从本文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性阐述。通过研究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开放程度、系统惯例程度以及系统内、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均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存在影响,其中,创新开放程度越大、系统内竞争程度越小、系统外竞争程度越大,越容易促进反向知识溢出行为的发生,而系统惯例发挥的作用较为复杂,呈倒“U”型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验证了非核心企业知识集成能力是非核心企业进行反向知识溢出行为必不可少的驱动力量,不仅在系统惯例程度、系统外竞争程度、创新开放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桥梁”作用,而且在系统内竞争程度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之间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仿真模拟、数理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采用的分析工具为VENSIM、AMOS、STATA14.0等软件。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调查问卷的设计,特别是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系统流图设计,既要结合理论文献又要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为了增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说服力,添加了不同情境下多方案的比较分析,这些案例为后文实证分析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基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模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探索了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开放程度和系统惯例程度两个特征维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根据空间竞争等理论建立了数理分析模型,推导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设计了可用于数据分析的调查量表,解析了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

翟秋月[5](2020)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文中提出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效显着,在实践课程和竞赛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本研究以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为典型案例,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探究创新创业的课程和典型案例,分析并记录创新创业课程管理教师和参与同学的切身感受及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理解。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和资料整合等方式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竞赛课程三种类型,分别对这三种不同的类型课程的内部结构、实践模式、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和组织管理分工。通过研究发现,X高校打造了“竞赛体系、保障条件、运行模式、激励机制”四位一体的学生创新实践工作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学会交流、学会承担责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实践基地三维一体的创业教育平台。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形成以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有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创新实践工程等特色项目,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兴趣为驱动。组建有机电学院科协等一系列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及机器人研创班等创新创业班级。学校管理老师及各个学院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或者举办百余项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高、获奖成果多。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授课方式比较传统;实践课程校企协作深入程度还不够,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师资力量还不够均衡;学生不知道如何寻找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需要的资源信息,军工涉密竞赛项目进行商业化推广的难度大等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于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给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同学更多培训或者指导等等。论文全面展示了X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系统总结了X高校在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的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成效,促进校际交流、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王瑞[6](2019)在《制造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评价及其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制造业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参与竞争的热点,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迫在眉睫。然而,据报道,仅有7%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显着,更多的企业数字化水平依然处于较低阶段。因此,本文首先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构建了一套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体系,并采用AHP-DEMATEL评价方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进行了评价;同时,本文结合扩展的产品空间理论模型,从数字化战略、运营技术、文化组织能力和生态圈四大维度探究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综合分值为2.219,可以判定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等级为“数字化转型者”;对制造企业数字化与企业产品转型能力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检验发现12条假设中有10条成立,可以认为总体上制造企业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但同时发现数字化战略对企业的产品转型成本控制能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文化组织能力对企业产品转型成本控制能力没有显着影响。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效弥补了此前对制造企业数字化的理论研究较缺乏、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等不足之处,课题研究成果值得政府机关、制造企业、第三方咨询机构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学习和借鉴。

李春晓[7](2019)在《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和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我国现代服装产业体系将发展成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因此,设计成为服装品牌企业实现新想法、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首要工具,设计战略则成为提升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有效驱动力。现代设计不仅仅为服装品牌创造经济价值,还创造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等社会价值;而具备知识性、创新性特征的设计人才成为各服装品牌转型升级的核心人力资源。但是,随着我国服装产业中的设计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与规模的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设计人才管理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不仅可以创造公平环境,还具有导向、激励和沟通作用;因此,构建专门针对设计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服装产业和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响应国家层面将人才分类分层评价制度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的决议,结合行业和企业层面的设计人才评价实践项目开展研究。研究针对设计人才评价的理论需求和服装品牌发展中设计人才管理的现实问题,从“价值创造”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装设计价值与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特性,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专家意见法、数理分析统计法、因素分解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的方法论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价值创造视角进行了设计人才评价模式的创新理论研究。首先在设计价值、人才评价和价值创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设计人才价值构成和创造的特征,从设计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中提取关联指标;形成由设计认知、设计能力、创新人格和设计价值等共性指标构成的设计人才评价基本理论模型。然后采用约翰·杜威的实验经验主义的“评价判断”理论,认为设计人才评价是对设计价值创造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双向评价过程,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设计价值和设计人才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设计人才评价个性指标应该来自具体产业、企业的设计价值创造过程。最后,将设计人才评价的共性指标与具体产业、企业的人才评价个性指标相结合,由此打通设计教育“成才”理论和设计管理的“用才”理论,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2、进行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的分析和提取研究。在国内外设计人才评价的资料收集、国内63家服装上市公司的设计人才招聘调研,15家服装品牌企业实地访谈和开展328份设计人才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当下设计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梳理出PDIO设计人才服装品牌价值创造链,并以此为逻辑提取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最终采用数理分析和专家评审法对评价指标提炼聚类。3、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是通过多种客观和科学的方法,一定的程序、形式和标准对人才的素质和创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性的衡量过程。本研究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服装品牌转型升级需求,对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进行了定位,确定了评价目的、原则以及流程;构建起“一个新视角、两个评价标准、三个评价方法、四个作用”的评价系统。从价值创造视角提出了PDIO评价指标构架,形成设计人才素质和成果两大评价模型以及配置性、发展性和考核性三大评价方法应用模块。明确了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社会、企业及个体层面对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作用认知,营造价值创造的协同环境,指导价值创造成果的分配,最终赋予设计人才价值创造动力。4、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实践应用来验证优化研究成果。宏观层面的《中国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项目从专业和实践角度对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作出了具体设计,其理论研究成果为轻工业设计人才评价实务提供重要参考。微观层面的《红蜻蜓集团设计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研究》聚焦企业服装品牌价值创造,对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梳理和重构;推演出企业对设计价值的创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设计人才胜任力模型和、指标权重和评价工具,为具体企业解决设计人才管理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采用新的人才评价研究视角,将“价值创造”作为人才评价目标和结果进行研究。认为设计人才评价的目的是在双重评价判断中实现设计人才的设计价值及自身价值创造。由于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能够直接地体现设计人才通过设计劳动为社会、组织、他人和自身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并符合设计价值和设计人才价值创造的独特性。因此,这种新研究视角的评价方法论是适用于设计人才的,从理论层面完善了设计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评价指标提取方法创新形成了PDIO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提取法。本研究通过分析设计人才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过程,梳理出“设计规划”、“创意设计”、“设计实现”和“整合运作”构成的服装品牌设计价值创造链。由此根据学术逻辑和行业经验形成PDIO(规划Plan、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提取架构。这种指标提取架构使设计需求主体和设计人才评价主体对设计人才的素质能力和成果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和全面;并为设计教育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导向数据采集提供了研究途径。3、分类评价体系的创新构建了针对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本研究在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商业语境中,将设计人才视为独立要素;认为只有企业、设计人才和顾客在设计价值观念认同的前提下,围绕着服装品牌价值不断协同创造并共享价值收益,这个价值创造的过程才是可持续的。该体系体现设计人才价值创造能力迭代进化特征以及潜显并存的价值创造成果特征;将人才管理实践中的设计人才评价经验依照学术理论逻辑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和系统化,为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对设计人才评价提供新的模式和方法。

吴永祥[8](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提出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王思语[9](2018)在《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由低级阶段向高级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是产业内部构成在合理、协调的基础上,资源得到重新整合,由简单到复杂,规模由量向质的梯度转变。从微观层面分析,产业升级集中体现在企业升级、产品升级的过渡阶段。企业升级包涵组织内部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管理模式的集约化经营,以及社会高质量的就业带动作用。从出口角度来看,企业升级反映在本土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以及高质量“走出去”的绿色集约发展道路。从产品层面来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模式指的是生产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产品质量的升级主要反映在产品科技含量的嵌入,即工艺制作复杂度越高的产品,越能够体现产品内涵的附加价值。在我国,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升级集中表现并落实在工业制成品的价值进阶过程。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集中体现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开放,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天然的联系,服务型生产与服务型制造越来越普遍,这种生产模式被定义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化过程强调制造业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产品和服务组合,这种组合是制造产业和企业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服务中间要素投入与功能,最终达到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升并增强竞争实力的过程。在知识经济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体系下,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是助推一国对外经济竞争实力的有力抓手。全球垂直专业化的生产下,国别、产业、企业生产与合作的模式愈发模糊,工业制成品生产的生产链条不仅仅靠上游工业原材料的投入,而更多地依靠跨产业、跨国界的通讯与联络、推广与营销发展并重。以上媒介和手段均涉及到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与配合,如物流、运输、设计、通信等代表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生产型服务方式与服务型生产运营活动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型生产等现象,并从理论和实证上进行研究。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内涵、发展背景来分析引入,接下来深入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国家产业、对外贸易以及企业层面绩效来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论文研究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框架和创新性;第二章节通过梳理目前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并加以评述,寻找为本文研究服务的逻辑主线与文献成果;第三章至第六章为本文主体部分,来围绕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本文第三章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根据传统与新的测算方法对我国产业比较优势进行了重新测算,旨在分析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位置;第四章,在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础上,测算了出口中所蕴含的服务价值,即衡量了出口服务化程度对产业复杂度与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实证模型中,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第五章至第六章,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进行验证企业服务化进程对企业内部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对两个大样本数据库的匹配与较为充分的稳健性检验,分析并得出企业服务化进程对绩效的影响程度;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汇总与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许钟元[10](2018)在《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性因素,以知识为根本要素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国家对于创新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商业体和科研机构对于知识的运用、整合、转化能力,其中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力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产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提升程度,然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挑战、企业中运转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对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系统地研究对进一步鼓励知识的创新转化、知识产权的完善优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详细梳理了关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含义、界定范围、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等概念,在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后,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三个视角分析了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运用系统的观点,在逐一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特点和组织演化过程,构建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模型,界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内涵和要件。在进一步分析子系统的过程中,分别分析了子系统的各自特点,并根据各自特征构建了子系统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各个子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选取以及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特征,运用社会网络进行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耦合性分析,构建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发展的耦合性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模型,以测算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产生创新系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知识发展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强度,亦即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运行效率。其次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特点,运用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率测算方法,提炼出人力资源成本、资金资本成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为主要观测要素的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循环流动模型,从而考察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促进企业整体经济增长的关键指标。最后通过分析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特点,构建了以研发强度和专利强度为核心的双向互动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模型,并通过模型特点寻找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营业收入为因变量,现金流量净额、研发支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自变量的四个回归模型,从而运用回归分析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恰当值以及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处的知识强度保护区间进行测算。最终,根据在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开发管理、运营管理、保护管理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其耦合性、互动性、协同性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整体及行业的特征,从国家政策的宏观指导层面、行业标准的中观保障层面、企业内部的微观调整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航天知识型产品品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及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知识型产品品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驱动力的变化
        1.1.2 知识溢出促进创新集聚
        1.1.3 创新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变化
        1.1.4 新型创新空间的兴起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街区
        2.1.2 空间场所
        2.1.3 场所营造
    2.2 创新街区识别的研究进展
        2.2.1 空间识别研究
        2.2.2 要素识别研究
    2.3 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研究进展
        2.3.1 场所质量
        2.3.2 场所质量评价
        2.3.3 场所营造实践
    2.4 国外典型案例解析
        2.4.1 剑桥肯德尔广场
        2.4.2 波士顿创新街区
    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创新街区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创新街区概念辨析
        3.1.1 创新街区的相关概念
        3.1.2 创新街区与科技园区
    3.2 创新街区的类型特征
        3.2.1 创新街区类型
        3.2.2 创新街区特征
    3.3 创新街区的构成要素
        3.3.1 资产构成
        3.3.2 人员构成
        3.3.3 产业构成
    3.4 创新街区的形成条件
        3.4.1 经济条件
        3.4.2 区位条件
        3.4.3 土地利用
        3.4.4 创新氛围
        3.4.5 创新联系
    3.5 创新街区的建设路径
第四章 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理论分析框架
    4.1 创新街区相关理论基础
        4.1.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4.1.2 三螺旋理论
        4.1.3 3T理论
        4.1.4 新城市主义理论
    4.2 创新街区识别指标体系
        4.2.1 空间识别
        4.2.2 要素识别
        4.2.3 识别流程
    4.3 场所营造原则、流程及框架
        4.3.1 场所营造原则
        4.3.2 场所营造流程
        4.3.3 场所营造框架
    4.4 调研设计
        4.4.1 调研区域
        4.4.2 问卷有效性
        4.4.3 问卷置信度
第五章 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识别
    5.1 案例区概况
        5.1.1 经济资产分布特征
        5.1.2 物质资产分布特征
    5.2 创新街区空间识别
        5.2.1 空间识别流程
        5.2.2 空间识别结果
    5.3 创新街区要素识别
        5.3.1 要素识别标准
        5.3.2 要素识别结果
    5.4 创新街区识别结果
第六章 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
    6.1 街区利益相关者
        6.1.1 人群特征
        6.1.2 产业特征
    6.2 街区现状评估
        6.2.1 街区第三空间现状
        6.2.2 街区空间问题诊断
    6.3 街区感知需求
        6.3.1 利益相关者感知评价
        6.3.2 利益相关者需求特征
        6.3.3 公共空间需求特征
    6.4 街区公共空间短期行动
        6.4.1 公园:划分活动功能分区
        6.4.2 广场:增加活动休闲设施
        6.4.3 街道:加强内外部连接性
    6.5 街区长期愿景
        6.5.1 提高功能混合
        6.5.2 加强创新交流
        6.5.3 营造社区氛围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深圳市创新街区调查问卷
    附录二 深圳市创新街区场所质量评价问卷
    附录三 访谈题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及评述
        2.1.1 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
        2.1.2 创新生态系统
        2.1.3 企业知识溢出
        2.1.4 研究现状评述
    2.2 相关概念的内涵
        2.2.1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的内涵
        2.2.2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的内涵
        2.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内涵
    2.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机理
        2.3.1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驱动力量
        2.3.2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发生条件
        2.3.3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现途径
        2.3.4 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效应
    2.4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创新开放程度
        2.4.2 系统惯例程度
        2.4.3 市场竞争程度
第3章 创新开放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3.1 相关理论拓展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3.1.2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知识溢出行为
        3.1.3 开放式创新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3.2 模型构建
        3.2.1 主要变量设定
        3.2.2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参数设定
    3.3 系统仿真与分析
        3.3.1 系统流图
        3.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3.3.3 灵敏度分析
        3.3.4 系统演化的普适性规律及多情景拓展
        3.3.5 多情景下系统仿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惯例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4.1 相关理论拓展
        4.1.1 社会网络理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4.1.2 系统惯例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2.1 因果关系图
        4.2.2 系统流图
        4.2.3 方程及参数设定
    4.3 模型仿真与结果分析
        4.3.1 有效性检验
        4.3.2 灵敏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竞争程度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
    5.1 相关理论拓展
        5.1.1 勒纳指数与空间竞争理论
        5.1.2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市场竞争
        5.1.3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5.2 市场竞争视角下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数理模型构建
        5.2.1 模型设计思路
        5.2.2 模型前提假设的提出
        5.2.3 数理模型的构建与推导
    5.3 数理模型的多情景推演
        5.3.1 情景1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5.3.2 情景2中的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5.3.3 两种情景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生态系统影响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
    6.1 相关理论拓展
        6.1.1 创新生态系统与知识集成能力
        6.1.2 OFDI逆向溢出与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
    6.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6.2.1 问卷设计原则
        6.2.2 数据收集与问卷分析
    6.3 研究假设、概念模型及方法选取
        6.3.1 研究假设
        6.3.2 概念模型
        6.3.3 研究方法选取
    6.4 变量测度与指标设定
        6.4.1 创新开放程度量表
        6.4.2 系统惯例程度量表
        6.4.3 市场竞争程度量表
        6.4.4 知识集成能力量表
        6.4.5 反向知识溢出效应量表
    6.5 变量数据分析
        6.5.1 统计性描述
        6.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6.5.3 相关性分析
    6.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6.1 模型试运行
        6.6.2 模型修正与再估计
        6.6.3 SEM模型结果分析
    6.7 层次回归模型分析
        6.7.1 系统惯例程度的“倒U”型影响效应
        6.7.2 知识集成能力的调节效应
        6.7.3 稳健性检验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启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启示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本研究的必要性
    1.3 本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关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研究
        1.5.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教育
        2.1.2 创业教育
        2.1.3 创新创业教育
        2.1.4 创新创业课程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创业课程生态系统理论
        2.2.2 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理论
        2.2.3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策略理论
        2.2.4 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的E-CDIO模型理论
第三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结构性分析
    3.1 X高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
        3.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概况
        3.1.2 理论课程开设的目的
        3.1.3 理论课程的实施方式
        3.1.4 理论课程实施效果及评价
    3.2 X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3.2.1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概况
        3.2.2 实践课程开展的目的
        3.2.3 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
        3.2.4 实践课程实施效果与评价
    3.3 创新创业竞赛
        3.3.1 创新创业竞赛概况
        3.3.2 创新创业竞赛开展的目的
        3.3.3 创新创业竞赛的实施方式
        3.3.4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效果及评价
第四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4.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案例
    4.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典型项目案例
        4.2.1 自动化学院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4.2.2 机电学院机器人研创班
        4.2.3 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
    4.3 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的典型案例
        4.3.1 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案例分析
        4.3.2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项目分析
        4.3.3 “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经验分析
第五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5.1 创新创业课程管理部门协调配合
    5.2 创新创业课程实施部门分级管理
        5.2.1 校级管理老师统筹规划
        5.2.2 各个学院师生齐力协作
        5.2.3 创客空间内外协同助力
    5.3 创新创业课程学生组织自主管理
        5.3.1 校级学生组织
        5.3.2 院级学生组织
第六章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特色、问题与建议
    6.1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1.3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6.2 创新创业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2.1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6.2.2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的建议
    6.3 本论文研究结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致谢

(6)制造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评价及其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制造企业数字化研究概况
        2.1.1 数字化的概念和内涵
        2.1.2 制造企业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2 数字化成熟度模型研究概况
        2.2.1 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和内涵
        2.2.2 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及其类似模型的相关研究
    2.3 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2.3.1 产品空间理论及其扩展理论的概念和内涵
        2.3.2 产品空间理论及其扩展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造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评价研究
    3.1 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构建原则
        3.1.2 指标选取
        3.1.3 等级划分
    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流程
        3.2.2 问题设计与测度
        3.2.3 预调查
        3.2.4 正式调查数据收集结果
    3.3 数据质量检验
        3.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信效度分析
    3.4 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过程
        3.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3.4.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3.4.3 构造判断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3.4.4 各指标单层权重及组合权重的计算(基于AHP)
        3.4.5 综合影响矩阵的计算
        3.4.6 原因度、中心度、综合影响度的计算
        3.4.7 各指标单层权重及组合权重的计算(基于AHP-DEMATEL)
        3.4.8 数字化成熟度分值的计算
    3.5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1 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权重分布的分析
        3.5.2 制造企业数字化成熟度现状整体分析
        3.5.3 地区差异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
        3.5.4 行业差异分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3.6 单个企业应用实例:某商用车企数字化成熟度的评价
        3.6.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3.6.2 确定各指标的AHP组合权重
        3.6.3 综合影响矩阵的计算
        3.6.4 原因度、中心度、综合影响度的计算
        3.6.5 数字化成熟度分值的计算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造企业数字化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影响的研究
    4.1 相关变量及其维度划分
        4.1.1 企业产品转型能力构成要素的提取
        4.1.2 具体细分指标的确定
    4.2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2 假设模型的构建
    4.3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流程
        4.3.2 相关变量的测量与问卷结构
        4.3.3 预调查
        4.3.4 正式调查数据收集结果
    4.4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4.4.3 假设检验
        4.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5.2.1 企业层面
        5.2.2 产业层面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 设计战略成为服装品牌价值增值的有效驱动力
        2. 设计人才是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核心人力资源
        3. 人才分类分层评价制度成为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与设计价值相关的研究
        2. 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研究
        3. 与设计对品牌价值创造作用相关的研究
        4. 与人才评价相关的研究
        5. 与设计人才评价相关的研究
    (三)研究缘起和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和目的
    (四)研究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研究思考
        3. 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1. 研究视角的创新
        2. 评价指标提取方法创新
        3. 评价体系的创新
二 理论构建:价值创造视角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研究
    (一)基础理论研究
        1. 价值与设计价值
        2. 约翰·杜威的评价理论
        3. 人才价值与人才评价理论
    (二)设计人才价值解析
        1.“主体观”设计人才界定
        2. 设计人才价值表现形式
    (三)设计人才评价基础模型构建
        1. 评价要素调研
        2. 评价要素分析
        3. 设计人才评价基础模型
    (四)基于价值创造的设计人才评价模式
        1. 关联指标提取——设计与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过程
        2. 双向评价判断——价值创造视角的人才评价模式
        3. 设计人才评价模式构建
    (五)本章小结
三 需求提出: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调研分析
    (一)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分析
        1. 中国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研究范围界定
        2. 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发展历程
        3. 中国服装产业的设计人才定位及评价模式变迁
        4. 服装品牌企业的设计人才组织模式分析
    (二)服装产业设计人才评价现状调研分析
        1. 规范设计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资格认定标准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人才测评方法
        3. 以树立人才风向标为目的的设计行业专业赛事评价模式
    (三)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1. 设计人才评价情况总结
        2. 存在问题
        3. 未来需求
    (四) 本章小结
四 分析提取:设计人才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作用分析及评价指标研究
    (一)有效驱动:设计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作用研究
        1. 设计与服装品牌价值创造
        2.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的价值创造研究思路
        3. PDIO-设计人才进行服装品牌价值创造链
    (二)多元协同:设计人才在服装品牌价值创造中的协同创造关系
        1. 企业内外部协同下的服装品牌设计价值创造
        2. 设计人才、企业和顾客协同下的服装品牌价值创造
    (三)工作分析:服装品牌设计人才分类和工作分析
        1. 设计战略规划与管理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2. 品牌服装产品设计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3. 品牌形象识别设计人才的构成及工作职责
    (四)指标聚类: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指标分析
        1. 问卷设计、样本处理及指标测量结果
        2. 设计人才知识和认知因素共性指标提取
        3. 设计战略规划与管理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4. 产品设计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5. 品牌形象识别设计人才能力和成果评价指标分析
        6. 评价指标聚类修正
    (五)本章小结
五 从存在到范式: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
    (一)体系定位: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体系
        1. 概念界定:设计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动态体系
        2. 评价目的:满足企业和人才双向需求
        3. 评价原则:进化论、导向性、多元化
        4. 评价主体和对象
        5. 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二)一个评价新视角:价值创造
        1. 基于设计的价值创造机理的PDIO设计人才评价指标架构
        2. 迭代进化的设计人才价值创造能力系统
        3. 潜显并存的设计人才价值创造成果评价标准
    (三)两个评价模型: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标准与成果评价标准
        1. 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标准
        2. 以PDIO能力评价为核心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模型
        3.全价值、全周期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成果评价模型
    (四)三个评价方法:配置性、发展性和考核性评价方法
        1. 配置性——任职资格评价方法与工具
        2. 发展性——胜任力评价方法与工具
        3.考核性——KPI+OKR成果评价方法与工具
    (五)四个作用:提升认知、营造环境、指导分配、赋予动力
    (六)本章小结
六 设计人才评价实践应用研究
    (一)宏观层面:轻工业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
        1. 项目概述
        2. 项目缘起:产业转型升级下的宏观设计人才评价的需求
        3. 研究路径:基于系统生态学的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研究
        4. 研究成果一:构建轻工业设计人才全能力评价模型和关键能力评价模型
        5. 研究成果二:轻工业设计人才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推广模式
    (二)微观层面:红蜻蜓集团设计人才胜任力评价标准研究
        1. 项目概述
        2. 项目需求:基于设计人才培养目的的胜任力模型构建
        3. 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价值重构
        4. 胜任力标准模型构建和指标权重设定
        5. 胜任力评价方法及呈现方式
    (三)本章小结
七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 设计人才是服装品牌价值创造的知识性人力资本
        2. 基于价值创造的人才评价模式适用于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
        3. 设计人才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系统
    (二)研究展望
        1. 设计人才评价是设计客户认知、协同创造并共享设计价值的必备工具
        2. 设计人才评价是设计人才其理解、定义并提升自身计价值的途径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一: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调查问卷及分析一
附件二:设计人才评价调查问卷及分析二(评价人版)
附件三:中国服装品牌上市公司设计岗位分析清单
附件四:图目录
附件五:表目录
专业能力展示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2.2.2 需要的异化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2.3.2 劳动的形态
        2.3.3 劳动的异化
        2.3.4 劳动的解放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2.4.2 产权制度创新
        2.4.3 社会制度创新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5.2.1 理想信念
        5.2.2 道德情操
        5.2.3 核心价值观
        5.2.4 学术道德
        5.2.5 社会担当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5.3.1 本体性知识
        5.3.2 条件性知识
        5.3.3 实践性知识
        5.3.4 人文知识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5.4.1 学术自由意识
        5.4.2 创新思维能力
        5.4.3 协同创新能力
        5.4.4 国际化视野
        5.4.5 终身学习能力
        5.4.6 信息整合能力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5.5.1 学术民主意识
        5.5.2 耐挫抗压能力
        5.5.3 沟通协调能力
        5.5.4 健康生活方式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7.2 社会支持系统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7.3 学校支持系统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7.4 权利保障系统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7.4.6 法制保障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资料
        1.3.4 可行性分析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升级
    2.2 服务化
    2.3 产业比较优势
    2.4 制造业服务价值投入与产业升级
    2.5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产业升级
第三章 中国产业比较优势测算
    3.2 引言
    3.3 比较优势理论和测算
    3.4 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说明
        3.4.1 国际投入产出模型
        3.4.2 数据说明
    3.5 比较优势测算结果及分析
        3.5.1 我国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产业RCA指数对比
        3.5.2 我国与主要经济体服务业产业RCA指数对比
        3.5.3 我国制造业分行业与总趋势比较优势分析
        3.5.4 我国服务业分行业比较优势与总趋势分析
    3.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制造业服务化与出口复杂度提升
    4.2 引言
    4.3 出口复杂度相关研究
    4.4 制造业出口服务测算与模型设定
        4.4.1 制造业出口服务价值测算
        4.4.2 出口复杂度测算
        4.4.3 实证模型
        4.4.4 数据来源及说明
    4.5 计量结果
        4.5.1 基本回归结果
        4.5.2 系统GMM稳健性检验
        4.5.3 基于增加值视角的稳健性检验
        4.5.4 基于生产性服务异质性的稳健检验
        4.5.5 其他稳健性检验
    4.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绩效
    5.2 引言
    5.3 制造业服务化与绩效、产业升级
    5.4 数据和实证策略
        5.4.1 服务业分类
        5.4.1.1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DS)分类
        5.4.1.2 EBPOS编码分类
        5.4.1.3 OECD服务业分类
        5.4.1.3 我国服务业分类
        5.4.2 数据处理
        5.4.3 实证模型
    5.5 实证结果
        5.5.1 制造业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增加值影响
        5.5.2 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
        5.5.3 稳健性检验—其他稳健性检验
        5.5.4 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的影响
        5.5.5 制造业服务化对就业的影响
    5.6 结论与总结
第6章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与绩效:从分行业视角分析
    6.2 引言
    6.3 实证分析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的背景
        1.1.2 论文的目的
        1.1.3 论文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概念及现状分析
    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含义的界定
        2.1.1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含义
        2.1.2 技术创新的含义
        2.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含义
    2.2 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2.2.1 欧美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2.2.2 日韩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2.2.3 典型发展中国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2.3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2.3.1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现状分析
        2.3.2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2.3.3 我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2.4 国外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建
    3.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主体分析
        3.1.1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特征分析
        3.1.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3.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特征分析
    3.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2.2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3.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
    4.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特点
        4.1.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性
        4.1.2 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嵌入性
    4.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性
        4.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机制
        4.2.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耦合模型构建
    4.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实证研究
        4.3.1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的关键要素选取
        4.3.2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实证研究假设
        4.3.3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开发管理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
    5.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特点
    5.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模型构建
    5.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实证研究
        5.3.1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
        5.3.2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对象的选取
        5.3.3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方法的选取
        5.3.4 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6.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特点
    6.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模型构建
    6.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研究
        6.3.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研究对象
        6.3.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关键要素的选取
        6.3.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实证方法选取
        6.3.4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强度的模型构建
        6.3.5 数据分析
        6.3.6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7.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要素分析
        7.1.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子系统评价要素分解
        7.1.3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评价指标初选
    7.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7.2.1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
        7.2.2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运行效果实证检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优化策略
    8.1 明确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优化目标
    8.2 构建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合理架构
    8.3 提升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学习能力
    8.4 加强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网络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航天知识型产品品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及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对雇主品牌的影响 ——以员工敬业度为中介变量[D]. 成俊宣. 辽宁大学, 2021
  • [2]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D]. 谭有为. 广州大学, 2020(07)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创新生态系统对非核心企业反向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D]. 李腾. 辽宁大学, 2020(01)
  • [5]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D]. 翟秋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制造企业数字化的成熟度评价及其对企业产品转型能力的影响研究[D]. 王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价值创造的服装品牌设计人才评价研究[D]. 李春晓.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1)
  • [8]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思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10]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许钟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航天知识产品品牌创建与发展的系统管理模式与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