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

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

一、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全宇辰,余崇威,杜佳悦,宋扬[1](2021)在《关于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干预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建筑物接闪落雷相关问题,讨论涉及关键的、重要的、危险的、核心设备的建筑及区域减少接闪落雷破坏的必要性,提出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初步解决方案。

刘大山[2](2020)在《化工园区地震、飓风、雷电等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技术及分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工园区内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数量大,危险源高度集中,如果自然灾害作用于化工园区所在区域,很可能导致化工装置破裂、建筑物倒塌,进而诱发严重的化工事故,这种耦合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往往远超自然灾害本身。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评估位于不同区域的化工企业在不同灾害下的相对风险级别,可以更有针对性的部署防灾、减灾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基于此背景,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演绎机理分析。从地震、飓风、雷电灾害作用于化工园区的致灾机理出发,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对化工园区工业建筑、工艺装置的致损模式。明确危险化学品统计范围和分类标准,识别化工园区内可能发生重大工业事故的风险单元。通过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统计分析,识别出化工园区内频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归纳推演地震、飓风、雷电灾害引发的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演绎过程。(2)自然灾害引发的化工园区工业事故风险评估。在深入分析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后果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识别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对相关区域内的人员及其环境的作用形式,研究火灾热辐射、爆炸冲击波、毒物扩散云等影响中最关键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以评估自然灾害引发的化工园区工业事故风险。(3)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技术与分级标准建立。综合考虑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中不同类别风险因素,分析选取不同的评估指标,构建涵盖3个等级共计18个指标的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AHP重要性赋值标度构造判断矩阵,量化计算各级评估指标权重分布。在对相关参数进行科学赋值的基础上,建立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并据此模拟预测结果确定风险级别。

黄嘉曦[3](2019)在《爆轰气流作用条件下电弧的熄灭特性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网往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的方向发展。而雷击是影响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头号杀手,雷击导致的跳闸事故会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防雷问题依然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疏导型”防雷模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普通并联间隙不能主动灭弧的问题依1旧存在,本文在深入研究普通并联间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主动灭弧的爆轰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本文研究电弧的物理特性,包括电弧的伏安特性、电位梯度、温度、直径和等离子流性,以及电弧的动态平衡过程。建立了在静态下描述电弧等离子体的方程组,更进一步提出了电弧在爆轰气流纵吹弧下的动态模型。简要分析爆轰反应,给出爆轰反应参数的计算公式,选取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的炸药并进行实例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对装置半封闭的灭弧室内电弧等离子体和爆轰气流进行耦合作用仿真分析,得出灭弧室内温度场分布的云图。最后进行了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和工频电流灭弧试验,可知爆轰气流可以强烈抑制电弧的发展,电弧在爆轰气流的作用下4.2ms熄灭,没有发生重燃。根据灭弧装置在输电线路实际挂网运行的数据,发现安装灭弧装置后可以有效地避免雷击跳闸事故,灭弧装置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赵文胜[4](2019)在《石化储罐区点火源引燃特性及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储罐区是石化企业储存产品及生产原料的主要区域,随着石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石化储罐区呈现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趋势,种类繁多,危险特性各异。近年来石化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多发,后果严重,对罐区点火源的识别和有效控制是预防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一环。开展石化罐区点火源分类及特征、引燃特性和实验测试等研究,可为石化罐区爆炸性环境点火源识别与防控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等方式,辨识了石化罐区常见的点火源类别,主要包括明火、静电、雷电、热表面、硫化物以及机动车辆等。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点火源相关标准,从点火源属性及防控机理方面将石化罐区点火源划分为5类:明火、自热火源、电点火源、物理火源、化学火源。基于点火源引燃油气类型、引发火灾频率及燃爆形式,分析了罐区典型点火源的引燃规律,研究表明:明火引燃物质范围广;静电多引燃轻组分油气;雷击倾向引燃原油储罐火灾等。从点火源引燃部位、引燃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典型点火源的时频特性、温度和能量特征、引燃概率和点火强度等表征参数。基于物质燃烧性、泄漏状态、泄漏环境方面分析了点火源引燃概率影响因素,并借鉴国内外引燃概率模型,确定了点火源引燃油气概率模型;同时,从雷电特性、储罐区特征、地区特性方面分析并改进了雷击储罐引燃概率模型。采用20L爆炸球、混合气体爆炸现场测试装置测试了不同点火源下油气的燃爆特性;对比分析了电火花(静电火花)和热表面对石化物质的引燃特性规律。最后基于石化罐区点火源引燃特性,从引燃触发条件、动火作业、点火源消除与防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典型点火源综合防控策略。该研究对石化罐区点火源识别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罐区火灾爆炸事故风险评估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栾鑫[5](2018)在《建筑综合体防雷系统的工程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针对建筑综合体研究通信系统防雷工程的设计方法。项目所涉建筑综合体,位处冷暖空气交汇、雷电活动频繁之地,论文面向通信系统及人员保护,给出了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分析了防雷工程的技术规范要求,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一系列防雷措施,并开展了初步验证结果。论文通过调查分析当地气象观测站的历年观测资料,提出符合应用需求的防雷设计方案,主要包括:(1)围绕雷电形成与雷击作用机理,论述了雷电的物理基础、雷电的电磁效应及测量方案,着重点讨论了防雷技术分类及相应措施,给出了防雷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2)以当地的实际工程项目为出发点,分析了建筑群的气象环境和地理环境,详细分析了当地雷击历史事件,给出雷击的统计规律,对建筑综合体的每个建筑物分别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参照相关规范要求对防雷实施后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定量计算。(3)论述了防雷系统的综合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功能结构、逐个建筑物的具体防护方案,着重开展了通信系统的防雷保护、建筑物功能子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设计,以及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等。

乔国林[6](2017)在《空压机系统遭受闪电静电、电磁感应分析与防护》文中研究指明空气压缩机是工厂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为使之安全运行及保障人员安全,其雷电防护措施到位尤为重要,尤其要规避地位反击。文章以某工厂空压机群为例,分析空压机遭受感应雷磁场强度,计算所属配电柜、控制柜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从而阐明空压机系统产生雷电安全防范问题;通过空压机群地位反击分析,提出空压机信息系统免受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的完整、多层次防护措施;通过雷电防护等级划分,使空压机系统雷击风险评估得以实施,避免了空压机系统防雷工程实施盲目性,确保空压机系统的防雷更有效。

温娟[7](2017)在《影响建筑工程接地施工质量人的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接地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建筑工程接地施工中存在不少质量问题,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机械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对影响建筑工程接地施工质量的因素——人的因素展开分析。

钟道宽[8](2017)在《基于HMI的建筑物雷击浪涌监测系统分析和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行业配电装置及信号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雷电浪涌及操作过电压等对相关配电和信号系统的干扰越来越严重。为保障整个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现代建筑物和自动化系统等都会为其配电系统安装电涌保护器。目前大部分的建筑物雷击浪涌过压保护采用的都是压敏电阻为主的电涌保护器,当其出现故障时,如不能及时脱扣断开配电系统,就有可能导致起火燃烧,造成较严重事故。常规的电涌保护器的状态只有在失效时才能发现,而且电涌保护器的巡检也会耗费人力物力,不利于设备检修和维护。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国内常规的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方式和运行失效鉴别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监测流经电涌保护器的雷电流大小和承受次数,再结合电涌保护器的运行漏电流和脱扣告警来预警电涌保护器的运行状态和评估其剩余寿命,然后通过RS-485总线和Modbus协议汇总到终端的触摸屏人机交互界面。硬件设计部分包含了隔离电源、罗氏线圈电流采集、单片机系统、LED显示、和硬件看门狗电路。软件部分主要包括中位值平均滤波算法和CRC16-CCITT校验算法。通过运行测试,能基本实现基于人机界面的建筑物浪涌监测,提前预警电涌保护器的状态,在终端界面提示电涌保护器的剩余寿命,为巡检建筑物的防电涌冲击系统提供便利,以达到保证建筑物配电系统及相关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李军正,郑金达,魏雪,周雪君,李利剑[9](2016)在《通信铁塔影响建筑物防雷安全的计算公式之合理性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一个发生过严重雷灾事故的屋顶通信铁塔为例,分别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K56《无线通讯基站的雷电防护》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防雷手册》中的公式计算出建筑物安装了通信铁塔后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并将之与未安装通信铁塔时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对比,两者的计算结果存在显着差异。基于雷击条件相似原则,参照移动公司通信铁塔每年遭受雷击次数的实际统计数据,本文对这两个计算公式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CITT《防雷手册》中的计算公式更具合理性,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值,计算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铁塔对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及电子电气设备的防雷安全所造成的影响。

邹苗[10](2015)在《臭氧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臭氧技术的普及,在跨越式的提高臭氧生产效率的同时,事故和故障层出不穷,而国内臭氧系统的安全研究几乎空白,本文依据系统安全理论,对臭氧系统安全进行研究。针对亟待解决臭氧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安全理论,将臭氧系统看做是人-机-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系统。探讨了臭氧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包括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系统故障事故等电气事故,以及化学危害,即臭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通过分析以上事故和危害,找出造成事故产生的因素。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三个子系统中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安全设计方案或防护措施,例如设备子系统中包括选择绝缘材料,计算导线线径,降低事故发生率。基于安全分析,提出了对臭氧系统安全评价的一种原则,以设备子系统的安全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臭氧系统的核心一设备子系统分为三个评价等级,即安全、合格和危险,用模糊评价法对设备系统进行安全评价,而环境子系统和人员管理子系统作为次要对象,设计安全检查表法,应用其判定其安全与否。综合上述研究,建立了提高臭氧系统安全性的工作流程,即首先选择本身固有安全的臭氧发生器,其次选择安全可靠的系统环境,最后需要建立加强安全的工作管理制度等。

二、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干预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1.1 现实与现状
    1.2 科学启示
    1.3 问题的思考与提出
2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2.1 确定接闪落雷成型的关键条件
    2.2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核心突破口与关键技术
        2.2.1 核心突破口
        2.2.2 关键技术
    2.3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核心关键点
    2.4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集合性目标
    2.5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核心技术指标
    2.6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系统组成
        2.6.1 雷云补偿漏电流发射器装置
        2.6.2 功率变极电场储能装置
        2.6.3 电荷补充库池
        2.6.4 系统数据监管
3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的核心
    3.1 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关键点
    3.2 核心技术承载的人工干预接闪落雷技术成败要素
4 结语

(2)化工园区地震、飓风、雷电等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技术及分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a-tech初始事件研究现状
        1.2.2 Na-tech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2.3 Na-tech事件风险管理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演绎机理研究
    2.1 自然灾害作用于化工园区致灾机理研究
        2.1.1 地震作用于化工园区致灾机理
        2.1.2 飓风作用于化工园区致灾机理
        2.1.3 雷电作用于化工园区致灾机理
    2.2 化工园区工业技术事故后果辨识
        2.2.1 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辨识
        2.2.2 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辨识
        2.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
    2.3 化工园区多灾种耦合事故演绎过程研究
第三章 自然灾害引发的工业技术事故风险评估
    3.1 典型事故后果影响因素识别
        3.1.1 火灾事故
        3.1.2 爆炸事故
        3.1.3 中毒事故
    3.2 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依据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3 工业技术事故后果风险评估
        3.3.1 火灾热辐射影响
        3.3.2 爆炸冲击波影响
        3.3.3 毒物扩散影响
        3.3.4 整体事故后果风险评估
第四章 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与分级标准
    4.1 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4.1.1 致灾因子危险性
        4.1.2 承灾体易损性
        4.1.3 人员财产暴露性
        4.1.4 防灾减灾能力
    4.2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量化计算与风险分级
        4.2.1 地震Na-tech事件风险评估
        4.2.2 飓风Na-tech事件风险评估
        4.2.3 雷电Na-tech事件风险评估
        4.2.4 Na-tech事件风险评估分级标准
第五章 案例应用
    5.1 化工园区概况
        5.1.1 危险化学品辨识
        5.1.2 重大危险源辨识
        5.1.3 自然灾害危险性辨识
    5.2 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指标参数标准化处理
        5.2.1 各承灾体单元事故后果
        5.2.2 工业事故危险性
        5.2.3 人员财产暴露性
        5.2.4 防灾减灾能力
    5.3 多灾种耦合风险评估与分级结果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爆轰气流作用条件下电弧的熄灭特性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输电线路防雷的研究现状
        1.2.2 阻塞型防雷模式
        1.2.3 疏导型防雷模式
    1.3 爆轰气流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 电弧的物理特性
    2.1 电弧的伏安特性
    2.2 电弧的电位梯度
    2.3 电弧的温度
    2.4 电弧的直径
    2.5 电弧的等离子流
    2.6 电弧的动态能量平衡过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弧的模型
    3.1 建立描述电弧等离子体的方程组
        3.1.1 电弧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MHD方程)
        3.1.2 电弧的磁流体力学边界层的近似
        3.1.3 电弧等离子体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3.2 电弧在爆轰气流下运动的方程组
        3.2.1 电弧运动的概念和定义
        3.2.2 爆轰气流作用下纵吹弧的基本方程
        3.2.3 纵吹弧下电弧的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爆轰反应
    4.1 爆轰反应的简介
    4.2 爆轰反应的参数的计算
        4.2.1 空气冲击波峰值超压的计算
        4.2.2 空气冲击波的正压作用时间计算
        4.2.3 空气冲击波的比冲量计算
        4.2.4 爆轰方程式
    4.3 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炸药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爆轰气流灭弧的仿真分析
    5.1 FLUENT软件简介
    5.2 建立流体控制方程和仿真过程的设置
        5.2.1 流体控制方程
        5.2.2 建立灭弧筒模型
        5.2.3 仿真参数的设置
    5.3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试验与试运行
    6.1 试验
        6.1.1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6.1.2 工频电流灭弧试验
    6.2 装置的试运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石化储罐区点火源引燃特性及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点火源引燃特性研究
        1.2.2 点火源防控现状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化罐区点火源辨识
    2.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2 石化罐区设备分析
    2.3 石化罐区作业活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化罐区点火源引燃特性分析
    3.1 引燃特性表征参数
    3.2 静电引燃特性
    3.3 明火引燃特性
    3.4 雷击引燃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化罐区物料引燃概率研究
    4.1 引燃概率影响因素
        4.1.1 物质燃烧性
        4.1.2 泄漏源状态
        4.1.3 泄漏环境
    4.2 引燃概率表征参数
        4.2.1 立即引燃概率确定
        4.2.2 延时引燃概率确定
    4.3 雷击引燃概率
        4.3.1 影响因素分析
        4.3.2 雷击引燃概率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点火源引燃特性实验
    5.1 测试气体
    5.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分析
        5.3.1 燃爆压力分析
        5.3.2 爆炸浓度范围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化罐区点火源防控策略
    6.1 点火源防控策略
    6.2 罐区点火源防控
        6.2.1 明火防控
        6.2.2 静电防控
        6.2.3 雷电防控
        6.2.4 其他点火源防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建筑综合体防雷系统的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雷电产生机理
    1.2 防雷技术及标准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雷电的物理基础
        2.1.1 电荷与电场
        2.1.2 导电体与电流
        2.1.3 电场的产生过程
    2.2 雷电场的作用机理
        2.2.1 雷电的电磁场效应
        2.2.2 闪电磁场与雷电的测量方法
        2.2.3 基于卫星和雷达的雷暴监测方法
    2.3 防雷措施与技术类型
        2.3.1 防雷应用类别
        2.3.2 防雷措施的技术要求
        2.3.3 防雷工程设计流程
第三章 建筑综合体防雷的需求分析
    3.1 目标建筑的基本特征
        3.1.1 保护对象的地理位置
        3.1.2 所在地气象环境特征
        3.1.3 建筑地理环境特征
    3.2 区域闪电雷暴案例与统计分析
    3.3 建筑物雷击风险分析
第四章 防雷系统的综合设计
    4.1 防雷系统的总体组织
    4.2 建筑物防雷设计
        4.2.1 防雷类别
        4.2.2 直击雷防护
        4.2.3 均压环与侧击雷防护
        4.2.4 闪电电涌侵入的防护
        4.2.5 等电位连接
    4.3 通信系统防雷击设计
        4.3.1 防护等级
        4.3.2 电源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4.3.3 信号传输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4.3.4 接地与屏蔽
        4.3.5 机房等电位连接
    4.4 电话通信的防雷与接地
        4.4.1 电话通信的防雷要求
        4.4.2 防雷与接地方案
第五章 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
    5.1 过程质量控制
    5.2 施工防雷
    5.3 雷电监测和预警
    5.4 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
    5.5 工程后防雷措施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技术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建筑物雷击风险统计计算表

(7)影响建筑工程接地施工质量人的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思想认识
2 执行力
3 态度
4 结语

(8)基于HMI的建筑物雷击浪涌监测系统分析和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现状
        1.2.1 雷击电涌保护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必要性
        1.2.2 电涌保护器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
        1.2.3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章 现代建筑物防雷的主要措施
    2.1 雷电成因
    2.2 雷电的危害形式
        2.2.1 直接雷击
        2.2.2 间接雷击
    2.3 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
        2.3.1 直击雷防护
        2.3.2 感应雷防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的主电路介绍
    3.2 主要芯片功能介绍
        3.2.1 Atmega328芯片介绍
        3.2.2 电源模块介绍
        3.2.3 有效值转换芯片
        3.2.4 总线传输模块
    3.3 硬件电路及参数设计
        3.3.1 MCU及其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3.2 雷击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设计
        3.3.3 电涌保护器状态判断电路设计
        3.3.4 LED显示电路设计
        3.3.5 总线传输电路设计
        3.3.6 DC供电电路和可靠性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的程序设计
    4.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
    4.2 软件程序设计及主要算法
        4.2.1 中位值平均滤波算法
        4.2.2 循环校验码(CRC-16)算法
    4.3 单片机程序设计
        4.3.1 雷击评估
        4.3.2 脱扣判定
        4.3.3 漏电流监测
        4.3.4 串口数据输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设计
    5.1 人机交互设计
    5.2 组网设计
        5.2.1 现场总线网络
        5.2.2 HART网络
        5.2.3 RS-485网络
    5.3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RS-485/MODBUS网络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雷击浪涌监测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6.1 雷击寿命评估调试
    6.2 电涌保护器脱扣状态功能调试
    6.3 数据传输调试
    6.4 通信功能调试与运行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臭氧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臭氧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1.1.1 臭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1.2 臭氧设备的发展
    1.2 安全科学的研究动态
        1.2.1 安全学科的发展及应用
        1.2.2 安全标准体系的简介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臭氧设备的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
    2.1 系统安全
        2.1.1 系统安全研究对象
        2.1.2 系统安全实现方法
    2.2 臭氧设备应用中的系统安全
        2.2.1 臭氧系统事故及其危害
        2.2.2 臭氧系统的人-机-环境系统安全
3 臭氧系统的安全分析
    3.1 设备子系统安全分析
        3.1.1 临界性因素
        3.1.2 危险性因素
        3.1.3 破坏性因素
    3.2 环境子系统
        3.2.1 自然环境
        3.2.2 附属设备
    3.3 人员及管理子系统
4 臭氧系统的安全评价
    4.1 臭氧设备的安全评价
    4.2 臭氧系统的安全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干预技术的探讨[J]. 全宇辰,余崇威,杜佳悦,宋扬. 建筑电气, 2021(09)
  • [2]化工园区地震、飓风、雷电等多灾种耦合事故风险评估技术及分级方法研究[D]. 刘大山.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爆轰气流作用条件下电弧的熄灭特性的机理研究[D]. 黄嘉曦. 广西大学, 2019(01)
  • [4]石化储罐区点火源引燃特性及防控策略研究[D]. 赵文胜.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8)
  • [5]建筑综合体防雷系统的工程设计[D]. 栾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6]空压机系统遭受闪电静电、电磁感应分析与防护[J]. 乔国林.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2)
  • [7]影响建筑工程接地施工质量人的因素研究[J]. 温娟. 山西建筑, 2017(23)
  • [8]基于HMI的建筑物雷击浪涌监测系统分析和工程设计[D]. 钟道宽.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9]通信铁塔影响建筑物防雷安全的计算公式之合理性探讨[A]. 李军正,郑金达,魏雪,周雪君,李利剑. 第二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10]臭氧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D]. 邹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工业设备雷击事故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