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冬天要注意什么

电脑冬天要注意什么

一、电脑过冬应注意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蓓[1](2021)在《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可以代代相传,具体表现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遗传基因和生活智慧。然而,由于气候和文化差异,起源于西方认知体系的舒适理论尚不能非常贴切地描述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中国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描述和提高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和经验式方法的大量使用,这些经验很难被直接应用于舒适相关问题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些经验,提出一种定量化的指标和描述手段将中国人独特的环境适应能力体现在舒适区上,来使得1)建筑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因人施策;2)居住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和需求,并采取一些主动健康行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学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结合中医体质学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形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明晰了时令性行为的内涵及其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并探讨了借鉴应用中医体质学的新视角对更合理地解释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所具有的科学意义,为开展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理论研究确定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讨论了体质指标应用于舒适研究时的结论普适性和解释力。以中国北方的大连市和南方的南宁市办公环境为对象,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调控方式下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可接受度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研究,共计获得了1850份调查数据。通过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发现,阳虚质(怕冷和怕风体质)得分和阴虚质(怕热和怕干体质)得分分别与热感觉投票、湿感觉投票和吹风感投票具有统计学相关性(0.02显着性水平)。二者可分别作为人员耐风、耐寒能力和耐干、耐热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此外,以性别为例对体质指标解释力的分析发现,体质指标可以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解释力,如怕冷体质代谢率和皮肤温度较低,夏季自然通风工况下无明显闷热感,而42%的女性受试者为怕冷体质,故而该工况下温度可接受度比男性高30%。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可能影响方式,以及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依据。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段、性别、体重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其可能原因为这些人群具有相似的生理机能和生活环境。通过探究热经历对体质的影响发现,热经历为S-N(原住地为南方,现居地为北方)和N-S(原住地为北方,现住地为南方)的受访者中,平和质(健康的、适应能力强的体质)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比S-S(一直居住在南方)类和N-N(一直居住在北方)类分别高12.7%和8.8%,偏颇质(亚健康体质)人群占比均显着较低(0.05显着性水平)。此外,本研究从多角度(热环境满意率、是否有明显寒冷感/闷热感、温度/湿度/风速可接受度、代谢率、皮肤温度、情绪、困倦度、工作效率)探讨了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平和质在所有调查工况下环境适应能力和主动调节意识均较强;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适应能力差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寒冷、闷热、干燥等环境的不适。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不同体质人群的可接受温度范围(适应能力强体质为22.4~26.3℃,怕冷体质23.8~25.8℃,怕热体质为23.8~24.6℃)和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实证依据的应用愿景。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针对使用体质指标对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实证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实测地点受限,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丰富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角度。

王瑞军[2](2020)在《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典型草原牧户经济是中国传统牧区牧户诸多经济类型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性样本。牧户经济是牧区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牧户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可分的经济单位,是风险与冲击的最终承受者。牧户经济脆弱性表现出潜在性、波动性以及暴露性特征,并且会造成牧户经营目标偏离、决策偏误、行为扭曲。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对于稳定牧户基本福利水平,保障民生,维持经济稳定,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自2013年始,牧户家庭经济陷入一轮由主要畜产品价格剧烈下跌引致的深度调整的阶段。牧户外部的政策变动、市场波动、低价进口畜产品等外部冲击,与牧户内部的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经营紊乱、劳动力流出等内部薄弱环节的叠加作用下,导致牧户经济暴露出一系列不可回避的潜在性、深层次脆弱性问题。研究按照“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策略研究”的主线依次推进。第一阶段,理论研究;第二阶段,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第三阶段,实证研究阶段;第四阶段,反脆弱策略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方面,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通过构建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模型,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三层次分解:第一层,在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异质性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贡献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其它四类;第二层,在对异质性风险分解方面,人力资本波动冲击影响最大,收入波动冲击次之,资产波动冲击位列第三;第三层,对波动性冲击分解发现,非畜牧业劳动力比重贡献率最高,其余冲击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债务水平、畜牧业收入水平,然后是政府奖补、牲畜资产水平、抚养比、劳动力数量、外出务工或兼业收入以及打草量市场价值。第二方面,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选择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针对生计资产对经济脆弱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估计,并且从所有制、区域、家庭结构、生计类型等多维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牧户经济脆弱性存在多维异质性,各类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方式显着不同。第三方面,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按照短期风险发生的频次及其影响程度,将牧户短期遭受到的冲击分解成为人力资本波动冲击、资产波动冲击以及收入波动冲击。采用低效用水平的脆弱性研究思路与分解方法,最终达成了对牧户异质性及其波动性风险的分解目标。结果表明,牧户家庭抗击风险、冲击,抑制脆弱性的能力普遍薄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牧户经济韧性在不同社区、不同群体、不同牧户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牧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存在嘎查内(组内)差异,也存在苏木之间(组间)差异。第四方面,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通过对经济韧性测度,全面掌握牧户应对风险的基本能力水平;通过研究韧性分异,精准把握牧户经济韧性水平及其差别;提出以生计资本抑制效应、风险冲击效应为根据的应对策略措施;进而提出建设“韧性牧户”的系统性、集成式构想,最终达成综合施策、精准防控、有效治理牧户经济脆弱性的目标。研究依托典型草原牧户家庭追踪数据,全面刻画典型草原牧户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脆弱性,通过三层次分解,探寻经济脆弱性形成的内在根源;拓展了典型草原牧区牧户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研究的前瞻性和解释力;构建牧户经济韧性单元作为对策研究的目标;精准诊断、识别、筛查家庭经济脆弱性较高或者经济韧性较低牧户,并找出其经济脆弱性的主要诱因及其生成机制;提出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本研究回归到牧户家庭经济单位基本属性的剖析与研究当中,更深刻探究经济脆弱性的深层次问题;构建牧户经济脆弱性研究的概念体系;初步构建了牧户经济脆弱三层次分解体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探究家庭经济脆弱性生成机制,对于稳定牧户基本消费与福利水平、保障民生,起到预防或抑制内外部冲击的“稳定器”作用。

李丽娟[3](2020)在《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此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人类纪大冒险》前两章节的内容撰写而成。该书中作者展示了地理科学相关知识和自身周游世界各地的见闻。该文本属于非文学作品中的科普类文本,其在客观讲述地理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了游记性质的文学性内容。文本对于保护地理环境的“呼唤”意图明显。基于此,笔者从文本的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的翻译问题实现原文“呼唤”功能转换。文学性从形象词汇和修辞问题中再现;真实性从数字和实例翻译问题中再现;逻辑性从平行结构和语篇衔接上再现。笔者分别从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出现的词汇、修辞、句法、语篇等方面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作出分析,通过将三方面的文本特征在目的语中得到转换,从而将原文“呼唤”功能体现到目的语中。翻译采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删译、改译、还有阐释性翻译等。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让笔者收获颇丰,希望笔者在该类文本翻译中的观点和见解能为同道所用。

陈成梅[4](2020)在《具有地域特色的微纪录片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叙事学理论的研究,一开始主要针对于文学作品,着重于叙事文本的分析,随着新兴学科的发展变化,后来才逐渐将叙事学理论应用于影视艺术领域。由于叙事学的发展颇受结构主义的影响,所以很多学界的学者们也会将叙事学理解为结构主义的叙事学,我们无论是去研究一部影视作品还是其他的艺术门类,都离不开对叙事学的研究,在本文所研究的地域特色微纪录片这一艺术领域中同样离不开对叙事学的研究。一部优秀的地域特色微纪录片,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故事框架,因为观众更多的是关注其本质内容,而不仅仅是外在形式,是否拥有一个好的故事结构将最终决定作品的成败,没有好的内容,空有一副躯壳是难以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视艺术作品,片中的细节也经不起观众的推敲。因此,对于此类微纪录片而言,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就为其如何在影片中讲好一个故事做了应有的铺垫,它自身的程式化分析也为此类微纪录片提供了相对客观和理性的理论依据。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各色信息逐渐分散着观众的注意力,纪录片要想得到更多的关注,必须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又加之,近些年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纪录片也随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新形势,并广泛应用于记录社会生活、传承中华文化特色以及塑造区域形象等各个领域。微纪录片相对于传统纪录片而言,创作技术门槛明显降低,这也让微纪录片的创作呈现出了平民化的特征。在当今社会下,人们的审美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由审美走向了“微审美”。这一受众审美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发展。地域特色微纪录片不仅是一门纪实艺术,还与地域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此类微纪录片所追求的就是“短小精悍”,这正符合当下的社会需求。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发展可以给传统纪录片注入更多的活力,也会使广大受众更加关注纪录片,从而使得纪录片的发展越走越远。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陈述。第二部分对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运用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了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受众需求、“微”传播、多元化的价值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探讨了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选题构思,其中对单义、简约的选题原则、广泛真实的选题内容以及微观化的选题特征做了主要分析。第五部分从平民化的叙事视角、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入手,并结合地域特色微纪录片自身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独特的分析。第六部分针对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叙事创作做了详细分析。第七部分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将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总结分析了本论文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新形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发展必定呈上升趋势。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的潜力和空间等着我们继续开拓。

李明宇[5](2020)在《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Y市M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然教育是国际教育的趋向,我国国家政策也倡导幼儿园课程要融入自然教育。目前国内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开设逐步兴起,但在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策略上主要集中于提高师资、去小学化、开设园本自然教育课程这三方面的研究上,将自然课程具体付之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少,多是对活动的分析总结而不是对课程的探究。因此,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构建了田园课程开发向度及课程大纲,探究了田园课程在农村幼儿园开发与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共进行两轮行动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的任务是设计课程大纲,实施教学活动方案,并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在设定课程目标上需要将课程总目标划分为单元目标、分年龄阶段目标;二是课程内容的来源有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以编制主题单元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三是开展田园活动的七种实施方式,分别是田园游戏、田园故事、自然艺创、谈话活动、表演活动、体验活动、歌唱活动;四是幼儿园与家长互用资源组织田园活动。第二轮行动研究的任务是评价第一轮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经过省思后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课程方案中增加劳动活动,二是在田园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三是将田园课程融入M园现实施的课程中;四是优化田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方式;五是丰富课程内容。本研究结果表明田园课程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促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有利于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参与艺术创作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学习,激发幼儿劳动的兴趣。

尹佳[6](2020)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观赏动画片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动画片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还具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能够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下,获得知识和启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主题活动成为幼儿园内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动画片所蕴含的大量的信息能够为主题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较之于其他资源动画片具有着生动有趣、直观形象、视听同步的独特优势,而主题活动所具有的整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也为动画片的应用提供了契机。但是当前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旨在将动画片资源应用于主题活动中,辅助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提高主题活动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本论文由绪论和正文四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这六个部分,为本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观察法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出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的独特价值,调查动画片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动画片应用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可行的策略。由于当前关于动画片应用于领域教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将动画片资源融入主题活动中进行研究的很少,没有相关的学术论文,本文力图丰富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不足。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主要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动画片及幼儿园主题活动概述。首先,对动画片、动画片应用及幼儿园主题活动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根据动画片的特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动画片在主题活动中应用得独特价值:一是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促进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三是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与教育形式。第二章,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现状。首先,调查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认识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动画片整体价值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适宜性的认识;三是教师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中教育价值的认识,其次通过五个方面对动画片在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状况进行了现状调查,主要包括:一是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情况;二是教师对动画片的应用方式;三是教师应用动画片时对幼儿的指导情况;四是应用动画片所产生的效果情况,五是园方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的支持情况。第三章,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的认识不到位,应用能力不足,即教师对动画片价值了解不充分;教师缺乏开发动画片资源应用于主题活动的能力。第二,教师对于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的实践缺乏科学性,即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动画片在主题活动中的实施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师应用动画片时对幼儿的指导缺乏科学性。第三,园方对动画片在主题活动中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即园方对主题活动中动画片资源的开发缺乏足够的重视;园方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缺乏足够的支持。第四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策略:一是教师要加强对动画片的认识,提高开发动画片资源的能力,即教师要加强对动画片价值的整体认知;教师要提高研究、开发动画片资源的能力。二是教师要提升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实践能力,即教师要科学的选择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教师在主题活动应用动画片时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加强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时对幼儿的指导。三是园方要重视和支持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即重视动画片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动画片资源库;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建立激励和评价制度,保障动画片的应用。

周青钦[7](2019)在《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从认识生命到热爱生命需要用一生学习感悟。幼儿阶段是建立幼儿积极生命观的重要阶段,对个体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国内研究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研究较少,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都匀市五所幼儿园中的30名幼儿园教师及15名幼儿家长为访谈对象,以B幼儿园大班幼儿为实践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访谈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进行研究。从幼儿园生命教育目标制定、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形式及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四个方面对都匀市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从幼儿园层面及幼儿园教师层面梳理都匀市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主要表现在幼儿园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缺乏、幼儿园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缺失、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形式单一、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总体缺乏认识四个方面。针对存在的实施困境,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教育认识的影响、社会大环境制约幼儿园生命教育开展、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专业知识缺乏、家庭生命教育支持力量薄弱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对都匀市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及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明确幼儿园生命教育目标、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发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转变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念、深化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充实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法、三位一体创设生命教育环境七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明确幼儿园生命教育总目标包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从生命成长与自我、生命成长与他人、生命成长与社会、生命成长与自然四个维度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进行初步设想,并设计活动方案到幼儿园进行亲身实践。通过亲身实践验证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为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提供借鉴。

刘丽[8](2019)在《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荷花为莲科(Nelumbonaceae)莲属(Nelumbo)的多年生挺水植物,应用广泛,但目前市场上缺乏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相关品种评价尚无,栽培技术尤其是对栽培基质类型选择、施肥等关键环节研究不足。为评选出适宜市场化的优良盆栽荷花品种,明确不同栽培措施对盆栽荷花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对盆栽荷花市场展开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建立品种综合评价体系,选出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探讨过量施肥及土壤添加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如下:(1)通过2524份问卷对盆栽荷花市场及消费潜力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盆栽荷花市场潜力巨大,但存在优良品种匮乏、高效栽培及管理技术缺乏等市场问题。人们喜欢的盆栽荷花花色为复色、粉色和白色花;花型单瓣、半重瓣和重瓣;开花姿态为碗状;有清香味;莲蓬为倒圆锥形和碗形;注重花期长及品种质量。购买时,荷花小苗的价格以1020元为宜,栽植好的成品以3050元为宜;有栽培经验的人更愿意购买种藕、小苗或莲子,无经验者想直接购买栽植好的成品。(2)通过AHP法建立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对102个品种进行评价:观花特性和栽培特性是影响盆栽荷花品种市场的重要因素,花叶高度比、开花颜色、品种适应性和抗病虫性也很重要。专家更偏好中型、重瓣品种,而大众更偏好小型、单瓣品种。综合选出了‘大师’、‘骄阳’、‘新枇杷橙’、‘白菊花’等19个优良的盆栽荷花品种。(3)对盆栽荷花品种‘金陵女神’过量施用花多多复合肥12号15-20-25,植株的观赏性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成熟叶和幼叶的肥害表现不同;花外被变褐干枯,花朵开放程度变小;轻微过量施肥对植株长势影响不大,中度和重度过量施肥导致叶片厚度、株高随着胁迫程度加重而下降。生理表现为叶水势下降,叶质膜透性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Pro)持续累积,植物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受抑制。(4)将山核桃生物炭添加至荷花品种‘红丝绢’的栽培土壤中,栽培溶液的pH值和EC值随加炭比例增加而增加;立叶出水、现蕾和始花期提前,花期延长,加炭5%和10%的花期最长;地上部分的形态指标和地下部分的膨大藕节长度、侧藕数量及种藕鲜重增加;加炭10%的植株长势最好,加炭15%的植株前期长势好,但后期长势欠佳;添加生物炭提高了植株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并增强了光合作用,加炭比例为5%和10%的光合作用最强;加炭10%的种藕N含量最高,加炭15%的种藕P、K含量最高。

李健[9](2019)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亟待“素养本位”的课程设置。通过比较世界教育强国的课程设置特点,发现各国均将情境化设计理念作为落实“素养本位”数学课程的共通手段。近年来的国际教育测评显示,中国学生的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情感均有待提升,其本质是我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足。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基于现实问题情境的教科书建设,而大量研究显示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存在诸多问题。故可从数学教科书中的现实问题情境入手,进行合理的实证研究,以期提升我国学生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能力、数学情感。整个研究设置了三个研究目的,分别是对初中数学教科书问题情境的多元视角认识、设置现状分析、质量提升建议。为达成以上三个目的,共设置了四个研究问题:(1)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时期的五版人教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其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设置是如何变化的?(2)现行五版不同国家(地区)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其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设置有哪些异同或特色?(3)结合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和两个背景因素上的设置,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情境设置存在哪些内部规律?(4)通过比较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在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上的表现,现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情境设置情况如何?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从如下六个方面梳理了已有文献:(1)现实问题情境在数学教科书中的作用、(2)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发展、(3)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研究现状、(4)现实问题情境作用效果的研究方法、(5)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分类研究、(6)数学课程中现实问题情境的设置原则,并选择RME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课程目标制定影响因素的分类学说作为研究开展的理论支撑。研究选取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五版人教社初中数学教科书(人教78版、83版、92版、03版、12版)进行纵向比较,选取五版不同国家(地区)现行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国人教12版、上海沪教版、新加坡NSM版、英国ML版、澳大利亚PM版)进行横向比较,并确立了情境类型(远近)、情境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情境真实性、插图真实性、插图必要性这五个情境考察维度,以及情境问题作用类型、所属知识领域这两个背景因素,并对以上各维度进行了可操作性定义。按照操作性定义对教科书情境问题进行编码,经检验编码效度达到标准。以Tableau可视化软件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对编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如下四方面结论:结论1(发展变化分析):在过去40年里,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现实问题情境设置得到了长足发展。除必要性插图的比例有所降低外,现实情境问题数占总问题数比例、真实性情境比例、含插图问题数占总问题数比例、真实插图比例等均得到提升,所设置情境更加真实、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更加密切、与问题解决的关联性更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境化设计理念在数学教科书中得到体现愈发明显,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朝着更有利于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情感发展的方向发展。结论2(国际差异比较):国内两版教科书在情境设置的数量与比例上均不如国外三版教科书,表明国内外教科书提供给学习者的情境学习机会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在插图设置比例上,沪教版与新加坡NSM版明显低于另外三版。五版教科书中的情境设置,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差异。共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五版教科书均重视个人情境的设置、均以构造式情境为主要呈现方式。而个性差异则主要反映在各版教科书对于情境在问题解决中作用的差异设置,以及在情境插图的设置上。人教12版和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中的低水平情境较多,与另三版教科书相比,提供给学生数学建模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弱。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对教科书中情境的设置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来自中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儒家文化圈国家的三版教科书更加重视必要性插图的设置,属于西方的英国ML版和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则更倾向设置真实照片为主的装饰型插图,也更倾向于设置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个人情境。以上设置差异,也反映出东西方国家数学教育理念上的不同:东方国家偏重学科知识传授,更多地将情境视作知识呈现的载体;西方国家偏重学生认知发展,更重视利用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结论3(内部规律探索):关于教科书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从不同作用类型的问题来看:引入类问题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情境、真实性较强的插图,举例说明类和巩固拓展类问题更容易设置必要性较强的插图。从不同知识领域所属问题来看:数与代数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插图;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贴近的情境,更容易设置必要性较强的插图;统计与概率领域所属问题更容易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近的情境,更容易设置在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较强的情境,更容易设置真实性较强的插图。而在各情境考察维度间存在三个主要相关关系:情境远近程度和情境真实性间的负相关关系,情境真实性与插图真实性间的正相关关系,插图真实性与插图必要性间的负相关关系。结论4(现状纵横定位):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情境及插图数量与比例都得到大幅提升,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情境学习机会,但现实问题情境的占比仍低于国外三版教科书。结合纵向与横向教科书比较,得到如下两方面结论。首先,在教科书问题情境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发展方面:随着2001年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情境远近程度、情境真实性、插图真实性这三个与学生数学情感发展密切关联的维度上,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真实性更强,生动的照片型插图也更多,人教12版教科书在数学情感发展的历史比较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与其他四个国家(地区)的教科书比较中,人教12版教科书的情境远近程度、插图真实性都不理想,提供给学生数学情感发展的学习机会存在不足。鉴于目前教科书情境在数学情感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未来教科书建设中,对于数学情感方面的情境设置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即可,如加强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贴近程度、以及增加真实照片的比例。其次,在教科书问题情境对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方面:对于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插图必要性这两个与学生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密切关联的维度,人教12版在纵向比较中均表现不佳,甚至有倒退迹象存在。尽管人教12版中插图的必要性仍然在横向比较中排名首位,但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综合作用却在横向比较中也处于落后位置。因此,在未来的教科书建设中,应该着力加强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四个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质量提升路径进行了探索,以回应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中存在的困境,为此提出了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质量提升的四条顶层设计建议:(1)发展目标:坚持创设服务于学科、学生、社会的问题情境;(2)核心动力:加强教科书编写者关于情境创设的交流学习;(3)技术支持:拓展数学教科书问题情境的时空领域;(4)终端保效:树立教师作为教科书情境改造者的身份认同。再基于所发现的困境提出了八条具体实施建议:(1)价值保障:保证现实情境成为问题解决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2)品质升级:提升不良结构问题情境的设置比例;(3)异域启示:开展主题式情境问题串的编写研发;(4)传承发展:注重“数学活动”栏目的持续创新;(5)兼容并包:创设兼具真实性与必要性的情境插图;(6)比例调节:紧抓教科书中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7)课外补给:研制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情境读本;(8)与时俱进:重视体现时代风格的问题情境创设。以及三条注意事项:(1)政治正确: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本的历史使命;(2)辩证吸纳:避免照搬国外经验造成的水土不服;(3)全神贯注:严控教科书情境设置中的敏感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情境质量测评模型的研制,并加强将研究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效果的结合。

欧阳嫣妮[10](2017)在《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为教师指明了将教学内容知识、教育对象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融合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幼儿期是“科学的启蒙期”,在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科学知识?如何将教师知识转化为幼儿知识?怎样选择适合幼儿科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要性问题,需要对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首先,在理论上对幼儿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进行分析,指出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由教学内容知识、教育对象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三部分构成,同时,本研究从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教育教学评价的采用四个方面分析和研究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其次,本研究选取了长沙市G示范性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长沙市G示范性幼儿教师对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认识情况,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基本状况,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状况。研究发现,大多数示范性幼儿园教师对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能将学科教学知识视为多种知识的有机融合,能认识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性。在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构成方面,大部分示范性幼儿园教师认为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是指幼儿科学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和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某一特定主题或内容的知识,对一般的教学内容知识认识不足。在科学领域的教育对象知识方面,示范性幼儿园教师一致认为教育对象知识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其次认为是人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最后认为是个别班级和个别幼儿的特征。在科学领域的教学方法知识方面,示范性幼儿园教师认为科学领域学科教学方法知识主要是指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教学方法的知识,其次是幼儿科学教育领域某一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方法知识,最后才是一般教学法的知识。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首先,在科学领域教育目标的确定方面,能注重情感态度、科学方法、知识经验三维目标的确定,注重特定科学主题或内容活动目标的适宜和全面,但一些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恰当。其次,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注重将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和原有经验紧密相连,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其他领域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整合,但对幼儿所需掌握的关键经验把握不准。再次,在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使用方面,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适切性,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环节的把握,技术手段的使用,安全心理环境的营造,材料选择的目的性和关联性,但材料的操作性不强。最后,在科学领域教学评价的采用方面,注重科学教育目标的达成,注重评价目的的发展性,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待扩展,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够,评价内容具体化有待提高。本研究还发现,影响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自身的素质,如主体意识、个人努力程度以及自身反思能力等;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机会等。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促进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建议,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认识;三是注重实践活动开展,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二、电脑过冬应注意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过冬应注意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中国气候与中国人的遗传性需求
        1.1.2 舒适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适应性舒适理论中的文化体现
        1.2.2 舒适性个体差异研究进展
        1.2.3 环境适应能力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实证方法理论基础
    2.1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改善作用的生理学依据
        2.1.1 适应性行为与时令性行为的界定
        2.1.2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
        2.1.3 时令性行为认知和应用现状
    2.2 面向中国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基础——中医体质学
        2.2.1 中医体质学的借鉴意义
        2.2.2 不同体质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描述
        2.2.3 实证研究采用的体质判别依据
    2.3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解释的独特视角
        2.3.1 环境适应能力形成过程
        2.3.2 环境对适应能力形成的作用
        2.3.3 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性的研究方法
        2.3.4 个人属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实施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
        3.1.3 问卷回收
    3.2 环境可接受度实测调查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问题讨论
        3.4.1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
        3.4.2 “体质”指标对温度可接受度性别差异解释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体质差异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
    4.1 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式
        4.1.1 个人属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1.2 热经历的影响
    4.2 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与潜在生理机制
        4.2.1 体质得分与热/湿/风感觉投票的关联性
        4.2.2 环境可接受度的体质差异性
        4.2.3 适应性行为偏好的体质差异性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应用途径初探
    5.1 不同体质受试者可接受温度范围
    5.2 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5.3 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
        5.3.1 体质改善对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5.3.2 个性化环境调控的主动健康行为引导算法框架
        5.3.3 面向未来智慧人居的ACA-C算法应用设想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民间常见适应性机会
附录 B 中医体质学形成背景、基本原理、主要内涵和关键问题
附录 C 中医体质测评方法
附录 D 用于舒适性调查的主观评价量表
附录 E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夏季)
附录 F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冬季)
附录 G POMS情绪状态评价量表
附录 H 基于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体质预测质量残差分布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界定辨析
        1.2.1 核心概念界定辨析
        1.2.2 其他重要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章节安排
    1.5 调研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1.5.1 调研区概况
        1.5.2 追踪调查与数据说明
        1.5.3 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1.7.1 主要贡献
        1.7.2 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脆弱性理论
        2.1.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1.3 家庭风险冲击理论
        2.1.4 家庭经济韧性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基本认识
        2.2.2 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测量思路及测量方法
        2.2.3 家庭经济脆弱性分析框架
        2.2.4 家庭经济脆弱性生成机制
    2.3 研究述评
三、牧户经济脆弱性的测量与初次分解
    3.1 模型设定与分解思路
        3.1.1 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的模型设定与分解
        3.1.2 牧户效用函数的确定与条件期望估计方法
    3.2 调研数据与变量描述
        3.2.1 数据来源
        3.2.2 因变量的选取
        3.2.3 自变量的选取
        3.2.4 数据处理
    3.3 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3.3.1 牧户脆弱性及其分解依据
        3.3.2 牧户经济脆弱性分析
        3.3.3 脆弱与贫困牧户分布特征
        3.3.4 牧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四、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再分解:异质性风险与波动性冲击
    4.1 异质性与波动性风险
    4.2 波动性风险识别标准与分解方法
        4.2.1 家庭经济波动性风险识别标准
        4.2.2 家庭经济波动性分解方法
    4.3 牧户波动性冲击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波动性冲击变量选取与说明
        4.3.2 牧户波动性冲击的描述性分析
    4.4 异质性风险与波动性冲击贡献结果
        4.4.1 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异质性分解
        4.4.2 牧户异质性风险及其波动性风险分解结果
    4.5 本章小结
五、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5.1 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理论分析
        5.1.2 变量选取
        5.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牧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5.2.1 总体特征分析
        5.2.2 不同消费组别牧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5.3 模型构建
        5.3.1 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
        5.3.2 模型设定检验
        5.3.3 计量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估计
        5.4.1 实证结果
        5.4.2 稳健性估计
    5.5 本章小结
六、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6.1 风险冲击理论分析
        6.1.1 理论分析
        6.1.2 牧户风险定义及其分类
    6.2 牧户面临的总体风险冲击及其特征
        6.2.1 总体风险及主要生计资产描述性统计
        6.2.2 牧户风险差异的多维度差异比较与检验
    6.3 总体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6.3.1 模型设定检验
        6.3.2 模型设定
        6.3.3 总体风险冲击对牧户家庭经济脆弱性影响
    6.4 分类风险特征及其对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6.4.1 牧户各分类风险状况及其基本特征
        6.4.2 牧户各分类风险的描述性统计
        6.4.3 模型设定检验
        6.4.4 模型设定
        6.4.5 分类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6.5 稳健性估计
        6.5.1 总体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5.2 分类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七、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
    7.1 牧户经济韧性测度
        7.1.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7.1.2 指标体系与变量说明
        7.1.3 牧户经济韧性测度结果
    7.2 牧户经济韧性分异
        7.2.1 牧户社区经济韧性苏木(镇、牧场)分异
        7.2.2 不同牧户生计类型的资本特征及分析
        7.2.3 牧户经济韧性指数及其分异
    7.3 牧户经济韧性分级与精准诊断
    7.4 基于牧户经济韧性的反脆弱策略
        7.4.1 基于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结果的反脆弱策略
        7.4.2 基于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反脆弱策略
        7.4.3 基于生计资本抑制效应的反脆弱策略
        7.4.4 基于风险冲击效应的反脆弱对策及启示
    7.5 建设“韧性牧户”构想
        7.5.1 “韧性牧户”基本构建维度
        7.5.2 “韧性牧户”建设构想
八、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结论
        8.1.1 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
        8.1.2 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
        8.1.3 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
        8.1.4 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体系构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家庭经济脆弱的基础理论研究亟待推进
        8.2.2 分解方法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研究的适用性
        8.2.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3)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介绍
    1.2 文本特征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计划制定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2.1.3 翻译理论准备
        2.1.4 翻译策略选择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翻译质量控制
        2.3.2 翻译评估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文本文学性再现
        3.1.1 形象词汇的翻译
        3.1.2 意象修辞格的翻译
    3.2 文本真实性再现
        3.2.1 数字的翻译
        3.2.2 实例的翻译
    3.3 文本逻辑性再现
        3.3.1 平行结构的翻译
        3.3.2 语篇衔接的翻译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总结以及结论
    4.2 未解决的问题及思考
    4.3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以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4)具有地域特色的微纪录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地域特色
        二、微纪录片
        三、地域特色微纪录片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叙事学理论
        二、纪实美学理论
        三、接受美学
第二章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受众分析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受众分析
        一、适应受众群体的“微”变化
        二、深入了解当下受众的“微”需求
        三、启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微”传播
    第二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多元价值
        一、对地域文化与微纪录片的高度结合
        二、对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三、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诉求和人文关怀
        四、树立更好的地域形象
第三章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选题构思
    第一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选题原则
        一、选题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
        二、选题要具有简约的地域创作风格
        三、选择要具有单义的地域创作主题
    第二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选题内容
        一、广泛的社会性与具体的地域性
        二、真实的客观性与情感的主观性
    第三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选题特征
        一、地域文化的“微”表达
        二、地域情感的“微”表达
        三、独特的“微”视角
        四、真实的“微”记录
第四章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平民化叙事视角
        一、贴近生活原貌彰显地域特色
        二、聚焦普通民众绘尽地域风情
        三、传递人文关怀内蕴风土民情
    第二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碎片化叙事结构
        一、浓缩的细节
        二、凝练的时空
        三、简明的节奏
    第三节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手法
        一、真实的故事背景
        二、单一的故事情节
        三、紧凑的故事悬念
第五章 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的视听呈现
    第一节 画面语言的运用
        一、注重“微观”画面的表达
        二、地域色彩的运用
    第二节 声音语言的处理
        一、富有地域特色语言的运用
        二、富有地域特色音乐的配置
结语
作品下载地址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微纪录片《莒文化》实践作品导演阐述
附录二 观摩的部分地域特色微纪录片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创作的电视作品
致谢

(5)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Y市M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田园课程开发原则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与资料收集
    (三)农村田园课程的设计思路
二、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行动的过程
    (一)行动研究前评估M园的课程实施情况
    (二)行动研究前了解M园幼儿的经验
    (三)田园课程开发的第一轮行动研究
    (四)田园课程开发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三、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行动的讨论
    (一)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的成效
    (二)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的经验
四、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教育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动画片的应用能为主题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对幼儿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
        (三)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动画片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相关研究
        (三)动画片应用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相关研究
        (四)简评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访谈法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动画片及幼儿园主题活动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动画片
        (二)动画片应用
        (三)幼儿园主题活动
    二、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的独特价值
        (一)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
        (二)丰富主题活动内容与教育形式
        (三)促进主题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二章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认知状况
        (一)教师对动画片整体价值的认知情况
        (二)教师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适宜性的认识
        (三)教师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中教育价值的认识
    二、动画片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施情况
        (一)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情况
        (二)教师对动画片的应用方式的情况
        (三)教师应用动画片时对幼儿的指导情况
        (四)教师应用动画片所产生的效果情况
        (五)园方对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的支持情况
第三章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的认知不到位,应用能力不足
        (一)教师对动画片价值的认知不到位
        (二)教师缺乏开发动画片资源应用于主题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对于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的实践缺乏科学性
        (一)教师对动画片的选择缺乏科学性
        (二)动画片在主题活动中实施的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
        (三)教师应用动画片时对幼儿的指导缺乏科学性
    三、园方对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一)园方对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开发应用缺乏足够重视
        (二)园方缺乏对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的支持
第四章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策略
    一、教师要加强认知,提高研发动画片资源的能力
        (一)教师要加强对动画片价值的整体认知
        (二)教师要提高研究、开发动画片资源的能力
    二、教师要提升主题活动中动画片应用的实践能力
        (一)教师要科学的选择动画片应用于主题活动
        (二)教师在主题活动应用动画片时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
        (三)教师要加强主题活动中应用动画片对幼儿的指导
    三、园方要重视和支持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
        (一)重视动画片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动画片资源库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三)建立激励和评价制度,保障动画片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
        (二)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需要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生命教育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内生命教育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启示
    四、生命教育理论基础
        (一)生活教育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价值分析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有益于家庭幸福美满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有助于社会安定和谐
第二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目标制定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设置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形式
    四、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认识
        (一)对幼儿园生命教育价值的认识
        (二)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涵的认识
        (三)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认识
        (四)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方法的认识
第三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分析
    一、幼儿园层面
        (一)幼儿园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缺乏
        (二)幼儿园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缺失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形式单一
    二、幼儿园教师层面
        (一)对幼儿园生命教育价值认识不足
        (二)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涵认识欠缺
        (三)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认识不够
        (四)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方法认识有限
第四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原因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教育认识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家长的影响
    二、社会大环境制约幼儿园生命教育开展
        (一)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支持性政策缺乏
        (二)信息时代下大众传媒引导存在偏差
    三、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专业知识缺失
        (一)幼儿园教师工作任务重,学习提升时间有限
        (二)幼儿园教师深入了解生命教育的渠道缺乏
    四、家庭生命教育支持力量薄弱
        (一)家长对生命教育认识缺乏
        (二)家长生命教育行为示范欠缺
第五部分 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对策
    一、幼儿园层面
        (一)明确幼儿园生命教育目标
        (二)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发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
    二、幼儿园教师层面
        (一)转变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念
        (二)深化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认识
        (三)充实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
        (四)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方法
    三、三位一体创设生命教育环境
        (一)构建健康的幼儿园生命教育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生命教育环境
        (三)建设和谐的社会生命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8)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荷花的观赏性
        1.1.1 株型
        1.1.2 花
        1.1.3 叶
    1.2 盆栽荷花概况
        1.2.1 盆栽荷花栽培历史
        1.2.2 盆栽荷花栽培管理
        1.2.2.1 栽培前期准备
        1.2.2.2 栽植方式
        1.2.2.3 水肥管理
        1.2.2.4 摘叶除草及藻类控制
        1.2.2.5 病虫害防治
        1.2.2.6 安全越冬
        1.2.3 盆栽荷花育种情况
        1.2.4 盆栽荷花的应用
    1.3 盆栽荷花研究进展
        1.3.1 盆栽荷花品种资源评价现状
        1.3.2 盆栽荷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3.2.1 中国古代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2.2 中国现代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2.3 国外的盆栽荷花栽培技术
        1.3.3 存在问题
    1.4 植物肥害研究
        1.4.1 肥害产生的原因
        1.4.2 植物肥害表现
        1.4.3 植物肥害生理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盆栽荷花消费需求及市场分析
    2.1 试验方法
        2.1.1 调查问卷的制定
        2.1.2 问卷调查信息采集方式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参与问卷作答的人群组成特点
        2.2.2 人们对盆栽荷花的了解及接受程度
        2.2.3 人们对盆栽荷花观赏性状及品种的喜好
        2.2.3.1 人们对盆栽荷花整体株型的喜好
        2.2.3.2 人们对盆栽荷花荷叶性状的喜好
        2.2.3.3 人们对盆栽荷花开花性状的喜好
        2.2.3.4 人们对盆栽荷花品种的期待
        2.2.3.5 人们推荐喜爱的盆栽荷花品种
        2.2.4 影响人们购买盆栽荷花的因素
        2.2.5 人们对盆栽荷花购买形式、途径及价格偏好
        2.2.6 人们对盆栽荷花的应用目的及场所选择
        2.2.7 人们在盆栽荷花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8 当前盆栽荷花市场存在的问题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价
    3.1 评价地点和材料
        3.1.1 评价地点
        3.1.2 评价材料
    3.2 评价方法
        3.2.1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模型建立
        3.2.2 盆栽荷花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3.2.3 盆栽荷花性状具体指标的评分
        3.2.4 盆栽荷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测定
        3.2.5 盆栽荷花品种综合评分的确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指标权重分配分析
        3.3.2 盆栽荷花各指标的评分
        3.3.3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的影响
    4.0 试验材料
    4.1 试验方法
    4.2 测量内容及方法
        4.2.1 土壤理化性质测量
        4.2.2 植株肥害情况观测
        4.2.3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4.2.4 植物生理指标测定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过量施肥后盆栽荷花的肥害表现
        4.3.2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4.3.3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叶水势的影响
        4.3.4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3.5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丙二醛(MDA)的影响
        4.3.6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脯氨酸(Pro)的影响
        4.3.7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
        4.3.8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光合作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观赏性状和生长长势的影响
        4.4.2 过量施肥对盆栽荷花生理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测量内容及方法
        5.2.1 栽培溶液测量
        5.2.2 植株物候期及形态指标测量
        5.2.3 植株生理指标测量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容器内溶液pH值和EC值的影响
        5.3.2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物候期的影响
        5.3.3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地上部分形态指标的影响
        5.3.4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地下部分的影响
        5.3.5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相对叶绿素(SPAD)的影响
        5.3.6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5.3.7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种藕养分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生物炭改变盆栽荷花栽培溶液的pH值和EC值
        5.4.2 生物炭影响盆栽荷花的形态建成
        5.4.3 生物炭对盆栽荷花的生理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盆栽荷花市场调查问卷
附录 B 盆栽荷花问卷图例
附录 C 基于AHP法盆栽荷花评价专家问卷
附录 D 盆栽荷花品种评价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待“素养本位”的教科书建设
    (二) 情境化设计理念成为各国数学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共通手段
    (三)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面临诸多挑战
    (四) 国际教育测评视角下中国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方面不足
    (五) 小结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框架
四、概念界定
    (一) 数学教科书
    (二) 数学教科书中的问题
    (三) 情境
    (四) “情境问题”与“问题情境”
    (五) 数学情感
    (六) 数学教科书中的插图
五、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六、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一)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作用
    (二)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发展
    (三)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研究现状
    (四) 现实问题情境作用效果的研究方法
    (五)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的分类研究
    (六) 数学教科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七) 小结
二、理论基础
    (一) RME理论
    (二) 认知负荷理论
    (三) 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分类学说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 纵向比较的教科书选择
    (二) 横向比较的教科书选择
二、研究工具
    (一) “情境类型(远近)”分析框架
    (二) “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分析框架
    (三) “情境真实性”分析框架
    (四) “插图真实性”分析框架
    (五) “插图必要性”分析框架
三、编码说明
    (一) 编码方式
    (二) 编码示例
    (三) 编码信度
四、数据处理 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发展变化分析
一、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二、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类型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三、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四、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五、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插图真实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六、人教社五版教科书中插图必要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七、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中外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差异比较
一、中外五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二、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类型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三、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四、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五、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插图真实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六、中外五版教科书中插图必要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七、本章结论 第六章 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内部规律探索
一、问题作用类型对情境各考察维度的影响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二、问题所属知识领域对情境各考察维度的影响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三、情境各考察维度间的关系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四、本章结论 第七章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现状的纵横定位
一、九版教科书中现实情境问题概况
二、九版教科书情境远近程度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三、九版教科书情境在现实问题解决中作用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四、九版教科书情境真实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五、九版教科书插图真实性及必要性的比较
    (一) 统计结果
    (二) 讨论
六、本章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对教科书现实问题情境质量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一) 我国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困境
    (二)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影响机制
    (三) 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质量的提升路径
三、研究特点、局限与展望
    (一) 研究特点
    (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教78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2 人教83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3 人教92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4 人教03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5 人教12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6 沪教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7 新加坡NSM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8 英国ML版教科书编码
附录9 澳大利亚PM版教科书编码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践开展的需要
    二、概念界定
        (一) 学科教学知识
        (二) 科学领域
        (三) 示范性幼儿园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
        (二) 关于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内容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调查法
        (三) 观察法
        (四) 文本分析法
第1章 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分析
    一、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分析
        (一) 教学内容的知识
        (二) 教育对象的知识
        (三) 教学方法的知识
    二、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分析
        (一) 关于科学领域教育目标的确定
        (二) 关于科学领域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 关于科学领域教学方法的使用
        (四) 关于科学教育教学评价的采用
第2章 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访谈的设计
        (三) 观察的设计
        (四) 文本的选取
    二、调查研究的对象说明
        (一) 调查对象的确定
        (二) 调查幼儿园的情况说明
    三、示范性幼儿园教师对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认识情况
    四、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基本状况
        (一) 教学内容知识的基本状况
        (二) 教育对象知识的基本状况
        (三) 教学方法知识的基本状况
    五、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状况
        (一) 在科学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 在科学领域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具体体现
        (三) 在科学领域教学方法使用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 在科学领域教学评价采用方面的具体体现
    六、影响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因素
        (一) 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
        (二) 教师自身的素质
        (三) 教师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第3章 促进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 注重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提高
        (二) 注重教师反思能力的增强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认识
        (一) 注重丰富学习资源的提供
        (二) 注重在职培训机会的增加
    三、注重实践活动开展,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
        (一) 注重专家人员的引领指导
        (二) 注重园本教研活动的研讨
        (三) 注重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
    附录二:幼儿教师科学领域学科教学知识访谈提纲
    附录三:幼儿教师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科教学知识观察记录表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电脑过冬应注意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D]. 刘雨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D]. 王瑞军.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丽娟.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具有地域特色的微纪录片叙事研究[D]. 陈成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以Y市M幼儿园为例[D]. 李明宇.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动画片的应用研究[D]. 尹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困境及对策研究[D]. 周青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9(01)
  • [8]盆栽荷花评价及栽培措施对其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D]. 刘丽.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9]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现实问题情境设置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外九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纵向与横向比较[D]. 李健. 天津师范大学, 2019(12)
  • [10]示范性幼儿园教师科学领域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探究[D]. 欧阳嫣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电脑冬天要注意什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