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M+遥感影像的红河断裂带构造解释方法

基于ETM+遥感影像的红河断裂带构造解释方法

一、基于ETM+遥感影像红河断裂带构造解译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1](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赵峥[2](2021)在《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嘉黎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也是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最东端的一条断裂,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块体运动重要的调节断裂。断裂全长超500km,从平坦高原内部向SE方向延伸,经过南迦巴瓦构造结前缘,后转为SSE走向延伸出西藏,跨越三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对嘉黎断裂带进行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青藏高原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检验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式的关键构造。本文通过Google Earth影像解译、Aster30m分辨率的DEM分析以及高精度无人机航测的DEM分析处理,并结合野外细致调查,确定了断层的几何展布,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主要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无人机高精度DEM测量、剖面图绘制等工作,得到嘉黎断裂的走滑量及正断量,进行剖面清理、OSL及14C的样品测年工作,对嘉黎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嘉黎断裂带从高原内部以NW-NNW走向绕过东构造延伸出西藏,从遥感影像上可以清晰看到嘉黎断裂经过三大地貌单元,依次是平坦高原内部、U型河谷过渡带、V深切峡谷带,通过提取区域的地形起伏度、地表陡峭度、HI指数、条带状剖面的地貌指数,分析断裂带不同段的地貌及活动性差异,确定基本分段原则,即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和嘉黎-察隅段;根据前人地质工作及大地测量结果显示,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张扭性质,嘉黎-通麦段在东构造界北缘,受持续向北运动影响表现为压扭性质,通麦-察隅段推测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地貌特征也反应该性质的转换。(2)嘉黎断裂北西段那曲-林堤段整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0°,全长近55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沿线冲沟均有明显位错,沿途可见一系列的反向陡坎和串珠状沼泽地,表明断裂除明显右旋走滑运动外,还有显着的正断特征。在克加村陡坎处,测得沼泽地宽度以及边坡坡度,通过假设断裂倾角可能值,计算得到断层倾向滑动量为31.7-41.7m之间,在该地区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年代为24.4±2.05ka,得到断裂1.30-1.71mm/a倾向滑动速率;断裂走滑使诺玛隆村处的不对称河流阶地发育,通过对阶地的恢复,得到110m二级阶地位错量和290m三级阶地位错量,依据前人在三级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定年结果,得到那曲断裂约6.1mm/a的走滑速率。(3)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清晰可辨的部分自克加村至克马尼亚,长度达30km,沿线有多处草皮撕裂,并根据新月形撕裂构造,测量得其单次水平位错量0.56m,垂直位错量0.42m,另外在断裂东端的桑地盆地西侧发育一条长500m的张性破裂,无明显水平和垂直位错,裂缝最大宽度10cm,根据高原草皮破坏恢复周期,推测地震发生在距今300a以内,根据破裂长度与震级关系,估计那曲断裂的发震震级区间约为5.2-6.6级;(4)那曲断裂两端发育两个小型三角形张性盆地,在盆地之间断裂行迹最为清晰,地表破裂带也主要在该段落上,而延伸出盆地之后活动性明显减弱。通过对盆地的剖面测量证实,位于断裂西端北西侧的克马尼亚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侧发育控盆正断裂,断裂活动形成眉脊;断裂东端东南侧的桑地盆地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降,而盆地西侧形成陡崖,推测盆地边缘发育控盆正断裂,因此提出那曲断裂的运动学模式,断裂北侧的羌塘块体快速向东运动,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运动,由于两侧盆地拉张吸收大部走滑量,导致盆地内外活动速率的差异性。(5)实地考察后对夏玛-嘉黎段断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由东向西依次为娘亚-帕多段、雀隆段、夏玛段。娘亚-帕多段断层走向279-291°,长度26km,从嘉黎县城西南隅娘亚基地内向NWW方向延伸到帕多村,线性特征明显,通过卫星影像判读,其西延部分似乎与当雄-嘉黎剪切带相接;雀隆段断层走向302°,长度约12km,因其较其他段的强活动性以及反常的断裂倾向,推测其为一条右行走滑阶区内的调节断裂;夏玛段断层走向275-280°,长度约30km,在夏玛盆地南北两侧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剖面清理工作,综合分析认为夏玛盆地南缘的断裂为主断裂,北侧的断裂应是被动分支断裂。在三段断层上均有倾向NNE的陡坎发育,因此推断断层性质都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娘亚-帕多段断裂上一处基岩断错量达到15m,因基岩陡崖与区域三级阶地高程一致,取断裂正断活动开始的年代为三级阶地的形成最大年代,三级阶地的OSL定年结果为38±1.6ka,得到约0.4mm/a的倾向滑动速率。嘉黎县城西9km处的四级阶地上的冲沟位错揭示了断裂的走滑特征,冲沟最大位错量达96m,前人测得本区域四级阶地的定年结果为47.5±5.4ka,得到约2mm/a的走滑速率。那曲-嘉黎段断裂活动速率由西向东有明显降低趋势,推测是由于高原中部块体整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向东逐渐受东构造结向北推挤作用影响,致使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速率降低,断裂的正断作用也相对减弱。(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嘉黎段表现为南侧抬升,而北侧下降的总体特征,结合地球物理、GPS研究结果,建立该段地球动力学模型:在印度块体持续向北东运动,断裂南侧拉萨块体抬升量明显高于北侧的羌塘块体,导致断裂北侧快速向东运动的同时,还有显着的向北倾滑运动。地质工作表明,班公怒江缝合线附近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的走滑断层都具有正断特征;对青藏高原进行的三维GPS测量结果,揭示了高原上不同区域的抬升与沉降特征,印证了嘉黎断裂现今的正断特征;嘉黎断裂显示的张性特征可能来自于深部地壳挤压隆起、中部软弱层的存在引起的上部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地球物理资料显示,92°E附近的印度地壳以高角度俯冲挤压高原下地壳,可能造成拉萨地体下地壳的隆起;壳内水平反射层的存在可能代表中地壳的软弱层存在。

杜家昕[3](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李诗平[4](2021)在《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滇越铁路1901年开始修建,1910年通车,路线自昆明至河口至越南河内至海防,从云贵高原通向大海,是一条轨距为1m且至今仍在运行的百年国际窄轨铁路,在20世纪初被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世界三大高原铁路”。云南省计划以“文化与自然景观中的滇越铁路”申报世界遗产(以下简称“申遗”),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以地质遗迹为主的自然景观是遗产要素构成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选择滇越铁路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且是申遗的核心与经典段落——红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沿线自然地理特征调查和地质遗迹特征调查。根据《操作指南》和我国地质遗迹调查规范,基于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方法、旅游地学原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遥感解译、基于Arc GIS地质遗迹数据库的专题制图、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等多种技术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地质遗迹景观调查和评价的具体研究工作。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调查出地质遗迹152处,并选用国土资源部[2016]83号中的分类方案将其划分为7大类、15类和18亚类,对其规模、形态、物质组成、地质背景、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特征研究。(2)研究区地质遗迹以流水地貌、岩石地貌、构造地貌景观为主体,呈空间丛集性分布,自北向南划分为南盘江峡谷、蒙自碧色寨、南溪河峡谷景观区。(3)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四个方面,对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综合定量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体系,得出评价结果:世界级3处、国家级12处、省级17处、省级以下11处。(4)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具有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典型性强、价值等级高的特点。(5)已能为滇越铁路申遗提供支撑材料,并为国内外研究学者流传观点“南溪河谷段雄伟壮观,可与阿尔卑斯媲美”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刘志恒[5](2021)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线性体提取与活动构造地貌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西南缘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连接处活动构造及地貌演化都是区域滑坡和地震灾害研究的重点区域,然而传统野外地质测量无法量化其活动性程度。近年来,遥感技术由于全天时、全天候、易获取、高分辨率等优点,逐渐突破了传统地质野外调查困难等不足,用遥感的手段分析浅表地质现象揭示深度地球物理构造已成为地球科学的主要趋势。因此,本文针对黄土覆盖区地质构造被大面积掩盖、区域构造地貌演化无法量化等难题,考虑多源遥感数据的特性,结合遥感、地质、流体力学等,实现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线性体和河宽提取算法,并分析了河流纵剖面和横截面响应区域构造差异性隆升过程,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遥感数据的黄土覆盖区地质线性体提取研究根据地质线性体在多源遥感影像上的线性特征,结合遥感图像信息提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耦合霍夫变换的地质线性体提取算法”,经与STA、PCI等图像处理算法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具有空间连续性强、与断裂构造空间上更吻合的特点。千河流域的线性体主要表现出短而密,集中分布在大断裂周围等特点;其主要方向为NW-SE,次要方向为NE-SW;其分维值和分维谱间接证实该区断裂为中等规模的断裂,结构复杂,发育不稳定,活动性虽强但不频繁。(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纵剖面特征提取研究探讨了多源遥感数据(SRTM1、ASTER-GDEM和资源三号立体像对提取的DEM)的垂直精度对瞬时河道地貌参数提取中的影响,验证了资源三号卫星立体像对提取的DEM在构造地貌中的可行性和不足。提取了该区河流纵剖面上的裂点、空间分布及归一化陡度指数ksn,揭示了该区是区域构造差异性隆升的结果,对活动构造存在瞬时响应,即隆升速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南岸隆升大于北岸的趋势;量化了坡断型裂点水平回退速率(0.3-27.3mm/yr),且断层活动引起的基准面下降的裂点回退速率要慢;结合断层连接模式和位移-长度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南岸TGF断层演化趋势,并预测了研究区断层连接前、后的潜在地震震级(分别为Mw6.3-6.7和6.8-7.0)。(3)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横截面特征提取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河宽提取算法”,该算法与野外实测结果更接近(R2=0.92),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利用河道宽度W、流域面积-河道宽度指数b′和归一化河道宽度指数kwn探索了对千河流域构造差异性隆升的响应:千河流域南岸构造隆升速率的升高致使其W、b′和kwn低于隆升速率更低的北岸。分析了河道宽度和陡度的调整对单位河道功率ω和河道边界剪切应力τb的沿程分布的影响,揭示了二者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的原因,得出TGF的垂直活动速率是QMF的1.3-1.4倍,即0.033-0.059mm/yr。

汤谨晖[6](2020)在《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文中认为仁差火山断陷盆地处于NE向武夷多金属成矿带西南端与EW向南岭成矿带东端这一独特的地质构造交汇部位。区内印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火山活动强烈,发育多组断裂构造。盆地具有优越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属国内重要的铀多金属矿聚集区之一。目前,在盆地中已发现多个U、Mo、Au、Ag等多金属矿床和一批矿化(点),成矿前景较好。以往盆地基础地质工作主要局限于几个已知矿床,矿床外围空白区较多,对许多基础地质问题未进行系统研究。另外,对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物化探、遥感等地学信息,尚未利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理论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这成为制约盆地下一步找矿方向的拓展和找矿勘查突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盆地有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等资料,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在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基本查明了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全面梳理了铀多金属矿空间分布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序列及矿床成因,建立了盆地成矿模式。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取成矿异常信息。根据找矿标志,构建矿床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MORPAS评价系统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应用“找矿信息量法”对特征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对各成矿单元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各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具体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简述如下:(1)在古应力要素研究基础上,恢复了盆地自中生代印支期至古近纪始新世的构造—沉积—岩浆演化序列。同时根据对盆地及周边节理在不同地层单元产状和切割关系筛分,认为盆地主要存在四期共轭节理。第四期节理集中在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中,最大主应力轴轴向EW,呈现EW挤压及SN伸展的应力状态,盆地在该阶段以伸展断陷为主,与盆地铀主要成矿年龄阶段相对应。区内最关键控矿因素应为断裂构造,NNE向、NWW向、EW向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因拉张作用形成的张裂区(带),是成矿流体最理想的存储空间(容矿构造),控制主要铀矿床(矿体)空间定位。(2)盆地次流纹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硅、铝过饱和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的流纹岩特征。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源,次火山岩不是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其主要的形成机制,样品表现出来的结晶分异特征应是岩浆超浅层侵入过程中长英质矿物发生结晶的结果。对盆地基底文象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首次测得两个谐和年龄分别为179±1Ma和186±1Ma,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即燕山第一幕岩浆活动之产物。测年成果加深了对仁差盆地构造—岩浆演化的认识,也为粤东北地区在早侏罗世缺乏岩浆岩活动的报道提供了新的年代学数据。(3)对典型矿床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剖析,认为:差干多金属矿床应属再造富集而成的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隐伏断裂构造控制了深部主要矿体的展布范围,改变了前人对成矿单一“层控”的地质认识;麻楼矿床应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铀矿床,空间定位于次流纹斑岩内接蚀带边缘相(细斑次流纹斑岩)0~30m内,矿化分布在由挤压破碎产生的次级密集裂隙群带中;鹅石矿床应属沉积—火山热液复成因矿床,产于晚白垩世叶塘组上组上段顶部第三韵律(K32-Ⅲb)中的层凝灰岩、含砾凝灰岩中。盆地酸性火山岩应是铀物质来源的主体,另外因素是深部岩浆活动;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由大气降水和深源流体叠加作用而成。(4)通过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认为盆地火山岩主要是晚白垩世早期(K2)火山活动的产物。铀矿样品206Pb/238U年龄结果表明,成矿时代由晚白垩世晚期一直延续到新近纪上新世,应是多期多阶段成矿。根据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中“地质时代(旋回)—矿床成矿系列(组)—矿床成矿亚系列—矿床”的研究思路,厘定了盆地矿床的成矿系列,将盆地矿床归于晚三叠世—白垩纪(燕山旋回)下3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依据矿床控矿因素及地质作用环境差异,将盆地4个矿床划分成差干式、麻楼式2个找矿模式。(5)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异常提取,盆地内共圈定伽玛综合异常晕圈10个(U-1~U-10),Ⅰ级水化远景区8个(Ⅰ-1~Ⅰ-8);对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地化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原理,确定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提取出Hg-Y-La组合、Bi-Sn-W-Be组合、Zn-Mo-Nb组合、Au-Pb组合、Cu-Zn组合综合异常;选用ETM+遥感影像7个高光谱波段对铁离子蚀变矿物、羟基蚀变矿物及硅化、中基性岩脉等异常信息分别进行识别提取。在上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等信息提取基础上,编制了各类综合异常成果图件。(6)根据盆地成矿规律,结合多源地学信息提取结果,建立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找矿判别标志。从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与结构面关系、成矿特征等参数方面研究,建立盆地成矿预测地质模型。采用数据知识的“经验模型法+成因模型法”的混合驱动形式,利用MORPAS3.0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特征信息量叠加分析,并圈定了找矿靶区。区内共圈定5个A级找矿靶区(编号:A1~A5)、3个B级找矿靶区(编号:B1~B3),对各找矿靶区分别进行了远景评价。

李凯,李家存,马晓雪,李潇[7](2020)在《多源遥感影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以小江断裂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遥感技术的直观性、时效性、受研究区野外条件限制少及多源遥感数据丰富的信息表现等特点,将很好的改善活动断裂地表调查受限于研究区域野外条件的局面。文章综合选取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Landsat 7 ETM+,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2、ZY-3,以及基于资源三号立体像对提取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无人机航拍获取的DSM等资料,根据多源遥感数据的特点,系统总结了小江地区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地表调查,宏观与微观结合,对小江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与活动性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遥感手段,活动断裂特征提取效果好,确定了小江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特征,根据影像特征,分析得出小江断裂带是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大型断裂带,并将小江断裂带分为3段:巧家断裂,嵩明-通海断裂带(小江断裂带西支),东川-建水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东支)。(2)通过对小江断裂带影像特征分析初步将小江断裂带按断层活动性分为强、中、弱3个级别,总体上,小江断裂带活动性从北到南逐渐减弱。

王静雅[8](2020)在《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认为秦岭造山带是一条横贯我国东西的俯冲碰撞型造山带,是扬子与华北两大板块俯冲、碰撞及陆内造山作用的结果。板块汇聚作用引起了华北板块南缘的强烈变形,并最终被卷入秦岭造山带中成为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石人山岩块位于北秦岭与华北板块的交界位置,因而记录了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全部过程。本研究对其变质变形的细节研究可以恢复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反演古板块的汇聚方式与运动学过程,对研究大陆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和构造矿物学为指导,以北秦岭石人山岩块内受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带影响的岩石为标志体,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年代学等理论与方法对石人山岩块的变质变形及构造演化进行了综合研究,为探索北秦岭造山带与华北板块南缘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野外宏观变形特征显示,石人山岩块是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复杂地质体,呈东西向分布,东西长约40km,南北长约20km,其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南部太华群混合岩、中部片麻岩和北部未变形的花岗岩。石人山岩块南侧为洛栾断裂带,北东侧为鲁山断裂带,北侧为车村断裂带。总体而言,石人山岩块的构造变形受南侧洛栾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影响,岩石变形强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弱。且南侧洛栾断裂表现为南盘向下俯冲兼有左行走滑的构造运动特征,北东侧的鲁山断裂表现为右行走滑兼有南盘向上逆冲的运动学特征。两条断裂的构造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表现出整体向西、向上的运动学特征。石人山岩块中变形的岩石主要分为混合岩、片麻岩和糜棱岩三大类。这些岩石的矿物变形特征及变质相分析显示:近洛栾断裂带矿物共生组合为绿片岩相,而向北逐渐过渡到角闪岩相,由南向北变质程度由低至高。动态重结晶型式研究发现,靠近洛栾断裂带,石英主要表现为膨凸式动态重结晶,由断裂带向北,石英动态重结晶型式逐渐过渡到亚颗粒式动态重结晶,直至最后出现高温边界迁移式动态重结晶。可见,近断裂带石英动态重结晶温度低,远离断裂带动态重结晶温度有逐渐增高的特点。长石多以残斑型式存在,靠近洛栾断裂带长石以脆性破裂和碎裂流动为主,自南向北随着远离断裂带,长石逐渐发育膨凸式重结晶,也表现出温度增加增高的现象。从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型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动态重结晶型式是受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影响而形成的,表现出近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强烈,石英和长石为低温的动态重结晶型式,而远离则为相对高温的动态重结晶型式。根据电子探针数据分析,综合多种温压计算方式,估算了石人山岩块中部片麻岩的变质温度为405~558℃,压力为0.83~1.05 GPa,指示了绿片岩-角闪岩相的变质相环境,显示其埋藏深度较大。斜长石从核部到幔部、边部的成分变化与其相对应的牌号也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了斜长石生长环境经历了由中-高温、中-高压向中-低温、中-低压的变化过程,说明斜长石的生长环境是受退变质作用的影响。根据应变强度和变形机制分析,石人山岩块南部岩石主要经历了剪切拉伸型的构造变形,表现为单轴雪茄型变形机制。且受洛栾断裂带影响,自南向北,长石的有限应变强度由强到弱,石英的分维数、应变速率逐渐减小,均表明岩石变形强度逐渐减弱、温度逐渐升高的特征。说明石人山岩块南部岩石的变形整体受到洛栾断裂带退变质作用的影响。涡度分析显示,石人山岩块南侧洛栾断裂带涡度值>0.75,显示以简单剪为主的构造特征。北东侧鲁山断裂带涡度值<0.75,显示以纯剪为主的构造特征,同时还兼存少量简单剪切变形特征分量。应力场分析显示:石人山岩块南侧洛栾断裂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有NE-SW向的45°~60°、近SN向的170°~180°、近EW向的80°~85°三个方向。结合野外的宏观变形及运动学特征分析,认为石人山岩块南侧遭受三期构造活动:第一期构造活动以北东向的俯冲作用为主;第二期是以近东西向的水平走滑运动;第三期近南北向的构造作用在岩体的东南部更加强烈一些,表现为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是NE-SW向的45°~50°以及少量的NWW-SEE向的135°~145°,两组应力均分布于石人山岩块北部。推测NE-SW向的主应力对应于石人山岩块北部向北逆冲的构造活动,NWW-SEE向应力则对应于鲁山断裂与石人山岩块边界北西-南东向的右行走滑运动。石人山岩块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石人山南部太华群混合岩与中部片麻岩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A型花岗质成分的岩石。它们不仅主量元素含量接近,稀土元素配分图、微量元素蛛网图均表现出相似的曲线特征,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共同的源区性质。中部片麻岩具有地壳重熔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岩浆中含有部分熔融的地壳物质,其源岩物质与陆壳关系密切。石人山岩块Sr-Nd与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母岩浆与南部太华群混合岩具有亲缘性,主要为中元古代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物质,推测源岩为南部太华群物质。且石人山中部片麻岩样品Lu-Hf同位素的比值变化范围较大,指示其熔融物质中可能含有部分幔源岩浆的混染作用,表明形成石人山片麻岩的岩浆具有多个非均匀的源区。年代学研究表明,石人山片麻岩的锆石具有典型的环带特征。石人山片麻岩的核部年龄为~1500Ma,显示其为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早期岩石的残留锆石,根据前述的地化研究,认为是太华群岩石的残留;幔部~430Ma的年龄为岩浆结晶年龄,是太华群在受到洛栾断裂向华北板块南缘下俯冲作用后熔融再结晶时的年龄,反映出洛栾断裂带俯冲的年龄;边部~110Ma的年龄,推测为石人山北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岩侵入导致石人山片麻岩经历了热事件后新生环边的年龄。石人山岩块南侧的洛栾断裂带俯冲后具有左行剪切变形的特征,受左行剪切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花岗岩脉的锆石年龄为406Ma~413Ma,代表该断裂左行走滑运动至的年代。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具有右行剪切变形特征,其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年龄为419Ma左右,表明该断裂经历了早泥盆-晚志留纪的构造变形活动。说明秦岭造山带内陆内变形自晚志留纪开始后,一直持续到晚古生代。在这段时间内,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岩块以强烈的塑性变形和向西的侧向挤出为主要的构造特征。通过野外详细踏勘和室内多种手段的分析、研究,认为石人山片麻岩形成于北秦岭俯冲于华北板块南缘的构造环境下。在晚加里东时期,由于洛栾断裂带的俯冲作用,导致华北板块南缘中下地壳太华群岩石的部分熔融,并混染幔源物质形成了同构造岩浆。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侵入洛栾断裂带北侧,并受断裂带构造活动影响造成先结晶的暗色矿物定向,形成石人山原生片麻岩。俯冲作用后期,发生左行走滑运动,并叠加了由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活动。结合石人山岩块北东侧鲁山断裂带同一时期右行走滑运动的特征,使得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向上运动被“挤出”。至白垩纪早期,石人山北部大量的花岗质岩浆侵入,产生的热流致使石人山中部片麻岩和南部太华群岩石中部分锆石年龄重置,形成了燕山期年龄。因此,石人山岩块的变质变形是对北秦岭与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地区构造-岩浆活动的反映,对研究板块俯冲过程中板缘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陈君贤[9](2020)在《滇东南建水县新寨盆地的演化及对第四纪构造运动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地区自上新世晚期以来,大地构造运动复杂,地壳的挤压和不均衡升降活动频繁,同时引起了继承性的深大断裂的活动,是我国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热点地区之一。位于滇东南建水地区的小江断裂带南段是川滇块体的东南边界断裂,在调节区域构造运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新构造时期以来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活动,沿线产生了许多串珠状盆地和构造地貌,是研究小江断裂带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理想的场所。本文通过对小江断裂带南段新寨盆地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以盆地内部和附近地层分布、岩性和地貌特征,以及边界断裂展布、性质和活动时间为主线,并辅以LiDAR扫描,无人机移动摄影测量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对盆地的成因和其反应的新构造运动期次特征进行探讨,得出的主要认识有:(1)新寨盆地边界断层大致形成于两个时间段:早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其中,早更新世晚期断层控制了盆地发育。(2)新寨盆地神仙洞附近沿全新世断裂线性展布,结合地貌特征来看,“S”形扭曲变形特征明显,反映了全新世活动断裂左旋扭曲的运动性质。(3)盆地内下更新统普遍缺失,第四系主要分布有中更新统冲积物、残积物、残坡积物;上更新统坡积物、残坡积物、洪积物;全新统冲积物、湖积物。在盆地内发现大面积玄武岩基岩出露,且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较薄,可以认为新寨盆地并不是前人认为的拉分盆地。而是在元谋运动发育的多组断裂断陷影响下促使北边的南盘江支流泸江河和南边的红河多组水系在此汇聚,进行切割侵蚀形成的较宽的河谷,最终于晚更新世形成的一个过水型山间盆地。(4)研究区新近纪以来经历了四期构造运动,分别是新近纪、早更新世、中—晚更新世、全新世。新近纪以川滇块体北部的南南东向的推挤作用为主;早更新世时期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整体以剥蚀夷平为主,元谋运动形成的断裂开始运动,但构造差异性活动不明显;中—晚更新世时期是断裂活动的间歇期,断裂活动减弱,断裂沿线串珠状盆地发育完成;全新世时期小江断裂带南段再次活动,活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贯通,属于一条新生的断裂构造。

王桥[10](2020)在《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川滇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高原隆升模式和生长变形过程的重要窗口。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支为丽江-小金河断裂、南支为金河-箐河断裂以及程海断裂)斜切川滇地块,前人研究认为该构造带对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屏蔽和吸收作用,但其深部驱动机制及动力学过程并不清楚,同时研究区一带地震频发,其孕震背景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围绕“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孕震背景”等科学问题,主要完成了二条宽频大地电磁(MT)剖面和一条宽频+长周期大地电磁(MT+LMT)剖面观测,进行了大地电磁三维壳幔电性结构建模;利用地震和重磁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并配合开展了地表变形数据的联合分析;辅以完成了三个地质构造控制点以及一个遥感解译点的调查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解释模型。首先,通过大地电磁资料的精细处理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深部结构定性的认识并明确了数据的反演方案;通过开展精细化的二维三维反演,建立了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模型;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对各剖面电性结构模型开展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分析,进一步划分了浅表的地层构造单元,推测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深部延展情况;同时,结合前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探讨了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的成因机制及构造作用;其次,针对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特点以及深浅动力学关系的分析需要,开展了地表地质调查研究,基本厘清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变形样式,认为川滇地块中部不均衡的地壳运动,不仅体现在地表构造性质的分段性差异,而且也体现在深部电性结构上的分块性差异,这似乎表明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存在某种耦合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活动时限及运动学特征,论述了动力学过程,构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分三个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通过对历史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构造特点及区域运动学特征,进一步总结了研究区的孕震背景特征。总体上,本文主要获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川滇地块中部的壳幔电性结构具有分块性特征。木里-攀枝花(南北向)、永胜-冕宁(东西向)一带深部呈现高阻结构(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体)并发育少量的高导层,该高阻结构外围发育大套的高导层。这些高导层存在显着的各向异性,不仅在分布的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电阻率值也存在一定差别,其对于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具有重要作用。(2)川滇地块中部存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川滇地块中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呈现”三高(高电阻率、高速度、高密度)”地球物理特征,该“三高”异常可能具有同源性,推测是二叠纪晚期古地幔柱构造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岩石力学性质,可能是稳定且不易变形的刚性地质体,其构成了对晚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的东南向扩展被动阻挡的深部动力学背景。(3)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浅表构造具有分段性特征。构造带北东段: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与金河-箐河断裂为现今弱活动或不活动断裂,构造性质以逆冲为主要特征,金河-箐河断裂的规模和变形程度显着大于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带南西段: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为左旋走滑断裂兼具一定的逆冲分量,程海断裂为正断左旋走滑断裂。(4)晚新生代以来,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分三阶段的深浅构造耦合关系及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扩展的调节作用:中-中新世,在壳(内)幔高导层作用下,青藏高原的地壳介质往东向扩展,受到了古地幔柱成因的刚性壳幔高阻地质体阻挡,导致了上地壳介质的抬升,复合形成了以逆冲为主要性质的小金河-箐河构造带,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协调了高原的东向扩展;中新世中晚期,鲜水河断裂割裂了青藏高原东缘,开始了左旋走滑运动,随着高原东缘持续的东南向扩展,进一步加强了小金河-箐河构造带的逆冲作用,导致了构造带北东段的就位,进一步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上新世,随着多期次的构造“改造”作用,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可能已经被割裂了,呈现出不如早期那样强的刚性了,特别是西北部;小江断裂开始左行滑移,鲜水河断裂的滑移分量更多的分配给小江断裂等一系列的南北向断裂系来协调川滇地块东部的构造变形,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及金河-箐河断裂停止了大规模的变形,可能不再作为重要调节分量参与协调作用;与此同时,红河断裂开始了右行滑移,受尾部拉张效应的影响,丽江-小金河断裂(西南段)及程海断裂开始了左行滑移运动,继续调节高原的东南向扩展。(5)川滇地块中部孕震背景。全新世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基本构造背景,多个断裂复合的“拐角”地带是大地震频发的背景之一。高电阻率-低电阻率陡变带是研究区地震发生的最佳电性结构组合。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展是川滇地块中部大地震发生的基本动力学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小金河-箐河构造西南段可能会有大地震灾害发生的危险。

二、基于ETM+遥感影像红河断裂带构造解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ETM+遥感影像红河断裂带构造解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1.3.2 断裂活动特征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4.1 主要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1.2 气候水文概况
        2.1.3 区域地貌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2.2.2 区域地层特征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3.1 地形地貌参数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3.4 小结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4.1.2 丹河阶地
        4.1.3 沁河阶地
        4.1.4 露水河阶地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4.1.6 其他河流阶地
    4.2 河流阶地年龄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4.5 小结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5.2.1 遥感解译特征
        5.2.2 地貌地质特征
        5.2.3 活动性特征
    5.3 晋城断裂
        5.3.1 遥感影像特征
        5.3.2 地貌地质特征
        5.3.3 活动性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区域地震活动性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2.4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2.5 区域地貌特征
第三章 嘉黎断裂几何结构
    3.1 遥感影像解译及差分GPS测量
    3.2 嘉黎断裂基础分段
        3.2.1 地表粗糙度指数
        3.2.2 地形起伏度指数
        3.2.3 HI指数
        3.2.4 条带状剖面
    3.3 嘉黎断裂进一步分段
        3.3.1 那曲-林堤段
        3.3.2 夏玛-嘉黎段
        3.3.3 嘉黎-察隅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那曲-嘉黎段活动性分段及速率
    4.1 那曲-林堤段
    4.2 夏玛-嘉黎段
        4.2.1 娘亚-帕多段
        4.2.2 雀隆段
        4.2.3 夏玛段
    4.3 嘉黎-察隅段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发现的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及参数确定
    5.1 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
    5.2 对那曲断裂正断特征的检验
    5.3 与那曲断裂相邻的盆地
    5.4 小结
第六章 那曲-嘉黎段断裂右旋正断性质与动力学机制讨论
    6.1 区域断层活动性
    6.2 区域GPS揭示的特征
    6.3 嘉黎断裂张剪性质的深部成因
    6.4 嘉黎断裂带的分段成因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3)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红河段是滇越铁路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段落
        1.1.2 地质遗迹对地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1.3 滇越铁路地质遗迹研究尚属空白
        1.1.4 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研究能为滇越铁路申遗提供支撑材料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交通位置及划定
        2.1.1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2.1.2 划定依据
    2.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社会经济
    2.3 地质概况
        2.3.1 地层岩性
        2.3.2 岩浆岩
        2.3.3 大地构造分区与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特征
    2.4 新构造运动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及特征
    3.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
        3.1.1 调查步骤
        3.1.2 调查方法
        3.1.3 野外调查设备
    3.2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
    3.3 典型地质遗迹景观特征
        3.3.1 流水地貌景观
        3.3.2 岩石地貌景观
        3.3.3 构造地貌景观
        3.3.4 火山地貌景观
        3.3.5 瀑布景观
        3.3.6 河流景观
        3.3.7 湖沼景观
        3.3.8 构造形迹
        3.3.9 典型矿床
        3.3.10 古人类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空间分布
    3.5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形成条件
        3.5.1 地层岩性条件
        3.5.2 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
        3.5.3 自然地理条件
    3.6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形成演化过程
        3.6.1 峡谷形成演化过程
        3.6.2 洞穴形成演化过程
        3.6.3 瀑布形成演化过程
        3.6.4 岩溶地貌和盆地形成演化过程
第四章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定性评价
        4.1.1 科学价值
        4.1.2 美学价值
        4.1.3 科普价值
        4.1.4 旅游开发价值
    4.2 地质遗迹景观综合定量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4.2.2 评价模型与指标权重
        4.2.3 评价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线性体提取与活动构造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地质线性体
        1.2.2 基于遥感数据的构造地貌分析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千河流域地质背景
    2.2 千河流域地貌背景
        2.2.1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剖面线提取
        2.2.2 基于遥感数据的阶地地貌提取
        2.2.3 水系地貌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地质线性体提取与分析
    3.1 基于张量投票耦合霍夫变换的地质线性体提取算法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1.2 图像边缘检测
        3.1.3 线性体提取
        3.1.4 精度评价
    3.2 千河流域线性体分析
        3.2.1 长度分析
        3.2.2 密度分析
        3.2.3 方位分析
    3.3 地质线性体分形特征揭示构造意义
        3.3.1 线性体分形特征
        3.3.2 多重分形
        3.3.3 千河流域分形特征揭示区域构造控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千河流域瞬时河道地貌响应活动构造隆升过程
    4.1 分析方法
        4.1.1 河流瞬时地貌
        4.1.2 河流纵剖面
    4.2 数据源及预处理
        4.2.1 基于资源三号立体像对的DEM提取
        4.2.2 多源DEM垂直精度评价
    4.3 主要结果
        4.3.1 河道裂点与k_(sn)识别提取
        4.3.2 陡度指数k_(sn)的空间分布
    4.4 千河流域裂点成因及构造地貌瞬时响应
        4.4.1 千河流域裂点产生的原因
        4.4.2 活动构造的流域地貌瞬时响应
        4.4.3 断层连接引发裂点
    4.5 千河流域活动构造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4.6 DEM数据揭示千河流域河道下切
    4.7 千河流域活动构造控制地貌演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遥感的河宽提取方法及其活动构造隆升过程响应
    5.1 河流横截面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源
        5.2.1 河道宽度指数
        5.2.2 基于遥感影像和DEM河道宽度提取算法
        5.2.3 遥感数据源
    5.3 主要结果
        5.3.1 基于遥感影像和DEM河道宽度提取结果
        5.3.2 归一化河宽指数k_(wn)提取
    5.4 千河流域河流横截面响应构造隆升
        5.4.1 千河流域河流宽度变化的成因
        5.4.2 千河流域河流宽度揭示的构造意义
        5.4.3 单位河道功率
        5.4.4 河道边界剪切应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2.4 区域地质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航空伽玛场特征
        2.3.2 重力场、磁场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4.1 铀、氡地球化学特征
        2.4.2 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特征
    2.6 区域矿产特征
3 研究区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
    3.1 地层
        3.1.1 寒武系(?)
        3.1.2 泥盆—石炭系(D_(2+3)—C_1)
        3.1.3 白垩系上统(K_2)
        3.1.4 古近系(E)
        3.1.5 第四系(Q)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构造
        3.2.3 火山构造
    3.3 岩浆岩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3.3 次火山岩
    3.4 变质岩
        3.4.1 区域变质岩
        3.4.2 动力变质岩
    3.5 仁差盆地形成演化及与铀多金属成矿关系
        3.5.1 盆地形成演化特征
        3.5.2 盆地形成演化与成矿关系
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4.1 差干多金属矿床
        4.1.1 矿床地质特征
        4.1.2 矿体地质
        4.1.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1.4 控矿因素分析
    4.2 麻楼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矿体地质
        4.2.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2.4 控矿因素分析
    4.3 鹅石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矿体地质
        4.3.3 矿石物质成分及围岩蚀变
        4.3.4 控矿因素分析
5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5.1 铀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5.1.1 成矿空间分布规律
        5.1.2 成岩成矿时间分布规律
        5.1.3 矿床成矿系列厘定
    5.2 成矿要素
    5.3 成矿过程与成矿模式
        5.3.1 成矿物质来源
        5.3.2 成矿流体来源
        5.3.3 铀的迁移与沉淀
        5.3.4 成矿模式
6 多源地学信息提取
    6.1 地球物理特征及信息提取
        6.1.1 放射性伽玛场特征
        6.1.2 异常信息提取
    6.2 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1 非铀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2.2 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及信息提取
    6.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1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6.3.2 地质构造遥感解译
        6.3.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6.3.4 遥感硅化信息提取
        6.3.5 多源地学信息优化组合
7 铀多金属矿床成矿预测与远景评价
    7.1 成矿潜力分析
        7.1.1 区域成矿潜力分析
        7.1.2 主要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7.2 地质模型建立
        7.2.1 找矿标志
        7.2.2 成矿预测地质模型
    7.3 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
    7.4 矿产资源预测方法选择
    7.5 预测模型地质单元划分
    7.6 预测模型的变量选取及赋值
        7.6.1 模型变量选取的原则、特点及方法
        7.6.2 区域成矿特征变量的选取及赋值
        7.6.3 综合信息分析
    7.7 找矿靶区圈定及远景评价
        7.7.1 找矿靶区圈定原则
        7.7.2 找矿靶区圈定及评价
8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7)多源遥感影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以小江断裂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
2 多源遥感影像准备与处理
    2.1 数据源
    2.2 数据处理
3 小江断裂带主要遥感标志
    3.1 线性标志
    3.2 水平标志
4 解译结果
    4.1 巧家断裂
    4.2 嵩明-通海断裂带
    4.3 东川-建水断裂带
    4.4 小江断裂带活动性分级
    4.5 小江断裂带活动特征与盆地的关系
5 结论

(8)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造山带的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2 研究区地层
    2.3 北秦岭主要构造界线
    2.4 北秦岭的构造演化
第三章 石人山岩块野外变形特征
    3.1 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
    3.2 洛栾断裂带构造特征
    3.3 鲁山断裂带构造特征
    3.4 车村断裂带构造特征
    3.5 石人山地区遥感影像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人山岩块显微变形分析
    4.1 石人山岩块变质相分析
    4.2 石人山岩块形成温度分析
    4.3 石人山岩块变形强度分析
    4.4 石人山岩块应变速率分析
    4.5 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的剪切类型分析
    4.6 石人山岩块应力场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石人山岩块地球化学分析
    5.1 分析方法
    5.2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人山岩块年代学分析
    6.1 锆石U-Pb测年方法
    6.2 石人山南部太华群混合岩年代学研究
    6.3 石人山中部片麻岩年代学研究
    6.4 石人山北部花岗岩年代学研究
    6.5 石人山岩块年代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人山岩块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7.1 成因类型
    7.2 物质来源
    7.3 构造演化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滇东南建水县新寨盆地的演化及对第四纪构造运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泥盆系
        2.1.2 石炭系
        2.1.3 二叠系
    2.2 区域新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动力学环境
        2.3.1 构造动力学背景
        2.3.2 构造应力特点
3 数据采集与方法
    3.1 数据采集
        3.1.1 LiDAR扫描
        3.1.2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3.1.3 粒度样品采集
    3.2 数据处理
        3.2.1 LiDAR数据处理方法
        3.2.2 无人机航片数据处理方法
        3.2.3 粒度样品处理方法
4 第四系发育特征
    4.1 中更新统
        4.1.1 冲积物
        4.1.2 残坡积物
    4.2 上更新统
        4.2.1 坡积物
        4.2.2 残坡积物
        4.2.3 冲洪积物
    4.3 全新统
        4.3.1 冲积物
        4.3.2 湖积物
5 盆地边界断层
    5.1 更新世断层
    5.2 全新世断层
6 盆地成因
    6.1 盆地内部基岩特征
    6.2 盆地边缘第四系特征
    6.3 盆地东侧地貌特征
    6.4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7 新构造运动期次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
        1.2.2 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1.2.3 壳幔电性结构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分析
    2.1 大地电磁剖面位置
    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2 宽频与长周期数据拼接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2.3.1 典型测点测深曲线分析
        2.3.2 维性分析
        2.3.3 电性主轴方位分析
    2.4 二三维反演
        2.4.1 反演方法简介
        2.4.2 三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3 二维反演方案与结果分析
        2.4.4 二三维结构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块中部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3.1 L1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1.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1.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2 L2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2.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2.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3 L3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3.3.1 主要断裂电性结构
        3.3.2 次级地块壳幔电性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北东段浅表构造变形特征
    4.1 丽江-小金河断裂北东段构造特征
        4.1.1 木里构造控制点
        4.1.2 母猪达遥感解译点
    4.2 金河-箐河断裂构造特征
        4.2.1 箐河乡构造控制点
        4.2.2 金河乡构造控制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及孕震环境探讨
    5.1 川滇地块中部的深部构造背景
        5.1.1 大型壳幔高阻地质体及其成因机制
        5.1.2 壳(内)幔高导体及其构造作用
    5.2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浅表构造属性
        5.2.1 构造带北东段浅表变形样式
        5.2.2 构造带南西段浅表变形样式
        5.2.3 构造带活动时限
    5.3 小金河—箐河构造带深浅构造耦合模式
    5.4 川滇地块中部孕震环境探讨
        5.4.1 历史地震震源电性结构特征
        5.4.2 地震深部孕震环境探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基于ETM+遥感影像红河断裂带构造解译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D]. 赵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滇越铁路红河段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D]. 李诗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千河流域线性体提取与活动构造地貌研究[D]. 刘志恒. 长安大学, 2021
  • [6]粤东北仁差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D]. 汤谨晖.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7]多源遥感影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以小江断裂带为例[J]. 李凯,李家存,马晓雪,李潇. 城市地质, 2020(03)
  • [8]北秦岭石人山岩块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 王静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滇东南建水县新寨盆地的演化及对第四纪构造运动的响应[D]. 陈君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川滇地块中部小金河-箐河构造带壳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意义[D]. 王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基于ETM+遥感影像的红河断裂带构造解释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