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与应用

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与应用

一、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及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璐[1](2021)在《水电站地下主厂房装饰装修材料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电站地下厂房是电站运行、办公的主要空间,对地下厂房进行装饰装修可营造一个简洁、明快、大方、舒适的工作环境,增强运行人员的健康心理情绪,提高工作效率。但水电站地下厂房由于工艺要求、运行环境、施工条件等因素,导致厂房装饰装修所采用的材料受到一定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水电站地下厂房装饰装修所涉及到的材料进行分析,为相关装饰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于跃,焦玉峰,万永发,王宏飞,臧卫杰[2](2016)在《小浪底工程技术供水系统优化改造》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小浪底工程技术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机组A级检修进行了2台机组的技术供水系统改造。介绍了供水管路改造、阀门改造、减压阀改造、滤水器改造、管路防结露等5方面的优化改造工作,并针对施工难点提出了相应对策,可为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的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陈启文[3](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刘世煌[4](2015)在《试谈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价》文中指出根据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实际运行状况及近年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的实践,总结深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坝址选择、坝轴线选择、枢纽布置、覆盖层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各种型式防渗措施的防渗效果、防冲蚀、防地震液化处理措施及覆盖层应力、变形、渗流等特点。探讨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安全评价的关注点,以期在现有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与安全评价水平。

刘希臣[5](2014)在《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及节能调控策略》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水电站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期,大多数电站特别是大型电站都选择了地下形式。由于深埋地下,当热湿调控措施不当时,厂内容易产生潮湿、发闷、发霉、结露等现象。为了消除这种热湿环境,电站往往采用大容量的通风空调设备,但并未取得满意的效果。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以厂内设备散热为出发点,侧重于热环境的研究,而对热、湿耦合状态下的环境研究较少,未深入揭示其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故很难保证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地下水电站的热湿环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是有效解决热湿环境问题、制定科学合理调控策略、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关键。本课题对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地下电站热湿环境的模拟预测方法,揭示了厂内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热湿环境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合理制定厂内热湿环境调控策略的方法,为优化工程设计和运行调控提供科学支撑,为电力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的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埋地下式水电站热湿环境形成机理与节能调控”(51178482)资助下完成的。通过分析,本文将地下水电站洞室群分为两大类,即大空间厂房和狭长进风洞,针对两种类型洞室,分别建立其围护结构内的热湿传递数学模型。模型均以液态水体积含湿量和温度作为驱动势,并首次将“单元分割”思想引入到模型求解过程中。通过对两个模型的热质传递控制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分别采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为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本文建立了综合的验证方法,分别对反映热湿传递机理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在地下水电站应用中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地下进风洞是空气进入厂房的预处理段,是分析厂房内热湿环境的前提,通过模拟计算,本文揭示了地下进风洞对气流的热湿处理规律、洞内结雾的位置及时段,并对地下进风洞对厂房环境、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利用地下进风洞的自然资源、通风空调设备的选型设计和运行调节提供了科学支撑。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吸放过程与室内空气参数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单独对围护结构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室内空气参数的影响是无意义的,而目前的研究恰恰忽视了这一特性。本文以耦合性为切入点,对主厂房围护结构的动态热湿吸放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空气参数与壁面热、湿吸放的内在联系;并以空气参数特征值为自变量,通过耦合关系,提出了围护结构全年动态热、湿吸放简化预测公式,为工程上计算壁面散热散湿、估算空调容量、调整通风策略提供了方便实用且较为准确的方法。同时对电站投产初期,围护结构内的施工余水的迁移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样以耦合关系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空气参数对余水迁徙的影响,提出了施工余水迁移速率、余水影响期及余水导致的壁面散湿量的简化动态计算公式,为工程上余水影响年限的估算、相应防潮措施的选择提供了较为实用的方法。由于工艺特性,地下水电站的热湿环境还受发电设备、引水发电系统、厂内气流组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发电设备,本文对其散热的强度、时间、空间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重点发热设备(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进行分析并获得了其相应的散热特性;对引水系统部分,首次建立了考虑引水管道的围护结构内部二维热湿传递模型,通过计算揭示了引水系统对厂内热湿环境的影响机理,确定了在引水管道影响下的壁面结露位置、时间以及其造成的附加传热量与传湿量;气流组织方面主要对壁面处空气流速与通风内循环进行了计算,提出在不同空气流速下围护结构壁面的热湿吸放特性及其对厂内的影响,同时建立了热、湿平衡方程,将内循环率引入计算过程,对不同内循环率下的厂内环境、围护壁面的热湿吸放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加具体、综合、全面地揭示了厂内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为整个厂房热湿环境调控提供了科学的支撑。最后以某巨型地下水电站为例,建立了厂内热湿环境模拟预测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因素对厂内热湿环境的影响机理,通过模拟预测,得到了该电站地下厂房不同洞室的全年动态热湿环境参数,以此为基础并同时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完整地提出了制定地下水电站厂房热湿环境节能调控策略的方法。本文对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的形成机理及相应的调控策略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完善了地下水电站围护结构的热湿耦合传递模拟方法,深入解析了不同因素对热湿环境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推进了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以及节能调控的研究。

周宁[6](2013)在《泰安及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除湿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随着能源需求增长及清洁能源的广泛开发,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水电能源的清洁性及其可持续性,把水电能源开发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水电站地处地下数十米,热环境极易出现“热、闷、潮”等问题。地下主厂房一般分为发电机层、母线层、水轮机层和蜗壳层。发电机层和母线层受湿空气影响较小,而水轮机层和蜗壳层的壁面通常会出现渗水现象。厂房内空气与壁面发生热质交换,形成相对湿度较高的湿空气,湿空气进一步在厂房内循环,对厂区设备运行造成损害,且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地下水电站特别是抽水蓄能电站因为间歇运行的特点,一些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壁面产生结露、甚至发生渗水现象,其湿环境控制问题尤为突出。必须进行合理除湿,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根据泰安抽蓄电站的实测数据确定边界条件,用FLUENT进行其蜗壳层的温湿度模拟,用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k方程和组分运输方程模拟温湿度的正确性。(2)以福建仙游抽蓄电站为例,结合现场测试数据和边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壁面湿源、设备热源条件,比较厂区立式除湿机和立式空调器的送风效果是否满足工况要求。(3)鉴于水轮机层与蜗壳层通过楼梯间和吊物孔相通,作者探讨了上下两个厂区的送风变化规律,并着重探究了吊物孔的开启与闭合对水轮机层厂区的空气参数影响。

秦国强[7](2012)在《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小浪底引黄工程是山西省"十二五"大水网规划中的重点水利工程。文中简要地介绍了该工程地下泵站的设计规模、总体布置、调压井、岩壁吊车梁、电缆井、地下厂房的防渗、排水、防潮的设计思路和要点。

景锋[8](2009)在《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地应力是赋存于岩体中的自然应力,其不仅是地质环境与地壳稳定性评价,也是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之一。随着我国交通、水利水电、核废料存储、石油和矿山等行业的发展,人类在地壳上活动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地应力对工程和科研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着。现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工程实例,为研究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本文基于我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架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场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另以三峡永久船闸和大岗山地下厂房为工程背景,通过开挖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了深挖岩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分析了各种地应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从岩体的非均匀性、测定方法本身以及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形成对地应力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科学评价体系。(2)针对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确定裂隙法向应力精度高,并可进行大尺度三维地应力测量,但当原生裂隙间距大时,应考虑应力梯度的问题。研究了考虑应力梯度的原生裂隙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简化出单孔的线性应力梯度形式及区域应力场的全应力张量表述,推导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过程,并首次在国内工程中得到了运用。(3)通过总结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的形成演化、岩石圈结构、断裂体系分布和板块活动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地质架构特征。并根据我国大陆及邻区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的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动力学特性。(4)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根据我国400多个钻孔的实测地应力数据建立了数据库,筛选了受地形地貌和局部地质条件影响小的约450组数据作为统计样本,研究了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垂直应力σv、最大水平主应力σH和最小水平主应力σh随埋深的散点分布图,建立了(σH+σh)/2σv、σH/σh、σH/σv、σh/σv随埋深分布的散点图,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5)基于所建立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库,按地质成因分类,岩浆岩选取了111组数据,沉积岩选取了232组,变质岩选取了70组,建立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应力沿埋深的各种散点分布图,研究了不同岩性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筛选带有弹性模量的地应力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弹性模量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弹性模量与应力量值的关系,以及对σH、σh和σv的影响。(6)研究了现今地应力的组成,结合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及孔隙水、温度、地表地质作用等对地应力的影响规律,在侧向约束应力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7)以三峡水利枢纽和大岗山水电工程为实例,利用震源机制解、水系形态分布、断层擦痕等分析了工程区域地应力场,基于工程区及邻区实测地应力结果,并结合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研究了大型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并从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区域与工程区地应力场的联系与差异。(8)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和大岗山地下厂房工为工程背景,对深挖岩质高边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周边岩体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根据工程开挖后的应力场扰动特征,提出了将应力场分为应力强扰动区、应力弱扰动区和应力未扰动区三个区。探讨了根据周边岩体的I1、J2、Lode参数、应力量值的变化规律,进行地应力场工程扰动分区,并分析了其工程意义。

张华玲[9](2007)在《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20年来,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许多巨型、大型水电站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都选择了地下厂房形式。由于深埋于地下的厂房被很厚的岩层所覆盖,室内的热湿环境对设备检修人员健康和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首次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过程、壁面热湿吸放过程和厂房室内热湿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多孔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的热湿传递过程和热湿传递机理极其复杂,湿分传递受多种传输机理的作用,没有一种单一理论能概括某种多孔材料在所有条件下的湿传递过程,各国学者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发展了多种理论的热湿传递模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对于孔隙中饱和水分含量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热湿耦合传递模型。模型考虑了水蒸汽和液态水的扩散迁移过程,能较为全面地描述湿分在多孔围护结构的实际迁移过程。特别是对水电站地下厂房中常见的贴离壁衬砌和离壁衬砌结构进行热湿传递计算时,湿度参数在边界处和多层墙体接触处是连续的,能直观地反映多孔材料的潮湿程度。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过程与室内温湿度参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准确计算室内热湿负荷必须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湿吸放,否则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本文建立了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中吸放热过程考虑了潜热热量。同时还针对地下厂房的边界特点,给出了确定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远端边界厚度的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多孔材料热湿传递方程及控制条件进行离散,用数值方法求解多孔围护结构温湿度分布和壁面的瞬时热湿吸放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程序,并用文献[41]给出的算例和重庆大学A区防空洞的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表面的热湿吸放一方面受室内热湿参数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围岩物性及温湿度的影响。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文中给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远边界围岩温湿度在16℃28℃、60%80%范围,室内温湿度在通风空调系统控制调节下的常见波动范围,石灰岩无衬砌壁面月吸放热量、吸放湿量计算指标及月平均热湿吸放拟合公式。通过对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和重庆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现场实测,初步掌握了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地下厂房的热湿状况,找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存在的不足,为改进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调节提供了基础资料,将使往后的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更为合理。并利用主厂房实测数据对本文给出的热湿吸放指标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也间接地验证了热湿传递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考虑地下厂房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作用的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结合多孔材料的耦合热湿传导模型和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型编制了热湿环境模拟程序。并对我国在建的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发电机层的热湿环境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水电站地下厂房暖通空调设计的新思想: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目标由原来的以控制厂房热环境为主调整为以控制厂房湿环境为主。最后按这种新的设计思想,选用文中给出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多孔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指标重新对龙滩水电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试验性设计和模拟,计算结果说明厂房热湿环境完全能满足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新的设计思想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尝试使用。

王浩[10](2007)在《地下工程监测中的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地下工程施工期监测的特点,围绕着信息化施工的需要,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地下工程中的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分析、建模方法,建立了二维地下工程施工期监测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开发了基于电子全站仪的洞室围岩表面三维非接触收敛变形监测技术,介绍了三维坐标计算法、三维平差法、测线法三种方法的原理及配套软件、操作流程和应用实例。总结出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介绍了笔者参与开发的线法测量仪器——滑动变形计的原理及其监测实例。(2)探讨了对于地下工程中常见的监测数据如何进行粗差识别,由于不存在类似大地测量的几何校核条件,这些数据不能按照传统的测量平差原理来处理。提出用小波分析来剔除观测数据中的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效果很好。(3)介绍了地下工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建模方法并给出应用实例,包括概率统计模型中的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双曲函数,系统科学中的灰色系统、BP神经网络、时间序列、Kalman滤波等,利用Peck公式对双孔箱涵错距顶进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模拟。(4)提出了运用小波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趋势项提取,采用BP神经网络对趋势项进行建模,由于滤掉了观测误差,效果较好。(5)以工程第一线的施工、监理、管理人员为主要用户,建立了具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集成度高和可扩充性强的二维地下厂房施工期监测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小湾电站。系统集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功能:数据库管理、数据录入与处理、图形可视化和图形—属性数据双向联动、数据建模及预测功能。(6)针对地下工程监测的数据流程,首次提出了7+1种属性对象来描述测点之间、测点与所属的建筑物之间的从属(层次)关系,基于以上属性对象构建的系统伸缩性很好,可以应用于边坡、基坑等其它岩土工程监测领域。(7)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了监测系统软件,解决了可变大小的整编数据结构、软件容错、设置多个初值日期和更换传感器、单文档和多窗口视的系统界面、与Office组件的集成等编程问题,实现了多表多条件的交叉查询,在监测软件中嵌入动态图形绘制和编辑模块,实现了类GIS的功能如图形—属性数据的双向联动。(8)以小湾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多维数据集,进行了简单的OLAP分析,初步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地下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二、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小浪底工程技术供水系统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2 机组技术供水系统优化与改造
    2.1 供水管路改造
    2.2 阀门改造
    2.3 减压阀改造
    2.4 滤水器改造
    2.5 管路防结露改造
3 技术供水改造施工难点及对策
    3.1 管路焊接时存在渗漏水问题
        3.1.1 搭设围堰,增加临时离心泵
        3.1.2 利用停机机组排除渗水
        3.1.3 加工辅助工具封堵渗漏
    3.2 入地入墙处管路连接问题
    3.3 管路防结露处理问题
4 结束语

(4)试谈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覆盖层特点及其覆盖层上筑坝的风险
    1.1 全部或部分挖除覆盖层筑坝及其风险
    1.2 覆盖层上筑坝风险及其勘探试验
2 覆盖层上筑坝对坝址、坝轴线和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的要求
    2.1金康电站坝轴线选择
    2.2 金沙峡首部枢纽布置
3 覆盖层上挡水建筑物抗滑稳定性
    3.1 金沙峡溢流坝的体形调整
    3.2 下马岭重力坝抗滑加固
4 覆盖层允许承载能力及地基处理
    4.1 覆盖层允许承载能力
    4.2 复合地基承载能力
        4.2.1 金康电站复合地基承载能力
        4.2.2 济南市区输水暗涵水泥搅拌桩的实际检测状况
5 覆盖层和上部建筑物变形
    5.1 覆盖层及坝体实际变形
        5.1.1 珊溪覆盖层沉降
        5.1.2 小浪底坝体变形
    5.2 覆盖层和坝体徐变
        5.2.1 金康覆盖层徐变
        5.2.2 小浪底覆盖层与坝体徐变及坝顶开裂
        5.2.2.1 河床覆盖层室内压缩试验
        5.2.2.2 小浪底坝顶两条视准线的测值
        5.2.2.3 坝顶裂缝
        5.2.2.4 坝顶裂缝原因分析——覆盖层徐变影响
    5.3 覆盖层的不均匀变形
        5.3.1 瀑布沟岸坡附近检查廊道断裂
        5.3.2 麻栗坝防渗墙顶部的泄洪涵管布置
6 覆盖层渗流稳定
    6.1 覆盖层渗流破坏
    6.2 水平铺盖防渗
        6.2.1 黄壁庄副坝坝基覆盖层层间渗流破坏及坝体塌陷
        6.2.2 金沙峡土工膜水平防渗铺盖的渗流破坏
    6.3 覆盖层中垂直防渗
        6.3.1 阿斯旺坝基覆盖层水泥灌浆帷幕
        6.3.2 混凝土防渗墙的质量缺陷与西斋堂大坝混凝土防渗墙事故
        6.3.3 小浪底混凝土防渗墙的复杂应力状态
        6.3.4 兴隆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变形模量
        6.3.5 沙湾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效果
7 覆盖层与冲蚀破坏
8 覆盖层的地震效应
    8.1 覆盖层的地震特性
    8.2 覆盖层的地震反应
        8.2.1 映秀湾电站闸首覆盖层地震反应
        8.2.2 耿达电站闸首覆盖层地震中反应
    8.3 近坝基覆盖层中防砂土液化措施
9 覆盖层的安全监测
10 结 语

(5)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及节能调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国内外水电发展
        1.1.2 地下水电站发展
        1.1.3 地下电站存在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迁移研究
        1.2.2 多孔材料湿传递的实验研究
        1.2.3 热湿传递模型的求解方法
        1.2.4 水电站地下洞室热湿环境研究
    1.3 课题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地下电站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物理数学模型
    2.1 物理模型
        2.1.1 水电站地下厂房简介
        2.1.2 物理模型的描述
        2.1.3 物理模型对热湿环境的影响
    2.2 厂房围护结构热湿传递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模型概况及基本参数
        2.2.2 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2.4 补充方程
        2.2.5 边界及初始条件
        2.2.6 方程离散
        2.2.7 多层材料交界面的处理
    2.3 厂房围护结构数学模型的求解
        2.3.1 建立求解矩阵
        2.3.2 计算程序编制
    2.4 地下进风洞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4.1 热湿传递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2.4.2 简化方法及计算思路
        2.4.3 岩体内部热湿传递方程建立
        2.4.4 岩体表面热湿传递方程建立
        2.4.5 气流热湿平衡方程建立
        2.4.6 边界及初始条件
        2.4.7 计算程序编制
    2.5 本章小结
3 模型热湿传递机理及适用性验证
    3.1 验证方法
    3.2 模型热湿传递机理验证
        3.2.1 称重法
        3.2.2 直接测试法
        3.2.3 间接空气参数测试法——厂房通风实验
        3.2.4 间接空气参数测试法——液态水远边界实验
    3.3 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3.3.1 实测基本参数
        3.3.2 模型的现场实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进风洞热湿传递特性及对厂房热湿环境的影响
    4.1 计算参数
    4.2 标准工况结果分析(A2)
        4.2.1 进、出口空气参数
        4.2.2 热湿传递时间特性
        4.2.3 热湿传递空间特性
        4.2.4 气流结露分析
        4.2.5 岩体参数分析
        4.2.6 进风洞热湿处理能力
    4.3 流速对热湿交换的影响
        4.3.1 出口空气参数
        4.3.2 结露状态
        4.3.3 热湿处理能力
    4.4 半径对热湿交换的影响
        4.4.1 出口空气参数
        4.4.2 结露状态
        4.4.3 动态热湿交换量
    4.5 进风洞对厂房热湿环境的影响
    4.6 进风洞对空调机组的影响
        4.6.1 对空调设计参数的影响
        4.6.2 热负荷预处理能力
        4.6.3 湿负荷预处理能力
    4.7 本章小结
5 围护结构热湿吸放特性及对厂房热湿环境的影响
    5.1 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规律
        5.1.1 日平均热湿传递规律
        5.1.2 逐时热湿传递规律
    5.2 围护结构热湿传递影响因素
        5.2.1 传热影响因素
        5.2.2 传湿影响因素
    5.3 全年动态热、湿传递计算简化方法
        5.3.1 动态传热简化计算方法
        5.3.2 动态传湿简化计算方法
    5.4 施工余水的迁移特性
        5.4.1 余水影响分析
        5.4.2 余水迁移规律
        5.4.3 余水迁移影响因素
        5.4.4 余水剩余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5.4.5 余水导致的散湿量简化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发电设备、引水系统、壁面流速及通风内循环对厂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6.1 发电设备的影响
        6.1.1 现场实测
        6.1.2 电站主要散热设备
        6.1.3 设备总体散热特性
        6.1.4 发电机散热特性
        6.1.5 变压器散热特性
        6.1.6 母线散热特性
    6.2 引水系统的影响
        6.2.1 现场实测
        6.2.2 模型简化
        6.2.3 引水对围护结构温、湿度场的影响
        6.2.4 引水对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影响
    6.3 围护结构壁面流速的影响
        6.3.1 现场实测
        6.3.2 气流速度的确定
        6.3.3 流速对围护结构热湿吸放的影响
        6.3.4 流速对围护结构温、湿度的影响
    6.4 通风内循环的影响
        6.4.1 现场实测
        6.4.2 内循环热湿平衡方程的建立
        6.4.3 内循环对厂内空气参数的影响
        6.4.4 内循环对舒适性的影响
        6.4.5 内循环对围护结构热湿吸放的影响
        6.4.6 内循环对岩体含水量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调控策略
    7.1 电站概况
        7.1.1 地下洞室群
        7.1.2 通风空调设计参数
        7.1.3 厂内设备发热情况
        7.1.4 通风空调系统概况
    7.2 进风洞对厂内调控策略的影响
        7.2.1 对空调设计容量的影响
        7.2.2 对空调机组运行调控的影响
        7.2.3 对通风时段的影响
    7.3 主厂房热湿环境调控策略
        7.3.1 全年动态热湿环境
        7.3.2 热湿环境调控策略
    7.4 主变洞热湿环境调控策略
        7.4.1 全年动态热湿环境
        7.4.2 热湿环境调控策略
    7.5 引水发电系统对热湿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策略
        7.5.1 引水管道造成的热湿环境分析
        7.5.2 防结露、发霉的调控策略
    7.6 厂内热湿环境综合调控策略
    7.7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工作
    8.2 主要成果
    8.3 主要创新点
    8.4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泰安及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除湿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泰安及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热湿理论分析
    2.1 非稳态导热
    2.2 对流传质
        2.2.1 对流传质现象
        2.2.2 对流传质系数
        2.2.3 浓度边界层
    2.3 水轮机层和蜗壳层潮湿情况
        2.3.1 水电站湿源分布
        2.3.2 水轮机层和蜗壳层的防潮与除湿
3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蜗壳层数值计算及验证
    3.1 泰安抽蓄电站简介
    3.2 FLUENT 简介
    3.3 数学模型
    3.4 边界条件设定
        3.4.1 下游送风口
        3.4.2 上游出风口
        3.4.3 带状热源
        3.4.4 散湿壁面和地面
        3.4.5 机组壁面
        3.4.6 电站立式除湿机
        3.4.7 吊物孔和楼梯间
    3.5 模拟结果及与测试数据对照分析
4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通风除湿系统
    4.1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简介
    4.2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空气流程简介
    4.3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简介
5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热湿数值计算
    5.1 仙游抽蓄电站蜗壳层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5.1.1 仙游抽蓄电站蜗壳层 Gambit 建模
        5.1.2 仙游抽蓄电站蜗壳层计算边界条件和模拟结果
        5.1.3 仙游抽蓄电站蜗壳层优化方案及效果验证
        5.1.4 仙游抽蓄电站蜗壳层吊物孔和楼梯口空气状态
    5.2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5.2.1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 Gambit 建模
        5.2.2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边界条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5.2.3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吊物孔开启)模拟分析
        5.2.4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吊物孔关闭)模拟结果分析
    5.3 仙游抽蓄电站水轮机层与蜗壳层空气温湿度对比
6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泵站设计规模
2 泵站总体布置
    2.1 泵站平面布置
    2.2 单体建筑物设计
        2.2.1 调压井
        2.2.2 岩壁吊车梁
        2.2.3 电缆井
    2.3 防渗排水设计
        2.3.1 渗透途径及处理措施
        2.3.2 排水设计
    2.4 防潮设计
    2.5 地下厂房对外交通
3 结论

(8)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
    1.2.2 我国大陆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1.2.3 地应力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1.2.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应力场反演
    1.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应力测定方法研究
2.1 概述
2.2 地应力测定方法
    2.2.1 岩体表面应力测量法
    2.2.2 钻孔应力解除法
    2.2.3 水压致裂法
    2.2.4 钻孔崩落法和钻进诱发张裂缝法
    2.2.5 震源机制分析法
    2.2.6 由岩石强度估算地应力大小
    2.2.7 地质资料分析法
    2.2.8 凯塞效应法
    2.2.9 应变恢复法
    2.2.10 其它地应力测定方法
2.3 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
2.4 地应力测定的发展趋势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研究
3.1 概述
3.2 常规水压致裂法几个问题的探讨
3.3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3.1 三孔交汇法
    3.3.2 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2.3 常规水压致裂法和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相结合法
3.4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4.1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原理
    3.4.2 方程系统的遗传算法求解
    3.4.3 方程系统的最小二乘法求解
3.5 测试技术和特征值取值方法
    3.5.1 试验步骤
    3.5.2 特征值取值方法研究
3.6 工程实例
    3.6.1 LPG地下储气工程应用
    3.6.2 水电工程应用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架构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1 概述
4.2 我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4.3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4 基于大地形变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应力实测统计规律研究
5.1 概述
5.2 实测地应力资料的收集
5.3 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
5.4 实测地应力沿埋深变化统计规律
    5.4.1 垂直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5.4.2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5.4.3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比随埋深分布规律
    5.4.4 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5.4.5 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变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应力影响因素及地应力估算模型研究
6.1 概述
6.2 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2.1 不同岩性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6.2.2 不同岩性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的分布规律
    6.2.3 不同岩性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6.2.4 不同岩性水平应力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6.2.5 不同岩性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6.3 岩石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3.1 岩石弹性模量沿埋深的分布规律
    6.3.2 岩体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4 地表地质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4.1 地表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4.2 地表沉积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5 孔隙水压力对地应力的影响
6.6 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6.7 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型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概述
7.2 三峡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7.2.1 地质概况
    7.2.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2.3 基于水系分布形态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2.4 工程区及邻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7.2.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7.3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7.3.1 地质概况
    7.3.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大岗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3.3 工程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7.3.4 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7.3.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8.1 概述
8.2 深挖岩坡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8.2.1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8.2.2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8.2.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8.2.4 地应力场扰动区的划分依据
    8.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8.2.6 计算分析应力场扰动范围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8.3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8.3.1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8.3.2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8.3.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8.3.4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A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博士期间负责的生产科研项目
C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迁移研究
        1.2.2 热湿传递模型的求解方法和工具
        1.2.3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过程
    2.1 地下建筑的湿源
    2.2 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迁移模型
        2.2.1 多孔材料的热湿迁移势
        2.2.2 热湿迁移数学模型
        2.2.3 模型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2.3 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模型的数值求解
        2.3.1 热湿传递方程的离散
        2.3.2 热湿传递边界方程的离散
    2.4 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计算模型
    2.5 多孔围护结构表面热湿吸放模型的离散
    2.6 本章小结
3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计算与验证
    3.1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参数
        3.1.1 多孔材料的湿平衡曲线
        3.1.2 多孔材料的水蒸汽扩散系数
        3.1.3 多孔材料表面的热质交换系数
        3.1.4 离壁衬砌中空气夹层的热质扩散系数
        3.1.5 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线性化
    3.2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远端边界的确定
    3.3 地下建筑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模型的验证
        3.3.1 多孔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计算程序
        3.3.2 用文献资料验证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3.3 用测试数据验证多孔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
    3.4 地下建筑围护结构湿吸放计算实例
    3.5 本章小结
4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计算指标
    4.1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散湿量的估算法
    4.2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
        4.2.1 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边界条件
        4.2.2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模拟结果
    4.3 水电站地下厂房围护结构热湿吸放计算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实测
    5.1 概述
    5.2 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实测
        5.2.1 大朝山水电站概况
        5.2.2 大朝山水电站通风空调方案
        5.2.3 实测内容和仪器
        5.2.4 大朝山电站实测结果
    5.3 重庆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实测
        5.3.1 江口水电站概况
        5.3.2 江口水电站通风空调方案
        5.3.3 春季实测结果
        5.3.4 夏季实测结果
    5.4 水电站实测数据对热湿吸放指标的验证
        5.4.1 大朝山水电站电站实测数据对指标的验证
        5.4.2 江口水电站实测数据对指标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数值模拟
    6.1 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热湿环境
        6.1.1 地下厂房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
        6.1.2 地下厂房室内空气热湿平衡方程的离散
        6.1.3 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模拟程序
    6.2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动态模拟
        6.2.1 龙滩水电站概况
        6.2.2 龙滩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
        6.2.3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发电机层热湿环境的模拟
        6.2.4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的优化控制
    6.3 模拟结果对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空调设计的指导意义
    6.4 按新思想设计龙滩水电站通风空调系统
        6.4.1 新设计方案的主厂房热湿环境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地下工程监测中的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岩土工程监测的作用和意义
    1.2 岩土工程监测的分类
    1.3 岩土工程监测项目
    1.4 岩土工程监测的国内外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意义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1.7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下工程中的三维收敛变形监测方法
    2.1 全站仪非接触三维收敛变形监测技术
    2.2 全站仪非接触收敛变形观测的三维平差技术
    2.3 线法测量和滑动变形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测数据误差处理
    3.1 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3.2 粗差的检查方法
    3.3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小波处理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4.1 统计分析方法
    4.2 灰色系统模型
    4.3 人工神经网络
    4.4 时间序列
    4.5 KALMAN滤波
    4.6 派克(PECK)法
    4.7 小波结合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维监测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
    5.1 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5.2 系统设计目标和总体结构
    5.3 系统主要功能
    5.4 系统技术特色及实现
    5.5 不足之处和展望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据挖掘和OLAP技术在地下工程监测中的应用
    6.1 数据挖掘和OLAP的基本概念
    6.2 OLAP技术在小湾引水发电系统监测中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四、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及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站地下主厂房装饰装修材料浅析[J]. 张思璐. 水电站设计, 2021(02)
  • [2]小浪底工程技术供水系统优化改造[J]. 于跃,焦玉峰,万永发,王宏飞,臧卫杰. 华电技术, 2016(05)
  • [3]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4]试谈覆盖层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评价[J]. 刘世煌. 大坝与安全, 2015(01)
  • [5]地下水电站热湿环境形成机理及节能调控策略[D]. 刘希臣. 重庆大学, 2014(12)
  • [6]泰安及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层和蜗壳层除湿数值模拟[D]. 周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设计[J]. 秦国强. 山西水利科技, 2012(01)
  • [8]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D]. 景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9(10)
  • [9]水电站地下厂房热湿环境研究[D]. 张华玲. 重庆大学, 2007(05)
  • [10]地下工程监测中的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预测预报系统[D]. 王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7(04)

标签:;  ;  ;  ;  ;  

小浪底地下厂房排水防潮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