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龙江省湿地保护

浅谈黑龙江省湿地保护

一、浅谈黑龙江省湿地的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航[1](2021)在《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中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省内湿地面积锐减、湿地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威胁。通过对黑龙江省湿地现状及现存问题的梳理,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2个方面分析了湿地现存问题的原因,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有关湿地保护的相关建议,旨在为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保护提供参考。

刘鑫[2](2021)在《三江平原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耕地面积扩张和集约化是导致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然而当地农业发展造成了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生境破碎化和觅食地不断减少。国际上普遍认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促进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友好型农业在重塑农田湿地生物多样性、农业与社区生计之间的关系中极具潜力。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三江平原东方白鹳、黑龙江省农作物耕种面积和湿地面积变化的数据,定量分析了三江平原农业发展与东方白鹳保护的关系;使用选择实验法(Choice experiment,CE)分别研究了北京、哈尔滨和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大米的选择偏好,共发放卡片4 550个,有效卡片4 340个,有效率达95.4%。使用潜在分类模型(Latent class model,LCM)和随机参数模型(Random parameter logit,RPL)对选择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1954-1995年间,三江平原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与湿地面积减少趋势基本相同;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2 100km2增至2018年的37 830km2,水稻成为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种植类型之一;有机水稻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100km2增加到2018年的1 460km2,发展趋势向好。(2)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内部对种植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呈多样化。LCM1类型(56.6%)的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种植有机(P≤0.1)、在自然保护区内(P≤0.01)、口感好的(P≤0.1)稻米表现出积极偏好。LCM2类型居民(17.6%)对种植稻田养鱼的水稻有显着偏好(P≤0.05),但对种植有机水稻具有消极偏好(P≤0.05),LCM3类型居民极显着偏好种植在保护区内(P≤0.01)和口感好(P≤0.01)的稻米。(3)城市居民对购买有机(P≤0.01)和稻田养鱼(P≤0.01)的稻米具有极显着偏好,体现其对稻米健康属性的关注;并且许多城市居民对带有“生物标签”(如鱼或蟹)稻米的信任度超过了有机标签。(4)北京和哈尔滨地区居民对于环境友好型大米有机属性的支付意愿(7.54 CNY/kg和4.56 CNY/kg)要远高于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的受偿意愿(2.38 CNY/kg),说明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具备较高可行性。结合以上结果,对三江平原农业发展与东方白鹳保护关系、城市与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大米偏好以及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建立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前提的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具有极大潜力推动三江平原农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农业发展,保护经济激励可行性较高,但仍需辅以政策进行完善。

李超[3](2020)在《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开展黑龙江省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探讨全域定向运动能更好的在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是一种新型的集定向、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定向运动。该项目以定向运动为基础,通过将不同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融入到定向运动中,构建一种以文化为脉络的定向搜索运动行为,让参加者不仅能够在运动中有效的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对不同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的认知和了解,在进一步提升定向运动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使其更加满足社会大众对新型定向运动的需求。黑龙江省不仅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拥有广大的定向运动人群,但其现有的定向运动难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此,对黑龙江省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不仅能更好的促进黑龙江省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新型定向运动需求,为更好的服务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为系统的探讨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访谈、实践、数理统计等方法,以黑龙江省地域的旅游与文化资源为实践对象,展开全域定向运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全域定向运动,是在定向运动越发普及、全域旅游的提倡、“体育+旅游”的形式受欢迎等趋势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具有智能性、文化性、经济性和教育性的特征,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新型、高品质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2)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场地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不仅为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确保了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3)研究者先后组织并成功举办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全域定向运动,黑龙江省二龙山景区森林全域定向运动;设计了以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为地形背景的“雪原穿越-全域定向”运动方案,并获得了全国趣味冰雪活动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其地域文化、风俗、景观的融合,不仅彰显了黑龙江省全域定向运动的特色,同时也赢得了广大参与者的认可,验证了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是可行的。(4)虽然实践验证了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是可行性,但目前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存在着,地域文化挖掘难,定向检查点文化融合与呈现不足,运动的组织与管理水平不高和活动的宣传与推广力度较小等问题。由此,不仅使其难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同时也制约了其在黑龙江省的发展。(5)针对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重视地域文化挖掘与保护工作,多形式融合和呈现定向文化检查点,完善运动组织、提高运动管理水平和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等对策,以此促进黑龙江省全域定向运动的发展。

高靓[4](2019)在《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文中认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防洪、蓄洪、气候调节和环境美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湿地面积第四位。但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生态质量逐步下降,因此关于湿地生态研究与保护,逐渐成为国内与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黑龙江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尽管丰富,但土地复垦量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为研究对象,以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为基础,对景区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带动全省乃至东北的旅游经济增长。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作为国内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湿地生态景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能为其他同类型湿地景区的开发对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将以生态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景区规划开发理论为依据,遵循四大开发原则,参照开发指标影响程度来设计扎龙湿地景区的开发方案。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论述了湿地相关理论概念与经验分析,包括生态伦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景区规划开发理论与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经验分析;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展开定性分析,并且介绍了景区目前的开发情况和扎龙湿地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展开定量分析;第五章基于开发原则以及实证分析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开发方案和保障措施,包括实行景区分区差异化管理、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景区项目产品研发、建设景区文化旅游品牌、培养景区专业化服务人才、加强景区宣传提升影响力度以及强化政府扶持保障生态产业链发展。

孟令彧[5](2019)在《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公园中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相对滞后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密切相关。由于缺乏系统的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和国家相关规范,导致了我国现阶段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水平的相对落后,这势必影响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湿地公园建设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外取得了相关的成果,并对我国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方法研究,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重新认识湿地公园的本质内涵,优化我国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本文引入生态服务功能的理念,从而建立符合湿地公园特征的景观规划方法,科学合理地推进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本文的研究是在国家湿地公园尺度范围内,探索适宜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通过湿地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分析,进一步提炼湿地公园景观的优化原则,在优化原则中特别考虑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对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践研究,从而得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策略。从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视角开展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将有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从水体、生物、人文景观三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景观优化对策,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湿地水域的季节性特征、湿地植物丰富的多样性、独特的文化元素等对园内的景观优化和重建,促进国家湿地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对今后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富锦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婷婷[6](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杨春柳,江景瑜[7](2019)在《试析黑龙江省湿地建设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湿地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湿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的思路。

史晓楠[8](2019)在《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但是,目前我国湿地面积的流失严重,湿地的广泛退化和消失将导致一系列生态灾害。黑龙江省肇东市沿江湿地面积为2.73万公顷,植物资源丰富,黑龙江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湿地,并且湿地周边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产量极高。但近年来,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中过量的施肥逐渐使湿地周边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恶化,如何使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湿地,是肇东市湿地现今面临的困境。本文首先理清了国内外文献,并对湿地农业、减量化施肥、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农户行为选择理论和效用理论。其次,分析了肇东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根据调查访谈了解到湿地周边的农业生产现状,发现现阶段肇东市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化肥施肥方式较为落后,劣质肥料现象依然存在。再次,通过模型对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耕地面积越大、保护湿地的必要性越大。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干部、接受过化肥减量化培训的农户对于化肥减量化意愿有正向影响,年长的农民对减少肥料的意愿有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及施肥专业知识、提高土壤测试和施肥的可用性。健全化肥市场价格机制及相关社会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已期能够有效保护肇东市湿地,使黑龙江省农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畅[9](2017)在《黑龙江省1980-2014年主要天然湿地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湿地作为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其环境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黑龙江省是全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其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于黑龙江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及意义,但目前对黑龙江省这一完整的区域单元的湿地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面积不断退化的现实,以黑龙江省5个时期(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从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两个角度分析影响主要天然湿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影响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时空变化的驱动因子,以及各环境因子与不同类型湿地的关联性。主要结论有:(一)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时间及空间变化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面积(沼泽、湖泊、河流)萎缩严重,三类天然湿地总面积从706.0×104 hm2减少为462.9×104 hm2,萎缩了34%。其中沼泽湿地面积从617.5×104hm2减少为约389.0×104 hm2,且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间萎缩最严重;湖泊湿地面积在逐期减少,共减少了15.9×104 hm2;河流湿地面积在小幅减少,2000年以后其面积略有增加。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面积萎缩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东北部及西南部。(二)1980-2014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黑龙江省1980、1990、2000、2010、2014年遥感影像进行空间分析,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作为衡量黑龙江省各类土地转移过程的依据。结果表明:1980-2014年,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面积在1980-1990年、1990-2000年间转出面积最大,且主要转化为耕地;同时耕地面积在1980-2000年间增幅最大,天然湿地为主要转入源,其次是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大,且主要来自耕地,少部分来自天然湿地。(三)基于单因子的主要天然湿地变化驱动力分析为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湿地变化的影响,本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了每个驱动因子与湿地变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80-2014年间,黑龙江省的年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且气温和降水量与天然湿地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节奏类似;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相对湿度总体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在时间年限上,主要天然湿地的变化与年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年日照时数在2376 h-2730 h之间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在人文因子中,随着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居住地面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积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城市边缘化破碎严重,增加了人们对湿地的破坏。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导向,对经济、农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关湿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对湿地退化具有抑制作用。(四)影响主要天然湿地变化的驱动力综合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变化驱动力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主成分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载荷量较大;在第2主成分中,温度和降水量的载荷量较大。说明引起黑龙江省天然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气温和降水量,其中人文因素对湿地退化的影响要大于气候因素。(五)不同类型湿地与各主要驱动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各驱动因子对不同类型湿地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不同类型湿地与各驱动因子的敏感度。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沼泽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湖泊湿地与年均气温的关联度较大;河流湿地与年降水量的关联度相对较高。

姜蓝齐[10](2017)在《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在不同时空尺度发生快速变化,在全球及区域尺度剧烈改变地表覆盖状态,对气候系统具有重大影响,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全国范围内短时间经历人类活动高强度作用,以及近百年来升温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是研究LUCC对气候影响的典型敏感区域,对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提供参考。本文在总结和评述国内外LUCC及其气候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对气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气候模式(WRF),采用统计分析(OMR)、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黑龙江省LUCC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高纬度典型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物理机制。为丰富和发展区域环境变化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重建了1900s、1950s和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并分析百年尺度下黑龙江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00s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以耕地面积扩张,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减少为主要变化方式,约占全省面积的48.01%,其中林地、耕地、草地和湿地的结构比例由1900s的63:5:20:12变为2010s的47:37:6:7:2。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方式空间上具有显着特征,在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地区表现为草地转耕地区域集中分布,东部三江平原地区主要为湿地转耕地集中区域,北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为林地转草地集中分布区域。(2)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空间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黑龙江省北部、西部、中南部地区表现尤为显着,充分表现出LUCC对区域气温的空间异质性。北部林地转草地地区,出现了以黑河市为中心的气温升高趋势;西部草地转耕地区和东部湿地转耕地的集中区,均出现了气温下降的低值区,并且东部气温下降幅度大于西部地区;南部出现了以哈尔滨为中心气温升高区,可能与区域建筑用地明显增加有关。(3)黑龙江省主要LUCC覆被比例程度与气温变化趋势存在线性/非线性拟合关系,LUCC覆被比例程度对气温变化趋势有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耕地覆被比例大小对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随耕地覆盖比例的增加气温升温速度加快;森林、草地和湿地覆盖比例与气温变化为非线性关系,随森林覆被比例的增加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当覆盖比例达到72.22%时,升温作用最大;随草地和湿地覆被比例增加降温效应增强,当草地覆盖百分比为90%,湿地覆盖比例为60%时,降温效应最大。(4)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降温效应,对减缓黑龙江省升温的贡献为25.57%;各季节中冬季、春季、夏季LUCC对气温的影响表现为降温效应,秋季则表现为升温效应。百年内黑龙江省典型LUCC过程中,草地转耕地与湿地转耕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表现为升温作用,其中湿地转耕地升温幅度稍大于草地转耕地,近百年分别升温0.024℃和0.023℃,对全省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1.94%和1.88%;森林转草地与森林转耕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表现为降温作用,其中森林转耕地降温程度远大于森林转草地,百年间气温分别下降0.103℃和0.009℃,对缓解全省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分别为7.86%和0.71%;但整体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甚微。(5)近百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着改变了区域地表辐射平衡和能量收支的分配,全省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典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机制相同,均体现在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增加(减少),地表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增加),地表净辐射通量减少,而引起地表温度的下降(上升),进行产生制冷(升温)作用;与此同时由于LUCC过程地表潜热通量的增加(减少)和感热通量的减少(增加),对区域气温也起到降温(升温)作用。

二、浅谈黑龙江省湿地的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黑龙江省湿地的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自然环境、湿地类型及分布
2 湿地损失、破坏的原因分析
3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管理建议
    3.1 加快立法脚步,用法律守护湿地生态底线
    3.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3.3 加大宣传力度,让湿地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3.4 运用科技手段,科学高效进行监测

(2)三江平原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研究区域概况
        1.2.1 三江平原湿地概况
        1.2.2 三江平原农业概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案研究法
    2.2 抽样方法
    2.3 选择实验法
        2.3.1 选择实验理论基础
        2.3.2 选择实验设计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江平原农业发展与东方白鹳保护关系
        3.1.1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农业政策与东方白鹳数量变化
        3.1.2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和农业政策变化
    3.2 受访者描述性分析
        3.2.1 受访者性别与年龄构成
        3.2.2 受访者家庭年收入构成
        3.2.3 受访者教育程度构成
    3.3 城市和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3.3.1 城市居民对购买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3.3.2 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种植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3.4 环境友好型大米属性及其水平变化的潜在边际价格
    3.5 城市和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百度指数
4 讨论
    4.1 三江平原农业发展与东方白鹳保护
        4.1.1 三江平原集约化农业对东方白鹳的影响
        4.1.2 三江平原环境友好型农业与东方白鹳保护
    4.2 城市与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4.2.1 城市居民对购买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4.2.2 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对种植环境友好型大米的偏好
    4.3 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探讨
        4.3.1 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可行性分析
        4.3.2 协调城市与东方白鹳分布地居民的偏好异质性
    4.4 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实施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3)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定向运动
        1.3.2 全域旅游
        1.3.3 全域定向运动
    1.4 研究任务
        1.4.1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资源分析
        1.4.2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
        1.4.3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
        1.4.4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对策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研究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案例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全域定向运动概述
        4.1.1 全域定向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4.1.2 全域定向运动国内外发展趋势
        4.1.3 全域定向运动特征
        4.1.4 小结
    4.2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资源调查分析
        4.2.1 黑龙江省民风民俗资源分析
        4.2.2 黑龙江省适合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场地资源
        4.2.3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4.2.4 小结
    4.3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探索
        4.3.1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可行性论证
        4.3.2 黑龙江省全域定向运动实践案例分析
    4.4 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
        4.4.1 地域文化挖掘难
        4.4.2 定向文化检查点的融合与呈现
        4.4.3 运动的组织、管理水平不高
        4.4.4 宣传与推广
        4.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与经验分析
    2.1 湿地型生态旅游相关概念
        2.1.1 生态旅游
        2.1.2 生态旅游景区
        2.1.3 湿地型生态旅游景区
    2.2 湿地型生态旅游理论基础
        2.2.1 生态伦理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景区规划开发理论
    2.3 国内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经验分析
        2.3.1 国外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经验分析
        2.3.2 国内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经验分析
第3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及问题
    3.1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
        3.1.1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优势
        3.1.2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劣势
        3.1.3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面临机遇
        3.1.4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面临挑战
        3.1.5 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SWOT分析结果
    3.2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
        3.2.1 功能性分区尚未形成
        3.2.2 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2.3 湿地景区项目产品开发不足
        3.2.4 湿地景区开发缺乏旅游品牌意识
        3.2.5 湿地景区开发欠缺专业化服务人才
        3.2.6 政府生态责任及监管机制缺失
第4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评价
    4.1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4.2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判断矩阵构建
    4.3 计算景区开发影响因素指标权重
    4.4 景区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结论
第5章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策略
    5.1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原则
        5.1.1 科学规划原则
        5.1.2 突出特色原则
        5.1.3 生态教育原则
        5.1.4 社区参与原则
    5.2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方案
        5.2.1 实行景区分区差异化管理
        5.2.2 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5.2.3 创新景区项目产品研发
        5.2.4 建设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5.3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保障措施
        5.3.1 培养景区专业化服务人才
        5.3.2 加强景区宣传提升影响力度
        5.3.3 强化政府扶持保障生态产业链发展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3.2 国内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概念
        2.1.2 湿地公园的概念
        2.1.3 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
        2.1.4 寒地湿地景观
        2.1.5 景观优化
        2.1.6 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要素构成
        2.1.7 生态服务功能
    2.2 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
        2.2.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3 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景观生态学
        2.3.3 湿地生态学
    2.4 本章小结
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土壤
    3.2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组成
        3.2.1 动物资源
        3.2.2 植物资源
        3.2.3 水文资源
        3.2.4 湿地资源类型
    3.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要素构成
        3.3.1 水体景观
        3.3.2 生物景观
        3.3.3 人文景观
    3.4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3.4.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原则与优化策略
    4.1 优化原则
        4.1.1 保护优先
        4.1.2 科学恢复
        4.1.3 合理利用
        4.1.4 可持续发展
    4.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景观优化策略
        4.2.1 充分保证水体景观的多样性
        4.2.2 软化人工与自然的连接方式
        4.2.3 增建水体构筑物丰富近岸陆域空间
    4.3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物景观优化策略
        4.3.1 丰富湿地植被景观
        4.3.2 营造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生境
    4.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人文景观优化策略
        4.4.1 增强建筑地域性特征
        4.4.2 提升景观小品文化内涵
        4.4.3 丰富地域文化特色
        4.4.4 增设服务设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试析黑龙江省湿地建设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省湿地基本情况
2 湿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湿地生态呈现退化趋势
    2.2 湿地受到的主要威胁因子是人为活动
    2.3 干旱少雨自然因素导致湿地缺水
    2.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5 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2.6 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全面构建
3 推进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工作的思路
    3.1 加快建设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3.2 建立健全湿地资源监测体系
    3.3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3.4 建立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3.5 因地制宜发展湿地生态产业

(8)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湿地农业
        2.1.2 减量化施肥
        2.1.3 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农户行为选择理论
        2.2.3 效用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及化肥施用现状分析
    3.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处理
        3.1.1 问卷设计
        3.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特征分析
        3.2.1 农户的基本特征
        3.2.2 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分析
        3.2.3 农户现代化生产特征分析
    3.3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施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1 农户化肥施用现状
        3.3.2 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过量施用化肥程度分析
    4.1 C-D粮食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施用程度
        4.1.1 理论基础分析
        4.1.2 研究假设
        4.1.3 C-D粮食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4.1.4 C-D模型结果与分析
    4.2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分析
        4.2.1 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分析
        4.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知
    4.3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对湿地环境及湿地政策的认知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1 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5.1.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5.1.2 Logistic回归系数检验
        5.1.3 对数似然估计函数
    5.2 指标选取
        5.2.1 个人特征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2 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3 专业知识获取特征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4 环境认知特征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5 社会关系网络特征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3 回归模型结果
    5.4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提高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农户文化素质及施肥专业知识
        6.1.1 大力普及化肥减量化知识
        6.1.2 拓宽农户施肥信息获取渠道
    6.2 政府加强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市场
        6.2.1 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教育体系
        6.2.2 完善化肥相关社会化服务
        6.2.3 健全化肥市场价格机制
    6.3 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黑龙江省1980-2014年主要天然湿地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在湿地应用方面的研究
        1.2.2 湿地驱动力分析方法研究
        1.2.3 黑龙江省天然湿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法
        1.4.2 主成分分析法
        1.4.3 灰色关联度法
第2章 研究区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湿地生态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2.2.4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演变分析
    3.1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时间动态变化
        3.1.1 1980 年主要天然湿地的分布
        3.1.2 1990 年主要天然湿地的分布
        3.1.3 2000 年主要天然湿地的分布
        3.1.4 2010 年主要天然湿地的分布
        3.1.5 2014 年主要天然湿地的分布
    3.2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空间变化
    3.3 1980-2014 年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转移过程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定性分析
    4.1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演变驱动因子选取及处理
    4.2 自然因子分析
        4.2.1 气温与降水量因子
        4.2.2 蒸发量因子
        4.2.3 相对湿度因子
        4.2.4 日照时数因子
    4.3 社会经济因子分析
        4.3.1 第一、二、三产业因子
        4.3.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因子
        4.3.3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因子
        4.3.4 人口数量因子
        4.3.5 城市建设用地因子
    4.4 政策因子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主要天然湿地演变驱动力定量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主成分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各影响因子与不同类型湿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6.1 沼泽湿地与各影响因子的关联度
    6.2 湖泊湿地与各影响因子的关联度
    6.3 河流湿地与各影响因子的关联度
    6.4 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展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概况
        2.1.2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概况
        2.1.3 黑龙江省生态建设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获取
        2.2.2 气象数据获取
        2.2.3 其他数据获取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线性回归分析
    3.2 地图数字化
        3.2.1 地图扫描
        3.2.2 空间配准
        3.2.3 手工矢量化
    3.3 遥感信息解译
        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2 遥感图像增强
        3.3.3 遥感影像分类
        3.3.4 遥感信息提取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3.5 气候倾向率
    3.6 OMR方法
    3.7 经验正交分解
    3.8 克里格插值
    3.9 方差分析
第4章 黑龙江省LUCC时空变化特征
    4.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重建
        4.1.1 190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4.1.2 1950s和 2010s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4.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4.2.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面积时序变化
        4.2.2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特征
        4.2.3 黑龙江省LUCC空间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LUCC对区域气温及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5.1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趋势
        5.1.1 实测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5.1.2 再分析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5.1.3 OMR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5.2 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空间特征的影响
        5.2.1 黑龙江省气温空间变化特征
        5.2.2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5.2.3 LUCC对区域气温分布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LUCC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1 MATLAB数值计算与方案设计
        6.1.1 MATLAB简介
        6.1.2 实验提出及目的
        6.1.3 方案设计
    6.2 LUCC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2.1 耕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2.2 森林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2.3 草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2.4 湿地覆被比例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LUCC对区域气温的影响及贡献
    7.1 WRF模式与试验设计
        7.1.1 WRF模式简介
        7.1.2 实验设计
        7.1.3 WRF模式输入数据预处理
    7.2 对比实验模拟结果检验
    7.3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贡献
        7.3.1 1900s~2010s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特征
        7.3.2 黑龙江省LUCC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7.3.3 草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7.3.4 湿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7.3.5 森林转草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7.3.6 森林转耕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7.3.7 典型LUCC过程地对区域气温的影响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1 黑龙江省LUCC对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1.1 地表反照率变化
        8.1.2 净辐射通量变化
        8.1.3 感热通量变化
        8.1.4 潜热通量变化
    8.2 草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2.1 地表反照率变化
        8.2.2 净辐射通量
        8.2.3 感热通量变化
        8.2.4 潜热通量变化
    8.3 湿地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3.1 地表反照率变化
        8.3.2 净辐射通量
        8.3.3 感热通量变化
        8.3.4 潜热通量变化
    8.4 森林转草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4.1 地表反照率变化
        8.4.2 净辐射通量
        8.4.3 感热通量变化
        8.4.4 潜热通量变化
    8.5 森林转耕地对区域气温变化的物理机制
        8.5.1 地表反照率变化
        8.5.2 净辐射通量
        8.5.3 感热通量变化
        8.5.4 潜热通量变化
    8.6 典型LUCC过程对区域气温影响的物理机制对比
    8.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黑龙江省湿地的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J]. 王宇航. 农业灾害研究, 2021(10)
  • [2]三江平原东方白鹳保护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 刘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开展全域定向运动的可行性研究[D]. 李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黑龙江省扎龙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D]. 高靓. 长春大学, 2019(03)
  • [5]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D]. 孟令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试析黑龙江省湿地建设与保护[J]. 杨春柳,江景瑜. 防护林科技, 2019(05)
  • [8]肇东市湿地周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史晓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黑龙江省1980-2014年主要天然湿地时空变化驱动因素分析[D]. 刘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黑龙江省近百年LUCC对区域气温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姜蓝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浅谈黑龙江省湿地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