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三交育种方法初报

番茄三交育种方法初报

一、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郑学立,邵贵荣,陈文辉,方淑桂,曾小玲[1](2015)在《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和双交种优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双交种与单交种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相比,其单株重优势率表现不一,以平均值作比较分析,除产量性状中叶柄重和单株重三交种比单交种大外,其他性状三交种均与单交种相当;而双交种在株高、叶柄长、叶柄重和单株重等方面不如单交种。单交种整齐性最好,双交种整齐性最差。三交种耐热性最强,而双交种和单交种耐热性相当。抗病性强弱顺序为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并且双交种和三交种的病害扩展速度大大低于单交种。

刘超勤[2](2013)在《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产量高,营养丰富,口感好,可以当作水果食用。但是番茄病害是限制番茄生产的一个很大因素,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展,番茄病虫害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番茄扩大化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培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方法。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多抗性番茄品种需要的育种时间长,工作量大,而且受环境和地域影响很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多种病害的番茄种质资源,可以保证目标性状的准确性,而且能减少工作量,缩短育种年限。本试验通过多亲杂交技术,将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枯萎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材料进行杂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病原菌鉴定法相结合,培育同时抗多种病害且品质优良的番茄材料,为利用基因聚合技术选育多抗的番茄优良品种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多亲杂交技术,获得同时含抗番茄叶霉病(Cf-5)、番茄根结线虫病(Mi)、番茄枯萎病(I-2)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1、Ty-2)5种抗病基因的三交种F1代材料,对该材料进行自交繁殖,得到了三交种F2和F3代番茄植株。2.查找大量相关文献,从中选取番茄相关抗性的特异性引物,经过计算和比较特异性引物的△G值、Tm值和CG含量,以及检验单引物PCR特异性扩增的结果,最终得到了能够应用于多重PCR体系的4对特异性引物。3.本试验利用多重PCR技术,利用筛选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对Cf-5、Mi、Ty-1和Ty-2基因进行扩增的多重PCR技术,并通过多次重复试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该技术可以同时对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相关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筛选,将其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快速的选育能同时抗三种病害、品质优良的番茄种质资源。4.应用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技术,对试验中繁育的三交种自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剔除伪杂株、不能抗3种或3种以上病害的、生长状态不良的番茄材料,同时人工接种病原菌对剩余材料进行鉴定,然后保留DNA分子特异性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相符合的植株,最终筛选出了2株同时含有Cf-5、Mi和Ty-13种抗性基因,且能够抗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材料。该番茄材料抗逆性强,早熟性好,结实率高,是一种优良的番茄种质资源。

邵贵荣,郑学立,陈文辉,方淑桂,曾小玲[3](2013)在《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利用不结球白菜临保不育系来克服微量花粉的问题及构建三交种,进行了不结球白菜不育系育性的鉴定、品比试验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临保不育系的不育性更加彻底;在株高、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和叶数等6个农艺性状中,三交种叶宽与单交种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其它性状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在叶片重、叶柄重、短缩茎重和单株重等4个产量性状中,三交种叶柄重与单交种、对照种差异达显着水平,其它性状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临保不育系CMS1103A×1105B的配合力最高,父本自交系以1109的配合力最高。

上官力,呙亚屏,陈明辉,周启平,魏国胜,吴卫国,仝景川,李正平,佀国涵[4](2011)在《烤烟新品种20128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烤烟新品种20128是以云烟201为母本、中烟90选系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烤烟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2010年8月通过了湖北省烟草品种审评委员会的品种审评。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抗气候斑点病、黑胫病,中抗TMV和赤星病,综合抗病能力优于对照品种K326;原烟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以及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均与对照相当,但烟叶钾含量较高;与对照相比,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了21.30%、20.64%,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对照。

周学标[5](2007)在《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hm2左右,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籼稻不育系除了红莲型细胞质外,野败型、冈型、印尼水田谷型、矮败型等都可用其它类型的保持系保持其不育性。这些细胞核不同的品种称为异型保持系或第二保持系。不育系与异型保持系杂交产生的杂种不育系通称为二元不育系。其中双亲之间没有明显亲缘关系的称为非同胞二元不育系,例如珍汕97A/协清早B;双亲为姊妹系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双亲之间只有一个共同亲本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双亲之一为另一个亲本的衍生系的二元不育系,称为回交型二元不育系,这三类二元不育系统称为近亲型二元不育系。非同胞型二元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得到的杂种F1称为水稻三交种,近亲型二元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所得到的杂种F1称为改良单交种。据研究三交种和改良单交种由于聚合了三个亲本的优良基因,常常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抗性,较强的群体缓冲性和对不良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因此在玉米、油菜等许多作物中广泛应用。我国水稻三交种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报道,虽然达成了利用三交种可提高水稻制种产量的共识,并已经筛选出少量比单交种有一定增产潜力的三交组合,但一直没有大面积生产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用来配制三交种的二元不育系双亲遗传差异较大,引起三交种F1代生育期和株型分离较严重,群体整齐度较差,难以为群众所接受。类似的问题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也遇到过,最终通过筛选特定的组合,特别是运用姊妹种配制改良单交种的方法,既提高了杂交种的制种产量,又解决了玉米三交种整齐度差的问题,但迄今为止未见关于水稻改良单交种的研究报道。为了解决当前杂交水稻生产上品种适应性降低,稳产性差的问题,减少因高温冷害等异常气候条件对杂交稻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增强杂交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杂交稻生产的稳产高产,提高制种产量,本研究借鉴玉米育种的经验,选取了与纯合不育系有近亲关系的品系作为第二保持系,配制了三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再与不同的恢复系杂交配制了三种类型的改良单交种,对二元不育系本身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表现、以及改良单交种的产量表现、群体整齐度和稻米的部分品质性状进行研究,一方面探讨杂交稻改良单交种生产应用的可行性,以解决水稻三交种因整齐度较差不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问题,为培育高产稳产且具有广泛适应性的杂交稻品种探索一条新的路子。另一方面筛选产量较高,整齐度较好,能为大面积生产所接受的改良单交种。1、用10个具有不同亲缘关系的纯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配制了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11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12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鉴定了其育性、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及部分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了相应的保持系间杂交F1代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所有二元不育系的自交结实率均为零,表现完全不育,花粉组成与双亲不育系相比变化不大;(2)多数二元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和异交特性比相应的纯合不育系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柱头双外露率尤为明显;(3)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及部分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较为明显;(4)三类B×B组合F1的平均单株产量随双亲的遗传差异的加大而增加,说明二元不育系随着双亲遗传差异增加杂种优势逐渐增强;26个保持系间杂交组合中有23个产量超过高亲,说明利用三类二元不育系的杂种优势都有可能提高制种产量。2、利用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11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10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及其10个亲本纯合不育系,分别与南恢04、明恢86、辐恢838、先恢207和密阳46等5个恢复系按照NCⅡ交配设计配制了50个单交种和120个改良单交种,按随机区组的随机模型分析方法,对二元不育系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所有性状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播始历期等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为主,单株产量却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在多数性状上,恢复系对F1的影响大于不育系及互作效应,但在单株产量上不育系的影响超过了恢复系。(2)三类二元不育系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的一般配合力都比纯合不育系极显着增加,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和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结实率的一般配合力也极显着高于纯合不育系,其他性状上二元不育系和纯合不育系没有明显差异。(3)在水稻改良单交种育种中,以双亲具有近亲关系的二元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适当配组,有可能选育出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好,比相应单交种产量更高的水稻改良单交种。3、分析了三类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及其相应的B×B组合F2的抽穗历期和始齐历期以及株高、有效穗数,主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和播始历期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计算了两者之间各性状上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三类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除株高变异系数的平均值显着地高于纯合不育系的平均值外,其余株型性状上差异不显着;从纯合不育系到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回交型二元不育系、再到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播始历期变异系数、始齐历期(10%植株抽穗日期至80%植株抽穗日期)、抽穗历期(各小区第一株抽穗至最后一株抽稳的总天数)等三个性状的平均值都表现出了逐渐增大的趋势;部分全同胞型和回交型二元不育系配出改良单交种的平均群体整齐度与普通单交种接近。(2)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B×B组合F2在抽穗历期、始齐历期、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株高的变异系数等性状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9、0.372、0.343和0.251,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在剑叶宽变异系数和主穗长变异系数上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6和0.196,达到了显着水平;其它性状上相关不显着。说明随着二元不育系双亲遗传差异的增大,其所配改良单交种的生育期和株高、穗长等性状的整齐度可能会降低,在改良单交种的育种工作中,适当减少二元不育系双亲的遗传差异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普通单交种和各类改良单交种群内,单交种或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保持系或B×B组合F2在生育期有关的性状上相关均不显着,而大多数株型有关性状也都不显着。说明当把二元不育系双亲的遗传差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改良单交种中在大多数性状上的整齐度与其母本不育系之间的相关不显着,在此范围内对二元不育系的选择主要根据其一般配合力的高低及其自身的杂种优势表现。(3)通过综合分析B×B组合F2以及二元不育系所配的改良单交种的整齐度,筛选得到了几个较好的二元不育系,主要包括Ⅱ协1A/Ⅱ协2B、金协黄A/金协紫B、金23A/金协紫B、金协黄A/金23B、Ⅱ-32A/Ⅱ协1B、Ⅱ-32A/Ⅱ协2B,和新协紫A/Ⅱ协2B。4、研究比较了各改良单交组合与普通单交种单株产量的差异,以及株高、剑叶长、剑叶宽、主穗长、抽穗期等与群体整齐度关系较为密切的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三种类型的改良单交种平均单株产量均比普通单交种的平均产量增加;有74个组合比其两个对应单交种都增产,占所有改良单交种的61.67%,其中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9个,回交型改良单交种37个,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28个;(2)三类改良单交种都有部分组合在株高、剑叶长、剑叶宽、主穗长、单株播始历期等性状的变异系数,以及始齐历期、抽穗历期上与普通单交种接近。(3)通过综合考查各改良单交组合的产量优势及群体整齐度,筛选得到10个有可能在生产上应用的改良单交种,其产量比相应高产单交种增加10.43%-26.39%。5、选取3个全同胞型二元不育系、3个回交型二元不育系、3个半同胞型二元不育系以及其对应的9个纯合不育系,分别与南恢04和密阳46两个恢复系所配制成的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测定稻米的垩白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及稻谷的千粒重(g)、粒长(mm)、粒宽(mm)、长宽比,计算了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利用方差分析的分群比较法比较了三类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各性状的整体差异;同时还比较了各改良单交种各性状与其相应的普通单交种的差异,分析了改良单交种籽粒整齐度的情况,结果表明:(1)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千粒重极显着的高于普通单交种和回交型改良单交种;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和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垩白米率均极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而回交型改良单交种也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三类改良单交种之间差异不显着;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垩白大小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和其它两类改良单交种,垩白度极显着地低于普通单交种,显着地低于回交型改良单交种,与全同胞型改良单交种差异不显着;(2)三类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之间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性状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利用二元不育系来配制改良单交种的育种方法,不会对F1的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反而在垩白性状上会有所改善。(3)三类改良单交种粒长、粒宽和长/宽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及变动范围均与普通单交种接近,部分改良单交种的变异系数小于普通单交种。新协黄A/新协紫B//密阳46和金23A/金协紫B//南恢04两个组合的粒长、粒宽和长/宽三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其两个对应单交种,另有部分组合变异系数的值也在普通单交种的变异范围之内,通过选择能够获得粒型整齐的改良单交种。

霍建勇,朱彤,郭海风,刘殿辉[6](2002)在《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文中提出利用 18份稳定的番茄高代自交系和L4 0 2等 4份F1一代杂交种对粉果番茄三交种育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若亲本选择选配恰当 ,三交种在前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等方面可超过单交种 ;三交种的整齐度不明显低于单交种 ;并初步选育出一个前期产量、总产量、单果重均高于L4 0 2的抗叶霉病、耐低温弱光保护地番茄三交种组合 (P7×P6 )×P1。

二、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和双交种优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调查
        1.2.3 耐热性和抗病性鉴定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交种、双交种遗传优势分析及其与单交种主要性状比较
    2.2 三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的整齐性比较
    2.3 三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耐热性和抗病性比较
3讨论与结论

(2)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1.2.2 抗病性接种鉴定方法
        1.2.3 PCR 技术研究进展
        1.2.4 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病原菌材料
        2.1.3 试验主要仪器
        2.1.4 试验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番茄材料的培育
        2.2.2 番茄叶霉病菌的采集和分离鉴定
        2.2.3 番茄枯萎病菌的采集和分离鉴定
        2.2.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鉴定
        2.2.5 番茄根结线虫的采集
        2.2.6 番茄组织的 DNA 提取
        2.2.7 引物筛选
        2.2.8 单引物 PCR 扩增及其产物的酶切
        2.2.9 多引物 PCR 扩增及其产物酶切
        2.2.10 番茄材料杂种后代的鉴定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茄育种材料的培育
    3.2 番茄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3.2.1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3.2.2 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3.3 番茄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
    3.4 番茄材料 DNA 提取
    3.5 引物筛选
    3.6 单引物 PCR 扩增
        3.6.1 与 Cf-5 基因紧密连锁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3.6.2 与 Mi 基因紧密连锁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3.6.3 与 Ty-1 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3.6.4 与 Ty-2 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片段的获得
    3.7 多重 PCR 体系的优化
    3.8 多重 PCR 体系的建立及产物检测
    3.9 三交种杂种后代的抗性鉴定
        3.9.1 三交种 F2代的抗性鉴定
        3.9.2 三交种 F3代材料抗性筛选
4 讨论
    4.1 番茄杂种后代的繁育
    4.2 番茄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4.2.1 番茄抗叶霉病接种鉴定
        4.2.2 番茄抗枯萎病接种鉴定
        4.2.3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接种鉴定
        4.2.4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接种鉴定
    4.3 番茄材料 DNA 提取
    4.4 引物的筛选
    4.5 特异性 PCR 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4.5.1 引物和 DNA 模板对 PCR 的影响
        4.5.2 退火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对 PCR 产物的影响
        4.5.3 影响多重 PCR 扩增结果的因素
    4.6 抗多种病害番茄材料的培育
    4.7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田间试验设计
        1.2.2 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调查
        1.2.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CMS1103A与临保不育系的育性观察比较
    2.2 三交种与单交种和对照种的主要性状比较
    2.3 不育系和自交系单株重的配合力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4)烤烟新品种20128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母本
        1.1.2 父本
    1.2 方法
        1.2.1 新品种选育
        1.2.2 试验方法
        1.2.3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1.2.4 烟叶的单料烟感官评价
        1.2.5 抗病性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品种20128选育过程
    2.2 主要植物学和农艺性状特征
    2.3 抗病性
    2.4 主要经济性状
    2.5 原烟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
        2.5.1 原烟外观质量
        2.5.2 原烟内在品质
    2.6 栽培与烘烤技术要点
3 小结

(5)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的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1 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度量
        2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要历史及主要成就
        3 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方法
        4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5 配合力理论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
        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3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配合力的研究进展
        4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 其它作物三交种研究和应用的概况
        2 水稻三交种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3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中改良单交种技术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二元不育系的育性、开花习性及杂种优势表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元不育系的育性及花粉组成
        2.2 二元不育系的主要开花习性及其优势表现
        2.3 二元不育系的主要异交特性及其优势表现
        2.4 二元不育系的部分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
        2.5 二元不育系相应保持系间杂交F_1的产量表现及其杂种优势分析
    3 讨论
        3.1 三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及利用
        3.2 二元不育系开花习性、异交特性和农艺性状的选择
        3.3 二元不育系亲本的选择
第三章 二元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育系及恢复系主要性状的方差分析
        2.2 三类二元不育系的单株产量及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的比较
        2.3 各二元不育系与其相应纯合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的比较
    3 讨论
        3.1 近亲型二元不育系的特点及其亲本选配的技术原则
        3.2 利用近亲型二元不育系提高杂交水稻育种效果
        3.3 三类釉稻近亲型二元不育系应用前景
第四章 二元不育系对改良单交种群体整齐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类改良单交种株型变异情况的分析
        2.2 三类改良单交种生育期性状变异情况的分析
        2.3 全部改良单交种与B×B组合F_2之间群体整齐度的相关性分析
        2.4 各类改良单交种与其相应的B×B组合F_2之间群体整齐度的相关性分析
        2.5 对三类二元不育系的筛选
    3 讨论
第五章 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同胞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2.2 回交型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2.3 半同胞型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及其优势表现
        2.4 几个优良改良单交种的产量构成与优势率
    3 讨论
第六章 改良单交种籽粒整齐度与品质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改良单交种和普通单交种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2.2 三类改良单交种的外观品质及碾磨品质整体表现
        2.3 改良单交种各组合外观品质和碾磨品质与其相应单交种的比较
        2.4 各改良单交种粒型其变异情况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6)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
    1.2 田间试验方法
    1.3 用作三交种亲本的自交系及单交种生物学和植物学性状观察比较
    1.4 统计方法
    1.5 新品种选育目标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用作三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及F1的遗传特性
    2.2 三交种遗传特性
        2.2.1 三交种的性状调查 (表1)
        2.2.2 三交种、单交种几个数量性状的变异度比较 (表2)
    2.3 三交种的优势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3.1 三交种的优势表现
    3.2 三交种的整齐度
    3.3 三交种的增产原因

四、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结球白菜三交种和双交种优势潜力分析[J]. 郑学立,邵贵荣,陈文辉,方淑桂,曾小玲.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4)
  • [2]创制抗三种以上病害番茄育种材料的研究[D]. 刘超勤.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3]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J]. 邵贵荣,郑学立,陈文辉,方淑桂,曾小玲.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4)
  • [4]烤烟新品种20128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J]. 上官力,呙亚屏,陈明辉,周启平,魏国胜,吴卫国,仝景川,李正平,佀国涵. 湖北农业科学, 2011(05)
  • [5]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D]. 周学标.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6]番茄三交种的选育方法研究初报[J]. 霍建勇,朱彤,郭海风,刘殿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番茄三交育种方法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