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秦潼凹陷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苏北秦潼凹陷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一、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青,查玉强,李凤颖,谢艳华,胡胜辉[1](2018)在《珠江口盆地文昌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油藏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文昌A油田ZJ2-1U油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水驱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认识难度较大,处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油藏剩余油挖潜困难重重。首先对储层隔夹层分布特征进行精细刻画,然后对储层宏观的渗透率非均质模式及非均质程度进行分析,对储层微观的孔隙类型、喉道类型及孔喉结构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成果表明,ZJ2-1U油组在平面和纵向上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最后在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开展ZJ2-1U油组精细化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提高剩余油的识精度,能够更好的指导油藏挖潜。

于魏铭[2](2018)在《西峰地区长81油层组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发现的最大的整装油气田,其长8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本文通过对长81储层的储层岩石特征、微观孔喉特征、渗流特征等方面,利用铸体薄片、岩心分析、压汞技术、水驱相渗实验数据等方法和技术,对研究区长81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研究区长81油层组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岩石特征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粉-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粒度为细粒-中粒,极细-细粒砂岩,其次为细粒、中粒、不等粒;其中细砂岩含量为54.20%,极细砂岩含量为40.25%;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中等-好;磨圆度主要为次棱角状为主,占82.9%,颗粒接触方式为点-线接触与线接触。杂基和胶结物含量较高。填隙物含量为16.06%,粘土矿物占6.62%,碳酸盐岩胶结物占5.95%,硅质占1.37%;孔隙类型以粒间孔73%,长石溶孔23%,岩屑溶孔4%;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压溶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孔喉微观特征,平均孔隙半径为56um,喉道半径小于0.6um,孔喉分选程度总体较好,孔喉分布均匀;喉道类型以片状或弯曲状喉道为主。恒速压汞实验得出,渗透率越小,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窄,峰值有逐渐变小的趋势;反之,渗透率越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宽,其峰值也越大。核磁实验反映的研究区长81储层均属于中等储层,也有少量较好储层。

杨晓榕[3](2017)在《溱潼凹陷顾庄区块阜三段油藏地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溱潼凹陷帅垛-茅山区带阜三段圈闭评价与油藏描述》项目,以顾庄油田为例,综合应用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在层序的控制下进行沉积微相、砂体分布研究,分析油气成藏条件,建立研究工区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溱潼凹陷顾庄地区主力勘探层阜三段的沉积微相变化较大,油层多且薄,平面上变化大,对进一步的储层研究和油藏描述不利,该研究区构造破碎、断块小,因此要统一全区各油组小层对比方案,各油组主要含油砂层局部构造也有待进一步落实。针对顾庄区阜三段地质特点,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利用沉积构造学的理论及层序原理精细分层。此次研究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更深层次研究,建立和完善本区等时地层格架单元,使小层划分结果更为准确可靠。观察岩心岩性,对岩相分类及测井相进行分析,然后对沉积相类型展开研究,得到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规律。按照单井相,沉积微相的类型和测井曲线相关的联系,完成了不同微相的测井模式。对储层的物性、储层砂体的厚度等进行分析,完成研究区各小层沉积微相图。依据各层岩心资料统计各小层砂厚和砂地比,根据统计的数据编制各油组的含砂率图和砂厚图,进而得到各油组地震相图。结果显示阜三段是三角洲前缘沉积,顾庄区为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河道间发育支流间湾,在帅垛区发育河口坝。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储层砂体特征研究。最后在沉积相的基础上对储层进行预测,采用波阻抗反演和随机反演进行预测,得到的砂体富集区与沉积相吻合,并编制反演油层厚度图,地层模型特征更为准确。构造模型由层面模型和断层模型组成,利用地震数据或井数据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层和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来建立。然后使用Petrel软件对顾庄区带阜宁组三段油层开展精细油藏地质建模研究,建立顾庄地区阜三段油藏地质模型。采用相控建模的原则,在沉积相模型的约束下完成高精度储层参数模型的建立。其次在钻井沉积相、地震分析等研究成果下,利用测井数据和随机模拟算法,以复合相控-克里金建模方法建立各层参数模型相,即为研究区顾庄区块阜三段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三维模型。本次研究最终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阜三段整体上有四个油组,每个油组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二十个小层,Ⅰ油组有五个小层,Ⅱ油组有3个小层,Ⅲ油组有3个小层,Ⅳ油组有6个小层。Ⅰ、Ⅱ、Ⅲ、Ⅳ均为下细上粗的反粒序。Ⅱ、Ⅳ油组的砂地比在0.2到0.5,砂厚在十到二十米之间,厚度适中。Ⅰ、Ⅲ砂地比在0.1到0.7,砂体比较发育,砂岩厚度比较大。研究区顾庄区地层比较完整,没有穿层,但是阜三段Ⅲ油组发现有部分火山岩侵入体。(2)从岩性和电测井曲线上来看,自下而上为由细逐渐变粗的反韵律,进积型结构,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反钟型和漏斗形。阜三段三角洲前缘亚相分布有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分选均匀,砂体单一,具有良好的储油物性。(3)采用相控随机模拟算法建立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明确了各个含油气砂体的物性特征,建立含油饱和度模型,得到油藏空间展布情况。通过对模型分析认为,构造模型可靠,与钻井、测井分层及地震解释结果比较吻合;储层属性模型反映的储层物性展布方向,符合地质认识。经过研究得到,本区油气分布具有以下特征:纵向上,阜三段Ⅰ、Ⅲ油组为主要含油层,其中Ⅰ3、Ⅰ5小层含油面积最大;Ⅰ1、Ⅰ2、Ⅲ1、Ⅲ2、Ⅲ3、Ⅲ4、Ⅲ6小层含油面积次之;Ⅳ1、Ⅳ3、Ⅳ5小层含油面积较小;Ⅱ1、Ⅱ2、Ⅱ3小层含油面积最小。其中顾1井区与顾3井区的Ⅰ3、Ⅰ5小层在纵向上的连续性比较差。从平面上看,帅垛地区中帅5井区的含油面积最为富集且延长至帅4井区,帅5-20井区的含油面积次之,油气潜力巨大;顾庄地区油气主要集中在顾1井区和顾3井区,受构造影响,含油面积最小。油藏地质模型真实地再现了研究区各层油藏地质特征,该油藏的构造、砂体展布、孔渗饱等属性参数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为该区后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和油藏依据。

高琼瑶[4](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统计学、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在岩心描述、测井、钻井以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衍射分析、粒度图像等常规测试及目前较为先进的恒速压汞等试验技术手段,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遵循“静、动态研究相结合,多学科一体化原则”,深入研究马岭地区长8油层组古水流及物源方向、沉积相带展布规律、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半定量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程度、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对研究区进行有利区块预测,为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地质依据。论文在岩心观察、实验室粒度分析并综合区域沉积背景和测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变差函数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物源及古水流方向主要来自北东和南西两个方向,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整体呈现湖平面逐渐抬升,水动力能量逐渐减弱,可容空间逐渐增大的沉积演化过程,即“退积型”特征,并建立了研究区砂体精细地层格架。储层宏观特征研究与微观表征有机结合,对研究区低渗特低渗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的研究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控制长8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是喉道的分布特征,而孔隙对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贡献较小,大部分储层喉道较孔隙更发育,对进汞饱和度的贡献率大。低渗储层的孔喉比较中、高渗储层大,分布范围宽,喉道细小,贾敏效应较为严重,在开发过程中油井无自然产能,投产初期递减快,可能后期剩余油大量分布在孔道中,产建初期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沉积相带、隔夹层及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建立了长8储层非均质模式。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层段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中,水下分流间湾沉积的薄层砂体,泥质增多,非均质性相对较弱。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与洛伦兹曲线法相结合定量表征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长8储层的非均质性总体上呈现中等强的特点。控制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有岩性特征、沉积相带发育规律、成岩作用及构造裂缝,而注水开发对储层后期进行改造,影响储层整体的非均质格局。依据各种因素对储层影响与贡献的大小,选择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非均质参数并结合试油试采结果,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预测了有利目标区。

蒋永平[5](2013)在《台兴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为典型的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油藏内部断裂系统复杂且储层微相类型多,加之前期水驱开发效果差,导致油藏采收率低。本次研究从构造再认识入手,开展储层、储量、油藏动态等一系列影响剩余油分布关系的研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富集特点,开展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重点对剩余油储量规模大的QK111断块开展了二氧化碳混相驱油室内模拟实验评价、油藏工程参数设计优化和现场实施要求等。通过台兴油田CO2驱油方案的编制研究,对提高开发此类小断块低渗透油藏的水平,并指导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中,立足地质再认识,分析台兴油田剩余油形成的主控因素,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开展构造、储层、储量、动态等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的综合研究;针对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富集特点优选了QK-111断块开展CO2混相驱油提高采收率研究,重点进行了地下原油相态变化、混相压力和驱油效率室内模拟实验评价研究,同时结合剩余油分布特点,确定开发原则和方式,优化井网层系组合,制定注入参数和指标预测,编制了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案。驱油方案编制研究中采用的特色方法和技术,如在构造再认识研究中,做到地震与钻井、测井的结合以及机器与人脑的交互解释的二者结合,实现了低序级断层的准确刻画以及断裂系统的科学组合;在驱油方案的研究过程中,开展CO2驱注气膨胀实验、细管实验和长岩心实验等研究,揭示了CO2混相驱较水驱实现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1)剩余油分布受构造、储层及井网控制,其中低序级断层遮挡部位夹角、微幅构造、微相过渡带以及井网控制下水线的侧向和外围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潜力区。(2)台兴油田CO2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对CO2有较强的溶解能力,注气压力越高CO2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越强,从而越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CO2气与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地层原油发生混相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2.11MPa,略高于目前的地层压力21.00MPa,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只能够进行CO2近混相驱,要实现完全混相驱油,必须提高油藏压力水平,CO2气混相驱替能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获得比水驱高18-30个点的原油采收率,近混相驱替次之,非混相驱替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差,气体突破越早,原油采收率越低,CO2混相驱替则一般在驱替末期才出现突破。

周洁[6](2013)在《苏北复杂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苏北油田为一复杂断块区,具有"低"、"薄"、"窄"、"深"、"多"的地质特点。共探明油藏20个,探明总储量达4200.39×104t,开发油藏17个共30个区块单元,动用储量2856.64×104t,可采储量630.42×104t。"十一五"以前,主要以试采为主,多数单元采用弹性水驱和试注水开发,由于构造破碎,储层横向变化大,注采连通性差,多数单元采收率小于15%。近年来,应用水驱、化学驱以及气驱等技术,重点开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攻关研究工作。其中,水驱以井网加密、油井转注、补开注采对应层等完善注采井网为重点;化学驱以开展化学调驱室内评价研究、矿场调剖试验为主;气驱以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为主。从经济角度评价,受断块小及储量规模控制,水驱是现今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化学驱油技术,成本高、投资大,在绝大部分小断块中推广应用,不具备经济和技术优势。

李岩[7](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屈家沟区块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层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ZC油田屈家沟区块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在收集钻井、录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地层、沉积、构造以及油藏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油层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依据钻井、录井、测井等地质资料,在标志层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参考厚度”的原则,将研究区长6油层组划分为长61、长62、长63和长64四个亚组,从而在本区建立了详细的地层格架。(2)根据岩性特征(岩石颜色、岩石类型与特征、物质成分、结构与构造)和测井相等相标志,利用相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研究区主要沉积的是一套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在对本区砂岩厚度和砂地比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分流河道与河漫滩两个沉积微相。(3)依据前人研究结果与本次岩心分析资料,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储层总体上处于中成岩A期。孔隙结构分为小孔细吼道、小孔细微吼道和小孔微吼道三种类型。储层属于特低孔、特(超)低渗类型。储层物性与含油性评价结果表明,本区长6油层组总体属于(特)低孔(超)特低渗储层;主力产油层位长6’含油性最好,重要产油层位长62次之,长63最差。(4)油层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油层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平面上,分流河道中心部位,有效厚度与有效含油饱和度均值较大,分流河道边缘部位较小,整体上向两侧逐渐减小,表现出含油性逐渐变差;纵向上,长61有效厚度与砂岩厚度均值最大,横向连续性最好,长62次之,长63均值最小,横向连续性最差,表现出长61含油性最好,长62次之,长63最差。油层分布主要受控于分流河道砂岩厚度的大小和储层物性的好坏。新发现层位长63工业油流井10口,有效厚度大于等于2m井数为79口,达到了油田开发所需要的井网密度,对指导油田后期勘探开发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5)油藏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6油层组地层水属于矿化度较高的CaCl2型水质。原油属于低密度、低粘度的正常原油,为低凝固点、低含硫原油。油藏总体上属于常温、低压的弹性-溶解气驱特低孔、(超)特低渗砂岩岩性油藏。

李伟[8](2013)在《基于相似构造法的非均质油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Van Everdingen A F.和Hurst W.首次将Laplace变换法引入到油气层渗流力学,求得了多孔介质不稳定Darcy渗流的解析解,标志着不稳定试井分析理论基础的诞生。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从油气藏储层的均质到非均质,从简单的单相、牛顿流体的Darcy流动到多相、非牛顿流体的非Darcy流动,从最初的直井试井到水平井、斜井、多分支井试井,从试井解释方法的半对数直线常规分析到双对数典型曲线图版的自动拟合,不稳定试井分析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油气渗流理论的迅速发展才得以实现。对于早期油气藏渗流模型的求解,主要以解析法为主,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离变量法、特征函数法、源函数法及Green函数法、算子级数法、积分变换法(如:Laplace变换、Fourier变换、正交变换、Weber变换、Hankel变换),镜像反映法则及叠加原理,这些方法对于单相不可压缩和弱可压缩流体在均质地层中的渗流问题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基础,然而对于某些复杂的非均质油气藏不稳定渗流问题的求解,仅仅使用上述方法就显得不是那么游刃有余了。首先,不稳定渗流问题大多是二阶偏微分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在求解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复杂繁琐的微积分运算,而且其通解大多又是由许多特殊函数(如Bessel函数、Legendre函数、Lame函数、Mathieu函数等)的线性组合构成,使得上述运算过程十分困难;其次,初边值问题的求解最终都转化为求解线性方程组,由于特殊函数的存在,即使是最为简单的二阶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过程也非常冗繁,倘若是处理多层或者多区域复合油气藏渗流问题,上述解析方法就更加举步维艰了,于是,人们不得不求助于解析的近似处理方法和数值方法来求解。本文主要是以Laplace变换为主的解析研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套求解不稳定渗流问题的代数构造方法一相似构造法。在数学理论得以证明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高等渗流力学、试井分析、油气藏工程、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学科的知识,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针对不稳定渗流微分方程(组)的边值问题,提出了解析的相似构造理论与方法,利用高等代数知识证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给出了相似构造法所涉及的引解函数、相似结构解式、相似核函数的定义及相似构造法的具体步骤。(2)揭示了油气藏渗流模型的相似结构解式与其边界条件系数的内在联系,即左(内)边界条件决定解的形式,右(外)边界条件决定相似核函数的形式,渗流方程决定其通解及引解函数的类型,发现了渗流方程的Laplace空间解式在三类典型的外边界条件(无穷大、定压、封闭)下具有统一的连分式形式,即相似结构解式,充分证实了相似构造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根据Duhamel定理并结合油气藏渗流模型的具体应用,给出了一种具有源汇强度影响的非齐次方程及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平面径向渗流方程的边值问题,并运用已提出的相似构造法求得了其半解析解。(4)基于Laplace变换的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编制了用相似构造法求解油气藏渗流模型的Matlab数值计算程序,实现了对于不同渗流模型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相似核函数的模块化调用,更能体现出该方法的简洁、实用性。(5)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非均质分形油藏、分形双重、分形复合、分形多层以及具有应力敏感地层的分形复合油藏直井渗流模型,运用相似构造法求得了各种油藏渗流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根据Stehfest数值反演公式,绘制了井底压力响应的双对数典型曲线,分析了各参数对曲线形态的影响。(6)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单重、双重、三重介质箱式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模型,运用相似构造法并结合Fourier变换法、Laplace变换法求得了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半解析解,并提出了拟核函数的概念,给出了箱式水平井对于以上三种介质渗流模型解的统一表达式。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相似构造法不仅适用于求解均质、直井油藏渗流模型,也适用于求解非均质、水平井油藏渗流模型,还可以求解双重介质、多层油藏、复合油藏等复杂的油气藏渗流问题,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和尝试。

丁艳[9](2012)在《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上组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文中认为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上组油藏为断层遮挡的单斜构造油藏,被油藏内部断层分割为七中、七东1和七东2三个开发单元,主要发育S,、S2、S3、S4、S5五套砂组,其中S2仅在七东2区发育。该油藏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现,60年代投入开发,经历了产能建设、高速稳产开采、递减三个主要开发阶段。目前该油藏存在井点损失严重、剖面动用不均、地层压力分布不均匀、水淹水窜严重,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前期油藏地质认识已经不能满足油藏目前调整开发需要。本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新钻井、取心井资料和大量过层井资料,对油藏储层沉积相、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储层及其物性分布规律,为油藏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研究过程中共完成了292口新老井的地层对比,开展了深入的沉积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编制了研究区各类沉积相图和储层非均质参数平面分布图76张,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七中、东区克上组总体上呈下粗上细的正韵律沉积,岩石类型主要包括中砾岩、细砾岩、小砾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过渡类型岩石,按照岩石结构和形成水动力环境可分为中砾岩相、中—细砾岩相、粗砂岩相、中—细砂岩相、粉砂岩相和泥岩相六大类岩石相:按照不同岩相的垂向上组合特征可分为四种样式,分别是中砾岩相和细-中砾岩相夹薄层泥岩相、粉砂岩相、小细砾岩相和粗砂岩相;细砾岩相、粗砂岩相与泥岩相和粉砂岩相互层;含砾粗砂岩相和中细砂岩相与粉砂岩相和泥岩相互层;泥岩相和粉砂岩相夹薄层中细砂岩相。2)建立了七中、东克上组的地层分层原则。以岩性、电性组合特征为依据,采用旋回对比、剖面单井逐一分层的方法完成了研究区292口新老井的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3)七中、东克上组为冲积扇-河流相的沉积。克上组S52-2、S52-1、S51-2层段扇根主槽微相发育规模、范围较大,分布范围占全区50%~100%。S51-1、S42-2层段扇根主槽微相发育规模已经分别不同程度缩小在七中或七东1井区内,该期以及S42-1、S41-2、S41-1层段主要发育扇中辫流线、辫流砂岛微相。S32、S31、S12、S11层段发育洪积扇前端形成的辫状河相,河道沉积规模和范围亦比较大,河道微相分布范围占全区58%~100%。4)七中、东区克上组属中—强标准的非均质砾岩储层。克上组单层层内平均渗透率变异系数在1.8-3.3,层间渗透率变化在6×10-μm2-220-3μm2,平面上不同相带渗透率级差在15~214,储层孔隙直径45μm-450um,喉道直径0.14μm-4.4μm,孔喉配合数0-5。5)沉积相对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作用明显。储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沉积相带的分布,其次是与主流线方向的关系。一般由扇根向扇中或由扇体向扇间地带,渗透率呈下降趋势;在扇根亚相又以主槽和侧缘槽、槽滩微相渗透率最高,扇中亚相以辫流带微相最高,河流相的砾岩储集层,在同一相带内,平行于主流线方向的渗透率比垂直主流线方向的渗透率要大。

张云鹏,汤艳[10](2011)在《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自产生以来已经取得了显着发展。阐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及描述,并系统总结了目前研究储层物性特征和储层非均质性的方法,包括有储层野外露头分析、沉积体系分析、层次界面分析、结构单元和流动单元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学研究、统计学方法以及现在比较推崇的劳伦兹曲线法等,指出了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的相关参数和应用的关键,以期为老区块的剩余油开发以及新探区油气开发有利区带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二、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口盆地文昌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油藏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储层非均质性
    2.1 隔夹层分布特征
    2.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2.2.1 渗透率非均质模式
        2.2.2 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2.3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2.3.1 储层孔隙类型
        2.3.2 储层喉道类型
        2.3.3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3 储层非均质性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4 结论

(2)西峰地区长81油层组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储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储层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
    2.3 沉积特征分析
    2.4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1 储层砂岩特征
        2.4.2 粒度结构特征
    2.5 成岩作用
        2.5.1 压实、压溶作用
        2.5.2 胶结作用
第三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3.1 孔隙类型
    3.2 孔隙组合类型
    3.3 喉道类型
    3.4 孔喉大小及分布
    3.5 孔喉组合类型
    3.6 孔喉结构参数特征
    3.7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7.1 实验信息
        3.7.2 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核磁共振实验可动流体(束缚水)饱和度
        4.1.1 实验信息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储层油水相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1 单相水渗流特征
        4.2.2 单相油渗流特征
    4.3 原油流动能力评价指标(Koi/Kg)
        4.3.1 束缚水下单相油渗透率与气测渗透率的关系
        4.3.2 Koi/Kg评价指标与储层分类特征
第五章 储层定量化分类评价
    5.1 国内有关低渗储层分类评价概况
    5.2 低渗储层分类渗流能力参数确定依据
    5.3 低渗(特低渗)储层定量化分类评价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3)溱潼凹陷顾庄区块阜三段油藏地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
    2.2 区域地质背景
第3章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3.2 小层精细对比与划分步骤
第4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4.2 沉积微相的剖面演化特征
    4.3 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
    4.4 储层预测
第5章 储层地质建模
    5.1 储层建模的方法
    5.2 顾庄油田阜三段储层地质建模
    5.3 油藏特征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1.2.2 沉积(微)相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论文研究成果
        1.5.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马岭地区勘探开发现状
    2.3 研究区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2.3.1 地层划分与对比方法
        2.3.2 小层划分对比程序与结果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相标志
        3.1.1 沉积岩颜色与结构
        3.1.2 粒度分析
        3.1.3 沉积构造
        3.1.4 重矿物组合分析
        3.1.5 地球物理测井相特征
    3.2 物源及古水流分析
        3.2.1 重、轻矿物组合平面分布特征
        3.2.2 数据结构变差函数分析古水流方向
        3.2.3 砂岩百分含量的平面分布规律
    3.3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析
        3.3.1 沉积微相类型
        3.3.2 单井剖面相分析
        3.3.3 剖面砂体的展布特征
        3.3.4 平面沉积相分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4.1 储层岩矿特征
        4.1.1 砂岩结构特征
        4.1.2 碎屑组分及填隙物特征
    4.2 储层微观结构特征
        4.2.1 储层孔隙类型与喉道特征
        4.2.2 储层物性特征
        4.2.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4.2.4 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评价
    4.3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4.3.1 孔隙、喉道类型的非均质性
        4.3.2 恒速压汞技术分析孔道、喉道分布的非均质性
        4.3.3 高压压汞技术分析孔隙结构非均质性
    4.4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4.4.1 储层宏观非均质表征参数
        4.4.2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4.4.3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4.4.4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4.5 储层非均质性对岩性油气藏成藏的影响
    4.6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4.6.1 岩性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6.2 沉积相带展布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6.3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6.4 构造因素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4.6.5 注水开发对储层后期改造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5.1 长8储层有利区综合评价
        5.1.1 综合评价参数的选取
        5.1.2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5.2 长8储层有利区块分布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台兴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台兴油田地质特征
    2.1 构造再认识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2 地震精细解释
        2.1.3 断裂系统
        2.1.4 构造单元划分
    2.2 储层特征
        2.2.1 资料收集
        2.2.2 沉积特征
        2.2.3 岩性特征
        2.2.4 储层物性特征
    2.3 油藏特征
第三章 开发效果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3.1 开发效果评价
        3.1.1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研究
        3.1.2 井网评价
        3.1.3 各区块地层能量
    3.2 剩余油分布研究
        3.2.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3.2.2 开发历史拟合研究
        3.2.3 剩余油分析及潜力区评价
    3.3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3.3.1 含水评价
        3.3.2 产液量评价
        3.3.3 采收率评价
    3.4 CO_2驱开发方案的优势
第四章 CO_2驱油室内模拟实验
    4.1 地层条件下原油基本物性特征研究
    4.2 膨胀试验研究
    4.3 细管实验研究
    4.4 CO_2驱油效率长岩心驱替试验研究
第五章 油藏工程设计
    5.1 开发原则
    5.2 开发层系的划分
    5.3 开发方式
    5.4 单井日产油能力的确定
    5.5 类比法确定注入参数
    5.6 注入方式优化设计
    5.7 注采比优化设计
    5.8 CO_2注入量优化设计
    5.9 CO_2注入速度优化设计
    5.10方案部署与开发指标预测
        5.10.1 台兴油田QK111断块阜三段方案
        5.10.2 开发指标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苏北复杂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提高采收率进展
    2.1 水驱提高采收率
        2.1.1 加大弹性转水驱力度,强化井网一次注采
        2.1.2 加大调整井、更新井、侧钻井治理力度,强化井网的二次注采
        2.1.3加大层系优化重组,提高注采对应和平面井网调整力度,强化井网的三次注采
    2.2 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
    2.3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
3 结论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屈家沟区块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层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1.4 开展的主要工作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地质构造特征
    本章摘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构造特征
第三章 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特征
    本章摘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与孔隙结构特征
    3.2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
    3.3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特征
    3.4 储层分类与评价
第四章 油层分布特征与油藏类型
    本章摘要
    4.1 油层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4.2 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 油藏特征与类型
主要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相似构造法的非均质油藏渗流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
        1.2.2 非均质油藏渗流模型研究现状
        1.2.3 非均质油藏研究方法的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1.4.1 基础理论方面的工作
        1.4.2 油气藏渗流模型方面的工作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相似构造法的数学理论基础
    2.1 Duhamel定理
        2.1.1 Duhamel定理的数学表述
        2.1.2 Duhamel定理的一些特殊情况
    2.2 Laplace变换及数值反演
        2.2.1 Laplace变换
        2.2.2 Stehfest数值反演
    2.3 Bessel方程及Bessel函数
        2.3.1 Bessel函数及其性质
        2.3.2 变型Bessel函数及其性质
    2.4 相似构造法的提出
        2.4.1 二阶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构造方法
        2.4.2 特殊方程边值问题的构造方法
        2.4.3 Duhamel定理的相似构造法及其应用
        2.4.4 相似构造法的思想和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形油藏渗流模型
    3.1 考虑井储和表皮影响的分形油藏渗流模型
        3.1.1 物理模型
        3.1.2 数学模型
        3.1.3 模型求解
    3.2 分形双重介质油藏渗流模型
        3.2.1 物理模型
        3.2.2 数学模型
        3.2.3 模型求解
    3.3 分形多层油藏渗流模型
        3.3.1 物理模型
        3.3.2 数学模型
        3.3.3 模型求解
        3.3.4 引入有效井径的分形多层油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均质复合油藏渗流模型
    4.1 变型Bessel方程组的相似构造法原理
    4.2 两区复合分形油藏渗流模型
        4.2.1 数学模型
        4.2.2 模型求解
    4.3 双重介质分形复合油藏渗流模型
        4.3.1 数学模型
        4.3.2 模型求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形介质油藏渗流模型
    5.1 变形分形介质油藏渗流模型
        5.1.1 物理模型
        5.1.2 数学模型
        5.1.3 模型求解
    5.2 变形介质分形复合油藏渗流模型
        5.2.1 物理模型
        5.2.2 数学模型
        5.2.3 模型求解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平井渗流模型的相似构造法
    6.1 箱式水平井三维渗流模型
        6.1.1 物理模型
        6.1.2 数学模型
        6.1.3 模型求解
    6.2 双重介质油藏渗流模型
        6.2.1 物理模型
        6.2.2 数学模型
        6.2.3 模型求解
    6.3 三重介质油藏渗流模型
        6.3.1 物理模型
        6.3.2 数学模型
        6.3.3 模型求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试井分析典型曲线及参数分析
    7.1 分形油藏试井分析典型曲线
        7.1.1 分形油藏典型曲线
        7.1.2 分形双重介质油藏典型曲线
        7.1.3 分形多层油藏典型曲线
    7.2 两区复合分形油藏试井分析典型曲线
        7.2.1 两区复合分形油藏典型曲线
        7.2.2 两区复合双重介质分形油藏典型曲线
    7.3 变形介质油藏试井分析典型曲线
        7.3.1 变形介质分形油藏典型曲线
        7.3.2 变形介质两区复合分形油藏典型曲线
    7.4 箱式水平井油藏试井分析典型曲线
        7.4.1 单重介质油藏典型曲线
        7.4.2 双重介质油藏典型曲线
        7.4.3 三重介质油藏典型曲线
    7.5 实例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定理1和定理2的证明
附录B 分形复合油藏相似构造法的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上组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简况
    2.4 油藏特征
    2.5 开发简况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沉积旋回划分
    3.2 标志层确定
    3.3 地层对比
第4章 沉积相研究
    4.1 沉积微相分析
    4.2 单井相分析
    4.3 剖面相分析
    4.4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5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5.1 平面非均质性
    5.2 层间非均质性
    5.3 层内非均质性
    5.4 砾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2 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2.1 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2.2 储层非均质性的描述
        2.2.1 定性描述
        2.2.2 定量描述
3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
    3.1 储层露头研究
    3.2 沉积体系分析法
    3.3 层次界面分析法
    3.4 结构单元和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3.5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3.6 地质统计学方法
    3.7 劳伦兹曲线法
4 结语

四、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口盆地文昌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及油藏数值模拟[J]. 叶青,查玉强,李凤颖,谢艳华,胡胜辉.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8(02)
  • [2]西峰地区长81油层组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D]. 于魏铭. 西安石油大学, 2018(09)
  • [3]溱潼凹陷顾庄区块阜三段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 杨晓榕. 长江大学, 2017(12)
  • [4]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 高琼瑶. 西北大学, 2014(10)
  • [5]台兴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D]. 蒋永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7)
  • [6]苏北复杂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研究[J]. 周洁. 中外能源, 2013(09)
  •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屈家沟区块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油层分布规律研究[D]. 李岩. 西北大学, 2013(S1)
  • [8]基于相似构造法的非均质油藏渗流理论及应用[D]. 李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9)
  • [9]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上组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D]. 丁艳. 长江大学, 2012(01)
  • [10]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J]. 张云鹏,汤艳. 海洋地质前沿, 2011(03)

标签:;  ;  ;  

苏北秦潼凹陷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