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桩在边坡滑坡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防滑桩在边坡滑坡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一、抗滑桩在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雄[1](2021)在《竹管混凝土抗滑桩支护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地区滑坡治理 直是科研人员面临的研究难题,传统的直线排桩结构在黄土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但仍存在受力不合理、资源浪费及土体污染等问题。针对传统抗滑结构的局限性,本文提出选取毛竹管混凝土作为抗滑结构桩身的主要材料,将结构改为拱形布置,并在桩顶增设连梁,提高结构的刚度与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证明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分析竹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特性与拱式结构的受力特性,结合滑坡推力作用下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分布特点,将拱形竹管混凝土抗滑桩结构应用于黄土地区的滑坡治理工程中,推导并提出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合理拱轴线布置形式。(2)对直线形钢管混凝土、拱形竹管混凝土与拱形钢管混凝土一种抗滑结构开展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二种工况下桩后土压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呈“一角形”分布;直线形布置的抗滑桩桩顶切向位移几乎为零,法向位移为拱形结构布置下两种抗滑桩的6倍;一种工况下的桩身弯矩沿桩身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反向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拱形布置时测试桩的桩身弯矩与直线形布置相比,桩身锚固段附近的弯矩减小值分别为177 kN·m与156 kN·m,表明拱形连梁能够很好的约束桩顶位移与改善桩身弯矩分布。(3)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种抗滑支挡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得出在理想条件下抗滑桩和连梁结构的受力变形特性,并将数值计算与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的内力、桩身位移与桩顶连梁应变及位移分布的规律基本一致,仅桩顶处附近的弯矩分布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4)分析拱形抗滑结构在矢跨比与桩体锚固深度变化时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拱形结构合理的矢跨比和桩体锚固深度,并结合抗滑支护结构效应分析,得出拱形竹管混凝土抗滑结构体系应用于黄土地区滑坡治理中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李涛[2](2021)在《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基础交通建设的发展,川西高原公路的改造升级也逐渐提上日程。由于该区域山高坡陡地层破碎,如采用传统大直径(桩径≥800mm)抗滑桩,则缺乏相应施工布置场地且施工成本较高,阻滑设计过于保守;采用微型抗滑桩(直径≤300mm且长细比大于30)或普通中直径钢管(30mm≤桩径≤800mm)抗滑桩,由于其抗弯刚度不足,容易产生桩体大幅变形从而影响抗滑效果。因此,中直径加劲抗滑桩也就被设计单位提出,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通过增大传统微型钢管抗滑桩的直径,同时对钢管内部进行配筋设计,克服了传统微、中型桩抗滑能力不足、抗弯刚度不强等特点。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受力特征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导致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对中直径加劲钢管桩的抗滑机理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引导工程合理设计的实用价值。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项目“G347线茂县两河口至红原壤口段公路提升改建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三种方法来分析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的受力特征,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结论:(1)桩内配筋优化。根据现场勘测数据分析及监测所得原始滑坡数据,对拟采用的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加劲理论公式进行推导,选用500mm直径,6.0mm管厚,钢管等级为Q345,混凝土等级为C40,配筋角度65.44o,配筋面积1472.49mm2是单桩承载能力最优选择。(2)桩体受力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方法,着重对单排、双排、三排以及组合加劲钢管桩的受力情况以及力的传递途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出截面受剪力云图单根桩体受力比:钢管43.8%;钢筋21.8%;混凝34.4%;利用模型试验手段得出,钢管抗滑桩加劲之后,桩内钢筋会承担36%-45%左右的弯矩作用,增强了抗滑桩的抗弯刚度。当桩体由单排增加至3排时,由桩体的受力弯矩图可以看出,桩体弯矩图曲线存在2个极值点,桩体弯矩极值差由单排桩的2.7倍,降低至1.17倍左右。同时,组合承台的存在能使桩身弯矩分布更加均匀,提升抗滑刚度;三排抗滑桩相比较单排抗滑桩而言单桩承受弯矩值缩小60%左右。随着桩排数增加第一排受力逐渐减少,最大土压力值由单排的375k Pa降低至组合的113k Pa。并且增加上部承台组合之后,组合桩时大部分推力集中在滑面以上,承台组合使桩体整体阻滑滑性能提高。(3)阻滑系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可以知道,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抗滑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桩-土作用阻滑作用、桩体本身阻滑力、桩间土体阻滑作用,在采用单排桩时所存在的最大土压力约为375k Pa,桩身承载约351k Pa,二者相比较后者减少约24k Pa,由此证明桩土之间相互作用也会产生一部分阻滑力的效果。同时,在组合排桩时第二排桩间土压力为150k Pa,桩身最大土压力为113k Pa,可以知道桩间土存在一定阻滑效果,但三者之中还是桩体阻滑力最强。(4)现场监测分析。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可知,坡体位移由治理前的1.08mm/d降至治理后初期0.06m/d,桩体稳定之后坡体位移速率逐渐趋于0,保持稳定状态。同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建立MARS(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法)预测模型,将预测模型同后续监测所得数据进行对比修正,建立预测模型对支护后滑坡位移变形进行预测分析,并且确定了中直径钢管抗滑桩排数是影响该边坡稳定重要因素之一的结论。

秦文[3](2020)在《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强降雨天气条件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强降雨造成了大量的滑坡灾害,微型桩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治理手段在滑坡灾害应急抢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微型桩在滑坡应急抢险中的设计均是经验性的,充分对其加固机理的深入探讨还较少。因此,结合现有滑坡应急抢险整治工程,开展微型桩加固滑坡机理研究,对于发挥其整治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西南地区的防灾减灾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强降雨作用下滑坡产生的机理与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不同的滑坡成因。其次,在滑坡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采用微型桩整治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布桩位置、桩径、桩长、桩间距、桩排距等,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进行了微型桩整治机理及效果研究,研究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整治效果良好。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强降雨作用下的滑坡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得出三种破坏模式:牵引式、推移式以及复合式。牵引式滑坡前段受牵引控制发生变形、中后段破坏呈链式反应,荷载逐步传递累加,滑坡向后逐渐发展,发生渐进破坏;推移式滑坡滑面自上而下逐步贯通,边坡稳定性逐步减小直至失稳;复合式滑坡前后两端分别发生变形、受荷,中段滑面受剪贯通,再反作用于前后两部,滑面逐步整体贯通,最终发生整体破坏。(2)结合微型桩整治滑坡机理,重点对微型桩土拱效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微型桩设计参数进行了校核,依据滑坡推力计算确定桩体布置位置、滑体稳定性计算确定桩长、桩间土体稳定性确定微型桩桩间距与排距。同时,对微型桩整治滑坡效果进行了分析。(3)以重庆奉溪高速公路杨家湾隧道进口段滑坡整治工程为例,首先介绍了滑坡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机制;接着,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滑坡推力进行了计算;最后,结合微型桩计算结果确定了微型桩的设计参数,并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首排桩受主要载荷,进行设计时应适当缩短桩间距,且桩间距、排间距的设计应当满足3D~7D(桩径),锚固段长度应结合滑裂面位置,宜选取为全部桩长滑动体厚度的1/3~1/2,同时设桩倾角约为30°,可使微型桩达到治理效果最优。同时,对整治后的滑坡进行了整治效果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了微型桩整治效果的准确性和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郑川[4](2020)在《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滑坡灾害尤为严重,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在滑坡整治工程中,常常因为对滑坡形成原因及机理认识不足,造成后期治理设计的失败。本论文以北碚区某公路边坡滑塌为工程背景,对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成果如下:(1)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各工况边坡的变形、应力、安全系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大,使边坡安全系数大幅下降,且夹层土倾角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差;岩土参数变化时,滑体的重度、滑动面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对滑坡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坡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小。暴雨工况以及边坡坡脚开挖均会使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坡顶的道路荷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2)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各工况边坡的变形、应力、安全系数,并辅以监控量测数据验证,研究滑坡整治过程中封闭裂缝和反压回填的应急抢险效果,结果表明:裂缝封闭和反压回填土后各剖面边坡安全系数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回填反压施工完成后裂缝监测点位移速率明显变小,变形监测点的位移速率和位移量明显变小,各变形监测点的位移曲线趋于平稳。(3)基于应急抢险后的边坡体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锚拉桩板墙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滑坡治理效果,并对抗滑桩的桩间距以及桩锚固深度进行优化:当抗滑桩悬臂端长度不变,其锚固长度可取8.5m~10.5m,即0.37L~0.42L,在此范围内抗滑桩桩身位移以及内力变化较大;当抗滑桩锚固段长度为10.5m时,桩间距不宜大于5m,当桩间距超过5m时,桩身自由段变形以及下部变形有较大程度的增加。(4)总结滑坡治理过程中,边坡体的位移、应力特征,以及锚拉桩板墙的变形、受力特征如下:(1)恢复坡顶路面交通后,桩后回填土以及坡脚处的桩间岩土体的位移较大,塑性区集中于软弱夹层和坡脚处。(2)抗滑桩在距桩顶10.5m~12m的位置位移较大,即砂岩和泥岩层的分界处至坡脚的范围,挡土板在距离桩顶8m~10m范围的位移较大。抗滑桩锚固段所受轴向压力相对较大,最大值在锚固段的中部,桩身剪力在软弱夹层处较大,抗滑桩的弯矩图沿桩身对称分布,自由段弯矩较大。

周荣桓[5](2020)在《公路边坡工程中钢混抗滑桩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中县级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不断兴起,大量施工路段需要高填路堤、深挖路堑,由此形成的边坡在长期日晒雨淋条件下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常采用抗滑桩来解决公路边坡问题,然而,抗滑桩及其土拱效应带来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对其应用提出了挑战,为了优化抗滑桩加固边坡工程效果,需要对抗滑桩及其受力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机理分析。本文在探讨桩间距对抗滑桩性能的影响基础上,对边坡工程抗滑桩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抗滑桩内部的工作机理,给出了不同连接方式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公路边坡治理。考虑到土拱效应,构建了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公路边坡抗滑桩滑坡推力计算过程并进行了验证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抗滑桩间距的设计方案,利用四种抗滑桩连接方式对双排抗滑桩设计进行优化,并且将设计方案与某公路边坡实际治理案例进行了综合分析验证。最后得出了可用于边坡抗滑桩支护设计的实际工程中的结论,可以总结得出:(1)前后排的桩顶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后排抗滑桩的弯矩和形变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增强抗滑桩的实际抗滑能力,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方法运用于指导实际的边坡治理工程。(2)四种连接方式情况下,抗滑桩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形变情况都会受到来自桩排距的影响且对各自的影响基本保持一致,同时随桩的深度变化趋势一致。(3)对抗滑桩采取了控制变量法以确保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用Matlab软件对前排桩和后排桩之间不同的桩排距分别进行实验计算,发现前后桩顶连接方式和全桩顶连接方式的最大位移相对同排桩顶连接和无桩顶连接两种方案较小。图[33]表[7]参[53]

周文皎[6](2020)在《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公路不断向西部山区延伸,线路以各种方式穿越滑坡等不良地质体难以避免,不良地质体对铁路、公路危害极大,影响深远。其中,隧道与不良地质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极其复杂,工程难题众多。本文从近年来所遭遇的隧道穿越滑坡体的突出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原位监测和工程验证等手段,开展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作用机理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从滑坡发育过程和破坏特征入手,结合隧道穿越滑坡体的部位,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6种隧道破坏模式,即: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和滑体下部-隧道拖曳破坏。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各种破坏模式的特点。(2)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针对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3种破坏模式,选取西北地区某铁路隧道、广乐高速公路大源1号隧道和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隧道,基于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和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隧道与滑坡的相互作用模型,从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揭示了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隧道穿越滑坡体,滑坡变形直接造成隧道的变形破坏,隧道的开挖可能引起或加剧滑坡的变形发展。不同的滑坡作用模式下隧道的衬砌结构呈现出拉伸、剪切和挤压等不同的变形破坏特征,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3)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基于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破坏模式和作用机理,提出了稳定滑坡基础上的隧道变形控制原则和技术。为了限制局部变形和受力,避免隧道承担和传递滑坡推力,同时达到抑制地下水的目的,在稳定滑坡的基础上,采用洞顶钢花管控制注浆技术对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影响范围进行加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其加固效果并解决了实际工程难题。

李楠[7](2020)在《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型桩是一种新型抗滑支挡结构,近年来在滑坡防治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应用历史较短,对其抗震理论的发展远落后于其他支挡结构,关于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抗震机理等研究还很薄弱。迄今为止,设计规范中也仍未拟定微型桩抗震设计的具体条文。在实际的抗震设计过程中,目前普遍基于拟静力法,很少考虑到微型桩-滑坡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地震响应以及地震动频谱特性等抗震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批准号:41572261),以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中的微型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微型桩与滑坡的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展开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重点分析地震作用时的微型桩与滑坡相互作用特征、微型桩对于滑坡的抗震作用机理、地震作用下的微型桩变形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微型桩加固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的抗震性能差异,提出了滑坡防治微型桩抗震优化措施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并完成了几何相似比为1:8的微型桩与土质滑坡、堆积层滑坡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采用逐级加大加速度量级的方式输入汶川波、El Centro波、Kobe波、以及不同频率的正弦波,通过试验获取了大量数据,为微型桩与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2)通过对试验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的系统分析,明确了微型桩与滑坡体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位移响应特征、桩身土压力分布特征、桩身弯矩和剪力分布等特征,揭示了地震作用下的微型桩与土质滑坡相互作用特征与机理、微型桩与堆积层滑坡相互作用特征与机理。(3)通过对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输入不同类型地震波,发现无论是土质滑坡还是堆积层滑坡,输入频率越接近滑坡的自振频率,微型桩及坡体的加速度响应越强,引发的桩身动土压力和桩身动弯矩越大。(4)总结了地震作用时的微型桩变形破坏模式,认为微型桩加固土质滑坡时主要为滑面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弯剪组合破坏,桩身破坏区域为滑面上下2~4倍桩径范围内,破裂位置位于滑面上下约3倍桩径处,且滑面上下的弯曲程度和破裂程度相当。加固堆积层滑坡时,微型桩的震损破坏模式主要为滑面上一定范围内的弯剪组合破坏和滑面处的剪切破坏,桩身破坏区域为滑面上2~6倍桩径范围内和滑面处,且滑面处的破裂程度大于滑面上部。(5)借助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单排桩、双排桩和三排桩加固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的地震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下桩排数对微型桩与滑坡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桩排数的增加仅在低量级地震加载下能有效抑制桩身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而较高量级地震作用下桩排数的增加对于加速度、位移响应的抑制作用较弱。但无论低量级还是高量级地震波加载下,桩身剪力值和弯矩值均随着桩排数的增加而减小。(6)以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对比分析微型桩加固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两种不同岩土类型滑坡时的抗震性能差异,提出了地震作用下土质滑坡和堆积层滑坡中的微型桩抗震优化措施与建议。研究成果为地震区微型桩设计计算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完善滑坡防治工程中的微型桩设计计算理论,促进微型桩在地震区的合理应用,提高其设计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振宇[8](2020)在《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微型桩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一直以来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十分大的危害,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理滑坡的方法也愈加成熟,但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的治理方法更加被人们需要,而微型桩十分切合这些需求。微型桩一般情况下是指桩径小于300mm,桩长与桩经的比值大于30,桩的内部含有加筋体,而且是由钻孔灌注而形成的非位移桩。近些年来,微型桩在边坡加固工程和滑坡治理方面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微型桩与传统的大型抗滑结构如挡墙、抗滑桩、锚杆等相比,其对施工现场环境的要求不高,布置的方式灵活,且造价较为低廉,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对微型桩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为了更加环保、安全的治理好滑坡,保障人民的安全,稳固生活水平,这就需要将微型群桩的受力机理研究更加清楚,进一步完善微型桩的设计理论,建立科学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微型桩的加固机理,设计内容等。考虑到桩土共同作用的影响,基于子结构法,推导出了单排、双排、三排及多排微型桩加固边坡计算方法。运用FORTRAN语言对桩土共同作用下微型桩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通过计算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利用宝鸡市县功镇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微型桩监测数据与程序计算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为实际工程中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微型桩受力计算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撑。

李浩[9](2020)在《考虑桩-土作用的新桥河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受天气、人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滑坡灾害事故频繁发生,滑坡是斜坡破坏的形式中较为常见且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地质灾害。抗滑桩作为一种有效的滑坡支护结构物,以其结构形式简单、工艺成熟、施工便利等众多优点,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长期以来,滑坡体与抗滑桩相互作用一直是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深刻剖析滑坡体与抗滑桩的作用机制,本文依托新桥河边坡综合整治工程,首先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对土拱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弹性抗滑桩桩身内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抗滑桩土拱效应、桩身内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此来分析桩间、桩后土体以及桩身内力的力学特性,为抗滑桩参数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1)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土拱效应、抗滑桩内力分析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对土拱效应形成机理、土体及抗滑桩本构模型、土拱力学计算模型、桩后成拱的判别方法以及抗滑桩内力的理论计算方法作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2)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建立平面应变土拱模型,探究抗滑桩的截面形状、桩-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桩间距、滑坡推力和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通过对桩后土体应力、桩后土压力的力学特性分析,对桩间土拱效应机理作进一步阐述。3)通过对比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桩身内力计算结果,验证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究桩间距及桩位对桩身内力的影响,为边坡加固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4)针对本工程案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思想,通过对不同抗滑桩设计方案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方差分析,探讨桩间距、桩径及桩长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程度。

罗怀顺[10](2020)在《抗滑桩在矿山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矿山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抗滑桩的应用治理效果,必须要根据现阶段的矿山开采情况,结合抗滑桩的特点开展施工工作。矿山边坡在地质学上本身就具备不稳定性,由于受到地质学上的重力影响,各种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弱的表面(带),就会出现缓慢以及周期性的滑动变形,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剧烈的下降,即属于滑坡地质灾害,这种现象不仅对建筑工作本身造成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财产安全,因此评估以及预测斜坡的具体稳定性,防止以及管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抗滑桩在矿山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抗滑桩在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滑桩在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竹管混凝土抗滑桩支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依据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微型抗滑桩相关研究动态
        1.2.1 理论研究
        1.2.2 模型试验
        1.2.3 数值模拟
        1.2.4 工程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黄土边坡抗滑结构基本理论
    2.1 边坡基本工程性质
        2.1.1 黄土成因及特性
        2.1.2 边坡常见破坏类型
    2.2 滑坡治理常用抗滑结构
    2.3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
        2.3.1 定义及存在条件
        2.3.2 基本形态
    2.4 拱形抗滑结构
        2.4.1 拱形支挡结构
        2.4.2 抗滑结构工作原理
        2.4.3 均布荷载下结构合理布置研究
    2.5 毛竹管抗滑构件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2.6 小结
3 拱形抗滑结构模型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目的
    3.3 模型试验方案
        3.3.1 相似理论
        3.3.2 试验装置及材料选取
        3.3.3 模型试验工况及过程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桩侧土压力分析
        3.4.2 桩顶位移结果分析
        3.4.3 桩身弯矩变化趋势分析
        3.4.4 桩顶连梁受力分析
    3.5 小结
4 拱形抗滑桩结构数值分析
    4.1 ABQUS软件简介
        4.1.1 概述
        4.1.2 常用计算单元
        4.1.3 强度折减法
    4.2 本构模型及单元接触模型
        4.2.1 本构模型
        4.2.2 接触模型设置
    4.3 数值计算求解流程
    4.4 连梁抗滑结构支护体系模型
        4.4.1 基本假定
        4.4.2 建模过程
        4.4.3 荷载和边界条件
    4.5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4.5.1 地应力平衡
        4.5.2 边坡位移场
        4.5.3 抗滑桩桩身受力分析
        4.5.4 支护结构抗滑桩桩身位移分析
        4.5.5 支护结构连梁受力分析
        4.5.6 桩身锚固深度影响
        4.5.7 连梁矢跨比影响
        4.5.8 抗滑支护结构效应分析
    4.6 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6.1 桩身受力对比分析
        4.6.2 连梁结构受力对比分析
    4.7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管抗滑桩设计方法研究
        1.2.2 桩土作用机理研究
        1.2.3 桩体受力机理研究
        1.2.4 抗滑桩现场监测及预测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不足之处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文章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数值模拟
        1.4.2 模型试验
        1.4.3 现场监测及预测
        1.4.4 技术路线图
2 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结构优化设计
    2.1 工程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2.1.3 地层岩性
        2.1.4 不良地质现象
    2.2 滑坡对道路影响
        2.2.1 场地滑坡形成原因的讨论
        2.2.2 未治理滑坡数值模拟
    2.3 中直径加劲钢管桩最优加劲配筋方式
        2.3.1 钢管抗滑桩配筋理论公式推导
        2.3.2 确定最优加劲钢管抗滑桩组合
    2.4 单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数值模拟分析
        2.4.1 模型建立
        2.4.2 模拟结果分析
    2.5 双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数值模拟分析
        2.5.1 模型建立
        2.5.2 模拟结果分析
    2.6 三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数值模拟分析
        2.6.1 模型建立
        2.6.2 模拟结果分析
    2.7 组合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数值模拟分析
        2.7.1 模型建立
        2.7.2 模拟结果分析
    2.8 小结
3 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受力模型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设计
        3.2.1 工程原型
        3.2.2 试验模型设计
        3.2.3 模型桩间距的设置
        3.2.4 试验模型示意
        3.2.5 量测系统
        3.2.6 传感器的标定
        3.2.7 模型施工与制作
    3.3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3.4 试验加载方案
    3.5 单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加载试验结果分析
        3.5.1 单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模型试验破坏特征
        3.5.2 单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内力变形分析
    3.6 双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现象
        3.6.1 双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模型试验破坏特征
        3.6.2 双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内力变形分析
    3.7 三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现象
        3.7.1 三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模型试验破坏特征
        3.7.2 三排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内力变形分析
    3.8 组合中直径加劲抗钢管滑桩试验现象
        3.8.1 组合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模型试验破坏特征
        3.8.2 组合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试验内力变形分析
    3.9 不同排抗滑桩试验对比分析
        3.9.1 位移分布规律对比分析
        3.9.2 抗滑桩周围土压力分析
        3.9.3 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对比分析
    3.10 小结
4 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受力现场监测及预测
    4.1 监测方案
    4.2 监测数据分析
        4.2.1 滑坡体地表位移数据分析
        4.2.2 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现场监测内力数据分析
    4.3 对比分析
    4.4 预测模型
        4.4.1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法(MARS)
        4.4.2 建立MARS滑坡稳定性模型及预测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微型桩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破坏机理
    2.1 破坏类型与模式
        2.1.1 牵引型滑坡
        2.1.2 推移型滑坡
        2.1.3 复合型滑坡
    2.2 破坏规律
        2.2.1 滑坡渐近式破坏力学特性
        2.2.2 渐进破坏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桩的应急加固机理
    3.1 微型桩的概述
        3.1.1 微型桩的定义
        3.1.2 微型桩的分类
        3.1.3 微型桩的特点
        3.1.4 微型桩应急加固边坡的机理
    3.2 土拱效应影响分析
        3.2.1 直接拱脚
        3.2.2 土体拱脚
        3.2.3 二异拱脚
    3.3 单桩分析
        3.3.1 微型桩单桩的受力分布情况
        3.3.2 微型桩单桩的破坏模式
    3.4 群桩分析
        3.4.1 群桩的受力分布情况
        3.4.2 群桩的破坏模式
    3.5 数值分析
        3.5.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3.5.2 数值分析流程
        3.5.3 二维力学模型
        3.5.4 计算模型
        3.5.5 仿真计算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桩应急处理的工程实例
    4.1 工程地质条件
        4.1.1 滑坡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貌
        4.1.3 地层岩性
        4.1.4 地质构造
        4.1.5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基本烈度
        4.1.6 气象水文条件
    4.2 破坏特征与破坏机制
        4.2.1 滑坡结构特征
        4.2.2 滑坡变形特征及性质
        4.2.3 滑体结构特征
        4.2.4 滑坡变形原因分析
    4.3 滑坡推力计算
        4.3.1 传递系数法
        4.3.2 滑坡推力计算
    4.4 微型桩的设计
        4.4.1 微型桩设计方法
        4.4.2 微型桩处理滑坡设计步骤
        4.4.3 微型桩间距
        4.4.4 微型桩参数优化
    4.5 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
    4.6 现场边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4.6.1 滑坡监测的目的
        4.6.2 地表变形监测内容及方法
        4.6.3 监测点的布置
        4.6.4 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滑坡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滑坡工程概况及形成机理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3 滑塌概况及分析
        2.3.1 边坡滑塌形态特征
        2.3.2 边坡近期变形破坏特征
        2.3.3 边坡滑塌体特征
        2.3.4 滑带(面)特征
        2.3.5 滑床特征
    2.4 滑坡形成原因及机理
        2.4.1 边坡滑塌形成机制
        2.4.2 边坡滑塌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方法概述
        3.1.1 Midas GTS基本介绍
        3.1.2 有限单元法基本概述
        3.1.3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3.2 数值模型
        3.2.1 计算假定
        3.2.2 计算模型
        3.2.3 计算参数
    3.3 岩土体内部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3.3.1 岩层内软弱夹层的影响
        3.3.2 岩土体参数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3.4 外部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3.4.1 坡脚开挖的影响研究
        3.4.2 暴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3.4.3 坡顶道路荷载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应急排危效果研究
    4.1 应急抢险措施研究
        4.1.1 数值模型建立
        4.1.2 抢险前滑坡稳定性系数
        4.1.3 裂缝封闭及坡脚反压效果研究
    4.2 应急抢险后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4.2.1 监测点布置
        4.2.2 强变形区前缘变形分析
        4.2.3 强变形区中部变形分析
        4.2.4 强变形区后缘变形分析
    4.3 治理方案的确定
        4.3.1 滑塌区总体布置
        4.3.2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
    4.4 抗滑桩治理效果及方案优化
        4.4.1 计算假定
        4.4.2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4.4.3 计算工况和施工步骤
        4.4.4 抗滑桩嵌岩深度优化研究
        4.4.5 抗滑桩间距优化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公路边坡工程中钢混抗滑桩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研究现状
        1.2.2 国内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边坡工程及抗滑桩相关理论
    2.1 边坡工程及其常见问题
        2.1.1 边坡工程概述
        2.1.2 边坡工程破坏形式
        2.1.3 边坡工程破坏原因
    2.2 边坡工程的治理方法
    2.3 抗滑桩及其土拱效应
        2.3.1 土拱效应
        2.3.2 抗滑桩影响因素
    2.4 抗滑桩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设计研究
    3.1 抗滑桩受力特性
        3.1.1 抗滑桩模型
        3.1.2 抗滑桩滑坡推力
        3.1.3 抗滑桩岩体抗力
        3.1.4 土拱效应对抗滑桩受力特性的影响
    3.2 抗滑桩设计方法
        3.2.1 设计计算基本理论
        3.2.2 滑坡推力计算
        3.2.3 考虑土拱效应的桩间距计算
    3.3 A公路边坡抗滑桩案例分析
        3.3.1 A公路边坡抗滑桩案例概况
        3.3.2 桩间距计算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优化设计研究
    4.1 抗滑桩连接方式优化设计
    4.2 不同连接方案对比研究
        4.2.1 计算方法
        4.2.2 无桩顶连接方案
        4.2.3 同排桩顶连接方案
        4.2.4 前后排桩顶连接方案
        4.2.5 全桩顶连接方案
        4.2.6 比较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滑桩在边坡工程的应用
    5.1 B公路边坡工程现状
    5.2 B公路边坡工程抗滑桩设计
    5.3 B公路边坡工程抗滑桩方案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体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1.2.2 滑坡体与隧道防治措施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的必要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技术创新
二、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的破坏模式
    2.1 滑坡和隧道的相互作用
        2.1.1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2.1.2 滑坡-隧道的相互作用
    2.2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隧道破坏模式
        2.2.1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
        2.2.2 滑面(带)-隧道横向剪切破坏
        2.2.3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
        2.2.4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
        2.2.5 薄滑体-隧道纵向挤压破坏
        2.2.6 滑坡下部-隧道拖曳破坏
    2.3 本章小结
三、滑坡-隧道相互作用下的机理分析
    3.1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破坏的机理分析
        3.1.1 工程概况
        3.1.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3.1.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3.1.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3.1.5 基于数值模拟的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
        3.1.6 滑坡侧界-隧道横向错断式破坏模式下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2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的机理分析
        3.2.1 工程概况
        3.2.2 滑坡及隧道变形特征
        3.2.3 基于数值模拟的隧道开挖对滑坡影响分析
        3.2.4 滑面(带)-隧道纵向剪切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综合分析
    3.3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的机理分析
        3.3.1 工程背景
        3.3.2 基于地质分析判断的滑坡特征分析
        3.3.3 基于变形监测的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3.3.4 基于变形监测的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3.3.5 基于数值模拟的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分析
        3.3.6 牵引段-隧道纵向拉裂破坏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四、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技术研究
    4.1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控制原则
    4.2 主要支挡加固措施
        4.2.1 抗滑桩
        4.2.2 预应力锚索框架
        4.2.3 钢花管
    4.3 滑坡-隧道相互作用的综合控制技术
        4.3.1 西北某铁路隧道-滑坡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4.3.2 大源1号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4.3.3 水墩隧道-滑坡病害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五、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滑坡)及支挡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1.2.2 微型桩加固滑坡的工程应用及静力研究现状
        1.2.3 微型桩加固滑坡的地震动力研究综述
        1.2.4 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微型桩与滑坡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设计
    2.1 试验原理及内容
    2.2 振动台试验相似设计
        2.2.1 相似理论
        2.2.2 相似关系推导
        2.2.3 试验相似比及相似关系
    2.3 试验设备及测试系统
        2.3.1 振动台设备
        2.3.2 模型箱设计
        2.3.3 传感器及测试系统
    2.4 微型桩与土质滑坡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设计
        2.4.1 土质滑坡基本概况
        2.4.2 试验材料
        2.4.3 测点布置
        2.4.4 滑坡模型制备过程
        2.4.5 加载制度
    2.5 微型桩与堆积层滑坡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设计
        2.5.1 堆积层滑坡基本概况
        2.5.2 试验材料
        2.5.3 测点布置
        2.5.4 滑坡模型制备过程
        2.5.5 加载制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桩与土质滑坡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分析
    3.1 试验现象
        3.1.1 滑坡地震反应宏观特征
        3.1.2 微型桩震损破坏模式
    3.2 滑坡模型自振频率变化
    3.3 加速度响应特征
        3.3.1 加速度时程与频谱特性
        3.3.2 桩身加速度响应特征
        3.3.3 微型桩加固前后滑坡加速度响应差异
        3.3.4 地震波类型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3.4 桩身土压力响应特征
        3.4.1 桩身前后土压力分布特征
        3.4.2 土压力差及不同排桩对比
        3.4.3 地震波类型对土压力的影响
    3.5 桩身弯矩响应
        3.5.1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3.5.2 地震波类型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桩与堆积层滑坡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分析
    4.1 试验现象
        4.1.1 滑坡地震反应宏观特征
        4.1.2 微型桩震损破坏模式
    4.2 滑坡模型自振频率变化
    4.3 加速度响应特征
        4.3.1 加速度时程与频谱特性
        4.3.2 桩身加速度响应特征
        4.3.3 微型桩加固前后滑坡加速度响应差异
        4.3.4 地震波类型对滑坡加速度响应的影响
    4.4 桩身土压力响应特征
        4.4.1 桩身前后土压力分布规律
        4.4.2 土压力差及不同排桩身土压力对比
        4.4.3 地震波类型对桩身土压力响应的影响
    4.5 桩身弯矩响应特征
        4.5.1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4.5.2 地震波类型对桩身弯矩响应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
    5.1 动力边界及地震动输入
        5.1.1 粘弹性人工边界
        5.1.2 人工边界节点运动方程
        5.1.3 地震动输入及等效力计算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建立及单元划分
        5.2.2 参数设置与本构模型
        5.2.3 边界条件与阻尼设置
        5.2.4 加载工况
        5.2.5 ABQAQUS数值计算步骤
    5.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数值模拟的验证
        5.3.2 位移响应特征
        5.3.3 桩身剪力分布特征
        5.3.4 桩身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5.4 地震作用下桩排数效应
        5.4.1 桩排数对加速度的影响
        5.4.2 桩排数对位移的影响
        5.4.3 桩排数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5.4.4 桩排数对桩身剪力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型桩加固土质滑坡与堆积层滑坡的抗震性能对比及抗震优化措施
    6.1 微型桩在不同岩土体滑坡中的抗震性能对比
        6.1.1 震损破坏模式对比
        6.1.2 加速度与位移响应对比
        6.1.3 桩身土压力分布对比
        6.1.4 桩身内力分布对比
    6.2 微型桩抗震措施与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成果与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微型桩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微型桩设计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方针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微型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2.1 微型桩支护的功能
    2.2 微型桩支护体系的抗滑机理
    2.3 微型桩加固边坡的设计
        2.3.1 微型桩的布置形式
        2.3.2 滑坡推力的确定
        2.3.3 微型桩的受力分析
        2.3.4 微型桩桩身控制宽度的确定
        2.3.5 微型桩排间距的选取
        2.3.6 微型桩锚固深度的确定
        2.3.7 微型桩截面强度和形状问题
        2.3.8 微型桩内力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微型桩计算方法
    3.1 基本原理与假定条件
    3.2 单排桩计算方法
    3.3 双排桩计算方法
    3.4 三排桩计算方法
    3.5 多排桩计算方法
第四章 基于桩土共同作用微型桩计算方法的FORTRAN程序设计
    4.1 FORTRAN程序的介绍
    4.2 破坏准则
    4.3 弹性-粘塑性模型
    4.4 计算方法的有限元程序实现
        4.4.1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有限元程序实现
        4.4.2 桩土共同作用下微型桩受荷的有限元程序实现
    4.5 计算实例
        4.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5.2 微型桩受荷下限值分析
        4.5.3 微型桩受荷上限值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应用实例
    5.1 工程自然地理条件
        5.1.1 交通位置
        5.1.2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5.1.3 区域气候
        5.1.4 水文地质
        5.1.5 地形地貌
        5.1.6 地层岩性
        5.1.7 地质构造
        5.1.8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5.2 滑坡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特征
    5.3 滑坡的治理与监测
    5.4 监测结果
    5.5 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桩身受力计算
        5.5.1 输入程序中的基础数据
        5.5.2 输出结果
        5.5.3 计算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考虑桩-土作用的新桥河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预期目标
2 滑坡体与抗滑桩相互作用理论分析
    2.1 土拱效应形成机理
    2.2 土拱计算模型
    2.3 抗滑桩内力常规计算
    2.4 小结
3 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3.1 ABAQUS简介
    3.2 桩-土接触问题
    3.3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3.4 抗滑桩截面形状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3.5 桩间距及滑坡推力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3.6 桩-土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3.7 小结
4 桩-土作用下抗滑桩内力及挠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4.2 强度折减法及其在ABAQUS中的实现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抗滑桩桩身内力及挠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正交设计的抗滑桩设计优化
    5.1 正交实验设计
    5.2 抗滑桩特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敏感度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抗滑桩在矿山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滑坡基本成因分析
2 抗滑桩基本内容
    2.1 基本原理
    2.2 基本原则
3 抗滑桩施工要点
    3.1 严格施工顺序
    3.2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3 遵循地质发展规律
    3.4 利用现代化技术
4 结语

四、抗滑桩在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管混凝土抗滑桩支护结构研究[D]. 王一雄.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中直径加劲钢管抗滑桩受力特征研究[D]. 李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强降雨诱发公路滑坡的微型桩应急处理技术[D]. 秦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软弱夹层条件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 郑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公路边坡工程中钢混抗滑桩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周荣桓.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6]滑坡-隧道相互作用分析及控制对策[D]. 周文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微型桩与滑坡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 李楠.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微型桩计算方法研究[D]. 王振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9]考虑桩-土作用的新桥河边坡稳定性分析[D]. 李浩. 三峡大学, 2020(06)
  • [10]抗滑桩在矿山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 罗怀顺.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8)

标签:;  ;  ;  ;  ;  

防滑桩在边坡滑坡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